❶ 俄羅斯有哪些民族
俄羅斯有1.431億人(截至2012年4月1日)。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7%,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巴什基爾、楚瓦什、車臣、亞美尼亞、阿瓦爾、摩爾多瓦、哈薩克、亞塞拜然、白俄羅斯等族。俄語是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俄羅斯境內生活著多達176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其中最大的民族是俄羅斯族,人口1.198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1.5%。其他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萬的有15個,韃靼族是最全國人口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有550多萬,主要居住中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及周邊地區。其他比較大的民族有烏克蘭族、楚瓦什族、巴什基爾族、白俄羅斯族、莫爾多瓦族、日耳曼族、烏德穆爾特族、馬里族、哈薩克族等較大的民族群體。車臣族是俄羅斯聯邦境內第五大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主要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境內。主要少數民族
有韃靼、 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日耳曼、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 俄羅斯境內生活著多達176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其中最大的民族是 俄羅斯族,人口1.198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1.5%。其他 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萬的有15個,韃靼族是最全國人口最大的 少數民族,人口有550多萬,主要居住中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及周邊地區。其他比較大的民族有烏克蘭族、楚瓦什族、巴什基爾族、白 俄羅斯族、莫爾多瓦族、 日耳曼族、烏德穆爾特族、 馬里族、 哈薩克族等較大的民族群體。 車臣族是俄羅斯聯邦境內第五大 少數民族,信奉 伊斯蘭教,主要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境內
❷ 俄羅斯人常見的名字有哪些
俄羅斯人常見的名字及代表的意義:
1、「安德烈」——勇敢的
2、「葉夫根尼」——高尚的
3、「葛利高里」——精神十足的
4、「列昂尼得」——獅子般的
5、「葉卡捷林娜」——純潔
6、「葉蓮娜」——光明的
7、「卓婭」———生命
8、「伊林娜」——和平
9、「拉利莎」——海燕
10、「維克多」——勝利者
11、「瓦連京」——健康的
12、「維塔里耶」——有生命力的
13、「娜塔利婭」——天然的
14、「瑪林娜」——海洋的
❸ 俄羅斯有哪些黃種人民族
俄羅斯有朝鮮人。赫哲人鄂溫克人,布里亞特人,涅涅茨人,奧利奇人,雅庫特人,都是黃種人
❹ 俄羅斯人都在哪些國家分布
俄羅斯族主要分布在東歐、中亞等地區,在外國的俄羅斯族目前大部分生活在從蘇聯分離的各個國家,烏克蘭有8,334,000人,哈薩克 4,480,000人,白俄羅斯1,142,000人,拉脫維亞 646,567人,烏茲別克620,000人,吉爾吉斯斯坦604,000人,愛沙尼亞344,280人,立陶宛220,000人,摩爾多瓦202,000人,亞塞拜然144,000人,土庫曼142,000人,塔吉克68,200人,喬治亞67,671人,亞美尼亞14,660人。
俄羅斯族在俄羅斯周邊國家的分布:
蒙古60,000人,芬蘭33,401人,羅馬尼亞30,000人,中國15,600人,保加利亞15,595人,日本 6,000人,捷克5,062人,土耳其3,514人,波蘭3,244人。
當然,很多俄羅斯族人也移民到了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地,這些就不一一敘述了。
❺ 急需俄國50名歷史人物加簡介(不用很長),求求求
1、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
2、 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1809年4月1日—1852年3月4日)是俄羅斯作家,善於描繪生活,將現實和幻想結合,具有諷刺性的幽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靈》(或譯:《死靈魂》)和《欽差大臣》。
3、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學家,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主要作品有《雙重人格》、《女房東》、《白夜》和《脆弱的心》等幾篇中篇小說,以及其代表作《罪與罰》。
4、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對象。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贊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顆鑽石》《跳水》《窮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學語文書。
5、列林。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是他的筆名。 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領導人。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
6、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柴可夫斯基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科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7、瓦西里•安德烈耶維奇•茹科夫斯基( 1783-1852)詩人,翻譯家,評論家。出生在圖拉省的地主家庭,母親是被俄國人擄來的土耳其人。茹科夫斯基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很早就對文學感興趣,嘗試自己創作劇本。1797年進入莫斯科大學附屬貴族寄宿中學,在校期間同時受到古典主義和感傷主義兩種流派的影響。
8、格里鮑耶陀夫(1795~1829)俄國劇作家。1795年1月15日 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1829年2月11日在任駐波斯大使時被殺害於德黑蘭。曾就學於莫斯科大學文學系、法學系和數理學系。大學時代結交不少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青年。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受到株連。1828年出任俄國駐波斯大使,在波斯人對俄國駐德黑蘭使館的襲擊事件中喪生。格里鮑耶陀夫的戲劇代表作《智慧的痛苦》(又譯《聰明誤》)深刻反映了19世紀俄國社會的政治沖突和思想斗爭。在塑造具有革命傾向的貴族青年形象恰茨基的同時,也描畫了以法穆索夫為首的一群貴族頑固派。恰茨基單槍匹馬地與法穆索夫集團進行搏鬥,終因勢孤力單而敗下陣來。同時代的不少俄國人把恰茨基看作是十二月黨人的藝術形象。《智慧的痛苦》也有較高的藝術性,除人物性格鮮明外,戲劇台詞也十分生動,其中不少成了俄國家喻戶曉的成語。格里鮑耶陀夫的劇作 還有《年輕夫婦》、《佯裝的不忠實》、《大學生》。
9、俄國作家。原名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別斯土舍夫。出身於破落的貴族家庭,曾任軍職。1824年參加十二月黨人的團體「北社」,屬於激進派。曾率領部隊參加起義,失敗後被判死刑,後改為流放西伯利亞雅庫次克服苦役。1829年被遣送高加索當兵,在同山民作戰中陣亡。
10、克雷洛夫(1769年2月13日 - 1844年11月21日)是俄國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寓言家、作家,全名是伊萬·安德列耶維奇·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著名的作品有:《大炮和風帆》,《剃刀》、《鷹與雞》等等。 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之家,是個貧窮的步兵上尉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特維爾度過的。克雷洛夫除了讀書,還經常到集市上去,在這里他學會了義大利文,學會了拉小提琴,學習了繪畫。
11、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 (1814~1841)俄國詩人。1814年10月15日生於莫斯科一個小貴族家庭,1841年7月21日卒於高加索。3歲喪母,在奔薩省外祖母的庄園度過童年。上中學時開始寫詩。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學,課余寫了近300首抒情詩和幾首長詩,絕大多數在生前沒有發表。1832年因參與反對保守派教授被迫離開大學,轉入聖彼得堡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1834年畢業後到近郊驃騎兵團服役。
12、維薩里昂·格里戈里耶維奇·別林斯基(1811—1848):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不僅通過他的著作宣傳了革命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而且第一個系統地總結了俄國文學發展的歷史,科學地闡述了藝術創作的規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學和美學見解,成為俄國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的奠基人。他的文學評論與美學思想在俄國文學史上起過巨大的作用,它推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對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美學觀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1848年6月,別林斯基因病去世,年僅37歲。
13、赫爾岑(1812~1870)Herzen,Aleksandr 俄國哲學家,作家,革命家。 1812年4月6日生於莫斯科古老而富裕的官僚貴族雅可夫列夫家,1870年1月21日卒於巴黎。他是私生子,所以不能繼承父姓,但他的父親十分愛他,給他取赫爾岑為姓,德語意為「心」,並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時代受十二月黨人思想影響,立志走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道路。1829年秋進莫斯科大學哲學系數理科學習。學習期間,他和朋友奧加遼夫一起組織政治小組,研究社會政治問題,宣傳空想社會主義和共和政體思想。
14、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 ,英文:Nikolay Gavrilovich Chernyshevsky,1828年7月24日~1889年10月29日),俄國革命家、哲學家、作家和批評家,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1828年7月生於薩拉托夫城一個神父家庭。18歲進彼得堡大學文史系。從此經常接近先進知識分子團體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潛心研究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對法國空想社會主義也產生濃厚的興趣。1850年大學畢業,次年重返薩拉托夫,在中學教授語文,宣傳進步思想
15、魏列薩耶夫 V. V. Veresaev(1867~1945) 俄羅斯著名作家,生於圖拉的大家庭,父親是醫生也是社會運動者。自幼即展現優異的語文天賦,十三歲開始寫詩。彼得堡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攻讀醫學,此後便一邊從事醫學,一邊繼續文學創作。一八九四年發表首篇小說《走投無路》,述說滿懷理想的醫生深入民間,防疫治病犧牲奉獻,卻不為民眾相信,反被當作傳播瘟疫的巫師,毒打至死。魏列薩耶夫與勞工及革命份子的密切往來,引起了當局關注,於一九○一年遭醫院開除,且勒令兩年內不得於彼得堡居留。同年,他依據自身經歷寫成《醫生札記》,再度呈現了醫生面對重重社會問題的無助。除了創作,魏列薩耶夫同時潛心文學研究,最卓著的成果莫過於《普希金資料匯編》和《果戈里資料匯編》兩部傳記資料,《果戈里是怎樣寫作的》便是在編纂後者的過程中,應邀寫成。其他著作有:論析托爾斯泰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Zhivaya Zhizn》,論創作的《作家的條件》,小說《姐妹》等。
16、庫普林(1870~1938)俄國作家。1870年8月26日出生在奔薩省納羅夫恰特市一小職員家庭。早年喪父,隨母遷居莫斯科。1880年進士官學校,軍校生活對他的性格產生很大影響。1890年畢業,編入駐波多利斯克省步兵團。這時期他開始創作。1894年退伍,在基輔以寫作為職業。1896年曾任頓涅茨礦區工廠職員。1897年在波列西耶邊陲地區當過誦經師。1901年遷居彼得堡,次年結識高爾基和知識出版社作家。後寫了反映1905年革命的特寫《塞瓦斯托波爾事件》。第一次革命失敗後,思想趨於消極,同知識出版社斷絕往來。對十月革命態度矛盾,既贊美革命中表現出的英雄主義,又擔心祖國文化的命運。1919年全家流亡國外,主要在巴黎居住。1937年身患重病,回到祖國,次年病逝於列寧格勒。
17、布寧,全名:伊凡·布寧(1870-1953),俄羅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於俄國中部波羅涅日市一破落貴族世家。布寧的創作繼承了俄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是寫作中短篇小說的高手。他的小說不太重視情節與結構的安排,而專注於人物性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語言生動和諧,富於節奏感,被高爾基譽為「當代優秀的文體家」。
18、安德列耶夫(1871-1919)著,俄羅斯風格獨特的小說家,他的出眾才華曾經得到列夫·托爾斯泰、柯羅連科、勃洛克等同時代名家的贊賞。《瓦西里·菲維伊斯基的一生》描寫鄉村神父菲維伊斯基篤信宗教,一心以為只要不動搖地信仰上帝,奇跡就會出現。為此,他一生都蒙受各種恥辱和苦難,最後只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勃洛克回憶自己讀了這部小說,「感到震驚,覺得到處都充滿不安,災難已經臨近,可怕的事件就要在門口發生……」 魯迅稱安德列耶夫是「絕望厭世的作家」、「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
19、綏拉菲莫維奇,1863年1月7日生於頓河州下庫爾莫雅爾斯克鎮哥薩克軍人家庭。1877年因起草反對沙皇的宣言被流放。其間,他開始文學創作活動。1901年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出版。1902年參加「星期三」文學社,不久就成了高爾基支持的「知識」叢刊撰稿人。
20、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他的小說不僅迅速及時地反映了當時的俄國社會現實,而且善於通過生動的情節和恰當的言語、行動,通過對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語言簡潔、朴質、精確、優美,為俄羅斯語言的規范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好意思,我實在是不知道還有哪些人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❻ 俄羅斯有哪些名人
1、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 -1837年1月29日),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
2、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3、屠格涅夫
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1818年11月9日出生於世襲貴族之家,俄國編劇,主要作品《鄉間一月》、《屏息閉眼》、《惡意的誘惑》。
4、契訶夫
是俄國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和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契訶夫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
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他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5、奧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作家,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開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團,參加蘇聯國內戰爭。
1920年秋天在戰斗中負重傷,23歲時全身癱瘓,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驚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寫成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❼ 俄羅斯人名字有哪些
俄羅斯人名字如下:
1、Алексей阿歷克賽(希)保衛
2、Анатолий阿納托利(希)日出
3、Андрей安德烈(希)勇敢的
4、Антон安東(希)投入戰斗
5、Борис鮑里斯(俄,保)為榮譽而斗爭
6、Валентин瓦連京(拉)健康的
7、Валерий瓦列里(拉)強壯的
8、Василий瓦西里(希)統治的
9、Виктор維克多(拉)勝利者
10、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爾(斯)擁有世界
11、Геннадий根納季(希)高尚的
12、Евгений葉夫根尼(希)高尚的
13、Егор葉戈爾(希)農民
14、Ефим葉菲姆(希)好心腸的
15、Игорь伊戈爾(俄)富裕之神保護
16、Лев列夫(希)獅子
17、Леонид列昂尼德(希)獅子
18、Максим馬克西姆(拉)
19、Никита尼基塔(希)勝利
20、Николай尼古拉(希)人民勝利
21、Олег奧列格(斯堪的納維亞)神聖的
22、Пётр彼得(希)石頭
❽ 俄羅斯人的名字有哪些
俄國名字有安德烈、葉夫根尼、葛利高里、列昂尼得、葉卡捷林娜、葉蓮娜、卓婭、伊林娜、拉利莎、塔吉揚娜、維克多、瓦連京、維塔里耶、娜塔利婭、瑪林娜、丹尼爾、伊凡、伊利亞、葉利扎維塔、瑪麗婭、瓦吉姆、鮑里斯、拉達、柳德米拉。
列夫米拉、列夫捷特、奧克吉勃林娜、尼涅爾、列寧、埃維林娜、愛利扎、若娜、黛安娜、托姆、愛德華特、埃米爾。
俄國名字全稱
俄羅斯人姓名的全稱用於正式場合,全稱有三部分,其順序一般是:名字+父稱+姓。由於情況不同,這一順序可以變化,有時姓會放在第一位,近些年來這種排列順序已不鮮見。全稱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范圍。
名字用來區別某個熟人圈子或家庭中的各個人,姓用來幫助區別這個家庭和另一個家庭的成員,父稱用以表示孩子們與父親的關系。
俄羅斯人對姓名的使用很講究,交際性質、場合不同,使用的方式也就不同。父稱並非總是要用,只是在傳統習慣很牢固的情況下,為了表示尊敬或強調說話者與對話者關系的正式性時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