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閱讀材料和俄羅斯地形與礦產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
(1)俄羅斯境內有亞歐兩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說明俄羅斯是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160°E經線穿過俄羅斯東部,此線以東為西東半球,以西為東半球,說明俄羅斯是地跨兩個半球的國家.
(2)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其中平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70%.俄羅斯鐵路、公路、航空、水運以及管道運輸都很發達.交通運輸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鐵路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歐洲部分較為密集.如圖俄羅斯的運輸方式以鐵路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導致這種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北部緯度較高,氣候寒冷,有很深的凍土層,人口稀疏,經濟落後與外界聯系少,建設難度較大,故鐵路沿南部的山區修建.
(3)俄羅斯是一個農、牧業並重的國家,主要農作物有穀物、馬鈴薯、亞麻、甜菜、向日葵等,畜牧業以飼養牛、豬、羊為主.東歐平原南部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全國主要的農業分布區.
(4)A摩爾曼斯克位於北極圈內,是瀕臨北冰洋的最大城市和重要的不凍港.首都B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中部,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蘊藏量大,自給程度高.根據俄羅斯的礦產分布可特點知俄羅斯工業主要分布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
(5)俄羅斯海岸線漫長,但港口很少,自然原因是:俄羅斯氣候寒冷,河流結冰期長.社會經濟原因是:沿岸地區人口稀疏,經濟落後,對外聯系少.
故答案為:(1)地跨兩大洲:俄羅斯境內有亞歐兩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地跨東西半球:160°E經線穿過俄羅斯東部,此線以東為西東半球,以西為東半球;(2)東高西低;鐵路;D;(3)伏爾加河和頓河;(4)摩爾曼斯克;莫斯科;礦產資源豐富的;(5)自然原因:俄羅斯氣候寒冷,河流結冰期長.社會經濟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稀疏,經濟落後,對外聯系少.
2. 為什麼俄羅斯的肉類食品那麼便宜他們養的牲口多嗎
截至2019年底,俄羅斯國內各類養殖場的生豬屠宰量為504萬噸,比2018年的480萬噸增加5.1%。 增長的原因是,在2013-2020年國家農業發展計劃和農產品,原材料和食品市場監管框架內的投資項目成功實施。 同時,以下地區的農業組織和個體企業家創造了俄羅斯去年屠宰豬肉產量的最大增長:普斯科夫地區,別爾哥羅德地區,庫爾斯克地區,弗羅涅日地區和克拉斯諾達爾地區。 在公司方面主要有:農產品工業的MIRATORG(42. 657萬噸,佔俄羅斯市場的9.7%),Cherkizovo集團公司(28. 620萬噸,6.5%),LLC Velikoluksky豬育種集團公司(26.7萬噸,6%),RusAgro集團公司(24. 336萬噸,5.5%)和Agriarian Group JSC(24. 206萬噸,5.5%)
俄羅斯火雞肉在2019年生產了28. 809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 產量每年都在增長,但是俄羅斯火雞肉的消費量仍然很低-人均每年只有1.97公斤。在肉類消費結構相似的歐洲國家中,這個數字是每人每年4.5公斤。
附:勘察加市場的肉類價格(這里價格比其它地區要貴些):豬裡脊(巴西) 400盧布/公斤(俄羅斯) 350盧布/公斤
豬扒(頸部)445盧布/公斤(非頸部)395盧布/公斤
豬小腿(帶骨)230盧布/公斤
豬臉 345盧布/公斤
牛胸肉 410盧布/公斤
雞胸肉塊 268盧布/公斤
雞腿 (俄羅斯)290盧布/公斤(巴西)130盧布/公斤
雞翅245盧布/公斤
火雞肉大塊375盧布/公斤
鴨子295盧布/公斤
鴨肉片(中國)550盧布/公斤
兔肉550盧布/公斤
鹿肉(帶骨)495盧布/公斤
鹿肉(無骨)750盧布/公斤
雞肉餡165盧布/公斤
火雞肉餡195盧布/公斤
3. 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較溫和,夏季較涼爽,降水量季節分配均勻,空氣濕潤,雲量較大,陰雨天較多,日照較少,不利於農作物生長,但適於多汁牧草生長,發展畜牧業。
2、溫帶大陸性氣候。
3、地中海氣候,夏干冬雨(雨熱不同期)。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檸檬、無花果、葡萄、油橄欖
4、農業生產,耕地、勞力都不足。農業現代化對機械化和生物技術都很重視,歐洲農業為次要生產部門。畜牧業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
(3)為什麼俄羅斯畜牧業以牛豬羊為主擴展閱讀
畜牧業發達,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英國畜牧業佔全部農產值的70%。法國和德國農業產值中,畜牧業比重也略高於種植業。荷蘭、丹麥等國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其中丹麥的乳畜產品在出口總額中佔30%以上,火腿、熏肉、香腸、乳酪是主要出口產品。
歐洲西部從事畜牧業的農民以飼養牛,羊等牲畜為主,同時種植谷類作物及牧草,主要生產肉類,鮮奶及乳製品,羊毛等畜產品。這里勞動力短缺,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列如,乳畜業從牧草及飼料作物的耕種到擠奶工作,都採用現代化機械操作。
4. 俄羅斯養殖動物種類
俄羅斯養殖動物的種類。這也太多了,沒法說呀!
5. 俄羅斯鐵路運輸分布有什麼特點
一,俄羅斯鐵路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南部和東部。
南部和東部城市密集,與鐵路線一樣分布在南部,另外國土跨度太大有連接東西部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二,俄羅斯的主要城市有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伏爾加格勒、喀山、新西伯利亞、索契等。
三,俄羅斯主要港口有東方港、摩爾曼斯克港、扎魯比諾港、瓦尼諾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
俄羅斯人口達1.42億(2009年),由於歷史的原因,全國將近4/5的人口和大多數城市分布在歐洲部分。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中部,是俄羅斯第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大城市之一。城市道路以克里姆林宮和紅場為中心,呈放射狀、環狀分布。
俄羅斯是農牧業並重的國家。俄羅斯耕地面積廣大,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中部和南部,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是主要農業帶。主要農產品有穀物、向日葵、亞麻、甜菜、馬鈴薯等。畜牧業以飼養牛、豬、羊為主。
俄羅斯交通運輸業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及管道運輸都很發達。鐵路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歐洲部分比亞洲部分密集。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貫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6. 俄羅斯主要有哪些農作物俄羅斯出產哪些食品類的物產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並重。
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
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
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范化。
俄羅斯人比較講究飲食,菜餚的品種豐富多彩,「俄式大餐」在世界上很有名氣,到俄羅斯來一定要品嘗俄餐。珍貴的魚子醬,正宗的羅宋湯,還有傳統小煎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通常在俄羅斯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肉類食品,幾乎每餐都會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
7. 為什麼在世界地形圖上看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都比亞馬孫平原大
東歐平原:
東歐平原
又稱 「俄羅斯平原」。世界最大平原之一。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裏海之濱,東起烏拉爾山脈,西達波羅的海。面積約為 40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米。有海拔300-400米的瓦爾代丘陵、中俄羅斯丘陵、伏爾加河沿岸丘陵等,並有低於洋面的裏海低地。自北向南有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帶。裏海北岸為半荒漠和荒漠。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頓河、第聶伯河。礦藏豐富,有世界著名的頓巴斯煤田、庫爾斯克和克里沃羅格鐵礦區、尼科波爾錳礦區、第二巴庫油田。人口稠密,工農業和水陸交通發達。俄羅斯東歐部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都在這片波狀平原上。地質構造上曾先後受4次冰期的影響,冰磧地貌十分發育。平原北部有幾條東北西南走向的終磧壟,瓦爾代高地即由終磧壟演化而成。冰磧丘陵之間,廣布窪地、沼澤地。此外蛇形丘、鼓丘、冰磧埠等冰磧地貌也很普遍。平原南部地形較平坦。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沖溝�平谷地貌比較發育。
西西伯利亞
西西伯利亞
①俄羅斯西伯利亞的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起烏拉爾,東到葉尼塞河。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大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南為阿爾泰、薩萊爾和庫茲涅茨克山脈。從北到南依次為苔原帶、森林苔原帶、森林帶、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包括阿爾泰邊疆區、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西部邊緣。
②俄羅斯西西伯利亞經濟區的簡稱。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國、蒙古相鄰,西同烏拉爾經濟區,東同東西伯利亞經濟區接壤。包括阿爾泰邊疆區、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和克麥羅沃州。面積242.72萬平方公里。人口1,414.7萬(1985)。煤炭、石油、天然氣、鐵、有色金屬、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及庫茲涅茨克煤田。工業以能源、鋼鐵及機械製造(動力、礦山機械、拖拉機)為主。石油、天然氣的儲量和產量都非常豐富,煤炭和鋼鐵工業在俄羅斯佔有重要地位,還有化學、有色冶金、森林工業及食品工業。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畜牧業發達,以牛、豬、羊為主。工業、農業、城市、人口和鐵路主要集中在南部;管道運輸發達。主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新庫茲涅茨克、巴爾瑙爾、克麥羅沃、托木斯克及秋明等。
亞馬遜平原
亞馬孫平原
(Amazon Plain)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位於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介於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之間,西抵安第斯山麓,東濱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4國領土,面積達560萬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內22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該國領土1/3)。平原西寬東窄,地勢低平坦盪。最寬處1280公里,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馬瑙斯附近只有海拔44米,東部更低,逐漸接近海平面。平原是在南美洲陸台亞馬孫拗陷基礎上,經第四紀上升、成陸後,由亞馬孫河干、支流沖積而成。
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廣袤(3多萬平方公里)、發育典型,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植物茂盛,種類繁多,特有種佔1/3。喬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棕櫚科、夾竹桃科等樹種占優勢。盛產紅木、烏木、綠木、巴西果、三葉膠、乳木、象牙椰子等多種經濟林木,富藏石油、錫等礦產資源。平原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區尚未得到充分開發。
8. 歸納俄羅斯鐵路干線的分布特點,舉例說明鐵路與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南部和東部。南部和東部城市密集,與鐵路線一樣分布在南部,如西伯利亞大鐵路。
a、俄羅斯領土面積大,居世界第一位,蘊藏著豐富的資源。
b、各地相距遙遠,交通聯絡困難。
c、俄羅斯緯度高,氣溫低,冬季多冰雪,冰雪是俄羅斯水的主要來源。
d、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佔70%。
e、緯度高,氣溫低,喝高度酒能祛寒。
俄羅斯人口達1.42億(2009年),由於歷史的原因,全國將近4/5的人口和大多數城市分布在歐洲部分。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中部,是俄羅斯第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大城市之一。城市道路以克里姆林宮和紅場為中心,呈放射狀、環狀分布。
俄羅斯是農牧業並重的國家。俄羅斯耕地面積廣大,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中部和南部,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是主要農業帶。主要農產品有穀物、向日葵、亞麻、甜菜、馬鈴薯等。畜牧業以飼養牛、豬、羊為主。
俄羅斯交通運輸業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及管道運輸都很發達。鐵路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歐洲部分比亞洲部分密集。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貫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9. 影響歐洲畜牧業有哪兩方面
1、氣候合適。
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較溫和,夏季較涼爽,降水量季節分配均勻,空氣濕潤,雲量較大,陰雨天較多,日照較少,不利於農作物生長,但適於多汁牧草生長,發展畜牧業。
溫帶大陸性氣候。
地中海氣候,夏干冬雨(雨熱不同期)。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檸檬、無花果、葡萄、油橄欖
。
2、因農業生產,耕地、勞力都不足。農業現代化對機械化和生物技術都很重視,歐洲農業為次要生產部門。
畜牧業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
(9)為什麼俄羅斯畜牧業以牛豬羊為主擴展閱讀
畜牧業發達,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英國畜牧業佔全部農產值的70%。法國和德國農業產值中,畜牧業比重也略高於種植業。荷蘭、丹麥等國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其中丹麥的乳畜產品在出口總額中佔30%以上,火腿、熏肉、香腸、乳酪是主要出口產品。
歐洲西部從事畜牧業的農民以飼養牛,羊等牲畜為主,同時種植谷類作物及牧草,主要生產肉類,鮮奶及乳製品,羊毛等畜產品。這里勞動力短缺,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列如,乳畜業從牧草及飼料作物的耕種到擠奶工作,都採用現代化機械操作。
10. 俄羅斯的農業類型有哪些
俄羅斯是耕作業與畜牧業並重的國家,兩者產值的比重為43∶57。穀物種植業是俄羅斯農業與耕作業的基礎。糧食作物種類較少,主要為麥類,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俄羅斯的穀物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內,西西伯利亞南部地區和伏爾加河東岸地區為春小麥種植區;中央黑土區和北高加索為冬小麥和玉米種植區域;馬鈴薯主要分布於俄羅斯中部地域。
畜牧業在俄羅斯農業中居於十分重要地位。養牛業主要分布在南部泰加林區、森林草原區和草原區,奶牛則以俄歐北部為重點分布區。養豬業分布地區幾乎與糧食作物和馬鈴薯種植業相一致。養羊業主要以草原帶、半荒漠和山地地區為主。
農業地帶與地域類型由於俄羅斯諸種自然條件及其組合特點的明顯地域差異,尤其是受自然景觀帶的制約,以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明顯形成三大農業地帶和幾大地域類型。
(1)北部放牧業地帶。位於北部的苔原帶與森林帶,其面積幾乎佔全俄的1/2。
(2)中部農牧業地帶。位於俄羅斯南半部。包括森林帶的南半部和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從俄羅斯西部國境線西端起,呈楔形向東深入,逐漸變窄,直到東部沿海,幾乎與俄羅斯楔形人口集中分布地帶相一致,其面積幾乎佔全俄的2/5。這里是俄羅斯的主要農耕地帶,包括絕大部分耕地,所有商品糧基地都集中於此,畜牧業和經濟作物種植業都很發達,種植業與養畜業緊密結合是這一農業地帶的主要特點。在不同地帶又形成幾種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北部乳用畜牧業地區。分布於暖溫的南部泰加林地帶,即經常提到的「非黑土地帶」。南部種植業與養畜業區。位於森林草原帶與草原帶內,包括中央黑土區、北高加索和南西伯利亞,為世界重要的黑土區域,積溫較高,適於穀物生長,但周期性乾旱對南部地區威脅較大。
(3)南部放牧業與灌溉農業地帶。位於俄羅斯南部半荒漠地區,包括伏爾加河下游和裏海低地。本區積溫高,熱量充足,日照較強,但降水量少,地表多為乾草原和半荒漠。
此外,在大中城市周圍發展了城郊型農業。俄羅斯城市人口比重較大,大中城市較多,因而,郊區的乳用畜牧業、蔬菜種植業、馬鈴薯栽培業以及供應肉蛋的養畜業和養禽業都很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