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的教育特點
俄羅斯是高等教育十分發達的國家之一,在許多方面可以與美國、英國的高等教育並駕齊驅。俄羅斯目前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共設置一百多個學科領域、四百多個專業。俄羅斯的高校教育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的培養,在經歷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社會動盪,經濟大幅滑坡、縮水,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盡管如此,當前俄羅斯的教育力量依然較為雄厚,基礎很堅實,不管是國立還是非國立院校,都要受國家教育部門的監督。俄羅斯政府為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幾年來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關教育的法律、條例和優惠政策,確定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和國家高等教育標准,確保俄羅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先進地位。
俄羅斯高等教育是嚴謹的,特別是一些重點名牌院校歷史悠久,治學態度嚴謹,擁有自己很強的學術派流,在基礎理論教學和對學生知識技能及創作力的培養、提高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寶貴經驗。筆者曾在莫斯科讀書,如今在國內大學工作後,發現不管是教育方法還是學習方法,兩國差別之大,感觸頗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俄羅斯高校的一些教學方法和特點對改進我國專業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大課和小課
俄羅斯教育水平很高,其高等教育基礎階段有不同於我國和西方國家的鮮明特點:課時多,課程量大;自然學科比重大;考核、考查、考試的比重大。
在俄羅斯大學上課的一個特點就是每門課程都分為大課лекцы和小課Cеминар。大課一般為公共課或基礎課,學生是一個系不同專業的一起上課,以老師講述理論型知識為主。而小課是分班上課,一般主要是針對大課的內容進行討論、講解、練習等,在小課上老師教授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記得在管理學原理的小課上,老師經常會組織角色扮演、分組設計等活動或是由學生進行小論文的發表等等,相對於大課來說,在小課上,老師很少講解,主要是補充和解答問題,以及觀察學生的反應和表現。這樣上課形式對於學生來說雖然課程量比較大,但是小課對於大課起到一個充實和理解的效果,讓學生對於理論型的知識能進一步加強理解,學會聯系實際運用,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
2.上課無課本
首先,俄羅斯所有的大學都不發課本和教材書,這和國內是截然不同的。在每門課的第一節課上,老師會告訴學生參考的書目,學生可以憑借書目去圖書館借閱。這樣不但避免了金錢上的浪費,也是十分環保的做法。在俄羅斯無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所有的學校的教材重復使用率非常高,像是一些基礎性的工具書很多1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但是保存的十分完好。相反,在國內大學每年臨近學生畢業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大批的書本教材被賣給收廢品的,其中還不乏很多都是嶄新的,這也是極大的浪費。
其次,俄羅斯老師上課沒有固定的課本或教材,只有自己的教案。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邊聽邊記筆記,一節課下來,除了記筆記,幾乎沒有開小差的時間。雖然這樣的授課方式讓學生比較吃力,也比較單調,但是減少了曠課的幾率,也不會讓學生對教材產生過分依賴。
3.考試要抽條
在俄羅斯,大學生有兩樣東西很重要,一是學生證,二是成績本,成績本記錄著學生每學期的成績,從大一開始一直到畢業,這和國內不一樣,在國內讀書,學生的成績掌握在老師手中,在學校存檔,而在俄羅斯,學生時時都可以插於自己的成績。
中國是應試教育,學生幾乎都是圍著考試轉,因此,不少學生平時可以不看書不上課,臨考試時把書本拿來看一下,臨陣磨槍,只要考試過了關就萬事大吉了。這種學習方法在俄羅斯就行不通了,俄羅斯大學每門課程分為測試和考試。測試就是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評,這種考評一般只看兩點,一是學生這學期上課情況及出勤率,二是學生平時的成績。而考試是在學期末進行,正式考試的兩周前,老師會告訴學生這次考試的方向和內容,到考試當天,老師會在講台上放上很多小紙條,每張紙條上有兩、三道問題。學生一個一個上去抽紙條,抽到什麼紙條就回答什麼問題。老師會給學生一定的准備時間,學生想要作弊是相當困難的,一是因為每張紙條上的問題都不一樣,二是做完題後,老師還會讓學生闡述自己的思路或是一些延伸的想法。即是學生在考試中作弊,但是在面試的過程中回答不出來或是不能讓老師滿意,也是不能夠通過考試。只有筆試和面試都通過,老師才會在成績本上簽字。而且要參加最後的考試,有一個必須的前提條件,就是這學期地測試必須全部通過,考試前,老師或是學校會檢查每個學生的測試情況,如果測試沒有通過,是不允許學生參加最後考試的。
2. 為什麼歐洲,美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文盲少,而俄羅斯文盲要多
這幾個國家中,俄羅斯文盲較多一些,有以下的原因:
1.蘇聯解體,給國民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國民受教育水平均衡。
2.俄羅斯的人口多,地寬,經濟發展起來較慢,文盲在這幾個國家中較多一些。
3. 俄羅斯是什麼性質的國家
俄羅斯聯邦,通稱俄羅斯或俄國,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1,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建立沙皇俄國,並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稱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
2,19世紀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北方庫頁島、海參崴等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二戰時期促使外蒙古從中國獨立,導致中國再度失去173萬平方公里領土,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巨大傷害。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3,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
4,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五個金磚國家之一。
4. 俄羅斯有多少人講漢語寫漢字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漢學的國家之一,漢學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012年俄外交學院招收了90名新生,30人把中文作為專業方向,選擇英文的只有8名學生。
目前,全俄有300多個大學設漢語專業。俄羅斯至少有20多個學校從二年級開始講授漢語課。
目前,俄羅斯國內有近3萬余名中小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在學習漢語,僅2009年至2010年學習漢語的人數就增加了4000人。其中將近一半是從中學開始的。
在各類機構中,俄羅斯中國學專家約有6000人。研究人員最多集中在經濟領域,其次為政治領域,再次為歷史領域。俄羅斯中國學不僅重視研究兩國當前政治經貿關系,也熱衷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個《史記》外文全譯本。
5. 俄羅斯的教育水平過硬,為何世界大學排名中俄羅斯院校卻很少
俄羅斯的教育水平過硬其實是指其綜合的教學水平,因為教育事業受到當時的社會動盪影響以及經費方面的問題,其實俄羅斯的學校並不少,俄羅斯目前有560所高等院校、110所分校、50個單設系和200多所非國立高等院校,但高校要達到世界排名的水平還要努力。
目前俄羅斯正在實現層次的多樣化並形成完善的學位制度,高等學校辦學主體多元化。政府為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幾年來制定、頒布、批准、實施了一系列有關教育的法律、條例和優惠政策,確定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和國家高等教育標准,以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育質量,確保俄羅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先進地位。
6. 俄羅斯象前蘇聯般沒文盲么
俄羅斯 和蘇聯一樣教育非常發達 高等教育普及率極高 人口素質也好 屬於世界前列 文盲幾乎沒有
7. 中國文盲率降至2.67%,這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已經發布。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該國目前的人口中,有2.183億受過大學教育(大專或以上學歷)的人口,相當於受過大學教育或以上學歷的人口,占該國總人口的比重。 國家。 比例達到15.4%以上。
簡而言之,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文盲率可以控制在2%以內的國家很少,據估計,可以將文盲率控制在3%以下的國家不超過30個。 因此,總的來說,現在中國的文盲率相對較低。
8. 沙皇統治下的俄國人民生活狀態,詳細描寫,超急
沙,皇是俄,羅,斯,帝,國,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稱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最後一位沙,皇是尼古拉二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為止,俄,國的統,治,者一直都稱為沙,皇。當時沙,皇,俄,國內部階,級,矛,盾、教,會與政,府的矛,盾、民,族,矛盾等比較尖銳。比如像尼古拉一世時代,賦,稅很重,還限制人民言論及自由出版的權,利,灌輸東,正,教思想,禁用烏克蘭語等等,而且把俄,國變成了一個警,察,國,家,人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悲催。絕大多數人處於赤窮狀態,存在大量文盲。尼古拉一世時期大概就是這樣,其他沙,皇在位時國內面貌也大同小異。所以俄,國接二連三爆,發,革,命和暴,動。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被稱為伊凡雷帝或者「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與葉琳娜·格林斯卡婭之子,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為沙,皇。伊凡四世三歲即位,母親暫時攝,政,卻苦於大,貴,族,們的橫,暴。當時各集團激,烈,爭,權、傾,軋和謀,殺,對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
沙,皇費奧多爾死後,在一五九八年的國,民,會,議上,波里斯、戈都諾夫得到貴,族的支持,登上了沙,皇的寶座。波里斯、戈都諾夫繼續推行了伊凡四世的政,策來鞏固國內秩序。
16世紀中期俄,國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盛行農,奴,制。由於農,奴,制的阻礙,到19世紀中期,俄,國的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緩慢,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農,奴境況十分悲慘,暴,動頻繁。當時危,機嚴重,沙,皇亞歷山大而二世便廢除了農,奴,制,每個農民都可以得到一小塊分地,但必須出錢贖買,地,主因此不會過度干擾他們的生活,此次改,革並不徹底,因而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幾百年來,農,奴其實一直未改變。就像國人的市民會有些歧視農民。隨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沙,俄人民生活困苦,但是沙,俄,資,產,階,級不顧人民生死,依然對外戰,爭,遭到人民強烈反對。
一六零一年秋,國內發生飢,荒。次年春季,農民連春播的種子都沒有。飢餓的人民靠野草與赤楊樹皮來維持生活。整村的人死亡,即使在莫,斯,科,亦可見到屍,體躺在街道上。飢餓繼續了三年(一六零一年至一六零三年),飢餓的農民與農,奴開始結隊反,抗地,主與商人。一六零三年,有一大隊農民與農,奴,由赫洛普科領,導直抵莫,斯,科外圍,與沙,俄,軍,隊發生了一次激烈的戰斗,沙,皇統領伊凡、巴斯馬諾夫被打死。沙,皇付出了很大代價才將起,義者趕離國,都。赫洛普科被俘,因受重傷而犧,牲。沙,皇把許多農民與農,奴弔死在莫,斯,科近郊路邊的樹上,殘酷地鎮壓反,抗的民,眾。
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期對俄,國來說是一個危,機時期。歐,洲的工,業,革,命使得俄,國與西,歐的發展相差越來越大。雖然帝,國的人口較任何一個歐,洲發展國,家都多,但大部份都是貧,窮的農,奴。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更導致民心對皇,權喪失信心,俄,國境內不斷發生流血革,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則是摧垮帝,國的最後一擊,國內無法支應來自德,意,志,帝,國的猛烈攻擊,民生物資極其貧乏。1917年3月,首,都,彼,得,格,勒市民發動反飢,餓,游,行,引發二,月,革,命。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讓位予其弟米哈伊爾大公,但遭米哈伊爾拒絕,於是羅曼諾夫王,朝滅亡,由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所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所取代。
俄,羅,斯,帝,國的俄羅斯人被分為四個等級:貴,族、商人、哥薩克和農民。而高加索人,韃靼人等少數民,族則被稱為外籍人。在俄,羅,斯人中81.6%的人是農民,9.3%的人是商人,6.2%的人是軍人,只有0.9%的人是貴,族(0.6%)和神,職人員(0.3%)。在8800多萬農民中,有一多半是農,奴,剩下的則是被限制在土地上的農民(絕大多數)和自由的農民(少數)。
從農,奴變成的農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這些土地只是被分給了農村,公,社,一個管理這些耕地所有權和稅款的組織。如果想切實的擁有耕地,農民需要交付附有稅率的「贖金」。而在那時候,沒有土地的農民只能去給別人干短工來賺取「贖回」土地的錢。不過在向沙,皇交了這筆錢之後,新生的農民也就正式的成為了農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這筆錢很高,因為是先由沙,皇付給地主贖金,所以農民直接把錢還給沙,皇,而後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對地,主經濟上的補償理由並不是土地,而是他們損失了應該為其義務勞動的農,奴。不僅如此,很多地主還盤算著如何減少以前自己地上的農,奴可以分得的已經少得可憐的土地,比如剝奪他們最需要的部分:農,奴小屋周邊的牧草地。其結果就是自由身的農民依然需要為以前的主人幹活,藉此來償還贖回土地的費用。
農,奴,制不僅涉及農作,也包括礦業、森業和築路。農,奴,制下,庄,園形成了社會的基本單位,農,奴形成了封,建,社,會最低的社,會,階,層。農,奴受到法,律、經濟和社會關繫上的多重束縛。農,奴不同於奴,隸,農,奴的領主只有不完全的人身占,有,權。領,主不能處死農,奴,但能隨意處罰或連同土地買賣、抵押和轉讓。農,奴有義務為領主無償勞作,農,奴的勞力也被定義為領,主的產權。
1861年俄,羅,斯廢除的農,奴,制規定,領,主的產業往往以農,奴的數量來衡量。但農,奴要困在庄,園土地上,不得領,主批准,不得離開。如果農,奴逃亡,要受來自國,家,制,度的懲,罰,領,主也會捕捉他們。
9. 俄羅斯和中國比怎麼樣
不僅俄羅斯現在比中國強而且俄羅斯比中國更具潛力1、人口素質方面的影響 在人力資源上,俄羅斯勞動力的質量應該水總體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文盲率只有1%,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3年 而中國呢?青壯年文盲率卻還保持在3.58%的高位,遠高於俄羅斯的1%。從有教養的公民這一點來說。這一回合我們就輸了。2、福利制度方面的影響 同時,在中國,貧富懸殊越來越大,但同時社會保障體系卻並沒有同時建立起來,「幸福」是人類一切行為的規則和標准,並且是人生的目的。而在我看來一個國家要安定,最經濟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社會福利化,比如中國現行教育體制已成社會不公的根源。 3、能源因素的影響 還沒有能力為石油和煤炭等能源找到替代品以前,在未來的一段不短的時間內,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整個世界將為能源而瘋狂,基於供給關系,我們也同樣可以預見到的是俄羅斯將在未來的五十年中,在整個國際環境下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而對能源的需求不僅僅是中國,還有美國還有日本還有印度還有所有在發展中的國家,這是個悲哀的事實。未來的日子裡,這場資源的博弈里,俄羅斯人擁有更多的好牌,1.他有豐富的能源,2.他不是奈及利亞他不是沙烏地阿拉伯他更不是伊拉克,他是擁有絕對讓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都不敢覬覦的軍事力.俄羅斯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慘。俄羅斯的基礎設施我們幾十年也趕不上。我國曾走的蘇聯模式,在國民方面走歪了。去看看俄羅斯政治博物館吧。斯大林的肖像被大鐵網罩著,一直沒有被取下,這意味著,懷念斯大林是極少數的。我認識的俄羅斯朋友提起蘇聯、斯大林、列寧就十分氣憤。在彼得堡,列寧的像被炸掉、被毀掉,現無一處完整的列寧像。俄羅斯當政者的強國意識和思想不是蘇聯式的、斯大林式的,而是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式,其旨在建立一個軍事強國。他們恢復了許多俄羅斯帝國沙皇的博物館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大肆宣傳沙皇俄國的功勛。如果一味地宣傳俄羅斯的負面,這對我們是不利的,會造成我們忽視這個真正對中國構成威脅的國家。我們可以蔑視日本,決不可能小看俄羅斯。懇求一些學者不要枉下結論。在你們的誤導下,在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俄羅斯好像不堪一擊。而實際上則相反。我們應該看到自己的缺點,分析別人的優勢,這樣,才可以知其知彼。國民憂患意識的培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