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定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消息了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在未來,冬眠技術+巨型光帆飛船或許是一條捷徑?
2. 人造月亮是咋回事,如果成功,整個世界都成為不夜城嗎
常有人對鬧得沸沸揚揚的“人造月亮”充滿了疑問和嚮往,不知真假,也不知道到底是個啥玩意,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如今的世界,本來夜晚就越來越亮,所謂光污染就是指這個。由於光污染現象,人們現在晚上看到的星星越來越少了,一些夜晚的科學研究也受到嚴重干擾。因此,所謂的人造月亮計劃一直以來在社會上頗有爭議,一些科學家也反對這種人為改變地球光照的做法,擔憂人為反射陽光到地面會影響生物作息規律,光污染影響天文觀測,還會給人類導致不可預見的風險。
地球幾十億年來都是白天黑夜交替運行,生態萬物也適應了這種生物鍾,白天太陽,夜晚月亮,且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已成為常態,月亮時而升起,時而隱沒,這種狀態才是自然美,為啥一定要弄個“人造月亮”不倫不類呢?
不知道網友們閱讀這篇文章後對這個問題作何感想,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3. 人造月亮的項目很美好,為什麼這個項目要停止
地球只有一顆月球,因此夜幕降臨時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月亮,它承擔起了黑夜「指明燈」的重任。但由於地球的自轉存在一定角度的傾斜,因此並非每個地方都能在夜晚得到月亮的「光顧」,例如高緯度地區和極地地區一年中就會出現極夜,而極夜期中有一半的時間是看不到月亮的。
該研究會的科學家曾做過計算,如果每顆人造月亮的亮度是自然月亮的8倍,那麼3顆人造月亮輪流出現在黑夜中和自然月亮一起「工作」,一年下來可以節省幾十億電費。幾十億電費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估計不少朋友看到這會認為人造月亮的項目還挺可靠的,但是快要過去了,我們還未看到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研發的人造月亮。
後來經過筆者查證,發現原來「人造月亮」只是該研究會在提出的一個設想,後來因為該設想的可行性較低而沒有被考慮,他們之後提出的「在發射人造月亮」也只是為了引起公眾的關注。不過這件事也讓不少人了解到自然月亮和人造月亮之間的區別。
4. 比月球亮8倍的人造月亮項目,為什麼會停止了呢
一道來自天際的光束以每秒8千米掃過歐洲南部,穿過整個歐洲到俄羅斯西部,漸漸消失於天際,一個比滿月還亮的光斑從太空快速掠過,盡管歐洲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陰雨中,但仍然接到了阿爾卑斯山上的民眾報告一個不明飛行物從天際飛過!這就是俄羅斯第一次人造月亮計劃,它是1992年10月向和平號空間站發生的進步M-15飛船上搭載的人造月亮,從空間站脫離後,飛船自轉的離心力展開了一個直徑達到了20米的薄膜鏡面,照射到地面後產生了一個5千米寬的光斑,亮度大約相當於滿月!但由於貨運飛船環繞地球公轉其速度達到了大約7.8千米/秒,因此幾乎就是一閃而過!
光斑面積將達到3600到6400平方千米左右,光照強度大約是月光的8倍,接到也將不再需要路燈,據報道執行該計劃的是創立於2017年的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其投資方來自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北京控制與電子技術研究所等。盡管這個計劃的前景非常誘人,但在社交媒體上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網友都留言:不幹實事,凈說些大話!還有網友則認為「當年的巴鐵(一個寬體高架電車項目)還沒實現,現在開始人造月亮了」,還有網友則是很擔心這個「人造月亮」會讓光污染加重,未來的天文觀測將雪上加霜
5. 比月球亮八倍的人造月球,為何沒有繼續研究
1993年2月4日,一道來自天際的光束以每秒8千米掃過歐洲南部,穿過整個歐洲到俄羅斯西部,漸漸消失於天際,一個比滿月還亮的光斑從太空快速掠過,盡管歐洲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陰雨中,但仍然接到了阿爾卑斯山上的民眾報告一個不明飛行物從天際飛過!
不過到現在為止,無論是「人造月亮」還是「太陽帆」都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我們想要在天上看到第二個月亮,顯然還要等很久!
6. 我國曾提出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為何沒消息了呢
2020年不僅是「魔幻」的一年,而且還是人類航天史上舉足輕重的一年,從天問一號到毅力號,越來越多的國家投身到探索火星的道路之中,這都代表著人類征服宇宙的決心。在科技剛剛起步的階段,人類第1次所登陸的星球便是月球,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人類似乎很少再提及登月的事情了,但人類從未忘記月亮,我國曾經就宣稱會發射第一顆人造月亮,如今這項計劃似乎被遺忘了,這是為什麼呢?
所以說想要打造人造月亮所面臨的困難還是非常多的,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一步,人造月亮並非不可能實現,如果人造月亮真的能夠發射成功,它的亮度甚至是月球的8倍,每年所耗費的用電開支也會減少12億。想要建設人造月亮的道路是道路且長的,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7. 比月球亮8倍!原定在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怎麼沒下文了
2018年,四川成都的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提出了一個「人造月亮」的計劃,打算202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月亮,之後2022年再發射兩顆人造月亮。
屆時三個月亮更替以此實現對成都的24小時不間斷照明,而且人造月亮的強度還是普通月光的8倍。
最後就是人工月亮的製造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問題,光是製造人工月亮的成本就不可小覷,根據專家保守估計一顆人造月亮的成本將會超過億萬巨資,而且這項計劃的一系列操作都涉及了目前最頂尖的航天技術,如對航天器軌道、姿態的精準控制等,難度都非常高的……
其實中國的人造月亮出於節省電費的目的,相比俄羅斯為高緯度地區的極夜提供照明來說,中國的人造月亮似乎並沒有什麼必要,事實上耗費巨大的資金在近地軌道上部署幾面鏡子來節省電費根本就不合理。
8. 比月亮亮8倍,「人造月亮」項目為什麼停了
地球只有一顆月球,因此夜幕降臨時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月亮,它承擔起了黑夜「指明燈」的重任。但由於地球的自轉存在一定角度的傾斜,因此並非每個地方都能在夜晚得到月亮的「光顧」,例如高緯度地區和極地地區一年中就會出現極夜,而極夜期中有一半的時間是看不到月亮的。
太陽炮的威力根據凹面鏡的大小、擺放的位置等因素有關,至於它的實現效果,根據記載德國科學家曾作出設想,那就是它掛在地球上空後能夠利用太陽光的反射讓一座城市處於火燒之中。可以看出,太陽炮的原理和人造月亮的原理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德國納粹想用它作為武器,而現代科學家想用它來作為照明工具。
從這種對比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就會幫助我們披荊斬棘,運用得不好會反過來倒刺我們一刀。
9. 比滿月亮8倍!原定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現在怎樣了
月球是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它在自轉的同時,也在環繞地球做公轉運動。如果考慮到地球帶著月球繞著太陽公轉,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約為29.5天。
雖然月球不會發光,但它能夠把太陽光反射到地球上,從而照亮地球的夜晚。由於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反射過來的太陽光很強烈,它是地球夜空中最明亮的天體。
原計劃在202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月亮,對其進行驗證,並在兩年後完成三顆人造月亮的部署。但從目前來看,這個計劃並沒有後續的消息,很有可能就此擱置。
上個世紀末,俄羅斯曾進行過人造月亮計劃。但由於反射鏡在太空中沒能正常展開,實驗失敗,後續的計劃也沒有繼續實施。
人造月亮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同時也會帶來諸多的問題。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生物鍾都是受到晝夜更替的影響。人造月亮的出現,讓黑夜消失,這有可能會打破生物節律,造成不可預知的危害。
10. 每年都節省12億的電費,人造月亮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幾千年來,人們對月亮都有著美好的期許,在古人眼中月亮是神秘的,美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如今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探索月空已經板上釘釘,並且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後便萌生了一個更大的野心——“人造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