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禁止俄羅斯在奧運會用喀秋莎替代國歌是什麼原因
因為「喀秋莎」在俄羅斯是一首愛國主義歌曲,含有號召士兵們保衛祖國的內容。而俄羅斯隊使用何種歌曲應由國際奧委會來決定,而不是俄羅斯。
據悉,2020年12月17日,CAS公布了圍繞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和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RUSADA)之間爭端的裁決。仲裁法院實際上減輕了WADA對俄體壇的處罰,將罰期縮短為原來希望的一半。根據裁定,2022年12月16日前,俄羅斯運動員都不能代表國家參加大型國際賽事。
俄奧委會主席斯坦尼斯拉夫·波茲尼亞科夫2月表示,俄方向國際奧委會建議允許在奧運會上使用<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
(1)俄羅斯奪冠為什麼不能放喀秋莎擴展閱讀:
<喀秋莎>歌曲鑒賞
<喀秋莎>這首歌,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
這當然是一首愛情歌曲。這首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朴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時期,這首歌對於那場戰爭,曾起到過非同尋常的作用。雖然喀秋莎非常有名,但它並不如卡琳卡般屬於俄國民謠。
『貳』 俄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你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嗎
俄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最新消息,俄羅斯運動員委員會向俄奧委會提出建議,用歌曲《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作為俄運動員出場時奏響的樂曲。
戰後,蘇聯當局為了表彰《喀秋莎》 這首歌在戰爭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專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爭史 和音樂史上,應該是首例。現今,俄羅斯軍隊把《喀秋莎》作為指定隊列行進歌曲而被戰士廣為傳唱!紀念,永遠不會結束! 戰爭結束了,但被戰爭奪取的2600萬生命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叄』 俄羅斯被禁止奧運會使用喀秋莎替代國歌,你覺得那一首歌最合適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聽《喀秋莎》的。雖然我不怎麼關注奧運會,且二者各有優缺,但是一定要我選的話,我一定選自己認為更好聽的《卡秋莎》。
但是無論怎樣,我個人的喜愛是決定不了什麼的。最終的結果還要看俄羅斯官方怎麼抉擇吧。
『肆』 俄羅斯被禁止奧運會用喀秋莎替代國歌,原因是什麼
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國際體育仲裁,如果要說當今奧運會最大的,最令人感到不合理的,就是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拿著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就打壓他國運動員,甘願做政治力量的走狗。是當今世界上,平等,和平觀念奧運會最大的阻礙。
一,起因自從俄羅斯運動員被禁止參賽後,俄羅斯運動員們就以普通的中立身份參加,及不代表任何國家與立場。而這些中立運動員自然就不能以國歌為代表參賽。之後便是選擇可以說是俄羅斯第二國歌的《喀秋莎》,而就算是這樣,也還是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所禁止。如果說到我們和他們就有什麼淵源的話,那就是去年孫楊同樣被他們競賽。
『伍』 巔峰時期的蘇聯的閱兵式上的軍樂團為什麼不演奏向斯拉夫女人告別和喀秋莎呢
作為一個俄羅斯歌曲愛好者,大家都知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樹》《貝加爾湖畔》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
但有一首歌曲,在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儀式上,幾乎為必放主打曲,主打程度遠遠大於《喀秋莎》。但是名氣卻稍微小一些。
這首歌在國內一般翻譯為《斯拉夫女人的告別》(俄語:Прощание славянки),或《向斯拉夫女人告別》/《斯拉夫婦女送行曲》。
其實它更准確的譯名,應該叫《斯拉夫送行曲》。
這首曲子真是光芒萬丈!非聽不可!
這首曲子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具有濃濃的日本軍歌味。
它創作於1912年,當時巴爾干同盟在俄國得支持下,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宣戰,開啟了第一次巴爾干戰爭,大量得俄國士兵被送往巴爾干半島戰斗,看到同胞們的戰斗,俄國作曲家瓦·阿伽普庚寫下了軍樂《斯拉夫送行曲》。
最原始的版本中,《斯拉夫送行曲》是沒有歌詞的。
到了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首歌終於有了歌詞,斯拉夫送行曲不再只是單純的軍隊進行曲,而成了所有士兵,以及有親人身在戰場上的婦女們的心聲。
俄國內戰時期,這首歌已經被白俄軍隊和蘇俄紅軍所廣為熟知,歌曲同時被配上了多達幾十種歌詞;白俄方面是號召為沙皇和基督而戰,紅軍方面則是號召在列寧和托洛斯基的旗幟下保衛蘇維埃政權。
曾有誤傳,稱此歌斯拉夫民族意識太強,同時也被白俄流亡者廣為傳唱,後來被蘇聯官方打入冷宮。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這支進行曲在1945年就發表於蘇聯官方的《紅軍軍樂團正式慶典樂曲集》,在著名的1941年11月7號莫斯科紅場閱兵上,阿伽普庚指揮聯合軍樂團演奏,《斯拉夫送行曲》是這次閱兵的遊行中演奏的四首進行曲之一。
1945年的莫斯科勝利遊行中蘇聯紅軍軍樂團也演奏了該進行曲。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認為其很好地表現了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而重新啟用這首歌,從1995年的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閱兵開始,成為衛國戰爭勝利日閱兵的保留曲目。
歌曲&視頻欣賞
『陸』 《喀秋莎》為什麼是俄羅斯第二國歌
《喀秋莎》是俄羅斯第二國歌是因為俄羅斯方面最終接受了因「興奮劑風波」導致的在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中被禁賽兩年的處罰,這也導致了在賽場上不能播放俄羅斯國歌。
俄羅斯將確定缺席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所幸,俄羅斯籍運動員可以尋求以個人名義參賽,只是他們不能踏著國歌的節奏走進奧運賽場了。
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的一名負責人布克哈諾夫表示,雖然他們對禁賽兩年的裁決並不完全滿意,但允許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賽是公正的。他說:「能夠自證清白的運動員可以參賽是一種保護,是公正的。同時也保證了全世界體育人的權益。」
《喀秋莎》的創作背景:
《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 。
1938年,張鼓峰事件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蘇聯著名作曲家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
『柒』 俄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國歌,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因為《喀秋莎》對於俄羅斯人的意義就相當於《我和我的祖國》對中國人的意義。
《喀秋莎》是由馬特維·伊薩科維奇·布蘭特 所創作,布蘭特是蘇聯作曲家、蘇聯人民藝術家,2級斯大林獎獲得者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這首《喀秋莎》是布蘭特於1938年創作的,起初並不是怎麼流行,真正讓它走紅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這首歌從後方到前線、從城市到鄉村,在蘇聯遼闊的土地上廣為傳唱,成為蘇聯人民保家衛國和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一個有力象徵和見證,並且成為了許多歌唱家,例如烏焦索夫、涅恰耶夫、維諾戈拉多夫、列緬舍夫、柯布松、別爾涅斯、魯斯蘭諾娃和奧庫扎瓦等人在音樂會上演唱的保留曲目。
『捌』 俄羅斯體育部長同意在奧運會用《喀秋莎》代替國歌,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俄羅斯體育部長奧萊格-馬迪欽說出原因:《喀秋莎》這首歌在蘇聯和俄羅斯有著悠久的傳統,它在世界上廣為人知,並且與我們的國家息息相關。這一提議得到了運動員的肯定。當然,我尊重這一點,我們將對此表示支持。
1、《喀秋莎》悠久的傳統。
《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蘇聯著名作曲家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喀秋莎》這首歌,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是一首愛情歌曲。這首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朴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這首愛情歌曲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其原因就在於,這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這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系在了一起,這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抱著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戰壕里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
最後, 目前這份提議,仍有待俄羅斯奧委會的批准。
『玖』 俄為何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國歌
這是因為此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12月17日就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與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RUSADA)的糾紛做出裁決,裁定俄羅斯運動員在2022年12月16日之前不可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殘奧會和世錦賽。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內俄羅斯運動員參加這些大型賽事時不能打出國旗,也不能奏國歌。
1月14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擊劍奧運冠軍韋利卡婭向記者表示,委員會向俄奧委會建議今後兩年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國歌,作為運動員入場樂曲。韋利卡婭說,「選用《喀秋莎》是集體意見。這首歌大家都知道,在國際上也有名。」
(9)俄羅斯奪冠為什麼不能放喀秋莎擴展閱讀
俄羅斯並不是第一次被禁賽:
俄羅斯運動員被禁賽並非所有選手都被列入禁賽名單中,如果該運動員能證明自身未牽涉入興奮劑丑聞,那麼能夠以中立身份參加比賽。而且,俄羅斯仍可以繼續參加今年的歐洲杯,因為歐洲杯的主辦方是歐足聯,在反興奮劑違規的裁決中它不屬於國際重大賽事主辦方。
這已不是近年來俄羅斯第一次被禁止參加國際性的體育賽事。此前,世界反興奮劑組織也以興奮劑丑聞為由禁止俄羅斯參加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和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
『拾』 你如何看待俄羅斯被禁止奧運會用喀秋莎替代國歌這件事
俄羅斯被禁止奧運會用《喀秋莎》代替國歌,這是而易見的結果,因為《喀秋莎》在俄羅斯是具有號召士兵保衛祖國的內容,而且俄羅斯出現大規模使用興奮劑的丑聞這樣的裁決是公平正義的。
國際體育仲裁俄羅斯結局大快人心
對於一個人來說,不遵守規章制度,也是不被一個單位所認可的,更何況是一個國家。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由此可見,規矩是約束一個人的根本,更是一個國家立足的地基。對於小俄羅斯這樣一個視規矩為無物的國家來說,遲早會為此吃虧。就像現如今俄羅斯已經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俄羅斯的國家運動員為了贏得比賽不擇手段,甚至服用興奮劑,他們這是完全視規矩為無物,這種行為完全是對自己職業的褻瀆,更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相信俄羅斯的國家運動員集體服用興奮劑這樣的事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運動員個人行為了,這已經上升到了俄羅斯一個國家,若沒有俄羅斯國家政府人員的默認,不可能會出現集體國家級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丑聞。
但俄羅斯的國家級運動員集體被發現服用興奮劑後,國際體育仲裁委員會就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與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的爭議作出了裁決,最終裁決結果為禁止俄羅斯國家級運動員到2022年12月之前再代表國家出面參加競賽。同時也不允許俄羅斯運動員使用俄羅斯國歌和國旗,俄羅斯國家級運動員只能以中立運動員的身份進行參賽,否則沒有機會進入競技場。
所以說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在規則之內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優勢去贏得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