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地震什麼時間

俄羅斯地震什麼時間

發布時間:2022-05-12 03:22:54

俄羅斯哪裡地震了

發震時刻: 2011年10月14日 14:10:12
緯度: 54.2°
經度: 123.7°
深度: 10 千米
震級: 6.6
參考位置: 俄羅斯境內,黑龍江交界處北幾十公里,距離漠河不遠。

⑵ 俄羅斯地震,具體介紹,原因,現狀

俄羅斯地震哈爾濱震感明顯 高層建築電梯駐停
瀏覽 89 次
中新社哈爾濱10月14日電 (賀寶慶 王超)俄羅斯遠東地區14日發生地震,這次地震對中國東北的黑龍江省產生了影響,在省會哈爾濱,有市民明顯感到了震感,甚至部分高層建築的電梯出現駐停現象。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10月14日14時10分在俄羅斯(北緯54.2,東經123.7)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據測定,地震震中距離哈爾濱965公里。
在南崗區征儀路一居民區12樓居住的遲蕊感到了震感,「覺得微微有些頭暈」。與她同在一層樓的鄰居,也發現家裡的電視機有晃動。居民很快都跑到樓下,互相打探著消息。
在哈爾濱南崗區一幢高13層的寫字樓上班的吳先生說,下午2點多感覺到了明顯的震感。他和很多同事都感到了「頭暈」,整個過程大約持續了10秒鍾。

吳先生和同事立即跑出了辦公室,卻發現樓內的部分電梯停止了工作。據他講,電梯大約停了20多分鍾才恢復正常。
也有很多市民在微博上描述了地震時的感受。除了有震感、晃動,許多市民都提到了所在高層建築的電梯出現短暫駐停的現象。

⑶ 世界上有沒有發生過10級地震的

至今為止全球上有記錄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里氏9.5級大地震。還沒有發生過10級地震。

5·21智利地震內容介紹: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生9.5級地震。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5月21日的9.5級大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這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造成智利2000多人死亡。幾天之後,地震的能量穿過太平洋,在太平洋西岸掀起了海嘯,又給日本和菲律賓的東部沿海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3)俄羅斯地震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日本專家稱地球有可能發生10級超大型地震:

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地震學專家松澤暢21日在東京舉行的地震專家會議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地球板塊長度判斷,地球上有可能發生里氏10級的超大型地震。里氏10級的地震所發出的能量為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30倍左右。

松澤在會議上表示,在「3・11大地震」發生之前,「誰都沒有預想會發生里氏9級地震。但是在沒有任何預測和防禦的情況下,里氏9級大地震發生了」。他表示,目前雖然無法確定是否一定會發生里氏10級超大型地震,但就算發生的可能性很低,還是有必要對超大型地震進行研究和防範。

據統計,至今為止全球上有記錄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里氏9.5級大地震。在當年的智利大地震中,長達1千公里的斷層發生移動。松澤就此指出,如果設想更大的斷層移動的話,將會引發更大規模的地震。例如,從北美到勘察加半島,然後沿著日本南部海溝的斷層為8800公里。如果這個斷層移動20米的話,有可能發生里氏10級的超大型地震。

松澤還指出,「如果里氏10級地震發生,地震可能會持續20分鍾到1個小時。而海嘯將在地震結束之前到達,同時可能會持續數日」。

⑷ 俄羅斯發生過幾級地震

按照地震級數算,俄羅斯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95年5月28日凌晨1點04分(當地地方時間)發生在薩哈林島東北岸的地震。此次地震由於監測數據不同,說法不一,震級大概在8-10級。這是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МЧС)記錄統計的全俄羅斯近100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影響最大的幾個地方是:Okha(6-7級)和周邊村鎮Szaba;Tungor(7級);Nogliki, Moskalvo, Kolendo(5級);Ekhabi, Vostochniy-1, Nekrasovka(5-6級)。
此外,最嚴重的受災區是在Neftegorsk市,該市位於震中往西25-30公里,發生地震時全市共有3197人,17棟5層樓80家住戶的居民樓,兩層的樓房大概4棟,還有部分民房,這座城市是1964年建立的,然而在1995年的這次地震後被完全夷為平地,此後,這座城市再也沒有重建過,現在應該在地圖上沒有這座城市的標注(如果有,那也是作為遺跡)。
地震發生後,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應急啟動了25架飛機,24架直升機,66輛大巴,並且到凌晨4點應急交通設備數量達到267。然而,救助人員從災區救出了2364人,但由於醫療救助條件的原因,很多醫院已經無能為力,最終此次地震遇難人數達2400餘人。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1995年的這次大地震造成了近4000億盧布(至少4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及財產損失。
此外,俄羅斯國土面積雖大,人口相對稀少,大部分民眾聚居的地方都很少發生高級別的地震災害。據俄羅斯統計,最常發生地震的地方主要是在山區,例如:高加索,阿爾泰,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勘察加等地。而在人口聚居的地區,平均100年只發生5-6次地震災害,當然這些地震災害同樣會帶來人員傷亡、城鎮毀滅的嚴重後果。此外,在俄羅斯勘察加和千島群島(庫利爾斯克)地區發生的地震經常會伴隨著海嘯一起襲來,例如1952年發生在勘察加地區的地震就引來了太平洋海嘯,並將北庫利爾斯克市完全夷為了平地。

⑸ 大地震小知識

【地震基礎知識】
地球的結構就象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對整個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也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某地與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於100公里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於1000公里的地震稱為遠震,其中,震中距越遠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復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水平晃動。
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叫餘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布規律。
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周期性現象。
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

震級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倍。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0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
發震時刻、震級、震中

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葯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大體如下:

小於三度人無感覺,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
三度在夜深人靜時人有感覺;
四~五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搖晃;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裂縫;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一~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6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鍾。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築物,造成人畜的傷亡,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徵(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並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於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託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

全球兩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像一個巨大的花環,把大陸與海洋分隔開來。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
【著名地震】
【中國十一大地震】
1920年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中國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死亡24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波及范圍最廣的地震。
1927年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中國甘肅古浪發生震級為8級的強烈地震。死亡4萬餘人。地震發生時,土地開裂,冒出發綠的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熏死飢民無數。
1932年昌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中國甘肅昌馬堡發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死亡7萬人。地震發生時,有黃風白光在黃土牆頭「撲來撲去」;山岩亂蹦冒出灰塵,中國著名古跡嘉峪關城樓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滾滾……餘震頻頻,持續竟達半年。
1933年疊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中國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震級為7.5級的大地震。地震發生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有一個牧童竟然飛越了兩重山嶺。巨大山崩使岷江斷流,壅壩成湖。
1950年察隅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時9分34秒,中國西藏察隅縣發生震級為8.6級的強烈地震。喜馬拉雅山幾十萬平方公里大地瞬間面目全非:雅魯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莊被拋到江對岸。
1966年邢台地震
邢台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專區隆堯縣發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專區寧晉縣發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
1970年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中國雲南省通海縣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為中國1949年以來繼1954年長江大水後第二個死亡萬人以上的重災。
1975年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6秒,中國遼寧省海城縣發生震級為7.3級的大地震。由於此次地震被成功預測預報預防,使更為巨大和慘重的損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稱為20世紀地球科學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跡。
1976年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點2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發生震級為7.8級的大地震。死亡24.2萬人,重傷16萬人,一座重工業城市毀於一旦,直接經濟損失100億元以上,為20世紀世界上人員傷亡最大的地震。
1988年瀾滄、耿馬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時3分、21時16分,中國雲南省瀾滄、耿馬發生震級為7.6級(瀾滄)、7.2級(耿馬)的兩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兩次地震,時間僅相隔13分鍾,兩座縣城被夷為平地,傷4105人,死亡743人,經濟損失25.11億元。
2008年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四川汶川縣(31.0°N,103.4°E),發生震級為8.0級地震,這中國自我國建國以來來最為強烈的一次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截至5月22日19時,55239人遇難,281066人受傷,失蹤24949人。

【全球二十世紀以來的最強地震】

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2005年3月28日(北京時間29日零時9分)發生里氏8.5級地震,這是自1900年以來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八大最強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況(按震級排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級(後修正為里氏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並未引發海嘯。
6、(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捲了整個舒曼雅島。
7、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9、(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0、(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並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11、中國 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里氏8級,震中位於阿壩州汶川縣,並波及大半個中國及海外等地。人員及財產傷亡慘重。

·世界震級最大的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9.5級地震
·中國震級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級地震
·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陝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83萬人
其次就是1976年7月27日的唐山7.5級地震,官方數據死亡25.5萬人(估計可達65.5萬人)

【★地震自救大全】
震後很有可能餘震,而且餘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學習自救是地震後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

最新自救建議: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冊》避震知識十條中,第一條就明確的寫著"要躲在堅固的傢俱下"。所以,日本教師堅信,最好的辦法是"藏在桌下"。這個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數十秒後結束,天花板不會落下為前提的。
建築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傢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傢具旁,傢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發未傷。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卧姿躲在車旁,掉落的天花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

學校避震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台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傢具附近;

內牆牆根、牆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牆;

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車間工人避震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地震發生時行駛的車輛應急避震

(1)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樓房內人員地震時應急避震

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傢具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在商店遇震應急避震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於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於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後安全撤離。

高樓避震三大策略

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後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禦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台;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路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採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牆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牆為薄板牆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鑽進櫃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躺卧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築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牆,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⑹ 世界上最大的幾次地震的詳細情況

【二十世紀以來的十大最強地震】

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2005年3月28日(北京時間29日零時9分)發生里氏8.5級地震,這是自1900年以來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八大最強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況(按震級排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級(後修正為里氏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並未引發海嘯。
6、(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捲了整個舒曼雅島。
7、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9、(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0、(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並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⑺ 俄羅斯發生7.8級地震現已發布海嘯預警

目前暫無中國人員傷亡,希望減少人員傷亡,祈禱平安。

⑻ 俄堪察加半島南部發生幾級地震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消息,北京時間1月4日10時44分左右,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南部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67公里。震中距離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約80.7公里。

⑼ 歷史上有多少次地超過九級排名前十的地震是什麼啊

歷史至今還沒有一次地震超過9級的,這次日本地震是歷史之最。當然還有爭議。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級(又有報為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此次地震為歷史上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8.7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8.7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8.7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並未引發海嘯。
6、(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捲了整個舒曼雅島。
7、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9、(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0、(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並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11、中國 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里氏8級,震中位於阿壩州汶川縣,並波及大半個中國及海外等地。人員及財產傷亡慘重。
·世界震級最大的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8.9級地震
·中國震級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級地震
·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陝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83萬人
其次是1976年7月27日的唐山7.6級地震,官方數據死亡25.5萬人,估計可達65.5萬人

⑽ 世界上十次最大的地震排名

1、9.5級智利大地震,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其震級達到了驚人的9.5級,使得智力的瓦爾迪維亞化為一片廢墟。造成20000人的傷亡,造成大約200萬人流離失所,在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排名第一。
2、阿拉斯加9.2級地震,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發生9.2級地震,造成1.28億美元的損失。地震後的海嘯造成128人死亡。
3、蘇門答臘風9.1級地震,2004年襲擊印尼蘇門答臘島的9.1級地震引發了海嘯,其破壞性影響遠至東非。這場海嘯奪去了南亞和東非14個國家227900人的生命,170萬人流離失所,在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排名第三。
4、日本仙台9.1級地震所,日本是具有破壞性地震歷史的亞洲國家之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發生9.1級地震。地震、餘震和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仍然未知,然而,官方記錄顯示死亡人數為數千人。
5、察加半島9.0級地震,1952年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發生里氏9.0級地震,地震後引發的海嘯造成了1萬至1.5萬人死亡,在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排名第五名。
6、智利康塞普西翁8.8級地震,與日本相似,智利也是一個有著毀滅性地震歷史的國家。其中最關鍵的一次是2010年發生在康塞普西翁的8.8級地震,這次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521人死亡,80萬人流離失所。
7、厄瓜多海岸8.8級地震,1906年1月31日厄瓜多海岸發生8.8級地震,造成厄瓜多和哥倫比亞500至1500人死亡。隨後的海嘯向北移動到美國西海岸,在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排名第七名。
8、阿拉斯加州和加拉特群島8.7級地震,1965年4月2日發生在加拉特群島的8.7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的損失估計約為1萬美元,據報道,襲擊加拉特群島的海嘯高達10米,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9、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10、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地震什麼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