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牛郎星位於哪裡
牛郎星位於赤經19時48.3分,赤緯8度44分,距離太陽系16.7光年。牛郎星是恆星光譜A型中的主序星,質量是太陽的1.7倍,直徑為太陽的1.8倍,亮度是太陽的10.6倍,表面溫度約7000攝氏度。
牛郎星與天狼星存在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非常年輕的恆星(形成時間可能僅有數億年),其內核都是由氫的核聚變反應產生的氦構成。這樣的恆星,在其壽命達到35億年左右時,由於氫原料的耗盡而向內收縮,形成紅巨星,最終演化成白矮星。
(1)俄羅斯為什麼沒有牛郎星擴展閱讀:
1978年,科學家觀測到牛郎星是有3顆伴星的四重聯星。其三顆伴星分別被命名為WDS 19508+0852B,WDS 19508+0852C,WDS 19508+0852D。但是後來發現此三者很可能是在牛郎星附近出現的不相關恆星,因此尚且有爭議。
該三個恆星可能是紅矮星,也可能是褐矮星,如今牛郎星已經被認定為單星,不存在伴星系統。另外此三個假的牛郎星伴星視星等全部為9等以下,可以推測它們和太陽距離比較遙遠。
② 科技小報
太陽光是由哪三部分組成
可見光 紫外線 紅外線
八大行星中質量最大的是
木星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
鄱陽湖
五嶽之首是
泰山
自轉是繞著穿過南北極的地軸進行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離兩極越遠的地方轉速越
大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
藍鯨
哪個城市被稱為世界霧都
倫敦
21世紀的主要能源是什麼
太陽能
被稱為風車發電王國的是
丹麥
哪種污染被稱為世界頭好殺手
水污染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
水星
格林泥治天文台在哪個國家
英國
乾冰是
二氧化碳
中國北宋的畢升發明了
活板印刷
為什麼說我國是一個陸地大國,又是海洋大國
我國陸地幅員遼闊,大陸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是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口,南到北侖河口,長達18000多公里,加上島嶼岸線共計32000多公里;島嶼有6500多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和我國的主張,劃歸我國管轄的海域約300多萬平方公里。我國海域廣闊,資源豐富,所以中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
太空垃圾為何危害巨大
它們成為人造衛星和軌道空間站的潛在殺手,使宇航員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運行的。一顆迎面而來的直徑為0.5毫米的金屬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飛行服;人們肉眼無法辨別的塵埃(如油漆細屑、塗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員殞命;一塊僅有阿司匹林葯片大的殘骸可將人造衛星撞成「殘廢」,可將造價上億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絕路。極小的太空垃圾由於數量多,能嚴重改變航天器的表面性能;稍大的太空垃圾會損壞航天器表面材料,造成撞擊坑,對表面器件造成損傷;高速撞擊的太空垃圾會使自身及被撞擊的航天器表面材料氣化為等離子體雲團,最終會形成航天器故障...
科技趣事
有一次,牛頓在實驗室里聚精會神地做實驗,連吃飯的時間也忘了。他的助手便拿了幾個雞蛋,送到實驗室去,對牛頓說:「這里有幾個雞蛋,你自己煮來吃吧。」牛頓說:「好,謝謝你,請你把雞蛋放在那裡吧。」說完,他又埋頭做實驗。
過了很長的時間,牛頓的肚子餓了,才想起還沒吃午餐。於是,他隨手拿了一個小鍋,把雞蛋放在鍋里,往爐子上一放,又開始做起實驗來。
過了半個小時,牛頓做完了實驗。這時,他才想起鍋里的雞蛋。他打開鍋蓋一看,裡面沒有蛋,只有一個懷表。
牛頓大吃一驚,抬頭一看,雞蛋還在桌子上,可是桌上的懷表卻不見了。原來牛頓太過專心做實驗,結果把懷表當成雞蛋來煮。
1,誰知道大海是怎樣結冰的? 大家都認為海水有鹽分,不會結冰。其實,在溫度降低之後,水的溶解度也會降低,也就是說,鹽分會析出。這樣,水就結冰了。
2,誰知道牛郎星現在是否存在?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很久以前發出的「光」。至於現在是否存在,只有牛郎星系的人知道,我們目前從地球上觀察的牛郎星的光還是一顆穩定恆星所發出的光。而且,一般恆星的壽命都在60億年以上,所以,牛郎星現在還是應該存在的
太陽能手機電池問世
該種電池是普通鋰電池和他太陽能電池合二為一的產物,科技人員將一層薄薄的晶硅光電轉換片貼在鋰電池的背面,單晶硅接受光照產生的電流經過保護電路向鋰電池充電。事實上,除去陽光只要有光線照射,太陽能手機電池都能自動充電,由於有保持電路暴光時間再長也不會充過量。拒介紹,這種電池在陽光曬上5分鍾,產生的電能就可通話1分鍾,而把它放在台燈下照一晚上,也能用上兩三天。此外,這種電池仍然具備普通手機電池的功能,如果光線微弱,就可以用手機充電器進充電。
沙塵暴
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它的形成與地球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森林銳減,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中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樹林,過度開墾土地是沙塵暴發生的主要原因。沙塵暴作為一種高溫度風度災害,並不是所有有風的地方都能發生只有那些氣候乾旱,植被稀疏的地區,才有可能發生沙塵暴,裸露的土地表層浮土很容易被大風暴捲起形成沙塵暴甚至強沙塵暴。沙塵暴對人蓄和建築的危害絕不亞於台風和龍卷風。近來,我國西北乃至東北地區都有沙塵暴的出現,尤以西北地區厲害,目前遭沙塵暴已20多餘次。
為什麼海濱的空氣特別清新呢?
海浪每天不斷地拍打著海岸,海潮時漲時落,給海濱帶來美麗的景色和悅耳的濤聲,同時也帶來了濕潤的海濱空氣。
海濱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氧離子,負氧離子稱為「空氣維生素」,它可以通過呼吸進入人體,改善肺的換氣功能,增加氧的吸入量,二氧化碳的呼出量。
在城市內的一般公共場所,每立方厘米含負氧離子為10-20個,室內含40-50個,綠地草坪可為100-200個,而海濱可達1萬多個,為室內的幾百倍呢!
負氧離子是帶負電的離子,有殺菌的作用,在空氣中能抑制細菌的繁殖。大量的負氧離子提高人的交感神經的功能,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還能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的含量。
因此,海濱建有很多的療養院,因為,海濱空氣對患有肺氣腫、高血壓、神經衰弱、哮喘、貧血等疾病的人有治療作用,有益於人體的健康,使人精神振奮。 (中國龍網)
獅子座流星雨的由來
為區別來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天文學家通常以流星雨輻射所在天空區域中的星座給流星命名。獅子座流星雨就是流星雨輻射點在獅子座中。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日前提供的一組資料,回顧了人類對獅子座流星雨的觀測歷史:
902年,中國天文學家第一次記錄到獅子座流星暴(中國古代天象記錄);
1799年,德國著名科學家洪堡在委內瑞拉記錄到這一天象;
1833年,北美洲出現了罕見的流星暴,估計在9小時內有24萬顆流星劃破天空;
1866年,發現坦普爾-特塔爾彗星,並確定了該彗星的軌道,在歐洲觀測到流星暴;
1899年,預期的流星暴並未出現,公眾對天文計算可靠性的信心發生動搖;
1933年,仍未有觀測到流星暴的報道;
1966年,在美國的中西部又一次出現了壯觀的流星暴,估計高峰時達每小時有10萬顆流星自天而降;
1998年,獅子座流星雨再次光臨地球,讓大多數現代人真切地認識到這位「流行雨之王」。
用眼睛看見世界的萬千氣象,因此人才能夠認識世界,人體所獲得的信息約有90%來自眼睛。人的眼睛主要部件是眼球。成年人的眼球直徑約有25毫米,近似球形。眼球外層為鞏膜,形成保護膜。眼睛前部有一層角膜,角膜蓋住虹膜,後面是瞳孔。瞳孔的後面是晶狀體,晶狀體的後面是視網膜。視網膜含有視覺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在視神經穿過視網膜的地方,沒有感光細胞分布。如果物像剛好落在這里就不能形成視覺。這個位置稱為盲點。
眼睛看東西時,首先是光線穿過覆蓋瞳孔的透明角膜,然後經過瞳孔繼續前進,接著穿過晶狀體。再通過眼睛中央的膠狀物質的玻璃體,聚焦在視網膜上,刺激大批能感受光線的細胞。視錐細胞能辨別顏色,視桿細胞則不能辨別,只在微弱的光線下起作用。最後,這些感光細胞發出脈沖,循著一條復雜的路徑經過視神經和腦子通道傳到腦子,在腦子里合成一幅圖像。
將食物干嚼後吞咽是一種良好的進食方法。干嚼食物增強口腔的咀嚼運動,更重要的是它能產生一系列有利於消化的反射動力,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
咀嚼肌與大腦之間有條「熱線」,干嚼食物的鍛煉可以顯著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咀嚼少的小兒智商普遍低於以耐咀嚼食物為主的兒童。同時干嚼有健腦功能,可增加腦細胞的信息傳遞,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起到防止大腦老化和預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可供干嚼的食物有多種多樣,如饃、餅干、炒貨類等。也可把平時愛吃的酸、甜、微辣等鮮美可口帶有一點刺激性的食物加工焙乾,製成可供干嚼的食品,細嚼慢咽。但咀嚼食物的刺激強度、刺激時間要夠,因為任何刺激都要有一定的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才能激起機體反應和產生相應的生理效應。
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工程,除了地面之外,外表都採用了膜結構———ETFE材料,藍色的表面出乎意料的柔軟但又很充實。國家體育館工程承包總經理譚曉春透露,這種材料的壽命為20多年,但實際會比這個長,人可以踩在上面行走,感覺特別棒。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家企業能夠完成這個膜結構。
「考慮到場館的節能標准,膜結構具有較強的隔熱功能;另外,修補這種結構非常方便,比如,射槍或者是尖銳的東西戳進去後,監控的電腦會自動顯現出來。如果破了一個洞,只需用不幹膠一貼就行了;膜結構還非常輕巧,並具有良好的自潔性,塵土不容易粘在上面,塵土也能隨著雨水被排出。」譚曉春說,膜結構自身就具有排水和排污的功能以及去濕和防霧功能,尤其是防結露功能,對游泳運動尤其重要。
水立方獨有雙層磨戶在外面 插頭小常識
為什麼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大多用三線插頭?三線插頭與三相插頭有什麼區別?
三相電器指三根不相同的火線,它們每兩根線之間的電壓都是380伏,一般用於動力系統,多見於工業用電。而家用電器一般採用單相電源供電,其三根線分別是火線、零線(中性線)和地線,火線和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伏,所以這不是三相電,它的插頭和插座也不是三相插頭和三相插座,地線為的是保障安全。
具有降壓作用的水果
山楂;山楂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可選野山楂10粒(鮮品為佳),搗碎加糖30克,水煎常服,有良好的降壓、健胃作用。
香蕉;香蕉含有多種維生素,能清熱降壓,可常食。用香蕉皮或果柄30~60克,煎湯服也有效。有條件的取適量香蕉花煎水服,療效更佳。
荸薺;有清熱降壓的作用。可用鮮荸薺(洗凈、去泥)、海蜇(洗去鹽分)各30~60克,煮湯,日分3次服。既能降壓又可化痰止咳。
菠籮: 常食菠蘿能加強體內纖維蛋白的水解作用,對高血壓水腫、血栓形成等有改善血循環,消除水腫炎症的良好作用。
烏梅:富含枸櫞酸,蘋果酸,琥珀酸。對高血壓頭暈失眠、夜難入睡,可取烏梅3枚加冰糖適量開水燉服,有降壓、安眠、清熱生津作用。
蘋果:內含蘋果酸、枸櫞酸、維生素A、B、C等10種營養素。常食蘋果可改善血管硬化.
科學飲乳小常識5則
喝牛奶有益健康,但不少人在喝奶方面還存在一些觀念上的誤區,現介紹一些科學飲乳的小常識。
1.晨起空腹喝奶不宜。因為人體空腹時胃腸蠕動快,牛奶中營養物質往往來不及被吸收就匆匆進入大腸。此外,大口喝奶的方法也不足取,因為這樣會減少在口腔中和唾液混合的機會,不利於消化吸收。喝牛奶前最好先吃些餅干、糕點等,或邊吃點心邊喝牛奶。
2.晚上喝奶更有利。科學研究發現,人體中的鈣代謝會有一個特殊的規律:晚間尤其是午夜之際,血漿鈣含量會出現一個"低谷",迫使機體通過調節機制調運一部分骨骼中的鈣來補充。這樣,血液中的鈣雖暫時得到維持,但骨骼中鈣卻有減少。牛奶中含鈣豐富,因此臨睡前喝杯牛奶,可補償人體夜間對鈣的需求。
3.牛奶不宜加糖煮沸。牛奶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在高溫條件下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糖發生梅拉德反應,生成一種新化合物--果糖基氨基酸。這種物質非但不能為人體消化吸收,反而影響人體健康,牛奶最好新鮮飲用,如太冷稍稍加熱即可。
4.不喜牛奶可飲酸奶。對牛奶有"反感"的人大多患乳糖不耐症,這些人可嘗試飲用酸奶。酸奶中的乳糖含量大大降低,但幾乎保留了牛奶所有的營養,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內能存活繁殖,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並提高免疫力。酸奶中不含抗菌素,易消化吸收所以能空腹飲用。
5.酸奶不能加熱飲用。喝酸奶主要吃它的營養和活菌,如酸奶加熱,人體只能喝到營養卻失去了有生物活性的乳酸菌,因此不要加熱後飲用。
對於狂風暴雨 有極大阻礙作用哦 好 啊
③ 為什麼牽牛星不叫牛郎星
很少有人不知天上那明亮的牛郎星,它在西方稱為天鷹座α,離我們16光年遠,比太陽要大1.6倍,更要亮10.5倍。牛郎星最先名為牽牛星。《詩經》上就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更是膾炙人口:「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所以牛郎星就是牽牛星。
④ SA-N-12與SA-N-17有什麼不同
SA-N-7由俄羅斯「牛郎星」(Altair)科研生產聯合體於80年代研製的中程艦對空導彈武器系統,系統採用的導彈與陸基型SA-11防空導彈系統相同,這種導彈(代號為9M38M1)由「革新者」機械製造聯合體研製。SA-N-7是一種全天候多通道的艦載中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可擔負艦艇和編隊的防空作戰任務,主要攔截目標是轟炸機、殲擊轟炸機、攻擊機、直升機和各類反艦導彈。90年代初,俄羅斯對SA-N-7進行改進,使武器的射程和攔截掠海導彈的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這種改進型號西方稱之為SA-N-12,俄羅斯命名為「刺蝟」,採用9M38M2型導彈。改進型的導彈增長了0.2米,最大射程擴大到38公里。
SA-N-7導彈長5.56米,彈徑0.4米,翼展0.86米;最大有效射程:25公里;最小有效射程:0.3公里;射高:15-14 000米;彈重:690公斤;彈頭重:70公斤;最大過載:20g;系統反應時間:16秒;兩發齊射時對飛機殺傷概率為0.96,對導彈殺傷概率為0.86,能攔截M2.4的高速目標;推進系統: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引方式:無線電指令修正和末段半主動連續波單脈沖雷達導引頭制導;速度:3馬赫;無發射筒單臂傾斜發射架,再裝填速度12秒,每6秒鍾可發射一枚。
SA-N-12導彈相比SA-N-7導彈作了一些改進:採用新型火箭發動機擴大射程;系統增加了指令修正制導技術和波譜識別技術,採用新型信號處理裝置並改進射控軟體;採用高靈敏度引信裝置並增加了測高能力和距離截止措施,能攔截掠海飛行反艦導彈。SA-N-12導彈最大有效射程:38公里;最小有效射程:3.5公里;射高:5-24 000米;推進系統:單室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脈沖式近炸引信和觸發引信。無發射筒雙聯發射架傾斜發射,再裝填速度達到1秒鍾,能反彈道導彈和掠海攻擊反艦導彈。 現代級驅逐艦裝備SA-N-12中程防空導彈
SA-N-7 和改進型SA-N-12全天候多通道的艦載中程防空導彈,目前主要裝備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
SA-N-17"灰熊"(俄海軍內部編號9M38M2)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防空導彈。SA-N-7"牛虻"(9M38"風平浪靜")導彈由俄羅斯"革新家"設計局研製,類似於美國的"標准"艦空導彈,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有效的中程艦空導彈之一。SA-N-17"灰熊"防空導彈是SA-N-7"牛虻"導彈的改進型,性能更先進,不過兩者發射系統可以通用。
⑤ 國外能不能看到牛郎織女星相會啊
全球的人共享一個天空,國外當然能看到牛郎織女星相會,那時中國人對有情人的美好祝願!
⑥ 牛郎星與織女星是國際命名的嗎
不是地,哈哈,
牛郎星和織女星,是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的稱呼。
中國天文學家基於這傳說而形成的習慣稱呼,
又名河鼓二,「牽牛」或「大將軍」。
國際通用的星座命名是以希臘神話來確定的,共88個!
在國際通用的星表上,
牛郎是天鷹座α,西名Altair,
全天第 十二亮星,白色,星等0.77,距離16.3光年。光度約為太陽的8倍,表面溫度約7000攝氏度。
織女是天琴座α,西名 Vega,
也是全天第五亮星,在大角星之後。在北半球的夏天,織女星多可在天頂附近的位置見到,距地球25.3光年。由於織女星的視星等接近零,因此不少專業天文學家會以織女星來作光度測定的標准。是天文學上研究的很多的一顆重要恆星。
說到織女星,就很令我想到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1985年寫了部科幻小說《接觸未來》,看過吧?說的是在外星人的指導下,人類製造出一台機器,它可以在地球與天琴座α星之間建造一個蟲洞。
小說被改編 成電影,朱迪·福斯特扮演的女主角乘坐飛船穿越蟲洞,幾分鍾後就來到了相距26光年的天琴座α星之間建立一個蟲洞。
電影在1997年上映,可惜他在96年去世,只差一年沒能看到自己的小說被拍成電影,唉----
在小說中,薩根並沒有進一步描述製造那樣一條時光隧道的細節,為此他請教自己的朋友、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自己在小說中關於利用蟲洞作為穿越時空捷徑的幻想是否有理論依據。在薩根科學幻想的激勵之下,索恩及其合作者們開始研究這種可聯接兩個遙遠時空區域的蟲洞的功能細節。最後他們成功地創建了蟲洞的理論模型,這些蟲洞保持開放的時間,足以讓「時光飛船」穿越它們而又不會讓其內部巨大的重力將飛船摧毀。
需要某種能抵抗重力、保持蟲洞暢通的東西。
索恩的解決辦法就是反重力,反重力物質(廣義相對論實際上對此也有過論述)可以讓蟲洞保持暢通。索恩及其同事們創建的模型與眾所周知的物理學理論沒有任何對立之處,這項探索還引發了大量延續至今的研究。
在這些研究中就包括保羅•戴維斯的構思,他想製造一台能在實驗室里創造蟲洞的機器,它們是進行時間旅行所必需的通道。
⑦ 牛郎星到底在什麼地方
牛郎星
河鼓二即天鷹α星,俗稱「牛郎星」。在夏秋的夜晚它是天空中非常著名的亮星,呈銀白色。距地球16.7光年,它的直徑為太陽直徑的1.6倍,表面溫度在7000℃左右,發光本領比太陽大8倍。它與「織女星」隔銀河相對。古代傳說牛郎織女七月七日鵲橋相會。實際上牛郎織女相距14光年。即使乘現代最強大的火箭,幾百年後也不曾相會。牛郎星兩側的兩顆暗星為牛郎的兩個兒子——河鼓一、河鼓三。傳說牛郎用扁擔挑著兩個兒子在追趕織女呢。
⑧ BUK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導彈
根據外媒報道,擊落MH17的是BUK地對空導彈。
BUK是俄語Бук的轉寫,是一個中程地對空導彈系統家族的統稱。
BUK家族最早的成員是9K37,綽號山毛櫸。北約給的代號是SA-11,綽號牛虻。1980年服役,為履帶式自行防空導彈系統。發射車載9M38型導彈4枚,最大射程30km,最大射高14000米。
不過服役更多的是1984年推出的改進型BUK-M1,它採用了新型的9M38M1型導彈,射程增加到35km,射高增加到22000米。這種防空導彈系統廣泛的被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和埃及、伊朗、朝鮮、印度、芬蘭、委內瑞拉和敘利亞等國。
整個BUK家族的首次實戰表現是在2008年的喬治亞戰爭中,喬治亞方面的BUK-M1擊落了俄軍包括Tu-22M中程轟炸機和Su-25攻擊機在內的多架作戰飛機。
這次擊落波音777,可能是這個導彈家族第一次擊落非蘇系飛機。
⑨ 有沒有關於牛郎星織女星的資料越少越好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我國人民最的關於星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誰最先說出來的,什麼時候開始在民間流傳——這兩個問題不曉得已經有人考證出來沒有。南北朝時代寫成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么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關於織女,古書里還有幾處提到她。《後漢書·天文志》:「織女,天子真女。」《史記》:「三星,在天紀東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記》:「天河之東,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謂之織女。」天河就是我們在夜裡看到的那條橫貫天空的光帶;我國古人也把它叫做「銀漢」、「星河」、「天杭」、「銀潢」、「明河」、「高寒」等等。現在天文學家叫它「銀河」。織女星在銀河的東邊,它的西名是Vega。從前我國人把天空分作二十八宿和三桓,現在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公定把天空分作88個「星座」。織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恆星。附近銀河裡有五個幾乎一樣亮的恆星排成十字架的形狀,那五個星屬天鵝座。銀河的西邊稍為南一點有三個星排得很近,中間那個比較亮一些的星就是牛郎星,也叫牽牛星,我國古稱「河鼓」、「何鼓」、「黃姑」,西名叫Altair。牛郎是天鷹座里最亮的恆星。它和兩旁那兩個亮度小一點的星,有時候被人們合起來稱為「扁擔星」。神話里說旁邊那兩個星是牛郎和所生的孩子。天鵝在銀河裡漂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織布,對岸有一個牧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在放牛。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幅圖畫。
宋代詞人秦觀也被牛郎織女這個悲里帶歡、歡里帶悲的故事激動了文思;他把這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意境用長短句很巧妙地表達出來。「鵲橋仙」是詞里很美麗的一首。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從前我國許多人相信牛郎和織女真的在七夕渡河相會一次。那一夜,婦女們都穿針乞巧民,又以瓜果祀織女星。這個故事也常被用作戲劇的資料,京劇、話劇和各地的地方戲里多半有「牛郎織女」這出戲。
在戲劇里,牛郎是一個農村裡放牛的孩子。他不肯幫哥哥種田,不肯幫嫂嫂車水,不肯幫媽媽做家務事。牛郎只是貪玩,只愛作奇怪的幻想。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他所看守的老牛。有一晚,他在夢幻中看到天上的仙境。他便牽著老牛動身到天上去。同時,在天上有一位織女卻想要下凡來享受人間的溫暖。王母娘娘可憐織女的孤寂,便差遣金童玉女和喜鵲把織女帶到天涯海角去和牛郎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真是「勝卻人間無數」。一對愛侶被送上九霄雲外度蜜月去了。
牛郎游遍了天上的勝境,日子一久,也便覺得平淡無奇了。織女得繼續紡織雲錦天衣,不能老陪著他。牛郎越來越感覺無聊,又從金童得知家裡的人日夕在盼望他回去,便把回家的意念告訴織女。織女決心和他同到地上去享受那可愛的春天。可惜事機不密,給西王母曉得了。她趕來用玉簪劃成銀河一道,把牛郎和織女隔開,只答應每年七夕遣喜鵲結成天橋,使他們渡河相會一次。牛郎回到人間,很高興地再看到母親、哥哥、嫂嫂。從此,他不再偷懶,不再作無謂的幻想,天天努力勞動。他覺悟到在現實生活里也可以創造出美麗來。他聞到泥土的香味了,他洞悉生活的意義了。他唯一的惋惜,就是所愛的織女不能也到地上來和他一起勞動,一起享受人間的溫暖。不過每年七夕還可以相會一次,那已經比永別好多了。
有個話劇里有幾首歌曲,其中一首是俞鵬所作的《鵲相會》:
誰知道天長地久何時了?
誰知道離恨年年有多少?
度盡了長歲,好難得這七夕良宵;
卻又是無限悲愁相逢在鵲橋。
夢長夜短總是多情惱。
見東山晨星已現,天將曉。
可奈何,喜鵲頻噪,催人分道。
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來到。
一直到今天,我國還有好些人真的相信牛郎織女兩星每年七夕渡河相會一次,許多婦女還在那一夜向織女乞巧。很可惜,科學告訴我們: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並不是真的,它只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神話而已。近年來,天文學的進步,使我們對這個恆星,對其他的恆星和銀河中,都認識得比從前清楚得多。銀河並不是一條河,銀河裡並沒有一滴水,也沒有橋。它是很多恆星和星雲的集合,用大望遠鏡就可以看出來。牛郎織女兩星雖然不是絕對的「恆」,但每逢七夕並不能看出它們向對方移動絲毫,當然更談不到「渡河」。每年七夕,還是一在河之東,一在河之西,彼此都在望河興嘆。科學的進步竟打碎了他們的美夢,這使作者想起曹雪芹替太虛幻境的牌坊所作的對聯: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痴男怨女,可憐風雲債難酬。
恆星的「恆」字,只是和行星的「行」字相對而言。實際上天上沒有一個星是絕對地「恆」;每個星都在動,動多動少而已。牛郎星每年在天球上移動0.658角秒;此外,每秒鍾還以26千米(每小時93600千米)的速度離開我們往外跑。所以,牛郎星在空間的速度比地上最快的客機還快幾十倍。織女動得慢一點,不過在女子百米比賽里還是可以得冠軍。她每年在天球上移動0.345角秒,每秒鍾以14千米的速度離開我們行為往外跑。
牛郎和織女都比太陽大得多、亮得多。為什麼我們看起來只是兩小點的光呢?那是因為這兩個恆星比太陽遠得多。牛郎的光度為太陽的10.5倍,直徑大7成,質量差不多大7成。織女的光度等於太陽的60倍,直徑等於太陽的2.76倍,質量差不多等於太陽的3倍。所以,織女比牛郎大,比牛郎亮,比牛郎重,算來還是牛郎的大姐姐。牛郎離我們的距離為154萬億千米,比太陽遠100萬倍;織女離我們的距離為250萬億千米,比太陽遠170萬倍。織女不僅比牛郎大好些、亮好些,而且又遠好些,所以我們看起來兩個星差不多一樣亮。光從牛郎星來到我們的眼裡,需要16年4個月;光從織女星來,需要26年5個月。牛郎織女兩星不是在同一方向,兩星之間的距離是16.4光年。無線電波的速度和光一樣,假使牛郎想打一個無線電話給織女,得等32年才有收到回電的可能。
恆星在大小、光度、溫度、顏色方面相差都很大,質量卻差得不很多。20世紀以來,天文學家把許多恆星分門別類,好像生物學家把動植物分門別類那樣。
科學家已經證明日光和星光都是從原子能來的。因此,牛郎和織女這兩個星也可以說是兩個非常大的原子彈。它們把肚子里的原子能變成光線發射出來。人類在欣賞它們的燦爛的光輝的時候,竟幻想出一個哀艷動人的故事來。
童話和神仙故事並不會因物質文明的進步而被消滅。它們可以提高少年人的幻想能力,可以作成年人的業余的消遣,又可以作為各種藝術的原料。中國的牛郎織女可以和希臘的奧德賽、金羊毛,法國的尼貝倫指環等故事並列。每年七夕,大家不妨繼續提出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來談:一方面欣賞這富有詩意的神話,一方面也可借機會提倡科學,使一般人注意到科學家替我們所發現的許多關於星星的新知識。
⑩ 牛郎星和織女星怎麼找
牛郎星和織女星的尋找方法:牛郎星和織女星分處銀河兩側,它們的位置比較靠近,並且看起來比其他星星亮很多。
銀河中間與兩邊有3顆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顆呈青白色,她在銀河西北邊,這就是織女星。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小小的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神話傳說中織女編織的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
另一顆亮星在織女星的南偏東,即銀河的東南邊,他就是牛郎星(又名河鼓二)。牛郎星是顆微黃色的亮星,在他兩邊的兩顆小星叫扁擔星,傳說中是牛郎挑著一對兒女。
牛郎星和織女星其實都是比太陽還要大的恆星,它們實際上才沒有看起來那麼「溫和」。牛郎星的質量為1.8倍太陽質量,半徑為1.6倍太陽半徑,光度是太陽的11倍,表面溫度比太陽高出至少1000度。
織女星則要更大一些,它的質量、半徑、光度分別是太陽的2.1倍、2.3倍和40倍,表面溫度比太陽高出將近4000度。
由於牛郎星和織女星遠在太陽系之外,它們與地球的距離遠超日地距離,牛郎星位於17光年之外,織女星位於25光年之外。
這兩顆星發出的光經過漫長的太空之旅到達地球時,光強已經變得很微弱,使得我們只有在晴朗夜晚才能看到它們。從地球上這么遠的距離看牛郎星和織女星,它們的細節也變得無法辨認,看起來只是亮點。
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大約14光年,雖然它們之間存在引力作用,但這個距離太過於遙遠,引力弱到不會把它們拉到一起。
這兩顆恆星目前都在朝向地球運動,所以它們目前正在互相靠近。但即便是恆星,它們在浩瀚的宇宙中也是顯得非常渺小,它們大概率不會相遇,而是最終各奔東西,互相遠離而去。
如果牛郎星和織女星真的相遇,那也不是什麼浪漫的事情。它們碰撞之後很可能會發生猛烈爆炸,完全消散為星雲,無法演變成恆星。
除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碰撞速度很慢,並且角度較偏,最終將有可能合並成一顆新的恆星,它的質量、大小和亮度都要超過牛郎星和織女星。
或者還有一種可能,這兩顆恆星沒有碰到,而是在引力的作用下,組成一個互相繞行的雙星系統。
如果牛郎星和織女星最終沒有發生碰撞,它們將會在不同的時間走向毀滅。恆星的壽命會隨著質量的增加而減小,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消耗核燃料的速率遠快於質量越小的恆星。
牛郎星大約在12億年前形成,它還能繼續燃燒大約23億年。織女星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雖然它比牛郎星年輕,但由於織女星的質量更大,它只能繼續燃燒大約5.4億年。
最終,織女星和牛郎星會先後耗盡燃料,演變成白矮星。再經過數十至上百億年的冷卻之後,它們最終都會陷入黑暗,成為黑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