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東部的人,生活水平怎麼樣
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並不是多麼的好,這是因為俄羅斯東部地區的開發力度非常的小,這讓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的糟糕,一旦冬天來臨的話,也使得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老百姓很難出門。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俄羅斯東部地區的人口越來越少,如果長此以往下去的話,將會使得俄羅斯東部地區成為大面積的無人區。
但是俄羅斯並沒有解決俄羅斯東部地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現在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依然非常的貧窮,遠遠不能和俄羅斯歐洲地區的老百姓相比,如果長此以往下去的話,俄羅斯東部地區的人口流失問題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Ⅱ 俄羅斯的房子是怎麼樣的
俄羅斯的房子多是土木結構磚瓦結構的。俄羅斯是緯度比較高的中高緯度國家。獲得太陽光熱比較少。冬季長寒冷,夏季短而溫暖。大部分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所以俄羅斯的房屋窗戶都有三四層窗戶。房屋的地基都是打在木樁上,俄羅斯的凍土層比較深。
Ⅲ 俄羅斯的生活水平跟美國相比怎麼樣
我是一個程序員。有人建議我搬遷到美國,薪水對俄羅斯來說看起來很高,但你必須支付這個,支付那個,你在那裡幾乎沒什麼錢。我的意思是,公寓每月要2000美元,而這里…200美元。稅——30%,而我有稅務專利,每年付4%的稅。
我的一個同事學成後從美國來到俄羅斯生活和工作。「你為什麼要那樣做?」——我問。他說:「我在這里月薪1500美元能比在那裡月薪5000美元掙得更多。」他告訴我他的牙齒很疼,對他來說,飛到俄羅斯治療牙齒比在美國治療更有利可圖。
公園、咖啡館和許多其他設施都有高速開放wifi點。它不是真正的生活標准,但它肯定是一個舒適的事情,我們已經習慣了。
公共交通——他們說在美國幾乎不存在。人行道並不是到處都是。我一直在MD,我們甚至不能走路。女兒們出去散步,一輛車停了下來,一個人問「發生了什麼事?」但. .嗯. .既然人人都有車,誰還需要公共交通和人行道呢?
如果你突然生病或不得不叫救護車,那你就會破產。意思是,如果孩子出了問題,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叫救護車。
但. .我在一份簡短的回答說,美國最好的標准,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工作,你永遠不會鬆散,和一個好的保險,或如果你出生健康和保持你的整個生活方式(以及你所有的家庭成員)——我認為美國將為您提供更好的生活標准。
Ⅳ 俄羅斯農村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
地廣人稀,這是我們對於俄羅斯的第一印象。我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為143人。而俄羅斯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8.6人。
尤其突出的是,俄羅斯的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東歐地區,在俄羅斯東北地區,每平方公里也就一個人。因此,俄羅斯有太多地方沒開發出來,這也是中國農民喜歡去俄羅斯租地當農場主的原因。
除了傳統的糧食作物,在俄羅斯很多地方還有著狩獵的習慣。他們主要分布在較為偏遠的西伯利亞等地區。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用木頭建設的房屋,大部分為獨門獨戶,歐洲風情濃郁。這些房屋可以用外牆的顏色來區分主人的富裕程度,顏色越鮮亮,說明越有錢。
當然,俄羅斯偏遠農村,也存在貧困戶,日子過得比低保戶還不如。
Ⅳ 請問俄羅斯是不是很窮人民生活水平如何
俄羅斯是不是很窮,但也不富。它的經濟平相當於中國的廣東省,人民生活水平可以滿足溫飽。
Ⅵ 俄羅斯怎樣過年
俄羅斯新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羅斯傳統節日。每一年的1月初,是俄羅斯人狂歡的日子,新年、聖誕匯聚於此,長達3個星期的狂歡日,除了在餐桌上度過,長久以來,俄羅斯人習慣於購買新年禮物,添置歡樂飾物,舉辦家庭派對,或者出國旅遊。直到1月19日的耶穌受洗節,人們仍然保持著高漲的情緒,繼續製作美味的菜餚,繼續到親朋好友家串門。
俄羅斯新年
1699年,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新年。1669年除夕午夜,彼得大帝在莫斯科紅場上點燃了第一枚禮花,並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樅等常青樹裝房屋,以示吉祥,塔形的樅樹象徵著生命常青,此後樅樹成為聖誕節和新年的主要標志。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每逢新年,每家每戶,大街小巷,都會布置得很漂亮。但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俄羅斯人往往堅持用真的樅樹和彩燈,而非人造樅樹來裝點中央廣場,以及家裡的客廳。甚至在莫斯科,所有的商店和餐廳,都必須在新年前裝扮一新,否則要被罰款。節日當天家家張燈結綵,歡聲笑語,大家聚在新年樅樹邊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俄羅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豐盛的,各式的開胃冷盤,熱菜,甜點,讓人垂涎欲滴。應當說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檳是必不可少的,克里姆林宮自鳴鍾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相互祝賀,開懷暢飲。按俄羅斯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俄羅斯新年香檳慶祝
和西方的聖誕老人類似,俄羅斯民族傳統中也有一位和藹的老爺爺形象,他就是嚴冬老人。在俄羅斯人的眼裡,「嚴冬老人」從天空中飄下的第一片雪花開始就存在了,並非只是在節日才出現。
嚴冬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間的亮相時,身邊總會跟著自己的孫女雪姑娘,她頭戴俄羅斯傳統珠冠,為孩子們送上祝福。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慶祝活動絕不能少了雪爺爺和雪姑娘。
俄羅斯的嚴冬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近些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的沖擊,帶著小紅帽、穿著短紅外套的「聖誕老人」,也悄然出現在俄羅斯各地。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俄羅斯的「嚴冬老人」和西方國家的「聖誕老人」,到底有何不同呢?從穿著和外表上看,聖誕老人多留著白鬍子,身穿紅色短外套;嚴冬老人卻從來不穿短外套,他的大衣長及腳踝,帽檐上翻,大衣的顏色也不一定是紅色,可以是藍色,綠色,也可以是冰雪的顏色[1]。
俄羅斯新年的嚴冬老人
Ⅶ 俄羅斯的生活水平怎麼樣
俄羅斯輕工業品很貴,比如說什麼湯勺,臉盆,茶杯這些,如果一樣用人民幣作單位,基本上中國價錢乘以3-4倍
俄羅斯糧食類農產品,穀物,肉類價錢和中國差不多,新鮮水果要貴一些(可能俄羅斯的酷寒種不了什麼水果)
俄羅斯便宜的主要是小汽車,汽油,天然氣這些,莫斯科的煮飯用管道天然氣一立方大概才人民幣兩塊左右,而上海五塊。
總的來說俄羅斯生活水平不算高,但還比較均衡,雖然富豪巨富,但是很窮的窮人不會很多。
而且沒聽說過俄羅斯女人非要嫁有房有車的男人,生活壓力比中國小的多
Ⅷ 真實的俄羅斯生活是怎樣的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的領土第一大國,在許多人的印象之中,俄羅斯都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還遍地都是美女。近幾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越來越多的國人們都想去我們這個歐洲鄰國一探究竟,那麼真實的俄羅斯是怎樣的呢?驢友剛從俄羅斯回來,直呼道:才不是你想的那樣!
不過,在俄羅斯還是有著許多美景讓遊客們贊嘆不已的,尤其是俄羅斯的歐洲文化,以及藝術瑰寶,都值得前去參觀。有機會的話,你願意去俄羅斯旅遊觀光嗎?對於俄羅斯這個國家,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
Ⅸ 俄羅期人現在的生活 水平怎麼樣
據統計,目前20%的俄居民具有較強的購買力,其餘居民只能購買較為廉價的商品,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差距高達40倍。俄羅斯官方的正式統計數字表明,目前俄羅斯大約仍有近三成的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俄低收入貧困戶可分成四種:第一類是男主人為惟一勞動力,但收入低微;第二類為男主人失業,完全沒有收入;第三類為單親家庭,由母親撫養子女並負擔生計;第四類是多子女家庭。這類家庭中有的屬於赤貧。特別是在一些經濟落後的邊遠地區和農村,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子還不太好過。據俄國家統計部門調查,在靠近蒙古邊境的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和毗鄰喬治亞的印古什共和國,是俄羅斯最貧窮的幾個地區。在這些地區,除了來自半破產的集體農庄的一點收入,人民沒有其他任何經濟來源。在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老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僅為莫斯科的1/13。在俄羅斯一些地區,靠土豆、麵包等最基本食品維持生活的家庭達到兩成以上。
在近幾年俄經濟狀況好轉的情況下,一些俄羅斯地區貧困人口的比重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即使在莫斯科這樣繁華的大都市,窮苦百姓的身影也會時常進入你的視線。記者的一次親身經歷回憶起來讓人感到內心酸楚。去年冬天的一個傍晚,記者在走出地鐵車廂時看見一個老太太,手裡提著一個破舊的布袋,正在艱難地上台階。記者上前意欲幫忙,但她婉言謝絕了。然而走出好遠後記者發現,老人還在原地,一個台階都未登上。於是記者又回來攙起老人,從她手中接過沉重的布袋,幫她慢慢地登上台階。這次老人沒有拒絕,卻流下了眼淚。原來,老人在雪地上摔了一跤,扭傷了本來就不太利落的腳。於是記者決定送老人回家。一路上,老人告訴記者,她60歲剛剛出頭,但是因為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無依無靠,生活艱難,過早地衰老得像70多歲一樣。正在交談時,老人忽然住口,並吃力地向路邊拐去,那裡有一個啤酒瓶。老人趕緊把它撿起放進布袋。這時記者才發現,老人那沉重的布袋裡原來裝滿了啤酒瓶!
在俄羅斯,有著類似境遇的老人絕不是一個兩個。在莫斯科地鐵出口或一些地下過街通道里,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老婦人,或者舉著兩個檸檬,或者舉著兩件剛從批發市場里買來的質次價低的襯衫,神情疲憊、兩眼無神地等待顧客,期待著能出手掙上幾個盧布,來補充那捉襟見肘的退休金。據調查統計,現在俄羅斯生活最艱難的是孤寡退休老人或單親的家庭。目前,俄羅斯1/4的孤寡退休老人和1/5的單親家庭長期處於貧困狀態。
老百姓正在走出貧困
窮人在俄羅斯所佔比例不小,但俄羅斯社會學家指出,這並不是俄羅斯社會的主流階層。俄羅斯社會在經歷了十餘年的動盪之後,大多數普通百姓的生活正在逐步好轉。
了解俄情況的人都知道,蘇聯解體後,俄人民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在蘇聯時期,國家幾乎包管百姓生活的全部,衣食住行等各種消費價格低廉,人們衣食無憂。而且當時盧布堅挺(1盧布一度可以兌換3美元),更使人們感到生活富足。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開始全面私有化,所有商品價格飛漲,而盧布價值卻一落千丈,最低時甚至要1萬多盧布才能兌換1美元。百姓手裡成千上萬的儲蓄沒用多久就變成了一堆廢紙。20世紀90年代,人們生活剛剛開始穩定,很快俄又爆發了1998年金融危機,盧布一夜之間又貶值了4/5,人們手裡的錢再一次被掏空。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俄半數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在1998年金融危機後,俄人民的生活從低谷開始逐漸恢復,特別是普京執政後,人民生活漸趨穩定,開始走出貧窮的陰影。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公布的測算數據顯示,2000年,俄羅斯處於貧困狀態的居民比例還達四成左右(貧困狀態是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但今年這個比例已降到2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俄居民最低生活標准約為1795盧布(1美元約等於31.5盧布),比去年增長了近兩成。根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預測,在未來幾年內,俄貧困居民的比例將逐年下降1到2個百分點,到2005年時這一數字將降到23%—25%。
普通職工需要掙外快養家
一位俄羅斯朋友在給記者描述俄社會階層現狀時,畫了一個頂端很尖、基座很大的類似電視塔形狀的圖形,並從上到下劃分成三段,然後形象地解釋說:「現在俄羅斯社會就像這座埃菲爾鐵塔一樣,處於頂端的是極少數的俄羅斯新貴,中間一小部分是中產階級,下端龐大的基礎部分是俄羅斯貧困老百姓。」
那麼,大多數普通俄羅斯百姓生活水平到底怎麼樣?記者的鄰居瓦列里·羅日斯基介紹了他的家庭情況。他們夫婦都是大學教師,他是高級講師,每月工資4000盧布;他的妻子是普通講師,每月3000盧布。他坦率地告訴記者,現在大學教師的工資太低了,只靠工資無法養家糊口,因此,他們夫婦在外都有兼職,其收入水平與工資收入大體相當,這樣他們家月收入大約在1.4萬盧布左右。家庭日常開支大致包括:每月的飲食開支約為4000—5000盧布;每月房租2200盧布;大女兒現在上十年級,為了准備高考,每月需要1000盧布的輔導費用(俄羅斯現在仍實行免費教育);小女兒住在奶奶那裡,每月要付1500盧布的生活費。再加上其他非日常開銷,大體算下來,他們每月需要花費9000—10000盧布。另外,他們每年夏天都要全家到海邊休假,大約要花2萬盧布。記者的鄰居自認為,他的家庭收支狀況在莫斯科是比較普遍的:生活不寬裕,平時很少購買衣物,飲食消費要算計著花,但一般會有點余錢每年去度假一次。
在其他城市,情況就要差一些。俄官方統計調查機構表示,俄羅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約為莫斯科的一半。但好在俄羅斯中小城市的居民一般都有私人住宅和一小塊地,這樣他們可以自己種些土豆、黃瓜等蔬菜,節省食品開支中的一大部分,而食品開支往往是他們最重要的支出。
中產階級開始出現
俄羅斯一些調查研究機關注意到,隨著整體經濟狀況的逐步好轉,俄羅斯已經開始出現中產階級階層。在兩年前如果你問俄羅斯人,「俄國是否存在中產階級?」大多數人會說:「不存在,俄羅斯只有兩個階層———極少數的富人和絕大多數的窮人。」但今天更多的人會給你指出:街上那麼多舒適漂亮的進口轎車在跑,冬天到埃及度假的旅遊專機是那麼忙,超市裡推著購物車、排隊等待交款的隊伍是那麼長,所有這些事實都證明俄羅斯中產階級是客觀存在的。
俄國家經濟分析局認為,目前俄中產階級的數量大約占總人口的20%—25%,這個階層基本由有高等學歷的中年人組成,擁有私有住宅,強烈渴求穩定。一項調查數字顯示,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目前俄羅斯中產階級的比例大約為總人口的15%,低於官方統計數字。「飛行」股份公司的副總經理弗拉基米爾·雷日科夫的觀點較有代表性:「中產階級應該擁有私有住宅,有汽車和普通別墅,甚至可能有時全家去國外旅行。」一家名為「中產階級風格」的專門調查研究俄中產階級的網站表示:目前在俄羅斯,一個家庭如果飲食消費少於家庭收入的1/3,那麼就已經跨入中產階級的行列。
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俄中產階級人數雖然不多,但在存款和消費方面他們卻佔有半壁江山。例如,去年俄中產階級存錢數額為100億—130億美元,佔俄羅斯居民存款額的一半;去年俄中產階級用於教育子女的花銷大約也在30億美元上下,佔俄羅斯教育服務市場份額的65%—75%……
另外,俄社會學家發現,俄中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一個獨立的階層,他們更崇尚獨立、自由和對命運的自我掌控,而對遺留下來的蘇聯式的道德和行為准則以及集體觀念則不屑一顧。俄社會學家表示,中產階級的觀念已成為俄羅斯年輕一代的主流思想。
俄羅斯百姓看社會未來
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狀況近幾年來持續好轉,這是否能代表俄社會的發展趨勢,表明俄人民生活已經進入穩定期了呢?全俄社會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俄社會學家尤里·列瓦德在年初曾進行了專門的調查研究,其結果顯示:在普通老百姓眼裡,情況並沒有那麼樂觀,「俄羅斯還沒有擺脫危機」。
現在俄羅斯人的期待更為現實,半數以上的俄羅斯人認為,「生活很艱難,但還能湊合」;有兩成人認為,「生活沒有那麼糟糕」;而認為「無法生活下去」的人數則從四成半下降到兩成。調查結果還表明,雖然俄羅斯百姓認為「貧富階層差距懸殊令人難以忍受」,但是他們同時也知道,走回頭路是不可能的。人們正在調整自己,努力去適應「新生活」
Ⅹ 俄羅斯的房子是怎麼樣
俄羅斯的房子是非常經濟而且實用的, 外貌是非常好的。深受大家的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