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發展農業的條件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區,原因是什麼
俄羅斯是耕作業於畜牧業並重的國家;發展耕作業的有利條件:土地遼闊,人均耕地廣;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機械化程度高;勞動力豐富;
不利條件:水熱分配不均,北部低溫過濕,多沼澤,南部溫度較高但水分較少.
畜牧業:草場面積廣大;城市消費量大,市場廣大;低溫時間長,多凍害;經營方式粗放.
Ⅱ 俄羅斯的中南部種的為什麼是冬小麥
受大西洋暖流濕潤的影響,大西洋暖流深入歐洲平原(北歐平原),所以才種冬小麥。
冬小麥主產區氣溫高於平均水平。盡管在1月份有一段時間天氣較寒冷,但到目前為止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都沒有因嚴寒受影響。在伏爾加河流域地區氣溫下降到零下18攝氏度,但這段時間白雪覆蓋避免冬季農作物受到霜凍。在沒有白雪覆蓋的地區(烏克蘭南部和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氣溫不是很低,或者寒冷持續時間不長沒有給冬季農作物造成破壞。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所以農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這里地形為平原,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人口也相對集中。
廣大東部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嚴寒,降水稀少,人口稀疏,不適合大面積發展種植業。
Ⅲ 說明俄羅斯農業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歐洲部分)的原因
1、俄羅斯歐洲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量季節分配均勻,溫暖濕潤,且歐洲部分為平原,雖說亞洲部分也有平原,但寒冷乾燥,有凍土層,不利於發展農業
2、由北向南依次為:蓋亞那平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
3、對 錯
4、巴西開發雨林是因為要發展經濟,因此,要促進各國間的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人才,和資源,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素質,解決巴西的能源資源問題。
Ⅳ 俄羅斯耕地分布不大可種糧食作物的面積小,為什麼
俄羅斯平原面積很大,但是由於緯度高氣候寒冷,大部分平原地區難以發展種植業。只有南部緯度比較低的平原地區可以發展種植業,因此耕地面積不大,糧食種植面積小。
Ⅳ 俄羅斯和美國種植業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俄羅斯是一個緯度較高的國家,大部分地區緯度在北緯50度以北地區,發展種植業多在緯度低的伏爾加河流域、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地區。主要因素是熱量。
美國是中低緯度地區,其種植業分布在地形平坦的中部平原地區。主要因素是地形,其次是熱量與降水。
Ⅵ 俄羅斯的農業地區分布有何特點畢竟和俄羅斯的氣候特點分析其原因
俄羅斯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商品性農業發展以後,於19世紀初,曾是世界農產品的出口國,西伯利亞的硬小麥和黃油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原蘇聯的70多年,俄羅斯的工業雖有長足的發展,但農業發展緩慢,嚴重製約其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條件與生產現狀俄羅斯擁有廣闊的土地資源,在17億公頃的國土上,適於發展大農業的土地有5億多公頃,約占國土的1/3。但目前已利用的農業用地僅為2.28億公頃,其中耕地佔60%,割草地佔15%,牧場佔25%。說明農業用地潛力很大。氣候與土壤條件適合於發展綜合性大農業,不同農業自然帶為發展不同農業部門提供了有利條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眾多的人口勞動力資源也都是發展農業的有利因素。但是水熱資源分布不平衡且兩者矛盾突出,北部低溫過濕,南部溫度較高少水以及周期性乾旱,為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管理體制的弊端和經營管理不善也是造成農業生產長期落後的重要原因。70年代以來,俄羅斯的糧食產量徘徊在0.9~1.15億噸之間,其產量雖比1913年增長了一倍多,但是,同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相比,其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農畜產品單產低,每個農業勞動力生產的穀物和肉類只相當於美國的15%和9%。從70年代以來,每年都要進口大批糧食,用以解決糧食與飼料的不足。
Ⅶ 俄羅斯的農業地區分布有何特點結合俄羅斯的氣候分析其原因。
種植業:東歐平原和南部頓河流域——氣溫較高。 林業:北部——氣溫低。
Ⅷ 俄羅斯農業特點是什麼
俄羅斯農業特點是作業與畜牧業並重。它們兩者產值的比重是43:57。穀物種植業是俄羅斯農業與耕作業的基礎,它們的糧食作物種類非常少,主要為麥類,在世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羅斯的穀物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內,西西伯利亞南部地區和伏爾加河東岸地區就是春小麥的種植區。
俄羅斯農業分布特點
俄羅斯的緯度非常高,絕大部分都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歷來被公認為歐洲國家),也跨東西半球。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跨經度最廣的國家,俄羅斯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特點),各地差異非常大,奧衣米亞康是北半球冬季最冷的地方。
地形比較平坦,主要以平原為主。俄羅斯的自然資源種類非常齊全,儲量也很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
Ⅸ 俄羅斯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南部原因是
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很少有農作物分布,因為這里所處的緯度高,氣候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