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行政劃分是怎樣的
俄羅斯的行政區劃很特別,全國共劃分為七個聯邦區:中央區、西北區、南部區、伏爾加沿岸區、烏拉爾區、西伯利亞區、遠東區,各區均由聯邦主體構成(聯邦主體這一概念是1993年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引入司法體系的)。聯邦區首腦為俄羅斯總統任命的全權代表。 現在俄羅斯共有88個聯邦主體:21個共和國、7個邊疆區、48個州、2個聯邦直轄市、 1個自治州、9個自治區。各主體一律平等,各有其不同的國家法律地位。有的按照民族地域原則構成,如共和國和自治區州,有的按照地域原則,如邊疆區、州和直轄市。2004年彼爾姆州和科米彼爾米亞克自治區合並為一個新地區——彼爾姆邊疆區。俄羅斯聯邦主體代碼聯邦主體名稱首府所屬聯邦區80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阿金斯科耶西伯利亞區22阿爾泰邊疆區巴爾瑙爾西伯利亞區28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遠東區29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爾漢格爾斯克西北區30阿斯特拉罕州阿斯特拉罕南部區31別爾哥羅德州別爾哥羅德中央區32布良斯克州布良斯克中央區33弗拉基米爾州弗拉基米爾中央區34伏爾加格勒州伏爾加格勒南部區35沃洛格達州沃洛格達西北區36沃羅涅日州沃羅涅日中央區79猶太自治州比羅比詹遠東區37伊萬諾沃州伊萬諾沃中央區38伊爾庫茨克州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區39加里寧格勒州加里寧格勒西北區40卡盧加州卡盧加中央區41堪察加州(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遠東區42克麥羅沃州克麥羅沃西伯利亞區43基洛夫州基洛夫伏爾加沿岸區82科里亞克自治區帕拉納遠東區44科斯特羅馬州科斯特羅馬中央區23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南部區24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西伯利亞區45庫爾干州庫爾干烏拉爾區46庫爾斯克州庫爾斯克中央區47列寧格勒州聖彼得堡西北區48利佩茨克州利佩茨克中央區49馬加丹州馬加丹遠東區77莫斯科市莫斯科中央區50莫斯科州莫斯科中央區51摩爾曼斯克州摩爾曼斯克西北區83涅涅茨自治區納里揚馬爾西北區52下諾夫哥羅德州下諾夫哥羅德伏爾加沿岸區53諾夫哥羅德州(大)諾夫哥羅德西北區54新西伯利亞州新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區55鄂木斯克州鄂木斯克西伯利亞區56奧倫堡州奧倫堡伏爾加沿岸區57奧廖爾州奧廖爾中央區58奔薩州奔薩伏爾加沿岸區59彼爾姆邊疆區彼爾姆伏爾加沿岸區25濱海邊疆區弗拉迪沃斯托克遠東區60普斯科夫州普斯科夫西北區1阿迪格共和國邁科普南部區4阿爾泰共和國戈爾諾-阿爾泰斯克西伯利亞區2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烏法伏爾加沿岸區3布里亞特共和國烏蘭烏德西伯利亞區5達吉斯坦共和國馬哈奇卡拉南部區6印古什共和國納茲蘭南部區7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納爾奇克南部區8卡爾梅克共和國埃利斯塔南部區9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切爾克斯克南部區10卡雷利阿共和國彼得羅扎沃茨克西北區11科米共和國瑟克特夫卡爾西北區12馬里埃爾共和國約什卡爾奧拉伏爾加沿岸區13莫爾多瓦共和國薩蘭斯克伏爾加沿岸區14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雅庫茨克遠東區15北奧塞梯共和國弗拉季高加索南部區16韃靼斯坦共和國喀山伏爾加沿岸區17圖瓦共和國克孜勒西伯利亞區18烏德穆爾特共和國伊熱夫斯克伏爾加沿岸區19哈卡斯共和國阿巴坎西伯利亞區20車臣共和國格羅茲尼南部區21楚瓦什共和國切博克薩雷伏爾加沿岸區61羅斯托夫州頓河羅斯托夫南部區62梁贊州梁贊中央區63薩馬拉州薩馬拉伏爾加沿岸區78聖彼得堡市聖彼得堡西北區64薩拉托夫州薩拉托夫伏爾加沿岸區65薩哈林州南薩哈林斯克遠東區66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葉卡捷琳堡烏拉爾區67斯摩棱斯克州斯摩棱斯克中央區26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南部區84泰梅爾(多爾干-涅涅茨)自治區杜金卡西伯利亞區68坦波夫州坦波夫中央區69特維爾州特維爾中央區70托木斯克州托木斯克西伯利亞區71圖拉州圖拉中央區72秋明州秋明烏拉爾區73烏里揚諾夫州烏里揚諾夫斯克伏爾加沿岸區85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西伯利亞區27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遠東區86漢特-曼西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烏拉爾區74車里雅賓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烏拉爾區75赤塔州赤塔西伯利亞區87楚科奇自治區阿納德爾遠東區88埃文基自治區圖臘西伯利亞區89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薩列哈爾德烏拉爾區76雅羅斯拉夫州雅羅斯拉夫爾中央區共和國所有聯邦主體中共和國擁有的國家法律地位最高。俄聯邦的共和國是民主單一制的法制國家,有自己的憲法,可以確定自己的官方語言,該語言在地方國家機構中與俄語並用。共和國甚至可以確立自己的國籍,但共和國國籍和聯邦國籍同時並存,這只是俄羅斯聯邦統一國籍的兩個層次。共和國的法律體系除了自己的共和國憲法外,還包括在其許可權內頒布的各種法律、與俄羅斯聯邦、其它聯邦主體以及其它國家簽訂的條約和協議。因此,俄聯邦的共和國擁有一定的國際主權,甚至有自己的外交部,但它們無權實行獨立的對外政策。共和國有權擁有自己的國徽、國旗和國歌, 每個共和國有自己的首府。沒有共和國的同意,其領土不得更改。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的關系建立在俄聯邦憲法、聯邦制條約和雙方關於權責劃分條約的基礎上。自治州和自治區這是俄國歷史上形成的民族自決的民族疆域形式。當今俄羅斯聯邦有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9個自治區(見上表)。根據俄聯邦憲法,它們與共和國、邊疆區、州和聯邦直轄市都是平等的聯邦主體,盡管它們常常分布在其它聯邦主體——邊疆區或州——的領土上,如猶太自治州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涅涅茨自治區則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只有楚科奇自治區按照法律規定自1992年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個直接組成部分。自治州區的地位由俄聯邦憲法和自治州或區的「章程」規定,不經它們同意任何人無權更改。自治州區有自己的國家機關系統、法律、官方標志、國際主權要素。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邊疆區的國家法律地位與俄聯邦所屬州相同,只是在稱謂上有著各自的歷史淵源。90年代在制定現在的憲法時產生了「聯邦直轄市」的概念,以此取代以前的加盟共和國直轄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1992年前為列寧格勒)。1993年憲法強化了它們的俄羅斯聯邦主體地位。邊疆區、州或聯邦直轄市的地位由俄聯邦憲法和地區「章程」確定。該章程相對於所有地方法律和規章有著最高法律效力。沒有邊疆區、州和直轄市的同意,其領土和行政疆界不得更改。這類地區都有自己的權力代表機構——杜馬或立法會議,執行權屬於行政機構。它們可以在聯邦權力機構的協調下參與國際和對外經濟活動。與共和國不同的是,這些地區沒有自己的國籍,在其領土上官方語言只使用全聯邦統一的俄語。邊疆區、州和直轄市有權擁有自己的標志——區(州、市)旗、徽、歌。它們的編寫和使用規范由地方法律規定。
Ⅱ 俄羅斯是什麼時候把西伯利亞納入版圖的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公元1547年,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伊凡四世在統一各個俄羅斯公國之後,加冕為俄國沙皇。也從這時開始,莫斯科公國開始被稱為沙皇俄國,也就是沙俄。沙俄從成立的那一刻時起,就充滿了侵略擴張的慾望。
不過隨著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天朝上國的虎皮被扯下,看到機會的沙俄再次張開了貪婪無比的大口,它採用軍事威脅、恐嚇、外交訛詐乃至於直接出兵等諸多手段,從懦弱的清政府手中先後割走了中國西北、東北等地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而這些土地,也最終並入了西伯利亞,成為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部分。
Ⅲ 俄羅斯與中國國界何時劃分的。如何劃分的。
1900年前後,在1860——1900 這幾十年中,沙俄侵蝕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1900年北京條約是最後一次領土劃分。俄羅斯有83個民族,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族。俄羅斯的人大部分都是土著居民。原創,求採納
Ⅳ 俄羅斯是怎麼得到這么多領土的呢
俄羅斯面積1.71億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它比法國大25倍,比德國大47倍。俄羅斯龐大的規模背後的原因可以從它的歷史中找到。
首先,俄羅斯和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經歷了一段領土擴張時期。直到15世紀和16世紀,眾多的公國一直在相互交戰,直到莫斯科佔了上風,鎮壓了所有的對手,統一了俄羅斯人居住的領土。
與此同時,俄羅斯在西部和南部的擴張速度要慢得多,它不得不與波蘭、土耳其和其他有影響力的國家爭奪新的領土。然而,俄羅斯帝國繼續擴張,最終覆蓋了2180萬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積,甚至超過了現代的俄羅斯。
1865年,俄羅斯政治家亞歷山大Polovtsov指出,俄羅斯的龐大規模使它極難管理,有時政府官員一點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在這個國家的邊界:「今天進來的一份報告說,通用(Mikhail) Chernyayev塔什干(當前的烏茲別克首都)。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做,為了什麼目的。然而,在我們帝國的邊界上卻發生了一些情色的事情……」
國土面積大,人口少
取代俄羅斯帝國的蘇聯甚至更大,佔地224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目前的邊界是在蘇聯解體後形成的。蘇聯解體時,這個龐大的國家未能建立起一個具有足夠凝聚力的共產主義帝國,解體為15個獨立國家。
盡管俄羅斯幅員遼闊,但其1.46億人口僅排在世界第八位。這只比日本多1000萬,而日本的面積是日本的45倍。科洛索夫強調,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北部地區,大部分地區仍然無人居住,氣候惡劣,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挑戰。
Ⅳ 俄羅斯領土構成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低地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
Ⅵ 俄國是怎樣將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劃入自己的版圖的
俄國是怎樣將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劃入自己的版圖的?
一個可悲的《璦琿條約》:
沙俄和清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條約。《璦琿條約》當時未經清政府批准,但後來在《中俄北京條約》中被確認。
那麼這個可悲的《璦琿條約》是在什麼情況下簽訂的呢?
侵吞中國黑龍江地區,奪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條約》簽訂以後歷代沙俄政府的一貫圖謀。鴉片戰爭之後,沙俄成立「黑龍江問題特別委員會」,加緊其侵略黑龍江的活動。1849年至1853年,沙俄海軍軍官涅維爾斯科依帶領武裝人員,侵入黑龍江下游,建立侵略據點。隨後,在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的指揮下,大批沙俄侵略軍闖入黑龍江,對中上游北岸和下游兩岸實行軍事佔領。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聯軍攻佔廣州。沙俄政府得知這一情況,於1858年1月5日召開「特別委員會」會議進行密謀。會議採納了穆拉維約夫關於繼續向黑龍江「移民」,並以武力為後盾,與清政府舉行的外交談判的意見。會後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維約夫已受命談判中俄邊界問題,如果中國希望了結「黑龍江問題」,可以與他會商。此時,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形勢對清政府極為不利。穆拉維約夫便乘機率領俄國哥薩克軍隊直逼璦琿城下。5月20日,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動。22日,穆拉維約夫在兩艘炮艦護送下來到璦琿城內與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會晤、談判。穆拉維約夫說他此來是為了「助華防英」,也是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土」,「為了雙方的利益,中俄必須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奕山指出,兩國邊界已根據《尼布楚條約》「議定遵行,百數十年從無更改。今若照爾等所議,斷難遷就允准」。這次談判爭論很激烈。散會前穆拉維約夫將俄方擬定的「條約草案」交給奕山,限第二天答復。這個草案的實質就是要撕毀中俄《尼布楚條約》,強占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第二次談判,中方代表愛紳泰斷然拒絕俄方提出的無理要求,並將「條約草案」退給俄方代表彼羅夫斯基。由於俄方無理取鬧,談判無結果。穆拉維約夫急不可耐,再次親自出馬,以最後通牒的方式,提出條約的最後文本,強迫奕山簽字,並恫嚇說:「同中國人不能用和平方式進行談判!」當夜俄國兵船鳴槍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之下,奕山終於屈服,被迫於28日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璦琿城和約》,又稱
《璦琿條約》。
那麼,《璦琿條約》條約了什麼呢?
共3條。主要內容為: 1.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璦琿對岸精奇哩江(今俄羅斯結雅河)上游東南的一小塊地區(後稱江東六十四屯)保留中國方面的永久居住權和管轄權; 2.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 3.原屬中國內河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准俄國船隻航行。
條約原文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俄歷一八五八年五月十六日,璦琿。 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龍江將軍奕山,會同俄國東悉畢爾將軍岳福,在璦琿城議定和約三條: 一、黑龍江、松花江左岸,由額爾古訥河至松花江海口,作為俄羅斯國所屬之地;右岸順江流至烏蘇里河,作為大清國所屬之地;由烏蘇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連兩國交界明定之間地方,作為兩國共管之地。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河,此後只准中國、俄國行船,各別外國船隻不準由此江河行走。黑龍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原住之滿洲人等,照舊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著滿洲國大臣官員管理,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二、兩國所屬之人互相取和,烏蘇里、黑龍江、松花江居住兩國所屬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員等在兩岸彼此照看兩國貿易之人。 三、 俄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中國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奕山,會同議定之條,永遠遵行勿替等因;俄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繕寫俄羅斯字、滿洲字,親自畫押,交與中國將軍宗室奕山,並中國將軍奕山繕寫滿洲字、蒙古字,親自畫押,交與俄羅斯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照依此文繕寫,曉諭兩國交界上人等。 本和約見《咸豐條約》,卷2,頁13―14,俄文本及法文譯本見《俄外部:俄華條約集》,頁83―84;兩種滿文本及蒙文本均見同書,頁113―121。 本和約又稱《璦琿城和約》,簽訂時有滿、蒙、俄文本,原無漢文本;漢文本是譯本。俄國於一八五八年七月二十日批准。未查明交換批準的日期。
條約影響
《璦琿條約》使中國的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說,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俄國在遠東的成功》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頁662)沙皇俄國將穆拉維約夫割佔中國黑龍江地區的行動方式概括為一個侵略公式:「必須以實際佔領地方的辦法來支持俄國外交上的要求」。其後,沙皇俄國通過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不平等條約又侵佔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外西北地區大片領土。《璦琿條約》的簽訂,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開了一個罪惡的先例。
Ⅶ 我國與俄羅斯的國界線是怎樣劃分出來的
我國與俄羅斯的國界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西段的協定確定的。
締約雙方同意,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國界西段邊界線走向如下:
中俄國界西段第一界點是中俄蒙國界西端交界點。該界點在阿爾泰山脈(原蘇聯地圖為南阿爾泰山嶺)的奎屯山山頂4104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塔萬博格多烏拉4082.0米高地)上。
位於中國境內3608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608.0米高地)北偏東北約4.8公里,俄羅斯境內3513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511.5米高地)西偏西南約9.4公里。
從第一界點起,中俄國界西段邊界線沿阿爾泰山脈(原蘇聯地圖為南阿爾泰山嶺)的分水嶺大體向西行,經過3129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131.1米高地)、3452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卡那斯山3440.7米高地),至第二界點。
該界點在上述山脈的分水嶺上,位於中國境內卡拉迪爾3318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318.0米高地)北偏西北約4.4公里,中國境內2956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2993.0米高地)東北約9.6公里,俄羅斯境內2534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2547.0米高地)以南約10.2公里。
(7)俄羅斯如何劃定領土擴展閱讀:
為了實地確定本補充協定第一條所述中俄國界線,締約雙方決定根據對等的原則成立聯合勘界委員會並責成該委員會實施勘界工作。
確定界河主航道中心線、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確切位置,根據本補充協定第三條確定國界河流中島嶼的歸屬,豎立界標,起草勘界文件,繪制詳細的勘界地圖,以及解決與完成上述任務有關的各項具體問題。
締約雙方同意,本補充協定第一條所述中俄國界線,通航河流沿主航道中心線行,非通航河流沿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行。主航道和作為國界線的主航道中心線、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確切位置和據此劃分河流的島嶼歸屬,待中俄勘界時具體確定。
確定主航道的主要根據是航道水深,並結合航道寬度和曲度半徑加以綜合考慮。主航道中心線是標示主航道的兩條相應的等深線之間的水面中心線。
Ⅷ 俄羅斯的領土組成
俄羅斯領土組成:
一、
俄羅斯在亞洲的面積大概為1300萬平方公里。
二、歐洲部分大約在400萬平方公里。
三、合計:1707萬平方公里。
Ⅸ 俄羅斯是如何管理世界最龐大領土的
作為世界上幅源最遼闊的國家,俄羅斯的總面積高達1709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幾乎是歐洲和大洋洲的面積之合。俄羅斯面積雖大,人口卻只有1.4447億,人口密度僅8.8人/平方公里,屬於典型的地廣人稀國家。要管理如何龐大的面積,俄羅斯是怎麼做的呢?
比如四個自治區和22個自治共和國,就是基於歷史原因形成的,在一個俄羅斯的共同理念下地方內部實行的高度自治,不過,這些自治區和自治共和國只享有內部自治的權利,在其他很多方面,都需要通過聯邦主體和聯邦管區逐一到達總統來拍板。
還有遠離俄羅斯政治經濟中心的邊疆區,俄羅斯政府也一樣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管理,比如俄羅斯三大艦隊之一的太平洋艦隊即常駐遠東,軍隊的常駐可以有利的保障俄羅斯的領土安全。
總的來說,俄羅斯的人口和面積雖不能成正比,但通過一、二級有效的領土劃分管理,在聯邦體制內的俄羅斯,鮮有分裂的事情發生,在總統掌握最高決策的聯邦體制內,俄羅斯的一二級行政區劃,對於整個國家的管理是大大有益的。
在亞洲一些大國,不說俄羅斯,像哈薩克、蒙古這樣人口少,面積大的內陸國家,同樣有自己的一套管理領土的方式,但像俄羅斯這么龐大的國家,這一套行政區劃管理依然顯得既科學又合理,只是看起來略顯復雜罷了。
Ⅹ 俄羅斯自然地理區域的劃分
俄羅斯地形自西向東依次是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具體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