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前往賽事舉辦城市索契
飛機
索契國際機場位於25公里外的阿德列爾(Adler),機場代碼AER,機場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期間進行了重建,主要承運前往莫斯科,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喀山等俄羅斯境內主要城市的航線,此外也承運前往境外,如烏克蘭基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等地的航線。
需要注意的是,該機場的航班安排在各個季節有所差異,一般5-9月旅遊旺季時航班最多,冬季時則較少。
地址:Ulitsa Mira, 177а, Adler, Krasnodarskiy kray
電話:+7 800 301-19-91
到達和離開機場
機場快線 Aeroexpress Train
索契機場快線可直達索契城區或阿德列爾。俄羅斯政府曾計劃為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而修建輕軌,計劃2013年完工,但由於政府修建地鐵,輕軌計劃則縮減為只建了機場至市區這一條路線。
公交車
105路公交車每天往返於索契市區與索契國際機場之間,機場前往市區的首末班時間分別為5:20和23:15,每隔20分鍾發一班車;索契市區前往機場的首末班時間分別為6:10和21
:05,每隔20分鍾發一班車。此外105C路也往返於機場與市區,區別是途徑站點不同。此外,51路公交車營運機場至中心市場的路線,124路公交車的路線則為機場到索契火車站。
計程車
機場計程車櫃台在機場航站樓一樓,靠近行李寄存區域,機場到達處有很多私營的黑車,且大多數司機不會講英文,建議搭乘正規計程車或提前預訂酒店的機場接機服務,也可撥打電話8(988)880-00-02叫車。
計程車費用根據路程長短而定,一般機場打車至索契市區為300-500盧布,前往索契中部的價格為800-1000盧布,前往卡拉斯拉雅玻利亞納的費用大約1200-1600盧布。世界盃期間,車費會有所上漲,該價格僅供參考。此外,建議使用Yandex叫車軟體,價格相比會劃算很多,該App有英文界面,不用擔心語言交流障礙。
火車
索契火車站位於索契市中心,每天有多班火車前往莫斯科、聖彼得堡、頓河河畔羅斯托夫等俄羅斯主要城市。此外,也有多班城郊火車前往索契周邊,如阿德列爾,克拉斯諾達爾(Krasnodar)等地。
地址:Ulitsa Gor'kogo, 56, Sochi, Krasnodarskiy kray
到達方式:搭乘1、2、17、22、36等路公交車,在索契火車站下車
㈡ 從北京去索契怎麼坐飛機方便
目前北京去索契沒有直達航班,可以乘坐俄航或者國航等等,轉飛一次即可到達。
西伯利亞航空經常有優惠價格促銷,需要轉機一次。由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往新西伯利亞,再由新西伯利亞飛往索契國際機場。前後段各飛行約五個小時,加上轉機時間,全程需要約十五個小時。需要注意的是,需在不同航站樓中轉,需要合理安排轉機時間。行李非直達,需在機場重新辦理托運。
索契的旅遊資源豐富,最受歡迎的是紅波利亞納雪山,它距市區只有85公里,是滑雪和體驗高山傘降的好地方。市內的「堅得拉利」植物園,不僅有珍奇植物,還有意式和英式園林。非常值得去旅遊。
㈢ 俄羅斯黑海附近有什麼機場嗎
俄羅斯在黑海最大的城市是:新羅新斯科(新俄羅斯港所在地,Novorossiysk),索契(Sochi)。機場的話,有新羅新斯科西北的Anapa機場和東南的Gelendk機場,以及索契的國際機場。
㈣ 想知道: 俄羅斯索契在哪
樓主您好!
索契(俄語:Сочи,拉丁字母轉寫:Sochi),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與喬治亞接界處、黑海沿岸,寬40至60公里,東西長145公里,是俄羅斯最狹長的城市,與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同為最受歡迎的旅遊度假勝地,其道路和樓房均依山勢而建,在這里乘車觀光,最能體會峰迴路轉的視覺愉悅。是著名的黑海海濱度假城市。索契和中國威海市互為友好城市
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索契舉行。
中文名稱
索契
外文名稱
Sochi,Сочи
行政區類別
市
所屬地區
俄羅斯南部聯邦區
電話區號
+78622
地理位置
43°35』N,39°43』E
面積
7300平方公里
人口
341902人(2010年)
方言
南俄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著名景點
大高加索山脈,奧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館
機場
阿德列爾-索契國際機場
火車站
索契火車站
宗教
東正教
如果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
或點擊手機客戶端右上角的【滿意】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㈤ 俄羅斯索契在哪
索契(俄語:Сочи、喬治亞語:სოჭი,拉丁字母轉寫:Sochi),另譯素溪,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與喬治亞接界處、黑海沿岸,是俄羅斯受歡迎的渡假勝地。
索契地理坐標:北緯43°35′07″,東經39°43′13″
㈥ 俄羅斯詳細簡介
俄羅斯聯邦[6](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俄語:Россия,英語:Russia)或俄國,是蘇聯最大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歐亞大陸北部的一個國家,地跨歐亞兩大洲。俄羅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時針序):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丹麥自治領地)、冰島、瑞典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國家,面積17,075,400平方公里,覆蓋超過八分之一的地球陸地。俄羅斯是世界人口第九多的國家,2012年有1.43億人[7]。俄羅斯延伸於整個亞洲北部,橫跨9個時區,涵蓋廣泛的環境和地形。俄羅斯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8]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9][10],俄羅斯亦是世界八大工業國之一,其擁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11]。
從國家和國際法律的角度來看,現代俄羅斯國家在1917年11月7日出現。1991年12月25日更名為「俄羅斯聯邦」,通稱為「俄羅斯」或「俄國」,是俄羅斯沙皇國、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共和國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國際義務的繼任者。
俄羅斯地域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居住。
俄羅斯最早期的政權是維京人在公元9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是一個由862年至12世紀中葉,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家。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3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俄羅斯法典(Русская правда)。
基輔羅斯在公元13世紀被金帳汗國佔領。
擴張歷史[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帝國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從15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成為歐洲列強之一,然而20世紀初開始,俄國的實力開始下降,人民也對現狀日漸不滿。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以及之後的內戰,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蘇聯[編輯]
主條目:蘇聯
之後不久,共產黨在列寧的領導下取得政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就此成立。在列寧和後繼者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由一個農業國迅速工業化,並且實行農業集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德國後,發展成為冷戰中的紅色超級大國,到了1980年代晚期,蘇聯進行了多項激進的改革。蘇聯最終於1991年解體。
俄羅斯聯邦[編輯]
1991年8月24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宣布俄羅斯脫離蘇聯獨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並成為主權國家。從此之後,俄羅斯聯邦雖未能成為諸如前蘇聯、現美國等超級大國的地位,但仍被國際承認是極具影響力的世界性大國,亦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經濟曾一度面臨困境,政治方面也出現過1993年憲政危機,但就目前經濟狀況有了決定性的改善。
政治[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政治
俄羅斯總理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左),俄羅斯總統普京(右)
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民主制。以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
總統是國家元首,任期6年,2008年修憲前為4年,由人民直選產生。總統擁有相當大的行政權力,有權任命包括了總理在內的高級官員,但必須經議會批准。總統同時也是武裝部隊的首領以及國家安全會議的主席。並可以不經議會通過直接頒布法令。總統不可以連任超過2屆。
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議會採用兩院制下議院稱國家杜馬(代表聯邦各主體),上議院稱聯邦委員會(代表聯邦)。
聯邦委員會(上議院)由俄羅斯聯邦諸聯邦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的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
國家杜馬(下議院)的職權是同意總統對總理的任命;決定對總統的信任問題;任免審計院主席及半數檢查員;實行大赦;提出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指控;通過聯邦法律。
聯邦行政部門[編輯]
俄羅斯有15個部及其他與部同級的總局,其中有5個部比較特殊,有重要權力的部門是由總統直接節制,稱為強力部門,分別是:
聯邦內務部
聯邦外交部
聯邦國防部
聯邦司法部
聯邦民防、緊急情況及消除自然災害後果部(簡稱緊急情況部)
其餘10個部則是直屬總理,分別是:
聯邦財政部
聯邦衛生與社會發展部
聯邦經濟發展與貿易部
聯邦教育科學部
聯邦工業與能源部
聯邦農業部
聯邦信息技術與通訊部
聯邦自然資源部
聯邦文化與傳媒部
聯邦交通運輸部
行政區劃[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行政區
俄羅斯聯邦的一級行政區
俄羅斯聯邦由85個不同的行政分區組成:
22個享有較大自由的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и/republics),這些共和國往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
48個州(области/oblasts,"provinces")
8個邊疆區(края/krais,"territories")
4個自治區(автономные округа/ autonomous okrugs,"autonomous districts")
1個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autonomous oblast,"autonomous province")—猶太自治州
3個聯邦直轄市(города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значения/federal cities)—莫斯科、聖彼德堡及塞瓦斯托波
2000年5月13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在俄羅斯建立7個聯邦區(中央聯邦管區,西北聯邦管區,南方聯邦管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管區,烏拉爾聯邦管區,西伯利亞聯邦管區,遠東聯邦管區)。
2010年1月19日梅德韋傑夫簽發命令決定自南部聯邦管區內分立出一個新的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2014年3月21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在克里米亞半島增設一個新的聯邦區--克里米亞聯邦管區。至此俄羅斯的聯邦區達至9個,分別為中央聯邦管區,西北聯邦管區,南方聯邦管區,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管區,烏拉爾聯邦管區,西伯利亞聯邦管區,遠東聯邦管區及克里米亞聯邦管區。
主要城市[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城市列表
首都莫斯科
莫斯科,俄羅斯聯邦首都,全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同時也是俄聯邦主體中莫斯科州的首府。整個莫斯科人口達到了14,612,602(市區人口:10,472,629),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占據了整個俄羅斯人口的1/10。莫斯科面積1,081平方公里,市區東西長30公里,南北長40公里。莫斯科建城於1147年,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此外在蘇聯時期,莫斯科是198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
聖彼德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芬蘭灣沿岸,始建於1703年。聖彼德堡與莫斯科同為俄羅斯聯邦直轄市,同時它也是俄聯邦主體中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最大港市和僅次於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
伏爾加格勒,位於伏爾加河沿岸,始建於1589年,1925年4月10日改稱斯大林格勒或史達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Stalingrad),1961年改稱伏爾加格勒,是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州的首府。
葉卡捷琳堡,位於烏拉爾山東麓,1723年建城。現在是烏拉爾聯邦區中心城市和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該城歷來都是俄羅斯重要的工業中心,也是烏拉爾地區最大城市。
新西伯利亞,位於鄂畢河畔,1893年建城,是新西伯利亞州首府和俄羅斯人口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羅斯著名的科學城。
領土爭端[編輯]
現俄羅斯主要的領土爭端為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佔領了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日本近年頻繁向俄羅斯交涉,要求歸還北方四島,但多無功而還。
地理[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地理
俄羅斯聯邦跨越了歐亞大陸的北部大部分地區,地勢及氣候變化多端。全境大部分地區屬於平原,特別是歐洲部分以及亞洲的西伯利亞地區。南部平原大部分是寬廣草原,而北部平原則大部分是森林地區。山脈多集中在東部太平洋沿岸及南部邊境,例如大高加索山脈和薩彥-貝加爾山脈。比較中央的烏拉爾山脈雖是歐洲和亞洲的主要分界線,但因屬於古褶曲山,山勢低矮,地形起伏不大。
俄羅斯聯邦擁有綿延37,653公里的海岸線,西、北、東三面分別為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或其陸緣海及海灣所包圍:
大西洋所屬陸緣海及海灣(由北向南):芬蘭灣、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
北冰洋所屬陸緣海(自西向東):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
太平洋所屬陸緣海(由北向南):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很多條大河流經平原到達海洋。主要的河流包括伏爾加河、顎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阿穆爾河(即黑龍江)。主要湖泊有貝加爾湖、拉多加湖和奧涅加湖等。
氣候[編輯]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和北寒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5度攝氏到負50攝氏(全世界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溫度之一),7月平均溫度為0攝氏到27攝氏。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各地氣候差異明顯:東歐平原西部氣候較溫和,西伯利亞地區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岸屬極地苔原氣候,太平洋沿岸屬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俄羅斯繼承大部份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經濟體系,但蘇聯解體後急劇衰退,原因主要不在於蘇聯遺留的國家指令性經濟的低效,而在於急劇的自由化改革所造成的社會動盪、政權不穩和分配不公:
此外,第二次石油危機後油價下跌導致貿易經常帳惡化,促使1980年後發動數項經濟改革,並停止經濟援助古巴、東德及東歐在內的其他共產主義國家。另因為經濟改革措施無法觸及共產黨營事業理念,除了裁員以外的措施皆半途而廢,結果1980~1990年間失業人口大增,高失業率又惡化社會福利支出,整體經濟掉入惡性循環。(以上請參考俄羅斯中等學校歷史教科書)
在蘇聯解體後的十多年間,俄羅斯聯邦依然掙扎著建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以及實現較強的經濟增長。[來源請求]俄羅斯聯邦的行政和立法機構也意識到,國家的工業基礎以及進一步的改革面臨了嚴重的問題,在葉利欽執政期間,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在蘇聯解體後連續5年下滑。盡管如此,俄羅斯的經濟還是相對快速的從世界最大的中央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2006年底,俄羅斯完成了持續八年的增長,從199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年均6.7%的增長率,盡管其間人口呈高負增長。
1997年俄羅斯聯邦經濟有所復甦。1998年的財政危機導致了當年8月盧布的貶值,債務的加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嚴重下滑。但是在1999年至2001年年間,憑借著較高的石油價格和疲軟的盧布,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再度復甦,平均每年增長6%。
這次的復甦,再加上新政府對基礎經濟進行的改革,已經提升了投資者對俄羅斯聯邦的信心。另一方面俄羅斯聯邦依然十分倚賴天然資源的出口,特別是占總出口80%的石油、天然氣、金屬以及木材。目前俄羅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輸出國。
2005年底,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1570億美元恢復增長到約7500億美元,2012年達到2.1萬億美元,黃金外匯儲備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億美元增長到1822億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億美元儲蓄大關,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外匯儲蓄的國家之一。
交通運輸[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交通
綜述[編輯]
俄羅斯的交通以鐵路和航空為主,且運量龐大。因其歐洲部分為國家的主體,且東部欠發達、人口稀疏,故交通線呈現出西部稠密,中東部稀疏的鮮明格局。遼闊的的國土使俄羅斯成為世界上的交通運輸大國,其道路總長度和運輸量居世界前列。
高速公路[編輯]
俄羅斯國土遼闊,且經濟水平不高,故高速公路沒有成為核心運輸方式,但歐洲部分高速公路稠密,運輸量龐大。
鐵路[編輯]
對於俄羅斯這樣擁有遼闊國土的國家,鐵路顯得尤為重要。俄鐵路總長度居世界第二位,亦是鐵路運輸量最大的國家之一。電氣化鐵路長度曾長期居世界首位,直到2012年才被中國超越。其第二大城市聖彼德堡與太平洋西岸港口蘇維埃港間的鐵路為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歐洲部分鐵路網十分稠密,莫斯科為歐洲最主要的鐵路樞紐之一。
水運[編輯]
俄羅斯河湖眾多,但不富水運。注入裏海的伏爾加河是世界上長度最長、流量最大的內流河,其為俄最主要的內河航道。盡管俄羅斯的海岸線居世界第二位,但因其海洋緯度較高、封凍期較長,故只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擁有較大港口。近些年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冰洋海冰漸漸融化,這使得北冰洋沿岸港口地位日趨重要。俄羅斯的主要港口有:聖彼德堡(俄羅斯第一大港口,歐洲主要港口)、加里寧格勒、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蘇維埃港、哈巴羅夫斯克(俄羅斯著名河港,位於烏蘇里江與阿穆爾河交匯處)。位於莫斯科河畔的首都莫斯科因莫斯科運河、伏爾加-頓河運河的開鑿可抵達白海、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裏海,因而有「五海之港」的美譽。
航空[編輯]
隨著經濟的發展,航空成為國土遼闊的俄羅斯的重要交通方式。首都莫斯科為世界主要航空港。俄羅斯的主要機場有: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德堡國際機場、下諾夫哥羅德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人口[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人口
1950年到2010年的俄羅斯人口變化圖。(單位:百萬人)
俄羅斯2014年人口1.44億。雖然政府對生育家庭給予補貼,但由於擔心住房、醫療和教育等問題,大部分俄羅斯家庭選擇只生一個孩子。
由於俄羅斯聯邦廣闊的幅員,所以人口密度較低;大部分人口主要聚積在俄羅斯聯邦的歐洲部分,烏拉爾山脈地區以及西伯利亞的東南部。俄羅斯聯邦內也有許多少數民族以及土著人口。俄羅斯人占總人口81%,其餘的民族為韃靼人、巴什基爾人、車臣人、楚瓦什人、德意志人、烏克蘭人、達吉斯坦人、朝鮮人、猶太人和白俄羅斯人等。最大的少數民族是韃靼人。
語言[編輯]
主條目:俄語
世界上使用俄語的地區
俄語是俄羅斯國家唯一的官方語言。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斯拉夫語族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屬於斯拉夫語族的東斯拉夫語支。主要在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其它成員國中使用,在華沙條約的成員國里曾經被學校廣泛作為第一外語教學。在蘇聯時期,俄語在其加盟共和國中被大大的強調。雖然很多這些前蘇聯的國家現在開始強調當地語言的重要性,但是俄語仍然是這些地區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並且也是這些國家進行交流時使用的語言。
宗教[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正教會
救世主大教堂,莫斯科和全俄羅斯大牧首的座堂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參與東正教祈禱儀式
東正教是聯邦內的主要宗教,其他的宗教包括了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等。多數南俄的突厥語族與北高加索人信仰伊斯蘭教。
俄羅斯正教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東正教會團體,其最高權力屬於主教公會。公會根據需要召開,由全體主教參加;在公會休會期間,則由莫斯科和全俄羅斯大牧首領導,宗座設在莫斯科,2009年2月起,這一職位由基里爾一世擔任。
有1億俄羅斯公民表示自己信仰東正教,還有大約2000萬公民是穆斯林。以目前的人口統計所反映的趨勢來看,這種不均衡將會發生朝向穆斯林社團意願的改變,到2020年,穆斯林人口將持續增加至總人口的20%。[17]
文化[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文化
俄羅斯文化是指俄羅斯族及其餘生活在俄羅斯帝國、前蘇聯及近現代俄羅斯境內各民族的文化。
文學[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文學
俄國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俄國文學這一概念在廣義上指所有俄語國家的文學,不僅包括俄羅斯,也包括前蘇聯諸加盟共和國的文學。在蘇聯解體後,這一概念的范圍縮小,僅指俄羅斯一國的文學。由於俄羅斯的文化疆界在歷史上的多變和不確定性、俄語發展過程中的種種政治因素,「俄國文學」這一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很多爭議和含混。通常人們認為,產生於俄語文化氛圍中的、以俄語寫成文學都可歸入「俄國文學」。
教育[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教育和俄羅斯大學列表
俄羅斯教育水平極高擁有世界級的盛譽, 俄羅斯教育行政制度可分為聯邦與地方,實施中央集權的教育行政制度,各級教育組織的職權如下:
聯邦普通暨職業教育部:成立於1996年,為俄羅斯最高層級的行政機關。主要職權有:
負責教育政策的擬定與執行。
視察普通中等教育、學前教育之教育科學發展和協調聯邦其他單位問題。
設計與批准出版標準的課程、課程綱要、研究教具、教科書與方法手冊。
參與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及國際教育局的調查工作。
與科學院合作對國家的學前教育、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人數的推估。
州教育局:
直接管理所屬各級教育機構。
保證公民合法的受教權。
體育[編輯]
足球,冰球和網球是俄羅斯最受普羅大眾歡迎的運動,國內的足球超級聯賽和冰球聯賽是最受歡迎的兩個體育聯盟。
此外俄羅斯亦是奧運百年歷史上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奪金強國之一;前蘇聯與美國在體育方面曾展開激烈的競爭。俄羅斯的奧運傳統優勢項目包括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擊劍,射擊,花樣游泳,舉重,排球,壘球,賽艇等。由於俄羅斯大部份領土地處高緯度,擁有得天獨厚的冬季奧運會項目的訓練場以及比賽場地,在滑雪,花樣滑冰等項目上亦表現上佳。
近些年來涌現的優秀選手中,體操「冰美人」霍爾金娜、體操王子涅莫夫、藝術體操選手卡巴耶娃、擊劍選手卡其莫娃、舉重名將皮薩列夫斯基等,成績突出,在奧運會上具有奪得獎牌甚至金牌的實力。蘇聯解體後,有一些優秀運動員將代表前蘇聯其他加盟共和國參加奧運會,另外一些運動員加入了美國或澳大利亞國籍,此外也有部份花樣游泳和藝術體操成員於奪冠後轉往其他行業工作或出國進修。但這似乎對俄羅斯隊的整體實力沒有太大影響。
十月革命後由於政治原因,前蘇聯第一次派隊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在1952年。從那時起,除1984年以外,俄羅斯隊參加了歷屆奧運會的絕大部分項目,並且成為和美國不相上下的獎牌大國。
莫斯科曾經於1980年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於入侵阿富汗而遭到西方國家整體抵制。另外2014年冬奧會亦會在索契舉辦。2010年12月2日於瑞士蘇黎世申辦成功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將會是俄羅斯所承辦的第三個世界級體育盛會。
俄羅斯亦是國際象棋的強國,世界國際象棋權威加里·基莫維奇·卡斯帕羅夫就於前蘇聯誕生。
軍事[編輯]
主條目:俄羅斯軍事
2010年莫斯科紅場勝利日閱兵儀式
2010年閱兵儀式上的坦克編隊
2010年閱兵儀式上的俄羅斯空軍編隊
俄羅斯是傳統軍事強國。沙皇俄國時期強調發展軍力。蘇聯時期軍事水平達致巔峰,成為世界軍事強國。
1992年5月7日,當時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建立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的命令,並接管一切俄羅斯聯邦境內之前蘇聯軍隊,全稱為「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俄軍正式成立。漢語俗稱「俄羅斯軍隊」或「俄軍」。俄羅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或稱最高統帥為俄羅斯聯邦總統。
1996年,俄羅斯在議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內容是:
解散蘇聯共產黨以及蘇共下屬的所有企業和部門,並解散蘇聯紅軍;
建立俄羅斯武裝力量(簡稱俄軍);
俄軍軍銜繼承蘇聯軍銜,但刪除以下軍銜:蘇聯大元帥、軍兵種主帥、軍兵種元帥、海軍元帥。
俄羅斯正規軍由陸軍、海軍、空軍、國土防空軍(於1998年劃歸為空軍指揮)、戰略火箭軍、太空軍和空降軍組成。有著規模龐大的核武器庫,根據其官方在2005年宣布的結果,其核彈頭數量為4732枚。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軍隊繼承了蘇軍的70%軍事力量,經過裁減,上世紀末俄軍編制員額已減至約120萬人,根據新一輪的改革計劃,將於2013年裁撤到100萬。[20]
㈦ 俄羅斯的索契具體在什麼地方
索契城建立於一百六十年前,是黑海邊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有三十萬人,但每年接待遊客超過三百萬。城市沿黑海擴展有一百四十五公里,因此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城市。索契被稱為俄羅斯的夏日之都,有包括阿德勒、Hosta, Matsesta, Dagomys, Lazorevskoye等旅遊勝地。礦泉水、引人入勝的海岸和山地風景、綿長的海灘和溫和的氣候使索契成了大而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城市和多倫多、尼斯、戈壁沙灘處於同一緯度上,北面與喬治亞相連。索契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四十萬年前城市就有居民居住在這兒,本地的Akhstyrskaya Cave是最靠北邊的地方,位於歐洲的東南面,歐洲人的最早祖先克羅馬努人生活在那兒。拜占庭帝國的普羅科匹厄斯在筆記里用拉丁文寫道:帝國黑海海岸的本族人為索契。
在高加索戰爭結束後,索契就成了俄羅斯的一部分。1898年正式建立,索契被設為旅遊地。整個地區發現療氧氫泉後,城市的命運由此改變了。從那時起它就發展為一個療養勝地,現在它是俄羅斯最好的療養勝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涌現出了數百個療養地、溫泉所。大部分的療養所用來治療支氣管、肺和神經紊亂。現在沿海岸或在山裡大約有二百五十多個療養地。蘇聯時期所索契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療養勝地。索契是一個有許多鮮明對比的城市,特別是地形和氣候。索契兩邊是海,位於早期高加索山脈上。索契的氣候是半熱帶,冬天的平均氣溫為八到十攝氏度,夏天的氣溫很少超過三十攝氏度,一年中有二百多天陽光普照。與北加利福尼亞一樣,從四月到十月都可以在海里游泳,十月到五月則可以在坡上溜冰。這兒有棕櫚樹、香蕉樹和柑橘樹,鮮花常年盛開。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屬於國家公園或高加索州的一部分。最優秀的俄羅斯建築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建造了索契的主要名勝。今天索契被稱為俄羅斯的里維埃拉,它那黑色的沙灘和鵝卵石海灘沿著黑海縱長有二十英里。城市的必看之處就是海灘。離海灘不遠,索契河上,就是里維埃拉公園。索契最出名的公園里有藝術館、咖啡店、比賽和娛樂賽馬。
㈧ 俄羅斯的索契有哪些比較坑人的景點
索契給我的感覺是海南和重慶的結合體,這里沒有平原地區式的平坦油漆大馬路,但是路上有許許多多高大的棕櫚樹和各式各樣的特色建築,走在街上就有一種度假的感覺。這里的人生活節奏也很慢,悠閑自得,幸運啊!
中午找了一個叫做столовая的餐廳吃飯,想嘗試正宗紅菜湯的同學可以去試試,地點在植物園附近,靠近海邊,可在yandex.maps上自行查詢,價格不貴,下圖20元左右,紅菜湯里的白塊是酸奶油сметана,字面上的意思,不過裡面的牛肉到是貨真價實。各位可以考慮好季節再來,要做好隨時打計程車的准備,這里的路七繞八繞的,跟著地圖走很可能回不去。下午打計程車時司機給了我們一人一個桔子,最後12塊錢的車費只要了十塊錢,人帥心善吶
㈨ 俄羅斯一共有幾個國際機場分別叫什麼名字
Домодедово(多莫傑多沃),Щереметьево(謝列梅捷沃國際),Пулково(拜科夫機場),Внуково(伏努科沃機場),Кольцово,Толмачево,Краснодар,Сочи,Уфа,
㈩ 想知道: 俄羅斯索契市在哪
樓主您好!
索契(俄語:Сочи,拉丁字母轉寫:Sochi),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與喬治亞接界處、黑海沿岸,寬40至60公里,東西長145公里,是俄羅斯最狹長的城市,與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同為最受歡迎的旅遊度假勝地,其道路和樓房均依山勢而建,在這里乘車觀光,最能體會峰迴路轉的視覺愉悅。是著名的黑海海濱度假城市。索契和中國威海市互為友好城市
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索契舉行。
中文名稱
索契
外文名稱
Sochi,Сочи
行政區類別
市
所屬地區
俄羅斯南部聯邦區
電話區號
+78622
地理位置
43°35』N,39°43』E
面積
7300平方公里
人口
341902人(2010年)
方言
南俄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著名景點
大高加索山脈,奧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館
機場
阿德列爾-索契國際機場
火車站
索契火車站
宗教
東正教
如果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
或點擊手機客戶端右上角的【滿意】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