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統治了俄羅斯數百年,為何俄羅斯依然還是白人為主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思考另一個問題:核心和心臟地帶位於歐洲地區的俄羅斯,算不算西方國家呢?許多人可能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算了,無論是人種還是地域,俄羅斯顯然是名副其實的歐洲國家, 而且,沙皇俄國也一直是的歐洲列強之一,它如何能不算西方國家呢?
當然,宗教在歐洲國家永遠是不容忽視的原因,俄羅斯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有趣的是,征服俄羅斯之後,統治金帳汗國的蒙古人普遍信仰的卻並不是俄羅斯人的東正教,反而是伊斯蘭教。因此,雖然,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其實與俄羅斯人有巨大的差異,彼此之間的交往,尤其是蒙古人與普通俄羅斯人的交集,也遠比我們想像的少,不過,西方人將俄羅斯人視為白皮韃靼,雖然其中不乏歧視的成分,但其實也並非毫無道理,雖然俄羅斯人並沒有多少蒙古人的血統,但是,就俄羅斯的諸多形式作風來看,顯然,他們還記繼承了蒙古人的不少東西,例如行事風格。
❷ 蒙古人能征服俄羅斯,而後面的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未能征服 俄羅斯,這個根本原因是什麼
當一個處於上升時期的游牧民族,與一個處於衰落階段的農耕國家進行正面交鋒時,前者往往在軍事上首先取勝,並可能征服後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游牧民族會被農耕文明同化。他們要麼與農耕民族融合,逐漸消亡;要麼急劇衰落,被逐回老家。農耕民族則成為最後的贏家,並從游牧文明中汲取養分,繼續發展。這一規律說明了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相互作用。它同樣適用於13—15世紀的蒙古與俄羅斯:暨成吉思汗之後,蒙古人於1237年再次進攻俄羅斯。他們首次以閃電戰的方式席捲了俄羅斯東北部。1240年冬,蒙古攻陷俄羅斯古都基輔。之後,由於進軍歐洲腹地的困難重重,蒙古軍隊只好撤回俄羅斯。1243年,蒙古統帥拔都以伏爾加河為中心,建立金帳汗國,都於薩萊。蒙古人之所以能夠迅速地擊敗並征服俄羅斯,主要有兩個原因:
(1)俄羅斯自11世紀中期以來,長期處於封建的割據分裂狀態,各公國不能一致對抗外敵的入侵。 (2)蒙古人十分團結,在軍事戰略上更先進。
13世紀後期,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的統治曾一度加強。1257年,金帳汗下令清查戶口和土地,作為直接征稅和派役的依據。他還任命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和萬戶長,形成奴役、壓迫俄羅斯人民的嚴密組織,俄羅斯人稱為「上帝之鞭」,即「八思哈」制度[2]。
1304年,「弗拉基米爾及全羅斯大公」安德列去世。莫斯科與特維爾為爭奪大公權位,竭力討好大汗。1327年,特維爾人民進行反抗蒙古統治的起義。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3]自告奮勇,率軍鎮壓。他藉助蒙古人的力量平息了起義。接著,他又派兵鎮壓了諾夫哥羅德的貧民起義,通過屠殺自己的同胞,伊凡一世取得了蒙古人的信任。1328年,伊凡被金帳汗冊封為「弗拉基米爾及全羅斯大公」,替蒙古人徵收賦稅。從此,莫斯科不僅獲得了蒙古貴族的政治支持,還可以在征稅過程中暗自截流,壯大自己的經濟力量。他大肆收斂民財,並把所得財富作為一種特殊手段,上賄蒙古王公,以獲得寵信,下買人心,以削弱對手的力量。在此基礎上,莫斯科公國不斷擴大地盤。到了14世紀中期,它已經發展到奧卡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部分地區。
莫斯科公國的發展與強大,引起金帳汗國的警覺。於是,蒙古人以各種手段遏制其權勢的進一步增長。1341年,金帳汗國把隸屬於大公名下的尼什哥羅德和戈羅傑茨收回,與蘇茲達爾合並,另立一個公國。1359年,金帳汗國把大公名銜,轉封給蘇茲達爾王公。莫斯科王公底米德里,在總主教阿列克賽的支持下,動用大量教會財產,重金賄買新上台的繆里德汗,又把大公名銜奪回。
14世紀下半期,莫斯科繼續發展和擴張,基本上統一了東北羅斯。這有利於俄羅斯爭取民族獨立的解放斗爭。而金帳汗國的力量卻日趨衰落。1359年—1380年,蒙古帝國處於「大混亂」時期,政局動盪,內外交困。
蒙俄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為俄羅斯人爭取民族獨立提供了機會。1378年,金帳汗國的馬麥汗在暫時平息內亂後,便派王公別吉乞率軍討伐莫斯科,不料為底米德里[4]大敗。莫斯科公國贏得了首次反蒙戰爭的勝利。1380年,金帳汗國與立陶宛聯盟,議定從東西兩面夾擊莫斯科。馬麥汗親率蒙軍五六萬,進逼頓河。底米德里審時度勢,決定先集中兵力與蒙軍決戰。9月6日,雙方在頓河西岸庫里克沃平原展開廝殺,蒙軍慘敗,馬麥汗隻身逃走。庫里克沃戰役,對於俄羅斯人擺脫蒙古統治的斗爭,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由於這一戰役的勝利,底米德里被人民譽為「頓斯科伊」[5]。
但是,在1382年,蒙古軍隊偷襲莫斯科,底米德里猝不及防,不得不再次臣服於金帳汗。此後蒙古統治日趨鬆弛,俄羅斯人民已經看到獨立的曙光。
在之後的一百年裡,莫斯科公國始終致力於俄羅斯的統一事業,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相反,金帳汗國卻走上了基輔羅斯的老路,在封建化的進程中走向解體。進入15世紀,它分裂為大帳、喀山、克里米亞、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亞等封建汗國。
至此,俄羅斯與蒙古帝國已經完成了角色互換,前者由分裂衰弱走向統一強大,後者則由統一強大走向分裂衰弱。1480年,金帳汗國則同位於俄羅斯西方的立陶宛國王相約,聯合進兵莫斯科。伊凡三世一面頑強抵禦,一面策動盟友克里米亞汗國分兵進擊波蘭和金帳汗國的後方。當大戰一觸即發之際,伊凡三世卻突然喪失取勝的信心,逃離前線。在受到各方責難的壓力下,才戰戰兢兢返回前線。由於克里米亞汗進兵波蘭南部,牽制住了波蘭立陶宛軍隊,使金帳汗國的阿合馬汗慌忙撤師回防,這樣伊凡三世才僥幸不戰而勝。俄羅斯從此擺脫了長達200餘年的蒙古統治,重新獲得獨立。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07/04/07/7_1.html
❸ 金帳汗國怎麼沒有繼續進攻歐洲
金帳汗國本身地位不穩,不太利於大規模遠征,部隊也沒有成吉思汗時期龐大以及守紀律,並且因為依舊傳承老式蒙古部落傳統,所以沒有太大野心的上級汗王在窩闊台死後沒有興趣繼續西進。
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或克普恰克汗國,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以突厥民族為主,13世紀上半葉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國家,因占統治地位的蒙古人人數很少,所以不久當地蒙古完全突厥化。
由1242年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第二子拔都結束西征建立了東起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國土面積最大達到了近6百萬km²。
金帳汗國建立時間:
1243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在西征俄羅斯及斯拉夫諸國後,於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建立了金帳汗國。
這個新汗國的疆土包括額爾齊斯河以西,多瑙河以東,克里米亞半島及北高加索地區以北的廣大地區。俄羅斯各公國都淪為金帳汗的藩屬,長期向大汗納稅。
在別兒哥汗時期,出於同其東南近鄰伊兒汗國斗爭的需要,金帳汗國發展了與埃及馬本路克王朝的友好貿易往來,並接受了伊斯蘭教。到烏茲別克汗統治時期,金帳汗國勢力最強,在國際政治經濟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但它與進入黑海貿易區的熱那亞人經常處於敵對狀態,雙方時常互相攻擊,並擄賣對方的人民為奴隸。1298年,金帳汗國大軍曾洗劫克里米亞半島的卡法城,殺死當地居民,奪取商人財產。
14世紀中期以後,由於內亂,金帳汗國趨於衰落。1380年庫里克沃之失敗,對金帳汗國實力是一次重大打擊。1395年,帖木兒軍隊又洗劫了金帳汗國都城,更加速了它的衰亡。15世紀30年代以後,金帳汗國解體,分化為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及克里米亞汗國。
❹ 古代蒙古統治俄羅斯很久,為何今天俄羅斯人還是白種人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剝開一個俄羅斯人的皮,就會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脈。也因此,西方國家們一直有歧視俄羅斯人的傳統,他們甚至將位於東歐的俄羅斯人視為「白色蒙古人」。
蒙古四大汗國,黃色為金帳汗國
最後,則與蒙古人的信仰有關。征服羅斯諸國之後,由於蒙古人本身薄弱的文化底蘊,金帳汗國的蒙古人迅速被當地文化同化,而征服金帳汗國上層蒙古人的,並不是俄羅斯人普遍信仰的東正教,而是伊斯蘭教。
也因此,當金帳汗國的上層統治者蒙古人普遍了信仰伊斯蘭教,俄羅斯人早已大部皈依了東正教。宗教的不同,使得蒙古與俄羅斯人的聯姻更少,雖然有不少俄羅斯公國的貴族們與蒙古聯姻,但是,這對於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普通俄羅斯人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他們的血脈也沒有因此混入多少蒙古人的血統。
❺ 蒙古人曾這樣統治俄羅斯土地,蒙古金帳汗國是俄羅斯的歷史嗎
這並不算是俄羅斯的歷史,因為現在俄羅斯人根本不承認金帳汗國是俄羅斯的歷史。雖然曾經蒙古人佔領過俄羅斯的土地,但是並沒有對俄羅斯的文化造成根本上的影響。再加上這一段歷史屬於一段非常屈辱的歷史,所以很多俄羅斯人根本不願意提及,或者是根本就沒有了解過。所以說這一段歷史在俄羅斯人眼裡是一片空白。
所以現在俄羅斯的歷史也在極力的抹去這樣一段曲折的歷史。因為這一段歷史不利於俄羅斯的民族自信心的建立。這也會讓很多俄羅斯人對於俄羅斯的輝煌產生很大的質疑。
❻ 俄羅斯不是戰斗名族嗎,為什麼在1240年拔都南俄平原會被蒙古金帳汗國統治240年之久為什麼俄羅斯
俄羅斯配得上:戰斗民族的稱號
現代俄羅斯歷史,至少有1000年了,俄羅斯始於東斯拉夫,後來分支為,現在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
988年開始,基輔羅斯的東斯拉夫人,在現今的莫斯科附近,建立了第一個小公國。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1240年俄羅斯,在拔都南俄平原,被蒙古金帳汗國征服,進入了200多年的收縮期,,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但是俄羅斯在不斷的反抗和戰斗,所以到了16世紀中葉伊凡四世時代,莫斯科大公國改稱沙皇俄國。而且不斷侵略擴張,發展到18世紀彼得一世時代,已變成為龐大的俄羅斯帝國,橫跨從波蘭到太平洋的廣袤地域。
1861年,俄羅斯廢除農奴制。農民土地的需求不斷增長,俄羅斯繼續擴張侵略。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沙俄羅曼諾夫王朝覆滅。
1917年俄國(10月)革命,蘇俄到後來的蘇聯,俄羅斯一直在擴張領土和政治影響力。
極盛期的時候,兵峰不讓美帝啊,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依然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所以,歷史的看,俄羅斯從一個比現今,首都莫斯科面積還小的小公國,發展到今天,經歷近千年的歷史,就算是被征服了200年,也只是北極熊冬眠了一陣而已。
今天的俄羅斯,國力今非昔比的情況下,還在敘利亞,炸的反對派屁滾尿流,攪的美人國坐立不安,不正是,戰斗民族的精神,還在炙烈燃燒嗎?
❼ 金帳汗國為什麼要通過弗拉基米爾大公而不是直接統治羅斯諸國
1243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以伏爾加河為中心建立了欽察汗國,也就是歐洲人記載的金帳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定都薩萊。熟悉蒙古西征這段歷史的人也許都知道,蒙古人建立了一個空前的帝國,武力征服重要方式,而統治手段往往是「以夷制夷」。
金帳汗國對羅斯的統治就是這個類型,利用羅斯王公來控制羅斯人民。當然,這個方式不是簡單的只有這一種手段,八思哈制度作為重要的統治制度也對金帳汗國對征服地的統治有著重要作用。
當然,蒙古人也並非簡單的扶植這些地方首領就完事兒了,實際上操作更「社會」。首先,他們會命令這些羅斯的王公們必須要道都城薩萊接受大汗的冊封。這個冊封也不是簡單給個名頭。實際上是一種政治審核以及授權,這個過程包含的就是在羅斯的諸位王公之間也要挑撥離間,製造不和,以防止這些地方首領再串通一氣。
所以都是王公,有的受到重用,有的則是被冷落甚至殺害,領土面積也會有所不同。至於弗拉基米爾大公,實際上是在統治後期,莫斯科公國嶄露頭角後後被扶持的全權代理人,即「弗拉基米爾及全俄羅斯大公」。
❽ 金帳汗國時期的俄羅斯,金帳汗國為什麼不直接統治俄羅斯
1蒙古人少,能做官的人也少;
2俄國那一塊地,不富裕,沒什麼油水;
3蒙古人自信,沒人敢造反;
4蒙古人對異族人的統治,希望越簡單越好,一般是「加殼式」管理;被征服國家,殺光其原統治階層,提拔一批「漢奸」,按舊有政府方式運行,外加一個蒙古人的小集團「達魯花赤」監控著;
❾ 統治俄羅斯數百年的蒙古人最後怎麼沒生活在俄羅斯
俄羅斯一個光看國土就讓人感到壓抑的龐然大物!但就是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卻被一個民族硬生生的統治了2個世紀之久,並且這個民族如今還不是俄羅斯194個民族之中的任何一個,這個民族就是蒙古族!
倖存下來的蒙古人為了保住自己的一條命只好逃出俄羅斯或者融入其他民族!雖然如今的俄羅斯沒有蒙古族,但是有一個韃靼族與蒙古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個民族曾經在蒙古人大屠殺中收納了不少的蒙古人!而如今這個民族早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第二大民族!
❿ 俄羅斯現在是世界強國,但歷史上曾經被蒙古國控制是真的嗎
俄羅斯在當今的確是一個世界強國,且到目前為止,都是領土面積世界第一國家。當然了,這個土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靠俄羅斯自己堅持不懈用武力奪回來的。但是為什麼俄羅斯這么喜歡擴張和好戰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像一個歐洲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每個俄羅斯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蒙古人。
因為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人的時候,一直對俄羅斯都是用殺戮和恐懼威脅兩種辦法。所以俄羅斯的上層貴族,普遍都和蒙古人聯姻,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洲人說,俄羅斯人的靈魂里,都有一個蒙古人的原因。而因為蒙古人的長期統治,蒙古人的習性和思想,也很多的融入到俄羅斯人的血液里。這就是為啥說,俄羅斯人是戰斗民族,要知道,歷史上真正的戰斗民族只有一個,那就是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