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磁炮美國真的有么
有 但技術還沒有《變形金剛2》中那麼成熟 目前還在試驗中 要反戰到電影中將電磁炮裝到軍艦上的那種程度 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北京時間2010年12月12日消息,美國研發的強力武器電磁軌道炮離成功再邁進一步。海軍在前日的試射中,將電磁炮以音速5倍的極速,擊向200公里外目標,射程為海軍常規武器的10倍,且破壞力驚人,是至今試射的最佳成果。
中國電磁炮研製方面與歐美西方國家在同一起跑線上,但限於技術和人才原因中國電磁炮研製會稍慢幾年,但近期我國會進行試驗性安裝測試。在某些技術上將會比美國電磁炮更先進。
今年8月,中國軍方在內蒙古炮兵靶場對超高速電炮進行了首次實驗,25公斤的彈丸被發射到250公里以外的預定區域,實驗獲得圓滿成功。目前,中國設計師正在對超高速電炮進行改進,主要是加大彈丸的發射重量,以達到發射50公斤級以上制導炮彈的水平。
Ⅱ 全世界公認的先進武器有哪些我們國家有嗎
(電磁炮擊穿鋼板效果圖)
Ⅲ 軍事:俄羅斯有沒有搞電磁炮
電磁炮這種尖端武器任何國家都是夢寐以求,只是研製門檻太高,目前只有幾個國家進行研發。已經研製出樣炮,公開進行實驗的好像只有美國與中國。
俄羅斯肯定進行過相關研究,可能是進展不大,所以沒有這方面的報道。
Ⅳ 為什麼現在各國的電磁炮研究那麼久了,還是沒有投入到實戰中
技術上看可能已經挺不錯了,主要是能源問題,再簡單點說就是電能問題。電磁炮耗電能量巨大,據以前看一期紀實節目稱,可以消耗一艘驅逐艦核能一半的能量。現在可能已經提升了,但是相關的電源方面技術沒有什麼太本質性的提升,所以可能比較困難。另外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去年聽說我國電磁炮好像已經上艦測試了。
Ⅳ 電磁炮的發射原理是什麼
電磁炮是這樣一種裝置:利用強大的電磁力來加速彈丸,使彈丸高速射向目標並將其摧毀。
電磁炮的發射原理同普通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電動機由定子和轉子兩大部分組成。通電後,電流通過定子上的線圈而產生電磁力,而轉子就在電磁力的推動下高速運轉起來。
在這里,我們把電磁炮看作一台特殊的「電動機」。炮身相當於電動機的「定子」,炮彈相當於電動機的「轉子」。電磁炮的炮身是兩條長長的平行銅導軌,炮彈就夾在這兩條導軌的中間。
導軌通電後產生一個強大的電流,此電流沿其中一條導軌輸入,流經炮彈,然後再由另外一條導軌返回;這樣,便在這兩條導軌之間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而該磁場與炮彈中的電流相互作用,產生一個強大的電磁力;此電磁力推動著炮彈沿導軌高速前進,並且日其運行速度越來越高,炮彈就這樣被射了出去。所以電磁炮又叫「軌道炮」。
由於電磁推力大,所以電磁炮的炮彈能夠達到很高的速度。美國的兩個電磁炮實驗室已經將3克重的彈丸加速到每秒11千米,另外還將300克重的彈丸加速到每秒4千米。我們知道,一般火炮的射出速度只有每秒0.8千米左右,步槍子彈的射出速度也只有每秒1千米左右。
由於電磁力很均勻,故電磁炮的彈丸在飛行中比較穩定;又由於在發射時不出火焰和煙霧,也不產生沖擊波,所以電磁炮的隱蔽性好;電磁炮可以根據目標的特徵快速調節電磁力的大小;另外,電磁炮也比較經濟。常規火炮的發射葯每產生1兆焦耳能量大約需耗資10美元,而用電磁炮只需0.1美元。
電磁炮的發展受到各軍事強國的高度重視,例如在美國的「戰略防禦計劃」中,對電磁炮的研製佔有重要地位。
不過,從電磁炮的當前發展水平來看,距離實戰要求仍有一定的距離。例如:實戰要求能將3千克重的彈丸加速到每秒15~30千米的速度,而目前的實際水平距離這個要求還差得很多;目前的電磁炮導軌材料還不夠強固,彈丸高速掠過時,往往會使導軌發生剪切、變形甚至熔化;高速飛行的電磁炮彈丸在穿過大氣層時,容易被燒蝕;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的天基電磁炮武器系統,其重量太大,其費用也極高。
電磁炮從結構上可分為電磁軌道炮、電磁線圈炮和電磁「重接」炮。
其中,電磁軌道炮是目前發展較為迅速的一種電磁炮,它主要由兩條平行的導軌和在導軌之間滑動的微型射彈以及射彈電樞等組成。導軌作為電磁軌道炮的線性電磁推進加速器,當發射時,導軌和射彈電樞被通上巨大的瞬時電流,在導軌間形成強電磁場,由電磁相互作用使導軌加速器產生巨大的加速力,從而使導軌間的微型射彈加速,並以極高的速度發射出去,實現與目標直接碰撞,靠相對碰撞產生的巨大動能摧毀目標。
目前,美國有多家機構在從事電磁軌道炮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電磁線圈炮也叫同軸線圈加速炮,是最早製造的電磁炮,在20世紀初就已能做到將10千克重的炮彈加速到100米/秒。
在70年代中期,前蘇聯的科學家已能將1.3克重的金屬環加速到4.9千米/秒。線圈炮由環繞於炮膛的一系列固定加速線圈與環繞微型射彈的彈載運動線圈組成,當這些線圈按順序加電時,產生運動磁場,使處在磁場中的微型射彈加速發射出去。電磁「重接」炮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兩個磁場重新結合產生新的更大容積的磁場結構,來加速發射微型射彈。「重接」炮是天基超高速電磁炮的備選方案。
除美國以外,俄羅斯、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日本和以色列等國也在開展電磁炮技術的研究。
Ⅵ 電磁炮已經用於實戰了嗎
現在的電磁炮仍處於實驗階段,美國和前蘇聯(俄羅斯)在相關方面的進展比較大.由於現在的電磁炮裝置巨大,電力需求很難滿足,還沒有出現適合在戰場作戰的型號,類似變形金剛2中,美國驅逐艦上的電磁炮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面世
Ⅶ 為什麼各國電磁炮的主要發展方向都是磁軌炮
什麼是電磁軌道炮
軌道炮:或譯做磁軌炮、導軌炮,是電磁炮的一種。電磁炮是利用電磁力產生動能推進彈丸的一種先進的動能殺傷武器,與傳統的大炮將火葯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時間要長得多,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國軍事家們的關注。自80年代初期以來,電磁炮在未來武器的發展計劃中,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部分。軌道炮由兩條平行的導軌組成,彈丸夾在兩條導軌之間。兩軌接入電源,電流經一導軌流向彈丸再流向另一導軌產生強磁場,磁場與電流相互作用,產生強大的洛倫茲力推動彈丸,達到很高的速度(理論上可以到達亞光速)軌道炮由法國人維勒魯伯於1920年發明。
優點
一是彈丸速度快,精度高,射程遠,威力大。彈丸約能在6分鍾內飛行200海里,初始速度達到2500米/秒,比普通槍彈的速度快2至3倍。帶有巨大動能的彈丸通過直接撞擊目標將其摧毀,威力極大。同時極高的飛行速度可以減少炮彈的飛行時間,使炮彈不易受到干擾,保證了炮彈的精度。
二是炮彈體積小,重量輕。電磁炮彈幾乎不使用推進劑,減少了裝葯量,所以炮彈的體積只是傳統120毫米火炮炮彈的八分之一,重量是其十分之一,這樣可顯著提高武器系統的攜彈量,減少後勤負擔。現在的艦船一次只能攜帶70枚制導導彈,而電磁軌道炮彈則能輕易地一次裝載幾百枚。
三是生存能力強。炮彈幾乎不裝填炸葯,又可減少炮彈在製造、運輸、儲存方面的安全隱患。
世界哪些國家擁有電磁軌道炮
目前世界上研製電磁炮的國家僅有兩個,除美國外,就是中國,反正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會搞出電磁炮,只有中美在研發電磁武器,未來的海戰格局也將因此改變。而美軍一直擔心中國也擁有電磁炮,因為美軍認為電磁炮將是未來海戰的方向,只想自己擁有此技術,如今美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勁對手,中國在同一時期也開始裝備了新式電磁炮武器,這讓美國的領先優勢沒保持幾年就會持平了。令美軍最為擔憂的,若是中國海軍一旦把電磁炮白菜化,那麼艦隊周圍100公里之內豈不是變成禁區?
美國情況
早在2005年,美國就啟動了電磁炮項目,目前美國的電磁炮已基本具備對陸攻擊和反艦的功能。據美軍公開的相關資料顯示,目前開發成功的電磁炮完全可穿透T-72、T-80坦克的裝甲。目前,美軍的電磁炮研發項目已進入第三階段,即開發防空型電磁炮。據悉,它的發射速度為10發/分鍾、射程達200千米。美國希望用它來替代艦載防空火炮和防空導彈執行防空任務,打擊各種戰斗機,還能在較遠的距離上攔截反艦導彈。不過為了提高炮速,美國已和英國BAE系統公司進行了合作,據悉現在研發的電磁炮射速要求在7馬赫以上,至少實現每分鍾發射6至10次,這樣有助於它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擊中遠程目標。不過美軍的最終目的是開發反導型電磁炮。這款炮可摧毀低軌道衛星和在大氣層外飛行的彈道導彈。美國海軍期望艦載防空電磁炮能夠成為反制中俄航空武器的法寶。
中國情況
軍事裝備技術上有兩大技術難題都和航空母艦的作戰有關,而這兩大技術又都分不開電磁脈沖壓力系統,他們就是「電磁彈射器」和「路基電磁軌道炮」,這兩種技術一個可以讓航母大大提高作戰效率,而另一個若實現在艦艇上的俄小型化模式,將使得航母群的區域防空和進攻產生非常大的優勢。而讓一直處於世界先進的西方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大技術同時都被中國攻克了。先說電磁彈射技術,這項技術是航母作戰的最強補助也可以說是一種助推器,是航空母艦上的一種艦載機起飛裝置,已由美國最新下水的(2013年10月11日)福特號航母首先裝備。與傳統的蒸汽式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具有容積小、對艦上輔助系統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輕、運行和維護費用低廉的好處。是未來航空母艦的核心技術之一。電磁彈射系統可以每45秒彈射一架飛機,比蒸汽彈射系統的速度快25%。此外,由於電磁彈射系統不產生蒸汽,因此是彈射無人駕駛飛機和其他電動飛行器的最佳選擇。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彈射技術專家馬偉明曾經公開對外宣稱:中國攻破世界最難技術:西方跪求分享!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彈射技術專家馬偉明曾經公開對外宣稱,「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電磁彈射器當然不是問題」,其實中國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公開過口徑為90毫米的四體磁極的電磁原型炮,瞬間能源有成熟的20兆焦和100兆焦輸出級別的器件。在電磁軌道炮上,近日國內外媒體紛紛關注,據英國報道,中國包頭市西北方的一個裝甲設備與火炮測試中心有兩門個頭巨大的火炮,分別長約80英尺(約合24米)和110英尺(約合33米)。這兩門火炮被固定在一個混凝土基座上。這個混凝土基座曾於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間現身,當時衛星圖像首次捕捉到了這兩門火炮的身影。阿斯特里姆公司提供的圖像證實,這兩門火炮2013年7月仍在原處。
筆者認為,中國也同時具備研製電磁炮的能力:
筆者認為,中國也同時具備研製電磁炮的能力,我國是稀土永磁體生產大國,高磁強度稀土永磁體研究水平較好,但工程實際開發工作較少。在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武器運用方面,我國採用跟蹤研究體制,同時依靠大量的技術和人力投入很快能夠趕上美國等西方國家。其次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個研製電磁技術的國家,英國俄羅斯等國家都沒有研究出來,這導致西方的眼紅和高度關注也是必然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電磁軌道炮」既不需要火葯,也不需炸葯。與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相比,軌道炮具有以更低廉的代價擊毀天空中更多敵方導彈的潛力。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7日發表題為《對美國超級炮的首次審視》的文章稱。警報聲響徹某絕密海軍設施內的混凝土掩體。那裡,美國軍方的工程師們准備驗證一種幾乎沒有辦法防禦的武器。這是一種戰場流星,其所擁有的威力有朝一日將改變軍事戰略,並使美國走在不斷進步的俄羅斯和中國武器的前面。
作為一種未來武器,電磁軌道炮曾出現在一些西方大片中,其超強的威力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如今,這一幻想武器,即將成真,因為自詡掌握世界上最先進電磁武器的美國,正在緊鑼密鼓對這種武器進行秘密實驗。根據美國的試驗數據,電磁軌道炮可以達到音速的7倍,可以裝備在各種平台上代替原有的火炮打擊目標,不但打擊效果精準而且所需花費更低,可能僅為330美元,而電磁炮彈的價值大概為15000~25000美元,僅僅是一枚導彈價格的1/20~1/60。但不僅是價格相對低廉,而且電磁炮還有很多優於常規炮彈的地方,比如當電磁炮的彈丸初速達到5千米/秒時,可以攔截速度在4馬赫以下的空中目標。包括各種戰機、偵察機、巡航導彈、超音速反艦導彈和無人機等,而普通彈丸要想攔截3~4馬赫的導彈,射速就必須要超過10000發/分鍾才能湊效。如果要對戰略導彈進行中段和末段攔截,則電磁炮彈丸的初速就必須達到5000~7000米/秒,這樣才能在發射高度與速度上有效摧毀來襲彈道導彈;而要用於攻擊在軌運行的衛星。則電磁炮彈丸的初速就必須達到6000~10000米/秒,就能直接攻擊高度在300~1000千米的低軌道衛星。目前美軍進行試驗顯示,其已經做到了10000米/秒,這個速度用來進行彈道導彈中段和末段攔截以及攻擊低軌道衛星已經夠用,因此美軍首先使用部署電磁炮也就順理成章了。除了上述屬於航天航空方面應用之外,電磁軌道炮還可用於反艦、反裝甲和對地攻擊。比如用於反艦時,不但射程可數倍於艦載大口徑火炮,美軍現在試驗就能超過200公里。
這個數字和大部分反艦導彈差不多,而且沖擊力還是火炮的5倍,很多艦艇根本經受不住其致命一擊。在用於反裝甲時,由於其初速高沖擊力大,即使是一門小口徑的電磁軌道炮,其穿甲威力也輕松超過如今俄羅斯制式的125毫米的坦克炮。瞬間就能讓一輛疾駛的坦克被打個透心涼,任何裝甲防護可能均無濟於事。在用於對地攻擊時,幾乎可以不考慮提前量,隨瞄隨打,而巨大的沖擊力可將目標打得四分五裂,周邊一定范圍內不會留下任何有生力量。
由上述事例可知,電磁軌炮的威力巨大,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殺傷力量。可最關鍵的是,美軍發展電磁軌道炮,主要是用來對中國和俄羅斯執行「第三次抵消戰略」。也就是通過部署所需的電磁軌道炮,讓中國和俄羅斯如今大量生產部署的對准美國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火車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全部作廢。讓兩國投入數百上千億巨資發展的核反擊系統完全失效,從而讓美國重新獲得新的戰略優勢,並由此顛覆世界傳統的核平衡。這種欲置他人於不利而自己卻能獲得巨大好處的想法。實際上就是美國既有霸權思維的再現,更是其決心遏制中俄兩國的一種冷戰思維。所以,中俄兩國也絕不會坐視美國一家獨大,而且兩國也有技術有能力有資金研發這種武器。據悉,在研發電磁軌道炮時,中國有兩項技術功不可沒,一是海軍專家馬偉明院士團隊發明的「強迫儲能裝置」,二是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研發的「大面積雙面高溫超導薄膜」。前者為中國研發電磁軌道炮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證,可以使電磁軌道炮擁有所需的強大電容量,還能再45秒內再次蓄積第二次發射所需的電容量。後者就是電磁軌道炮上關鍵的加速裝置中的核心器件。這兩者的結合,促成了中國電磁軌道炮的誕生,也使其所使用的技術絲毫不落後於國外發達國家。美國能做到的,中國的電磁軌道炮一樣毫無問題!由此來看,美國想憑借率先裝備電磁軌道炮領先一步,佔領新軍事革命的制高點,廢掉中俄兩國的「武功」,看來是一廂情願了。不過,從如今美國積極發展這項技術的動態來看,其用心是險惡的,雖然中國可能並不落後,但也要努力再上層樓,力爭不晚於美國裝備這種超現代武器,從而在愈來愈多的中美對峙中,不會因為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而被繼續戰略訛詐下去。
——網上資料僅供參考
Ⅷ 美國已經有電磁炮了 而中國沒有 別的國家沒有 只有美國有電磁炮嗎
中國有電磁炮好不好,新聞都有過報道的,目前這些用於未來的先進武器,也就是中美兩國研究得最多了,中國其實在高尖端武器上並不落後,只是比美國落後一點,比其它國家都要先進。中國只是在些常規武器落後,但也跟西方差距不大,有些還比西方要先進。其實中國的現在的軍事很強大的,包括軍工沒有幾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
Ⅸ 蘇聯為什麼沒有蒸汽彈射器
蘇聯不是沒有彈射器,在烏克蘭的Nikta訓練中心就有彈射裝置,前蘇聯海軍航空兵曾成功彈射過Su-33和Mig-29K在Nikta,但技術不過關.
一、原蘇聯沒有採用彈射起飛確實是因為技術不過關,而不是什麼在北冰洋無法使用。不過當時原蘇聯的蒸汽彈射器已經接近完成了,並且確定用在瓦良格的後續艦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上。技術上的困難導致了原蘇聯只得在庫艦上用滑躍起飛,而只能把彈射起飛用於後續艦。可惜的是,蘇聯一解體,就一切完蛋了。
二、蒸汽彈射器的最大難點在於開槽漏汽和密封問題,這依靠一個國家的治金工業水平。美國主力裝備的C13蒸汽彈射器用柔性鋼帶作為密封材料。這幾年電磁彈射器逐漸成形,而我國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我想,如果我國確定用彈射起飛方式,倒是可以考慮直接用電磁的,避免出現化了大筆錢和人力搞攻關,最後弄出個落後東西。畢竟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沒有多少繼承性。電磁彈射器與電磁炮倒是一脈相承,電磁炮肯定是未來火炮發展的主流。
三、航母艦載機用彈射起飛最早是美國人想出來的,蒸汽彈射器則是英國人的發明。大家一聽到彈射器,馬上就想到是蒸汽的。其實在蒸汽彈射器出現之前,有壓縮空氣、火葯、液壓等各類彈射器。第一代彈射器是氣動轉盤式彈射器。
四、對滑躍起飛,許多人有個誤解。就是滑躍起飛比彈射起飛要消耗更多燃油,因此航程就要短很多。這和垂直起降飛機用垂直方式起飛比滑躍起飛要耗油的誤解一樣。雖然滑躍起飛的常規戰斗機在起飛時要開加力,但這個時間很短,耗不了多少油。再說了,早期的F14A彈射起飛也要開加力呢。滑躍起飛的飛機比彈射起飛的航程要短的真正原因是,為了滿足達到起飛條件,艦載機要減重。像蘇33,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3噸,但在航母上,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6噸。
五、對於彈射起飛與滑躍起飛孰優孰劣,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俄羅斯人早就想用彈射,只是由於赫魯曉夫等白痴的阻撓,最後到原蘇聯解體時還沒有搞出來。蒸汽彈射器雖然技術上有難點,但也不是除美國人外,其它地方人就做不到的。只是需要時間和金錢去攻克這個難題。要是原蘇聯從蒸汽彈射器發明之日,甚至於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從事蒸汽彈射器的研究,也不至於出現後來年三十養肥豬的局面。
六、滑躍起飛的航母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不能裝固定翼預警機。固定翼預警機無法滑躍起飛。像卡31和海王之類的預警機能部分地解決問題,可其效能與E2C沒法比,所起的作用很有限。另外,不能裝載固定翼反潛機也大大削弱了反潛力量。滑躍起飛的航母的反潛能力僅和直升機航母相當,只能載反潛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