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有沒有哪些軍事技術是強於美國的
蘇聯是長期援華的國家,新中國十年,甚至還拿到了基本完善的核技術。哪怕今天俄羅斯衰落了,問我買些軍事裝備了,也要懂得感恩與謙虛,絕對不是嘲笑曾經的師長。新中國不到五年,已有了世界第三的空軍,絕大部分是蘇聯贈送的。我首批戰略轟炸機十二架圖4,就是一例。但以後至今的教育,著重蘇聯這高價那高價,處處卡脖子類,不想報恩也就算了,但恩將仇報,會出大危險的。更要少扯北方領土,黃河兒女至明朝也沒北方概念。今中俄已有了領土條約了,想翻老賬,那新疆西藏內蒙一塊翻,要陷自己於極其被動。
大凡嘲笑老師什麼「放下架子」,俄羅斯窮到現在,從不問我借一分錢。油氣預付款與貸款,都是企業行為,方便我買打折貨。我們也從未主動給緊鄰送過一碗粥,俄羅斯最困難時期,倒是無數中華小商販乘火打劫,用無數偽劣小商品,坑害曾無私援華的「老大哥」,這是不必否認的歷史。再早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蘇修逼債」,今天終於變相承認沒這回事。那麼當時全國上下對蘇修的仇恨,就是有一方惡意造謠。
稍有點錢與能耐,吹噓餃子下水,進口幾台小發動機,也成了嘲笑俄羅斯的把柄。自己真有長處,也要懂得起碼的謙虛謹慎,而任憑小人之輩民族性發酵,要記住大宋下場,想搞成四面楚歌,最快捷的就是背信棄義與蔑鄰辱鄰,再有遠交近攻橫挑強鄰。那段歷史,尤當重讀。
轉自俄羅斯衛星網:第一部分:
最近中國多家熱門網站發布一篇題為《放下架子向中國學習的俄國表示:不懂為啥中國有人嚮往西方》的文章,文中對比了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技術上的成就。文章收獲大量點擊量,在網易上被評論12000多次。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認為,文中對俄羅斯武裝力量發展的表述存在諸多不準確之處,以下是其評論的第一部分。
中國網傳的這篇文章以一件轟動事件開篇:俄羅斯新型護衛艦似乎使用了中國發動機。首先,文中提到的21631型艦船並不是護衛艦,而是小型導彈艦;其次,這些艦船也並不會批量裝備中國柴油發動機。
裝備中國發動機的方案在2015年曾一度被考慮,但之後被否決。也許部分艦船將裝備柴油發動機,但根據更改後的配件清單,21631型艦船使用的M-507型柴油發動機由莫斯科州的科洛姆納工廠和聖彼得堡上市股份公司「星星」供應。最新式的22800型「紅帶蛛」小型導彈艦也將裝備M-507型柴油發動機。
俄羅斯采購中國發動機是用於邊境部門的護衛艦,而俄羅斯海軍21980型「白嘴鴉雛」防破壞艇嘗試使用了中國發動機。遺憾的是,使用中國發動機時遇到麻煩。比如,2017年3月,新建的「白嘴鴉雛」防破壞艇裝備的中國發動機在第一輪試驗中就出現故障。
總體上,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後,俄羅斯投入了大量資金發展本國艦船動力裝置(渦輪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並且已經在此方面取得一些實質進展。文中說,俄羅斯在1990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建造過一艘大型戰艦,但是中國在1990年以後反而建造了超過60艘大型戰艦。這一表述也不完全准確。核潛艇是水面艦隊最重要的戰艦,即使在最艱難的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都沒有停止製造潛艇。比如,971型潛艇K-335「獵豹」號於1991年底埋設龍骨,1999年交付給海軍。還有6艘在蘇聯解體前開始建設的971型潛艇,到90年代才完成並交付海軍。21世紀初,俄羅斯開始建設955型「北風之神」和885型「梣樹」系列核動力導彈潛艇。
由於俄羅斯的地理情況和對海上貿易的弱依賴性,海上水面艦隊一直起的是極其次要的作用。而且,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建完了開始於80年代末的1144型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此外,還在建設11356型護衛艦(目前已建完3艘,參加了敘利亞軍事行動)和22350型護衛艦。俄羅斯對建設小型導彈艦投注了更多注意力,小型導彈艦是世界上唯一擁有約1000噸的排水量卻能攜帶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巡航導彈的艦船。可見,中文文章的作者關於俄羅斯艦隊遠遠落後中國艦隊的說法明顯誇大其辭。
文章作者認為,俄羅斯想從中國獲得雷達技術、新式火炮系統、電子設備和航空設計技術,這樣的論調非常奇怪。要知道迄今為止,俄羅斯還在向中國供應雷達裝備。而中國航空工業產品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在俄羅斯參與或者俄羅斯起決定性參與下設計的,其中包括殲11B、FC1和L15教練機等等。文章將五代機(中文名詞是四代機)比如T50、Y20和F22的特性進行比較也相當荒唐。要知道,這些裝備的真實特性幾乎不甚了了,更主要的,是其缺乏軍中使用經驗。
對極為復雜和可靠性不高的五代機來說,這是不容忽視的"短腿"。考慮到F-31使用的動力裝置為蘇聯米格29水平且很多組件來源於更老型的中國4++殲擊機,因此將其列入"五代機"令人感到疑惑。
中國裝備上廣泛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不意味著,它們比俄羅斯同類產品技術性能高。事實上,中國將與蘇35C一同獲得的H034"雪豹"雷達,可能在很長時間里會成為中國殲擊機上使用的功能更為強大的雷達。
毫無疑問,俄產前景T14阿爾馬塔坦克,不會裝備上世紀70年代的2А46火炮。但那篇文章卻做出相反的判斷。在俄羅斯,已有幾十年時間不再生產2А46基礎型火炮,而這些火炮卻是中國125毫米坦克火炮的樣機。俄產T90C坦克上裝備的2А46М-5火炮,與主戰坦克有著巨大的差異。T14坦克上安裝的是口徑為125毫米的2А82火炮。
總體來說,俄羅斯目前在軍事技術領域並不依賴於中國。盡管俄羅斯對中國的一些成就、比如某些電子組件感興趣。但這並不說明,中國在生產帶有這些組件製成品時就超越了俄羅斯。目前,中國在無人機和水面艦船製造領域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但也要知道,俄羅斯也在積極發展無人機航空業。
⑵ 俄羅斯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俄羅斯科技
科學技術在俄羅斯復興中的作用被越來越重視。隨著俄羅斯政府對經濟改革方針進行調整,俄政府更多地轉向發展作為未來經濟增長基礎的國內現有工業、技術和科學潛力。
隨著俄經濟形勢的好轉和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俄羅斯的科技隊伍已開始出現穩定,人才流失速度也有所減緩。而且與其它發展中國家不同,俄科技界流失人員的絕大多數是轉入國內收入較高的商業部門和私有化企業中,到國外謀職定居者只是小部分。據俄科學統計與研究中心估計數字,近年俄羅斯科技界移民到國外的人數分別為:1990年2,100人,1993年2,300人,1995年為2,200人,1997年1,200人,1998年1,100人,1999年1,400人。
在科技發展體制上,俄羅斯其科技發展的激勵機制並不先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水平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但其長處在於能集中國家力量發展最具前景的關鍵科技領域,並能較快居於這些領域的世界前列。俄基礎研究、軍工和宇航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便是這種體制長處的體現。雖然當前俄科技體制也在向市場經濟方向轉軌,但政府對重大科研活動的支持系統仍得到維持。盡管俄羅斯經濟不景氣,但對於那些代表國家高科技術水平的世界尖端科研項目捨得投入。
在基礎研究方面,俄從蘇聯繼承了「世界第一流的科學」。由於投入不足,目前俄基礎研究水平已落後於美國,但仍位居世界最先進國家之列。近年來,盡管困難重重,俄羅斯仍基本保持了其整體科技的完整性,而且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數十項世界級科研成果。在十分困難的物質條件下,俄科學院仍完成了約5,000個研究課題。近年來,在基礎研究的所有方面,幾乎都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那些不進行多年耗資龐大的觀察就不可能取得成就的研究。如:俄羅斯科學院在微電子和毫微電子、電光繪圖新工藝、高溫超導、化學、天體物理、超級計算機、分子生物學、氣象等領域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核激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俄科學家先後在實驗室合成元素周期表上第114號和166號超重元素等。這些都表明俄羅斯在面向21世紀的科技角逐中,仍是實力較強的一方。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不遺餘力地撈取俄羅斯的科技人才和成果的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證明這點。
在高技術研究方面,由於過去的積累和各方面的努力,俄羅斯在很多領域仍然保持著先進地位和許多原創性技術。據俄工業科技部調查,在當今世界決定發達國家實力的50項重大技術中,俄羅斯在其中12—17項技術領域可以與西方發達國家一爭高低,如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
參考資料:江西省科技廳國際合作處
⑶ 俄羅斯的航天技術與美國相比,哪個更加厲害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8
⑷ 中國和俄羅斯的科技實力現在哪個強
目前來說,是俄羅斯。
科技,最能體現的就是航空業,航空業是高科技最為密集的領域。
最能體現航空業科技的高低,就是發動機。俄羅斯在發動機方面的確優於我國,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被稱為『軍事大國』,因為美國的航空業非常高。
不過,有利也有弊,俄羅斯和美國的科技實力雖然強大,但是總體來說,產業比較單一。
列如蘇聯,當時的科技來說,蘇聯絕對是一等一,但就因為科技太強,沒有人種田,經濟跟不上開銷,解體了。
而美國現在也陷入了經濟低估,因為美國除了高科技,它真心沒有可以出售的,其他國家和美國做生意,主要是軍事裝備,但是價格昂貴,附加的政治條件太多,所以很多國家都不願意買。
總體來說,中國的科技,目前只能排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後面,盡管在航空業中國已經進入了世界列強,但是比起美俄也顯得稍有不足。
⑸ 為什麼有人會說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是世界第一水平
世界第一,無稽之談。無論是發動機的壽命,大修時間,故障率,推力都不如美國。何來世界第一水平一說呢?事實上,俄羅斯發動機的技術直接繼承於前蘇聯。其發動機的各項性能指標之所以與美國發動機有較大差距,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先天條件限制,也就是說俄羅斯在材料,技術上與美國有差距。第二:冷戰時期,前蘇聯認為在空戰時,戰斗機損失後,發動機也就無用了,因此發動機夠用就行,不需要糾結性能強不強。
無論是材料還是製造工藝俄羅斯與美國都有差距,單晶葉片,粉末盤,渦前溫度等等,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是製造不出來的。說到製造工藝,美國更是遠超俄羅斯。
⑹ 俄羅斯的那些軍事技術比美國強
在過去12年間,大家已經習慣性地認為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已經衰退:裝備不足,供給不足、訓練不夠,因此,俄羅斯軍力就被冠上了「二流」的稱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俄羅斯一直在不斷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其實力絕對不容小窺。按照發展的趨勢,俄羅斯仍有機會和能力與擁有最先進軍事技術的國家進行對抗。
據7月22日俄羅斯《真理報》報道,長久以來,俄羅斯境內的車臣戰爭似乎印證了俄羅斯軍事實力衰退的觀點,現有針對俄羅斯海陸空三軍的文章和報道寫的都是俄羅斯迫切需要改革和從國外得到經濟援助這些內容。
基本上,當前的分析家似乎都認為自從1992年以後,俄羅斯已經不再是美國軍事力量的有力競爭者。媒體對於俄羅斯軍事技術成果的報告也就局限於俄羅斯戰機在國際航空展上墜落等負面新聞上,偶然也會有一些關於最近俄羅斯參加了某個軍事展覽的「稱贊性」報道。
同時,關於美國在軍事技術方面取得的突破卻是鋪天蓋地,尤其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以後。美軍裝備先進,一直把精力集中在運用新技術和新戰略進行軍事改革方面,而俄羅斯軍隊的裝備卻只有那些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被淘汰的武器。
實際 擁有尖端軍事技術仍可能與美國抗衡
然而,即使是在當前嚴峻的局勢下,俄羅斯還是一直在為恢復大國地位的目標而奮斗。擁有尖端軍事技術,這是俄羅斯在早期定下的目標,現在已經成為趨勢。雖然現在俄羅斯的海陸空三軍處於被荒廢的危險局勢,但俄羅斯要蘇醒重新成為軍事發電站的一切要素都仍在原位。在各種國際軍事交易展覽上,俄羅斯一直不斷吸收各國最高級的軍事技術,而且在展示其軍事實力方面也一直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
S-300比愛國者優越
盡管存在經濟上的困難,俄羅斯依然能夠經常地憑著其尖端的軍事技術讓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取得的最好成績之一就是其自己研製的BMP-3步兵戰車,BMP-3是世界上火力最強大的步兵戰車。就連一直從美國購買武器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都下了不少BMP-3步兵戰車的訂單。
俄羅斯的地空導彈系統S-300,以及它更強大的「後來人」S-400,都被認為比美國研製的愛國者導彈系統更加強有力。曾經有人希望能舉行一場愛國者導彈和S-300的軍事演習,但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這讓俄羅斯的導彈系統看來毫無異議地要比美國的導彈系統優越,遺憾的是,這一結論從來沒有得到過證實。除此以外,還有俄羅斯的「卡」系列武裝直升機,結合了最新的技術和戰略,「卡」系列武裝直升機的實力可與美國和西方最好的武裝直升機媲美。
「蘇-30」戰勝F-15
另一個證明俄羅斯軍事實力的最佳例子是前不久舉行的印美聯合軍事演習,這次演習媒體給予了廣泛報道。在印度空軍服役的俄制「蘇-30」戰機與美軍的F-15戰機進行實戰對抗,結果印度空軍大獲全勝,這讓美軍指揮官感到十分意外和吃驚。美國空軍戰斗指揮部司令哈爾·霍恩伯格將軍承認這次演習給美國空軍敲響了警鍾。
此外,俄羅斯軍隊建設也一直在研製新的直升機、坦克和裝甲車,努力使這些新產品的價格與西方最好的產品的價格持平。一直都是美國武器市場常客的墨西哥也表示出要從俄羅斯購買武器的興趣。
前蘇聯打下良好基礎
俄羅斯部分軍事技術的研製成功(雖然只是有限的,但對於俄軍事工業的發展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因為即使是在俄羅斯的困難時期,曾經是前蘇聯極端秘密項目研究地的部分軍事工廠和隱蔽城市的功能依然沒有改變。當時,前蘇聯的許多軍事技術就已趕上西方,甚至超越它們。後來雖然前蘇聯解體了,但對軍事的研究卻一直沒有停止過。
如果美印軍演真的是個警鍾的話,可以想像得到,對美國來說,將會出現更多類似的教訓。但是,俄羅斯當前的軍事實力還不是其領導人想要的結果。按照發展趨勢看來,俄羅斯仍有機會和能力與擁有最先進的軍事技術的國家進行對抗。
俄媒體叫板:美國不可太自大
因為美軍以後將會與擁有俄制武器的部隊作戰,基於以下三個原因,美國不得不密切關注俄羅斯的軍事發展步伐。
第一個原因是,武器出口是俄羅斯獲得更多硬通貨的最好途徑之一。除了美國,目前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軍事技術出口國。根據來自不同媒體的報道稱,因為財政拮據問題以及俄羅斯的軍隊數目有限,俄羅斯目前很可能會將更多的現代軍事技術用於出口,而不是裝備自己的軍隊。這意味著俄羅斯的武器在經過多次轉手後,很可能會落到恐怖分子、武裝分子手裡。當然,這並不是俄出口武器的初衷。
第二個原因是,俄羅斯政府認為自己對「附近國家」(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些國家已經在自己公正的經濟、政治、軍事影響范圍內。
⑺ 單論軍事科技,當今俄羅斯VS巔峰蘇聯,大家覺得它們兩者誰強
單論軍事科技,當今俄羅斯VS巔峰蘇聯,我認為現在的俄羅斯更強。主要原因是來自於現代技術的極速進步。
蘇聯解體的時候,電子計算機技術才開始發展,集成電路技術和顯示技術、軟體技術還沒有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那個時候大多數的武器還是機械化的,所以蘇聯的軍隊也是機械化的軍隊,而非是信息化的軍隊。
⑻ 日本和俄羅斯的科技誰更強
民用科技日本絕對領先,
新材料、新能源、光學設備、發動機、精密機械、精密機床、化學工業、生命科學、半導體、民用重工、鋼鐵、汽車、電器、IT、通訊、機器人、造船等等無不持世界之牛耳。
俄羅斯的科技領先主要還是源由蘇聯時代的重工化和軍工化,
俄國領先日本的科技主要有航空、航天、天體物理、核能物理、以及眾所周知的軍事工業等。。
再說說兩國的長處與短處,
對日本來說,由於基礎科學沒有俄國雄厚,很多技術都是沿自其他國家的技術,但卻比別國做的更好更精更高;又由於戰後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人在涉及一些高科技時會受到限制,比如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
對於俄羅斯來說,基礎科學歷經數百年的沉積,這點要比日本要雄厚得多,但由於蘇聯時代的發展重點和國家工業及經濟水平的限制,造成了俄國工業水平製造的落後,目前來說,由於現在國力的所限,好多科技工業還只是前蘇時代的修修改改。
因此兩國各有所長,未來的發展就不得而知。
就目前來說,日本科技水平整體要強於俄國不少。
⑼ 俄羅斯在軍事科技方面那些還比美國先進
樓上說得太籠統,也沒說到重點。個人認為俄羅斯真正強大的,也是俄羅斯自己最自信的,也是它軍方願意在有限的預算持續投資的,這幾方面:1 核潛艇. 2史上最厲害彈道導彈 3各種超性能反艦導彈. 4全程超音速巡航導彈. 5氣泡魚雷. 6運載火箭及其發動機.7部分直升機. ……個人覺得,由於陸地武器系統目前為止 沒啥不可超越的武器了。航空武器系統跟電子信息相關度太大 俄羅斯與美國比不佔優勢,水面戰艦也不是長項。長期以來 蘇聯的重心思想是變態潛艇和變態的各種導彈來壓制美國航母,基於這個指導思想,俄羅斯牛逼的就是水下武器系統,俄羅斯核潛艇領先中國50年,領先美國20年,。俄羅斯某些變態導彈領先中國30年,領先美國15年。俄羅斯超音速轟炸機領先中國30年,落後美國10年。俄羅斯氣泡魚雷領先中國30年,領先美國20年。世界上有核潛艇的國家俄,美,英,法,中 五個,但是能全球巡航,隨時瞄準大城市的核潛艇 只有俄美兩家,能實現大西洋半個全球巡航的英法兩家,唯一有核潛艇而不能戰斗值班巡航的只有中國,中國核潛艇至今沒有開出遠洋正式值班執勤 無法有限效二次核反擊。世界上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導彈是俄羅斯 彈頭最重的是俄羅斯 速度最快是俄羅斯。巡航導彈速度最快是俄羅斯,機動最大是俄羅斯。至於外銷武器的s300和蘇系列戰斗機都是防禦性武器,在俄羅斯不是機密武器,也不是啥真正的先進武器,超音速轟炸機俄羅斯就不賣 永遠不賣 性能卓越的導彈俄羅斯不賣 核潛艇想都別想。
⑽ 目前俄羅斯最厲害的軍事技術是哪方面
俄羅斯最厲害的軍事技術還是在戰略核武器方面 總體上來說是具備抗衡美國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