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打贏多少次戰爭

俄羅斯打贏多少次戰爭

發布時間:2022-05-16 12:08:16

『壹』 誰最兵強馬壯之:俄羅斯為何打贏所有關鍵戰爭

近幾年,由於收回克里米亞,俄羅斯飽受西方制裁,經濟大受影響,但其卻仍然堅定不移,大力發展國防。有人問普京,為什麼要這樣做?

普京講了一個著名的段子:一名退伍老兵回到家,發現自己的佩劍不見了。問兒子,「看到我的佩劍沒有」。兒子答,「我用它和鄰居家的小孩換了一塊手錶」。老兵說:「兒子,你幹得真棒!假如有一天強盜來了,殺了我和你媽媽,強奸了你姐姐,你會戴上手錶,對他說你好,現在是莫斯科時間晚上十二點半。」

幾乎打贏了所有關鍵戰爭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俄羅斯從一個莫斯科周邊的小公國,歷經幾百年發展,成為今天橫跨歐亞、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經歷了數不勝數的戰爭,可以說,他們打贏了所有關鍵的戰爭。

300多年前,彼得大帝率領落後的俄羅斯,創建海軍,在十八世紀初的北方戰爭中,戰勝了當時強大的瑞典,一舉奪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葉卡捷琳娜大帝,則帶領俄羅斯打敗了土耳其,奪得今天的黑海沿岸,包括克里米亞等地區,取得黑海出海口。

俄羅斯民族尤其引以為豪的是兩次衛國戰爭:一次是1812年的衛國戰爭,打敗了當時在歐洲不可一世的拿破崙,當年他率六十萬大軍,企圖滅亡俄羅斯,卻被足智多謀的老帥庫圖佐夫擊敗,最後只帶著幾千人倉皇逃回法國。俄軍則一路反擊,佔領了巴黎。

筆者曾前往聖彼得堡喀山大教堂,印象最深刻的是,裡面掛滿了許多把被攻克法國城市城門的鑰匙!

一百多年前,打響俄國十月革命第一槍的阿夫樂爾巡洋艦。

從歷史到今天,俄羅斯民族強烈的憂患意識,似乎從未消退。他們始終認為,只有強大的國防,才能維護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利益,因此也把發展國防放到優先地位。

其次,俄羅斯民族比較幸運的是,在國家民族危機存亡的關鍵時刻,總有戰神級人物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兩次衛國戰爭中,前有庫圖佐夫,後有朱可夫。或許,俄羅斯戰術級行動不行,但其優秀的軍事統帥,往往都有很好的大局觀,不去計較小型戰術行動的得失,眼光往往看得更遠。

『貳』 日本和俄國(從沙俄一直到俄羅斯)總共發生過哪幾次戰爭

至少兩次,1904-1905年間日俄戰爭,1945年蘇聯紅軍對占據東北的日軍交戰。

『叄』 俄羅斯維持國內政治統一的相關戰爭有哪些

車臣戰爭一共打了兩次,第一次是葉利欽打得,第二次是普京打得。這兩次戰爭的結果是天差地別,第一次車臣戰爭直接將俄羅斯的臉面丟盡了,直到第二次車臣戰爭才基本上平定了車臣的獨立勢力。但目前車臣仍舊具很大的自主權,處於一種半獨立狀態。

1990年年底蘇聯解體,而就在蘇聯解體的前兩個月,車臣獨立分子杜達耶夫在自己老家成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正式宣布獨立。

對於車臣的動亂,當時的葉利欽無心處理,畢竟獨立之初的俄羅斯一片混亂,葉利欽與杜馬議會之間矛盾不斷,自己的總統之位尚不能坐穩,哪還有心思去管車臣。而且當時嚷嚷著獨立的自治共和國也不止車臣一家,葉利欽需要一個個的解決。
1992年5月,葉利欽與杜達耶夫簽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分配財產條約》,隨後俄羅斯聯邦政府在車臣的全部駐軍和所有行政機構都悉數撤出,車臣已經取得實質上的獨立。
不過杜達耶夫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在解決了車臣境內的反對派後,不斷騷擾旁邊的達吉斯坦共和國,並驅逐和屠殺車臣境內的非車臣人,大約有2.1萬俄羅斯族人死於杜達耶夫的槍口。
1994年葉利欽總算解決了國內的憲政危機,鞏固了自己的權力,面對著車臣的咄咄逼人,葉利欽決定武力解決問題。
但是在出兵評判這個問題上,俄羅斯政府內部卻出現了巨大的分歧,眾多高層將領竟然反對攻打車臣,時任俄軍副總司令員愛德華·沃羅比約夫大表示不願意「向自己的人民開戰」,擅自宣布暫停俄軍對車臣的攻勢,並隨後辭職。而曾經揚名於阿富汗的國防部副部長鮑里斯·格羅莫夫也為此辭職,並在電視上宣稱入侵車臣會是又一個阿富汗。
面對內部的壓力,葉利欽沒有動搖,仍舊堅持開戰。在戰前俄軍是信心滿滿,人為車臣武裝不過是烏合之眾,根本不堪一擊。但是在戰爭打響之後,俄軍在前線卻是屢造挫折。
當時俄軍內部相當腐敗,軍隊中剋扣軍餉,倒賣軍用物資和武器彈葯的行為比比皆是。在俄軍前線部隊中竟然出現彈葯短缺的情況,賬目上運往前線的彈葯和實際接收的彈葯數目有著巨大差距。
並且當時俄軍的武器裝備性能也是十分堪憂,由於缺乏資金維護,許多武器甚至不能使用,而即便可以使用,戰鬥力也是泯然眾人。例如俄軍的T-72坦克在車臣戰場上被大量擊毀,暴露出T-72坦克防禦力不足的缺缺,最後是加裝了大量的反應裝甲才定住了車臣武裝手中的火箭彈。
當然,俄軍坦克裝甲部隊損失慘重也不能全怪武器,俄軍士兵軍紀渙散,訓練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當時前往車臣戰場上的都是一些剛剛入伍兩年之內的新兵,沒有任何作戰經驗,再加之俄軍指揮體系極為混亂,各個部隊和各個兵種之間的配合相當無序,各自為戰,以至於軍隊在進攻當中處處被動挨打。

除此以外,由於車臣的俄羅斯族都跑光了,當地主要是車臣人,因此俄軍沒有任何的群眾基礎。而車臣武裝則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不停地與俄軍打游擊戰,打阻擊戰。
對此俄軍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反擊手段,盛怒之下俄軍採取火海攻勢,用猛烈地炮火地毯式轟炸車臣人的征地和據點,這才得以包圍車臣首府格羅茲尼,但這種無差別的火力覆蓋也造成了巨大的平民傷亡。
格羅茲尼作為車臣的首府,車臣在這裡布有重兵,在首次嘗試攻打格羅茲尼失敗後,俄軍很快又展開了第二次全面進攻。但是在巷戰中俄軍遭到車臣武裝來自四面八方的無死角打擊,進攻部隊都是成建制的團滅。

(格羅茲尼戰役中被擊毀的俄軍裝甲車)
無奈之下俄軍仍舊採取火牆戰術,用猛烈地炮火逐步前進,最後在摧毀了整個城市後才拿下了格羅茲尼。
喪失格羅茲尼的車臣武裝並沒有繳械投降,他們繼續與俄軍打游擊戰,到1996年8月,車臣武裝發動第三次格羅茲尼戰役,對駐守城市的俄軍內務部隊發動突然襲擊,重新奪回格羅茲尼。

此時正值俄羅斯大選之際,葉利欽無心再戰,便於車臣簽訂了停火協議,第一次車臣戰爭以俄軍失敗告終,車臣取得了實際上的獨立。
1999年8月7日,車臣獨立頭目巴薩耶夫率領5000多名武裝分子襲擊了駐扎在達吉斯坦的俄軍,時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的普京極力主戰。

兩天之後,普京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之後又馬上出任代總理,總理。同時葉利欽公開宣布選擇普京作為自己的繼任人,普京此時已經成為俄羅斯的掌權人。

(車臣戰爭成為普京上台後首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選總理之後普京就下令打響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此時俄軍已經充分吸取了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失敗的教訓,軍隊的後勤管理,統籌指揮,士兵素質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戰爭一打響,俄空軍便效仿美軍,先發制人,通過空襲精確打擊車臣武裝的通訊站和指揮部,直接癱瘓車臣的中樞神經,接著俄軍裝甲部隊便火速推進,在戰爭中俄軍的步坦協同作戰更加高效,空軍對陸軍的支援也更加及時。相比於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屢屢被車臣武裝包圍的慘痛回憶,這次俄軍展開了對車臣武裝的反包圍,到1999年年底俄軍就包圍了格羅茲尼。

面對俄軍強有力的軍事打擊,躲在格羅茲尼內的車臣武裝士氣低落,到2000年2月6日,俄軍便控制了格羅茲尼。此後俄軍展開了對車臣殘余勢力的清繳,到5月份第二次車臣戰爭基本結束。

不過車臣武裝並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仍以恐怖行動和游擊戰與俄羅斯政府周旋,2004年9月1日發生的別斯蘭人質危機就是車臣武裝分子製造的。

(人們正在紀念別斯蘭人質危機遇難的學生和老師)
雖然俄羅斯政府承受著巨大的安全威脅,但普京堅持不向車臣武裝妥協,一直到2009年俄羅斯政府基本平定了車臣武裝。
總結一下,俄軍之所以能夠贏下第二次車臣戰爭,首先是自身實力的提升,這是硬性條件。其次是車臣內部出現了分裂,自從杜達耶夫被俄軍炸死後,車臣內部就派系林立,各派系相互敵對,嚴重削弱了車臣的實力。

在第二次車臣戰爭剛開始時,願車臣武裝頭目之一的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就投靠了俄羅斯政府軍,在俄軍勝利後他便接任車臣總統一職。2004年他被其他派系的車臣萬武裝炸死,其子拉姆贊·卡德羅夫(小卡德羅夫)繼承總統至今。

(車臣土皇帝小卡德羅夫,在普京的准許下,他甚至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
今天的車臣幾乎就是卡德羅夫家族的天下,雖然俄政府早就要求各自治共和國不得使用總統稱號,但小卡特羅夫卻不為所動,繼續使用車臣總統的稱號,對此普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現在車臣境內已經沒有多少俄羅斯族了,俄政府需要當地豪強控制局面,總不能再像斯大林那樣將車臣人發配到西伯利亞吧!

『肆』 普京絕對是在戰爭中崛起的,他到底發動過多少次戰爭

普京在上任之後最著名的作戰就是其對車臣分裂主義分子的打擊,也就是第二次車臣戰爭。這次戰爭之後,車臣宣誓效忠普京。從這里就可以管中窺哦的看出普京是一個鐵血領袖。普京打過的仗可不止這一次,而是進行了多次。首先就是車臣戰爭,打服了車臣共和國。其次就是俄格戰爭,直接把挑釁俄羅斯的喬治亞打的抱頭鼠竄。最後就是目前的敘利亞戰爭,幫助政府軍連戰連捷,馬上就要重新恢復敘利亞的穩定了。

最後就是目前的敘利亞戰爭,幫助政府軍連戰連捷,馬上就要重新恢復敘利亞的穩定了。作為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軍事存在,敘利亞對俄羅斯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所以普京直接排出了俄羅斯空天軍參戰,幫助敘利亞政府軍連戰連捷,不經打敗了ISIS,還對敘利亞反對派形成了壓制性的優勢。

『伍』 俄羅斯歷史上的戰爭沒輸過嗎

1904年日俄海戰

甲午戰爭結束後,俄國為遏制日本勢力在華蔓延聯合法、德兩國迫使日本向中國歸還遼東半島,為了對俄國的「義舉」表示感謝,中國允許俄國修建橫穿東北的鐵路,並將遼東半島租借給俄國。(後來日俄戰爭中中國又表示『中立』,在你的國土上打仗,你能中立嗎!)

日本對此極為不滿,利用從中國獲得的巨額賠款瘋狂擴充軍備,並與英國締結軍事聯盟,准備在遠東聯合抗衡俄國。在軍事實力高速膨脹又得到英國支持的情況下,日本向俄國發出挑釁,要求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占優勢利益」。

此時的俄國政府正面臨資本主義革命的壓力,日本的做法正好用於分散人民的注意力,於是沙皇拒絕了日本的要求。於1904年2月6日兩國斷交;日本2月8日對旅順港內的俄國艦隊發動偷襲,日俄戰爭爆發。這里要說的是:日本人一貫認為背信棄義的偷襲就是智謀,這次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以下是摘錄的陸軍戰況:8日夜日艦偷襲了旅順港內毫無准備的俄國太平洋艦隊後,9日,日艦隊襲擊仁川迫俄艦自沉,日軍獲得制海權。3月21日,日軍在朝鮮鎮南浦登陸,4月進至鴨綠江,30日夜突破俄軍防線,5月初日軍在遼東半島登陸,5月底佔領金州和大連,開始攻打旅順。俄軍用塹壕、地雷、電網加強了旅順外圍防線。8月7日,日軍發動攻擊,10日,俄艦隊試圖突圍,很快被日艦隊擊潰。8月19日,日軍發動強攻,至24日,仍未突破,開始進行圍困。6月俄軍企圖增援旅順被擊退,在鞍山、遼陽一線組織防禦,8月24日,日軍發起進攻,9月3日俄軍撤退。9月19日,日軍對旅順發動第二次進攻,遭俄軍頑強阻擊損失慘重。10月30日,日軍發動第三次進攻,12月7日日軍佔領城外製高點,用重榴彈炮轟擊俄艦隊,9日,俄艦隊基本被殲。1905年1月1日,俄軍投降。俄軍從遼陽撤退後,在奉天組織防禦,2月18日夜日軍發起攻擊,3月9日,日軍突破俄軍陣地,3月10日轉入追擊,奉天會戰中俄軍損失7萬人。

下面是偶的記述:戰爭開始後,俄國太平洋艦隊因實力不足連連失利,躲入旅順港。日本人用沉船將旅順口軍港的主航道封死,使得俄軍艦隊不能出海作戰。糾纏中,俄國海軍指揮官,馬卡洛夫在旅順口海戰中陣亡。為了扭轉在遠東的不利局勢、沙皇決定在波羅的海艦隊內組建出一支特混艦隊,前往遠東。

這支費時4個月,由7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及一些輔助艦船組成的艦隊,被命名為太平洋第2艦隊,由沙皇寵臣羅哲斯特文斯基中將統帥前往中國。

俄國海軍在當時世界海軍排行榜上列第3位,太平洋第二艦隊是一支非常強大的艦隊。這支由太平洋第2艦隊和中途加入的太平洋第3艦隊組成的特混編隊,共有多達38艘戰列艦。

當時陸地戰況吃緊,俄軍使用了新式的馬克辛重機槍,日軍對此事先毫不知情,戰爭中才發現,對此束手無策。日軍唯一的對應方法就是組織敢死隊,頂著重機槍的彈雨硬往上沖。陣亡者數以千計。這件事最大的功效就是提醒海軍真正做好准備。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指揮陸地戰爭的乃木大將,此人後來竟被日本人命名為僅有的兩個『軍神』之一。這是一個很滑稽的事情,因為不知用計,死了那麼多人還當『軍神』實在是一個國際玩笑,當時評定的標准有幾個:最終的勝利是一個(此前日本從未戰勝過歐洲列強);另一個就是他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放進敢死隊,而且全都陣亡了。乃木在國內也面臨著極大的批評,所以戰後他便自殺身亡。

馬克辛重機槍事件使日本海軍警覺起來,開始按照真正的戰爭准備進行動員,在情報、後勤和訓練上馬上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首先是情報方面的。日本人從這時開始重金收買情報,結果在歐洲的間諜在巴黎的一次舞會上發現俄國人已經組成了強大的第二太平洋艦隊。

接著日本人又發現這支艦隊存在著極大的問題:新舊艦只不一,編隊航速相當低;由於俄國艦隊是從波羅的海出發前往遠東,途中經過北海、大西洋、印度洋、中國海,航行220多天,航程近18000海里(幾乎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在航行過程中艦隊得不到可以加煤的港口,只得把軍艦上一切能裝東西的地方都裝上了煤,結果造成整個艦隊的航速更慢、艦員的生活環境變得異常惡劣。

俄國軍艦表面強大,但火炮射速遠遠落後於日本、炮彈質量也差(前主炮俄國炮彈平均裝葯15磅,而日本是105磅),海戰中經常出現炮彈不爆炸的情況……

訓練方面日本海軍經歷了甲午戰爭和旅順戰役,聯合艦隊的士氣異常旺盛,而且艦隊中的官兵大都有戰斗經驗(甲午海戰的經驗)、訓練有素;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海戰,日本海軍進行了近似瘋狂的訓練,實彈練習幾乎用掉國內炮彈儲備的一半,日本軍艦在總噸位、航速、火炮射速、先進程度等方面也占明顯優勢。

而且日軍還進行了一個特別的訓練,根據俄艦側影判斷這是什麼艦,這個訓練後來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而俄國人因為沒有進行過類似訓練,觀察哨發現遠處的日本軍艦時卻以為是俄軍的驅逐艦,結果損失了至少兩艘主力艦。

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東鄉中將還發明了一種新的戰術,即以橫隊代替縱隊進行作戰。這種戰術的具體做法是當面對敵方艦隊時,一改英國的戰法以縱隊相向,用前主炮和部分側炮迎戰;而是改為艦隊成側面對敵,用前後主炮和一側全部側炮應敵,這樣的戰術雖然參戰的炮火增加了(畢竟增加有限),但是自己暴露的面也變得非常大。評論褒貶都有。這個戰術後來沒有人繼續採用,但是成者英雄敗者賊,這個戰術隨後很少有人批評,當然也很少有人評論。

關於敵軍行動路線的分析在『大樹談兵之綜合分析』一文中已經說過了,這里不再多嘴。

大約在1905年5月21日,南太平洋的漁民最先發現了馳援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過路的濃煙,劃船24小時後找到電報局發電通知日本海軍。27日清晨4時45分,嚴陣以待的日本輔助巡洋艦「信濃丸」發現了俄國艦隊,5時5分,東鄉下令全艦隊出擊,中午11時30分,俄國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下令改變陣形,以利戰斗。

以下是摘錄別人的帖子,主要是描述當時的戰況:

『下午1時30分,日、俄雙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國艦隊尚未把混亂的陣形恢復。1時55分,東鄉平八郎模仿特拉法爾加海戰時的納爾遜,發出「皇國興亡在此一戰、各員奮勵努力」信號,下午2時5分,為獲得有利攻擊陣位,東鄉毅然下令敵前大轉向,即著名的「U」型轉彎。2時8分,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向日本艦隊開火,2時11分,完成轉向的日本艦隊旗艦「三笠艦」發炮還擊,雙方主力艦在6000米距離內開始炮戰,對馬海戰正式開始

日本艦隊利用16分鍾時間完成「U」型轉向後,漸次採用搶佔T字橫頭的戰術穿過俄國艦隊,向俄國先頭戰艦攻擊。在日本艦隊的轉向過程中,俄國艦隊曾打傷了日本兩艘裝甲巡洋艦「出雲」、「淺間」,但在轉向完成後,日本艦隊利用其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彈葯威力方面的優勢,漸漸奪取了戰場主動權,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號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擊,下午2時20分,船舵被打壞,軍艦失去控制,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傷,全部上層建築都被打爛的「蘇沃羅夫公爵」被迫退出戰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國艦隊陷入沒有指揮的混亂局面。

在戰列艦進行交戰的同時,雙方的巡洋艦也在激烈交鋒。巡洋艦交火約從下午2時45分開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戰隊和俄國巡洋艦分隊之間展開。戰斗中,日本3艘巡洋艦被重創,俄國數艘輔助船發生火災。至下午4時左右,俄國艦隊敗局已定,前往海參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鎖,由於雙方艦隊在煙霧中經常失去接觸,航線混亂,雙方開始了混戰。4時45分,日本第五、六戰隊投入戰斗,不久,俄國巡洋艦「斯維特拉娜」號被擊沉,另一艘舊式巡洋艦「頓斯科伊」頑強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艦的圍攻,並擊傷了其中的兩艘(「浪速」、「音羽」),後為避免被俘而由船員自行鑿沉。「奧列格」、「阿芙樂爾」、「珍珠」及其他幾艘驅逐艦、輔助船,向北突圍不成,便一直南下達菲律賓。

雙方的主力艦在4時45分、5時30分曾兩次相遇,但俄國戰艦都受了重創,無法發起有力的攻擊,結果3艘戰列艦相繼被擊沉。晚7時,被打得千瘡百孔的「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沉沒,艦員全部遇難,10分鍾後,「博羅季諾」號彈葯庫被日本「富士」號擊中,彈葯庫被摧毀,並引起了鍋爐爆炸,當即下沉,全艦官兵僅1人獲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艦「蘇沃羅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擊,俄國驅逐艦「狂暴」號冒險靠近旗艦,接走艦上傷員,其中包括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7時20分,日本驅逐艦發射魚雷將「蘇沃羅夫公爵」號最終擊沉,全艦倖存20人。

晚7時30分,日本所有重型艦只撤出戰場,准備用魚雷艇和驅逐艦發起夜間攻擊,白天戰斗告一段落。晚7時30分至次日凌晨5時,日方21艘驅逐艦、37艘魚雷艇向殘余的俄國艦只發起魚雷攻擊,俄國第三分隊因接受過反魚雷進攻訓練,因而大都倖存下來(由此可見訓練的重要性,大樹注)。而第二分隊的艦只大部被擊沉,「西索伊-維利基」、「海軍上將納西莫夫」、「納瓦林」先後被魚雷擊沉,舊式裝甲巡洋艦「莫諾馬赫」在艦艏被魚雷炸掉的情況下,仍頑強的擊沉了向它發射魚雷的日本魚雷艇,後因傷勢嚴重,於凌晨5時由艦員自行鑿沉。

28日清晨5時過後,殘余的俄國艦隊緩緩地朝海參崴方向行駛,但在上午9時,再次被日本艦隊包圍,遭到日艦猛烈的炮擊,擔任俄國艦隊司令的涅鮑加托夫海軍少將決定投降。10時53分,「尼古拉一世」、「海軍上將阿普拉克辛」、「海軍上將謝尼亞文」、「鷹」等4艘戰列艦投降,而日本艦隊在看到俄方投降信號後,依然進行不人道的炮擊,直到俄國軍艦掛出日本旗為止。載有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的「魯莽」號也向日方投降。但其餘的艦艇或進行了抵抗後被擊沉,或成功逃走。

「海軍上將烏沙科夫」號上的俄國官兵看到日本的勸降信號後,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後為了不讓這艘用俄國著名海軍將領命名的戰艦落入敵手,艦長下令自行鑿沉,巡洋艦「綠寶石」號在逃往海參崴的途中觸礁,被艦員炸沉,餘下幾艘分別逃往上海、馬尼拉、馬達加斯加等中立國港口,最終到達海參崴的只有巡洋艦「金剛石」號和另2艘驅逐艦。對馬海戰至此結束。』

戰後海戰指揮東鄉平八郎也被命名為『軍神』。他沒有自殺,但是從此隱居不出。

其他如對後面的局勢的影響等就不在這里多說了。偶只想用這個帖子說明:軍備、訓練和綜合分析的重要性。打仗只是很短的時間,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一般都在軍備、訓練和綜合分析上面了。一個重要的戰役還沒有打,勝負也許已經出來了。

『陸』 土耳其與俄羅斯有過幾次戰爭都誰贏了

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乾等地進行的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俄土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達241年,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戰爭的結果是俄國擴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漸衰落了。

俄土戰爭的開始,為了爭奪第聶伯河下游地區。1676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戰爭持續5年未能分出勝負,於1681年簽署和約,奧斯曼帝國承認沙皇俄國對第涅伯河左岸地區的統治,俄土戰爭第二次,1683年7月土軍圍困維也納。次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結成反奧斯曼的「神聖同盟」,俄國加盟。戰爭的結局是:亞速和延伸到米烏斯河的亞速海沿岸一帶歸俄國,俄國獲得亞速要塞。

俄土戰爭第三次1710年,土軍北伐收復頓河河口。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重圍。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被迫放棄亞速,並需拆毀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俄土戰爭第四次,1735年底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和高加索成為了戰爭的借口。之後,俄國面臨瑞典入侵的威脅,而盟國奧地利又退出戰爭。

最終戰爭的結果是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最後簽署的巴黎和約使俄羅斯喪失了幾乎歷次對土戰爭的成果,這也是土耳其在對俄作戰中取得的唯一一次勝利。

『柒』 俄羅斯衛國戰爭的時間線是怎樣的

蘇聯衛國戰爭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反抗納粹德國及其歐洲盟國侵略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為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春,德軍控制了西歐、北歐和巴爾干半島。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德國、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的190個師組成北、中、南3個集團軍群,迅速佔領立陶宛全部,拉脫維亞大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一部分。

1941年10月,德軍大舉進犯莫斯科,蘇聯紅軍展開積極防禦,消滅德軍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會戰的勝利。1942年11月19日,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展開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殲被圍德軍。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蘇德戰場的根本轉折,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具有決定性影響。1943年8月蘇聯紅軍取得了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德軍從此徹底喪失戰略進攻能力,全線轉入防禦。

1944年蘇聯紅軍發起戰略性總反攻,通過對德軍的10次打擊全部收復淪陷土地,並把軍事行動轉為在德國及其歐洲盟國領土上進行,迫使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先後退出戰爭,轉而反對德國。

1945年初,蘇聯紅軍展開強大攻勢,攻入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進占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1945年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並於5月8日迫使德國無條件投降。蘇德戰場被稱為二十世紀最為慘烈、最為血腥的戰場。

據統計,蘇聯紅軍作戰死亡866.84萬人,德軍及其盟軍死亡600多萬人。蘇德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絕大多數蘇聯及俄羅斯學者和很多西方學者在戰後都認為,如果沒有蘇聯的頑強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負將難以預料。

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紅場閱兵

當地時間4月28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紅場閱兵舉行首次帶軍事裝備的夜間綵排。

俄軍受閱部隊及軍事裝備悉數登場,包括衛國戰爭時期的傳奇T-34坦克以及俄軍「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系統、「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系統、S-400防空導彈系統、「阿瑪塔」主戰坦克和「天王星-9」戰斗機器人等現代裝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衛國戰爭

『捌』 俄羅斯曾經發生三次大規模戰爭,是哪三次

第一:1768年,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的韃靼則從奧斯曼帝國獨立,而葉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並了克里米亞。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巴爾干半島;雖然奧斯曼帝國沒有被俄國完全趕出歐洲,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在西方,俄國則趁著波蘭國勢日虛之際,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
第二:拿破崙戰爭,1812年6月,拿破崙率領了60萬大軍侵略俄國,比俄國正規軍大兩倍以上,而且裝備更加精良。但在拿破崙推進的同時,也同時面臨了過度擴張的問題。俄國使用了焦土戰爭的策略,又遇上俄國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崙遭遇了災難性的慘敗:不到3萬人能回到他們的母國。在法國軍撤退之際,俄國軍則推進到中歐和西歐,最後到了巴黎的城門邊。在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
第三:克里米亞戰爭,這個大家都很熟我就不說啦

『玖』 俄羅斯與土耳其200年戰爭,為何強大的俄國在12次戰爭中沒佔到便宜

因為每一個國家強大了,他們都想要往外擴張擴大自己的國家領域。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兩個帝國也不例外。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戰爭其實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歷史的,因為俄羅斯他一次都沒有放棄可以發動戰爭的機會。經常戰爭不僅僅帶來軍隊上下的心理疲憊,而且他們還要去用很多錢去來製造兵器。經常發生的戰爭是國家的一個災難。
但是從長遠來看,應該是俄羅斯在這一場戰役之中取得勝利,雖然說蘇聯最後是被瓦解了,但是過了幾年,德國戰敗之後,土耳其也是被肢解的,現在的土耳其已經不是當年的土耳其,但是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發展還是挺好的。

『拾』 日本和俄羅斯歷史上開戰過幾次他們兩國之間是因為什麼而結下了仇恨...

歷史上日俄大規模戰爭應該有四次:
第一次是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9月5日的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俄軍失敗告終)。
第二次是一戰後日本出兵干涉俄國蘇維埃革命(以蘇聯紅軍將日本干涉軍趕出蘇聯告終)。
第三次是1939年5-6月的諾門坎戰役(以蘇軍完勝,日軍慘敗告終)。
第四次是二戰末期,1945年8月8日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

如果比海軍,由於日本是個島國,向來注重海軍建設,而蘇俄則一直是貫徹大陸軍主義,因此直到二戰,日本海軍在質量上應該占據一定優勢。二戰後,由於日本受到限制,蘇聯又要應付與美國的全球爭霸,海軍發展受到重視,蘇、日兩國海軍實力對比,強弱形勢發生顛倒。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打贏多少次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