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宇宙飛船什麼樣子

俄羅斯宇宙飛船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2-05-17 07:24:09

⑴ 宇宙飛船的前蘇聯宇宙飛船

1、東方號宇宙飛船
東方1號宇宙飛船,它由乘員艙和設備艙及末級火箭組成,總重6.17噸,長7.35米。 乘員艙呈球形,直徑2.3米,重2.4噸,外側覆蓋有耐高溫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氣層時因摩擦產生的攝氏5000℃左右的高溫。乘員艙只能載一人,有三個艙口,一個是宇航員出入艙口,另一個是與設備艙連接的艙口,再一個是返回時乘降落傘的艙口,宇航員可通過舷窗觀察或拍攝艙外情景。宇航員的座椅裝有彈射裝置,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可緊急彈出脫險。同時在飛船下降到距離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員連同座椅一起彈出艙外,並張開降落傘下降,在達到4000米高度時,宇航員與座椅分離,隻身乘降落傘返回地面。設備艙為頂錐圓筒形,長2.25米,重2.27噸,在飛船返回大氣層之前,與乘員分離,棄留太空成為無用之物。東方1號宇宙飛船打開了人類通往太空的道路。
2、上升號宇宙飛船
上升號宇宙飛船重5.32噸,球形乘員艙直徑與東方號飛船大體相同,改進之處是提高了艙體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宇航員在座艙內可以不穿宇航服,返回時不再採用彈射方式,而是隨乘員艙一起軟著陸。上升 1號載三名宇航員,在太空飛行 24小時17分鍾;上升2號載兩名宇航員,在太空飛行26小時2分鍾。
3、聯盟號宇宙飛船
聯盟號飛船由軌道艙、指令艙和設備艙三部分組成,總重量約6.5噸,全長約7米,宇航員在軌道艙中工作和生活;設備艙呈圓柱形,長2.3米,直徑2.3米,重約2.6 噸,裝有遙測、通信、能源、溫控等設備;指令艙呈鍾形,底部直徑3米,長約2.3米,重約2.8噸。飛船在返回大氣層之前,將軌道艙和設備艙拋掉,指令艙裝載著宇航員返回地面。從聯盟10號飛船開始,前蘇聯的宇宙飛船轉到與空間站對接載人飛行,把載人航天活動推向了更高的階段。
4、聯盟號載人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
前蘇聯的空間站上天以來,一直與聯盟號系列載人飛船和進步號系列貨運飛船一起,共同組成軌道聯合體執行載入航天飛行任務。
聯盟號系列載人飛船已更換三代,作為空間站的載人工具。從聯盟10號開始,到1993年底共有 30艘聯盟號,14艘聯盟T號,17艘聯盟TM號飛船載人到空間站上開展太空科學考察活動。第一代聯盟號,主要用於試驗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和機動飛行,為載人到空間站活動打下了堅實基礎;第二代聯盟T號,改進了座艙設施,提高了生命保障系統的可靠性和生活環境的舒適性;第三代聯盟TM號,又改進了會合,對接,通信,緊急救援和降落傘系統,增加了有效載荷。經過改進的聯盟TM號飛船總重7噸,長約7米,翼展10.6米,載3名宇航員和250千克貨物最大改進是對接系統,可以在任何姿態下與和平號空間站對接,無需空間站做機動飛行和調整姿態。
「進步號」系列貨運飛船執行向空間站定期補給食品、貨物、燃料和儀器設備等任務。到1993年底,已發展兩代,共發射進步號42艘,進步M號20艘。它與空間站對接完成裝卸任務後即自行進入大氣層燒毀。這種飛船由儀器艙,燃料艙和貨艙組成,貨艙容積 6.6立方米,可運送1.3噸貨物,燃料艙帶1噸燃料。它可自行飛行4天,與空間站對接飛行可達2個月。

⑵ 俄羅斯的宇宙飛船是什麼樣子的

飛船和太空梭是不一樣的,俄羅斯的飛船和咱中國的是一樣的,准確的說,應該是中國的飛船和俄羅斯的是一樣的,因為我國的飛船曾得到過俄羅斯不少的技術幫助,很多方面都是模仿俄羅斯的.前蘇聯也曾有過太空梭"暴風雪"號,後來蘇聯解體,再加上技術不成熟,就再也沒用過了.太空發展方面,我國和俄羅斯走的是一樣的路子,都是發展相對簡單的飛船,而美國是發展太空梭,側重點不同.

⑶ 前蘇聯第三代載人飛船系列是啥

「聯盟」號是前蘇聯研製的第三代載人飛船的名字。與之相對應的載人航天計劃也被稱之為「聯盟」計劃。 「聯盟」號飛船是前蘇聯在積累了多年經驗之後,所開發出來的一種最成熟的載人航天器。由「聯盟」號飛船衍生出的「聯盟T」,是「聯盟」號的直接升級物和替代品;而「聯盟TM」相對「聯盟T」進行了更多的改進,是俄羅斯航天部門現在擁有的唯一一種可載人航天器,也是可向國際空間站輸送宇航員的僅有的兩種工具之一(另一種是美國的太空梭)。

「聯盟」號宇宙飛船是一種多座位飛船,內有一個指揮艙和一個供科學實驗和宇航員休息的艙房。「聯盟」號第一次發射是在 1967 年 4 月 23 日, 飛行目的是演練這種新的宇宙飛船各個系統的工作情況。不幸的是它釀成了一場悲劇。該飛船在飛到第18圈時,操縱和穩定飛船明顯發生了困難,即在從地面起飛26小時45分鍾後,航天員開始做再入大氣層的定向操縱和啟動反推火箭的時候,事故發生了,飛船意外地以每小時644千米的速度撞到地面,宇航員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上校當即死亡。

後來科學家們分析指出,由於軌道機動或者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出現的旋轉,使回收降落傘的吊傘索纏在一起。因而,在打開降落傘時不能展開,降落傘變成了一條「飄帶」,才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事實上,「聯盟 1」號在發射前曾使用計算機有系統地檢查了火箭的每一個部件。研究人員為謹慎起見,第一次飛行只選了 1 名宇航員,他就是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他是前蘇聯宇航員中技術最好的人之一,也是第一個兩次進入外層空間的人,可是在這第二次飛行即將結束時,他卻喪了命。

「聯盟 1」號的失事使前蘇聯的載人宇航推遲了 18 個月,直到 1968 年 10月 26 日前蘇聯才發射了一艘新的「聯盟」號飛船。此次,「聯盟 3」號宇宙飛船由宇航員別列戈沃伊駕駛在軌道上飛行了 4 個晝夜,然後平安返回地球。在這次飛行中,別列戈沃伊取得的最大成績是在空間軌道試圖和一架無人駕駛的 「聯盟 2」號飛船對接。別列戈沃伊讓他的飛船和「聯盟2」號自動接近到相距 200 米處,然後改用手動操縱系統,使2個飛船靠近到僅數米的距離。前蘇聯的第一次飛船對接是在 1969年 1 月完成的。弗拉基米爾·沙塔洛夫駕駛的「聯盟 4」號飛船同「聯盟 5」號飛船實行了接近和對接。「聯盟 5」號上的宇航員阿列克謝·葉利謝耶夫和葉夫根尼·赫魯諾夫穿上宇宙服進入了「聯盟 4」號。前蘇聯人把對接後的組合飛船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宇宙空間站」。

在隨後的1969 年 10 月 11 日、12 日、13 日,前蘇聯接連 3 天發射了「聯盟 6」號、 「聯盟 7」號和「聯盟 8」號3 艘飛船,在軌道上進行了廣泛的科學考察, 其中包括在真空和失重情況下進行金屬焊接的操作試驗。此外,這3艘飛船還實行了協調動作的編隊飛行。這3艘飛船的發射傾角是一樣的,它表明它們是從同一個地點接連 3 天發射的,這在當時是在空間技術方面的一個重大突破。前蘇聯頻繁發射「聯盟」號宇宙飛船的時候,正是美國實現「阿波羅」 登月計劃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到,前蘇聯正致力於建立太空實驗站的試驗,太空站的問世已為期不遠了。

1971年 6月6日,莫斯科時間7點55分,前蘇聯又發射了「聯盟11」號宇宙飛船,並在軌道上與「禮炮1」號對接成功。第二天,「聯盟11」號飛船上的3名宇航員於莫斯科時間10點45分進入「禮炮」號太空站的艙室,使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有人居住的太空站。美國1973年5月發射的第一個太空站雖然比「禮炮1」號要大得多,但它畢竟晚了2年。

「禮炮—聯盟」總重25噸以上,太陽能電池和化學電池供給它充足的電能。在密封艙里的宇航員共在太空站里度過了23個晝夜,進行了天文觀測、生物醫學試驗、遠距離攝影等科學考察和實驗活動。當「聯盟11」號飛船結束考察奉命脫離「禮炮」號太空站,返回地面後,人們打開艙蓋後簡直大吃一驚:3名宇航員都安詳地死在自己的座位上,死前卻一點預兆都沒有。

「聯盟 11」號飛船上3名宇航員是突然去世的。3名宇航員去世的前一天——6月29日,「禮炮—聯盟」的一切工作依然嚴格按程序進行。他們在和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無線電通信中,報告了他們的考察情況,並說「全體宇航員自我感覺良好」。在接到返回地面的著陸指令後,「聯盟11號」和太空站順利脫開,單獨飛行。此時飛船上的所有系統仍然一切正常。1971年6月30日凌晨1點35分,「聯盟11」號飛船的制動發動機開始工作,然而當它工作結束後,地面控制中心與宇航員的聯系突然中斷了。

這次事故後,前蘇聯又發射了4個「禮炮」號系列的太空站。這些太空站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進,並多次和「聯盟」號宇宙飛船實行對接。宇航員在軌道站上逗留的最長時間已達到63天,完成了許許多多科研項目,比如試驗改進後的飛船的控制系統和生命保障系統,進行金屬冶煉和晶體生長實驗等。

⑷ 蘇聯宇宙飛船是怎樣的

與人們在宇宙太空中的探險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是宇宙飛船。前蘇聯,曾經是一個在國際上,宇航事業很發達的國家。在宇宙飛船的製造上,前蘇聯人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例如,他們製造的東方1號宇宙飛船,由乘員艙、設備艙,以及末級火箭組成,重6.17噸,長7.35米。

乘員艙呈圓球形,直徑是2.3米,重2.4噸,在它的外側,覆蓋有耐高溫的材料,能夠承受飛船進入大氣層時,因為摩擦而產生的攝氏5000度的高溫。不過,乘員艙裡面只能載一個人。這里有三個艙口,一個是宇航員出入的艙口,另一個是與設備艙連接的艙口,還有一個是在飛船返回地球時,宇航員乘降落傘的艙口,宇航員可以通過舷窗,觀察或者拍攝到艙外的情景。

在宇航員的座椅上,裝有彈射裝置。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可以緊急彈出脫險。同時,在飛船下降到距離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員連同座椅,將被一起彈出艙外,並張開降落傘下降,直到在4000米的高度時,宇航員才會與座椅分離,隻身乘降落傘返回地面。

宇宙飛船的設備艙是頂錐圓筒形,長2.25米,重2.27噸。它會在飛船返回大氣層之前,與乘務艙分離,棄留在太空中,成為沒有用的東西。

東方1號宇宙飛船,打開了人類通往太空的道路。

在東方1號宇宙飛船之後,蘇聯人又先後設計了多種宇宙飛船。不過,這些宇宙飛船,與東方1號,在設計上都大同小異。只是,它們一次比一次更加先進,在技術和配置上更加完善。

直到後來,蘇聯又設計了聯盟號宇宙飛船。這種飛船,由軌道艙、指令艙和設備艙三部分組成,它的總重量為6.5噸,全長約7米。宇航員在軌道艙中工作和生活。

設備艙是圓柱形的,長2.3米,直徑2.3米,重約2.6噸,裝有遙測、通信、能源、溫控等先進設備;指令艙呈鍾形,底部直徑3米身長約2.3米,重約2.8噸。飛船在返回大氣層之前,會把軌道艙和設備艙拋掉,由指令艙裝載著宇航員返回地面。

從聯盟10號宇宙飛船開始,前蘇聯的宇宙飛船轉到與空間站對接的載人飛行,把載人航天活動,推向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宇宙飛船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