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俄羅斯不如蘇聯強大
91年蘇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俄羅斯繼承了百分之70蘇聯遺產。可後來俄羅斯改革十年之後其實力影響力只有當時蘇聯的三成不到。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土地面積縮小沒有了原加盟過的緩沖地帶,人口更是由巔峰時的3億銳減到一億,僅這一點俄羅斯就喪失了從新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2經濟上上了西方休克療法的當,加上沒有完全融入世界市場,導致國內需求不足貧富差距拉大輕重工業比例失調,對外出口嚴重依賴資源軍工。3軍事上人才流失經費短缺,導致科技儲備即將耗盡後繼不足坐吃山空。4政治上腐敗嚴重官商勾結。5外部面臨美國北約戰略空間擠壓。6地多人少鬆散的聯邦體制使國內分裂勢力抬頭。總之俄羅斯國家復興之路並不好走,任重道遠。
㈡ 俄羅斯人民,為什麼不願意恢復甦聯
當初全蘇公投,超過70%人贊成保留蘇聯,然後蘇聯解體了。
人民在掌握權勢的陰謀家那裡,不過是個隨意揉捏的概念,是個為自己歌功頌德的遮羞布罷了。
何況,普通的個體往往是短視而狹隘的,人民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最開始沒有意願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付諸行動,等他們醒悟的時候,又往往為將要付出代價而躑躇不前。
㈢ 為什麼所有國家都不喜歡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歐亞兩大洲,與歐洲多個國家相鄰。作為一個東歐的國家,俄羅斯人卻不大受到西方人的待見,甚至可以說很多西方人都不大喜歡俄羅斯人,這又是為什麼呢?從俄羅斯這個國家發展的歷史角度上來看,一些專家也給出了一些答案。
原本俄羅斯在只是歐洲東部邊緣一個默默無聞國家—也就是莫斯科大公園,和西歐那些富裕的國家比起來,俄羅斯顯得不大起眼。自從脫離了蒙古人統治之後,自由身的俄羅斯當然是趕緊包住西歐這棵大樹,並不斷的向西方靠近,其統治者彼得大帝還從跑到西方國家裡去打工,學習西方一些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留樣」回來後的大帝還將都城從莫斯科遷到了離西方更近的聖彼得堡。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俄羅斯和西方的關系還是非常友好的。
1473年,俄羅斯的統治者娶了羅馬帝國的公主之後,俄羅斯的統治者便把光復羅馬帝國納為己任,開始一路開掛,不斷的擴張,令西歐國家不得不對這個來自東歐的黑馬刮目相看。到了19世紀,俄羅斯更是成為了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超級帝國,並在之後的拿破崙戰爭中將了拿破崙一軍,從此俄羅斯也在西歐一戰成名。不過西方人也知道俄羅斯不是吃素的,不得不對他忌憚幾分,因此要談喜歡,還真說不上。
隨後到了一戰,德國瘋狂崛起想要稱霸世界,因此俄羅斯和英法走到一起,共同對抗德國,在一戰前夕,這三國還成立了同盟集團,共同對抗德意奧三個協議國。這個時候俄羅斯和英法兩國還是處得很好的,為了對抗敵人,大家都很賣力,而且俄羅斯軍的死亡人數還非常的大,隨後美國加入了俄羅斯戰隊,加大了同盟國的勝算,眼看勝利就在眼前了,但是就在戰爭結束的前夕,俄羅斯突然倒在了自己人的手裡,蘇聯新起,退出了一戰。西方被俄羅斯的這波操作可以說弄得措手不及,也因此加深了對俄羅斯的反感
因此從這幾個方面來說,這些西方人不喜歡俄羅斯也是有道理的。
㈣ 俄羅斯人為什麼不喜歡微笑
我沒有去過俄羅斯,但因為工作和留學原因接觸過一些俄羅斯人,發現確實如你所說,他們不太喜歡微笑,而且總有一種沒落貴族的憂郁感。
總體來講,和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比起來,俄羅斯人給人感覺比較緊綳。就算對你說話想表現出客氣,也有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意味,不夠隨和。當然,這也有可能和氣候有關。俄羅斯那麼冷,冬天零下幾十度,在室外笑起來,嘴巴都可能收不回去了,所以還是少笑為妙吧哈哈。
From 夏子老師,一個接地氣的知識分子。 微信公眾號:夏子英文課
㈤ 為什麼歐洲人不喜歡俄羅斯
首先因為俄羅斯與歐洲國家信奉的宗教不同,其次俄羅斯在之前強大的時候想要佔領一些歐洲國家的領土資源。最後也是因為種族不同的原因。
第一,信奉的宗教不同。歐洲人多是信仰基督教的,而俄羅斯是信仰東正教。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標榜自己的「正統性」,自稱為正教。而基督教以羅馬為中心,調自己的「普世性」,自稱公教。兩教相互斗爭了多年,誰也沒有滅掉誰,互相看對方不順眼,都想要拿到正統的地位,統一整個教。
綜上所述,歐洲人討厭俄羅斯人從很早就開始,如果一早不是因為俄羅斯的侵略性,也不至於被討厭得這么徹底。
㈥ 俄羅斯大部分領土在歐洲,為何歐洲不喜歡俄羅斯呢
首先是宗教信仰不一樣,俄羅斯信仰東正教,而歐洲其他國家信仰天主教。這就造成了很大的文化差異。因為兩派宗教有接近上千年的宗教斗爭。其次俄羅斯大陸面積橫跨亞歐大陸,在歐洲人看來,其實俄羅斯大部分是在亞洲,他是屬於亞洲。而在亞洲人看來的話,俄羅斯其實大大部分人是居住在歐洲,屬於歐洲人。
再者俄國人就和西方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和矛盾,在民族和宗教上,沙俄和西方就不屬於一個圈子。宗教信仰的不同,往往是兩個國家或者民族仇視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伊斯蘭世界與以色列的水火不容便是如此。歐洲人多是信仰基督教,而俄羅斯信仰東正教。兩個教本來是同宗同源,但在11世紀初基督教東西兩派分裂了。所以搞得水火不容,矛盾非常嚴重。
㈦ 為何全世界都厭惡蘇聯,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實際上列寧是沒有錯的,但是很明顯蘇聯在斯大林當政之後出現了很大的錯誤,首先就是二戰的前期,蘇聯並不是同盟國一方的人,那個時候的蘇聯和德國是同盟關系,當時的蘇聯非常注重國家利益,所以選擇和德國合作,並且德國還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樣斯大林很開心,以為能夠和德國合作。
德國閃擊波蘭的時候其實波蘭軍隊不僅遭受了德國人的襲擊,還被蘇聯人從背後捅了一刀,當時的蘇聯向波蘭進軍,然後告訴波蘭人是來幫波蘭的,結果卻入侵波蘭並且大肆屠殺波蘭人,比德國人要殘忍的多。
而德國人對蘇聯人也是沒有好感的,畢竟歷史上的沙皇政權和德國之間打過很多仗,所以德國選擇入侵蘇聯。
在社會主義陣營方面,中國和蘇聯到了後期關系也沒有搞好,當時的蘇聯甚至已經和中國劍拔弩張,那個時候的蘇聯完全是一個霸權主義國家,讓很多國家痛恨。
㈧ 蘇聯為什麼和歐洲關系不好
原來,從民族上來說,西歐、北歐和中歐多為日耳曼人,和俄國人仇怨較深,他們不僅歧視而且敵視斯拉夫人,希特勒認為斯拉夫人和猶太人一樣是低等民族,連和蘇聯人合作的英國人都不喜歡俄國人。
南歐的羅馬人更是將斯拉夫人視為蠻族,「斯拉夫」這個稱謂就是羅馬人發明的,拉丁語中斯拉夫是「奴隸」的意思,即使中歐和東南歐的斯拉夫人也和俄羅斯隔閡較深,蘇聯在歐洲混的人緣極差。
從宗教上來說,其他歐洲國家多為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徒,俄國人是東正教國家,這就好比兩個小鮮肉的腦殘粉,殺傷力有多大大家都是知道的。
還有,那個時候的蘇聯很霸道,不斷鯨吞蠶食周邊國家土地、干涉別國內政,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周邊的波蘭、羅馬尼亞、芬蘭以及蘇聯俄國治下的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等民族都對俄國人仇怨極大。
最重要的就是當時蘇聯一家獨大,所以自然要幹掉威脅最大的蘇聯了。
㈨ 中國和前蘇聯這么好為什麼和俄羅斯就不咋地了呢
中蘇關系並不好。
1949—1956年,中蘇兩國關系是最好的時期。蘇聯全面援助中國,中國加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中國認可斯大林,而1956年蘇共否認斯大林後,兩國在意識形態上發生分歧,但還沒有決裂。195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共產黨開始全面論戰,打口水仗。1959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全面撤回蘇聯在華的援助專家,導致中蘇關系全面破裂。社會主義陣營大部分國家支持蘇聯,中國遂離開社會主義陣營。
自60年代起,中蘇在邊境地區經常發生沖突。1964年蘇聯領導人變更後,中蘇兩國關系依然緊張。由於蘇聯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以支配掌控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為主。中國獨立自主的發展勢必與蘇聯發生沖突,加上中蘇兩國的邊境沖突,關系降到冰點,兩國邊境陳兵百萬,中國的戰略防備目標也是蘇聯。直至1969年3月,中蘇兩國在黑龍江珍寶島發生激烈的武裝沖突,中國擊退入侵蘇軍,兩國大戰一觸即發。
至80年代末期,戈爾巴喬夫上台後中蘇兩國才開始逐步恢復關系。但1991年蘇聯解體,隨後繼承了蘇聯國際地位的俄羅斯秉承原來的政策,繼續和中國恢復關系,直至現在中俄兩國的友好局面。
㈩ 為什麼俄羅斯人只是懷戀但不想回到前蘇聯時代
他們懷念的是蘇聯時期的那份榮耀與強盛,以及無與倫比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而那時候的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政治體制與民主權力(幾乎沒有)也不是他們想要的,而觀現在,俄羅斯的經濟水平與民眾生活水平和政治自由度,相對以前是比較好的。還有是教育的原因,俄羅斯的教育承認歷史,但是否定了共產主義的思想,這種教育觀念已使民眾認可現有的政治與經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