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什麼呢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克里姆林宮。克里姆林宮的「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位於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
保持的圍牆長2235米,厚6米,高14米,圍牆上有塔樓18座,參差錯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宮牆上,其中最壯觀、最著名的要屬帶有鳴鍾的救世主塔樓。5座最大的城門塔樓和箭樓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克里姆林宮紅星。克里姆林宮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歷史用途
蘇聯解體前,大克里姆林宮是蘇聯政府、蘇共中央和社會團體舉行會議的場所。 國家重要的文娛活動經常在這里舉行,從而有「蘇聯第二大劇院」之稱。
1967年,在克里姆林宮的花園里建列寧全身塑像。克里姆林宮里的大片公園和古跡對外開放,遊客絡繹不絕。
Ⅱ 俄羅斯的建築有什麼特點
俄羅斯風格設計多以簡練的色彩和冷靜的基調為主,在強調理性冷靜的同時又加入少許的出奇的創意加以配置,用《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電影來形容它的風格最適宜不過。
總體特徵是輕盈、華麗、精緻、細膩。室內裝飾造型高聳纖細,不對稱,頻繁地使用形態方向多變的如「C」「S」或渦卷形曲線、弧線,並常用大鏡面作裝飾,大量運用花環、花束、弓箭及貝殼圖案紋樣。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卻豪華富麗。室內裝修造型優雅,製作工藝、結構、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等特點,以創造輕松、明朗、親切的空間環境。
俄國從基輔羅斯開始已擁有眾多的城市。基輔、諾夫哥羅德、普斯柯夫、契爾尼戈夫、波洛茨克、斯摩棱斯克、弗拉基米爾等,都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它們在10—11世紀時已達相當規模。
當時,基輔有8個市場,很多教堂;諾夫哥羅德有用木頭鋪的街道和木製自來水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與拜占庭交往的增多,俄羅斯建築、主要是大型建築,用石頭建的越來越多。基輔羅斯奧麗加女公為自己建了一座兩層樓的龐大石頭宮殿,內外飾有大理石、彩色石板和繪畫,至今廢墟猶存。弗拉基米爾城近郊建於12世紀的一座官邸(安德烈·博戈柳夫斯基公爵所有),內部也有白石和大理石的建築。
俄羅斯式教堂有渾圓飽滿的穹頂,稱為戰盔式穹頂,代表作是諾夫哥羅德附近的斯巴斯·涅列基扎教堂(1198~1199)。
公元9世紀末至10世紀初,在俄羅斯土地上建立起的第一個強大國家,基輔索菲亞教堂為這一時期代表作品。
11世紀中葉後基輔羅斯分裂,建築發展停頓。
15世紀下半至16世紀末在首都莫斯科進行了大規模建設,幾度擴建克里姆林宮。由於起用義大利建築師,在俄羅斯建築中出現文藝復興建築的因素。塔式建築的出現是這一時期具有突變性的建築現象,多圓頂的華西里。柏拉仁內教堂則代表基輔羅斯建築傳統的新發展。
17世紀初,石建築瀕於停頓,但各地的木建築有長足發展。
17世紀末以後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導致俄羅斯歷史和建築發展的重大轉折。
從18世紀到19世紀上半葉帝國強盛時期,有計劃的城市建設和建築活動的空前規模以及與西歐同步發展為其特點。
18世紀上半葉流行巴洛克式,代表作品為彼得堡冬宮。
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古典主義成為主流。代表作品為彼得堡藝術學院(1764~1785)。
19世紀上半葉彼得堡中心區的建築群如:海軍總部,總參謀部和宮廷、廣場等則標志著俄羅斯古典主義建築的高潮。此外,在彼得堡與莫斯科郊外大量的貴族庄園也是典型的俄羅斯古典主義建築實例。
19世紀下半葉以後,建築師們不再遵循某一風格,開始任意借用各時代的建築形式。
Ⅲ 俄羅斯的建築風格是什麼
俄羅斯風格設計多以簡練的色彩和冷靜的基調為主,在強調理性冷靜的同時又加入少許的出奇的創意加以配置。
總體特徵是輕盈、華麗、精緻、細膩。室內裝飾造型高聳纖細,不對稱,頻繁地使用形態方向多變的如「C」「S」或渦卷形曲線、弧線,並常用大鏡面作裝飾,大量運用花環、花束、弓箭及貝殼圖案紋樣。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卻豪華富麗。
室內裝修造型優雅,製作工藝、結構、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等特點,以創造輕松、明朗、親切的空間環境。
(3)如何評價俄羅斯的建築擴展閱讀
俄羅斯傳統建築從木結構發展出來的技巧,如層次疊砌架構與大斜面帳幕式尖頂,還有衍生而來的外牆民俗浮雕;另外,獨立的塔形結構與堆砌成團的戰盔形剖面裝飾則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奢華裝飾的最重要標志就是瑣碎,細微到有些過分的程度才是最地道的俄羅斯風格;俄羅斯風格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它那華麗雍容的圖案設計了,極盡色彩的奢華之所能,將貴族宮廷的唯美與裝飾韻味充分發揮。
奢華冶艷的皮草,充滿異國情調的半寶石和刺綉、滾邊和濃郁色彩,在一片低調的秋冬秀場洋溢著充滿奢華與唯美的高調氣質,華美的彩色寶石、閃耀的華麗項鏈、腰鏈、別針、手鐲,再現了凝重的帝俄風格。
濃郁的色彩是俄羅斯風格的奢華基調,墨綠、寶藍以及飽滿金是唯美裝飾的基礎;以本色皮草最有質感,灰色與褐色相形之下最有奢華浮躁之氣;這就是俄羅斯人的品味世界。
Ⅳ 俄羅斯的建築風格是什麼樣子的
俄羅斯的裝修風格多以簡練的色彩和冷靜的基調為主,在強調理性冷靜的同時又加入少許的初期創業,讓這個房間看起來更加出彩一點,就會給人一種非常低調奢華,而且有精緻細膩的感覺並且在很多小的設計上它都會是非常特殊的。
Ⅳ 俄羅斯的E.Γ.雅科伏列夫怎樣評價教堂的建築
俄羅斯的E.Γ.雅科伏列夫說道,教堂建築變為一種把藝術作用的整個體系連為一體的必須的審美背景,拜占庭長方形大廳的森嚴、玲瓏的神殿,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國令人感動、使人感覺親切的小教堂,諾符戈羅德和晉斯科夫的嚴峻、雄偉的大教堂,莫斯科的宏偉富麗的五圓頂式教堂,歐洲中世紀的直聳雲霄的哥特式教堂,佛教寶塔的對稱的兩翼建築和朦朦朧朧的伊斯蘭教清真寺——這一切有機地編入世界宗教的復雜藝術體系中,增強了那種在形象語言和舞台化戲劇演出的綜合作用基礎上產生的獨特的審美氛圍。
Ⅵ 如何評價俄羅斯的聖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聖瓦西里大教堂(華西里·伯拉仁內教堂)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南端,緊傍克里姆林宮。由俄羅斯建築師巴爾馬和波斯特尼克根據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於1560年建成。教堂的名字是根據當時伊凡大帝非常信賴的一位修道士瓦西里的名字而取的。中央的塔高65米,共有九個金色洋蔥頭狀的教堂頂。這九個教堂頂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後來分別加上去的。聖瓦西里大教堂為俄羅斯東正教堂,顯示了16世紀俄羅斯民間建築藝術風格。八個塔樓的正門均朝向中心教堂內的迴廊,因此從任何一個門進去都可遍覽教堂內全貌。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樓梯環繞。教堂外部:整個教堂由九座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在高高的底座上聳立著八個色彩艷麗,形體下滿的塔樓,簇擁著中心塔。中心塔從地基到頂尖高47.5米,鼓形圓頂金光燦燦;棱形柱體塔身上層刻有深龕,下層是一圈高高的長圓形的窗子。其餘八個塔的排列是:外圈東西南北方向各一個較大的塔樓,均為八角棱形柱體。鼓形圓頂:在此四個塔樓之間的斜對角線上是四個小塔樓,八個塔樓的正門均朝向中心教堂內的迴廊,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樓梯環繞。教堂內部,幾乎在所有過道和各小教堂門窗邊的空牆上都繪有16~I7世紀的壁畫。殿堂分作上下兩層。16世紀俄羅斯軍隊攻克當時最堅固的城堡之一喀山時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在這里展出;陳列在喀山被圍景況模型旁邊的是一份攻佔計劃,俄羅斯士兵的陣容和行動地點在這份16世紀的作戰計劃中展示得非常詳細和可信。這里至1595年以前存放過大量官款,陳列著16~17世紀的文物。與中心教堂相通的八個小教堂面積極大,其中東南塔內面積只有12平方米。
Ⅶ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克里姆林宮。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
在克里姆林宮周圍是紅場和教堂廣場等一組規模宏大、設計精美巧妙的建築群。此外,還有建於公元18世紀的樞密院大廈,以及建於公元19世紀的大克里姆林宮和兵器陳列館等。
每一座建築都蘊含著俄羅斯人民無與倫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宮內保存有俄國鑄造藝術的傑作:重達40 噸的「炮王」和200 噸的「鍾王」。克里姆林宮由此成為俄羅斯備受珍視的文化遺產。
建築特色:
克里姆林宮整體呈不等邊三角形。面積27.5萬平方米,周長2公里多,始建於1156年。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羅伊茨克塔、鮑羅維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樓各裝有大小不一的五角星,以紅寶石和金屬框鑲制而成,內置5000瓦功率照明燈。
Ⅷ 俄羅斯的建築風格是什麼
俄羅斯一般都是採用圓頂的建築風格,因為圓頂對於那邊的風水希望來說是非常適宜的,所以說他們一般都是開幕式的,能夠阻擋風雪類的建築。
Ⅸ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如下:
1、瓦西里升天教堂
瓦西里升天教堂位於俄羅斯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南端,為俄羅斯東正教堂,顯示了16世紀俄羅斯民間建築藝術風格,於1560年建成。整個教堂由九座塔樓組合為一體,八個色彩艷麗塔樓簇擁著高65米的中心塔,八個塔樓的正門均朝向中心教堂內的迴廊,從任何一個門進去都可遍覽教堂內全貌。
聖瓦西里大教堂建立標志著莫斯科成為俄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心,是俄羅斯民族擺脫外族統治、完成統一大業,逐漸走向強大、直至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里程碑。
Ⅹ 俄羅斯10世紀末的時候,建築風格都有哪些特點
過去,俄羅斯人住在森林周圍,用當地的材料蓋房子。木材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傳統的建築主要是木製的。自10世紀末以來,在拜占庭的影響下,石質建築開始出現,但大多用於公共建築。然而,俄羅斯傳統的木結構建築技術仍然保留下來,混入了石材建築。
這種建築形式的主要目的是營造一種以上帝為基礎的庄嚴、典雅、偉大、崇高的氛圍,讓信徒感到崇敬。在那個多神信仰的時代,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神的確是高於一切感情的。拜占庭的建築形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18世紀初彼得大帝的西化政策,它才成為大型宗教建築的主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