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叫大伊萬
大伊萬這個名字來自於俄羅斯有名的恐怖帝王——伊萬四世。他的殘忍,他的嗜血,他的兇殘,他的暴虐,他的殺戮,也只有沙皇氫彈才可以與之相比較,才能與之相匹配。
伊萬四世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第1位沙皇,他3歲即位,由母親葉琳娜·格林斯卡婭暫時攝政。可她卻苦於大貴族們的橫暴。當時各集團激烈爭權、傾軋和謀殺,對伊萬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自幼即養成意志堅強和冷酷無情的性格,激動,殘忍,對貴族們鎮壓嚴厲。
15歲時,剛剛親政的伊萬四世便把大貴族繼承人扔進飢餓狗群撕碎,史稱「犬決」。1560年,在聖瓦西里大教堂修建完工後,伊萬四世下令就將所有工匠挖去眼睛,只是為了防止他們再修建類似的不朽建築,史稱「剜眼」。
後來,伊萬四世更是將他不信任的貴族綁在炸葯桶上炸成肉末,史稱「炮決」。當然了,對於他的暴政,百姓肯定怨聲載道,於是伊萬四世將膽敢辱罵他的農婦綁在樹上,讓手下作為刺刀的靶子,史稱「人靶」。
縱觀歷史,也只有伊萬四世的暴虐才能與沙皇氫彈相提並論了。因此,沙皇氫彈又被稱作「大伊萬」也就不奇怪了。
爆炸威力
若干年前的今天,1961年10月30日,蘇聯爆炸了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氫彈,大伊萬氫彈。這顆氫彈威力非常驚人,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3600倍。
60年代初期,恰恰是冷戰如火如荼的時期。此時,在核武器和運輸平台上,蘇聯都遠遠不如美國。為了威懾美國,實現核戰略平衡,赫魯曉夫決定重點發展核武器。
在他的命令下,61年在無人的新地島,爆炸了有史以來最可怕的氫彈:大伊萬氫彈。大伊萬氫彈原本設計為1億噸當量,相當於7200顆廣島原子彈。
參加實驗的蘇聯技術人員回憶:兩米多深的冰雪凍土層已殆然無存。整個地面覆蓋著好似玻璃碎片的東西,塵土沙石因高溫熔化而成了晶體狀。地面上堆積著成群的失明的海鷗,它們因在高空受到核輻射而墜落下來。在島子的四周凈是鹿和熊的屍體,全是被光輻射的能量所烤焦的。
所有的實驗動物甚至植物,已盪然無存,全部成為焦炭。在距離爆心50公里方圓之內,一切均都完全燒盡、熔化。在投放地點距爆心400公里方圓以內,所有的磚瓦結構農舍只剩下斷垣殘壁。不僅居民村鎮受害,沖擊波的威力還波及境外直到800公里以外,所有建築的窗戶都被破壞。
甚至芬蘭的一些住宅,窗戶玻璃也遭了秧。爆炸威力如此巨大,以至於在外層空間無需藉助於望遠鏡都可見到其閃光。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威力相當於於7200顆廣島原子彈:赫魯曉夫引以自豪的大伊萬氫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沙皇炸彈
2. 俄羅斯茶好喝嗎有什麼功效
俄國氣候寒冷,能以隨時可以加熱、保溫的茶炊沖泡紅茶是他們的傳統,而紅茶也是當地人藉以保暖身體的傳統飲料。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中醫認為,茶也分寒熱,例如綠茶屬苦寒,適合夏天喝,用於消暑;紅茶、普洱茶偏溫,較適合冬天飲用。
3. 俄羅斯茶飲有何特色
俄羅斯人泡紅茶時喜歡用俄式茶炊「沙瑪瓦特」煮水。沙瑪瓦特是一種獨特的黃銅茶炊器具。最初,沙瑪瓦特誕生在歐亞交界處的烏拉爾。
沙瑪瓦特內的下部裝有小炭爐,爐上為一中空的筒狀容器,加水後可加蓋密閉,炭火在加熱水的同時,熱氣順著容器中央自然形成的煙道上升,可同時烤熱安置在筒頂端中央的小茶壺。小茶壺中已事先放入茶葉,這樣一來小茶壺中的紅茶汁就會精髓盡出。茶炊的外下方安有小水龍頭,沸水取用極為方便。將小壺中紅茶適量倒入杯中,再打開小水龍頭添注熱水入杯中,調節茶湯的濃淡。
沙瑪瓦特可將水緩緩加熱,水溫控製得恰到好處。但目前,市售的俄式茶炊大多電氣化了,除了外觀相似外,內部構造和真正的沙瑪瓦特已有很大不同。
俄羅斯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飲茶的習慣自然也有所不同,從西南伏爾加河、頓河流域,到東部與蒙古接壤的地區則喜歡飲蒙古奶茶等。
4. 俄羅斯紅茶是如何沖泡的 有哪些風味特色
從飲茶形式上來看,俄國人喝茶,常伴以大盤小碟的蛋糕、烤餅、餡餅、甜麵包、餅干、糖塊、果醬、蜂蜜等等茶點。他們喝茶常常為三餐外的墊補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從飲茶的品種來看,俄國人更喜歡喝甜茶,喝紅茶時習慣於加糖、檸檬片,有時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羅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
沖制俄羅斯紅茶的方法
俄羅斯紅茶的口味較濃,故茶葉量要多一些。然後將紅茶放入壺內並沖入沸騰的熱開水。沖泡好之後,將紅茶倒入杯中。加入果醬,最好選用帶有顆粒的果醬,以增加視覺效果。另外可加入檸檬片、朗姆酒或白蘭地,使紅茶更富風味。
注意:
俄羅斯紅茶的特色,是在紅茶中添加果醬,使紅茶中充滿果香,同時利用水果中的果酸,去除紅茶中的澀味。英國人也將添加了檸檬的紅茶,稱之為俄羅斯紅茶。
5. 伊萬在俄語中是什麼意思
伊萬這個名字來源於古猶太語,意為:耶和華(上帝)賜予,耶和華(上帝)寬恕,上帝的饋贈,上帝的愉悅。俄羅斯人的姓名構成分為:名,姓,父稱。伊萬就是非常典型的俄羅斯男子名字。
Иван
名詞 陽性 人名 單數 一格
伊萬
俄羅斯人的姓名由三部分組成:名,父稱和姓,如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Иванов(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伊萬諾夫)Наталья Сергеевина Иванова(娜塔莉婭·謝爾蓋耶芙娜·伊力諾娃)。
亞歷山大、娜塔莉婭是名字,謝爾蓋耶維奇和謝爾蓋耶芙娜是父稱,伊萬諾夫和伊萬諾娃是姓。女子出嫁後,一般隨丈夫的姓。
俄羅斯人的名字有全稱(或大名)簡稱(或小名)和愛稱之分例如,Любовь(柳博芙)是全稱,Люба(柳芭)是簡稱,Любочка(柳勃奇卡)是愛稱;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爾)是全稱,Володя(伏洛佳)是簡稱,Володенька(伏洛捷卡)是愛稱。
6. 茶葉為什麼會成為俄羅斯難以割捨的一部分
大家談到戰斗中的民族-俄羅斯,一定認為他們最愛的是喝酒。其實不是的俄羅斯人喝酒但是更愛喝茶。他們認為茶葉可以起到清心明目、提神、消除疲勞的作用。所以喝茶對他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俄羅斯的喝茶文化,有著將近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隨著歷史的巨輪的不斷推進,他們的茶文化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演變。如今的俄羅斯,茶文化已經深深的扎進了他們的思想中。茶葉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喝茶的同時,他們也不斷的在開創著自己獨有的茶文化。這種文化因素在俄羅斯的工藝品、生活用品和詩歌中都能看到茶文化的縮影。這就是文化的影響力。
7. 向俄羅斯客人送什麼禮物好
送茶。俄羅斯人喜愛茶葉。
俄羅斯人喝茶的特點是喜歡在茶里加糖。大多數俄羅斯人愛喝紅茶。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則愛喝綠茶。
談到俄羅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羅斯茶炊(самовар)。俄國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無茶炊便不能算飲茶)的說法。在民間,人們還把「самовар」(音譯「薩馬瓦爾」)親切地稱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Самовар」(伊萬·伊萬諾維奇·薩馬瓦爾,或是「Золото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金子般的伊萬·伊萬諾維奇),以表示對茶炊的鍾愛和尊崇。在古代俄羅斯,從皇室貴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時常常也是人們外出旅行郊遊攜帶之物。俄羅斯人喜愛擺上茶炊喝茶,這樣的場合很多:當親人朋友歡聚一堂時,當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訪時;清晨早餐時,傍晚蒸浴後;炎炎夏日農忙季節的田頭,大雪紛飛人馬攢動的驛站;在幸福快樂欲與人分享時,在失落悲傷需要慰藉時;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慶的佳節……在不少俄國人家中有兩個茶炊,一個在平常日子裡用,另一個只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啟用。後者一般放在客廳一角處專門用來擱置茶炊的小桌上,還有些人家專門辟出一間「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屬。茶炊通常為銅制的,為了保持銅製品的光澤,在用完後主人會給茶炊罩上專門用絲絨布縫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羅斯茶炊出現於18世紀,是隨著茶落戶俄羅斯並逐漸盛行而出現的。茶炊的製作
與金屬的打造工藝不斷完善密切相關。何時打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無從查考,但據記載,早在1730年在烏拉爾地區出產的銅制器皿中就有外形類似於茶炊的葡萄酒煮壺。直到18世紀中下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茶炊。在當時,有兩種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壺型茶炊和爐灶型茶炊。茶壺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於煮茶,也經常被賣熱蜜水的小商販用來裝熱蜜水,以便於走街串巷叫賣且能保溫。原理在於茶炊中部豎一空心直筒,盛熱木炭,茶水或蜜水則環繞在直筒周圍,從而達到保溫的功效。爐灶型茶炊的內部除了豎直筒外還被隔成幾個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廣泛:燒水煮茶可同時進行。這種「微型廚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圍不僅僅局限於家庭,而且深受旅遊、旅行者青睞。無論在森林還是草場,在能找到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的地方,人們都可以就地擺上爐灶型茶炊,做一頓野外午餐並享受午後茶飲的愜意。到19世紀中期,茶炊基本定型為三種:茶壺型(或也稱咖啡壺型)茶炊、爐灶型茶炊,燒水型茶炊(只用來燒開水的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樣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狀、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規
則形狀的茶炊。談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產地。19世紀初,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年產量約3000個。到19世紀20年代,離莫斯科不遠的圖拉市則一躍成為生產茶炊的基地,僅在圖拉及圖拉州就有幾百家加工銅製品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和茶壺。到1912、1913年,俄羅斯的茶炊生產達到了頂峰階段,當時圖拉的茶炊年產量已達66萬只,可見茶炊市場的需求量之大。
俄羅斯作家和藝術家的作品裡也多有對俄羅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有這樣的詩句:
天色轉黑,晚茶的茶炊
閃閃發亮,在桌上噝噝響,
它燙著瓷壺里的茶水;
薄薄的水霧在四周盪漾。
這時已經從奧爾加的手下
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
濃釅的茶葉在不停地流淌
詩人筆下的茶炊既烘托出時空的意境,又體現著俄羅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圍。
俄羅斯著名的畫家巴·庫斯托季耶夫以飲茶為題材作有油畫《商婦品茗》,畫面左側靠邊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銅制茶炊。通過人的視覺,傳遞俄羅斯茶文化的信息。(見插圖)。在現代俄羅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離不開茶炊,只是人們更習慣於使用電茶炊。電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沒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沒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變得單一燒開水。人們用瓷茶壺泡茶葉,茶葉量根據喝茶人數而定,一般一人一茶勺。茶被泡3一5分鍾之後,給每人杯中倒入適量泡好的濃茶葉,再從茶炊里接煮開的水入杯。在現代俄羅斯的城市家庭中流行趨勢是,用茶壺代替了茶炊,茶炊更多時候只起裝飾品、工藝品的作用。但每逢隆重的節日,現代俄羅斯人一定會把茶炊擺上餐桌,家人、親朋好友則圍坐在茶炊旁飲茶,只有這樣,節日的氣氛、人間的親情才得以盡情喧染。而傳統意義上的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圍著茶炊飲茶)在俄羅斯鄉村的木屋裡一直流傳至今。
8. 誰知道俄羅斯人喜歡喝什麼茶
俄羅斯人喝茶的特點是喜歡在茶里加糖。大多數俄羅斯人愛喝紅茶。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則愛喝綠茶。
談到俄羅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羅斯茶炊(самовар)。俄國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無茶炊便不能算飲茶)的說法。在民間,人們還把「самовар」(音譯「薩馬瓦爾」)親切地稱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Самовар」(伊萬·伊萬諾維奇·薩馬瓦爾,或是「Золото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金子般的伊萬·伊萬諾維奇),以表示對茶炊的鍾愛和尊崇。在古代俄羅斯,從皇室貴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時常常也是人們外出旅行郊遊攜帶之物。俄羅斯人喜愛擺上茶炊喝茶,這樣的場合很多:當親人朋友歡聚一堂時,當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訪時;清晨早餐時,傍晚蒸浴後;炎炎夏日農忙季節的田頭,大雪紛飛人馬攢動的驛站;在幸福快樂欲與人分享時,在失落悲傷需要慰藉時;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慶的佳節……在不少俄國人家中有兩個茶炊,一個在平常日子裡用,另一個只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啟用。後者一般放在客廳一角處專門用來擱置茶炊的小桌上,還有些人家專門辟出一間「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屬。茶炊通常為銅制的,為了保持銅製品的光澤,在用完後主人會給茶炊罩上專門用絲絨布縫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羅斯茶炊出現於18世紀,是隨著茶落戶俄羅斯並逐漸盛行而出現的。茶炊的製作
與金屬的打造工藝不斷完善密切相關。何時打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無從查考,但據記載,早在1730年在烏拉爾地區出產的銅制器皿中就有外形類似於茶炊的葡萄酒煮壺。直到18世紀中下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茶炊。在當時,有兩種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壺型茶炊和爐灶型茶炊。茶壺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於煮茶,也經常被賣熱蜜水的小商販用來裝熱蜜水,以便於走街串巷叫賣且能保溫。原理在於茶炊中部豎一空心直筒,盛熱木炭,茶水或蜜水則環繞在直筒周圍,從而達到保溫的功效。爐灶型茶炊的內部除了豎直筒外還被隔成幾個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廣泛:燒水煮茶可同時進行。這種「微型廚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圍不僅僅局限於家庭,而且深受旅遊、旅行者青睞。無論在森林還是草場,在能找到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的地方,人們都可以就地擺上爐灶型茶炊,做一頓野外午餐並享受午後茶飲的愜意。到19世紀中期,茶炊基本定型為三種:茶壺型(或也稱咖啡壺型)茶炊、爐灶型茶炊,燒水型茶炊(只用來燒開水的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樣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狀、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規
則形狀的茶炊。談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產地。19世紀初,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年產量約3000個。到19世紀20年代,離莫斯科不遠的圖拉市則一躍成為生產茶炊的基地,僅在圖拉及圖拉州就有幾百家加工銅製品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和茶壺。到1912、1913年,俄羅斯的茶炊生產達到了頂峰階段,當時圖拉的茶炊年產量已達66萬只,可見茶炊市場的需求量之大。
俄羅斯作家和藝術家的作品裡也多有對俄羅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有這樣的詩句:
天色轉黑,晚茶的茶炊
閃閃發亮,在桌上噝噝響,
它燙著瓷壺里的茶水;
薄薄的水霧在四周盪漾。
這時已經從奧爾加的手下
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
濃釅的茶葉在不停地流淌
詩人筆下的茶炊既烘托出時空的意境,又體現著俄羅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圍。
俄羅斯著名的畫家巴·庫斯托季耶夫以飲茶為題材作有油畫《商婦品茗》,畫面左側靠邊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銅制茶炊。通過人的視覺,傳遞俄羅斯茶文化的信息。(見插圖)。在現代俄羅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離不開茶炊,只是人們更習慣於使用電茶炊。電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沒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沒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變得單一燒開水。人們用瓷茶壺泡茶葉,茶葉量根據喝茶人數而定,一般一人一茶勺。茶被泡3一5分鍾之後,給每人杯中倒入適量泡好的濃茶葉,再從茶炊里接煮開的水入杯。在現代俄羅斯的城市家庭中流行趨勢是,用茶壺代替了茶炊,茶炊更多時候只起裝飾品、工藝品的作用。但每逢隆重的節日,現代俄羅斯人一定會把茶炊擺上餐桌,家人、親朋好友則圍坐在茶炊旁飲茶,只有這樣,節日的氣氛、人間的親情才得以盡情喧染。而傳統意義上的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圍著茶炊飲茶)在俄羅斯鄉村的木屋裡一直流傳至今。
9. 俄羅斯有什麼茶和中國有區別嗎
俄羅斯最主要的是紅茶。
在喝茶方面俄羅斯與中國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以綠茶為主,而俄羅斯則以紅茶為主,且喝紅茶的時候要加糖。
俄國人喝茶,常伴以大盤小碟的蛋糕、烤餅、餡餅、甜麵包、餅干、糖塊、果醬、蜂蜜等等「茶點」。特別是各式的甜點,乃俄羅斯人飲茶的標配。
(9)俄羅斯伊萬茶是什麼擴展閱讀:
俄語「茶葉」一詞,來源於中國,是毋庸置疑的。俄語「茶葉」和中文茶葉的發音很接近,俄語管茶葉叫「恰—衣」。聽起來就是「茶—葉」的音兒。
走進俄羅斯人的生活,會發現他們有上午茶和下午茶,是俄羅斯人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雷打不動的習俗。
俄羅斯人喝茶通常以紅茶為主,也有不少人喜歡花茶。隨著減肥風和保健風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知道並開始嘗試綠茶。由於俄羅斯人在喝茶時習慣加糖,甚至有人同時加上牛奶,所以大多數俄羅斯人在喝綠茶時也加糖。
前蘇聯時期,俄羅斯人喝的紅茶大多來自印度,主要是印度政府用紅茶來償還欠蘇聯的外債,所以大部分是廉價的低級品。近年來,中國茶葉不斷湧入俄羅斯市場。基輔火車站的煙茶批發市場是莫斯科最大的煙茶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