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6個民族的特產和特色分別是什麼
1、保安族:分布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特產是羊皮襖、保安刀 。
2、布依族:分布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特產是石板屋、綉花、雕刻面具 。
3、獨龍族:分布在雲南,人口0.5萬餘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特產是織獨龍毯,烤烙餅 。
4、赫哲族:分布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餘人,是中國北方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製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特產是魚皮衣服。
5、納西族:分布在雲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刺綉、桃花織、錦蠟染和銀飾素享盛名,節日時跳東巴舞。特產是臘染衣服、銀飾品。
6、蒙古族: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萬餘人,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用馬頭琴演奏音樂,住房是蒙古包,交通用勒勒車。特產是哈達、馬奶酒。
『貳』 俄羅斯喜歡什麼樣的菜餚是怎樣的特色
俄羅斯人喜歡吃的東西:
俄羅斯人以麵包、牛奶、土豆、牛肉、豬肉和蔬菜為主要食物,黑麥麵包、魚子醬、黃油、酸牛奶、酸黃瓜、咸魚、火腿等也都是比較受歡迎的食品。
早餐一般是火腿三明治或乳酪三明治,搭配茶、咖啡或牛奶。
午餐通常是三道菜,上第一道菜之前,首先要上冷盤,第一道菜是湯,湯一般比較濃,裡面有土豆丁、各種蔬菜、肉片或魚片。湯撤下後,才可上第二道菜。第二道菜是魚或肉。俄羅斯人一般會把魚或肉與配菜一同食用。配菜一般為土豆條、土豆泥、青菜、泡菜等,以及面條、通心粉等,前面二道菜都離不開麵包。第三道菜,其實並非是菜,通常為茶、咖啡、果汁,以及一些蛋糕和點心。
俄羅斯人喜愛的飲料有含酒精的飲料如伏特加、啤酒、葡萄酒、香檳酒;不含酒精的飲料如茶;清涼飲料如克瓦斯等。
除飲酒之外,俄羅斯人還有飲茶的嗜好。俄羅斯人偏愛紅茶,平均每個每年消500克。俄羅斯只在南部的索契出產少量茶葉,因此主要依靠進口。中國的茉莉花茶、印度的紅茶深受俄羅斯人喜愛。每一下午5點-6點是俄羅斯人的飲茶時間。
關於俄羅斯美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麵包、牛奶、土豆、乳酪和香腸——「五大領袖」,圓白菜、蔥頭、胡蘿卜和甜菜——「四大金剛」,以及黑麵包、伏特加、魚子醬——「三劍客」。
『叄』 俄羅斯的民風民俗特色
1、宗教
俄羅斯人被認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個民族,在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東正教所宣傳的愛與寬恕的思想處處可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爾斯泰等著名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種種宗教的哲理。
2、服飾
在俄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裡,俄羅斯人當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
典型的俄羅斯民族服裝是:男子是斜襟長袖襯衣,通常在領口和下擺有綉花,穿時在襯衣外面系一根腰帶。襯衣一般是用麻紗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鮮艷的花布做成。褲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
3、飲食
魚子醬、羅宋湯,還有傳統小煎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通常在俄羅斯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肉類食品,幾乎每餐都會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
(3)俄羅斯族有什麼特點和特產擴展閱讀
重要節日:
公歷新年:1月1日;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祖國保衛者日:2月23日;國際婦女節:3月8日;春天與勞動節(原蘇聯勞動者團結日):5月1日;偉大衛國戰爭勝利日:5月9日;國慶日(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6月12日;民族團結日:11月4日。
文藝:
俄領土跨越歐亞兩洲,融合了東西方兩種文化。俄重視發展文化事業,大量出版圖書和報刊,建立了許多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俱樂部等群眾性文化設施。
『肆』 俄羅斯文化特色及象徵是什麼
1、宗教
俄羅斯人被認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個民族,在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東正教所宣傳的愛與寬恕的思想處處可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爾斯泰等著名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種種宗教的哲理。
2、服飾
在俄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裡,俄羅斯人當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
典型的俄羅斯民族服裝是:男子是斜襟長袖襯衣,通常在領口和下擺有綉花,穿時在襯衣外面系一根腰帶。襯衣一般是用麻紗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鮮艷的花布做成。褲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
3、飲食
魚子醬、羅宋湯,還有傳統小煎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通常在俄羅斯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肉類食品,幾乎每餐都會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
俄羅斯人的禁忌:
俄人忌諱13,喜歡7,認為7象徵幸福和成功。送禮亦喜歡用單數,認為雙數不吉利。俄羅斯人善飲酒舉世聞名,絕大多數男人和一部分女士喜歡飲用烈性酒,伏特加更是受到大部分的喜愛。舉杯飲酒時要用右手。
第一杯酒往往要喝乾,但不勸酒,而是各隨其便。嚼食物時要閉著嘴,不能嚼出聲來。做客時不要早於約好的時間,准時或稍晚一些比較好。進入房間內不要坐在床上,那樣是很不禮貌的。男士吸煙要徵得女士同意,遞煙時要遞上一整盒,不要只遞一隻煙,不要一根火柴點三根煙。
鏡子是神聖的物品,不能打碎。俄羅斯人不喜歡黑貓。遇到熟人不能伸左手握手問好。見面或告別時,最好不要隔著門檻握手。提前祝賀生日是不吉利的,亦不要提前祝賀孕婦生孩子,不喜歡提前給孕婦和嬰兒送東西。在給朋友送禮物時,不要送刀子,不送手絹,不送空錢包。
『伍』 俄羅斯族的飲食文化有什麼特色
俄羅斯族人民熱情豪放,樸素誠實,其傳統飲食也融入了這種性格特點。俄羅斯族的傳統飲食雖然不像漢餐那麼講究,食物品種也比較單一,但他們也有獨具風味的美食,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特點。在長期發展中,還吸收了漢族以及其他民族飲食文化的長處和經驗,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醇厚的鄉土氣息。
俄羅斯族人的主食主要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種較硬的麵包)和煎餅,副食有肉、雞蛋、灌腸、牛奶、黃油等,他們喜歡吃俄式夾餡麵包和無餡麵包及各種糕點,喜歡吃烤鵝、烤牛肉片、牛肉煮土豆、雞蛋腌豬肉片等俄式熱菜,喜歡吃黃瓜、西紅柿、土豆、胡蘿卜、圓白菜等蔬菜。居住在鄉村的俄羅斯人,家庭幾乎都養有頭數不等的奶牛,戶戶都會精心製作奶油、乳酪、果醬、果丹皮等美味可口的食品。
『陸』 俄羅斯族和俄羅斯人的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特點不同、語種不同、分布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
2、俄羅斯人
俄羅斯人一般指俄羅斯194個民族中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民族。
二、特點不同
1、俄羅斯族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不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2、俄羅斯人
俄羅斯民族,屬歐羅巴人種,具有這一人種的基本特徵:淺色皮膚,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
三、語種不同
1、俄羅斯族
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2、俄羅斯人
語種:俄語。
四、分布不同
1、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
2、俄羅斯人
主要分布俄羅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俄羅斯族、網路-俄羅斯人
『柒』 俄羅斯三大特色小吃
俄羅斯人比較講究飲食,菜餚的品種豐富多彩,「俄式大餐」在世界上很有名氣,到俄羅斯來一定要品嘗俄餐。珍貴的魚子醬,正宗的羅宋湯,還有傳統小煎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通常在俄羅斯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肉類食品,幾乎每餐都會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建議一定品嘗一下我們耳熟能詳的「土豆燒牛肉」。此外,正餐的第一道菜--「湯」也頗有特色,由白菜、蘿卜、土豆、肉、甜菜、桂皮等熬制的紅菜湯更是每位遊客必嘗的美味。
俄式大咧巴,這被當地人當作是一道主食,大咧巴其實就是給麵包,看起來就像我們平時做的高粱饅頭,被切成了一片一片的,吃起來有點酸,在細細的品嘗,又有點兒咸,黑麵包中含有很多種維生素,適合老年人和小朋友,有營養又有助於消化。
俄式酸黃瓜,這是很多冷盤的配菜,但是如果沒有它,每一道菜的口味都會有所減弱的,這宗黃瓜的味道是很多種元素的混合,又有酸,又有甜,又是辣的,混合在一起,味道是很美味的,對人體的消化和吸收有很大的幫助。
餡餅,再一個古書里這樣寫到,說俄羅斯人的一身都是伴隨著餡餅的,逢年過節的都要吃餡餅,人過生日的時候也要吃餡餅,它是俄羅斯人在重要的節日中不可缺少的菜餚,因為,餡餅在俄羅斯人的眼裡象徵著太陽、豐收、健康、美好的未來,所以在這些喜慶的節日里是一定要品嘗的。
伏特加,由於這里的氣候等原因,俄羅斯人是很喜歡品酒的,所以在這里的餐桌上你會無處不見酒,伏特加被看作是俄羅斯的國酒,所以伏特加在這里的銷售量是很大的,不管在什麼時節,它的銷售額是遞增不減的。
紅燴牛肉是一道傳統的俄式菜,很美味,總的來說,俄羅斯的小吃還是很多的。
五大領袖、四大金剛和三劍客因為氣候嚴酷,俄餐中可用的食材算不得豐富,肉類、奶類和塊莖類的蔬菜是餐桌上的主角。有個趣談:俄餐有「五大領袖」麵包、牛奶、土豆、乳酪和香腸,「四大金剛」圓白菜、蔥頭、胡蘿卜和甜菜,以及「三劍客」黑麵包、伏特加、魚子醬。與俄羅斯人的豪爽如出一轍,俄餐總是量大實惠,油大味厚,帶著股哥薩克式的粗放與豪氣。
冷盤:平凡與尊貴的融合俄餐中冷盤的存在,一方面是為了中和重油厚味的主菜中不好消解的油膩,一方面也是為了成全某些一定要冷吃的美味,可能冷盤不像主菜一樣能成為整頓大餐的華彩樂段,但是它必然是俄餐中最能體現豐富創意的環節。紅菜沙拉、首都沙拉、基輔沙拉、伏爾加沙拉,我們便能看出,純正的俄羅斯時令蔬菜只屬於短得可憐的夏天。
因為土豆、玉米、胡蘿卜和蔥頭的長期存在,俄式沙拉讓人們在開胃階段就很有能隨時上戰場般的飽足感,也讓我們相信為什麼蘇聯老大哥健壯敦實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冷盤的另一個主角是冷小吃,冷盤以腌制肉類為主,冷鱒魚、腌青魚、香腸、干腸、乳酪,當然還有不能不提的魚子醬。
『捌』 俄羅斯族民族服飾特點有哪些
服飾
俄羅斯族的傳統服飾豐富多彩,人們在不同季節里,會選擇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衣著。
男子夏季多穿絲綢開衩長袍、長褲,或穿白色綉花襯衫和燈籠褲,戴八角帽;冬天穿皮衣和棉衣,戴羊皮剪絨皮帽,穿高筒皮靴或氈靴。
婦女夏季多穿短上衣和短袖、半開胸、卡腰式、大擺綉花或印花的連衣裙,也有的上穿無領綉花襯衫,下穿自製的白色大長裙,上面綉著色彩鮮艷的圖案花紋;春秋季節多穿西服上衣或西服裙,頭戴色彩鮮艷的小呢帽,上面插著羽毛做裝飾,冬季穿裙子,外套半長皮大衣,腳穿高筒皮靴,頭戴毛織大頭巾或皮帽。男女汗衫的衣領、袖口和前胸等部位綴精美細密的刺綉幾何圖案或花草圖案,色彩鮮艷,對比強烈。
老年人的衣著保持了前蘇聯傳統的款式,男的大多穿制服、馬褲、皮靴或皮鞋,也有穿分岔長袍,大襠長褲的;女的大多穿無領綉花短衣,下穿自織的棉布長裙,腰系一條花布帶,也有穿連衣裙的。
俄羅斯族婦女的頭飾頗具特色,年輕姑娘與已婚婦女的頭飾有嚴格區別。少女頭飾的上端是敞開的,頭發露在外面,梳成一條長長的辮子,並在辮子里編上色彩鮮艷的發帶和小玻璃珠子。已婚婦女的頭飾則必須嚴密無孔,即先將頭發梳成兩條辮子,盤在頭上,再嚴嚴實實地反辮子裹在頭巾或帽子裡面,否則就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玖』 中國俄羅斯族主要分布在哪裡有什麼特產
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盟等地。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俄羅斯族人口數為15609。使用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通用俄文。
中國的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基本與俄羅斯人相同。
住宅多為土木結構,屋頂用麥秸覆蓋,土牆圍院,前院種植樹木花草,後院架設畜圈,建有庫房,挖有地窖。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屋內很整潔。
在飲食上,俄羅斯人以麵食為主。麵包、饢、各種餡餅等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豐盛,早晚簡單。他們還愛吃黃瓜、西紅柿等新鮮而營養豐富的生蔬菜,愛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種叫「克瓦斯」的低度飲料也是俄羅斯人喜歡的。禁食驢、馬肉,有的還不吃豬、狗肉。
『拾』 俄羅斯文化特色及象徵
特徵:俄羅斯有魚子醬、羅宋湯,還有傳統小煎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通常在俄羅斯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肉類食品,幾乎每餐都會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象徵:俄羅斯人認為各種顏色都具有其特有的象徵意義。按照俄羅斯人的觀念,紅色象徵美麗、吉祥和喜慶,因此把紅色和自己喜歡的人或物聯系起來,如「紅場」「紅顏少女」等。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統一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蘇俄同一戰後從俄羅斯帝國獨立出去的各個國家組成蘇聯。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