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遠東地區產什麼寶石

俄羅斯遠東地區產什麼寶石

發布時間:2022-05-18 19:44:36

A. 俄羅斯的主要礦產及產地

俄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鑽石資源:俄羅斯日前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鑽石礦。該礦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被稱為「珀匹蓋」(Popigai)的隕石坑的歷史超過3500萬年,它下面的鑽石儲存量估計是全球其他地區鑽石儲量之和的10倍。參考鏈接:俄羅斯(歐亞大陸地跨歐、亞兩洲的國家)

B.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寶石礦物學特徵

8.1.3.1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形貌及顏色特徵

Kriulina等(2007)對大量源區樣品進行了統計,並根據Orlov(1973)對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分類後得出,ADP各岩筒出產的金剛石/鑽石60%~87%屬於Ⅰ型,YDP各岩筒出產的Ⅰ型金剛石/鑽石可達88%~98%。YDP出產金剛石/鑽石的晶形則主要為八面體及其聚形,其中Malo-Botuobia地區高達88%~94%的金剛石/鑽石為八面體、八面體和十二面體晶面的聚形,最低也可達49%(Udachnaya岩筒)。Mir及其他岩筒中超過50%的金剛石/鑽石是晶面平坦的八面體,其他晶體多為聚形。Daldyn-Alakit地區岩筒出產的金剛石/鑽石以復雜的生長方式為主,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均有產出,多晶聚合也有出現(Spetsius,1995)。Udachnaya岩筒榴輝岩捕虜體出產的金剛石/鑽石形態為八面體和立方體-八面體聚形,某些藍晶石榴輝岩中發現特徵的稜角被拉長立方體(圖8.4)。產自Udachnaya岩筒的金剛石/鑽石65%為無色,30%為不同程度的褐色到粉色,5%為黑色(Kriulina et al.,2011)。

圖8.4 Udachnaya礦區榴輝岩包裹體中的金剛石/鑽石

(據 Stepanov et al.,2011)

Figure 8.4 Diamonds in eclogite enclaves of Udachnaya mining area

(after Stepanov et al.,2011)

Lomonosov礦的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為晶面扁平、彎曲的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以及它們的聚形(Garanin et al.,1999),其中部分為破碎的、帶有灰色或灰色調及形變的十二面體(40%)。完整晶體比例為72%,其中39%為無色晶體。V.Grib礦金剛石/鑽石完整晶體(70%)和等軸晶體(50%)的比例較高(Palazhchenko,2008)。與其他產地相比,ADP出產立方體晶形金剛石/鑽石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M.V.Lomonosov礦出產比例約10%~15%,V.Grib礦約4%(表8.1)。

表8.1 ADP的V.Grib和M.V.Lomonosov礦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特徵總結Table 8.1 Summary of diamond crystal forms of the V.Grib mine and M.V.Lomonosov mine of ADP

(資料來自Palazhchenko,2008)

Grib岩體的金剛石/鑽石晶體完好並且透明度高,其中39%的金剛石/鑽石透明度好,60%金剛石/鑽石透明度較好;65%無色,12%為黃色,16%為灰色;1%由於含有暗色包裹體呈灰或黑色。V.Grib礦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含有很多綠色金剛石/鑽石,因為它鄰近放射性礦床(Rubanova,2009)。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鑽石單晶約占總體的84%,十二面體金剛石/鑽石占單晶體的89%,八面體為7%,不規則晶體佔4%。十二面體以扁平的居多,此外也有等軸和拉長的晶體。八面體主要為稜角渾圓和晶面扁平的晶體。不規則單晶基本上為扁平狀,從殘余的形態可以發現晶面扭曲的「十二面體」居多,晶面沿短對角線破損,向頂邊凸起形變。有時晶面短對角線的凸起非常強烈,以致晶體重塑變形為雙面的三八面體或六八面體,這種晶形可占不規則晶體的90%~92%。雙晶約占總體的16%,其中十二面體雙晶85%,其餘的15%為不規則雙晶。八面體雙晶基本沒有發現(Posukhova,2007)(圖8.5和圖版Ⅶ.3)。

烏拉爾砂礦中無色晶體佔70%,常帶有不同顏色色調。含微小黑色包裹體的無色金剛石/鑽石帶明顯的灰色調。有色金剛石/鑽石主要為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粉色、奶白色和灰色等。綠色晶體顏色分布不均勻。大部分金剛石/鑽石有褐色或綠色的色斑(圖8.6),可能是由天然輻射所致(Posukhova,2007)。

金剛石/鑽石的表面特徵反映了金剛石/鑽石的生長環境,具有產地表徵意義。俄羅斯三大金剛石/鑽石成礦省出產的金剛石/鑽石表面特徵有較大差異(表8.2)。

圖8.5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

(據Laiginhas,2008)

Figure 8.5 Diamonds of Ural region

(Laiginhas,2008)

圖8.6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晶面上的綠色色斑和褐色色斑

(據Laiginhas,2008)

Figure 8.6 Green spots and brown spots on crystal faces of Ural diamonds

(Laiginhas,2008)

表8.2 俄羅斯三大金剛石成礦省金剛石表面特徵對比Table 8.2 Comparison of diamond surface features of Russia's three major diamond provinces

(資料來源 Spetsius,1995;Palazhchenko,2008;Laiginhas,2008;Kriulina et al,2011;徐立等,2011)

8.1.3.2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發光性

V.Grib礦產出的金剛石中約50%的金剛石發藍色-淡藍色和紫色熒光,黃色和綠色熒光的較少(10%),約20%的金剛石沒有發光性。M.V.Lomonosov礦中約50%的大粒徑金剛石和30%的小粒徑金剛石沒有任何發光性(Palazhchenko,2008),其餘的11%發綠色熒光,4%發黃色熒光,9%發藍色-淡藍色熒光。在ADP只有藍色、淡藍色兩種陰極發光特徵。V.Grib礦金剛石生長環境相對穩定,75%的發光圖像沒有環帶,顯示為均勻的,八面體層狀內部生長結構,一些金剛石晶體由於切向生長產生深藍、淺藍交替的發光特徵;M.V.Lomonosov礦金剛石發光圖像相對復雜,包括切向生長、原始生長及兩種生長方式結合的生長機制產生的環帶、生長區等,這種復雜的發光特徵揭示了金剛石的脈沖生長環境(Palazhchenko,2008;Rubanova等,2009;Palazhchenko等,2008)。

YDP不同捕擄體產出的金剛石顯示出不同的發光性。藍晶石榴輝岩和正常榴輝岩中的金剛石全部發黃綠色熒光;橄欖岩和二輝岩中的金剛石則發淡藍色或淡藍色與橘色混合的熒光;Udachnaya礦中的金剛石主要發藍色-淡藍色熒光;發粉色熒光的金剛石有時可用來指示岩筒潛在的含鑽能力,YDP金剛石產量較高的岩筒常常具有這一特徵的發光性,Mir岩筒中40%金剛石的熒光為粉色-淡紫色(Kriulina,2011)。陰極發光圖像顯示,雅庫特地區的金剛石生長結構大致可以分為3類:單一八面體生長環帶金剛石,不同生長機制所致的復雜環帶金剛石和多期、多階段生長結構金剛石。例如,Udachnaya岩筒金剛石的發光圖像的明亮程度跟N雜質含量有關,發光特徵主要為中心發光較強,外圍發光較弱的整齊的八面體生長環帶、邊界彎曲的立方體生長環帶或整體發光較弱的復雜生長環帶。Udachnaya岩筒幾乎所有金剛石都有纖維狀生長產生的不發光區域或深藍色區域(Stepanov,2007;Shatsky等,2008;Liu等,2008;陳美華和狄敬如,1999)。

8.1.3.3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包裹體特徵

金剛石/鑽石的礦物包裹體可以分為兩類:超基性岩或橄欖岩型(U/P型)和榴輝岩型(E型)(Taylor & Anand,2004;Sobolev et al.,2004;Sobolev et al.,2008)。YDP金剛石/鑽石的U/P型礦物包裹體主要為橄欖石、鉻鐵礦、鎂鋁榴石、斜方輝石、透輝石、頑火輝石等。其中橄欖石是YDP金剛石/鑽石中最多見的包裹體,鉻鐵礦也比較常見,含鉻鐵礦的金剛石/鑽石占含包裹體金剛石/鑽石的45%~56%(Sobolev,2004)。E型礦物包裹體主要為石榴子石、綠輝石等。與斜輝橄欖岩共生的石榴子石包裹體較多出現在Udachnaya、Mir和鹼性金伯利岩筒的金剛石/鑽石中,包含了金剛石/鑽石捕獲前的重要成因信息(Taylor et al.,2003)。硫化物礦物是YDP常見的包裹體,總是伴隨著輻射狀裂隙並且覆蓋在裂隙上。這種和硫化物伴隨的裂隙被認為是噴發過程中包裹體和寄主金剛石/鑽石不同熱溫收縮引起的。這些硫化物包裹體包含了親硫元素在深部岩石圈中含量和分布的重要信息(Ananda et al.,2004)。

ADP金剛石的同生包裹體主要為超基性岩和榴輝岩集合體的典型礦物。蛇紋石、皂石、磁鐵礦、硫化物和硫硅酸鹽混合物出現在次生包裹體中。同時還發現有>20%的金剛石中含金剛石包裹體。V.Grib礦金剛石中暗色包裹體最常見(約占總體的30%),無色包裹體相對較少(約占總體的1%),含金剛石包裹體的金剛石約占總體的2.4%。拉曼光譜測定橄欖岩型(E)同生包裹體居多(橄欖石、鉻尖晶石、鎂鋁榴石),次生包裹體主要為蛇紋石、滑石和磁鐵礦(Rubanova et al.,2009)。

圖8.7 YDP 金剛石/鑽石陰極發光圖

Figure 8.7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 of diamonds from YDP

(上排 a,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的八面體生長環帶;中 ,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的八面體生長環帶,左角部分出現溶蝕現象;右,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菱形十二面體晶體中心的立方體生長。下排 ,a,b:榴輝岩包裹體八面體金剛石 / 鑽石晶體的內部核和外部環帶;c:另一種類型的花瓣狀生長環帶)(切面均沿 (110) 切開;上排圖片據:Bulanova,1995;下排圖片據:Stepanov et al.,2007)

(The upper row,a: octahedral growth zones of a peridotitic diamond; middle: octahedral growth zones of a peridotitic diamond and resorption on the left; right: cubic growth zones at the core of a rhombic dodecahedral peridotitic diamond. The lower row,a,b: Inner nucleus and outer zonal structure of a octahedral eclogitic diamond; c: another type of petal-like growth zones) (slices along (110); the upper row images after Bulanova,1995; the lower row images after Stepanov et al.,2007)

ADP金剛石與世界其他產地金剛石的不同在於硫化物包裹體極為稀少。硫化物包裹體的缺失指示了地幔物質演化具有的某些區域性特徵。金剛石中Ni EPR中心的缺失也是M.V.Lomonosov礦和V.Grib礦金剛石的標型特徵之一,含Ni固溶體包裹體含量低甚至缺失也印證了這一點(Palazhchenko,2008;Rubanova,2009)。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鑽石大部分為榴輝岩型,主要為橙色石榴子石、灰綠色單斜輝石、無色柯石英、藍色藍晶石、淺棕色金紅石和硫化物。其次為橄欖岩型:紫色石榴子石、深櫻紅色鉻鐵礦和無色橄欖石。還有少部分與二輝橄欖岩有關,包括無色頑火輝石、無色橄欖石等。有些金剛石/鑽石含石墨包裹體(Posukhova,2007)。

C. 俄羅斯什麼地方出產紅寶石

俄羅斯不是紅寶石出產地。

天然紅寶石大多來自亞洲,如緬甸、泰國、斯里蘭卡、中國新疆、中國雲南等,非洲,大洋洲,如澳大利亞,以及美洲,如美國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羅來納州。

俄羅斯主要產有變石頭,變石和貓眼一樣,在礦物學中屬於金綠寶石,只是由於具有不同的光學特點而成為兩種不同的寶石。

變石的主要產地有斯里蘭卡、巴西等等,俄羅斯烏拉爾山的礦藏,已幾乎枯竭。變色優美的變石價格高昂,超過一克拉的優質變石甚至比同等大小的優質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更加昂貴。但即使你有充裕的金錢,也極難獲得這樣的寶石,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因變石中含有微量的鉻,使得它對綠光透射最強,對紅光透射次之,對其它光線全部強烈的吸收。因此,在白天時由於陽光的照射,使其透過的綠光最多,故其呈現綠色,用近似白光的日光照明,變石也呈現藍色。

可是一到晚上,當富含紅光的蠟燭、油燈或鎢絲白熾燈照明時,透射的紅光就特別多,故呈現出紅色。「變石「由此而得名。變色強烈顯著的,是上等珍品。如果變色效應與貓眼效應集於一個寶石上,則是極為罕見的寶石,價值極高。

(3)俄羅斯遠東地區產什麼寶石擴展閱讀:

紅寶石的挑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粒度大小:紅寶石粒度越大,其價格越高。

2、顏色:紅寶石的顏色有多種,最好的是較深的純紅色,其次為微帶紫的紅色,下面依次為較深的粉紅色、紫紅色,略帶棕色的紅色,其它如棕紅色,發黑的紅色、很淺的粉紅色都是較差的紅寶石。

另外從檯面觀察紅寶石,在轉動時,應只看到一種顏色為最好,如能看到其它顏色,則說明紅寶石加工時的取向不正確。

3、綜合作用的一種體現,一塊好的紅寶石在輕輕轉動時(檯面對著自己),可見內部有很多紅色的小「火苗」在閃爍,對於高質量的紅寶石要求其火彩要佔整個冠部的55%以上。

4、裂紋:由於紅寶石的裂紋較為普遍,因此挑選時,應盡量挑選裂紋少而細的紅寶石,特別是不要挑選裂紋穿過寶石中心的紅寶石。

D. 俄羅斯主要的礦產資源有哪些

俄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鑽石資源:俄羅斯日前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鑽石礦。該礦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被稱為「珀匹蓋」(Popigai)的隕石坑的歷史超過3500萬年,它下面的鑽石儲存量估計是全球其他地區鑽石儲量之和的10倍。參考鏈接:俄羅斯(歐亞大陸地跨歐、亞兩洲的國家)

E. 俄羅斯礦產資源的特點是什麼

一.黑色金屬礦產

俄羅斯黑色金屬礦產主要集中在中部黑土經濟區、烏拉爾和西西伯利亞經濟區(表6)。鐵礦石探明儲量在世界上占第二位,但品位不高,平均含鐵量只有35 .9%。 錳礦石至今仍未發現大型富錳礦床,探明儲量中錳的平均儲量只有20%。鉻鐵礦的質量也不太令人滿意,岩漿型鉻鐵礦的平均品位只有28%(Cr2O3)。
1)鐵 按照2002年1月1日俄羅斯國家平衡表,俄羅斯擁有172個鐵礦床,A+B+C1級探明儲量566億噸,鐵平均品位35 .87%(表7)。 這些儲量的87%集中在35個大型礦床中,其中16個正在開發,19個是國家儲備礦床。在開發的大型礦床中,10個是用露采法開采,6個地下開采。
錳礦石主要的表內儲量為碳酸錳,集中在科麥洛沃州的烏辛礦床(9851.6萬噸)、波魯諾奇礦床組(4150萬噸)。

碳酸錳礦主要是錳方解石和鈣菱錳礦。菱錳礦的質量較好(26~30%Mn),與喬治亞恰杜爾的1級商品礦石及烏克蘭錳冶金綜合體的產品質量類似。碳酸錳礦用傳統方法很難分選。因而,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烏魯傑良礦床含8~10% Mn的錳灰岩可用於高爐、鋼合金和鐵合金的生產。

約640萬噸的氧化錳礦石探明儲量(包括C2級含量)集中在猶太自治共和國南辛甘礦床中。科米共和國、烏拉爾和西伯利亞氧化錳礦石的儲量可增加到1200萬噸。這些礦石中有820萬噸應算作混合型錳礦石,其中610萬噸為工業儲量,Mn品位20.8%。

儲量還未批準的大型礦床--波洛任礦床的初級資源約為26760萬噸,氧化錳礦石約佔40%。該礦床礦石總的特點是磷含量高,達0.8%,但礦床中可劃分出低磷錳礦石(P≤0.3%)地段,儲量約3000萬噸。

俄羅斯的氧化礦石一般是褐錳礦和黑錳礦,及少量硬錳礦、軟錳礦,含量不同的菱錳礦、錳方解石、薔薇輝石。礦石一般易選,合指標的精礦符合冶煉品級(42~48%Mn)。

難選的氧化礦石中有5~6%的高質量的過氧化礦石(46~55%Mn)。

經過研究和地質經濟重新評價後,認為必須解決南辛甘和比德扎氧化錳-碳酸錳礦石的開發問題。伊爾庫茨克州烏特胡姆大型碳酸鹽-硅酸鹽礦石的開發應進行技術研究。

目前在赤塔州的格洛莫夫礦床開采錳礦石。此外,隨著2002年進行的勘探,在科麥洛沃州的杜爾諾夫小礦床順便採到9000噸礦石。

俄羅斯錳礦石的預測資源為8.41億噸(錳平均品位17%),比探明的表內儲量多4.4倍。其中4.55億噸(54.1%)位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5000萬噸位於中部地區,1.5億噸位於烏拉爾。對於冶金最寶貴的氧化礦石為3.8億噸,占預測資源的45%,但其中錳的品位很低(10~20%)。

3)鉻(Cr2O3) 前蘇聯鉻礦石的生產曾佔世界第2位。俄羅斯和哈薩克都冶煉鉻鐵合金,而且俄羅斯的鐵合金廠完全依靠哈薩克的鉻礦石原料。俄羅斯薩拉諾夫礦山低質量的礦石基本是運到烏克蘭,用於生產含鉻的耐火材料。前蘇聯解體後,來自哈薩克的熔煉品級的鉻礦石大大減少。俄羅斯的鐵合金廠只能使用薩拉諾夫礦山耐火材料級的鉻礦石,這樣就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品質量,因而,鉻鐵合金產量減少一半。

俄羅斯鉻礦物原料基地儲量數量,特別是礦石質量很不令人滿意。6個鉻礦床投入工業開發(表9)。 目前正在開發耐火級低質量礦石組成的彼爾姆州薩拉諾夫主礦床;正在勘探穆爾曼斯克州的索普切夫湖礦床;從2002年開始開發阿加諾澤爾湖礦床,該礦床的B+C1+C2級探明儲量共有2658.8萬噸。

俄羅斯鉻礦石的預測資源有48613萬噸,比2003年初計算的平衡表內儲量多10.6倍。預測資源集中在科拉半島、卡累利阿、極地烏拉爾,並且是冶煉品級(48.8%)和化學品級(49.6%)。
4)鈦 俄羅斯鈦的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在13個礦床中統計了鈦的探明儲量,其中開發的只有2個--穆爾曼斯克的羅沃澤爾礦床和阿穆爾州的庫拉納赫礦床(試驗性開采)。主要的鈦儲量產出在科米共和國的雅列格礦床和車里亞賓斯克州的梅德維傑夫礦床。從快速開發的觀點看來,最有前景的是奧姆斯克州的塔爾砂礦床、下格羅德州的魯科揚諾夫礦床和托姆斯克州的圖干礦床。

同國外礦床比較,俄羅斯鈦礦物原料基地質量中等。

在鐵、鈦、釩的儲量中,鈦磁鐵礦礦石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外證實儲量中,6.5%的鐵礦石、約60%的TiO2和90%的V2O5屬於這種工業類型,而俄羅斯,這3個數據分別為18%、54%和80%。

俄羅斯擁有全世界約50%的釩鈦磁鐵礦礦石儲量。在俄羅斯全境發現並在不同程度上評價了40多個鈦磁鐵礦礦床。這些礦床的主要礦物是鈦磁鐵礦、鈦鐵礦、有時有鈣鈦礦和磁鐵礦。主要成礦礦物的比例變化,從帶有鈦鐵礦、鈦磁鐵礦的鈦磁鐵礦變為帶有磁鐵礦、鈦磁鐵礦的鈦鐵礦。在一些礦床中,霞石也有工業意義。

2001年1月1日的俄羅斯國家礦產儲量平衡表計算了6個鈦磁鐵礦礦床的鐵礦石儲量,和2個綜合性霞石-磷灰石礦床中的鈦磁鐵礦儲量。在6個鈦磁鐵礦礦床中計算了鈦的儲量,其中4個是鈦鐵礦-鈦磁鐵礦礦石,1個是磷灰石-鈦鐵礦-鈦磁鐵礦礦床,還有1個是鈦磁鐵礦礦床。

除了同國際類似的鈦磁鐵礦礦床外,俄羅斯還擁有其他類型的礦床,地質成因獨特的含鈦磁鐵礦礦床。希比內霞石礦床的含榍石和鈦磁鐵礦的礦床就是這樣的礦床,分選時可順便得到鈦磁鐵礦和榍石精礦。

鈦磁鐵礦礦床除原生的岩漿礦床外,已知還有砂礦床--濱岸海相和沖積相砂礦。車里亞賓斯克州愛河流域已知有沖積相鈦磁鐵礦砂礦。探明幾千萬億m3的含鈦磁鐵礦和鈦鐵礦的砂礦,二氧化鈦平均含量約13公斤/ m3,或約1%的TiO2。砂礦很貧,作為表外儲量。
二.有色金屬礦產和稀有金屬礦產

1)銅 俄羅斯列入儲量表的銅礦床有123個,銅的原料基地主要在東西伯利亞(諾里爾斯克和烏多坎礦區)和烏拉爾。

大多數銅生產國最具工業意義的是斑岩銅礦,而俄羅斯與其他國家不同,約半數的A+B+C1級探明儲量和2/3以上的開采量是硫化物型銅鎳礦床(見表10)。這些礦床的特點為多種組份,除銅鎳之外,還含有大量的鈷、鉑族元素、金及其他貴金屬。礦石中主要組份的品位高,即使在極北地區相當惡劣的條件下開采也還能夠贏利。與此相反,砂岩銅礦與國外情況類似,占探明儲量的20%多,主要集中在赤塔州的烏多坎礦床中,由於礦床位於開發程度很低的山區,地理經濟狀況不好,而且礦石質量較差而未開發。
銅探明儲量和銅生產的主要地區是東西伯利亞和烏拉爾。

俄羅斯銅礦的勘探和開發程度都比較高,A+B+C1級探明儲量占表內總儲量的77.5%,其中46.1%(34個礦床)已投入開發,15%准備開發(15個礦床),38.8%(53個礦床)列為儲備礦床。總的探明儲量中,積極儲量佔61.2%。銅的預測資源量與探明儲量大致相等。

2)鉛 俄羅斯鉛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3位(位於澳大利亞和哈薩克之後),但就鉛礦石質量和礦山技術開發條件俄羅斯遠比國外礦床差。

據2003年1月1日狀況,俄羅斯鉛的礦物原料基地為98個礦床。礦床的探明程度相當高:A+B+C1級儲量佔71%,C2級儲量佔29%。91%的A+B+C1+C2級儲量分布在鉛鋅礦床中。鉛儲量在俄羅斯分布不均,約84%的儲量位於西伯利亞地區,其中65%分布在正在開發的戈列夫斯克礦床、和作為國家儲備的霍洛德寧和奧澤爾礦床中。2002年,正在開發的有17個礦床。

鉛的預測資源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46%。其可靠程度不太高,約60%是P2級儲量。

預測資源中大多數是黃鐵礦多金屬礦床(53%)和鉛鋅矽卡岩礦床(16.3%)。 在現有采礦企業地區,預測資源質量同當地現有的表內儲量相當。

目前鉛礦物原料基地的狀況不太令人滿意。工業級的鉛儲量比1990年減少30%。

3)鋅 俄羅斯的鋅儲量佔世界第一位,但是,就礦石的質量和礦床開發的礦山技術條件來說,俄羅斯鋅礦物原料基地比國外的遜色很多,Zn平均品位只有2.2%,而澳大利亞為12.8%,加拿大7.3%,中國8%,印度5%。

據2003年1月1日情況,俄羅斯鋅礦物原料基地包括140個礦床,探明程度很高:A+B+C1級儲量佔75%。約70%的鋅儲量是在鉛鋅礦床中。儲量占第2位,開采量占第一位的是銅黃鐵礦礦床,這種礦床主要礦產是銅。68%的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地區,而且其中53%是在3個鉛鋅礦床中:科爾巴里辛礦床、奧澤爾礦床和霍洛德寧礦床。鋅儲量第2、開采量第1的是濱伏爾加地區,佔18%的儲量和60%的開采量,這里的鋅是在銅黃鐵礦礦床中。2002年這里在開發28個礦床的儲量。

俄羅斯鋅的預測資源約占平衡表總儲量的55%。可靠程度不高,約38%的預測資源為P3級,46%為P2級。36%的預測資源集中在濱伏爾加地區,在銅黃鐵礦礦床中。西伯利亞地區的預測資源佔27%,其中主要部分是魯德內阿爾泰多金屬成礦帶和薩拉伊爾礦區的黃鐵礦多金屬礦化。預測資源中礦化的主要地質工業類型是銅黃鐵礦(46%)和黃鐵礦多金屬礦化(29% )。現在采礦企業地區鋅預測資源的質量同當地現有的表內儲量類似。

4)鎳 俄羅斯鎳儲量佔世界第5位,而證實儲量佔世界第2位。礦物原料基地為硫化物銅鎳礦和硅酸鹽鎳礦床。按照2003年1月1日狀況,國家平衡表上的鎳礦床共計39個。

大多數探明的鎳儲量集中在12個硫化物銅鎳礦床中,9個在穆爾曼斯克州,3個在泰梅爾(多爾加諾-涅涅茨)自治共和國。這些礦床包括了俄羅斯近90%的鎳儲量。計算的所有16個硅酸鹽鎳礦床的礦石都位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車里亞賓斯克州和奧倫堡州。總儲量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10%。

礦石中鎳的平均品位相當低(0.99%)。這種類型的礦床有些大型礦床,奧倫堡州的布魯克塔爾礦床(占總儲量的6.9%)和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謝洛夫礦床(占總儲量2.2%)。

俄羅斯開採的硫化銅鎳礦石(鎳品位1.6~1.7%)同國外採到的同類礦石質量相當。

硅酸鎳礦石的質量比國外的同類礦床差很多--俄羅斯鎳礦石的平均品位為1%以下,其他國家從1.2~2.1%。

鎳的預測資源為所計算的國家平衡表的105%,其中硫化礦石為102%,硅酸礦石為126.8%。鎳總資源的11.4%為P1級資源,P2和P3級資源分別為62.4%和26.2%。70%的預測資源及所有的富礦石資源分布在現有企業地區。在一些新的含鎳地區,如卡累利阿共和國、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爾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堪察加州等集中了約30%的預測資源。

5)稀土、鉭、鈮 這三種礦產主要集中在北部經濟區(穆爾曼斯克州)、東西伯利亞經濟區(特瓦共和國、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赤塔州)以及遠東經濟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釔族稀土元素的探明儲量約為150萬噸。

鉭 俄羅斯的鉭儲量居世界領先地位,但礦石質量遠不如主要生產國。

在20個礦床中計算了平衡表內儲量。1998年只開發了穆爾曼斯克州的羅沃澤爾礦床,礦石中Ta2O5的平均品位只有0 .015% 。

重新評價表明,只有54%的平衡表內儲量贏利,即正在開發的羅沃澤爾礦床、伊爾庫茨克州的別洛吉明礦床和維什尼亞科夫礦床、赤塔州的礦石易分選的卡圖京礦床。

由於地理經濟條件復雜,位於特瓦共和國的最大型烏魯格-坦澤爾礦床屬於不積極儲量。

鉭礦物原料基地進一步發展的任務不在於增加數量,而在於提高質量。

鈮 俄羅斯鈮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一位,但是,探明礦床的礦石很貧,Nb2O5的平均品位只有0.175%。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托姆托爾鈮-稀土礦床富礦石中Nb2O5的品位為7~8%。

幾乎90%的鈮儲量集中在4個大型礦床中:別洛吉明礦床32%,烏魯格-坦澤爾礦床22%,羅沃澤爾礦床18%,卡圖京礦床16%。

在重新評價時,烏魯格-坦澤爾礦床被歸入不積極儲量。

6)鋁(Al2O3) 俄羅斯鋁釩土原料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7位。

生產氧化鋁的主要原料是鋁土礦。2003年1月1日的國家平衡表計算了60個鋁土礦礦床,其中13個正在開發。所有礦床的探明程度都很高,84%的鋁土礦儲量已由國家儲委批准為A+B+C1級。

大多數國內鋁土礦礦床的特點是原料品級低,鋁硅比為5。在北烏拉爾採到質量最好的鋁土礦(占國內鋁土礦總開采量77%)。但是,北烏拉爾礦床的特點是水文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深部很難開采,開采量很難增加。因而,俄羅斯的鋁工業近15年高質量的鋁土礦短缺。依靠自有資源,對鋁土礦的需求只能滿足40%。 氧化鋁和鋁工廠生產原料基地分散。約75%的氧化鋁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烏拉爾生產,85%的初級鋁的生產能力位於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

鋁土礦的預測資源為2.9億噸,其中P1級為7100萬噸,P2級1900萬噸,P3級1000萬噸。大量的資源分布在中部黑土經濟區和烏拉爾地區。

俄羅斯擁有大量的霞石資源,一部分是在穆爾曼斯克州磷灰石-霞石尾礦中,另外是在

磷灰石礦床的探明儲量中。但是,建立以霞石礦石為基礎的氧化鋁生產可能性有限,其中主要原因是能耗高(比從鋁土礦中生產氧化鋁能耗高1~2.5倍)。

此外,明礬岩礦石可作為獲取氧化鋁的原料。在俄羅斯,發現明釩岩礦石工業礦床遠景是濱海邊疆區:僅阿斯庫姆礦床的儲量估計就有4 .46億噸,明釩岩平均品位26 .1%。已知的還有謝列霍夫礦床,其儲量估計有明礬岩礦石4 .5~5億噸。

7)錫 俄羅斯共有274個錫礦床,其中原生礦122個,砂礦152個。大部分儲量位於遠東經濟區。4個聯邦主體--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共和國,幾乎佔有95%的探明儲量。歐洲部分(卡累利阿共和國)錫的探明儲量只佔總儲量的0.4%。

俄羅斯原生錫礦床的錫儲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87.4%). 儲量大於10萬噸的大型礦床位於東雅庫特、楚科奇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其中只有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傑普塔特礦床在開采。錫礦的積極儲量只佔探明儲量的27%,一些大型的網脈狀礦床等由於錫品位低,它們的儲量都屬於不積極儲量。

8)鎢(WO3) 俄羅斯鎢的探明儲量在中國和哈薩克之後佔世界第3位。但其礦物原料基地同其他國家的結構不同,儲量中主要是矽卡岩地質工業類型的礦石。質量比國外差得多。鎢礦石平均品位中國為0.4%,哈薩克為0.3%,俄羅斯的原生礦床中鎢的平均品位只有0.09%。平衡表總儲量中約有76%是A+B+C1級。

2003年1月1日狀況,國家平衡表計算了95個礦床的儲量。其中43個是砂礦床,儲量不到總儲量的1%。約一半的平衡表內儲量集中在北高加索,約1/3分布在東西伯利亞,約20%在遠東。約70%的平衡表內儲量集中在5個大型礦床中--北高加索的特爾內阿烏茲礦床、克提-傑別爾金礦床、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英庫爾礦床、馬洛-奧伊諾戈爾礦床、赤塔州的布格達英礦床。

俄羅斯鎢的預測資源約為總儲量的50%。59%分布在遠東,25%在西伯利亞地區。可靠水平不高,約65%為P3級,34.5%為P2級。鎢礦化的主要工業類型(50%以上的儲量)是矽卡岩礦床。礦石的主要成份是白鎢礦,黑鎢礦型約占總儲量的17%。預測資源的質量同表內儲量類似,鎢的品位一般不超過0.8~1%。

總的來說,俄羅斯鎢礦物原料基地的狀況不令人滿意。工業級別的儲量比1990年減少12%,而開采量減少4/5。

9)銻 俄羅斯銻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4位。銻的探明儲量約為23 .7萬噸。所有銻礦床都是綜合性礦床,含金、銀、鉛和鋅。俄羅斯最大的銻儲量產在金-硫化物礦石中。

俄羅斯銻礦物原料基地的質量相當高:銻品位從9.9% (烏傑列伊礦床)到20~24%(薩雷拉赫礦床,謝恩塔昌礦床),同中國採到的礦石可比,而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銻生產國。

國家平衡表計算了位於西伯利亞和遠東的9個礦床的儲量。銻礦物原料基地的基礎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質量獨特的薩雷拉赫和謝恩塔昌金硫化物礦床,這兩個礦床的儲量分別為俄羅斯銻總儲量的28.8% 和35.1%。目前在薩雷拉赫礦床和馬爾坦礦床開采銻礦石,所采礦石的數量比1991年減少80%。銻的預測資源為19萬噸,其中87%為P2級和P3級。東西伯利亞的脈狀石英-金-輝銻礦礦床中的預測資源估計佔42%,鈣質交代硅質岩型礦床中佔58%。

10)鉬 國家平衡表計算了13個礦床的鉬儲量,占計算的A+B+C1+C2級所有儲量的89.5%。在綜合礦床中,只計算了10.5%的鉬儲量。

俄羅斯鉬的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82%)、卡巴爾金諾-巴爾卡共和國(14%)和卡累利阿共和國(4%)。

只有50%的探明儲量屬於積極儲量。積極儲量的6個儲備礦床只剩3個。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馬洛-奧伊諾戈爾礦床、阿加斯克爾礦床和卡累利阿共和國的羅巴什礦床屬於非贏利的。

只有開發布里亞特的奧列基特坎礦床,開發鉬品位0 .14%的富礦石才能根本解決鉬及鉬對工業保障問題。

鉬的預測資源同平衡表內儲量基本相等,但可靠性很低,63.3%為P3級,34.8%為P2級。57%的預測資源集中在赤塔州。

三.貴金屬和金剛石

1)金 截至1999年1月1日,俄羅斯共查明5624個金礦床,其中221個是原生礦床(2005年為243個),5275個砂金礦床,128個為綜合性礦床。原生金礦床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砂金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楚科奇自治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馬加丹州、伊爾庫茨克州和阿穆爾州;含有伴生金的綜合性礦床主要集中在奧倫堡州、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及泰梅爾自治區。儲量和資源量的分配是:原生金礦床佔有54 .3%的儲量和78%的預測資源量;砂金佔有18 .1%的儲量和10 .5%的資源量;綜合性礦床伴生金佔有27 .6%的儲量和11 .5%的資源量。

據2006年Б.И.Беневольский的資料,俄羅斯原生礦床金的儲量達4300噸,佔俄羅斯金儲量的53%;砂金礦床金儲量為1400噸,佔17.7%;綜合性礦床伴生金儲量2400噸,佔29.3%.

2)銀 在俄羅斯,有245個礦床計算了銀儲量。儲量主要集中在含銀的綜合性有色金屬礦床和銀含量不高的礦床中。19個獨立銀礦床占銀儲量的24.7%,平均銀含量超過400g/t 。獨立銀礦床主要集中在馬加丹州的杜卡特、魯納、戈爾佐夫等礦床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上梅恩克切礦床中。含銀的綜合性礦床中,銀儲量的23.3%集中在含銅黃鐵礦礦床中,其銀的平均含量為4~5 g/t到10~30g/t;15.8%集中在鉛鋅礦床中,銀的平均含量為43 g/t;金屬銅鎳硫化物礦床和含銅砂岩礦床各集中了9~9 .5%的銀儲量,它們的銀含量在4~20 g/t 。

3)鉑族金屬 鉑族元素的儲量都集中在泰梅爾自治共和國諾里爾斯克礦區的綜合性銅鎳礦床中。穆爾曼斯克州的礦床生產的鉑族金屬不到1%。在烏拉爾、科里亞基、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雅庫特的砂礦中含有不到1%的鉑族金屬儲量,主要是鉑。其他綜合性礦床在平衡表總儲量中所佔比重很少。

1991~1995年,諾里爾斯克礦區產量減少38%,因而鉑族金屬的開采總量縮減。但從1996年開始,年開采量緩慢回升。近幾年,由於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科里亞克自治共和國的富砂礦床投產,俄羅斯的砂鉑開采量比1991年提高5倍。

諾里爾斯克地區鉑族金屬礦物原料基地的發展前景對於俄羅斯十分重要。主要問題是選擇性開采最富的礦石,因而礦石品位下降,產量減少。開發的儲量中,品位10~14克/噸的富礦石佔32%,而富礦石的開采量佔87%。另一個問題是利用傳統的銅鎳礦石選礦工藝,作為伴生組份得到鉑族金屬。這種方法導致鉑族金屬的大量損失,因而迫切問題是在諾里爾斯克的開采中採用類似國外礦床採用的新的選礦工藝方法。回收率的提高有助於提高生產的贏利水平,將礦床上部浸染礦石和硫化物少的礦層納入開采范圍。

泰梅爾自治共和國具有很大的鉑族金屬預測潛力。目前還未計算礦床上部含鉑鈀層的遠景,根據國際鉑鈀行情的變化決定是否對作為鉑鈀原料的浸染礦石進行地質經濟重新評價。

4)金剛石 截至1999年1月1日,有51個金剛石礦床計算了儲量,其中19個是原生礦床,32個為砂礦,但是大約95%的探明儲量集中在原生礦床中。在開採的礦床中,金剛石的平均含量比國外高1~3倍,然而寶石級金剛石的含量只相當於國外的40%左右。

俄羅斯金剛石探明儲量和預測資源佔世界第一位。而且,78%的工業儲量集中在雅庫特,約22%的儲量集中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烏拉爾地區佔0.3%。

97%的工業儲量集中在原生礦床中,其中54.3%適合用露采方式開采,42.7%適合地下開采。砂礦中只有3%的儲量。

雅庫特含金剛石區位於雅庫特西部,面積約90萬平方公里。目前有7個含金剛石區,其中4個正在進行工業開發。這4個正在開發的地區是:

1. 小勃圖鄂畢含金剛石區(和平市地區),具有探明的岩筒「和平」 、「國際」 及大量的砂礦。

2. 達爾德諾-阿拉基特地區(烏達奇內市和艾哈爾鎮地區),具有探明岩筒「烏達奇內」 、「艾哈爾」 、「色特坎」 、「尤畢列伊」 、「扎爾尼查」 和「共青團」 。

3. 阿納巴爾地區,最北部的後極地礦山采選聯合企業就在這里,該企業正在開發埃別里亞赫河流域的砂礦床。

4. 中馬爾辛地區,不久前發現的岩筒「勃圖鄂畢」 和「紐爾賓」 已投入開發。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金剛石工業儲量原料基地是羅蒙諾索夫礦床,該礦床包括6個相距不遠的金伯利岩筒:「波莫爾」 、「阿爾漢格爾斯克」 、「卡爾平-1」 、「卡爾平-2」 、「先鋒」 、「羅蒙諾索夫」 。其中第1個為表外儲量,其他為工業儲量。

提曼-烏拉爾地區原料基地主要分布在彼爾姆州維謝爾河流域,為砂礦床,適合單獨開采和採掘式開發。

雅庫特地區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具有最可靠的金剛石工業儲量增長前景。能夠保證金剛石開采工業進一步發展。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最有前景的是中馬爾辛、達爾德諾-阿拉基特、小勃圖鄂畢、穆諾-秋恩格、濱勒拿河和阿納巴爾含金剛石地區,其中有些已在開採金剛石,有些還未進行開采工作。

此外,具有發現金剛石礦床遠景的還有西伯利亞地台南部、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和伊爾庫茨克州。

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最有發現金剛石新礦床遠景的是阿爾漢格爾斯克州西北地區。

四.非金屬礦

俄羅斯的非金屬礦產很多,本文僅就幾種主要的非金屬礦產(磷、鉀鹽、螢石和菱鎂礦、建築石材和水泥原料)做一簡單介紹。

1)磷礦 目前在俄羅斯有50個磷礦床,其中20個是磷灰石礦床,30個磷塊岩礦床,前者主要分布在西北經濟區的穆爾曼斯克州,希比內礦床是舉世聞名的磷灰石礦床。後者主要分布在伏爾加-維亞特經濟區和中部經濟區(表11)。全國磷礦床探明儲量為9.82億噸(P2O5),其中磷灰石礦床儲量為7.711億噸,磷塊岩礦床儲量為2.109億噸(表12). 俄羅斯磷塊岩礦床還是很有遠景的,在中部經濟區就查明有250多個礦床和礦點,礦石儲量和資源量合計達到50億噸(表12)。表13列出了磷礦岩礦床在各個州的分布情況。

F. 俄羅斯的鑽石資源豐富嗎

75萬億美元!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

【一牛財經】訊: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世界上礦產儲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稀土出口國,據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報道稱,俄羅斯自然資源估計達數十億美元。

此外,俄羅斯的礦業是該國僅次於石油和天然氣的第二大行業,在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出口中佔有很大的份額。

俄羅斯還是鉑金、黃金和鐵礦石等礦產商品的前三大生產國之一,更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和鈀生產國。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擁有大量的礦物,而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木材的大部分礦藏則主要位於西伯利亞地區。

實際上,俄羅斯是世界第五大煤炭生產國,煤炭儲量約為1,750億噸。當然,這些資源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

而俄羅斯的木材工業每年價值約200億美元,也是俄羅斯經濟的重要經濟貢獻者。此外,這個國家的漁業是世界上第四大漁業。

總之,俄羅斯的資源價值巨大,據統計,這一資源的估計為75萬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的自然資源價值約為45萬億美(1.6倍),而中國則為23萬億美元(3.2倍)。

俄羅斯的貴金屬在全球也具有重要影響力!

如上,俄羅斯不僅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木材等,此外,還有高價值的礦物,如:銅、鑽石、鉛、鋅、鋁土礦、鎳、錫、汞、金和銀,當然,這些資源大多位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具體到公司層面來看,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公司(Norilsk Nickel)是世界領先的鎳和鉑金屬生產商之一,擁有全球約一半的鈀供應和幾乎相同份額的鉑。

如一牛財經此前多篇文章提及到,世界上的鈀金的生產非常集中,就像它的姐妹金屬鉑,而俄羅斯和南非共同供應著幾乎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鈀金供應。當然,俄羅斯是最大的生產國,2017年的產量為81公噸。

此外,俄羅斯的諾里爾斯克鎳公司還在俄羅斯、波札那、澳大利亞、南非和芬蘭經營礦山,該公司2017年的收入接近100億美元。

全球三分之一!俄羅斯鑽石資源也非常豐富!

除了自然資源和貴金屬,俄羅斯的鑽石資源也異常豐富。

全球領先的鑽石開采企業——俄羅斯阿爾羅薩(Alrosa)公司佔全球毛坯鑽石產量的近三分之一,當然,該公司主要生產設施目前主要集中在雅庫提亞西部和阿肯赫茨克地區。

目前,Alrosa正在開發大約30個區塊。

而早在11月,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就授權在雅庫提亞(Yakutia)開設了一座巨大的新鑽石礦床。

在開發這個新領域時,「俄羅斯是一個擁有巨大自然財富的國家,雅庫提亞的鑽石是我們為之自豪的另一個國寶,」普京補充說,「此外,這一新領域的推出將加強俄羅斯在全球鑽石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G. 遠東的礦產資源

俄羅斯遠東地區雖然開發程度很低,但是礦產資源潛力巨大,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鈾、金、稀有金屬。

遠東地區陸上油氣遠景區面積達46.77萬平方公里,500m等深線以內的海域油氣遠景面積達71.43萬平方公里。油氣初始總資源量,陸上為49億噸油當量,大陸架為190億噸油當量。目前已發現82個油氣田,其中74個位於薩哈林州。

北薩哈林油氣區和西堪察加油氣區是遠東最重要的兩個油氣區(圖4-13)。

圖4-13 遠東地區不同級別石油地質單元系中的鄂霍次克-北薩哈林盆地、馬加丹-西堪察加盆地及遠東地區油氣在總平衡表中所佔比例

1—大型沉積分布區的邊界(巨型盆地):鄂霍次克-北薩哈林盆地(I),馬加丹-西堪察加盆地(Ⅱ);2—深水盆地(Т—吉恩羅,Д—德留基納);3—濱褶皺坳陷;4—陸地和海域其他沉積盆地;5—陸地山地坳陷建造;6—火山帶;a—東亞帶,6—新生代帶;7—深水盆地;8—深水海槽

北薩哈林油氣區包括東北薩哈林(約2.5萬平方公里)及相鄰的鄂霍次克海大陸架(約9.5萬平方公里)。這里在陸上已發現61個油氣田,在大陸架發現8個油氣田。全區80%的初始儲量集中在大陸架,1998年開始從大陸架採油,開采區內的5個大型油氣田的石油總儲量達4億噸,天然氣1.1萬億立方米,在薩哈林大陸架還有62個遠景構造有待普查,其可回收的總資源量估計有石油10億噸,天然氣4萬億立方米。

西堪察加油氣區由8萬平方公里的遠景大陸架和2.5萬平方公里的陸上遠景區組成。該油氣區的油氣資源量估計有40億噸油當量,其中大陸架佔90%,約有36億噸油當量。據預測,該大陸架可能有15個油氣聚集帶。

遠東地區煤炭資源也很豐富。南雅庫特煤田,主要是煙煤,探明儲量56億噸,預測資源量為470億噸。在赤塔州南部有:扎舒蘭煙煤田(儲量2.565億噸,預測資源量20.3億噸),塔陶羅夫褐煤田(儲量4.935億噸),克拉斯諾其科伊煙煤田(儲量5.811億噸),哈拉諾爾褐煤田(儲量8.1億噸)。在濱海邊疆區有幾十個新生代褐煤田(如巴甫洛夫、下比金、中比金、什科托夫、拉科夫、列特蒂霍夫、車爾尼雪夫、塔夫里昌、阿爾喬莫夫和萬欽)和中生代煙煤田(如錫涅戈爾、「游擊隊」和拉茲多利年等)。到2001年止,濱海邊疆區A+B+C1級的煤炭儲量為25.3億噸。

俄羅斯赤塔州有俄羅斯最大的、在世界上也屬於特大型的斯特列爾佐夫斯卡鈾礦床,其儲量達20萬噸以上(U3O8)。

金是俄羅斯在價值上僅次於石油的重要礦產,原生金礦床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砂金主要分布在楚科奇自治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馬加丹州、伊爾庫茨克州和阿穆爾州。圖4-14為俄羅斯東北部金礦床的分布,圖4-15為蒙古-鄂霍次克碰撞構造西部金礦田的分布。

遠東地區的稀有金屬在俄羅斯也佔有重要地位。俄羅斯錫的探明儲量(B+C1+C2級)92%集中在遠東,其預測資源量估計有103.7萬噸,也集中在遠東。俄羅斯汞的儲量主要集中在遠東的楚科奇州內,這里的塔姆瓦特尼汞礦床和西波蘭斯克汞礦床的儲量佔俄羅斯汞平衡表內儲量的57%。國家儲量平衡表內9個銻礦床全都產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薩雷拉赫和聖塔昌礦床的儲量分別佔俄羅斯銻平衡表內儲量的28.8%和35.1%。俄羅斯鎢的平衡表內儲量20%集中在遠東,預測資源量中的59%也集中在遠東。俄羅斯鉬的預測資源量57%集中在遠東的赤塔州。俄羅斯遠東地區還有相當數量的鎳資源、鈮資源。非金屬礦產中,濱海邊疆區東部的達利涅戈爾斯克硅酸鹽硼礦床(以前叫野豬河礦區)是一個特大型的矽卡岩型硼礦。在濱海邊疆區興凱地塊的北部還發現了含金剛石的岩筒型構造,其金伯利岩成分接近雅庫特「河床」岩筒的金伯利岩成分。

圖4-14 俄羅斯東北部成礦帶中金礦床的分布

1~4—金礦床:1—Au<1噸,2—Au1~30噸,3—Au 30~100噸,4—Au>100噸;5—水流;6—斷裂;7~9—成礦帶:7—堆積後的,8—堆積的,9—堆積前的

圖中數字表示金礦床:1—圖曼;2—斯沃博德內;3—索文;4—含礦索普卡;5—五月;6—西里諾耶;7—中間;8—埃里文涅伊;9—庫帕爾;10—別沙恩卡;11—比爾卡昌;12—庫巴卡;13—埃文組;14—阿梅梯斯托沃耶;15—奧爾恰;16—杜卡特;17—朱麗葉塔;18—陶台扎克;19—施科爾諾耶;20—巴甫里克;21—納塔爾金斯克;22—小-塔倫斯科耶;23—薩雷拉赫;24—謝恩塔昌;25—丘楚斯;26—涅日達寧;27—阿爾卡昌

圖4-15 蒙古-鄂霍次克碰撞構造縫西部已研究的金礦田分布圖

1~5-地區:1—克拉通的雅布羅諾地區(ЯБ);2—大洋地區(ШЛ—什爾金,AB—阿巴加);3—島弧的葉拉夫寧地區(EP);4—濁積的地區(БP—巴爾古金地區,MO—蒙古-鄂霍次克地區,АГ—阿金斯基姆,ДР—達烏爾斯基姆);5—陸架的阿爾金斯基地區(AP);6—蒙古-鄂霍次克碰撞構造縫(I—濱什爾金帶,Ⅱ—阿諾恩-圖林帶);7—金礦床和礦化(1—比爾涅恩礦床,2—卡里礦床,3—莫洛多夫礦床,4—波格羅姆礦床,5—德北克-辛礦床,6—伊林礦床)

H. 俄羅斯的紫色的石頭怎麼樣

俄羅斯的鮮紫色的的紫龍晶,被公認為最具有靈性的寶石,對應頂輪,主智能,能消除頭部疾病,還能助人看清事實,消除懼怕的心理,帶來勇氣、信心,帶給人一種外柔內剛的個性。

紫龍晶,單斜晶系,硬度5,比重 2.54—2.68,折射率1.55—1.56,鮮明的紫色中帶有白色螺旋狀線條,非常獨特的外觀,教人一眼就可以認出來!最常被人用來切割成寶石戒面、圓珠、雕刻件,若有大塊材料則被做成花瓶、杯、碗等裝飾用桌上擺件。

俄羅斯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俄羅斯變石是最出名的。俄羅斯烏拉爾礦區是世界上變石最著名的產地。19世紀由芬蘭礦物學家Nordenshild首先在祖母綠礦床中發現了變石,這種寶石光華璀璨,但凈度高者非常罕見。該礦床位於東烏拉爾北部隆起的一個構造結合地帶。

產在超基性岩的雲母石英岩中,圍岩是受變質的超基性岩,其中有花崗岩和細晶岩侵入。金綠寶石呈斑晶產在雲母岩中,伴生的寶石有祖母綠、磷灰石和金雲母等。這里的金綠寶石主要是變石,粒度較小。質地透明,顏色在日光下呈藍綠色,不像斯里蘭卡的寶石顏色,為黃綠色。

以上內容參考:版本的看——俄羅斯

I. 關於俄羅斯的地理知識

俄國全稱為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它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面積為111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8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呈長方形,東西跨經度170多度,最長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跨緯度約40度,最寬距離達4000多公里。疆界長約5萬公里,其中海岸線長約4萬公里,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個邊緣海;在1萬多里的陸上疆界中,與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省區有幾千公里邊界線。
中俄兩國地理位置上是近鄰,為兩國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俄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全境設有16個自治共和國、5個自治州、10個民族區、6個邊疆區、49個州、 1836個區、1033個市。全國劃分為自治共和國--自治州邊疆區、州--區三級行政區。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的北部,領土包括歐洲的東半部和亞洲的西部。是世界上 國土最遼闊的國家。國土占原蘇聯總面積的76.3%,大體呈長方形。位於北緯35° 08′到北緯81°49′之間。疆界長達6萬里,其中2/3為海疆,1/3為陸界。海岸 線長達4.3萬公里,瀕臨3大洋的12個海。陸界長達1.7萬里,與14個國家接壤, 即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烏克蘭、中國、蒙古、朝錢。中蘇邊界線長達7300公里。隔海還與日本 相望,北部領土中36%在北極圈內。俄羅斯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國土總面積60%。其歐洲領土大 部分為東歐平原和烏拉爾以東西西伯利亞平原,這是俄羅斯兩大著名平原。前者面積400萬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後者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東南緣是阿爾泰山脈。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圖爾蓋高原、帕米爾高原 是俄羅斯三大著名高原。俄羅斯山脈眾多,大部分分布在邊緣地區,可分為高加索 山帶、東部山帶和斜交山帶。高加索山脈的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峰高達5642米,是 歐亞兩洲分界線的一部分。東部山帶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歐亞大陸最高的 火山。斜交山帶斜著縱貫俄羅斯東半部。整個斜交山帶的山體不高。俄羅斯聯邦境內自北向南為北極荒漠、凍土地帶、草原地帶、森林凍土地帶、 森林地帶、森林草原地帶和半荒漠地帶。 瀕臨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的12個海,遠東包括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西面是波羅的海。南部包括黑海、亞速海。北麵包括巴倫支海、東西伯利亞海、 喀拉海、拉普帖夫海、楚科奇海和白海。境內有300餘萬條大小河流,280餘萬個湖泊。 河流總長度為960萬公里,但占總長度90%以上的河流均是長度不到100公里的小河流。長度超過500公里的大河有254條左右,其中超過1000公里的有58條, 在蘇聯歐洲部分18條,西伯利亞和遠東有40條。 歐洲部分的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頓河、北德維納河、烏拉爾河。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長3530公里,流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公里,佔俄羅斯平原面積的 1/3以上。西伯利亞的主要河流有鄂畢河、勒拿河和葉尼塞河。其中鄂畢河是俄羅斯最長(連同支流額爾齊斯河為5410公里)和流域面積最大(299萬平方公里)的河流。 遠東的主要河流有阿穆爾河(黑龍江),長達4400餘公里,流入太平洋,是遠東的主要河遠干線。上游和中游為中俄界河,下游在俄羅斯境內。俄羅斯湖泊眾多,但分布極不均勻。在歐洲部分的西北部和西西伯利亞,湖泊 最多,而俄羅斯的森林草原地帶幾乎沒有湖泊。 在西北部的湖泊中,最大的是拉多加湖,其次是奧涅加湖。拉多加湖是歐洲第一大湖,水面面積1.7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米,最大深度230米,蓄水量為 908立方公里。是白海—波羅的海及伏爾加河—波羅的海兩水道的重要航道。 荒漠和半荒漠地帶也有不少湖泊,巴爾喀什湖是這一帶的大湖。其水面面積達 1.83萬平方公里,湖水很淺,最大深度為26米,蓄水量112立方公里。高山湖也較多,最有名的湖泊是貝加爾湖、興凱湖。貝加爾湖是俄羅斯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它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水面面積3.1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為1620米。蓄水量2.3萬立方公里。南北長 600多公里,東西寬25~80公里。共有336條河流注入該湖,而湖水只由一條安加拉河泄出,該湖可以通航,結冰期長約5個多月。興凱湖位於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中國黑龍江省之間,大半在俄羅斯境內,水面面積為419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為10.6 米,蓄水量為16.5立方公里。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大湖。該湖原為中國的內湖,沙俄依據《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割佔大半,劃為界湖。該湖可以通航。 俄羅斯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多樣,但總的來說基本屬於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的大陸性氣候,依其大陸性程度的不同,以葉尼塞河為界分為兩部分,西部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西伯利亞屬強烈的大陸性氣候。西北部沿海地區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而遠東太平洋沿岸則帶有季風性氣候的特點。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溫暖,春秋兩季很短。就全俄而言,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為530毫米。 俄羅斯國土位於寒帶、亞寒帶、溫帶幾個氣候帶上。1月份平均氣溫為-1~50 ℃,7月份平均氣溫為1~25℃。礦物資源十分豐富。鐵礦、石油、天然氣、銅、森林和水力資源等,均居世界前列。僅西伯利亞能源儲量就佔世界儲量的1/3。煤儲量占原蘇聯的70%。非金屬礦藏也極為豐富,石棉、石墨、雲母、菱鎂礦、剛玉、冰洲石、寶石、金鍘石的儲 量及產量都較大。寶石和金剛石的主要產地在雅庫特自治共和國西部。鉀鹽儲量與加拿大並列世界首位,鉀鹽產地遍布全國各地。 水力資源也相當豐富。技術上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亞洲部分佔81.7%。僅西伯利亞水力資源就占原蘇聯水力資源的61.8%。 森林覆蓋率為35%,木材的總積蓄僅西伯利亞和遠東就達600億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占原蘇聯的77%。 漁業資源更為豐富,生物資源總量有2580多萬噸,魚類為2300萬噸。
地形
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其地勢是西低東高,大致形成三大地形單元。其西部分布有東歐平原一部分(又稱俄羅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其平原面積約佔全俄面積的1/2;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為中西伯利亞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4,中西部的烏拉爾山、東部山帶和斜交山帶等組成的山地面積約佔全俄面積的1/4。
俄羅斯有數條長度超過2000公里的河流,其中幾條被列為世界長河的均分布在國土的東部地區,如葉尼塞河、勒拿河等。由於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東部地區的河流多發源於南部山地,向北、向東注入大洋;歐洲地區河流多發源於中部丘陵地帶,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
由於俄羅斯地域遼闊,地勢大部平坦,而且不少地區開發較晚,因此依緯度而變化的水平地帶性特點十分明顯。俄聯邦從高緯向低緯分布有極地荒漠帶、苔原帶、森林苔原帶、森林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帶等自然景觀帶(或自然地帶),在山地則按高度變化形成垂直分布的景觀特徵。
氣候
俄羅斯大部分領土屬於溫帶和寒帶氣候。氣溫從北向南逐漸升高,東北高原、山地氣溫最低,年溫差較差大,是氣候條件最嚴酷的地區。由於受西風帶、大西洋暖濕氣團的影響以及西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外加東部山地的屏障作用,太平洋的水氣難以進入,導致俄羅斯的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由西向東和由森林帶向南北兩側呈遞減的趨勢。太平洋沿岸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量較大。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產什麼寶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