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族生活在哪裡

白俄羅斯族生活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19 21:21:43

❶ 十月革命之後,流往世界各地的白俄大約多少人大多分布在哪些國家

從1917到1920年,估計有90萬到200萬的俄羅斯人離開,歐洲主要前往英國、德國、法國、南斯拉夫、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在柏林和巴黎形成了繁榮的移民社區。
亞洲則前往中國,主要是東北地區和上海。
還有去美國、加拿大、秘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的。
但有多少屬白俄很難說清,因為出走的人不一定是政治原因,有的是因為躲避戰亂,或者不適應新政權,等等。

❷ 白俄羅斯離中國哪裡最近

帕米爾高原。白俄羅斯不與中國相鄰,地理位置在中國西邊,所以與中國最西端最近。

白俄羅斯共和國(白俄羅斯語: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語:Republic of Belarus),簡稱白俄羅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東及北部與俄羅斯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

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50萬(2017年) ,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等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

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最南端在立地暗沙,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2)白俄羅斯族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中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瓊州海峽為中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

❸ 白俄羅斯在哪

白俄羅斯概況
[編輯本段]

【國 名】 白俄羅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
【面 積】 207600平方公里。
【人 口】 989.86萬人(2003年1月)。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佔81.2%,俄羅斯族佔11.4%,波蘭族佔3.9%,烏克蘭族佔2.4%,猶太人佔0.3%,其他民族佔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主要信奉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並教派。
【國 花】 亞麻
【首 都】 明斯克(Minsk, Минск),人口171.3萬(2002年1月)。年平均氣溫7.8℃。
【國家元首】 總統亞歷山大·格里戈里耶維奇·盧卡申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кашенко),1994年7月當選,任期5年,1996年全民公決延期至2001年,2001年9月連任。2004年10月17日,白就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能否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和取消憲法關於限制總統任期的規定舉行全民公決。79.4%的選民投票表示贊成。
【重要節日】 獨立日(共和國日):7月3日。1944年7月3日紀念蘇軍解放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的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簡 況】
[編輯本段]
位於東歐平原西部的內陸國。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

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紀其大部分領土屬於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國。14世紀起,幾次被立陶宛大公國和俄羅斯吞並。十月革命後,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12月19日改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

❹ 白俄羅斯有多少人口

人口數量:9,452,113

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位於東歐平原西部,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50萬(2017年),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等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被設為官方語言,白俄羅斯人大多信仰東正教,復活節等被設為國定假日。
白俄羅斯人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紀-11世紀為基輔羅斯的一部分,13世紀與立陶宛大公國合並,1596年從屬於波蘭立陶宛王國。18世紀末遭俄羅斯帝國吞並。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1918年3月25日依照《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宣布獨立,建立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1919年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Byelorussia(白俄羅斯)。1922年並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8月25日恢復獨立,同年12月19日改稱Republic of Belarus,簡稱Belarus(仍譯為「白俄羅斯」),現為獨聯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成員國。
白俄羅斯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及激光技術、IT業較發達;農業和畜牧業亦很發達。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和哈薩克共同建立了歐亞經濟聯盟,與俄羅斯和哈薩克的經濟、軍事等一體化趨勢正逐漸加強。

❺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是兩個國家嗎車臣屬於俄羅斯嗎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分別生活著兩個不同的主要民族:俄羅斯族和白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的英文拼寫是:Russians,白俄羅斯人的英文拼寫是:Belorussians,白俄羅斯的「白」是由於音譯形成的,並不是因為他們較白的緣故。
不過,這兩個民族都是起源於共同的祖先:東斯拉夫民族。只是在後來的民族演化中融入不同的其他民族成分,最終形成了現在兩個不同的民族。

車臣 (Chechen) 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位於俄西南部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00多萬(2004年)。車臣人信奉伊斯蘭教,大多屬遜尼教派。首府格羅茲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為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

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並,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車臣問題一直是困擾著俄羅斯的一大難題。俄羅斯與車臣民族的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上半葉沙皇對車臣的入侵,但矛盾的真正激化是蘇聯解體前後開始的。由於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外部勢力的插手,車臣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惡性膨脹。1991年9月,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車臣既不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平息車臣日益猖獗的分裂主義勢力,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1994年12月,俄羅斯當局出動6萬軍隊,對車臣非法武裝進行打擊。由於種種原因,1996年8月31日,俄聯邦政府和車臣非法武裝在俄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的哈薩維尤爾特達成協議,規定將車臣地位問題擱置5年。歷時20個月的車臣戰爭以一紙「哈薩維尤爾特協定」而告終,聯邦部隊於1997年1月全部撤出車臣。

1997年1月,車臣舉行總統選舉,馬斯哈多夫當選。同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系原則條約。但是,馬斯哈多夫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 不僅拒不執行和平協定,而且加緊分裂活動。尤其令俄羅斯當局不安的是,在馬斯哈多夫領導下的車臣,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不僅在車臣境內加緊分裂活動,而且武裝襲擊與其毗鄰的達吉斯坦,企圖與該自治共和國一起建立「神權政治國家」。因此,1999年8月俄當局出兵10萬,打響了第二次車臣戰爭。

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馬斯哈多夫為車臣不合法的總統後,他躲藏到車臣南部山區,成為車臣非法武裝的3大頭目之一,組織和領導車臣非法武裝與俄軍對抗。俄政府軍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但是,車臣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為零,在車臣內外採取游擊戰術,不斷在俄羅斯各地製造恐怖事件。特別是近幾年來,車臣非法武裝分子活動猖獗,劫持人質、炸毀客機等,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2002年10月23日,數十名車臣武裝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羅夫卡劇院將800多名正在觀看演出的觀眾和演職人員劫為人質。3天後,俄特種部隊向劇院內施放催眠氣體後,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數人質,但仍有130名人質不幸喪生。俄軍隨即在車臣展開了大規模清剿行動。2004年9月1日,馬斯哈多夫與車臣非法武裝的另一個頭目巴薩耶夫策劃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劫持人質事件,俄當局隨後懸賞約1000萬美元緝拿他們。
遇難的俄聯邦車臣總統卡德羅夫

根據形勢的發展,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必須加快車臣立憲進程。2002年12月11日,車臣人民代表大會舉行,討論車臣新憲法和選舉法草案。次日,普京發布關於車臣全民公決的總統令。2003年3月23日,車臣就是否贊成新的共和國憲法草案、總統選舉法草案、議會選舉法草案舉行車臣歷史上第一次全民公決。全民公決通過的車臣新憲法規定,車臣是俄聯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從法律上確定車臣作為俄聯邦一個主體的地位,進而保證俄聯邦主權和領土完整。2003年10月5日舉行全民選舉,車臣共和國行政長官卡德羅夫當選俄聯邦車臣共和國總統,任期4年,這是根據新選舉法選舉的第一位車臣總統。

2004年5月9日,車臣非法武裝在格羅茲尼勝利日慶祝活動中再次製造恐怖爆炸事件,車臣共和國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和俄高加索聯合集群司令巴拉羅夫在這次事件中被炸身亡。9月1日,馬斯哈多夫與車臣非法武裝的另一個頭目巴薩耶夫策劃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劫持人質事件,俄當局隨後懸賞約1000萬美元緝拿他們。

2005年3月8日,車臣非法武裝頭目馬斯哈多夫在車臣北部被擊斃 。2006年6月17日,車臣非法武裝重要頭目薩杜拉耶夫當天被車臣警方擊斃 。同年7月10日,車臣非法武裝頭目巴薩耶夫在俄印古什共和國被俄軍警擊斃

❻ 白俄羅斯在哪

白俄羅斯概況
[編輯本段]

【國 名】 白俄羅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
【面 積】 207600平方公里。
【人 口】 989.86萬人(2003年1月)。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佔81.2%,俄羅斯族佔11.4%,波蘭族佔3.9%,烏克蘭族佔2.4%,猶太人佔0.3%,其他民族佔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主要信奉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並教派。
【國 花】 亞麻
【首 都】 明斯克(Minsk, Минск),人口171.3萬(2002年1月)。年平均氣溫7.8℃。
【國家元首】 總統亞歷山大·格里戈里耶維奇·盧卡申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кашенко),1994年7月當選,任期5年,1996年全民公決延期至2001年,2001年9月連任。2004年10月17日,白就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能否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和取消憲法關於限制總統任期的規定舉行全民公決。79.4%的選民投票表示贊成。
【重要節日】 獨立日(共和國日):7月3日。1944年7月3日紀念蘇軍解放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的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簡 況】
[編輯本段]
位於東歐平原西部的內陸國。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

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紀其大部分領土屬於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國。14世紀起,幾次被立陶宛大公國和俄羅斯吞並。十月革命後,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12月19日改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

❼ 白俄羅斯

【國 名】 白俄羅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
【面 積】 207600平方公里。
【人 口】 989.86萬人(2003年1月)。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佔81.2%,俄羅斯族佔11.4%,波蘭族佔3.9%,烏克蘭族佔2.4%,猶太人佔0.3%,其他民族佔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主要信奉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並教派。
【首 都】 明斯克(Minsk, Минск),人口171.3萬(2002年1月)。年平均氣溫7.8℃。
【國家元首】 總統亞歷山大·格里戈里耶維奇·盧卡申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кашенко),1994年7月當選,任期5年,1996年全民公決延期至2001年,2001年9月連任。2004年10月17日,白就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能否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和取消憲法關於限制總統任期的規定舉行全民公決。79.4%的選民投票表示贊成。
【重要節日】 獨立日(共和國日):7月3日。1944年7月3日紀念蘇軍解放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的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簡 況】 位於東歐平原西部的內陸國。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

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紀其大部分領土屬於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國。14世紀起,幾次被立陶宛大公國和俄羅斯吞並。十月革命後,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12月19日改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
【政 治】 1994年開始實行總統制,同年7月,盧卡申科當選首任總統,任期五年。1996年,總統與第13屆最高蘇維埃權力斗爭激化,盧卡申科總統下令舉行全民公決。根據同年11月24日公決結果,第13屆最高蘇維埃活動被終止,同時組建了新的兩院制議會,盧卡申科總統任期延至2001年。2001年9月,盧卡申科總統改組政府,整合議會,建立起總統垂直領導體系。2004年10月17日,白議會舉行第三屆國民會議代表院(下院)選舉,同時就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能否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和取消憲法關於限制總統任期的規定舉行全民公決。79.4%的選民贊成取消憲法關於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支持盧參加2006年總統大選。
【憲 法】 1996年11月24日全民公決通過總統提出的憲法修正案,11月27日生效。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和三權分立;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總統有權確定全民公決、解散議會、確定各級議會選舉、任命政府總理(須經議會下院批准)、任免所有副總理以下政府成員、任免所有司法機構、中央選舉和全民公決委員會領導人、決定政府辭職等;在總統出缺或不能履行職務時,由總理暫行總統職權。
【議 會】 稱國民會議,由共和國院(上院)和代表院(下院)組成,每屆任期四年。本屆國民會議於2004年11月組成。
共 和 國 院:共64名代表,其中56名由全國6州1市(明斯克)地方代表蘇維埃代表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各選舉8名產生,另8名由總統任命。主要職能是通過或否決下院通過的法案;批准總統關於司法機構、中央選舉和全民公決委員會、中央銀行領導人的任命;選舉憲法法院的6名法官;決定解散地方代表蘇維埃;審議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審議下院對總統的彈劾等。主席根納季·瓦西里耶維奇·諾維茨基(Геннад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Новецкий),2003年8月就任,2004年11月再次當選。
代 表 院:由110名代表組成,以無計名投票方式直接普選產生。代表院主要職能是審議憲法修改補充草案和各類法案;確定總統大選;批准總統關於總理的任命;對政府表示不信任;接受總統辭職等。主席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科諾普廖夫(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ноплев),2004年11月當選。
【政府】稱部長會議,並設有部長會議主席團。本屆部長會議主席團主要成員有:總理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西多爾斯基(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Сидорский),第一副總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謝馬什科(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Семашко),副總理羅曼·約瑟福維奇·弗努奇科(Роман Иосифович Внучко),副總理弗拉基米爾·涅斯捷羅維奇·德拉仁(Владимир Нестерович Дражин),副總理安德烈·弗拉基米羅維奇·科比亞科夫(Андр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бяков),副總理阿納托利·德米特里耶維奇·秋秋諾夫(Анатол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Тютюнов) ,總統辦公廳主任烏拉爾·拉姆德拉科維奇·拉特波夫(Урал Рамдракович Латыпов), 國家監察委員會主席阿納托利·阿法納西耶維奇·托濟克(Анатол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Тозик),國家安全會議國務秘書根納季·尼古拉耶維奇·涅維格拉斯(Геннад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Невыглас) ,外交部長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馬丁諾夫(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артынов),國防部長列昂尼德·謝苗諾維奇·馬爾采夫(Леонид Семенович Мальцев),內務部長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瑙莫夫(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умов),白國家銀行行長彼得·彼得羅維奇·普羅科波維奇(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Прокопович) 等。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❽ 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人差異

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具有這一人種的基本特徵:淺色皮肢,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羅斯人還有自己的特點:北部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白海-波羅的海類型,身材中等,頭型較長,鼻子高突,鼻樑呈直形或凹形,頭發和眼珠色淺。南方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中歐類型(或稱阿尓卑斯類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頭型寬短,臉寬,鼻高且大,發色淡黃並呈波狀。
http://ke..com/view/46766.htm

白俄羅斯主體民族。自稱別拉羅斯人,又譯別洛露西亞人。居住在白俄羅斯共和國境內;部分分布在俄羅斯聯邦西部、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哈薩克以及西伯利亞等地。另有少數白俄羅斯人分布在波蘭、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使用白俄羅斯語,分東北和西南兩種方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有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信東正教,西北地區的居民則多為天主教徒。當地流傳的祖先崇拜和精靈崇拜等原始迷信殘余尚未完全消除。白俄羅斯人過去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副業以養蜂和捕魚較為重要,木材加工、制陶和編織手工業發達。農業以種植黑麥、馬鈴薯、蕎麥、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向日葵和亞麻為主。耕作技術長期落後。十月革命後,工農業得到較快發展。姑娘們喜戴各種做工精緻的彩色頭巾,已婚婦女則戴素色花冠。男子多戴氈帽,穿齊膝綉花襯衫,系腰帶。民間文學創作十分豐富,以歌頌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各種傳說、故事、神話、諺語等,廣為流傳。
講斯拉夫語系白俄羅斯語,是白俄羅斯共和國的多數(80%)居民。很多人已移居西伯利亞或至美國等國家僑居。主要是西元6∼8世紀居住在白俄羅斯的東斯拉夫諸部落的後代,曾先後被立陶宛及波蘭征服,18世紀後期又成為俄羅斯的附庸。1921∼1939年,西部白俄羅斯人曾在波蘭統治之下生活。
http://ke..com/view/72491.htm

❾ 白俄羅斯族(中國的民族!),的資料,如人數,民族英雄,生活習俗等等···謝謝了,最好多點!

中國的56個民族中,沒有白俄羅斯族
請查認一下,只有俄羅斯族

中國的俄羅斯族早在18世紀初從沙皇俄國遷來的,18世紀後期,由於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殘酷統治,大批俄羅斯人遷來中國,尤其是在19世紀末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湧入我國新疆北部地區、東北各地和內蒙古東北地區。俄國十月革命後,又有一些人為躲避戰爭,進入中國。那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羅斯族,被確認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我國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相同。 由於俄羅斯族遷來我國的時間不長,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前蘇聯國家還有自己的親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之間又恢復了關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並幫助他們陸續遷回家鄉。此外,也有部分俄羅斯族遷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族,因此,中國現有俄羅斯族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多了。
解放後,俄羅斯族與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在全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歷屆人民代表大會中均有俄羅斯族代表。俄羅斯族人民積極參加了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城鎮居民通過勞動就業,大多成為工交、財貿、衛生各條戰線上的職工。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一些俄羅斯族群眾參加了當地的國營農場,成為農業職工。
俄羅斯族多信仰東正教,與國外的俄羅斯人的一樣
俄羅斯族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文學藝術,其中書面文學主要有詩歌、小說等,如加入中國籍的俄羅斯移民伊萬寫了一部名叫《逃亡記》的小說,主要描述了他們從俄羅斯逃到中國的經歷,俄羅斯族女教師曾寫過《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成員》一詩,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融洽和團結。另外俄羅斯族還有大量的民間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格言、諺語、謎語、說唱等多種形式,其內容大多是歌頌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善良,富於創造,勇於克服困難的高貴品質。
擁有深厚音樂文化傳統的俄羅斯人視音樂、舞蹈為生命,無論是宗教儀式還是日常喜慶娛樂場合都有歌舞和樂器相伴。 我國流傳的俄羅斯族音樂可分為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兩類,以風格、體裁多樣的民間音樂為主體;其音樂屬典型的歐洲樂系,調式音階採用歐洲大小調式,織體以多聲為主,帶有縱向的、和聲的音樂思維特點,在56個民族中獨樹一幟。
俄羅斯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經常舉行各種家庭宴會、晚會,跳交誼舞、俄羅斯舞、天鵝湖舞、烏克蘭舞、俄羅斯的集體舞,以及踢踏舞、頭巾舞、馬車舞等,舞姿優美,參加的人多,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俄羅斯族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元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 。紀念耶穌降生。這一天俄羅斯人到教堂祈禱後,家人們聚在一起慶賀。每年3月21日是東正教徒紀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的復活節。復活節前40天,教徒們要齋戒、素 食。復活節那天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每年復活節後50天為降靈節。降靈節亦稱聖靈降臨節 ,是東正教紀念耶穌門徒領受聖靈的節日。主要有「復活節」、「聖誕節」、「舊歷年」、「清明節」、「主領洗節」等。

傑出人物
柯爾波娃·娜佳
(?—1985),女,全國人大代表,新疆伊犁地區紅旗農業機械廠醫生。
李莎
(1914—),女,生於蘇聯薩拉托夫州,1964年加入中國籍,教授,俄語語言學家。1941年畢業於莫斯科外語師范學院法語系,曾任莫斯科地質勘探出版社、莫斯科外文出版社技術編輯。1945年被授予「衛國戰爭期間英勇勞動獎章」。1946年隨其夫李立三來到中國,任哈爾濱俄語專科學校教員。新中國成立後,李莎即在北京外語學院任教授,並擔任人民文學出版社俄語編輯部顧問。
戈沙
(1931—),黑龍江人,高級編輯、畫家。195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7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西北畫報社創作室主任,《長春畫報》編輯,吉林日報社美術組主任、高級編輯。主要從事報刊插圖、油畫、版畫的創作。曾有許多作品獲獎。如版畫《古老的歌》獲日中藝術交流金獎,《山村女教師》獲全國少數民族美術展覽佳作獎,《布達拉官》獲全國第十屆版畫展銅牌獎。戈沙還出版有《戈沙版畫選》、《戈沙絲綢之路版畫選》、《蘇聯藏書票選》等。

❿ 白俄羅斯族在中國的分布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使用俄羅斯語和俄文,也用漢、維、哈文。俄羅斯語屬印歐語系。
俄羅斯人除從事農、牧業,經營園藝,飼養家畜及養蜂等外,還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他們在生產技術及經濟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較高的水平。
共有5000多人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族生活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