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ak有什麼用

俄羅斯ak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2022-05-20 13:42:28

⑴ AK47那種垃圾,為什麼那麼多人用

AK是最好的槍之一,全球幾千萬支,沙漠,雨林,極地沒什麼地方不能用的。簡單,耐用。就算幾個月不保養也能正常發射。其他槍什麼槍能做到這個地步。俄羅斯造的武器很多都這樣,現在俄羅斯部隊依然很喜歡AK槍系,不止AK47還有其他根據AK改造的槍。看俄羅斯士兵都可以一手抓著槍管一手抓著槍托做俯卧撐,可見其質量相當可靠。另外如果你指的是游戲,步槍最好的就是AK M4,AK又比M4更好一些。價格便宜,而且省子彈,威力大。覺得AK不行那肯定是彈道控制不好。用AK就要沉穩自信。

⑵ 俄羅斯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用於哪種作戰

俄羅斯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新型大、中口徑艦炮的戰術使命:本世紀末到下世紀初,各國海軍在主要作戰艦艇上仍將裝備各種類型的大、中口徑現代化艦炮。它與一次使用的昂貴導彈相比,無論是作戰應變能力還是全天候持續發射,其火力強度及效費比都要高得多。

同時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擴大艦炮的使用范圍,充分發揮其多功能作用。因此,在戰術技術上將有較大幅度的改進與提高,俄羅斯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所擔負的戰術使命是:1.海上水面火力支援,對岸轟擊以提高戰鬥力

包括:(1)壓制海岸防禦陣地(要塞、火炮、導彈及防空陣地)。

(2)摧毀海港艦群、軍事通訊與電子偵察設施。

(3)縱深的增援集團部隊、坦克群,實施封鎖、瓦解。

(4)對兩棲登陸及機動突防的火力支援。

2.水面戰、防空戰以提高己艦自身的生存力

包括:(1)對艦作戰及擴大艦艦導彈攻擊後的毀傷效果。

(2)制止高速快艇的多方位進攻。

(3)在有效射程內快速突擊發射成組彈丸,構成近炸高殺傷破片攔阻網,對空中目標進行硬攻擊。

(4)發射成組閃光、箔條、紅外、煙霧等誘餌彈對反艦導彈進行軟防禦。

新型大、中口徑艦炮的關鍵技術及技術途徑

由於海軍戰斗艦艇所處的特殊作戰環境,大、中口徑艦炮要滿足上述戰術使命,必須進一步提高射程、精度和反應能力;從總體結構上要隱形輕型化,具備快速跟蹤能力;具有可靠的彈葯選擇、輸送與發射功能;改進彈丸的終點效應,尤其需要具有穿透硬目標能力並能精確制導的增程彈、近炸高殺傷破片彈和帶有數十個子彈的靈巧彈。

提高艦炮的有效射程

大、中口徑艦炮作為海軍水面火力支援武器,應具有遠距離的有效射程(指彈丸飛行存速在374米/秒處的水平距離)。這是它最重要的一項戰術技術指標,具有代表性的127毫米和130毫米艦炮均有潛力用增加身管的口徑倍數來提高初速的方法增加射程。另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大力改進彈、葯結構的效能因素,即能從現有艦炮結構基礎上較大幅度提高射程、精度和威力。屬於高新技術范疇的液體發射葯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由於其能量高於固體發射葯30%~50%,且裝填密度大,內彈道曲線平滑,初速高,從而使射程大幅度提高約20%;電熱化學能發射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通過調節放電量來控制工作液體的燃燒過程和膛壓-行程曲線面積,以獲得最大的炮口動能。美國海軍應用該兩項先進技術與火箭助推彈相結合,使127毫米艦炮的射程突破100千米大關,203毫米艦炮甚至達到185.3千米。用可攜帶M46子彈的炮彈,在全球定位系統制導下,將為未來海濱戰場和離岸縱深地區提供有效的遠距離海軍水面火力支援。

⑶ 俄羅斯的傳奇步槍AK-47有多傳奇

20世紀70年代曾經廣為流傳過一句話:美國出口的是可口可樂,日本出口的是Sony電器,而蘇聯出口的是AK47。根據前蘇聯的統計,全球范圍內的AK47系列自動步槍中,9成是仿製品,真正產地是前蘇聯的僅有10%。到今天,AK47及其仿造品一共生產了8千萬支,排行世界第一。而M16所有系列加在一起才不過1千萬支。

尼古拉斯凱奇在《戰爭之王》中也有這么一段台詞: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動步槍,戰士最喜愛的武器。由9磅金屬和4英尺長木頭製成。它不會壞、卡殼、過熱。就算它被泥土或者沙子覆蓋,它還是可以正常地開火。它的使用很簡單,就算一個小孩都可以使用它,而且他們的確在使用它。」

⑷ 為什麼俄羅斯不用AK47,而是用AK12

AK都用了多少年了,還不換。AK-47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產品。它的設計、功能材質都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要求了。而且實際上還在蘇聯時期,蘇軍就已經不用AK47了,人家早就用AKM,後來有換成了小口徑的AK-74了。

AK-12比AK-74主要是增加了一些附件的安裝功能,槍彈也沒有什麼變化,而且為了延續俄軍的操作習慣,那個大撥片的保險都還保留著。

而又過了快40年了,AK74設計的時候, 缺乏增加附件的能力,那 個時候還沒有這種需求 ,現在俄國人在AK-74的基礎上又改進出了AK-12,現在准備換那就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⑸ 俄羅斯的AK47有多少個型號,有什麼特點

AK-47的型號及衍生型

AK-47 1948年-51年
AK-47的最早期版本,稱為第1型,機匣採用壓削方法生產。

AK-47 1952年
改進版本,壓削機匣、木製槍托及護木、槍管鍍鉻以抵抗腐蝕,重4.2公斤,產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AK-47 1953年
改進版本,改進了第2型的槍托連接方式,簡化了機匣的機械加工方法,使之便於量產。

AKS-47
AKS-47亦被稱為AK-47S,是AK-47的金屬折疊槍托版本。

AKM
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改進型」於1959年投產的改進型號。AKM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K-47缺點。此外,卡拉什尼科夫在擊錘上加裝了一個擊錘減速器,防止了在AK-47上因擊錘過早撞擊擊針而導至的啞火及降低射速。並在槍口上加裝一個斜切口形槍口裝置以抑制槍口跳動及提高連發射擊時的散布精度。同時,進一步採用金屬沖壓、焊接工藝、合成材料,可減輕重量及令生產時間和成本降低,利於大量生產,故障率比AK-47更低。

AKMS
AKMS是裝有金屬折疊槍托的AKM改進型,槍托折疊後長645毫米,重量減至3.15公斤,主要裝備當時的傘兵部隊、坦克兵和特種部隊使用。

AKMSU
AKMSU是裝有金屬折疊槍托的AKMS短槍管型,產量極少(比後來的AKS-74U更少),主要裝備當時的特種部隊使用。

⑹ 一直很想知道前蘇聯/俄羅斯的AK系列突擊步槍和艦炮的AK系列的區別

AK系列突擊步槍:由於經濟體制的改革,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的繼承者伊孜瑪什公司也要考慮市場經濟了,為了賺取外匯,伊孜瑪什在幾年前開始推出多種不同口徑的AK-100系列突擊步槍。AK-100系列都不是由卡拉斯尼柯夫設計的,但卻是在AK-74M的基礎上研製的,從結構原理到命名,都體現出這是挖掘AK步槍市場潛力的作品。考慮到出口市場的需要,AK-100系列都有兩個統一的特徵:槍托都是採用AK-74M的折疊式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槍托,機匣左側都有瞄準鏡安裝基座。

AK系列艦炮:AK-130多用途雙管艦炮由聖彼德堡的阿美第斯特設計局和弗倫澤軍火設計局共同設計製造。該系統包含一套帶電視和電子瞄準裝置的電腦控制系統。火炮可由雷達控制系統控制實施全自動射擊,也可在自主控制模式下由炮手使用炮塔上的康丹瑟光學瞄準具實施射擊,還可使用全手動模式射擊。

⑺ 俄羅斯軍隊為什麼還裝備著AK的改進型

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要裝備步槍,因為步槍是士兵手中最基礎的武器。目前俄羅斯軍隊中普通部隊仍然裝備著AK74步槍。但是對於俄羅斯軍隊來說,這一型步槍目測仍然要裝備很長一段時間,之所以這型步槍仍然在俄羅斯軍隊中裝備,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首先就是量實在太大了,如果更換成本更高。其次就是俄羅斯軍隊的訓練體系已經針對AK步槍進行訓練了很長時間了,更換其他步槍得不償失。最後就是AK如果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還是一把非常不錯的步槍的。

最後就是AK如果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還是一把非常不錯的步槍的。而且即便是重新研發一款新型步槍,那麼這只新型步槍的能力說不定和改進版的AK相差不多。而且說實話,俄羅斯雖然是一個工業國家,但是在基礎工業方面和美國等先進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更何況有限的軍費應該投入到最有價值的戰略性武器上,那個才是俄羅斯的立國之本。所以俄羅斯不更換新型步槍的原因也很簡單了。

⑻ 如何對一個軍事白痴解釋AK47的意義,優點,等等

叫他看看網路

АК-47是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個字母的縮寫,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動步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設計的自動步槍。
"АК"在俄語的發音可音譯為「阿卡」,所以把其俄語縮寫按英文讀法讀出是錯誤的。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在他設計的使用7.62×39mm М1943式中間型威力槍彈的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可連發射擊的樣槍(稱為АК-46),他設計的回轉式閉鎖槍機,成為此後設計的АК系列槍械閉鎖機構的原型。同年參加靶場選型試驗。經過一系列試驗,並改進了導氣裝置與活塞系統,設計而成АК-47,在風沙泥水環境中經過嚴格測試,1947年被選中定為蘇聯軍隊制式裝備,1949年最終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產,在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生產。195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取代西蒙洛夫半自動卡賓槍。在1953年АК-47改變了機匣的生產方法,由沖壓工藝變為機加工藝。АК-47開始大量裝備蘇聯軍隊。蘇軍所裝備的AK-47於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所取代。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АК-47系列是前蘇聯軍隊和華沙條約組織國家軍隊制式裝備。在1980年代5.45mm口徑的АК-74系列裝備前蘇聯軍隊後,7.62mm口徑的АК-47系列逐漸從蘇軍制式裝備中退出(實際上AKM一直沿用,從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圖片中可以看到俄軍有使用AKM)。
АК-47半解剖圖АК-47突擊步槍屬於自動步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步槍相比,槍身短小、射程較短,適合較近距離的突擊作戰的戰斗。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導氣管位於槍管上方,通過活塞推動槍機動作。回轉式閉鎖槍機。7.62mm口徑,發射7.62×39mm M1943型中間型威力槍彈,容量30發子彈的弧形彈匣供彈,保險/快慢機柄在機匣右側,可以選擇半自動或者全自動的發射方式,拉機柄位於機匣右側。АК-47的槍機動作可靠,即使在連續射擊時或有灰塵等異物進入槍內時,它的機械結構仍能保證它繼續工作。可以在沙漠、熱帶雨林、嚴寒等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保持相當好的效能。據說在越南戰爭中把它放入水中幾個星期然後從水中拿出來上膛後仍能射擊。而且它的火力大,適合短兵相接。結構簡單,分解容易;容易清潔和維修,勤務性好;操作簡便。АК-47主要缺點是,由於全自動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槍機框後座時撞擊機匣底,槍管較短導致瞄準基線較短,瞄準具設計不理想等等缺陷,影響了射擊精度,300米以外無法保證准確射擊,連發射擊精度更低,實際上它可以滿足以遭遇戰為主的較近距離上突擊作戰的要求。
1959年投產的改進型號АКМ(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改進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述缺點。同時,進一步採用沖壓、焊接工藝,合成材料,減輕重量,生產成本低,利於大量生產,除了退殼時針偶爾會斷外,故障率低越南戰爭新聞圖片中出現的АК-47。
АК-47系列步槍名聞天下是在1960年代的越南戰爭,АК-47和其中國的仿製品大規模地武裝北越正規軍和游擊隊。這種自動武器在叢林環境中深受士兵信賴。在越南戰爭時期,據說許多美國士兵丟棄手中的不適應熱帶雨林惡劣條件下的笨重的M14自動步槍或者故障頻出的M16自動步槍,轉而使用繳獲的越南士兵的АК-47,只是因為АК-47系列步槍擁有非常優良的可靠性、容易控制而密集的火力。
蘇聯將АК-47系列步槍及其及製造技術輸出到世界各地。由於АК-47和其改進型令人驚詫的可靠性,結構簡單,堅實耐用,物美價廉,使用靈活方便,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甚至西方國家的軍隊或者反政府武裝都廣泛使用的АК-47系列步槍。某些地區沖突的各方都非常樂意使用АК-47。另外,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其中包括東德(仿製型號為Mpi-47),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國(中國仿製型長時間被稱為56式沖鋒槍),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埃及、古巴、朝鮮等,進入21世紀它仍舊在生產。АК-47的設計思路也影響了以色列、芬蘭、中國等多個國家步兵輕武器設計:如以色列加利爾突擊步槍、中國的81式自動步槍。АК-47系列步槍是使用最廣泛的步槍武器之一。其廣泛程度在輕武器歷史上可能只有毛瑟步槍和柯爾特左輪手槍可以相比。而卡拉什尼科夫則因為АК系列步槍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使用也被譽為「世界槍王」。
[編輯本段]研製歷史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設計了一種發射7.62×39mm М1943式中間型威力槍彈的半自動卡賓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活塞和活塞桿固定在一起,但與機槍框並不相連,彈匣容量10發,導氣管位於槍管上方,這種槍採用槍機回轉式閉鎖,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閉鎖機頭上有兩個大的對稱閉鎖突筍。這種閉鎖方式是直接參考美國M1式加蘭德步槍的。不過在這把半自動卡賓槍上的旋轉機頭是經過了卡拉斯尼柯夫的改進,比較長,旋轉速度更快,大大地增加了閉鎖機構動作的可靠性。
AK-47的研製其實是從這種半自動步槍開始的,這種卡賓槍的閉鎖機構的進一步改進成為了卡拉什尼科夫自1945年至1990年之間研製的所有自動武器的核心部分,這個系統經歷了50多年的實際應用考驗,證實其具有非常優越的可靠性,因此這個系統也被人們稱之為卡拉斯尼柯夫系統。
這種半自動卡賓槍1945年的試驗型是1944年試驗型半自動卡賓槍的改進型,基本特徵一樣,管狀的拉機柄位於右上方。彈匣設計有所改變。但槍管上方的導氣室,有點像西蒙諾夫的SKS半自動步槍,導氣裝置的外形上也已經有了一些AK-47的端倪了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開始設計突擊步槍。在這種半自動卡賓槍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步槍,並送去參加國家靶場選型試驗。樣槍稱之為AK-46,即1946年式自動步槍。導氣裝置和槍機基本上與原來設計的半自動卡賓槍一樣,使用沖壓鉚接機匣,發射機構有單發和全自動兩種,連發阻鐵在扳機上;30發弧形彈匣的入口在機匣下方,保險/快慢機柄都在機匣左側,手槍型握把,槍托、前握把和護木都是木製的,槍口制退器為圓柱形。
AK-47型試驗型的操作原理與AK-46一樣,不同的是:活塞、活塞桿和槍機體首次採用連成一體的方案——用螺桿固定在一起。機匣是沖壓成形的,機匣前部與槍管固定,保險/快慢機柄首次被安放在機匣的右側。導氣室沒有調節裝置,拉機柄在右側。AK-47型2號試驗槍的特徵是改變了導氣室、活塞、活塞桿的設計。延長了導氣孔,增加進入導氣室的火葯燃氣,導氣筒下方與槍管之間的位置有泄氣孔,活塞桿有四條凹槽。槍口制退器改為雙室結構。3號試驗槍改變了導氣室的設計,使圓柱形的導氣活塞在導氣室內處於完全密封的狀態,活塞桿有四條凹槽。採用新的槍口制退器。第1型
AK-47突擊步槍(第1型)是最終定型並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產的AK-47突擊步槍,這種武器是為機械化步兵研製的,同一年蘇聯軍隊正式採用AK-47。這種型號並沒有刺刀,機匣和許多配件是用沖壓工藝來生產的,採用沖壓工藝的好處是材料消耗少,生產效率高。許多人把這種早期的AK-47稱之為「第1型」,以區分1951年和1953年生產的AK-47。
第2型1951年的試驗型(第2型)是在1951年生產的,主要的改變是把機匣的生產方法從沖壓轉變為機加生產。通過機械銑削出來的機匣的優點是比較結實,但缺點是比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生產這樣一個重量不超過0.65kg的銑削機匣,一開始時竟需要2.65kg的鋼材。發射機構、槍托和握把都經過加強,並增加了一種單刃刺刀。這種新生產的AK-47被稱為「第2型」,不過第2型的產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第3型AK-47(第3型)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進了第2型的槍托連接方式,特別是簡化了機匣的機械加工方法,使之便於大量生產。這一型號被正式稱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 (AK)」,即「7.62mm輕型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許多人稱其為「第3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機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麼,第3型的銑削機匣卻比第1型的沖壓機匣更輕。另外第3型的改進還包括彈匣,採用輕金屬的新型彈匣在強度也加強了,而且與原來的鋼制彈匣可以互換;此外,槍托連接方式也進行了簡化和加固,這一系列的改進使突擊步槍的整體重量比第1型更輕,而彈道性能則與第1型完全一致。
[編輯本段]結構特點
AK-47式突擊步槍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與小口徑步槍相比,系統質量較大,攜行不便。該槍有配用固定式木製槍托和折疊式金屬槍托兩種。
該槍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機匣為鍛件機加工而成。彈匣用鋼或輕金屬製成,不管在什麼氣候條件下都可以互換。
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直接控制擊錘,實現單發和連發射擊。發射機構主要由機框、不到位保險、阻鐵、扳機、快慢機、單發杠桿、擊錘、不到位保險阻鐵等組成。快慢機位於槍的右側。當快慢機裝定於自動位置時,單發阻鐵的後突出部被快慢機下突出部壓住,不能轉動,故扣不住擊錘。此時,擊發阻鐵扣住擊錘而成待擊狀態。扣壓扳機後,阻鐵解脫擊錘,擊錘回轉擊發。此後,只要扣住扳機不放,擊發阻鐵和單發阻鐵都扣不住擊錘,只有不到位保險阻鐵卡筍能抵住擊錘卡槽。當機框復進到位壓下不到位保險阻鐵傳動桿時,卡筍即脫離擊錘卡槽,擊錘回轉擊發。以後則重復上述動作,實現連發射擊。當快慢機裝定於半自動位置時,首發彈擊發前,阻鐵扣住擊錘而成待擊狀態。扣壓扳機後,阻鐵解脫擊錘,單發阻鐵也一同向前回轉。若扣住扳機不放,則擊發後擊錘被機框壓倒的同時即被單發阻鐵扣住。此時,由於機框未復進到位,不到位保險阻鐵傳動桿向上抬起,卡筍和擊錘卡槽之間有少許間隙。當機框復進到位,再次解脫不到位保險阻鐵時,擊錘被單發阻鐵扣住,若再次發射,必須先松開扳機,使單發阻鐵解脫擊錘,擊錘隨之被擊發阻鐵扣住再次成待擊狀態。如果機框復進不到位,槍機閉鎖就不確實。此時,機框的解脫突筍沒有壓下不到位保險,故保險阻鐵卡筍不能脫離擊錘卡槽。因此,即使扣壓扳機,擊錘仍不能向前回轉,於是形成不到位保險。快慢機柄在最上方位置時,其下突出部頂住單發阻鐵後突出部和扳機後端突出部的右側,故扣不動扳機,實現保險。若此時擊錘在待擊位置,彈膛內有槍彈,因扣不動扳機,擊錘不能解脫,所以形成後方保險。若此時擊錘在擊發位置,因扣不動扳機,阻鐵不能向前回轉,擊錘後倒時即被阻鐵擋住,機框只能後坐一很短的距離,不能將彈匣內的槍彈推進彈膛,故形成前方保險。
該槍瞄準裝置採用機械瞄準具,並配有夜視瞄準具。柱形準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門都有可翻轉附件,內裝熒光材料鐳221。表尺分劃為100~800m,一個分劃為100m,戰斗表尺裝定300m。但使用瞄準具瞄準時,只能上下擰動準星作高低校正,無法進行風偏修正,而且夜間射擊時往往將準星護翼誤認為是準星。
該槍自動方式為導氣式,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可實施單,連發射擊,固定式槍托全槍長870MM,折疊式槍托托伸全長870MM,托折實645MM,槍管長415MM,全槍重4.3KG,彈匣容量30發,初速710米/秒,理論射速600發/分,有效射程300米。
[編輯本段]主要缺點
雖然АК-47系列步槍是20世紀步槍行列中最耀眼的明星,但它畢竟是40、50年代的產品,從性能方面說,它也存在著許多不足:АК-47槍管纏距偏小、M43彈的彈形欠佳、槍彈撞擊目標時過於穩定,殺傷效果不好。子彈出膛時,槍管末端會有微小顫動,導致精度下降。M43彈的飛行不穩定。
[編輯本段]主要型號
АК-47:AK-47突擊步槍標准型,1949年最終定型並正式投入生產,是為機械化步兵研製的,同一年蘇聯軍隊正式採用AK-47。АКС-47
АКС-47(AKS) :採用可折疊金屬槍托的型號。槍托折疊長645毫米。供空降部隊、坦克兵和特種分隊使用。
АКМ/АКМС:零部件大量採用沖壓、焊接工藝,機匣用沖壓工藝製造代替了機加工藝,重量減輕到3.15千克。扳機組件上增加了擊錘減速裝置,消除擊針打擊子彈底火時啞火的可能性。槍口安裝一個簡單的斜切口形槍口防跳器,提高連發射擊時的散布精度。АКМС是АКМ的折疊槍托的型號。
РПК:在АКМ突擊步槍的基礎上發展的班用輕機槍,RPK是卡拉什尼科夫輕機槍的縮寫。採用延長型槍管,折疊型兩腳架(或三腳架),40發彈匣和75發彈鼓供彈。重量5.6千克。射程偏近。
[編輯本段]其他軼聞
曾經有一種說法,認為AK-47是抄襲了德國Stg44突擊步槍而設計出來的,證據就是兩者外形相似。但事實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結構和原理,都有著極大的不同;只是輪廓投影的相似而矣。Stg44和AK-47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設計概念,不過在那個年代,也只有Stg44是唯一技術成熟且有大量實戰經驗的參照物。AK-47是既揉合了前人的精髓而又帶有設計者自己技術性質的創新設計的步槍。
1970年代有這么一句俏皮話:「美國出口的是可口可樂,日本出口的是Sony電器,而蘇聯出口的是AK-47」。根據前蘇聯方面的統計,全球范圍內的АК-47系列自動步槍中,9成是仿製品,真正產地是前蘇聯的僅有10%左右。
AK-47性能優越且價格低廉,而且適用於各種環境,即使是沙漠、極地,依然大放光彩。所以АК-47一度是匪徒愛用的槍支。過去香港警察的佩槍主要用於防衛用途,所以只配備點38手槍。後來,葉繼歡、季炳雄、張子強等悍匪不斷在香港做案,並配備了火力強勁的АК-47自動步槍,一度使警方束手無策。後來經過改善火力,以及加強情報等各部門的配套,才把局勢扭轉,進而把匪徒繩之於法。
1980年代美國毒品犯罪分子經常使用АК-47系列步槍,在虛構的影視劇情節中也經常出現。對公眾造成的心理影響,導致美國在1989年立法禁止進口АК-47系列步槍,理由是擁有幾個所謂的「突擊武器」的外形特徵。
[編輯本段]規格參數
原 產 地:蘇聯
類 型:突擊步槍、自動步槍
口 徑:7.62 mm
彈 葯:7.62×39mm М1943中間威力步槍彈
彈匣容量:30發
自動原理: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閉鎖
空 槍 重:4.3 kg
全 長:870 mm(固定槍托型);645 mm(折疊槍托型) .
瞄準基線:378 mm
槍管長度:415 mm
膛 線:4條,右旋,纏距240mm
射 速:600 rounds/min
槍口動能:1989 J
槍口初速:710m/s
表尺射程:800m
有效射程:300m
瞄 准 具:柱狀準星,U形缺口照門
[編輯本段]槍彈資料
槍彈名稱: 7.62×39mm M1943中間威力步槍彈
彈頭結構:尖頭,錐底,覆銅鋼被甲,鉛鋼復合彈心
全 彈 長:56mm
彈 頭 長:26.8mm
彈 殼 長:38.7mm
彈頭質量:7.91g
彈殼樣式:無突緣,瓶頸形,覆蓋銅鋼或者漆鋼(棕色)彈殼
彈殼最大直徑:11.35mm
底火樣式:伯爾丹式無銹蝕底火
發 射 葯:單氣孔管狀單基葯
裝火葯量:1.6g
平均膛壓:274.4MPa
全彈質量:16.4g

⑼ AK-47步槍為什麼被人稱為槍中之王,它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7.62mm突擊步槍AK―47式7.62mm突擊步槍是前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俗稱沖鋒槍,從研製到裝備部隊時間很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前蘇聯在與德國戰爭中深感托卡列夫CBT-----38半自動步槍火力不足,且有底緣的7.62mm槍彈無法保證可靠的全自動射擊。因此,研製新型彈葯和與之匹配的突擊步槍成為當時蘇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次大戰結束前,N?M?耶里薩羅夫和B?V?瑟明研製成一種名為M43式7.62mm中間型槍彈。為發射此彈,有許多槍械設計師設計了樣槍,其中有西蒙諾夫、蘇達耶夫、斯帕金、布爾金、捷格加廖夫等。西蒙諾夫的樣槍叫CKC45式,是第一支發射M43式7.62mm新槍彈的步槍。蘇達耶夫於1944年也研製出了他的樣槍。卡拉什尼科夫於1946年才研製出樣槍。經過多次評審試驗,卡氏樣槍擊敗了所有對手而被採納,並於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部隊。前蘇軍摩托化步兵部隊、空軍和海軍的警衛、勤務人員使用木製或塑料制固定槍托型,傘兵、坦克乘員和特種分隊使用折疊金屬槍托型。

現在,AK47式突擊步槍是世界上最著名,裝備范圍最為廣泛的步槍,除前蘇外,也裝備前華約各國以及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中都在使用,有的還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以色列的加利爾7.62步槍、芬蘭的瓦爾梅特M60式、M62式、M82式的7.62mm步槍,就是參照AK--47式設計的;波蘭的PMK----DGM----60式和前南斯拉夫的M64式7.62mm步槍也是它的仿製品。中國也於1956年仿製AK47製造出名為56式7.62毫米沖鋒槍,在當時全軍范圍內裝備,這支仿製步槍是我軍裝備時間最長的武器,直到80年代初,才停止生產。

椐不完全統計,AK47突擊步槍以及由它發展或仿製的系列步槍在全世界的用量近9000千萬支,後來該槍於50年代末期由其改進型AKM7。62mm突擊步槍取代。

AK47突擊步槍的結構原理極其性能特點

1、AK--47的槍械結構和發射原理

該槍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機匣為鍛件機加工而成。彈匣用鋼或輕金屬製成,不管在什麼氣候條件下都可以互換。

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直接控制擊錘。
快慢機位於槍的右側。當快慢機裝定於自動位置時,單發阻鐵的後突出部被快慢機下突出部壓住,不能轉動,故扣不住擊錘。此時,擊發阻鐵扣住擊錘而成待擊狀態。扣壓扳機後,阻鐵解脫擊錘,擊錘回轉擊發。此後,只要扣住扳機不放,擊發阻鐵和單發阻鐵都扣不住擊錘,只有不到位保險阻鐵卡筍能抵住擊錘卡槽。當機框復進到位壓下不到位保險阻鐵傳動桿時,卡筍即脫離擊錘卡槽,擊錘回轉擊發。以後則重復上述動作,實現連發射擊。

當快慢機裝定於半自動位置時,首發彈擊發前,阻鐵扣住擊錘而成待擊狀態。扣壓扳機後,阻鐵解脫擊錘,單發阻鐵也一同向前回轉。若扣住扳機不放,則擊發後擊錘被機框壓倒的同時即被單發阻鐵扣住。此時,由於機框未復進到位,不到位保險阻鐵傳動桿向上抬起,卡筍和擊錘卡槽之間有少許間隙。當機框復進到位,再次解脫不到位保險阻鐵時,擊錘被單發阻鐵扣住,若再次發射,必須先松開扳機,使單發阻鐵解脫擊錘,擊錘隨之被擊發阻鐵扣住再次成待擊狀態。

如果機框復進不到位,槍機閉鎖就不確實。此時,機框的解脫突筍沒有壓下不到位保險,故保險阻鐵卡筍不能脫離擊錘卡槽。因此,即使扣壓扳機,擊錘仍不能向前回轉,於是形成不到位保險。

快慢機柄在最上方位置時,其下突出部頂住單發阻鐵後突出部和扳機後端突出部的右側,故扣不動扳機,實現保險。若此時擊錘在待擊位置,彈膛內有槍彈,因扣不動扳機,擊錘不能解脫,所以形成後方保險。若此時擊錘在擊發位置,因扣不動扳機,阻鐵不能向前回轉,擊錘後倒時即被阻鐵擋住,機框只能後坐一很短的距離,不能將彈匣內的槍彈推進彈膛,故形成前方保險


2、AK--47的特點和主要的性能參數


AK47式突擊步槍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與小口徑步槍相比,系統質量較大,攜行不便。該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機構,其突出特點是動作可靠,故障小,能在各種惡劣的條件下使用,而且武器操作簡便,連發時火力猛。在這里我舉一個小小的例子,美國越戰期間,有許多美國士兵仍掉M16步槍改用繳獲的AK47突擊步槍來對付敵人,由此可見,AK47在實戰中的威力以及好用之處。

下面我在列出AK47突擊步槍的一些主要參數以供參考

口徑----7.62mm
初速----710m/s
有效射程----300m
槍口動能----1980J
理論射速----600發/min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連發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30發
全槍長----699mm
固定式槍托----870mm
折疊式槍托----860mm
槍托打開----870mm
槍托折疊----645mm
槍管長----415mm
膛線----4條,右旋,纏距240mm
全槍質量(不含彈匣)----4.3kg
準星----柱形
照門----U形缺口式

⑽ AK是什麼意思用來形容什麼的

AKB48?這是組合
AK?這是赤西和龜梨CP簡稱
AK47?這是槍AK(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是指由前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也有譯成「卡拉斯尼柯夫」)設計的一系列自動步槍。憑借著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價格低廉的優勢,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備受青睞。據統計,目前是全世界是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一種自動步槍,有近百個國家的軍隊在使用或曾經使用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還有6個國家甚至把這種槍的圖案印在了本國的國徽國旗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是世界上生產最多、使用最廣的自動步槍。
編輯本段AK-47突擊步槍
АК-47,是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個字母的縮寫,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動步槍。 AK-47突擊步槍,於1947年被選中定為蘇聯軍隊制式裝備,1949年最終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產,在伊熱夫斯克軍工廠生產。195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在1953年АК-47改變了機匣的生產方法,由沖壓工藝變為機加工藝。АК-47開始大量裝備蘇聯軍隊。АКС-47(AKS)採用可折疊金屬槍托的型號。 АК-47突擊步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步槍相比,槍身短小、有效射程較短(300米),適合較近距離的戰斗。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回轉式閉鎖槍機。發射7.62×39毫米M1943型中間型威力槍彈,容量30發子彈的弧形彈匣供彈,可選擇半自動或者全自動的發射方式。 AK-47的槍機動作可靠,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勤務性好;結構簡單,分解容易。АК-47主要缺點是,由於全自動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槍機框後座時撞擊機匣,槍管較短導致瞄準基線較短,瞄準具設計不理想等等缺陷,影響了射擊精度,300米以外無法保證准確射擊,連發射擊精度更低,而且重量比較大。實際上它可以滿足以遭遇戰為主的較近距離上突擊作戰的要求。 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沖鋒槍,戰士最愛的武器,由9磅金屬和4英尺長木頭製成,他不會壞,卡殼或者過熱,就算他被泥土或沙子覆蓋,它還是可以正常的開火。最終定型並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產的AK-47突擊步槍了,這種武器是為機械化步兵研製的,同一年蘇聯軍隊正式採用AK-47。這種型號並沒有刺刀,機匣和許多配件是用沖壓工藝來生產的,採用沖壓工藝的好處是材料消耗少,生產效率高。許多人把這種早期的AK-47稱之為「第1型」,以區分1951年和1953年生產的AK-47。 AK-47的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彈匣用鋼製成;AK-47的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直接控制擊錘,實現單發和連發射擊;發射機構主要由機框、不到位保險、阻鐵、扳機、快慢機、單發杠桿、擊錘、不到位保險阻鐵等組成。 AK-47採用機械瞄準具,並配有夜視瞄準具。柱形準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門都有可翻轉附件,內裝熒光材料鐳221。表尺分劃為100~800m,一個分劃為100m,戰斗表尺裝定300m。但使用瞄準具瞄準時,只能上下擰動準星作高低校正,無法進行風偏修正,而且夜間射擊時往往將準星護翼誤認為是準星。 (已有數個國家仿製出AK,以致出現了多個類似AK的槍械) 口徑 7.62×39mm M43 全長 固定槍托型 870 mm 折疊槍托型 折疊 645 mm 展開 870 mm 槍管長 415 mm 膛線 4條,右旋,纏距240mm 瞄準基線 378 mm 槍口初速 710 m/s 槍口動能 1980 J 理論射速 600 RP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有效射程 300 m 最大殺傷力射程 1500 m 槍重 含空彈匣 4.3 kg 含實彈匣 4.876 kg 發射方式 單發,連發 AK47遭到最多的詬病就是遠距離精度不佳。我軍長時期將仿AK47步槍研發的56式沖鋒槍與半自動步槍混編,主要是依據對印自衛還擊作戰中所取得的經驗,試圖用56式半自動步槍的高精度來彌補56式沖鋒槍的不足,發展63式自動步槍也是出於這種考慮。在越南的叢林戰中,能見度差、直射距離近、自然環境惡劣,所有的條件幾乎是上帝單為AK47所創造的,AK47在與M16的對決中完勝對手,包括敵人在內的稱贊使AK47名揚天下,而它精度差的缺點則被輕輕掩蓋了。到了阿富汗戰爭時,阿富汗的山區和越南的地理環境相差霄壤,步槍遠距離射擊的情形遠遠多於近距離作戰,AK系列遠距離精度差等毛病開始凸現,游擊隊甚至用老式的美製M1903式斯普林菲爾德步槍與蘇軍遠距離作戰,蘇軍士兵大吃苦頭。
編輯本段AKM突擊步槍
АКМ(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改進型)。 卡拉什尼科夫在1953年至1954年期間改進AK-47突擊步槍,最終定型為AKM,並在1959年開始被蘇軍裝備。 АKМ突擊步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K-47突擊步槍的缺點。同時,進一步採用沖壓、焊接工藝,合成材料,減輕重量,生產成本低,利於大量生產。AKM最主要特點是用沖鉚機匣代替AK-47第3型的銑削機匣,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新的沖壓機匣也比AK-47第1型的沖壓機匣和第3型的銑削機匣都要輕,改進後的AKM只有3.15kg重。 AKMC型為折疊金屬槍托型(英文為AKMS),折疊槍托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兩根撐桿製成的,折疊於機匣下方,是較為常見的AKMS型號;另一種是折疊於機匣右方,中間帶加強護板。此外還有一種短槍管的AKMCY型(AKMSU)。 AKM突擊步槍1959年投產,已經成為至今為止生產量最高、影響最大的AK系列步槍。
編輯本段AK-74步槍
AK-74步槍在AKM突擊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它是前蘇聯裝備的第一種小口徑步槍,1974年定型生產,1977年列裝。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在1980年代是前蘇聯軍隊制式裝備。 AK74發射使用5.45×39毫米(M74型)小口徑步槍彈,有效射程400米。30發弧形塑料彈匣供彈。全槍重3.6公斤。АК-74採用與АКМ相同的導氣式系統和機槍閉鎖方式,供彈方式、擊發發射機構也完全相同。對槍管的長度和膛線纏度及彈膛形狀、自動機和供彈機構均作了相應的改進。AK74與AKM相比,口徑減小射速提高,後座力減小精度提高,AK74的零件中有53%延用了AKM的零件,從生產和換裝訓練的角度說這是最經濟實惠的。AK74槍口安裝了結構復雜的具有制退、消焰、防跳作用的槍口裝置,整體機加工出來的圓柱形雙室結構,這個槍口裝置是AK74與AKM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區別;與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大大提高了。 AK74步槍有兩種槍托:固定槍托,稱之為AK-74;折疊槍托,稱之為AKC-74。 AK-74繼承了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傳統,結構簡單、輕便、堅固,使用方便,動作可靠,故障少,是世界上生產和裝備數量最多的小口徑自動步槍步槍之一。
編輯本段AK100系列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了出口市場賺取外匯的需要在AK-74M的基礎上開始推出多種不同口徑的AK-100系列突擊步槍。AK-101、是標准型突擊步槍;AK-102、AK-104、AK-105是短突擊步槍。分別使用5.56×45mm NATO槍彈、7.62×39mm M43槍彈、5.45×39mm M74槍彈等三種口徑彈葯。AK-100系列均已不是由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從結構原理到命名規則,都說明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改進型。

編輯本段對比評價
從AK47到AKM,再到AK74,直至AK100等,AK系列的改進主要是工藝、重量和口徑,卡拉什尼克夫出於生產便利、士兵訓練和武器通用方面的考慮,對AK系列未作大的修改。AK系列的優點和缺點都和以前一樣突出(AK74的精度略好主要是依據彈葯的進步)。而在世界范圍內,以AK系列為原型的各類武器大獲發展,芬蘭的梅爾瓦特M76,韓國的K2,中國的81式,甚至丹麥的馬林斯M82,特別是以色列的伽利爾,都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射擊精度,大有青出於藍之勢。卡拉什尼克夫在訪華時曾當面對81式步槍的總設計師王志軍說:「你的槍比我的槍好。」恐怕未必完全出於謙遜。其實以前蘇聯的工業和士兵訓練的水平,在和平時期是否有必要在輕武器領域採取數十年一貫制的做法,值得商榷。反觀美國的斯通納,就並未躺在M16的輝煌上睡大覺,他的斯通納63開了組合式槍族的先河,總體水平大大超過M16,雖被美軍以代價太高為由拒絕列裝,但這種理念和開拓創新的意識很值得欽敬。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ak有什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