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為什麼不搞溫室大棚

俄羅斯為什麼不搞溫室大棚

發布時間:2022-05-21 08:43:07

Ⅰ 俄羅斯蔬菜大棚如何建

做溫室大棚嘛. 我的網路空間里有說明

Ⅱ 俄羅斯國土面積世界第一,那俄羅斯遠東的耕地面積為什麼沒有東北多

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很大,但人口並不多。尤其在遠東地區,堪稱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人類常住區域。總面積達到6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只有不到600萬人口,平均算下來,一平方公里的區域里不到一個人。其實很多區域方圓幾十公里都沒有常住人口。俄羅斯領土上適合耕種土地面積大約佔到總領土的13%,耕地面積至少在2億公頃,是世界上最具有開發潛力的農業區域。


俄羅斯的主要糧倉在伏爾加河流域,在二戰以及蘇聯時期,主要的糧食產區則在烏克蘭。這也是德國進攻蘇聯時,圍繞基輔地區展開了長時間的進攻行動,因此錯失了閃擊莫斯科的良機。德國當時的想法就是控制住蘇聯的糧食主產區,用斷糧的辦法逼迫蘇聯投降。後來烏克蘭分出去後,伏爾加河就成了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區。這里的氣候比較穩定,水源充足且水質好,可以撐起俄羅斯的糧食產業。但為了保險,俄羅斯的農業大量採用了溫室大棚技術,避免由於寒流和大洋暖濕氣流而影響收成。

Ⅲ 請教在俄羅斯投資蔬菜大棚

我家是壽光 你問我吧

Ⅳ 關於俄羅斯的環境問題 (模擬聯合國)

一:參考資料:
1、《京都議定書》簡介: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具體說,各發達國家從2008年到2012年必須完成的削減目標是:與1990年相比,歐盟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至8%。紐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水平上。議定書同時允許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別增加10%、8%和1%。
《京都議定書》需要在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個國家批准,才能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中國於1998年5月簽署並於2002年8月核准了該議定書。歐盟及其成員國於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議定書》。2004年1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使其正式成為俄羅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批准國家的人口數量佔全世界總人口的80%。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採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一、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二、以「凈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三、可以採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
四、可以採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採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2、1992年,聯合國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目前已有192個國家批准了這份公約,而該公約的核心內容正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首先要講「共同」二字,每個國家都要承擔起應對氣候變化的義務。打個比方說,如果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園面臨生存危機,那麼毫無疑問,所有人都必須齊心協力、相互扶持來共同應對和解決危機,置身事外的人必然要受到大家的指責。

「共同」責任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講「區別」責任。發達國家要對其歷史排放和當前的高人均排放負責,它們也擁有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和技術,而發展中國家仍在以「經濟和社會發展及消除貧困為首要和壓倒一切的優先事項(公約語)」。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是因為考慮到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歷史責任和當前人均排放上存在差異,才確定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根據這個原則,發達國家率先減排,並給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發展中國家在得到發達國家技術和資金支持下,採取措施減緩或適應氣候變化。
這個覺得也可行!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制強制性減排目標,你可以從這里出發,套在俄國上,范圍可以參考網路搜出來的,自己概括總結下,至於標注原理相同。
我國是沒有環境壁壘的,美國等發達國家有,一般是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貨物出口到他們國家的,你可以結合俄國的國際貿易環境來談
我覺得最好是能,這樣容易答,發展模式將我國的套在俄國,如可持續發展,呵呵
五、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831144.htm 這里是關於碳交易的網路,你可以從裡面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我個人覺得俄國應該推行碳交易,呵呵……你可以從碳交易發展的歷史趨勢,以及其產生的原因對照俄國現在的情況等角度去分析的
發達國家如何提供資金與技術可以從提供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植樹造林(也可以有技術支持);自己的節能技術傳授給發展中國家等
促使相關國家和地區嚴肅對待此問題,如何處理,借鑒國內的套過去,當建議提出就行!呵呵
資料不是很有幫助,你自己撿著有用的用吧,嘿嘿

Ⅳ 溫室效應的危害,導致最終的結局

溫室效應知識

什麼是溫室效應

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於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於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

溫室效應是怎麼來的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還排放其他溫室氣體,它們是氯氟烴、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等。

溫室效應有什麼危害

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它會帶來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1.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4.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可能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如紐約、東京和悉尼等。

怎樣減少溫室效應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所以,另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京都議定書全稱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補充條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第三次會議制定的。京都議定書規定工業化國家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全球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險,發展中國家沒有減排義務。到2010年,相對於199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全世界總體排放要減少5.2%,包括6種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氟氯碳化物)等。到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間,歐盟國家應減少8%,美國7%,日本6%,加拿大6%、東歐各國5%~8%。紐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則不必削減,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水平上,允許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別比1990年增加10%、8%、1%。《京都議定書》需要在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5%的至少55個國家批准之後才具有國際法效力。各個國家之間可以互相購買排放指標,也可以以增加森林面積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按一定計算方法抵消。中國年排放28.93億噸二氧化碳,人均2.3噸,美國年排放54.1億噸二氧化碳,人均20.1噸,歐盟年排放31.71億噸二氧化碳,人均8.5噸。�
美國曾於1998年11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2001年3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京都議定書。澳大利亞也沒有批准京都議定書,澳大利亞是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第二高的國家。�
中國於1998年5月29日簽署了該議定書。2002年8月30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錶王英凡大使向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交存了中國政府核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的核准書。�
經過近8年爭拗後,京都議定書終獲得120多個國家確認履行公約,包括俄羅斯於2004年11月接納後,終使議定書能在2005年2月16日起正式生效。

Ⅵ 外國有沒有大棚

有 很多。。。俄羅斯就有不少中國的大棚 韓國也有。。。

Ⅶ 為什麼俄羅斯遠東還沒有東北的耕地面積多

因為當地條件惡劣,例如:地處高緯,冬季嚴寒。所以很多俄羅斯人都不願意去此地生活,上世紀末俄羅斯政府曾出台政策,願意去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可以免費得到一定面積的土地,但現實卻是應者寥寥。所以,耕地的開發遠遠不及東北。

雖然俄羅斯人跟中國人有點像,篤信「有地斯有財」,並占據了大量的土地,但在開發土地方與中國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7)俄羅斯為什麼不搞溫室大棚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很大,但人口並不多。尤其在遠東地區,堪稱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人類常住區域。總面積達到6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只有不到600萬人口,平均算下來,一平方公里的區域里不到一個人。其實很多區域方圓幾十公里都沒有常住人口。

俄羅斯領土上適合耕種土地面積大約佔到總領土的13%,耕地面積至少在2億公頃,是世界上最具有開發潛力的農業區域。但由於俄羅斯人缺乏深厚農業傳統,以及遠東氣候存在不穩定因素,因此遠東一直未能開發。

俄羅斯的主要糧倉在伏爾加河流域,在二戰以及蘇聯時期,主要的糧食產區則在烏克蘭。這也是德國進攻蘇聯時,圍繞基輔地區展開了長時間的進攻行動,因此錯失了閃擊莫斯科的良機。德國當時的想法就是控制住蘇聯的糧食主產區,用斷糧的辦法逼迫蘇聯投降。

後來烏克蘭分出去後,伏爾加河就成了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區。這里的氣候比較穩定,水源充足且水質好,可以撐起俄羅斯的糧食產業。但為了保險,俄羅斯的農業大量採用了溫室大棚技術,避免由於寒流和大洋暖濕氣流而影響收成。

遠東地區的溫度比較低,但靠近我國東北的這部分區域是具備耕種開發條件的。但遠東人口太少,勞動人口不足。俄羅斯也缺乏農業傳統,大部分人骨子裡並不喜歡從事農業,農業需要長期的勞作,不畏烈日和嚴寒。到了收獲季節,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收割穀物。

習慣了豪飲和打獵的多數俄羅斯人,難以靜下心來勞作。普京上台後出台了一些治理酗酒的法令,但並未徹底解決豪飲風氣。總體來說,游牧傳統太強,農業意識不足。

Ⅷ 去俄羅斯種菜

1、是否具有合法的經營許可權,譬如具有出國勞務中介的資格,難以確認他是否雇傭人,但是需要核實他們是否合法經營;2、需要自己辦理護照,帶上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和照片回執,前往戶口所在地縣級以上出入境管理股申請辦理;3、電話,沒有其他方式了。

Ⅸ 我想到俄羅斯投資幾個大棚 種植西紅柿 我不是農民 80後 我什麼都不懂 都需要僱人 朋友們你們說行嗎

在俄羅斯投資,盡管利潤巨大可有一定風險。
如果沒有當地可靠的關系,辦不出來打工卡,還是不去為好。
一些人會說利潤巨大,沒有打工卡也能靠行賄呆下去,冒險也值得,這時你就要小心了,沒准他就是第一個算計你的人。
沒有打工卡,後患巨大,我見過收獲即將開始的時候,合作方翻臉,移民局驅逐了所有的中國勞務,自然,沒有了主人的大筆收成歸了合作方。
在俄羅斯,穩當才是快!不要被計算出來的誘人利潤鬧昏了頭,把父母的血汗錢扔到水裡去。

Ⅹ 俄羅斯冬天都是積雪,蔬菜水果問題怎麼解決

俄羅斯的蔬菜水果都是事先儲存好了,留著過冬的,沒有新鮮的。

一切都類似於俄羅斯傳統的卡通,電影和有關冬季的童話故事。美麗是美麗的,但是真的很冷。俄羅斯人在寒冷中直接喝伏特加酒的刻板印象是過去留下的古老觀點。酒精會帶來溫暖的感覺,但實際上,體溫並沒有改變。外國人注意到,在街上很容易看到有人拿著熱水瓶。蜂蜜,檸檬和漿果的熱茶是俄羅斯傳統的冬季飲品。通常,隨著寒冷的來臨,俄羅斯食物發生了變化。蔬菜和水果,雖然不是新鮮的,但要事先准備。蜂蜜放在桌上,樹莓和檸檬被用來預防感冒。在冰箱里,可以找到傳統的羅宋湯,散步後會被熱吃,俄羅斯食品變得更加肉質。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為什麼不搞溫室大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