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入侵阿富汗多少年

俄羅斯入侵阿富汗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5-22 06:13:53

㈠ 為啥蘇聯佔領阿富汗全境只用了三天時間

1979年9月,人民民主黨第一任主席塔拉基被當時任總理的阿明殺死,阿富汗政局日趨混亂。1979年12月25日,蘇聯悍然武裝入侵阿富汗,處死阿明,扶植流亡國外的旗幟派領導人卡爾邁勒上台,從而拉開了阿富汗戰爭的序幕。

蘇聯

另外,在阿富汗軍隊中的各級蘇聯顧問,以武器檢修的名義,將所有的重武器都拆除了關鍵部件。這樣一來,阿富汗軍隊的戰鬥力就大打折扣。蘇聯顧問們甚至直接命令一些部隊不得妄動,與此同時,對阿富汗地形輕車熟路的顧問們,開始引導蘇軍部隊前進。蘇聯精銳的空降部隊突襲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總統阿明在准備逃跑時被蘇軍擊斃。隨後,蘇軍直接控制了喀布爾。16萬蘇軍兵分六路進入阿富汗,在3天時間內佔領了阿富汗全境。

㈡ 蘇聯入侵阿富汗10年失敗告終,為何美國人能在短期內完勝

蘇聯攻打了阿富汗幾十年都沒有成功,是因為當時蘇聯還有一個對手叫做美國,美蘇爭霸的局面下就是,蘇聯想要做什麼美國肯定會反著做。那麼蘇聯想要攻打阿富汗,那麼美國肯定是給阿富汗的一些支持來抵抗蘇聯的進攻。而且其他的歐美國家對於蘇聯也有所牽制。所以蘇聯很長的一段時間都不能夠攻下阿富汗。但是美國在攻打阿富汗的時候,蘇聯已經解體了,俄羅斯還處於一個調休的狀態。那麼美國就相當於沒有對手,所以他很容易就入侵了阿富汗。美國之所以成功的入侵阿富汗,不僅僅是因為有名正言順的借口,更加是因為美國的實力是比較強大,所以他才能夠無視其他國家的反對聲音去入侵阿富汗。和蘇聯相比起來美國是省力又省心。再加上蘇聯當時和歐洲的國家關系都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有很多的國家會幫忙遏制蘇聯的行動。所以才會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㈢ 阿富汗戰爭是從哪一年開始的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出什麼

阿富汗戰爭始於2001年10月7日,即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美國要求阿富汗政府交出本·拉登,塔利班不會交出本·拉登,因此美國和英國向阿富汗宣戰,美國的第一次空襲使用了多種武器。希望戰爭以閃電結束。在第一輪戰斗中,由於受到美國、英國和北方聯盟的包圍,塔利班於2001年11月16日撤退到阿富汗東南部坎大哈周圍地區。2002年3月3日至3月19日,為了消滅山區的塔利班,再次發起了「博阿行動」。

㈣ 1982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指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長達10年的戰爭
對阿富汗抵抗運動提供援助的國家有,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美國認為阿富汗的沖突是冷戰時期中對抗蘇聯的重要斗爭之一。
穆斯林國家志願者到阿富汗參與打擊蘇聯部隊的聖戰,中央情報局扶持的沙烏地阿拉伯本拉登最後演變成基地組織。中國派出軍隊顧問到阿協助訓練聖戰者同時也在本國內開設訓練營。大批的中國產武器被轉交給聖戰組織。
10多萬裝備精良的蘇軍也未能取勝,1988年5月蘇聯紅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1989年2月完全撤出。1989年東歐社會主義陣營滅亡,1991年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滅亡。
聖戰者們普遍相信是自己導致了蘇聯垮台,本拉登曾聲明說「蘇聯的解體……歸因於安拉的意志和阿富汗的聖戰者」。

㈤ 蘇聯到底為何要入侵阿富汗

蘇聯-阿富汗戰爭,是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的長達10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即支持激進的政黨如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巴基斯坦。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試圖改革,但均由此而告終。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同年12月27日,蘇聯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在政變中上台。當卡爾邁勒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武裝反對時,他要求並接受蘇聯援助,對反對派進行鎮壓,導致阿富汗戰爭的爆發。
蘇軍入侵阿富汗,還遭到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強烈譴責。1980年1月,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通過了《要求外國軍隊無條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決議。以後歷屆聯合國大會上,蘇聯都遭到各國的強烈譴責,要求蘇軍撤出阿富汗,實現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蘇軍的入侵,給阿富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蘇軍進入後,阿富汗遭到了極大破壞,大約100萬人死於戰火,6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㈥ 什麼是前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

1979~1989年的前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歷時十年之久的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自1979年12月開始,到1989年2月前蘇聯撤走最後一批侵阿蘇軍結束,戰爭以雙方軍事力量斗爭處於僵持狀態而告終。500萬阿富汗人為此背井離鄉,而前蘇聯第一次在其東歐盟國之外大規模地直接使用本國軍事力量的南下擴張入侵戰爭,也宣告破產,前蘇聯的國際聲譽也因此大大下降。

阿富汗地處西亞最東部,北接前蘇聯,西鄰伊朗,東部和南部與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相連,東北部與中國接壤,阿富汗是中東通往亞洲東部和東南亞的陸上交通要沖,是前蘇聯前出波斯灣、南下印度洋的捷徑,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從五十年代中期起,蘇就以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為敲門磚,對阿富汗進行引誘滲透,爾後又逐步發展到政治上顛覆,建立親蘇政權。這都與蘇南下戰略有著直接關系。蘇南下戰略是以控制中東地區、攫取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封鎖海上通道為目的,向西可包抄歐洲,向東能迂迴遠東。能夠侵佔阿富汗,便可以把阿富汗作為實現南下戰略的跳板。

塔拉基上台後,更加投靠前蘇聯。阿富汗人民反對前蘇聯和親蘇當局的武裝斗爭不斷發展,同時阿明與塔拉基之間的矛盾亦日益加劇。因此,1979年9月蘇曾密謀藉手除掉阿明,結果事情敗露,反被阿明搶先動手鏟除了塔拉基,公開逼蘇撤換大使,限制蘇軍事人員入境,聲稱要與美國關系正常化。阿明的行動,人民的反抗,使前蘇聯極為恐慌,遂決定出動大批軍隊進行武裝佔領,以保住多年經營的陣地。

1979年伊朗和美國因「人質」問題關系惡化,伊朗國內出現動亂;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國均有內部困難,無暇它顧,美國與西歐盟國對中東形勢看法不統一,且離這一地區較遠,鞭長莫及。在這種形勢下,蘇認為出兵入侵的時機已經成熟。

為達成入侵的突然性,前蘇聯製造種種友好緩和假象,欺騙世界輿論。入侵前,蘇一方面假裝「全面支持阿明」政府,在《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簽定一周年時,由勃列日涅夫親自向阿明致電祝賀,聲稱要繼續向阿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另一方面大肆宣揚准備從東德實行部分撤軍,抨擊北約集團在西歐部署核導彈,以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同時還攻擊巴基斯坦、美國和中國對阿進行「破壞」和「顛覆活動」,以製造入侵借口。

蘇為進一步掌握阿富汗的全面情況,利用「友好」關系,派要員相繼赴阿進行實地偵察。這些要員利用「訪問」的合法身份,全面搜集阿富汗的政治、軍事、地理等各方面的情報,為制定入侵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入侵前,蘇以幫助阿軍訓練為名,先後向阿派遣軍事人員達3000餘人。這些軍事專家和顧問滲透的阿軍主要部門、軍事基地和野戰部隊的營以上單位,以加強對阿軍的監視和控制。1979年6月,駐阿蘇軍限制阿空軍戰斗飛行。同時借保衛蘇軍安全為名,又派出戰斗部隊進駐馬格蘭姆、興丹空軍機場和薩蘭山口等戰略要地。12月中旬,蘇軍顧問在喀布爾地區以檢查武器裝備和技術兵器為由,封存了輕武器,拆卸了重裝備,致使阿軍失去了應付突然事變的能力。

侵阿集群是以土耳其斯坦軍區的兵力為主,又從鄰近軍區抽調部分兵力組成。

侵阿集群的戰役布勢包括東西兩個突擊群、空降突擊群及預備隊等。其中有8個摩托師、1個坦克師、3個空降師、1個炮兵師,1個殲擊航空兵師等部隊,總兵力在26萬人以上。11月,作戰部隊向展開地區秘密機動,同時向邊界地區調集武器裝備和作戰物資。至12月24日,各作戰部隊進入指定地區並完成入侵的最後准備。

1979年12月24~27日,蘇在運送援阿武器裝備的掩護下,先後出動各型運輸機350多架次,將空降兵運至喀布爾國際機場和巴格蘭姆機場。空降兵著陸後,即佔領了機場和附近要地。12月24日晚7時許,第105空降師在原駐阿蘇軍和克格勃人員協助下,首先奪占喀布爾電報大樓,切斷與外界聯系,同時佔領阿明官邸,打死阿明及其全家成員,隨即又佔領總統府、廣播電台和其他政府部門。經3個半小時戰斗,蘇軍就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爾市。在此期間,在巴格蘭姆機場的空降兵,也迅速控制了該基地和薩蘭隧道。28日晨,蘇地面部隊的航空兵掩護下,越過蘇阿邊界,沿東、西兩條戰略公路向阿國境縱深高速推進。

東西突擊群均按預定目標和計劃推進,7天推進700-900公里,體現了現代條件下蘇軍高速度、大縱深進攻戰役的特點。在蘇軍入侵過程中,阿政府軍沒有進行有組織的抵抗,因而沒有影響蘇軍進攻速度。但阿富汗人民卻組織了若干游擊隊,到處開展游擊戰爭。阿政府軍的大部官兵嘩變,參加或自成游擊隊。蘇軍速戰速決的戰略因此而破產,陷入了游擊戰爭的泥潭。

10年內,阿富汗游擊隊以廣大農村為基地,以小股分散活動為主,在各個地區廣泛開展襲擾戰、破襲戰。在公路交通線上,經常製造和設置障礙,拆毀橋梁和破壞路段,阻塞和中斷公路交通,遲滯和限制敵人的行動;沿公路兩側設伏,伏擊和奇襲敵人的車隊等。據有關資料統計,游擊隊平均每年進行破壞、伏擊、襲擊等游擊活動3000餘次,同時游擊規模逐漸增大,使得蘇軍日夜不得安寧,欲進不得欲退不行。

蘇軍對付阿富汗游擊隊的基本方針是以軍事手段為主,結合採取一些政治的、外交的和經濟的措施。在軍事中主要採取:建立反游擊戰力量體制;不斷增強反游擊戰的手段;固定點線,分區圍剿;封鎖邊境,切斷游擊隊同國外的聯系。同時,脅迫巴基斯坦等國停止對阿游擊隊的軍事援助,以切斷游擊隊的外援。在入侵和反游擊隊作戰中,蘇軍尤其重視空降兵的使用,以空中機動和地面突擊相結合。但是手執大刀、步槍的阿富汗山民和游擊隊,控制著全國85%以上的國土,阿富汗人民沒有被飛機、坦克和大炮征服,卻使蘇軍一籌莫展。經過10年交戰,蘇軍不僅沒有達到預定的戰略目的,反而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1988年4月14日,阿富汗、巴基斯坦、前蘇聯、美國在日內瓦簽署了關於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協議。根據協議,前蘇聯從1988年5月15日開始從阿富汗撤軍,至1989年2月15日全部撤出阿富汗。

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歷時10年,耗資約200億美元,傷亡官兵萬名,始終未能對整個阿富汗實行有效控制,同時,前蘇聯因此在國際上的威望受到巨大損害,聲名狼藉。國際地位的下降加劇了前蘇聯國內動盪和危機。就在其撤軍不到兩年,前蘇聯就開始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四分五裂,對外擴張的歷史告以結束。

這場戰爭給阿富汗造成了巨大破壞,使上百萬阿富汗人死於戰亂,450多萬人淪為難民(在巴基斯坦有300多萬,在伊朗有150萬)。加劇了阿富汗的貧窮和落後。由於蘇軍在阿期間製造了阿內部許多民族、政治力量之間的矛盾和對立,這就使得阿即便在蘇撤軍後,國內仍將在很長時間內動盪不安。

㈦ 蘇聯入侵阿富汗時間

1979年12月27日晚,蘇聯撕毀1978年12月與阿富汗簽訂的《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出動近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侵佔喀布爾。

蘇聯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隊的負責人、軍隊的總參謀長和阿明的侄兒、堂弟,12月下旬又以欺騙手段解除了喀布爾軍隊的武裝,最後就派兵入侵了。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入侵阿富汗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