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個登陸火星的人是誰
截止2019年10月,人類還沒有人登上過火星。
2004年美國總統布希宣布載人火星任務為太空探索展望中的長期目標。NASA和洛克希德·馬丁已開始研究獵戶座太空船,計劃於2020年以前送人類到月球,作為人類登陸火星的准備。2007年9月28日,NASA執行長麥可·D·格里芬聲明NASA預計於2037年以前送人類到火星。
歐洲航天局希望於2030至2035年間送人類上火星。而在這之前有其他探測任務,包括ExoMars和火星樣本取回任務。
(1)俄羅斯什麼時候登錄火星的擴展閱讀:
2004年,美國宇航局的「機遇」號火星車在「奮進」隕石坑附近發現彈珠形藍色奇異物體,被形象地稱之為「火星藍莓」。
「科學家表示:「這些物體的外部似乎易碎,中部則較為柔軟。它們的密度、結構和構成均存在差異,分布也不同。因此,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質學謎團。」一種理論認為火山噴出的岩漿形成了這些小球,而不是在水的作用下形成。
在「火星藍莓」內,科學家發現大量赤鐵礦,說明它們在地下水穿過多孔岩過程中形成。水流能夠導致一系列化學反應,促使鐵礦變成小球。不過,這一理論無法解釋「藍莓」的尺寸為何較小。
研究發現,「火星藍莓」只是小隕石在穿過火星大氣層過程中分裂後留下的殘余,無法證明火星古代曾出現流水。隕石撞擊是一種更令人信服的解釋,能夠解釋「火星藍莓」的外形和構成。
科學家稱「這些小球的任何一種物理特性都與凝固模型不匹配,但隕石理論能夠解釋它們的所有特性。」
在火星赤鐵礦石一致性方面,絕大多數「火星藍莓」的直徑都在0.16英寸(約合4毫米)左右,通常不超過0.24英寸(約合6.2毫米)。
米斯拉教授指出「火星藍莓」的尺寸差異可以用隕石撞擊解釋。研究人員發現一顆直徑1.6英寸(約合4厘米)的隕石能夠產生1000顆直徑0.16英寸(約合4毫米)的小球,分布在面積廣闊的區域內。
⑵ 蘇聯是哪年登上火星的
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先登上火星,只不過美國曾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而已,
俄羅斯科學家9日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以較低成本率先在2009年前實現載人火星探測。俄羅斯航天局官員則認為成功幾率不大。
6人飛火星
俄羅斯「機器製造中央研究所」一名研究員說,一家不大知名的俄羅斯私營公司「航空航天系統公司」已經承諾資助載人火星飛行項目。
按照載人探索計劃,屆時將有6人飛上火星,而後在這個紅色星球上開展數月探測。整個飛行計劃將歷時3年,預算定在30億至50億美元之間,只及美國宇航局相關預算的大約五分之一。
俄航天局否認
項目負責人烏斯片斯基的同事維克托·伊萬諾夫說,載人火星飛行能夠「解決民族威望問題」。
如果計劃得以實現,俄羅斯人將比美國人提前大約十年登上火星。
位於莫斯科的「航空航天系統公司」負責人奧列格·亞歷山德羅夫說,俄方載人火星飛行時間定在2009年。烏斯片斯基則預言,最終成行時間在2011年至2013年之間。
俄羅斯航天局發言人謝爾蓋·戈爾布諾夫表示,他從未聽說過這一計劃。他以「絕對不可能付諸實施」形容該計劃,理由是預算不足,時間倉促。
依賴現有航天器
美聯社說,機器製造中央研究所的載人火星探測計劃將依賴一個設施齊全的航天器。「航空航天系統公司」計劃在月球上建造一座空間站,作為火星之旅的「補給站」。
烏斯片斯基說,由於預算相對較少,因此載人探測項目將使用現有航天器。
⑶ 目前有哪些國家登陸過火星
探測器登陸過火星的只有美國。
1、美國1975年8月20日21時22分00秒發射海盜1號,1976年7月20日著陸;
2、美國1975年9月9日18時39分00秒發射海盜2號,1976年9月3日著陸;
3、美國1996年11月發射的火星探路者,1997年在火星著陸;
4、美國2007年8月4日09時26分35秒發射鳳凰號火星極地探測器,2008年5月25日著陸;
5、美國2018年5月5日發射「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2018年11月26日14:54著陸。
(3)俄羅斯什麼時候登錄火星的擴展閱讀:
人類登陸火星計劃
荷蘭「Mars 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讓志願者登陸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計劃,2013年該機構將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招募首批4名志願者。荷蘭非營利團體「火星一號」2014年1月2日宣布,已經從20萬報名者中初選出1058人,允許他們參加第二階段的移民火星訓練。而這1058人經過多次淘汰後,將最終篩選出24名「地球壯士」,並於2024年分成6個批次前往火星。
2014年1月8日「Mars One」研究所明確指出,這些志願者登陸火星之後是無法返回地球的。
⑷ 六個「進軍」火星的國家都是哪幾個國家
俄羅斯(蘇聯),美國,中國,日本,法國
印度預備明年發射探測衛星,要爭取做第六個進軍火星的國家.
探索火星歷程資料如下:
1960年10月10日14時27分49秒 蘇聯火星1A號(火星1960A)失敗
1960年10月14日13時51分03秒 蘇聯火星1B號(火星1960B)失敗
1962年10月24日 17時55分04秒衛星22號(火星1962A)失敗
1962年11月1日 17時55分04秒蘇聯 火星1號失敗
1962年11月4日15時35分15秒 蘇聯衛星24號(火星1962B)失敗
1964年11月5日 19時22分05秒美國水手3號失敗
1964年11月28日14時22分01秒 美國水手4號圓滿成功
1964年11月30日 13時12分蘇聯 探測器2號失敗
1965年7月18日14時38分 蘇聯探測器3號失敗
1969年2月24日發射升空 美國水手6號7月31日抵達火星 圓滿成功
1969年3月27日發射升空美國 水手7號8月5日抵達火星 圓滿成功
1969年蘇聯火星2A號(火星1969A)失敗
1969年4月2日10時33分00秒 蘇聯火星2B號(火星1969B) 失敗
1971年5月9日01時11分02秒 美國水手8號 發射失敗
1971年5月30日22時23分04秒美國 水手9號圓滿成功
1971年5月10日16時58分42秒蘇聯 宇宙419號失敗
1971年5月19日16時22分44秒蘇聯 火星2號失敗
1971年5月28日15時26分30秒蘇聯 火星3號不算成功
1973年7月21日19時30分59秒蘇聯 火星4號失敗
1973年7月25日18時55分48秒蘇聯 火星5號失敗
1973年8月5日17時45分48秒蘇聯 火星6號失敗
1973年8月9日17時00分17秒蘇聯 火星7號失敗
1975年8月20日21時22分00秒美國 海盜1號成功
1975年9月9日18時39分00秒美國 海盜2號 成功
1988年7月7日17時38分04秒蘇聯 火衛一1號 失敗
(弗伯斯1號、福波斯1號)
1988年7月12日17時01分43秒蘇聯 火衛一2號 失敗
(弗伯斯2號、福波斯2號)
1993年8月21日美國 火星觀察者抵火星軌道前與地球失去聯系
1996年11月7日17時00分49秒美國 火星環球勘測者成功
1996年11月16日20時48分53秒 俄羅斯火星96發射失敗
1997年美火星探路者在火星著陸
1998年7月3日18時12分日本希望號(行星-B)失敗
1998年美國 火星氣候探測器失敗
1999年1月3日20時21分10秒美國 火星極地著陸者抵達火星前被墜毀失敗
1999年1月3日20時21分10秒美國 升空2號失敗
2001年4月7日15時02分22秒美國 火星奧德賽圓滿成功
2003年6月2日17時45分26秒歐空局火星快車失敗
2003年6月10日17時58分47秒美國 勇氣號火星漫遊車成功
2003年7月8日03時18分15秒美國 機遇號火星探測車 成功
2007年8月4日09時26分35秒美國發射鳳凰號火星極地著陸探測器,後失去聯系
2009年10月俄羅斯 火衛一-土壤與 中國螢火一號一起發射,因為某些原因,推遲到2011年
2010年6月3日 俄羅斯開始在莫斯科進行世界首個模擬火星之旅實驗,6名來自俄羅斯、中國、法國等國的志願者將在狹小的模擬密封艙內生活520個日夜。
中國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首枚火星探測器2011年11月9日凌晨搭乘俄羅斯的天頂號運載火箭與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一起發射升空,將飛行3.5億公里,大約要經過10個月的飛行,衛星於明年8月至9月才能進入火星軌道。 2011年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變軌失敗[2]。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波波夫金11月9號在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向外界宣布了這一消息。他說:「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沉重的深夜,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找到這個太空飛行器。現在終於確定了它的位置,並且查明,其發動裝置沒有工作,兩次點火都沒有成功。」這意味著,中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發射以失敗告終。
2011年11月26日,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發射升空,隨後順利進入飛往火星的軌道。好奇號是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2012年8月在火星著陸。
⑸ 最早是哪個國家先登上火星
截止2021年5月24日,沒有國家成功登上火星。
蘇聯、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中國共已發射數十艘太空船研究火星表面、地質和氣候,包括軌道衛星、登陸器和漫遊車總計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任務在完成前或是才要開始時就因種種原因而失敗,將物體由地球地表送往火星約要花費每公斤30900美元。
我國對火星的探測:
2021年3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3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包括2幅黑白圖像和1幅彩色圖像。
3月26日,國家航天局發布2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南、北半球火星側身影像。圖像中,火星呈「月牙」狀,表面紋理清晰。南半球影像由天問一號中解析度相機於北京時間2021年3月16日拍攝,此時環繞器軌道高度約1.12萬公里;
北半球影像由天問一號中解析度相機於北京時間2021年3月18日拍攝,此時環繞器軌道高度約1.15萬公里。
⑹ 什麼時候有了最早的登陸火星計劃
前蘇聯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制定了一系列飛向火星的計劃,而且還設計了各種飛往火星的飛船,但最後卻都因火箭發射失敗而終止了。俄羅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也制定過載人火星飛船計劃。他們在「和平號」空間站上訓練宇航員,以掌握在太空長期生存必需的技術,因為飛往火星來回至少要一年半時間。俄羅斯還打算在「和平號」上裝配飛往火星的飛船,以減少從地面發射所需的動力,並和美國聯合研究飛往火星的計劃。
⑺ 俄羅斯宇航員什麼時候登陸火星探測。哪年
計劃在2015年
⑻ 第一個到達火星的探測器是哪個國家的,叫什麼名字啊
1962年11月1日,前蘇聯率先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火星」1號重863.5千克,探測器直徑1.1米,高3.3米,裝有2塊太陽能電池板和折疊式拋物面天線。探測器上裝有拍攝火星表面照片並把照片傳回地面的裝置,還裝有考察火星上有機物、磁場、輻射帶等的觀測儀器。它升空4個月後,在距地球1億多千米處與地面的通信中斷,沒有完成飛近火星考察的任務。
1971年5月19日和28日,前蘇聯又成功發射了「火星」2號和3號探測器,半年後它們相繼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成為火星的第一批人造衛星。「火星」3號總重4650千克,其中著陸艙重816千克。它在同年12月2日進入火星軌道後,環繞火星運行12.5天,然後在火星表面軟著陸,6分鍾後向地球發出電視信號,因火星上強烈塵暴的影響,信號僅發送了20秒鍾。這是人類第一個到達火星的探測器。
1973年,一組4個火星探測器又發射升空。7月21日升空的「火星」4號,於1974年2月10日飛到距 火星2200千米處,由於制動系統故障,未能進入火星軌道。7月26日上天的「火星」5號,於1974年2月12日進入火星軌道,向地面發回火星表面照片,但很快停 止工作。8月5日「火星」6號出發,到1974年3月12日在火星表面著陸,但著陸1秒鍾後與地面通信中斷。8月9日「火星」7號啟程,於1974年3月9日從距火星1300千米處掠過,降落裝置發生故障,飛行去向不明。由於火星探測連連受挫,前蘇聯暫時中斷了這項計劃。1988年7月7日和12日工,前蘇聯又相繼發射「火衛一」(福波斯)1號和2號探測器,揭開探測火星新計劃的棄。這兩個探測器各重4號,裝有各種科學儀器、太陽能電池板、天線、姿控發動機、電視攝像機等。它們在太空飛行200天後到達接近火星的軌道,對火星及其第一顆衛星進行科學考察。
⑼ 登陸火星計劃是什麼
最早的登陸火星計劃誕生於蘇聯:前蘇聯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制訂了一系列飛向火星的計劃,而且還設計了各種飛往火星的飛船,但最後卻都因火箭發射失敗而終止了。俄羅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也制訂過載人火星飛船計劃。他們在「和平號」空間站上訓練宇航員,以掌握在太空長期生存必需的技術(飛往火星來回至少要一年半時間)。此外,俄羅斯還打算在「和平號」上裝配飛往火星的飛船,以減少從地面發射所需的動力,並和美國聯合研究飛往火星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