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的t50是俄羅斯的第一款五代(西方稱為四代)戰機么之前俄羅斯不是說第五代是蘇47金雕戰機么
T50是俄羅斯新近研發裝備的,主要是針對出口市場的教練機,為培養蘇27系列
飛機家族飛行員研製,俄羅斯同期類似型號還有雅克130,蘇47現編號是S-47前期
編號是S-37,屬於俄羅斯分類中的第5代戰斗機,最有可能批量裝備的是S-47,但
現在因資金和前掠翼等技術問題,還沒有正式投產,俄羅斯希望能爭取到中國印
度等第三世界國家共同研發,降低成本.
② 俄羅斯T50的詳細資料
俄羅斯的T50是符合俄羅斯的國情,應該支持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斗機,按西方的劃代為第四代戰斗機已經試飛成功,說明一個問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各位網友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俄羅斯T50充其量也不過是蘇-27的異形,最多劃給到西方的所謂3.8代之中
本人倒是大吃一驚,首先一點3.5代是有的,比如說最新型的歐洲戰斗機、F-16 或者F-18等高於傳統意義上的三代戰機而低於美國的F-22 第四代戰機!這3.8代是從哪裡來的哪?怎麼就不把它定義到3.9999代哪?
我倒是認為,俄羅斯的T-50確實是真正意義上的西方第四代戰斗機,雖然它由於技術上的問題而沒有換裝新型發動機
盡管如此,T-50 依然是按 西方 第四代戰斗機標准 設計的!即所謂的4S性能:判斷標準是是否具備「4S」,即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越視距空戰和隱身能力。
每個國家根據自身的戰術要求的不同,偏重點也就有所不同,美國 的F-22 是犧牲了他的 超機動性而更強調了隱身能力,而俄羅斯的傳統更強調了超機動性,su-27系列包括其不斷擴展的型號,這是俄羅斯一貫的風格,俄羅斯不可能改變他的風格,尤其是T-50 ,他的技術是又俄羅斯 驗證機米格1.42 引申發展而來的,俄羅斯 的第五代戰機之所以比F-22 晚了很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在隱身能力方面遇見了瓶頸,另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T-50的假想目標就是 美國的F-22 ,今天之所以試飛,說明這一切的問題已經迎刃而解,重要的是俄羅斯堅持了自己的方向,而沒有一味的模仿美國!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我們則更加期盼自己的新一代的飛機!中國的國防工業趕超世界一流水平 任重而道遠!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殲-10的喜悅上來, 當中國還在為殲8戰機而不斷改型時,其實這確實反映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真實水平,我們確實很落後,雖然是 岌岌可危的俄羅斯,我們也確實技不如人!
③ 為什麼俄羅斯的叫T50主戰坦克 T是什麼意思
這里的T指的是坦克英文字母TANK的第一個字。這是很多坦克的命名習慣以TANK的T為開頭加數字命名。比如T72、T90、T32等。
④ T50戰斗機的詳細資料
T50是在蘇霍伊30平台上直接開發出來的,載彈量和火力是超過美國機,但是隱身及其電子設備不如美國 簡述 T-50戰斗機,是一架由俄羅斯蘇霍伊公司所開發生產的高性能多用途戰斗機。目前為PAK FA計劃的原型機,在2010年1月29日進行了首次試飛。 相關數據 乘員: 1人 長度: 22.0 m 翼展: 14.2 m 高度: 6.05 m 翼面積: 78.8 m² 空重: 17,500 kg 載重: 26,000 kg 最大起飛重量: 36,000 kg 發動機: 2×Lyulka AL-41F 後燃器,數位控制渦輪扇發動機 t50 推力: 每個 9,800 kgf 後燃器推力:每個 17,950 kgf * 向量推進: 范圍:-20°至+20°; 噴口轉速度:30°/秒(上下左右4方向) 性能 最高速度: 2,600 km/h 巡航速度: 1,400 km/h 航程: 4,000 km 機腹圖片 實用升限: 18,000 m 爬升率: 350 m/s 翼負荷: 470 kg/m² 武器 機炮:1× 30 mm GSh-30-1機炮,備彈150發 導彈:14個掛點 空對空:R-77, R-77PD, R-73, K-74 空對地:X-29T, X-29L, X-59M, X-31P, X-31A, KAB-500, KAB-1500 相關報道 俄羅斯日前試飛成功了它的第五代戰斗機(國際稱第四代)隱身型戰斗機。但是這個試飛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美國中國都引起了不同的網路熱議。 印度「帶著眼淚的欣喜若狂」 印度的《國家防務評論》報道說:「俄羅斯國最新研製的第五代戰斗機T-50試飛成 功,這個計劃中包含了我國提供的大約30%的隱身材料技術」。同時不少印度網民在論壇上都是興奮不已,似乎這就是印度研製第五代戰斗機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從這樣的興奮中看到「帶著苦澀與酸澀」的淚花在飛舞。印度自身搞了10多年的LCA最後只能以「國際化」大聯合製造收場,不但飛機研製費用是普通飛機研製費用的3倍。同時還使得印度航空業再次受到打擊。而對比巴基斯坦就要在今後2-3年開始可能擁有大約數十架殲10戰斗機的未來。俄羅斯研製的T-50飛機其中印度投入在隱身材料研製加工。並且受到了俄羅斯「贊揚」,同時印度也告訴西方世界:「我的模式並不比中國差,我值得你們繼續投資我」。 美國「鷹的警覺目光」、「心的冷顫感覺 美國《國防新聞》也報道這個新聞。美國人以習慣做法,先把它這 個T-50大批一頓。打壓到最低點。然後反過來再說,俄羅斯在隱身技術距離上,迅速在追趕美國。這引發美國軍方不安。同時軍方認為這也是俄羅斯與美國力圖爭取「印度金磚」 T50 的戰斗機市場的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因為美國F-22戰斗機是不能外銷與不能對外技術聯合的。因此俄羅斯可以簡單憑借這個T-50「不成熟型隱身戰斗機」,幾乎完全控制佔有印度戰斗機未來市場。同時也爭奪掉美國在中東地區一部分地區市場。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已經公開說,俄羅斯不會對任何「盟國」技術封鎖。這足以說明俄羅斯要藉助美國的「高技術」封鎖的弱點,以T-50「非成熟型隱身戰斗機」來搶奪美國具有「F-22潛在市場」。該報道說日本對俄羅斯T-50計劃已經感到十分的興趣。同時日本大運輸機計劃,已經出現擺脫美國製造形式的走勢。他們走了俄羅斯、烏克蘭的伊爾與安東若夫模式。 這樣會再次逼迫美國軍方向國會施加壓力,迫使國會開放一部分「消減技術型」的 簡裝版F-22來對抗俄羅斯的競爭(美國網民在防務論壇所發布的提議)。 普京與T-50 歐洲看法的「反思怪異」 近期剛剛執政歐洲主席國的西班牙,又開始鼓噪「解除」歐洲對華武器軍售限制令的運動,這個運動受到了來自法國,德國等的大力支持。但是卻遭到了新貴們波蘭,捷克等反對。 歐洲一直謀求研製一種可以類似美國的F-22歐洲聯合戰斗機未來型。但是至今依舊未能達到目的。歐洲武器控制官員說:「今天中國已經不再是過去,現在對華軍事武器出口限制令,實際上是在限制我們自己」。這樣的反思式想法看似十分怪異。但是有他可能的一面。 這位官員隨後解釋說:「在很多常規武器技術發展方面,中國即是一個巨大需求市場,也是一個技術彌補·市場,我們不能再把中國放在一個軍事技術十分落伍,落後國家地位上,它的沖壓火箭技術,局部隱身技術發展在目前已經達到世界主流水平。這一點我們早該在04年就承認的,但是我們一直都沒有」。 「俄羅斯T50戰斗機試飛成功,這意味著俄羅斯將會在今後獲得在中國、印度獲取巨大的軍火市場。如果說俄羅斯打算真的外銷它的T-50戰斗機那麼,中國也許會成為另一個技術購買者。不是機體。」 但是歐洲人權與國際的民主機構官員裴若思說:「絕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像一個粗暴,殘忍,無知,兇殘,極端主義國家中國去低頭。這是我們對於人權與民主的最大扼殺。中國今天依舊不準人們隨便他20年前隨意射殺平民的舉動,這是不可能想像的」! 中國「一部分是海水,一部分是火焰」。 這一部分「海水」基本上都是對俄羅斯T-50的口水大戰。噴!「拿我們的口水噴死這個T50,誰叫他可以自信給印度阿三」。雖然公認的俄羅斯T50戰斗機是「非成熟型隱身戰斗機」。但是他試飛成功必定有他客觀存在的道理。單就它改進SU27型戰斗機機體設計能力,就可以看出俄羅斯還是聰明的。 口水均已自己「十分專業」角度來分析俄羅斯T-50在隱身技術上那裡不如:F-22,那裡不如「中國傳說的第四、五代」。更有甚者以自己「內部消息、有背景」為自豪的說:「中國的隱身未來戰斗機比這個要厲害」接著拿出目前網路流傳的「CG作品」。展示一下。 可以這樣說,俄羅斯此次T50驗證了俄羅斯在其航空戰斗機發展設計方面,的確還是有自己成熟與成功的一套。能在老式SU27後部機體上,加上前段酷似F-22機頭組合一個所謂T50設計,就這個來說,俄羅斯人是聰明的。至少他們懂得了什麼叫做「循序漸進」。這一點日本也是這樣。日本的「風神」是在其F15機體上在後端加上一個酷似F22尾部。這都是「借住在本國設計能力基礎上」。如果非要超越自己能力200%去設計,那麼就等於「大躍進」。 從中國軍方設計理念來看,中國軍方自己是不會叫設計機構去耗資巨大的搞一個「不切基礎實際」的概念化超級未來戰斗機。因為這不符合中國軍方軍費投入點。也不能達到軍方航空設計基礎點。 縱觀中國春雷後20年軍備發展實驗來看,中國已經基本走上了「成熟」思維理念。例如:殲10最原始設計源於米格21型的殲7基礎。FBC「飛豹」原始技術起點在與中國參考了部分「SU24」外觀,結合自己自身能力特點。但是其主要技術基礎還是米格21基礎。而中國90年代引入了SU27後,不久中國自行搞了自己的殲11B。而這個B是「局部隱身」戰斗機。被·很多中國網民罵做「垃圾中的戰斗機」。但是就是這個局部隱身技術,卻被歐美各國看到了中國軍方在幕後暗中研製隱身計劃的門道。 mk800:明顯,印度參與了這個計劃一部分,相比中國可能不會再大規模采購或者選用T50。而印度自己為了驗證自己選擇正確,就必須要采購一定數量。 至於說到中國未來戰斗機,軍方發言人說的好,「我們不會走盲目設計,我們會堅定在我們自身基礎上去開發,去發展,仿造照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結果」。 但是,中國軍方「務實」態度卻也引發不少中國網民「不滿」,有的網民甚至希望中國軍方「一步設計出UFO」來以求得「在一個天下無敵」的可能。但是這種「夢幻」期望對於軍方來說,是不切實際的。
⑤ 俄羅斯的那個t50到底叫什麼名字
T-50是試驗代號,俄羅斯官方的正式名稱是Su-57,目前已試產9架,處於試飛和前期生產狀態。2018年2月曾有2架Su-57飛往敘利亞戰場測試實戰性能。
⑥ 俄羅斯t50戰機
戰機簡介
俄羅斯第一種隱形戰機T-50首飛成功。T-50由俄軍機製造業巨頭「蘇霍伊」公司研製,是一款重型雙發隱形戰斗機機頭、機艙、進氣管等都採用了獨特的隱形設計,為增強隱身效果,武器艙採用了內置方式。該機擁有至少兩個大型武器艙,占飛機容量的1/3,主要用於裝載超大型、大型和中型空空導彈。T-50最大起飛重量32-35噸可外掛智能炸彈及導彈,在機載雷達的支援下,可發現400公里外的目標,能同時跟蹤60個空中目標並打擊其中的16個除先進的雷達系統外,T-50還裝備有新型無線電偵察和對抗系統,可以在不開雷達、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發現敵人並實施干擾。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親自登上T-50機艙。他表示,這種戰機與西方類似戰機相比成本低廉,並且可以通過改造升級服役30到35年。普京還說,俄第五代戰斗機項目已經投入了300億盧布(約10億美元),並且將再投入300億盧布之後還要對發動機、武器裝備和其他部件進行升級。這位總理還曾對T-50的飛行員說:「這種機型在機動性、武器裝備和航程上都將優於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F-22。」
2戰機參數
類型: 多用途戰機
生產公司:蘇霍伊設計局
首次飛行: 2010年1月29日
使用狀態: 已經交付
主要用戶:俄羅斯
生產數量: 4架
乘員: 1人
長度: 22.0 m
翼展: 14.2 m
高度: 6.05 m
翼面積: 78.8 ㎡
空重: 17,500 kg
載重: 18,500 kg
最大起飛重量: 36,000 kg
發動機: 2×Lyulka AL-41F後燃器,數位控制渦輪扇發動機
推力: 每個 9,800 kgf
後燃器推力:每個 17,950 kgf
向量推進: 范圍:-20°至+20°;噴口轉速度:30°/秒[1]
中文名:俄羅斯T-50戰斗機
國家:俄羅斯
類型:多用途戰機
乘員:1人
翼展:14.2米
全長:22.0米
機高:6.05米
全機空重:17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34000千克
武器配置:GSh-30-1機炮;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
電子設備:PAK-FA SH121雷達系統
發動機推力:9800 kgf
最高升限:20000米
最大航程:5500千米
飛行半徑:1100千米
最大平飛速度:1900千米/小時
最高速度: 2,600 km/h 巡航速度: 1,400 km/h
航程: 4,000 km 實用升限: 18,000 m
爬升率: 350 m/s 翼負荷: 470 kg/㎡;
⑦ T-50戰斗機
T50主要針對F22研製F35注重對地攻擊,空戰很弱,完全沒有F15等三代機強,而F22性能全面又側重製空,F35是F22性能和成本的縮小版,T50也是制空戰機,所以他的目標是F22。T50相比F22,至少在自動化,隱身方面是弱項,機動性有待考驗。武器系統F22較強。總體來看是F22占優。因為T50現在還是個驗證產品,2012年能否裝備打個問號。而F22已經飛了那麼多年,經驗充足,也經過不少次改進,更能適用實戰。
⑧ 俄羅斯的T50和S47是什麼關系
SU47隻是蘇霍伊公司自己研製的五代戰斗機驗證機而已,根本不是一架真正意義上的戰斗機,早就被毛子空軍給槍斃了。毛子的五代標准對應西方的四代標准。嚴格意義上說,毛子根本沒有五代機,連一架原型機都沒有,叫囂了10多年,到今年也沒有看到五代機的真正原型機。T50隻是傳說中的毛子五代機而已,即使能按照計劃今年首飛,服役也是10多年後的事情,根本不是F22的對手。 T-50試飛時間原定為2008年,應該是之前印度提出與俄羅斯合制的時間,但現在的進度肯定無法實現由於T-50尚於設計階段,試飛時間延期為2009年8月,但是在該年5月時,負責發動機的土星公司已暫停研發,因為國防部資金短缺及合約到期,可能影響試飛時間。
T50不過是毛子空軍的五代戰機的代號而已,目前並沒有明確的T50原型機資料,一切都是猜測而已,考慮到毛子的蘇35改進型號才剛剛服役,五代原型機要首飛最樂觀的估計也得到今年年底了。不過就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狀況,T-50恐怕得往後排了,因為俄羅斯現在的當務之急並不是一架只能起到戰術作用的飛機,而是它的戰略核威懾力!現在的重中之重是北風之神,還有圓錘導彈,所以今年估計T-50排不上號。
至於SU47 ,它只是毛子的五代戰機的技術驗證機,早就被槍斃了,永遠沒有服役的可能。
但毛子的技術理念是相當先進的,就連老美都不無佩服的說「是俄羅斯的技術指引了他們前進的方向」,所以老毛子是不會甘心被美國甩下的,他們現在就是沒錢,技術儲備恐怕連美國都只能望其項背!只是毛子的短板是電子,輕工等,你看他的Su-27,還有好多是機械表盤,連中國都「一平三下」了,但他們的機械性能絕對優良,就像AK,非常簡陋粗糙,但結實耐用。所以從兩國一貫的飛機表現來看,機動性估計T-50會繼續領先F-22,但應該不會有F-22那麼好的電子設備,俄美兩國歷來就是這樣,都有自己的優勢,這就像Su-27和F-15,你能說清哪個更優秀?
⑨ 俄羅斯T50戰斗機
正式名稱為:「蘇霍伊航空多用途前線戰機(ПАК ФА)
該機試驗機代號為Т-50,出口型印度方編號為I-21,是俄羅斯下一代主力多用途戰斗機,屬於替代蘇-27的第五代戰斗機。
2010年1月29日首飛,早期量產型將於2016年交付部隊。
2015年6月,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企業領導宣布,俄將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開始接收首批第五代戰斗機
操控
T-50裝備了全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和相控陣雷達。
T-50的設計採用了最新的空氣動力系統,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飛機的光、熱可探測性。由於採用了大量復合材料(占飛機外殼的70%、整體結構的40%),飛機更難以被雷達發現。
飛機本身裝備了季赫米洛夫研究所設計的N036雷達。該系統與兩台機載電腦相結合,能發現400公里以外的目標,同時跟蹤30個空中目標並向其中8個發起攻擊。該雷達有五套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天線,報告中還說,T-50的電子戰系統和對紅外製導彈頭的抑制系統能更好地保護其不被防空系統發現,尤其是美軍的雷達系統。
機身
T-50機身的橫截面為橢圓形,全機主要由鈦鋁合金建造,13%為復合材料。機鼻雷達罩在前部稍微變平,底邊為水平,為的是將它的反尾旋性能最優化。
T-50
駕駛艙
駕駛艙的設計著重於飛行員高度的舒適性,使得飛行員能夠以極高的G力負載操駕下控制飛機。機上配有了新型的彈射椅和維生系統。幾何可變適應彈射椅以 60°角的傾斜,用來減少高G力之下對飛行員的沖擊。這個座椅可以讓飛行員以一般情形下無法承受的高G力負載來做出近戰纏斗(dogfight)。
尾翼
布置在發動機艙兩側的尾撐上,力矩點在發動機尾噴口以後,相信是梯形機翼帶來的重心前移導致發
T50戰斗機 (14張)
動機布局也必須前移的問題所致,F-22,F-35也是如此。和F-22不同的是,T-50沒有採用F-22種尾翼和機翼形成重疊剪裁的形式,機翼上也沒有過多的控制面。
俄羅斯T-50戰斗機採用兩個和F-22極為相似的外傾垂尾,位置布置比較靠前,翼根弦長有接近一半與機翼根部重合,垂尾根部在發動機艙外側,外傾角度大約在27度到29度左右,這樣設計主要是為了大迎角狀態下垂尾的使用效率,在大迎角時邊條產生的渦流帶來的穩定的強氣流會對垂尾形成有利干擾,減小機身屏蔽,使飛機有較好的大迎角飛行的穩定性和可控制性,同樣設計的F-22在迎角達到60度時垂尾仍然能提供有效的穩定和一定的控制響應。
電子設備
航電設備一向是俄制戰機的「軟肋」,但在T-50身上有了質的改善。T-50使用SH121雷達系統,當中包括了三部X波段雷達,分別置於正前方及左右兩則。機翼另有L波段雷達,以應付對X波段有低RCS的低可偵測目標(如隱身戰機)。 PAK-FA整合了IRST,光學/紅外線搜索與追蹤系統。機載雷達可發現400公里外的目標,能同時跟蹤30個空中目標並打擊其中的8個。除先進的雷達系統外,T-50還裝備新型無線電偵察和對抗系統,可以在不打開雷達、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發現敵人並實施干擾。飛行員對飛機的指揮控制也完全實現了數字化,所有信息都顯示在座艙內彩色液晶大屏幕上。
武器
T-50擁有至少兩個大型武器艙,主要用於裝載超大、大型和中型空空導彈,整個武器艙室幾乎是飛機容量的1/3。如執行戰斗任務不需隱身時,T-50可外掛智能炸彈及導彈。T-50在不加油情況下的續航能力5500公里[8] 。
T-50可攜帶10噸各式武器,其中包括一門30毫米GSh-30-1航空機炮、不同類型和射程的導彈以及航空制導炸彈。為裝備T-50而研製的最新式武器有十多種。T-50將裝備超遠距離空空導彈(射程可達420公里),其中機體內可攜彈不少於兩枚,機身外掛可攜更多。此外,T-50還裝備射程為120~230公里的中距空空導彈和射程300公里以上的遠程空空導彈。
⑩ 俄第5代戰斗機為何叫T50,T字開頭的是坦克的命名,如T-34,究竟這是怎麼回事。
t-50說明這只是原型機,還未正式定型批量生產,等正式定型了了以後就會改名叫su-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