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航母艦載機有多少
標准方案是20架蘇-33戰斗機,15架卡-27 反潛直升機 ,4架蘇-25UGT 教練機 和2架卡-29RLD預警 直升機,共計41架。還有1樓說什麼MIG29K,su33笑了。mig29今年初才上艦測試,什麼時候鳩占鳳巢,擠走了su33.
㈡ 俄羅斯打造的核動力航母「風暴號」10萬噸級,艦載機100架
自從冒黑煙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進廠大修,俄羅斯海軍進入了無航母時代。因此為了在新的地緣政治條件下保衛俄羅斯,全球各地區都必須有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存在。俄正在建造大型航空母艦,最多可同時搭載100架戰斗機和轟炸機。「風暴」號新航母已列入俄羅斯2019-2025年軍備計劃。軍事專家認為,該航母將於2030年前服役,其潛在母港為北莫爾斯克?(莫斯科以北1880公里),為俄羅斯主要軍事海港。
俄羅斯軍事專家繼續說:「再加上建造90架艦載戰斗機,並為?『風暴』號建設必要基礎設施,航母項目的造價可能會翻番。」由於造價高及俄羅斯面臨經濟制裁,包括最初模型設計者之一弗拉基米爾·佩佩利亞耶夫在內的許多專家,都對該項目是否能以最初設計面世表示懷疑。設計者們已開始設計尺寸更小,但作戰能力毫不遜色的新款「風暴」號,筆者認為如果縮小尺寸造航母對於減少航母開銷並無多大幫助,與其改版建航母,不如加大經濟建設,提高俄羅斯國際經濟地位,即便是發展軍力,最終的目的還是獲得經濟利益。
㈢ 俄羅斯有幾艘航空母艦
截止至2021年3月,現役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俄文: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英文:Aircraft Carrier Admiral Kuznetsov,舷號:063),是蘇聯/俄羅斯海軍隸下的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俄羅斯第三代1143.5型航空母艦的首艦,是蘇聯和俄羅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時擁有斜直兩段飛行甲板和滑躍式飛行甲板的航母,也是俄羅斯海軍最新的唯一一艘在役的航母,是俄羅斯海軍主力艦艇。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於1982年4月1日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1985年12月4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命名源自二戰蘇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現部署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和其他俄制航空母艦一樣兼具巡洋艦的武裝,扣除艦載機仍有相當強大的戰鬥力量。是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2018年因甲板被砸中而損壞而一度暫停修理,此船正在進行大規模整修。
任務
俄羅斯海軍對「庫茲涅佐夫號」的定位和美國海軍對航母定位不同。俄國稱之為「重型航空巡洋艦」,可以防衛和支援戰略導彈潛艦及水面艦,並且搭載一些艦載機,可以讓其獨立巡弋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
除了政治理由外蘇聯航母角色和西方航母也有所不同,庫茲涅佐夫號主要使用定翼機Su-33戰斗機,可以執行空優、艦隊防空及空中支援等任務,還可以加掛偵搜和水雷偵測裝備,雙座版Su-33UB平時也用於訓練Su-25攻擊機的飛行員,艦上還使用卡莫夫Ka-27武裝直升機作為反潛直升機。
本艦同時擔任巡洋艦,因為裝有12枚長程「花崗岩」(SS-N-19)反艦導彈和諸多武裝,等於算是一種類似日本二戰的航空巡洋艦。
由於該航母搭載的可搭載的艦載機數量最多隻有60架,相比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最多90架艦載機)和已退役的小鷹級航空母艦(最多80架艦載機)的都要少。
(3)俄羅斯航母可載多少架戰機擴展閱讀:
意義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是蘇聯海軍史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蘇聯每十年發展一個級別的航母,可謂歷盡滄桑,在經過「莫斯科」和「基輔」兩代「准航母」之後;
蘇聯動用了36個工業部、800多個行業的專家和7000多個工廠、製造廠參與研製和建造,從開工建造到建成下水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到1991年建成服役也只有8年時間就圓了蘇聯幾代人擁有大型航母的長久夢想。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蘇聯航空母艦發展史上的巔峰之作,它繼承了莫斯科級和基輔級航母的技術特徵,同時也吸納了美國重型航空母艦的一些技術特長。它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該航母實現了眾多技術上的飛躍,是蘇聯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研製適合蘇聯特點和技術特長航空母艦的一個成功範例。
歷史
名為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的合約交付黑海造船廠後,1982年本艦動工,在1991年投入使用,一個標志著建設開始的官方慶典儀式在1982年9月1日舉行;
實際下水是1985年12月4日,它最先被命名為「里加」號(Rīga/Рига),但是在1982年11月更名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號(Леонид И. Брежнев);
緊接著又於1987年8月更名為「第比利斯」號(თბილისი/Тбилиси),直至1990年10月4日最後命名為「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號(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到1989年夏天,船體已經完工71%;
1989年11月進行了第一次載機訓練,1991年11月,它從黑海出發,加入北方艦隊,而直到1993年它才接收艦載機。
㈣ 你知道一般航母能搭載多少架戰斗機嗎
航母分大型,中型和輕型,每種達載的戰機是不一樣的,
一般噸位在4萬噸以下的稱輕型航母,達載20架左右戰機(包刮武裝直升機),
4萬噸以上的為中型航母,一般達載36架左右戰機。
8萬噸以上的為大型航母,一般達載75架左右的戰機。
㈤ 世界上航母可以裝多少架飛機
不同的航母,裝飛機的數量不同,以我國遼寧艦為例,遼寧艦可以搭載24架殲-15戰機,以及12架預警、反潛等直升機;而在國內的軍事論壇中,有很專業的軍事愛好者做出了細致全面的推算,提出遼寧艦最佳的艦載機配置方案是:27架殲-15。
航母是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按照一般的思路來說,搭載的艦載機越多,航母的戰鬥力就越強,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是「越多越好」。
航母艦載機並不是單純的「越多越好」
同一艘航母上,一方面要考慮數量,也就是盡可能配製多的艦載機;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使用效率的問題。航母上供艦載機使用的空間,包括機庫、甲板、跑道和彈射器等都是有限的。如果一艘航母的艦載機,都是按其所能搭載的最大值去配置的話,就很可能出現空間不夠用的情況,進而影響到航母的作戰效率。
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到不同的實際需求。是「效率優先」還是「數量第一」?從世界各海軍大國對航母的實際使用情況看,通常是要優先考慮效率的,航母艦載機的配置原則是: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盡可能多配置艦載機。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陳虎點兵:遼寧艦究竟搭載多少架艦載機才合適?
㈥ 二戰各國航母具體搭載數量是多少
級別不同,艦載機數量差很多。大型航母可以在100架以上,中型航母6、70架,輕型航母30架左右。以美國為例:
美國列剋星敦級航母:F4F戰斗機常用36架+備用3架,SBD俯沖轟炸機常用37架+備用3架,TBD攻擊機常用18架+備用3架,合計常用91架+備用9架。
美國埃塞克斯級航母:1個戰斗機中隊(36-37架)、1個戰斗轟炸機中隊(36-37架)、1個俯沖轟炸機中隊(15架)和1個魚雷機中隊(15架),總計103架飛機。
美國約克城級航母:戰斗機由21架至25架不等,至於俯沖轟炸機則有37架至38架,魚雷轟炸機13架至15架。
美國獨立級航空母艦:12架戰機、9架魚雷轟炸機、9架俯沖轟炸機。
㈦ 為什麼瓦良格航母可以載50架戰機.俄羅斯是同級航母只能搭載20架SU33呢。
俄羅斯也可以搭載40架左右的飛機 而目前中國的這個也是一個理論值 實際運作也不會達到極限 而中國的改造增加了一定的空間從而達到多裝飛機的目的是一樣的
㈧ 一個航母戰斗群有那些艦艇組成,航母上最多能停多少艦載機
基本編制
雖然航艦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艦艇本身的防禦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艦艇,包括水面與水下艦艇提供保護。航艦戰斗群的分工可以看成航艦執行任務,而其它艦艇保護航艦。
航艦戰斗群各有不同,不過現在一個美軍航艦戰斗群基本上由以下艦艇組成:
●一艘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提供美國政府許多選擇,從單純武力展示到對各類目標發動攻擊都有。航艦也使飛機不必顧慮使用其它國家機場與航道空域的問題。航空母艦也可提供其它部隊的長時間支持。航艦是艦隊的旗艦,由一個海軍少將以先進的作戰系統與通訊設備指揮。
●兩艘飛彈巡洋艦。目前是以配備神盾戰斗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CG-47)巡洋艦擔任:這兩艘巡洋艦作為航艦戰斗群的護衛中樞,提供防空,反艦與反潛等多種作戰能力。艦上另有戰斧巡航導彈,具有長程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
●兩到三艘驅逐艦。現役為勃克級(DDG-51)飛彈驅逐艦,同樣使用神盾作戰系統。這些驅逐艦協助艦隊當中的巡洋艦擴展防衛圈的范圍,同時用於防空,反潛與反艦作戰。
●一艘反潛巡防艦。現役為派里級(FFG-7)飛彈巡防艦。
●兩艘攻擊潛艦。現役是洛杉磯級(688)潛艦。用於支持艦隊對水面或者是水下目標的警戒與作戰。
●一艘補給艦。
現在一個美軍航艦戰斗群的攻擊與防衛能力很復雜。大致說來是用航空母艦載運的戰斗機,攻擊機,預警機,反潛飛機或直升機來攻擊、防衛或搜索距離航母數百公里之外的敵人。其它的作戰艦艇則以保護航空母艦的操作安全為第一優先,其次是支持航艦的攻擊任務,並且擔任人員的搜救工作。
航艦戰斗群的角色則包含:
●保護海上運輸航道的使用與安全
●保護兩棲部隊的運輸與任務執行
●協同陸基飛機共同形成與維持特定地區的空優
●以武力展示的手段滿足國家利益需求
歷史
航艦戰斗群是在二戰期間參與實戰。主要應用於美國與日本的太平洋戰爭。當時的航艦戰斗群艦艇數目要比現在大得多。這也是唯一一次航艦戰斗群對航艦戰斗群的戰爭。其中一個有名的例子是中途島海戰。英國也有一些規模較小的航艦戰斗群在大西洋、地中海以及太平洋地區作戰。
冷戰期間,航艦戰斗群的兩大任務是在美國與蘇聯沖突當中保護大西洋航線的使用,以及由海上威脅蘇聯在北大西洋的艦隊以及重要陸上目標。由於蘇聯很晚才發展全通甲板形式的航空母艦,雙方在海戰中也就不會輕易出現航艦對峙的作戰。蘇聯對應的戰術是以飛機(如Tu-22M逆火戰略轟炸機),水面艦艇以及潛艦發射大量反艦飛彈攻擊航艦戰斗群。為了支持這種戰術,蘇聯需要建構龐大的偵測與攻擊系統,這些系統包含海洋偵查衛星,長程海上巡邏機,各種搜集電子情報的水面船隻等等。
美國海軍為應付這種戰術,除了提升水面艦艇的作戰系統(如紀德級驅逐艦使用的NTU系統),同時也發展新一代的艦載與空載作戰系統,強化自動目標偵查與識別以及多目標接戰能力。這些系統包含AIM-54導彈、F-14雄貓式戰斗機、神盾戰斗系統等等。
㈨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有哪些飛機
蘇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的基礎上研製的單座雙發艦載戰斗機。1975開始研製,原型機編號T-10K。1987年8月首飛,當時稱蘇-27K,1989年11月首次在「第比利斯」號(即後來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進行著艦試驗,不久改名為蘇-33,北約起綽號為「海側衛」。1993年4月裝備俄羅斯海軍,1998年8月正式列入作戰編制,現有24架裝備於俄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相對於蘇-27,該機機翼前增加了一對全動式前置鴨翼和縮短了尾錐,主翼和平尾為可折疊式,機頭裝有空中受油裝置,機尾加裝了著艦鉤。這些改裝使其性能較蘇-27有所降低,最大速度只有1.97馬赫,最大航程3000公里。
機上保留了一門30毫米機炮,有12個外部掛架,可攜帶R-73近距格鬥空空導彈、R27/77中距空空導彈、hk-31/41反艦導彈,以及各種空地導彈、炸彈和火箭彈,最大載彈量6500公斤。
通過數字式電傳系統的使用,蘇-33在飛行靈活性和水平面機動性能上有明顯的改善,綜合機動性能基本保持了蘇-27的性能水平。
在目前裝備的艦載作戰飛機中,蘇-33的機動性能與法國的「陣風」M相當,超過了美國的F/A—18E/F。蘇-33裝備俄羅斯海軍航空母艦後,使俄羅斯海軍作戰飛機在性能上達到了可以對抗美國海軍艦載機的要求。
蘇-33採用了和蘇-27相同的,在陸基使用的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推力,使蘇-33單台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達到12800千克。採取這些措施後,蘇-33在艦上起飛的最大重量達到26噸,最大有效載荷達到8000千克左右,地面起飛的最大重量達到33噸。
最終結局
蘇-33採用了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代替蘇-27S上採用的模擬式系統。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和前翼的使用使蘇-33的敏捷性有所提高,飛機操縱更加輕巧靈活,解決了蘇-27模擬電傳系統中存在的滯後現象。這意味著,蘇-33的空戰能力較蘇-27大為提高。
蘇聯航母的發展可謂歷盡滄桑,在經過「莫斯科」和「基輔」兩代「准航母」之後,俄羅斯(包括蘇聯)動用了800多個行業的專家和大約7000多個工廠、製造廠最終建成了「庫茲涅佐夫」號,圓了擁有大型航母的長久夢想。
不幸的是,在千辛萬苦地催生出「庫」號之後,蘇聯解體,俄羅斯再也沒有經濟能力來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庫」號後續艦「瓦良格」號由於歸屬國烏克蘭無力也無必要繼續建造,最後出售給中國;更先進的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毀,致使俄羅斯航母發展再遇重大挫折,「庫茲涅佐夫」號也只能成為一個生不逢時的「獨生子」。
㈩ 一艘航母能裝多少戰斗機
根據現在已經肯定了的我國(包括在建的)航空母艦有3艘,而對於你提出的問題,因為我國另外2艘航母還在建造當中,所以,就以現正在服役的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來分析,作為目前我國現役最大的航母」遼寧號「艦載能力究竟是怎樣?我在查閱了很多有關遼寧號目前的情況的資料,簡單來了解遼寧艦的艦載機戰鬥力。
我們知道」遼寧艦「是怎麼來的,原來叫「瓦良格號」是前蘇聯的但在前蘇聯解體後,分割給前蘇聯加盟國烏克蘭(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了。1982年5月7日,由於當時前蘇聯的軍事戰略方針的影響下,以及自身艦載機方面的原因,最後決定犧牲艦載機的數量來裝備強大的反艦和防空導彈系統,將航空母艦的載機能力與巡洋艦的攻擊能力集成在一起,增強了航母自身的攻擊能力和防衛能力,同時也減小了航空母艦編隊規模。因此而作為指導思想設計建造第三代載機巡洋艦(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載機巡洋艦,1983年蘇聯決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單106」,了1988年,「定單106」船體建造成功,並於當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月, 「定單106」被命名為瓦良格(Varyag)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格號巡洋艦。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號的建造率已達68%。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遼寧號,也是「庫茲涅佐夫號」的「姊妹艦」。
正是由於當時前蘇聯的軍事指導方針,」遼寧艦「也和它的「姊妹艦」「庫茲涅佐夫號」一樣,沒有強調航母的艦載力,而像載機巡洋艦攻防兼備加強航母自身的艦裝武器攻擊能力,所以,我們的」遼寧艦「因此也在艦載機裝備方面有一定影響。現在」庫茲涅佐夫號「艦載飛機:52架 包括
卡-31預警直升機
蘇-25UTG教練機
卡-27反潛直升機
蘇-33艦載戰斗機
那麼,目前我們的遼寧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能力到底是什麼情況?就我們綜合的很多信息來介紹一下。
我們知道遼寧艦是採用的滑躍起飛式航空母艦,這就和美國的航母採用的蒸汽彈射式以及」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式有一定的差距,也就局限了遼寧艦的艦載機飛行能力和戰鬥力。況且我們的艦載機飛行員雖然開始了第二批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訓練,可也是關系航母艦載機能力的一個主要因素。
我們目前可用的艦載戰斗機就是殲-15和殲-15S雙座型,並且由於是滑躍起飛很難做到滿彈滿油起飛,基本上戰鬥力需要靠架次來彌補。按照現在摸索出來的戰斗機操作流程,在甲板上至少可以保證同時起降、准備6架殲-15戰斗機。這6架殲-15大約相當於美軍的「大黃蜂」艦載機3到4架的作戰能力,大約能夠開打滿足一場中等遭遇戰的序幕的,隨後則是要看戰斗機出動效率了。由於是滑躍起飛,只要戰斗機進入到位置後准備好就能起飛,實際起降效率不會落後於其他航母國家;而戰鬥力的如何,就要看艦載戰斗機後續起飛和保障能力。一般來說,甲板上上同時運轉2個波次,12架殲-15進行輪換起飛、作戰、降落、後勤補給、再起飛,已經相當飽和的任務量了。
由於遼寧艦在設計初機庫面積有限,能保證滿載24架殲-15已經是極限了,另外還需要考慮放置艦載直升機,以及甲板上最多12架同時運轉,這就是36架總數。如果艦尾降落區利用上,位置大約會4架左右的空間,在日常作戰時這部分戰斗機優先起飛作為防空作戰機型升空警戒,所以遼寧艦上極限起降也就是40架殲-15戰斗機。這是最樂觀的分析了,當然,和美國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來比差距明顯,像美國的」小鷹級「理論上是容納70駕艦載機。但我們不是像美國那樣以稱霸全球為戰略目的,我們先是以防禦為主,我們的航母建設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發展迅猛,這是和我們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分不開的。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建設的不斷提高,國防建設也隨之共同發展壯大,未來不久我們自己建造的兩艘航母下水後,神秘的(002)號國產大型航母可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