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與烏克蘭為什麼戰爭
克里木半島是蘇聯時期,由俄羅斯劃給烏克蘭的,主要民族是俄羅斯族。而且克里木是烏克蘭唯一的共和國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所在地。當烏克蘭由中間路線(親俄又親西方)轉為只親西方時,俄羅斯就有了強烈反彈,保護自己民族和國家的利益
Ⅱ 烏克蘭會和俄羅斯戰爭嗎
不會,但是俄羅斯會與烏克蘭形成一種僵化而不願發生沖突的對峙階段。
Ⅲ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次戰爭與16~17世紀遭到波蘭鎮壓的數次起義不同,它具有持續時間長、規模宏大、行動堅決的特點。這次反波蘭封建主的解放斗爭是由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天才的軍事首領赫梅爾尼茨基領導的,他認為烏克蘭人民只有同俄羅斯人民聯合起來,才能拯救自己。
1647年底,赫梅爾尼茨基率領一支哥薩克部隊在第聶伯河下游集結。1648年1月,這支部隊襲擊並擊敗了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的波蘭駐防軍。哥薩克人推舉赫梅爾尼茨基為黑特曼。赫梅爾尼茨基在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招募了一支約為8000人的隊伍,並與答應派出5000部隊的克里木汗伊斯蘭·吉列伊結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結盟保證了哥薩克後方不受韃靼人的侵襲。
1648年春,赫梅爾尼茨基所部前去迎擊波軍的幾支先頭部隊,當時,波軍主力正在切爾卡瑟和科爾孫集結。同年5月15~16日,烏克蘭哥薩克於熱爾特耶沃德擊敗波軍。對波蘭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次勝利使烏克蘭人民的解放斗爭活躍起來了。
赫梅爾尼茨基對下一步行動作了幾天准備後,便派本部軍隊和別伊的韃靼部隊前去抗擊波軍主力。5月25~26日,科爾孫會戰展開。此戰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諾夫斯基兩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隊全軍覆滅而告終。在烏克蘭人民戰爭初期所取得的勝利的影響下,農民起義席捲了整個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直達喀爾巴阡山脈。
1648年9月,解放軍已達7萬人左右。還有一些游擊隊活動在尚未解放的烏克蘭領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諾斯、甘日和莫羅津科的幾支游擊隊。在白俄羅斯,農民起義也擴展起來。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爾庫沙等人率領的起義隊伍與波蘭地主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俄羅斯農民和頓河哥薩克也積極地參加了武裝斗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各起義隊伍的行動都有助於烏克蘭解放軍奪取新的勝利。同時,受貴族殘酷剝削的波蘭農民的反封建運動也日益強大。
這一時期,規模宏大的波蘭農民起義在克拉科夫和盧布林兩地區爆發。事態的發展使波蘭和烏克蘭大地主膽戰心驚,他們糾集起一支12萬人的部隊,集結於茲巴拉日和舊康斯坦丁諾夫地區。赫梅爾尼茨基獲得這一情報後,決定對敵實施急遽突擊,在9月13日的皮利亞夫齊城下之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從而為其部隊打開了直取華沙的道路。
烏克蘭解放軍對敵實施追擊,首先逼近利沃夫,隨後兵臨扎莫希奇城下。起義席捲了整個東加里西亞。白俄羅斯的起義隊伍相繼攻佔莫濟里、戈梅利和平斯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的斗爭匯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蘭政府同赫梅爾尼茨基進行談判,企圖贏得時間,為繼續作戰作準備。赫梅爾尼茨基也進行了新的作戰准備。伊斯蘭·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韃靼人前來援助哥薩克人。1649年春,波軍又一次侵入烏克蘭境內,但卻被困於茲巴拉日城下達3個月之久。波蘭國王卡吉米爾二世親率一支波軍大部隊,從盧布林前來增援被困部隊。赫梅爾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隊繼續圍攻茲巴拉日,而將主力部署在波軍開進途中,以阻止波軍前來解圍。8月15~16日,茲波羅夫戰役展開,波蘭貴族部隊被擊潰。但是,由於波蘭國王賄買的伊斯蘭—吉列伊的叛變,貴族部隊才免遭全軍覆滅。波蘭貴族失敗後,同赫梅爾尼茨基締結了茲博羅夫條約。
1651年2月,波蘭地主部隊再度侵入烏克蘭境內。別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烏克蘭部隊戰敗。赫梅爾尼茨基被迫同波蘭簽訂了條件極為苛刻的白教堂條約,雙方間的關系由此愈加惡化。1652年,赫梅爾尼茨基開始進軍摩爾達維亞,以防摩爾達維亞公與波蘭貴族共同對其採取行動。赫梅爾尼茨基部隊在進軍途中與波軍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戰,烏克蘭部隊圍殲卡利諾夫斯基黑特曼指揮的波軍主力。此後,烏克蘭人民屢獲大勝,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區殲滅波軍4萬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圍困波軍重兵集團的勝利。
在抗擊波蘭的同時,赫梅爾尼茨基就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合並為一個國家的問題同莫斯科政府進行了談判。這一談判符合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的願望。
年10月1日,全俄縉紳會議在莫斯科通過決議,將烏克蘭並入俄羅斯,並對波宣戰。縉紳會議的決定受到烏克蘭人民的普遍贊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亞斯拉夫召開了人民大會。會上,烏克蘭各階層的許多代表都一致贊同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佩列亞斯拉夫大會成為烏克蘭人民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大會的決定表達了烏克蘭人民多年來的要求和願望。不久,俄波戰爭爆發,結果是雙方締結安德魯索沃條約。波蘭承認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基輔也歸屬於俄羅斯。
烏克蘭與俄羅斯兩民族的重新合並,對烏克蘭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巨大的進步意義,鞏固了為爭取民族和社會解放而共同抵抗外來敵人的兩兄弟民族間的聯盟和友誼。
Ⅳ 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了嗎不清楚解釋一下!
俄羅斯和喬治亞現在戰爭著呢,因為喬治亞的一個自治洲要投靠俄羅斯。。。。烏克蘭是俄羅斯出口石油到歐洲的要道,他們從沒有過戰爭~~~並且烏克蘭軍力不弱
Ⅳ 俄羅斯和烏克蘭會打起來嗎
打起來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爆發戰爭將嚴重損害俄羅斯的經濟,即便是純軍事角度,俄羅斯即便是獲勝了,也會被迫收拾一個戰亂的攤子,重新恢復戰爭創傷下烏克蘭的穩定,這個花費是巨大的,會拖垮俄羅斯經濟的(俄羅斯目前經濟並不景氣)。在現實世界中,另外動武的度不好把握,一旦陷入就會演變成一種長期的動盪,最終就是耗費俄羅斯的金錢,,西方國家其實都沒有必要直接出兵,只要提供援助和武器支持,就會通過代理人戰爭消耗俄羅斯(即便烏克蘭正規軍被打垮,地下抵抗組織在西方支持下,與俄羅斯周璇下去,也是會消耗俄羅斯的經濟的。
以上是純軍事角度分析,但是戰爭永遠不會只是屬於從軍事角度出發的,戰爭是政治的一種延續。
目前俄羅斯的做法,很有可能是表明一種立場(也就是不要忽略俄羅斯的利益),從而獲得一定討價還價的資本,從而在未來的與西方和烏克蘭的政治談判中,盡量獲得一些對於自己有利的結局而已。也就是說烏克蘭危機最終會以外交和政治手段解決,雙方做出妥協。
目前的態勢是:
1、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自治共和國(克里米亞)是有軍事基地的,這個協議是當年烏克蘭和俄羅斯簽署的,因此還遠未到期,因此俄羅斯目前是在打擦邊球,派遣軍隊進入了克里米亞。
2、由於烏克蘭內部是分裂的,特別是克里米亞地區擁有大量的親俄派,因此俄羅斯加強在克里米亞的軍事力量,以及炫耀武力的行為和揚言動用武力,將會嚴重惡劣化烏克蘭的局勢,很有可能助長分裂勢力的,傳遞一種信息,導致戰爭的可能性,包括內戰,難民潮等等,將會影響歐洲的穩定,這種動盪和難民潮,當然對於俄羅斯自己也是非常不利的。
3、因此西方大國目前也是高度關注和嚴厲的譴責俄羅斯(西方七大強國,美、英、法、德、意、日、加)。
4、普京執政,俄羅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官方控制的媒體也是火上澆油,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有對外迷信武力的傾向,因此烏克蘭局勢目前較為緊張。
但是俄羅斯這種行為應該說是在國際社會較為失分的一種行動,有點像當年納粹德國搞奧地利和捷克的做法,因此俄羅斯已經陷入了國際孤立狀態,甚至喪失8國集團地位的可能,
孫子兵法: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可以看出,外交聯盟也是屬於戰爭范疇,而且屬於最高層次的一種運作,目前美國已經開始了伐謀和伐交,通過聯盟和政治、經濟手段進行了展開,已經取得了成果,而俄羅斯目前還是較為孤立,因此如果俄羅斯一意孤行,將會陷入兵家大忌,相比普京的智庫們也會考慮到這一點,因此俄羅斯很有可能只是虛張聲勢,以便於西方討價還價,保住一些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原有利益。
作為西方聯盟也是這樣,用政治和經濟、聯盟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預計也會維持住烏克蘭穩定,並且也會適當可慮保留俄羅斯的一些利益,從而實現一種雙贏局面。
Ⅵ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解放戰爭是怎樣的
1647年底,赫梅爾尼茨基率領一支哥薩克部隊在第聶伯河下游集結。1648年1月,這支部隊襲擊並擊敗了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的波蘭駐防軍。哥薩克人推舉赫梅爾尼茨基為黑特曼。赫梅爾尼茨基在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招募了一支約為8000人的隊伍,並與答應派出5000部隊的克里木汗伊斯蘭·吉列伊結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結盟保證了哥薩克後方不受韃靼人的侵襲。
1648年春,赫梅爾尼茨基所部前去迎擊波軍的幾支先頭部隊,當時,波軍主力正在切爾卡瑟和科爾孫集結。同年5月15~16日,烏克蘭哥薩克於熱爾特耶沃德擊敗波軍。對波蘭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次勝利使烏克蘭人民的解放斗爭活躍起來了。
赫梅爾尼茨基對下一步行動作了幾天准備後,便派本部軍隊和別伊的韃靼部隊前去抗擊波軍主力。5月25~26日,科爾孫會戰展開。此戰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諾夫斯基兩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隊全軍覆滅而告終。在烏克蘭人民戰爭初期所取得的勝利的影響下,農民起義席捲了整個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直達喀爾巴阡山脈。
1648年9月,解放軍已達7萬人左右。還有一些游擊隊活動在尚未解放的烏克蘭領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諾斯、甘日和莫羅津科的幾支游擊隊。在白俄羅斯,農民起義也擴展起來。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爾庫沙等人率領的起義隊伍與波蘭地主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俄羅斯農民和頓河哥薩克也積極地參加了武裝斗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各起義隊伍的行動都有助於烏克蘭解放軍奪取新的勝利。同時,受貴族殘酷剝削的波蘭農民的反封建運動也日益強大。
這一時期,規模宏大的波蘭農民起義在克拉科夫和盧布林兩地區爆發。事態的發展使波蘭和烏克蘭大地主膽戰心驚,他們糾集起一支12萬人的部隊,集結於茲巴拉日和舊康斯坦丁諾夫地區。赫梅爾尼茨基獲得這一情報後,決定對敵實施急遽突擊,在9月13日的皮利亞夫齊城下之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從而為其部隊打開了直取華沙的道路。
烏克蘭解放軍對敵實施追擊,首先逼近利沃夫,隨後兵臨扎莫希奇城下。起義席捲了整個東加里西亞。白俄羅斯的起義隊伍相繼攻佔莫濟里、戈梅利和平斯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的斗爭匯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蘭政府同赫梅爾尼茨基進行談判,企圖贏得時間,為繼續作戰作準備。赫梅爾尼茨基也進行了新的作戰准備。伊斯蘭·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韃靼人前來援助哥薩克人。1649年春,波軍又一次侵入烏克蘭境內,但卻被困於茲巴拉日城下達3個月之久。波蘭國王卡吉米爾二世親率一支波軍大部隊,從盧布林前來增援被困部隊。赫梅爾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隊繼續圍攻茲巴拉日,而將主力部署在波軍開進途中,以阻止波軍前來解圍。8月15~16日,茲波羅夫戰役展開,波蘭貴族部隊被擊潰。但是,由於波蘭國王賄買的伊斯蘭—吉列伊的叛變,貴族部隊才免遭全軍覆滅。波蘭貴族失敗後,同赫梅爾尼茨基締結了茲博羅夫條約。
1651年2月,波蘭地主部隊再度侵入烏克蘭境內。別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烏克蘭部隊戰敗。赫梅爾尼茨基被迫同波蘭簽訂了條件極為苛刻的白教堂條約,雙方間的關系由此愈加惡化。1652年,赫梅爾尼茨基開始進軍摩爾達維亞,以防摩爾達維亞公與波蘭貴族共同對其採取行動。赫梅爾尼茨基部隊在進軍途中與波軍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戰,烏克蘭部隊圍殲卡利諾夫斯基黑特曼指揮的波軍主力。此後,烏克蘭人民屢獲大勝,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區殲滅波軍4萬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圍困波軍重兵集團的勝利。
在抗擊波蘭的同時,赫梅爾尼茨基就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合並為一個國家的問題同莫斯科政府進行了談判。這一談判符合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的願望。
年10月1日,全俄縉紳會議在莫斯科通過決議,將烏克蘭並入俄羅斯,並對波宣戰。縉紳會議的決定受到烏克蘭人民的普遍贊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亞斯拉夫召開了人民大會。會上,烏克蘭各階層的許多代表都一致贊同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佩列亞斯拉夫大會成為烏克蘭人民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大會的決定表達了烏克蘭人民多年來的要求和願望。不久,俄波戰爭爆發,結果是雙方締結安德魯索沃條約。波蘭承認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基輔也歸屬於俄羅斯。
Ⅶ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矛盾淵源是怎樣的
要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矛盾,確實有很多——戰爭矛盾,克里米亞、黑海艦隊問題,能源問題,到了現在,可以概括為東烏克蘭親俄與西烏克蘭親歐之間的矛盾了。而按照現在的說法,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而且是非常長久的歷史問題。畢竟在民族上來說,烏克蘭和俄羅斯最初是同宗同源的,都為東斯拉夫人,都發展於基輔羅斯,往後因為自身的內部矛盾和蒙古入侵,以及立陶宛波蘭大公國對烏克蘭地區的統治,逐漸才開始形成現在獨立的烏克蘭民族。因此,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一開始就註定不是單純的利益沖突。
8世紀開始,東斯拉夫人已經形成幾個較大的部落聯盟,並在9世紀初發展為三個准國家組織——以基輔為中心的庫雅巴、以斯拉維亞為中心的諾夫哥羅德和東部梁贊地區的阿爾塔尼亞。862年,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留里克統治了諾夫哥羅德,879年留里剋死後,他的部下奧列格繼位,並在882年征服基輔,隨後征服其他東斯拉夫部落形成統一的「基輔羅斯」(Kievan Rus')。
11 世紀的基輔羅斯,已經包括今天烏克蘭和俄羅斯最繁榮的地方,還有白俄的大片土地,因此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同源的民族。
但內部的矛盾使到基輔羅斯開始分裂,12世紀30年代後,統一的羅斯國家已不復存在。1240年蒙古統治基輔羅斯後,這種分裂更加顯著。
蒙古人被趕走後,烏克蘭所在的領土名義上被立陶宛波蘭大公國統治,實際上立陶宛波蘭大公國採取拉攏當時烏克蘭內部的「哥薩克軍」(突厥語,指自由軍),並冊封其貴族的方式試圖控制烏克蘭。但這種拉攏方式顯然是比較失敗的,哥薩克軍想取得更大的自主權,於是組織了大量的起義,最後由博格丹領導的起義軍起義成功,但卻在1654年臣服於沙俄。這時候獨立的烏克蘭部族已經開始形成。但是,臣服沙俄後,哥薩克才發現失去了更多的自由,貴族也喪失了許多特權,因此,有一部分烏克蘭人反而更想回到立陶宛波蘭的統治之中,尤其是西部的地區的人民。而東部和南部本來就與沙俄互相影響,更有一起與土耳其並肩作戰的經歷,因此他們偏向沙俄。這時的東西烏克蘭內部開始產生真正的矛盾。東烏克蘭成為了沙俄的一部分,而西烏克蘭直到1764年才被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吞並,期間東西烏克蘭的內戰直到17世紀末才結束,沙俄更是對烏克蘭作出大量的鎮壓,尤其是彼得大帝執政時,在烏克蘭駐扎大量軍隊,以撲滅任何叛亂的苗頭,並逮捕了所有敢於要求恢復哥薩克自治的人,這些都在烏克蘭人民的心裡深深地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火種。另外,西烏克蘭的中小貴族大多是東儀天主教徒,以致於西烏克蘭人(還有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波蘭人)對正統東正教與俄羅斯的認同薄弱。
此後,東西烏克蘭多次被俄國和波蘭以及奧匈帝國、德國分割又合並。到了現在,烏克蘭東西部分歧已經相當嚴重。烏克蘭的官方語言是烏克蘭語,但東部和東南部更多的是使用俄語,相反,在烏克蘭西部,則幾乎全部使用烏克蘭語,甚至有人以說俄語為恥。
至於克里米亞和黑海艦隊的問題,則更多的是近代引起的——克里米亞半島在1783年歸並俄國,直至1954年前蘇聯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蘇聯解體後,黑海艦隊由於地位不明,黑海艦隊仍懸掛前蘇聯海軍軍旗。1992年8月,兩國在雅爾塔達成協議,將黑海艦隊變成俄烏聯合艦隊,兩國共同指揮。1995年6月,兩國正式決定將艦隊一分為二。但因艦隊多數艦只年久失修,烏克蘭只接收18.3%的艦只,其餘部分折價售給俄羅斯。艦只分割取得進展,但雙方在塞瓦斯托波爾基地租用問題上分歧嚴重。俄方要求長期租賃並單獨使用該基地,重新組建俄羅斯黑海艦隊,但遭烏方拒絕。 這支艦隊的行動范圍是黑海和地中海,它在黑海和亞速海有數個基地,其主基地是烏克蘭港口城市塞凡堡。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續使用這個港口作為其軍事基地在過去十數年中導致多次兩國之間的外交沖突。
這時候再談談能源問題,在俄國控制烏克蘭的時候,烏克蘭一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工業中心,但烏克蘭本身並沒有足夠的能源去支撐這些工業,基本是依賴俄羅斯的能源輸送。在蘇聯解體後這種畸形的經濟模式逐步遇到困境,因此俄羅斯多次以天然氣輸送作為與烏克蘭的談判籌碼。比如說10年的時候,俄羅斯在原合同價格基礎上降價約30%向烏克蘭出售天然氣,而烏克蘭則需要把俄羅斯黑海艦隊在烏境內駐扎的期限延長25年,並且在該期限屆滿後雙方有權選擇是否再延長5年,即2047年。但烏克蘭本身又是俄羅斯輸送能源到歐洲的必經之地,因此俄羅斯也需要烏克蘭。
可以看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淵源實在復雜,烏克蘭東西部多年的沖突,烏克蘭與俄羅斯在軍事、能源上的互相依賴導致了這些矛盾不斷加深。
當然,上面所說的只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淵源,可以說是它們矛盾的歷史背景,如果回到目前烏克蘭的情況,那就復雜得多了——烏克蘭內部反對黨與資本巨頭的反對,歐洲勢力的影響,人民被利用乃至亞努科維奇政府的失敗都使到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在原本就復雜的歷史背景下變得更加無法調和了。
Ⅷ 俄羅斯和烏克蘭為什麼打仗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由黑海進入地中海的戰略踏板,黑海出海口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所在。失去在克里米亞的基地,俄黑海艦隊將淪為無腳的天鵝。
烏克蘭政局起起伏伏,對外政策隨當權者變更在俄與歐盟之間搖擺。親西方的尤先科只允許俄軍租借克里米亞半島塞瓦斯托波爾港至2017年。靠攏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上台後改變立場,與俄簽署延長租借協議,同意俄黑海艦隊在克里米亞繼續駐扎至2042年。
俄羅斯確已無力扭轉烏克蘭政局變化,普京也不一定在做收編克里米亞的打算,武力吞並烏克蘭更是無稽之談,但俄只要牢牢佔住黑海之濱的軍事基地、扼住克里米亞命運的咽喉,再加上一個流亡莫斯科的亞努科維奇,就仍有同烏新政府和西方討價還價的資本。
未來烏克蘭中央政府的對外政策取向並非決定俄在烏進退的唯一標准。只要烏克蘭民主制度和上千萬俄羅斯族人口基數繼續存在,只要烏對俄經濟和能源的先天依賴繼續存在,只要歐盟不從根本上調整對烏克蘭的可有可無態度,俄羅斯就不缺少維護在烏利益和培養新代理人的機會和手段。
(8)烏克蘭和俄羅斯戰爭如何擴展閱讀:
戰爭產生的原因:
自然主義戰爭學者認為,戰爭的根源在於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物本性,並認為戰爭是自然的和永恆的現象。宗教戰爭論者則認為戰爭是上帝對人的懲罰,並用超自然力量解釋戰爭起因。種族主義者則認為,戰爭的起因是優劣民族之間差別。
近現代地緣主義政治學者則認為戰爭是基於地理環境,即為爭奪一定的生存空間和自然資源引起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戰爭既非從來就有,也不是永恆的,戰爭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在私有制產生以後,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形成,出現壓迫和被壓迫時才出現的。
戰爭是由於參戰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在戰後,直至21世紀初,大多是由於多極化與單極化的矛盾激化而導致的,但以後因宗教文化民族沖突升華引發的戰爭將是主要原因(如巴以沖突)。戰爭的根源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爭
Ⅸ 如果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兩國間發生戰爭,那麼誰獲勝的幾率大些
俄羅斯
敢同時叫囂 喬治亞 白俄羅斯 KOREA JAP CHINA 等等國家的原因就是有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