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樺是俄羅斯的國樹,是這個國家什麼的象徵
白樺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生與死的考驗。白樺樹是俄羅斯的國樹,是這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堅韌頑強的象徵
② 民族魂 魂的意思
簡而言之,就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內在於某一種文化中不能輕易被改變的部分。
③ 俄羅斯民族與法國民族精神有什麼區別!請根據視頻里的講述簡要概括!
俄羅斯的民族精神和法國的民族精神是有區別的,俄羅斯是戰斗的民族,法國是浪漫
④ 格林卡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什麼
俄國民族樂派的開山鼻祖格林卡(1804-1857)在19世紀,曾與十二月革命黨人過從甚密,普希金等人的藝術思想也對他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俄國人民的靈魂與精神。30歲那年起,他致力於創作一部從題材到音樂都是屬於俄羅斯民族的歌劇作品。它就是歌劇《伊凡·蘇薩寧》(原名《為沙皇獻身》,1839年更名)。 1842年他又創作了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前者取材於歷史題材,充滿了愛國主義深情,歌頌了為祖國獻身的農民蘇薩寧,是俄羅斯「民族魂」的真實寫照;後者則取材於普希金(1799-1837)的同名敘事詩,描寫中世紀的騎士與基輔大公之女的故事。這兩部歌劇是格林卡創作中最富社會意義和藝術成就的作品。
⑤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民族精神已經過時了
民族精神熔鑄在民族意識、民族品格、民族氣質之中 民族精神熔鑄在民族意識、民族品格、民族氣質之中,指的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方式。也就是說,民族精神是通過一個民族的民族意識、民族品格、民族氣質等方面體現出來的。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在文化方面的重要區別,體現在不同的民族品格、民族意識和民族氣質。比如,法國文化表現為浪漫,德國文化表現為嚴謹,俄羅斯人文化表現為深沉、憂郁等。這些氣質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長期積淀形成的。通過文化氣質,可以體現出民族的區別,而民族精神就是通過不同的民族品格、民族氣質體現出來的。
⑥ 德沃夏克創作的兩部民族歌劇《伊凡·蘇薩寧》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前者取材於歷史題材,充滿了愛國主義深情,歌頌了為祖國獻身的農民蘇薩寧,是俄羅斯「民族魂」的真實寫照;後者則取材於普希金(1799~1837)的同名敘事詩,描寫中世紀的騎士與基輔大公之女的故事。這兩部歌劇是格林卡創作中最富社會意義和藝術成就的作品。他一方面注重從俄羅斯民間音樂中提煉其精華,一方面他又吸收西歐音樂的寫作技法等,從而創作出新的、具有高度藝術性的音樂語言,並為後人指出了前進的方向,被人譽為「俄羅斯歌劇的曙光」。
⑦ 俄羅斯民族精神的成因
因為俄羅斯民族不僅有著橫跨歐亞大陸的幅員遼闊的疆域,而且有著一部起伏跌宕、徘徊於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歷史和一個對俄羅斯文化的起源和發展起著奠基作用的宗教。這種特有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決定了俄羅斯民族特有的心裡意識,造就了俄羅斯民族精神的「兩面性」。俄國著名哲學家尼•別爾嘉耶夫曾說:俄羅斯「可能使人神魂顛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如下:
俄羅斯的民族精神及其影響http://hi..com/first/blog/item/fbfb7f2330e469559822ed1f.html
俄羅斯民族精神的兩面性http://info.lj.com.cn/news/2006/7/9/2006794542567015.shtml
⑧ 民族魂是什麼意思
民族魂當然指的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了,是一個民族的最頂級的上層建築唄,相當於一個的人的精氣神和表面的關系一樣
⑨ 俄國民族樂派的開山鼻祖叫什麼
19世紀俄國的歌劇創作在歐洲獨樹一幟。其時正值俄國貴族革命和平民革命時期,反對沙皇專制,反對農奴制度的呼聲此起彼伏。俄國民族樂派的開山鼻祖格林卡(1804~1857)在這時期,曾與十二月革命黨人過從甚密,普希金等人的藝術思想也對他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俄國人民的靈魂與精神。30歲那年起,他致力於創作一部從題材到音樂都是屬於俄羅斯民族的歌劇作品。它就是歌劇《伊凡·蘇薩寧》(原名《為沙皇獻身》,1839年更名)。1842年他又創作了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前者取材於歷史題材,充滿了愛國主義深情,歌頌了為祖國獻身的農民蘇薩寧,是俄羅斯「民族魂」的真實寫照;後者則取材於普希金(1799~1837)的同名敘事詩,描寫中世紀的騎士與基輔大公之女的故事。這兩部歌劇是格林卡創作中最富社會意義和藝術成就的作品。他一方面注重從俄羅斯民間音樂中提煉其精華,一方面他又吸收西歐音樂的寫作技法等,從而創作出新的、具有高度藝術性的音樂語言,並為後人指出了前進的方向,被人譽為「俄羅斯歌劇的曙光」。
⑩ 格林卡的作品中集中反映俄國人民的靈魂與精神的是哪兩部歌劇分別有什麼特點
在格林卡的作品中,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俄國人民的靈魂與精神。30歲那年起,他致力於創作一部從題材到音樂都是屬於俄羅斯民族的歌劇作品。它就是歌劇《伊凡·蘇薩寧》(原名《為沙皇獻身》,1839年更名)。1842年他又創作了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前者取材於歷史題材,充滿了愛國主義深情,歌頌了為祖國獻身的農民蘇薩寧,是俄羅斯「民族魂」的真實寫照;後者則取材於普希金(1799~1837)的同名敘事詩,描寫中世紀的騎士與基輔大公之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