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聯和俄羅斯誰厲害
如果硬要對比的話,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當年的蘇聯一定比當今俄羅斯厲害得多,但是未來的俄羅斯會恢復到什麼程度誰也說不準。這里你要清楚一個概念,前蘇聯是由1
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無論在地域面積,人口,資源等各個方面來說,都不是今天的俄羅斯可以比擬的。在歷史上蘇聯處於全盛時期的時候,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與美國展開全面對抗的超級大國。而俄羅斯作為曾經的15個加盟國之一、前蘇聯的主體,在脫離蘇聯後的俄羅斯聯邦在蘇聯解體後自然繼承了其大部分遺產,但是全面的衰落不可避免:政治崩潰,經濟萎縮,文化真空,科技發展停滯,軍事發展倒車等等使俄羅斯淪為了不入流的大國。
㈡ 蘇聯與俄羅斯,請專業人士回答
幾個錯誤給你糾正一下,俄羅斯並不是蘇聯唯一的繼承國,俄羅斯大蓋繼承了蘇聯的70%的東西。其它繼承國還有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南斯拉夫,立陶宛等等。
再就是獨聯體和蘇聯指的並不是同一個東西。蘇聯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而蘇聯解體主要是其中波羅地海三國要求的,而在蘇聯解體之後,原蘇聯國家除波羅地海三國外又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即獨聯體 。現在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等國就是獨聯體的成員之一。
還有就是並不是蘇聯統一時就很強大,現在分開了,就不強大了。這個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要知道,蘇聯強大的時候,是不可能解體的。解體的時候,蘇聯在經濟上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危機。並由此造成了內部矛盾的激化。分開來也是一樣的窮。但是大家可以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發展自己了。(這裡面也有美國的影響,美國一直把蘇聯看成是敵人,一直恨其不死。自然不會幫你,但是一些蘇聯加盟國認為,如果自己脫離蘇聯,和美國站在一邊,就可以打上美國的經濟快車,加快自己的發展。可是他們失算了。美國要的只是弱化對手,對於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的國家,是一分錢也不會給的。)再者就是蘇聯末期,雖然經濟不行,但是科技力量雄厚,工業體系完善,但是解體後,科技力量和工業體系也同時給分解了,造成了雄厚的科技力量,嚴重流失。完善的工業體系四分五列,從而源氣大傷。
下面給你詳細說一下:
蘇聯的確有一個非常輝煌的時期,在蘇聯最頂勝的時期,蘇聯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美國同時期國內生產總值的70%,可以說是非常強大了。可是蘇聯為了與美國進行冷戰,卿盡全國力量來發展重工業,而農業、輕工業和服務業等的重要性被完全忽視。使得國家的經濟發展結構嚴重不合理,人民沒有糧食吃,沒有必要的生活用品。再者就是工人工作沒有積極性,工資底,企業沒有競爭力,像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老國企。因此企業分分破產。人民失業。這使得蘇聯各成員國內部出現了政策的嚴重分歧,而蘇聯是一個高度集權的聯邦制國家。多數國家都是以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的形式加入,蘇聯憲章規定這些國家是以自願的形式加入聯邦。但是在大家為了生存而對政策產生嚴重分歧,而又久久得不到滿足和解決的情況下,分開來各自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各自的問題就成了唯一的方法。大家的分歧越來越大,甚至曾經同在一個戰壕里出生入死的兄弟變的像仇人一樣,至使整個國家被托跨。直到最終自我解體。而解體,才使得蘇聯的源氣大傷。這主要表現在資產、技術和人才上,資產方面:以前都是自己家的東西,現在,有的被分給哈薩克了(如曾經前蘇聯最大最著名的拜克努爾航天中心)。有的被分給烏克蘭了(如前蘇聯唯一一個可以建造航母的普拉迪沃斯托克造船廠和實力雄厚的安東諾夫飛機製造公司)等等。技術方面:由於以前一家人的時候,大家都是共同對一個項目進行攻關。各個部門負責不同的部分,最後再進行各種設備的整合。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打個比方:現在要研製一個汽車,單位甲負責研製發動機。單位乙負責研製傳動系統。單位丙負責研製制動系統。單位丁負責整合全系統。一輛汽車就做出來了。可是現在解體了。單位甲分給哈薩克了,單位乙分給烏克蘭了,那你說你俄羅斯現在就用剩下的單位丙和單位丁能再造出汽車來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了。再說人才方面:蘇聯解體後,大批世界一流的專家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於是美國等國家拿抓機會,挖走了大量美國急需的專家。有一些堅持共產主義的專家,便來到了中國,(據說有三千多名專家來到了中國,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年中國的俄語人才突然告急的原因。就是去給他們翻譯各種資料了,他們的到來為中國的核潛艇、導彈、戰機、甚至航母發展步伐的加快都起到了非常關間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曾經讓西方國家聞風喪膽的圖160超音速重型戰略轟炸機,在蘇聯解體近20年後,俄羅斯現在卻沒有能力繼續生產的原因。
說到底,其實,蘇聯是被自己給擊倒的。這個從一個側面也充分的說明了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遠見卓識。小平同志真的是很偉大。
㈢ 現在的俄羅斯和蘇聯哪個更強
現在的俄羅斯和蘇聯哪個更強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蘇聯和俄羅斯是從屬關系,蘇聯包含了俄羅斯,俄羅斯是蘇聯的組成部分,是他的其中一個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分列之後,形成十多個小的國家,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俄羅斯,所以的實力應該更強大一些,畢竟是蘇聯和俄羅斯屬於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
㈣ 蘇聯和沙俄誰的影響力更大
蘇聯和沙俄誰的影響力更大?1)波蘭被第四次瓜分。包括華沙在內的維斯瓦河流域為沙俄所得,波茲南周邊則交予普魯士。
2)沙俄1809年對芬蘭、1812年對羅馬尼亞比薩拉比亞的兼並獲得承認。
此階段沙俄的南部和東部疆界仍在不斷變動中。南部中亞方向,1865年5月1900餘俄軍侵入浩罕國;1868.4俄突厥斯坦總督考夫曼率3500餘軍士掃盪布哈拉汗國……。1895英俄達成諒解備忘錄,帕米爾高原南緣和興都庫什山北麓間的狹長地帶為兩國的「隔離緩沖區」(此即瓦罕走廊由來),由此沙俄已無法再覓得南下攫取的地域。
而東部疆界,沙俄曾據有北美阿拉斯加。然1867年俄外交大臣哥恰科夫和美國國務卿亨利·西華德簽署協議,俄作價720萬美金將151.88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
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俄疆域趨於鼎盛,達2200萬平方公里左右。
一戰後曾經的羅曼諾夫王朝蛻變為蘇聯,而二戰後的蘇聯則是可同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戰爭使蘇聯的疆域擴充近60萬平方公里,其中歐洲部分囊括——4.58萬平方公里蘇芬邊界區、17.4萬平方公里的波羅的海三國、19.4萬平方公里的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4.45萬平方公里的比薩拉比亞和1.5萬平方公里的東普魯士北部區等(見下圖4)。自北向南,蘇聯西向挺進200-300km,並憑借強盛軍力和「變態級」疆域有了在國際事務中同美英掰掰手腕的強勁實力。
1914年的沙俄和1945年的蘇聯同屬超重型體量,那兩者相較究竟誰更「壯」呢?
1914年的沙俄比1945年的蘇聯多出兩塊區域:
1)包括華沙在內的維斯瓦河流域(通稱波蘭會議王國或俄屬波蘭),超10萬平方公里;
2)芬蘭
1808-1809年沙俄借與拿破崙結盟之際,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四世拒絕退出反法聯盟為由,出兵強佔了33.8萬平方公里的芬蘭。
下圖(圖5)——沙俄和蘇聯西部疆界的對比
而1945年的蘇聯比1914年的沙俄亦多處兩塊區域:
1)東加里西亞和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共5萬平方公里左右)
1918年前屬奧匈帝國,現居烏克蘭西南部。
2)東普魯士北部區(1.5萬平方公里)
這可是昔日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加冕稱王的地方,現已被全盤俄羅斯化,全無德意志蹤跡。
綜上所述,1914年的沙俄要略大於1945年的蘇聯,溢出將近40萬平方公里。
註:兩者疆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歐洲,而亞洲部分則是1945年的蘇聯多了半個庫頁島和整個千島群島,然整體當量還是1914年的沙俄要壯實些。
㈤ 如何評價蘇聯
全盛時期的蘇聯,除了擁有讓世界戰栗的軍事實力之外,在科學領域也有著一騎絕塵的成就,更可怕的是,它所代表的「主義」 傳遍世界各地,從歐洲的工廠到南美的橡膠林,從亞洲的農田到北美的牧場,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有其虔誠的追隨者。
當然,這些也不是毫無條件的,是新中國在朝鮮戰場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尊重和認可,但如此全方位的援助,即便放在70年後的今天來看,也太不可思議了,也難怪西方說:蘇聯在中國大地上再建了一個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
中國國內也有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蘇聯的援助,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將至少晚10年!10年,有多大的變局,大家可以想像。
除了這些落到實處的援助,蘇聯帶給這個世界最大的遺產,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
這才是蘇聯最核心的競爭力,也是美國最懼怕蘇聯的地方,因為一個國家實力再強,也很難深入輻射到全世界所有地區,但「共產主義」是一種超越人種、民族、國家的信仰,無論你是在西歐的咖啡館里端盤子、還是在東亞的工廠里擰螺絲、或是在北美的農場里割小麥,只要有壓迫和「鎖鏈」,「共產主義」就有可能將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是很難想像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和社會制度,能影響和輻射大半個人類世界,讓上千萬、上億人甘心為之赴死。
㈥ 蘇聯和俄羅斯的區別
蘇聯和俄羅斯的主要區別是;
1、蘇聯是社會主義聯邦國家,而現在的俄羅斯是資本主義國家,社會制度性質完全不同。這也是蘇聯與俄羅斯的根本區別。
5、俄羅斯是一個民族的名稱,俄羅斯既是民族的名稱也是國家的名稱,而蘇聯的全稱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它是由15個加盟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制的大國。現在已經解體,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又恢復了以前的名稱叫俄羅斯,不過這次增加了【聯盟】兩個字,叫俄羅斯聯盟。簡稱叫俄國。
(6)蘇聯和俄羅斯哪個更值得尊重擴展閱讀;
蘇聯與俄羅斯除了社會制度不同外,其組成也有區別,蘇聯共有15個加盟國,實行的是聯邦制。蘇聯解體後,15個加盟國紛紛獨立,有了自己的聯合國席位。
而現在的俄羅斯境內仍有車臣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等22個共和國,實行的是聯盟制。加盟國有退出的權利,而聯盟國沒有退出的權利,永遠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㈦ 俄羅斯和蘇聯有什麼不同俄羅斯能重現蘇聯的輝煌嗎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總統職務,由十五個加盟國組成的蘇聯正式解體。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的最多的“遺產”,一躍成為了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那麼,蘇聯和俄羅斯到底是什麼關系呢?兩者之間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勃列日涅夫舊照)
再加上蘇聯在1979年陷入了阿富汗戰爭的泥潭中,蘇聯的問題便漸漸暴露了出來。無論是後來的安德羅波夫,還是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都沒有能挽救蘇聯崩潰的經濟。最終在1991年,蘇聯正式走向了解體。
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國接連宣布了獨立,但俄羅斯卻並沒有這樣做。因為俄羅斯是繼承了蘇聯的主權,並不存在獨立一說。因此從疆域、文化等層面上來說,俄羅斯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版的蘇聯。
不過,在社會性質上,俄羅斯和蘇聯又有著巨大的區別。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徹底放棄了社會主義,轉而開始在國內推行資本主義。這也是俄羅斯和蘇聯在社會制度上的本質性區別。
不過,想要在一片長期實行社會主義的土地上推行資本主義,顯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是葉利欽為了刺激俄羅斯的經濟,選擇了“葯性猛烈”的“休克療法”。這使得俄羅斯出現了大量寡頭,掌握了俄羅斯經濟的命脈。
直到普京上台,俄羅斯大力打擊國內的寡頭,將資本收回到國家的手裡後,俄羅斯的發展才重新回到了軌道上。
時至今日,俄羅斯雖然再一次強大了起來,但顯然已經無法達到曾經蘇聯的高度。
㈧ 世界上那麼多國家中,中國最佩服和尊敬的是哪個國家為什麼服
應該是古巴,因為古巴夠勇敢,夠頑強,夠朋友...古巴雖然是美國封鎖最死的一個小國,可古巴敢與美國斗爭到底的決心就足夠值得我們尊重了...
㈨ 如今的俄羅斯和解體前的前蘇聯相比,究竟在哪些方面具有進步之處
國家各個方面整體來說,都有進步的,但是由於進步緩慢,相對於一些進步速度快的國家看起來還有倒退的趨勢。就民生問題來看,食品住宿醫療方面。首先是醫療,如今的俄羅斯看病確實不花錢,但前提是你要等得起,等不起的話,就得花錢,並且花得還不少,俄羅斯人的平均工資並不高,而且大部分都是享樂主義,不會存錢,這樣直接導致他們付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但這也是很多西方國家醫療問題都會存在的問題,說到退還是進步,不好比較。
就國家整體實力而言,前蘇聯曾經擁有著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但是後來陸續有好幾個國家都自己創造了核武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武器方面並沒有上面新的突破,很多時候還是啃老本的多,但是武器這方面他們依舊是在國際上說得出話的,所以要說退步那也不算,只能說可能是過了巔峰時期吧。
㈩ 俄羅斯和前蘇聯對比的話,變強還是變弱了呢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他們相同對比的話還要要針對某一項目進行對比,俄羅斯現在有的項目高於前蘇聯,而有的項目低於前蘇聯,不能一概而論。蘇聯當初是十幾個加盟國為一個整體,各個加盟國科技、經濟等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是前蘇聯很有遠見,認為哪裡優勢不足就把哪裡提高上去,整體還是很均衡發展,而且值得提的是前蘇聯的重工業非常發達,導致了軍事實力大增,給予了他國強大的威懾力,但是輕工業相對薄弱。
三、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來說目前的俄羅斯整體實力相比於蘇聯時期還是比較落後了,所以俄羅斯應該在某些方面集中發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