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痴呆有哪些症狀表現
老年痴呆症也叫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目前也發現有一些早老性痴呆,即65歲以前發病。老年痴呆症主要表現為:慢慢進展的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計算力下降、失語等,繼續發展會有不認識家門、走失等表現,還有患者會出現精神行為異常,會將虛構事說得非常真實,後期患者可能生活不能自理,出現失語、大小便失禁等,最終直至昏迷。
2. 得了老年痴呆會有哪些症狀
老年痴呆的症狀
1、語言障礙:
在自發言語中,明顯的找詞困難是首先表現的語言障礙。隨後對常用物品名稱和朋友的名字也出現命名不能,或與此同時出現錯語。
2、行為異常:
這種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現為整天呆坐,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或無目的外出,流落街頭,夜間無故吵鬧而影響家人休息。
3、人格和行為異常性格改變:
表現為變得自私、狹隘、對人冷酷無情;情感淡漠、行為退縮、興趣缺乏、意志衰退,無主動性和進取性,注意力渙散或變得急躁、多疑、頑固、易怒和沖動。
4、記憶障礙:
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現為近期記憶減退,不能記住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後對往事也發生遺忘,嚴重時連家屬姓名、自己年齡均不知道,甚至出現胡言亂語。
5、思維和判斷困難:
思維貧乏,缺乏創造性,綜合分析能力減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識。日常生活能力減退,不能勝任原來熟悉的工作,這也是老年痴呆症前兆。
3. 老年痴呆症的症狀
您好:
老年痴呆臨床症狀分為兩方面,即認知功能減退症狀和非認知性精神症狀。認知功能障礙可參考痴呆部分。常伴有高級皮層功能受損,如失語、失認或失用和非認知性精神症狀。認知功能障礙可參與痴呆部分。根據疾病的發展和認知功能缺損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輕度
近記憶障礙常為首發及最明顯症狀;學習新事物困難;常有時間定向障礙,;計算能力減退很難完成簡單的計算;思維遲緩;早期患者對自己記憶問題有一定的自知力,並力求彌補和掩飾;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務或常務;患者的個人生活基本能自理。早期就會出現人格改變。
中度
到此階段,患者不能獨立生活。表現為日益嚴重的記憶障礙,用過的物品隨手即忘,日常用品丟三落四,甚至貴重物品;除有時間定向障礙外,地點定向也出現障礙,容易迷路走失;言語功能障礙明顯,講話無序,內容空洞,不能列出同類物品的名稱;不認識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甚至不認識鏡子中自己的影像。患者已不能工作,甚至洗漱、穿衣等基礎的生活料理也需家人督促或幫助。患者的精神和行為也比較突出,情緒波動不穩;或因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而懷疑被他人偷竊,或因強烈的妒忌心而懷疑配偶不貞可伴有片斷的幻覺;睡眠障礙。
重度
記憶力、思維及其他認知功能皆因此受損。患者活動逐漸減少,並逐漸喪失行走能力,甚至不能站立,最終只能終日卧床,大、小便失禁,晚期患者可原始反射等。最為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征是肌張力增高,肌體屈曲。病程呈進行性,一般經歷8-10年左右,罕見自發緩解或自愈,最後發展為嚴重痴呆,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營養不良等繼發軀體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4. 老年痴呆的症狀有哪些
一、老年痴呆的症狀分類表現
1.記憶障礙。老年性痴呆發病最初的症狀是記憶障礙,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的健忘,如同一內容無論向他述說幾遍也會立即忘記,剛放置的東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時已放過鹽過一會兒又放一次,剛買下的東西就忘記拿走,剛剛被介紹過的朋友,再次見面時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現尷尬的場面。而對過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如過去曾經經歷過的戰爭、參加過的某種政治活動、失去的親人等則記憶較好,即所謂遠期記憶保持較好。但是,隨著疾病發展,遠期記憶也會喪失,會出現錯構、虛構及妄想。如把過去發生的事情說成是現在發生的,把幾件互不關聯的事情串在一起,張冠李戴,甚至會從頭到尾地述說一件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記憶障礙最嚴重時,表現為不認識自已的親人,甚至連鏡子或照片中的自已都不認識。
2.對時間和地點的定向力逐漸喪失。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已在何地,出了家門就找不到家等。
3.計算能力障礙。輕者計算速度明顯變慢,不能完成稍復雜的計算,或者經常發生極明顯的錯誤。嚴重時連簡單的加減計算也無法進行,甚至安全喪失數的概念。
4.理解力和判斷力下降。表現為對周圍的事物不能正確的理解,直接影響對事物的推理和判斷,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是本質的還是非本質的東西,因此不能正確地處理問題。
5.語言障礙。輕者說話?嗦內容重復、雜亂無章,重者答非所問,內容聞題千里,令人無法理解,或經常自言自語,內容支離破碎,或緘默少語,喪失閱讀能力。
6.思維情感障礙。思維呈常出現片斷性,大事被忽略,瑣事卻糾纏不清,同時伴有情感遲鈍,對人淡漠,逐漸發展為完全茫然而無表情,或小兒樣欣快症狀很突出。有的則出現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有的出現片斷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竊妄想、誇大妄想等。
7.個性和人格改變。多數表現為自私、主觀,或急躁易怒、不理智,或焦慮、多疑。還有一部分人表現為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缺乏熱情,與發病前相比判若兩人。
8.行為障礙。早期表現為以遺忘為主的行為障礙,如好忘事、遺失物品、迷路走失等。中期多表現為與思維判斷障礙和個性人格改變相關的行為異常,如不分晝夜,四處遊走,吵鬧不休;不知冷暖,衣著紊亂,甚至以衣當褲,以帽當襪;不講衛生,不辨穢潔,甚至玩弄便溺;不識尊卑,不分男女,甚至有性慾亢進的傾向。
9.行動障礙。動作遲緩,走路不穩,偏癱,甚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自主時食,終至死亡。
二、老年痴呆的症狀分期表現
第一期:遺忘期。此期表現為特別健忘,並在記憶障礙的同時,漸漸出現計算能力、認識能力和定向力障礙,活動范圍減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幫助。此期是本病持續最長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錯亂期。此期痴呆持續加重,病情急轉直下,認識功能進一步減退,伴有失認、失語和失用,思維情感障礙及個性人格改變明顯,行為明顯異常,部分患者可出現少動、假面具臉和肌張增高,也可見偏癱癇發作,日常生活已難自理,需他人幫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嚴重痴呆,處於完全緘默,完全卧床,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態。常伴有惡病質、肌強直和大小便失禁。
首先確定是否痴呆
1.痴呆診斷的標准(DSM一班一R)
(1)有證據表明有近期和遠期記憶障礙,
(2)至少具備下列一條:
①抽象思維障礙;
②判斷力障礙;
③其它皮層高級功能損害,如失語、失用、失認等;
④人格改變。
(3)前①②項障礙,影響工作、日常社交活動和人際關系;
(4)不只是發生在澹妄狀態下;
(5)下列中任何一項:
①特異的器質性因素有關連;
②不能由任何非器質性精神疾病所解釋。
2.詳細採集病史與以往智能和行為等進行對比
3.神經心理學測驗
對一個可疑痴呆病人,首先要評定有無認知障礙,障礙累及了哪些功能,以及障礙的嚴重程度,這就要進行神經心理學測驗。它包括注意與集中、定向、記憶、計算、語言、抽象思維、空間知覺、結構能力、運用、認知靈活性和速度等,此外還包括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和生活能力以及個性上的改變即所謂行為評定。心理學測驗就是對這些心理現象所表現出的行為樣本進行客觀的標准測量,它把心理現象進行數量化的描述,是採取一套嚴格設計的問題或作業(即標准程序)由被試者回答或完成,然後對回答的情況進行評定。其優點是資料的收集與解釋是標準的,使得有可能提高診斷的准確性,同時對不同來源的資料可以比較借鑒,是確定痴呆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每一測驗量表不是十全十美,包羅萬象,故需多種量表檢測並結合臨床所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常用的量表包括以下幾種:
(1)簡短精神記憶量表(MMSE):總分為30分。文盲X17分,小學文化程度落20分,中學文化程度簇24分,為認知功能缺損。
(2)長谷川簡易智能測量表(HDS):總分32.5分。文盲-15分,小學程度,19分,中學或以上蕊23分為認知功能障礙。
(3)精神認知能力30題(CCSE):總分30分,感20分有認知功能缺損。
(4)常識一記憶一注意測驗(1MCT):總分36分。文盲-<;19分,小學蕊23分,中學以上蛋26分,為認知功能缺損。
(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總分20分為正常,總分>;加分即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有兩項以上功能喪失或總分>;26認為日常生活能力缺損。
(6)社會功能活動調查(FAQ):總分范圍0一20分,該項活動能力減退評1分,能力喪失評2分。有2項或2項以上活動能力喪失即有社會功能缺損。若以總分計,多5分為社會功能缺損。
(7)漢密頓抑鬱量表(HRSD):臨床上判定抑鬱狀態最常用量表,大部分項目採用5級評分法,少部分項目按三級評分,根據精神狀態檢查及臨床觀察後綜合評定,總分超過35分可能為嚴重抑鬱,超過20分可能為輕或中等抑鬱,小於8分沒有抑鬱。
(8)總體衰老量表(GDS):評估痴呆的嚴重程度,共分七級,每一級的評定均有詳細描述性定義。
(9)臨床痴呆評定表(CDR):評估痴呆的嚴重程度,只有當損害由於認知功能缺損時才記為CDR0.5(可疑痴呆),CDR1.0(輕度痴呆),CDR2.0(中度痴呆),CDR3.0(重度痴呆)。
(10)哈金斯缺血評分(HIS):用於區分血管性痴呆和非血管性痴呆,總分18分,}7分為血管性痴呆,,4分為非血管性痴呆,主要為AD.
4排除貌似痴呆的疾病
在疾病的早期,要特別注意和假性痴呆相區別。假性痴呆指抑鬱症病人,也有人把它做為廣義的名詞,即包括繼發於精神病具有明顯認知損害的所有病人,均稱假性痴呆。
(I)症性假性痴呆(Ganser綜合征):通常突然發生,患者能理解提出的問題,但作出極為荒廖的回答,給人一種好象故意開玩笑的印象,也可出現功能性神經症狀,多見於強烈精神創傷或壓力下產生,暗示性強。
(2)童樣痴呆:充滿稚氣,學著幼童說話的聲調,自稱才5歲,逢人便喊「叔叔」「阿姨」,見於癮病。
(3)抑鬱症:即假性痴呆,與早期痴呆鑒別困難,特別當痴呆伴有抑鬱色彩時尤為困難,基本症狀是工作能力下降,興趣減少和待人冷淡,並有憂郁、後悔和絕望等情緒,但細心傾聽病人談話可以發現,病人對疾病的細節記憶得很清楚,檢查過程通過鼓勵,可以短時間內表現出良好的記憶、注意力和計算力。抑鬱症特點是迅速發病,病程很少進展,病前有明顯的誘因。可通過漢密頓抑鬱量表(HRSD)測驗確定。
(4)澹妄狀態:老年人常在軀體性疾病損傷,手術後出現澹妄狀態,記憶力和定向障礙貌似痴呆,但澹妄狀態突然發生,症狀波動,夜間較重,對環境刺激或幻覺的反應快速、強烈,與痴呆的淡漠、呆滯不同。
(5)良性老年性遺忘症或生理性腦老化:是生理性增齡過程,非進行性,對記憶減退和遺忘有自我評價能力,可履行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義務和責任,保持職業工作能力,性格沒有突出的變化,仍保持原有的特徵,精神活動完整,堅守倫理道德觀念,能謀求自身與環境完善。
(6)失語症:失語症病人可表現語無倫次,焦慮、抑鬱,但通過檢查,病人除語言功能障礙外,亦無行為、判斷異常,而且多伴有局灶神經體征。
5.判定痴呆的程度
痴呆可分為輕、中、重。可根據總衰老量表(GDS)、臨床痴呆評定表(CDR),結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ICD一10)診斷標准確定。
5.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表現
所謂老年痴呆是指由許多原因引起的老年人的痴呆。所謂痴呆是記憶力、注意力、定向力障礙。進而出現認識功能障礙,如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維及綜合能力的障礙,從而發生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下降、隨著病程進展,智能進行性衰退,最後達到顯著的痴呆。 引起老年人痴呆的原因 從臨床角度來看,主要有兩種老年痴呆最為常見:一是腦血管病性痴呆;二是老年性痴呆(阿爾茨海默Alzheimer病)。前者是由於腦血管病嚴重發展的後果,後者至今原因不明。 腦血管病性痴呆主要發生於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皮質下白質腦病、多發性腦梗塞。多伴有偏癱、半身感覺障礙、失語症。病前多年往往有高血壓病、全身動脈硬化、高血脂症及糖尿病等。頭部CT及MRI(磁共振)均顯示有明顯的相應病變。病程相對迅速,病情呈階梯式進展。老年性痴呆多發生60-70歲的人群,且年齡愈大發病率愈高,如60歲組患病率為2%-3%,70歲組為7.9%,80歲組為32%。本病患病有遺傳因素,本病家家庭發病率為20%-25%。其病程較緩慢,精神症狀進行性加重。頭部CT及MRI顯示普遍性腦萎縮,但以頂、前額最為顯著,腦回變平,腦池增寬,晚期可有皮層下萎縮,腦室擴大。 針對不同的病因,這兩種痴呆的治療及預防也不一樣。 腦血管病性痴呆的治療及預防 主要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及發展,首先針對性的預防及治療腦血管病性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症及禁煙酒等。這就要求持之以恆的治療高血壓,生活規律,飲食合理,樂觀的心態,規律性運動及合理的用葯。如長期應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葯物(如阿斯匹林)及降脂葯物等。把以上幾種危險因素控制在正常或較輕的范圍內,就會大大減輕腦血管病的發生。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發生腦血管病要分秒必急的迅速地送往醫院,即時確診及恰當治療。如急性梗塞必須在時間窗(6小時)內,及時准確的應用溶拴或抗凝治療,以大大減輕已造成腦損傷的程度,減少致殘率,減少痴呆的發生。也應採取中西醫結合療法,除葯物外,針灸、按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對已經發生腦血管病性痴呆,則繼續應用抗動脈硬化葯物,配合生活條理,適當活動,合理的飲食及注意體育鍛煉等。 老年性痴呆的治療及預防 困本病原因不明,治療及預防缺乏明確措施。目前,試用治療的方法有腦血管擴張葯(如尼莫地平、腦通、喜得鎮等),提高腦內乙醯膽鹼水平的葯物(如卵磷脂,膽鹼脂酶抑制劑及間接加強腦內膽鹼功能的葯物,如腦復康、生長因子等)。也有人提倡應用維生素sB12及葉酸治療。 老年性痴呆的預防方法仍處在探索階段,生活規律,良好的心態,合理用腦,合理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及增加社會活動及人際交往等會有一定成效。 隨著科學的飛速進步,老年痴呆正日益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重視。腦科學研究在國際、國內為重要課題,其成果定會造福病人和人群。 老年性痴呆早發現 許多人特別是中老年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一過50歲,就覺得記憶不行了,以前看一眼、聽一次就能記住的東西,現在特別愛忘。雖然有時覺得該想點辦法,可常常是一句「老了,腦子不行了」之後,便不會太在意了。也許您不知道,這樣有時會耽誤大事,本可以早發現、早治療的老年性痴呆卻錯過了最佳的防治時機。 美國前總統里根是個最典型的例子。在90年代初,里根就有記憶下降的徵兆,比如忘記剛說過的話。有次聊天中他女兒說起里根演過一個電影角色,里根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不出一年,里根就被診斷為老年性痴呆,可已過了疾病的早期。最後,他除了認識夫人南希外,誰也不認識了,甚至不記得自己擔任過兩屆美國總統。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有葯物能夠對老年性痴呆進行治療,並有望在疾病早期用葯來延緩疾病的發展。 老年性痴呆是常見的一種能夠引起記憶力、計算力、語言和認知思維能力等智能障礙的神經變性疾病,記憶力下降是其核心症狀。老年性痴呆通常起病緩慢,最初表現一般不很明顯,以後在5~10年內病情逐漸加重直到死亡。 本病臨床上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現一般是忘性大,通常也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所以經常不被病人和家屬注意。此時老人突出的症狀是記憶(尤其是短期記憶)障礙,病人總愛忘記剛發生過的事情,而對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卻記得頗清楚。家屬有時還會誤認為病人記憶力不錯。具體表現舉例如下:1、隨做隨忘,丟三落四。做菜時已放過鹽了,卻不知道放過沒有;明明鎖了門出去,半路上卻又覺得門沒鎖;上街去買菜,忘了拿籃子或錢;本來去接孫子另帶買瓶醋,孫子接回來了醋卻沒有買。 2、詞不達意,嘮里嘮叨。本來想表達一種意思,說出來卻是另外一種意思,對一件事總是反復不停地說。 3、忘記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 4、多疑猜忌。自己東西找不到了,總懷疑別人。 5、情感冷漠。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過去很感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寡味。 6、計算力下降。上街買菜,挺簡單的賬算起來很費力,甚至根本不會算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性痴呆早期,盡管有明顯的記憶力下降,語言空洞,概括和計算能力有損害,但仍有不少病人能繼續工作,這是由於在做很熟悉的工作,只有向他提出新的要求時,其工作無能才被發現。有一位高中物理特級教師高老師,在退休前一年,就有同事反映其講課質量比過去差,他則認為同事嫉妒自己。此時,這位特級教師的兒子辦了一所私立學校,於是高老師退休到私立學校任教,繼續教物理。同學們反映很多,說高老師講課經常將已說過的話翻來覆去地說,同學提問經常回答不出來。高老師的兒子不得不親自調查其父親的講課能力,結果在醫院高老師被醫師診斷為老年性痴呆。醫師說,其實在兩年前高老師就丟三落四,而且常常叫不出老同事的名字,那時就該到醫院看病。 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則遠記憶和近記憶都明顯受損,如忘記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記不住自己哪年結婚。有些老人表現出明顯的性格和行為改變,如以前脾氣溫和、為人寬厚,現在變得脾氣暴躁、心胸狹小;以前脾氣很壞,現在卻特別聽話。多數病人表現為對周圍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熱情,不能完成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有些病人表現為不安,如無目的地在室內走來走去,或半夜起床到處亂摸,開門關門搬東西等。有些病人走得稍遠一點就有可能迷路,有的甚至在很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到晚期,病人不認識周圍環境,不知年月和季節,算10以內的加減法都有困難,日常生活需要照顧,最多隻能記起自己或配偶等一兩個人的名字。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可以以較小的費用,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當你身邊的老人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丟三落四、神情淡漠、嘮叨多疑等現象時,不要以為是正常的老態,應及時找專業醫師診治。 老年性痴呆的預防措施 1 生活起居 1.1 生活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堅持午睡,看電視時間不可過長,有適度的性生活。 1.2 飲食要清淡,品種多樣化,保證蛋白質的供應,多食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食品,少吃動物脂肪,飲食要低鹽、低糖、控制鋁的攝入。節制飲食,不可過飽。戒煙、適量飲酒。 1.3 積極用腦,勞逸結合。一般連續用腦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鍾。腦力活動多樣化,如看書、下棋、做智力游戲等,或到老年大學去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患者如有睡眠障礙,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逐步改善睡眠狀態,才能有利於智力恢復。 1.4 作適當的體育鍛煉,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切忌劇烈運動。 1.5 保持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及舒適美觀的居室環境,並可在家中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如養花、養魚、畫畫等。 2 情志調養 2.1 保持樂觀的情緒,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接受外來的有益刺激,以延緩腦功能減退。如:讀書、看報、下棋、聽音樂等,對防止精神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2.2 多與他人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2.3 創造和睦的家庭環境,建議與子女同住,保持情緒的穩定,盡量避免不良的情志刺激。 2.4 注意進行智力訓練,其中包括記憶力、理解力、計算力、定向力。 3 氣功療法 氣功是一種通過調氣、寧神,達到自我身心鍛煉和強身健體的活動。人體入靜後,神氣藏於心,精氣歸於腎,魂歸於肝,意守丹田,使腎精充足,上填髓海,使腦髓充實,靈機記憶得以恢復。現代研究發現:氣功可使大腦皮層細胞電活動有序化,協調大腦兩半球的功能,為大腦活動提供良好環境,挖掘大腦潛力,調整植物神經功能,創造最佳情緒,增進智慧。 4 按摩療法 按摩健腦就是運用手掌、手指或簡單器械,在體表一定的部位,施以不同手法的按揉,使經脈宣通,氣血調和,達到醒腦安神,通利關竅,增進智力的目的。 4.1 按摩百會穴:以食指左右旋揉輕壓百會穴50次。 4.2 按揉足三里穴:以拇指或中指左右旋揉輕壓兩足三里穴各50次。 4.3 按摩湧泉穴:坐在床上,抬起右腳,以左手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摩湧泉穴36次,然後以同樣的方法按摩左腳的湧泉穴。 4.4 按揉內、外關穴:將右手拇、食指按在左手臂內、外側正中腕橫紋上2寸的內、外關穴上,順、逆時針方向旋揉36次。以相同的方法旋揉右側內、外關穴。 4.5 按揉勞宮穴:以一手拇指按壓或按揉另一手勞宮穴2~3分鍾,然後交換雙手,重復上述操作。 4.6 乾洗臉:將兩手平放於臉上,五指並攏。 老年痴呆有幾種類型和如何選用中西葯 老年痴呆是大腦慢性功能障礙,起病較隱蔽,早期不易發現。由於老年人口不斷增長,老年痴呆的病人也逐漸增多。65歲以上的老人中有10%的人群不同程度的患有痴呆,而80歲以上則佔有20%左右的比例。 老年痴呆的症狀根據類型不同其表現各異。 阿茨哈默氏痴呆:1906年阿茨哈默醫生首次報告一名老人發生進行性痴呆,伴有失語、遺忘等症狀,且腦組織中發現特有的老年斑和神經原纖維變性,於是將這類病稱為阿茨哈默氏痴呆。本病以近事易遺忘,而幾十年前的事還能記憶猶新,病情逐漸發展,對往事亦遺忘為特點,且出現易怒,睡眠秩序顛倒,言語單調,喃喃自語,判斷障礙。如褲子當上衣穿,對時間、人物和地點的定向力發生障礙,不認家門,四處遊走等。晚期還可有口、面不自主動作,如吸吮、噘嘴、厭食或貪食,大小便沾滿全身。 血管性痴呆:多伴有高血壓,有反復多次的小卒中發作,一次比一次加重,易激動、記憶力減退、頭痛、心悸、食慾不振、睡眠欠佳,甚至偏癱、肢體麻木,腦CT檢查可發現腦梗塞、腦出血病灶,漸漸形成血管性痴呆。 目前,尚無特效葯物治療老年痴呆,但可選用下列幾種葯物來改善腦血流量,促進腦細胞功能恢復。這些葯物據病情可單用或配合用。 吡拉西坦(腦復康),每次0.8一1.6克,每日3次,口服,可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缺氧,促進思維記憶。一個療程為6周,對輕中度老年痴呆有效,重度無效,與安定合用還可提高療效。 都可喜,每次40毫克,早晚各1次,口服。本葯為大腦代謝促進劑,國外已廣泛使用,對智力恢復有較好的作用,用得越早,效果越好。 長春西汀(卡蘭),每次5毫克,每日3次,口服,可改善腦代謝,恢復腦細胞利用氧的能力,對血管性痴呆總有效率可達85%以上。 還可加服大劑量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以及煙酸、三磷酸腺苦、細胞色素C和中葯六味地黃丸等。 老年痴呆有哪些表現? (1)記憶障礙:記憶力下降常常是本病的首發症狀,也是本病的突出症狀。早期從近記憶下降開始,常描述其表現為「丟三落四」、「說完就忘」,特別是對數字(如日期、年代、電話號碼)、人名、地名和不常用的術語記憶很差,甚至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存摺密碼也記不住,放置的東西立即忘掉位置。對日常小事也常常事過之後就忘記了,如昨天吃的什麼飯等。在家中常常忘了正在燒的水而燒壞炊具,炒菜忘了放鹽,或重復放鹽使菜鹹得不能吃。此階段對已熟悉的工作可能還能勝任,但學習新知識困難,工作稍有變動則難以完成,後期連遠記憶(過去發生的事件)也發生障礙,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能回憶,或胡亂回答問題,用虛構來填補他記憶中的空白。最後連親人也不認識。 (2)計算力下降:早期計算速度變慢,復雜的不能完成,逐漸出現計算錯誤,連簡單的也不會計算,買東西不會算帳。臨床上常讓病人計算100-7=?連續演算減7,如100-7=93,93-7=?......等,來判斷其計算力是否下降。 (3)空間定向障礙:表現為不能准確地判斷物品位置,伸手取物時未達該物而抓空,或伸手過遠將物品碰倒。放物品時不能正確判斷應放的位置,如不能將鍋或水壺准確地放在爐灶的火眼上,因放偏而致鍋或水壺歪倒掉到地上。回家時走錯方向,經常迷路,甚至在自己家中找不到自己的房間,不知哪個床是自己的。穿衣時分不清上下左右和正反,甚至把褲腿當衣袖。不會使用最常用的物品或工具,如反拿湯匙盛湯。不能畫出最簡單的幾何圖形。 (4)語言障礙:部分患者以語言障礙為首發表現。早期詞不達意,詞彙量減少,談話中因找詞困難而突然中斷,不能說出物品的名稱,或不適當地加入無關的詞彙或變換主題,給人以「說話東拉西扯」的感覺。逐漸所說的話不能使人理解,寫的信讓人看不懂,也不能理解他人提出的問題,不能參與交談。最後患者僅能發出別人不可理解的聲音,終至緘默。 (5)理解力和判斷力下降:表現為不能正確處理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大事被忽略,瑣事卻糾纏不清,工作能力下降。在臨床上,常用解釋成語的寓義、區別兩種東西的異同,以及出一些問題讓病人判斷應該怎麼辦等方法來測查病人的理解力、判斷力。如要病人解釋「『過河拆橋』是什麼意思」、「蘋果和香蕉有何相似處」等。 (6)情感與行為障礙:表現為坐立不安、多疑、易激動、淡漠、抑鬱、焦慮或欣快。可出現妄想、錯覺、幻覺,而出現沖動性的傷人、毀物行為。有的病人一改以往的生活習慣,變得不注意衣著,不修邊幅,甚至收集廢物。有的表現性慾亢進,糾纏妻子或其他女人,甚至發生不軌行為,有的經常無目的地來回走動。 痴呆晚期很容易診斷,但早期難以發現。因此,當老年人出現記憶力下降及情感改變後,應盡早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參考文獻:網路
6. 老年痴呆症的症狀是怎麼樣的
老年痴呆症發病常很隱匿,不為人們所注意,因此,正確認識痴呆早期症狀,使病人得到及時治療,延緩進展,就顯得非常重要。
痴呆早期記憶障礙表現很突出,病人容易忘事,丟三拉四,初期表現為對近事的遺忘,如對幾小時前剛吃過菜的已不能回憶。隨著病情加重,遠事記憶也受影響,如不能回憶過去的經歷。有的病人表現為情感障礙,早期有情緒不穩定,感情脆弱易流淚,遇事抑鬱愁悶,為小事焦躁不安,害怕恐懼等。一些病人有認知障礙,開始可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說話重復,優柔寡斷下不了決心,與以往的精明強干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些病人有心理障礙,由於記憶力減退,不知道東西放在何處,總懷疑有人偷他的東西。有的病人感到軀體不適到處求醫檢查,雖未查出異常,但仍感到痛苦。患者性功能低下,常懷疑配偶有外遇,為此家庭常吵鬧不和。少數病人有行為障礙,一反常態變得過分節儉,到處收集廢品,一些病人把自己畫的簡單草圖比作為名家所畫,備所珍藏。有些病人到了新環境經常走錯家門。
上述早期症狀,非同時出現,一旦有類似症狀發生,應立即到專科醫院進行心理咨詢,進行必要的心理測試和神經系統檢查,以利於早期診斷。
7.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症狀
所謂老年性痴呆是限於60歲以上發生的智能衰退,大多數是在不知不覺中隱匿起病,常難於確定開始日期,通常最早出現的是性格改變,一反常態,興趣減少,灰心喪氣,言語羅嗦,頑固迂執,好發牢騷,疑竇叢生;生活懶散,不修邊幅,不愛整潔,足不出戶,隱居斗室,與社會日益隔絕;或放盪不羈,揮霍任性,不能剋制,暴躁易怒,不聽勸誨,冷酷無情,喪失羞恥感、義務或責任感等。
智力衰退應是最突出的症狀表現,最先受累的是近事記憶,常記不住人名和地方,經常遺失東西,忘了已允諾的事情,有時為彌補記憶缺陷可出現錯構和虛構。其後,理解、判斷、計算等智能全面減退,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日益降低,情感反應幼稚,行為荒誕無稽。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語言雜亂無章、詞不達意、語音欠清,也不理解他人的言語,出門不知歸途,飲食不知飢飽,遺大小便。晚期,僵卧於床,喃喃自語,雙手無目的地摸索,精神功能幾乎喪失殆盡。
8. 老年痴呆症有什麼症狀要如何預防呢
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就是老年痴呆症,這種疾病在目前的醫療手段並沒有完全治癒的葯物和方式。所以這個疾病是老年人比較害怕的一種疾病,患上這個疾病的人慢慢會是老年人的智力和自理能力下降,生活特別的累,也會給一個家庭帶來不小的拖累。
痴呆症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應該多補充一些健腦食物,如瘦肉,海鮮,雞蛋和萃楓苷等常見食材。其中作為從元寶楓植物里萃取出的天然活性成分萃楓苷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修復人體大腦細胞和神經必不可少的脂肪酸,也是大腦神經系統生長發育修復的必須物質來源,對於老年群體腦部疾病有著顯著的預防和改善作用,且成分天然,極易被吸收!
2、要經常用腦
老年人的生活經常是比較枯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用腦情況就會比較少,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要給老年人多准備一些報紙或者是書記,讓老人經常的閱讀,經常的思考,這樣才能鍛煉我們的大腦,開發老年人的思維活力,促進腦部血液的循環,從根本上來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9. 老年痴呆有哪些症狀
老年痴呆症也稱為阿爾茨海默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變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在早期的時候,主要表現是記憶力的障礙,表現為近期記憶力障礙為主,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的遠期記憶力也會受損,時間、地點會出現定向障礙。老年人還會表現為掌握新知識的能力有下降,患者的社交能力也逐漸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加重,逐漸出現語言功能障礙、計算能力下降。在晚期的時候老年痴呆還會出現人格、行為方面的改變或精神的症狀,比如患者會出現坐立不安、不修邊幅、個人衛生不佳、容易激動,處於抑鬱、欣快、妄想的階段。
10.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症狀
老年性痴呆的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隱蔽、進展緩慢、呈階梯式發展。
早期表現為:失眠、焦急、抑鬱、記憶力下降,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動作遲緩、智力減退、構音障礙、思維貧乏等。
中晚期表現為:定向能力喪失、震顫、共濟失調、步態不穩、感覺障礙、沉默寡言、自私、主觀、多疑、急躁易怒、失認、失用、失語、幻聽、幻覺、強哭、強笑、偏癱、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等。
如此時及時選用具有補腎益脾、健腦生髓的中葯來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促進大腦的供血、供氧,恢復動脈原有彈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