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瀑布是什麼意思
就是流水
Ⅱ 世界上最寬的瀑布和最長的瀑布分別是哪兒叫什麼
【世界著名瀑布】 世界三大瀑布 瀑布是地球上很壯美的自然景觀。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瀑布分別是: 尼亞加拉瀑布、維多利亞瀑布和伊瓜蘇瀑布。 1、尼亞加拉瀑布 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與美國的交界處的尼亞加拉河上, 河中的高特島把瀑布分隔成兩部分,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瀑布, 靠近加拿大一側,高56米,長約670米, 較小的為亞美利加瀑布,接鄰美國一側,高58米,寬320米。 尼亞加拉瀑布及由它沖出來的尼亞加拉峽谷的形成有著特殊的地質條 件,其中頁岩的不斷被水流沖刷, 使得瀑布在1842年至1905年間平均每年向上遊方向移動17 0厘米。美加兩國政府為保護瀑布,曾耗巨資修建了一些控制工程, 使瀑布對岩石的侵蝕有所減小。 2、維多利亞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非洲贊比西河的中游,尚比亞與辛巴威接壤處。 瀑布寬1700餘米,最高處108米, 寬度和高度比尼亞加拉瀑布大一倍。年平均流量約934立方米/ 秒。贊比西河抵瀑布之前,舒緩地流動,而瀑布落下時聲如雷鳴, 當地居民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意即「霹靂之霧」)。 維多利亞瀑布的水瀉入一個峽谷,峽谷寬度從25米至75米不等。 3、伊瓜蘇瀑布 伊瓜蘇瀑布位於阿根廷和巴西邊界上的伊瓜蘇河。 這是一個馬蹄形瀑布,高82米,寬4千米, 是尼亞加拉瀑布寬度的4倍,比維多利亞瀑布還要寬很多。 懸崖邊緣有許多樹木叢生的岩石島嶼, 使伊瓜蘇河由此跌落時分作約275股急流或瀉瀑, 高度60至82米不等。11月至3月的雨季中, 瀑布最大流量可達12750立方米/秒, 年平均約為1756立方米/秒。 其他著名瀑布 (1) 安赫爾瀑布:位於委內瑞拉,是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979米)。 (2) 非洲南部的土格拉瀑布 (3) 坦尚尼亞、尚比亞間的卡蘭博瀑布 (4) 美國加利福尼亞約塞米蒂瀑布(yosemite falls) (5) 蓋亞那、委內瑞拉拉庫克南瀑布 (6) 紐西蘭的索恩蘭瀑布 (7)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沃洛蒙比瀑布 (8) 挪威的西馬多拉瀑布 (9) 挪威的東馬多拉瀑布 (10) 法國的加瓦林瀑布 (11) 格爾索帕瀑布:位於印度卡納培克邦西部,沙拉瓦蒂河上, 高差達289.09米。印度落差最大的瀑布。 (12) 伊瓜蘇瀑布: 位於阿根廷和巴西邊界上伊瓜蘇河與巴拉那河匯合點上游23公里處 ,是南美洲最大瀑布。 (13) 孔恩瀑布:位於寮國占巴寨省湄公河段上,寬9.7公里, 是世界上流水量最大的瀑布之一。 【中國著名瀑布】 1.壺口瀑布。在中國, 從來沒有一條河被賦予這么多的榮譽和責任,黃河在被尊為「母親」 時,也被寄託了太多的歷史使命。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到達吉縣境內, 水面一下子從400多米寬收縮為50餘米,《書·禹貢》 中只用八個字:「蓋河漩渦,如一壺然。」 壺口瀑布的形象躍然紙上。 2.廬山瀑布 廬山瀑布群的主要瀑布有: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 黃龍潭和烏龍潭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因李白《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的名句為人熟知。 3.馬嶺河瀑布:中國最大瀑布群。馬嶺河發源於烏蒙山脈, 馬嶺河的瀑布飛泉有60餘處,而壁掛崖一帶僅2公里長的峽谷中, 就分布著13條瀑布,形成一片壯觀的瀑布群。 最具特色的是珍珠瀑布, 4條潔白而輕軟的瀑布從200多米高的崖頂跌落下來, 在層層疊疊的岩頁上時隱時現,撞擊出萬千水珠, 水珠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似有人居高臨下篩落滿崖的浪花。 4.流沙瀑布:最細膩的瀑布。 位於湘西的流沙瀑布落差達216米,據說居全國之冠。 從德夯鎮出來,村寨小路步行前往流沙瀑布,一路且行且停, 在一個拐彎處,便能遠遠看到瀑布了。大部分時候, 瀑布從絕壁之上騰空而下,極高的落差, 流水到了下面就散落成流沙狀。 5.九寨溝瀑布:最潔凈的瀑布群.在九寨溝里, 沿著水流步行是一種無比美妙的享受。從箭竹海、熊貓海、五花海、 孔雀河到珍珠灘,從皚皚的積雪到淙淙的溪水, 從紛亂的瀑布到靜守的湖泊, 無論多麼清純的溪流走的也是如大江大河一樣坎坷的生命之路, 水的幸運和悲壯都裸露在大地。 6.鏡泊湖瀑布:中國最大火山瀑布。長久以來, 牡丹江一直是一條很溫順的河流,一萬年前的火山爆發, 改寫了牡丹江的生命流程。 第四紀玄武岩流在吊水樓附近形成了天然堰塞堤, 攔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水位而形成了90多平方公里的鏡泊湖。 呼嘯奔騰的湖水漫過平滑的熔岩床面,從斷層峭壁上飛瀉而下, 在豐水期時形成寬40米、落差20多米的大瀑布, 它是中國最大的火山瀑布。 7.黃果樹瀑布黃果樹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渾瑰麗的樂章, 它將河水的緩游漫吟和歡躍奔騰奇妙地糅合在一起。 從68米高的懸崖之巔跌落的是整整一條河的熱忱, 它既有水量豐沛、氣韻萬千的恢宏,又有柔細飄逸、 楚楚依人的漫柔,81米寬的瀑面上水汽飄然, 若逢適當的陽光照射還可形成迷人的彩虹。 8.銀練墜瀑布銀練墜瀑布在天星橋景區內, 離黃果樹瀑布只有7公里。天星橋是一個岩溶地貌公園, 這里有很多小山,路是繞湖而過的,攀上一座石峰, 才發現到對面的山峰去必然過一座形狀獨特的橋, 它是天然形成的石橋,中間插著一塊石頭如流星墜落時碰巧構成, 天星橋正是得名於此。過了橋,就到了天星洞, 洞里特別令人叫絕的是一片石筍群,酷似傳說中的八仙, 邊上又有一泓淺水,故稱「八仙過海」。出洞之後,眼前是冒水潭, 亂石叢由於高低不平,流水便有了瀑布的形態, 眾多小瀑布又構成壯麗的氣勢。 緊接著出現的就是銀練墜瀑布了,幾塊巨岩猶如自然垂下的肩膀, 讓流水輕盈地漫過,緩緩地匯聚在深潭裡。 岩石表面就像粗糙的皮膚,流水在上面形成了美麗的銀色顆粒, 因此整個景觀就彷彿銀練紛垂, 其柔美風韻讓人的心一下子軟了幾分。 9.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歸春河上游,距中越邊境53號碑約50米, 離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約208公里。主體瀑布寬100米, 縱深60米,落差70米,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為一體, 瀑布總寬208米,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瀑布, 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 游德天景區,首數德天瀑布。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歸春河上游, 距中越邊境53號界碑約50米。清澈的歸春河是左江的支流, 也是中越邊境的國界河,德天瀑布則是它流經浦湯島時的傑作。 浩浩盪盪的歸春河水,從北面奔涌而來,高崖三疊的浦湯島, 巍然聳峙,橫阻江流,江水從高達50餘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 撞在堅石上,水花四濺,水霧迷朦,遠望似縞絹垂天, 近觀如飛珠濺玉,透過陽光的折射,五彩繽紛,那嘩嘩的水聲, 振盪河谷,氣勢十分雄壯。瀑布寬100多米,縱深60多米, 落差近50米,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瀑布, 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被國家定為特級景點。 它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為一體,就像章一對親密的姐妹。 中越邊民在瀑布的下游,進行著邊貿往來,以前是肩挑人扛, 現在已用車船運載了。
Ⅲ 非洲的人文環境是什麼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亞歐大陸的西南面。西面和東面分別是浩瀚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北面隔地中海與世界重要的旅遊客源地區歐洲相望,東北以紅海和著名的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鄰。南北跨72個緯度,最長達8100公里,東西約跨69個經度,最大寬度7500公里。赤道橫貫大陸中部,將非洲一分為二,赤道與最北點和最南點的距離大致相等。非洲的面積為302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為5.53億。
非洲在地形上有若乾重要而明顯的特徵,一是非洲有廣闊的高原,相對而言山地較少,地勢起伏不很大,既不象其北面的歐洲那樣有山勢雄偉、面積巨大的阿爾卑斯山脈,也不象亞洲那樣有面積十分廣大的平原。整個大陸平均高度約750米,在各洲中居第二位。面積廣闊的高原不僅有利於交通的發展,而且和地理位置及氣候因素結合,在東非、中非北部和西非中南部等地區形成了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草原,即所謂「薩王納」群落。其繁茂的草本植物為草食動物和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在薩王納地區,生活著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動物群,包括羚羊、斑馬、非洲象、犀牛、河馬、長頸鹿等有蹄類草食動物和獅、獵豹、鬣狗、豺等大型肉食動物。其中有不少是非洲的特有種,有的已屬稀有珍貴的動物種。而這些草原和草原上的動物,及以其為主體的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正是非洲最重要、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的旅遊資源。目前非洲共有各種天然動物園70多處,總面積達4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各洲中天然動物園面積最大的一洲。肯亞的察沃國家公園和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以野生動物繁多著名於世,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遊客。
然而,非洲並不是完全沒有高山。在西北部,分布著比較高大的阿特拉斯山,在東南部和南部分布著德拉肯斯山脈和開普山脈。開普地區由於水平岩層遭受切割而形成的奇異的桌狀山、東非高原上位於肯亞和坦尚尼亞交界處的「赤道雪山」、「非洲之巔」乞力馬扎羅山都是遊客嚮往的地方,尤其是後者,雖然位於赤道附近,但因地勢高聳,海拔達5950米,山頂終年白雪皚皚,這種赤道雪山景色極為壯麗。
非洲地形的另一大顯著特點是,斷裂地形發育相當廣泛。由於地質史上的斷層地質作用,西北廣泛分布著高幾十到幾百米的台階狀地形,而在東非則形成了世界聞名的東非大裂谷帶。裂谷帶規模極其宏偉,它從亞洲約旦的死海附近起,經紅海、衣索比亞、肯亞至坦尚尼亞,形成裂谷帶的東支;另有一支從烏干達經阿爾伯特湖、坦喀尼噶湖、馬拉維湖,再經莫三比克至印度洋,這是裂谷帶的西支。裂谷帶全長7000公里左右。上述裂谷帶內形成的湖泊,岸壁陡峭,湖底深陷,並沿裂谷帶呈串珠狀分布,風景美麗而奇偉。
非洲象其他一些大陸一樣也有若干大河,最著名的是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水量極為豐富的扎伊爾河,以及尼日河和贊比西河。不少河流在其流程中經過陡崖、階狀地或因軟硬岩層的差異,形成急流瀑布,不僅水力資源豐富,而且也形成許多著名的旅遊點。贊比西河上有瀑布72處,其中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高100餘米,寬度1800米,是世界級的旅遊勝地。南部非洲土格拉河上的土洛拉瀑布,落差800餘米,形勢十分壯觀。尼羅河在喀土穆以下因河床岩性差異顯著,形成了六個瀑布。埃及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和旅遊點阿斯旺高壩就位於「第一瀑布」以下。金沙薩以下的扎伊爾河下遊河段,有一系列急流和瀑布。這個世界聞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由32個瀑布和急流段所組成。
非洲的氣候也有一些顯著的特點。由於赤道橫貫中部,其最明顯的特點是「熱」,即熱帶氣候面積廣大。在拉丁語中,「阿非利加」就是陽光灼熱的意思。同時,由於沒有太多的高山地區,非洲冬季平均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地區只出現在西北部阿特拉斯山局部地區和其他高山的頂部。因此,可以開展滑雪等冬季運動的理想場所極少。在這方面,非洲與歐洲、北美洲等有明顯差異。
在氣候上,非洲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干」,即全洲有1/2的面積是年降水量少於500毫米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洲內有著名的北非撒哈拉大沙漠、南部非洲的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等。沙漠雖然不利人類和動植物的生活和生存,但是神秘莫測、荒無人煙的大沙漠能引發人們的探求心理,是勇敢和喜愛獵奇的人們旅遊探險的對象。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中連綿不斷的沙丘、沙漠中的綠洲都是冒險家的樂園。乘坐「沙漠之舟」駱駝觀賞「大漠孤煙直」的壯麗景象和風光,是撒哈拉周圍國家開展的重要旅遊項目之一。
雖然非洲是「乾旱大陸」,但實際上它的氣候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剛果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多雨區,在氣候上屬熱帶雨林類型,在這個氣候類型下,形成了大片鬱郁蔥蔥的原始熱帶雨林,到茂密的森林中作探險旅遊和科學考察,是不少科學工作者和旅遊者所嚮往的活動。北非沿岸的氣候屬於地中海類型,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北非夏日陽光下綿延數千里的優質海濱沙灘,是旅遊者,特別是來自歐洲的旅遊者度假和旅遊的勝地。
二、非洲的人文狀況
非洲歷史悠久,在各地留下了人類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物、古跡、文化遺址等。它們是非洲重要而豐富的人文景觀旅遊資源。
非洲是人類起源地之一。考古學的發現證明了這一點,而考古發現的地點本身也就成為旅遊者關注的旅遊點。尼羅河下游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以前,尼羅河一帶就發展了灌溉農業。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推動了古埃及的天文學、歷法、數學和水利等科學技術的發展,並留下了眾多的古跡,如吉薩的大金字塔中規模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繼埃及之後,北部非洲成為迦太基、希臘、羅馬等古代文明的重要地區。突尼西亞古城迦太基的遺址、古羅馬的斗獸場現已成為世界聞名的重要旅遊點或旅遊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也曾經歷石器、鐵器時代。在公元前8到6世紀,古代蘇丹建立了非洲內陸第一個文明古國——庫什國家。公元1~6世紀,建立了古代強國阿克蘇姆帝國,當時以及後來,還建立了其他一些古代國家。著名的辛巴威遺址(「石頭城」)是撒哈拉以南規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石頭建築群,它們是公元8~8世紀的遺物。1987年辛巴威政府在此建立了大辛巴威遺址博物館。
公元7世紀,西亞的阿拉伯人開始向非洲遷移,因而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在北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致北非逐漸成為阿拉伯文化的主要中心之一。北非許多城市中的清真寺等古代建築,成為旅遊者參觀的旅遊點或旅遊者參觀的對象。
在北非和東北非於中世紀進入封建社會的同時,撒哈拉以南一些地區也出現了經濟文化水平較高的古代王國,如迦納王國、馬里王國、桑海王國,現今辛巴威境內的莫諾莫帕塔王國等。
中國和非洲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交流和經濟貿易聯系。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我國和東北非、東非地區來往逐漸頻繁。宋朝以後,中國和東非沿岸的馬林迪、基爾瓦等城市有較頻繁的貿易往來。絲綢、瓷器等中國商品被運往非洲,而非洲的象牙和香料等物品被運到中國。至明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五次到達東非一些沿岸城市,中國和非洲的交往更加密切。現在東北非和東非一些博物館中藏有中國古代的物品。
從15世紀開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相繼入侵非洲,最初主要通過各種手段從非洲掠取象牙等物品。後來,西方殖民者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他們擄掠黑人運往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其他地區,以換回原料運回歐洲。奴隸貿易延續了400餘年,使非洲喪失了1億多人口。19世紀70年代,歐洲殖民者對非洲進行瓜分,除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外,非洲其他部分完全淪為它們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60年代,大批非洲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宣布獨立,終於全部結束殖民主義在非洲的統治。但是由於長期的殖民主義統治,加上其他種種原因,除了少數國家經濟比較發達以外,絕大部分非洲國家經濟都不發達,不少國家甚至被認為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經濟的落後,資金的缺乏,給非洲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雖然非洲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業並不很發達,這不能不說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非洲的人口和民族構成十分復雜,有黑、白、黃三大人種。但以黑種人佔多數,它們主要分布於撒哈拉以南地區。赤道以南從西非幾內亞灣沿岸,向東到衣索比亞高原東緣的廣大地區,分布著膚色近乎純黑的蘇丹黑人,而該地區以南廣大地區分布著膚色淺黑的班圖黑人。非洲的白種人主要是阿拉伯人,他們主要分布北非地區。黃種人數量不多,主要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島。
非洲的宗教主要是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原始宗教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北非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而東西非沿海地區和中南非地區盛行基督教。不同的宗教對於旅遊資源的影響,主要表現於有關的宗教建築物風格的差異。伊斯蘭教地區多清真寺,盛行基督教的地區多教堂,這些差異在文化景觀上有明顯的反映。
Ⅳ 莫西莫西,大姨斯 K[愛心][愛心][愛心]もしもし、あなたが好きです是什麼意思
表示的意思是「你好,我喜歡你。」
日語的使用范圍包括日本國全境(琉球地區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語,日本不承認琉球語為獨立語言)。
日語在世界范圍使用廣泛,因為日本動漫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雖不是聯合國工作語言,在世界上影響力也很大。特別是對於與ACG相關的物什,日語幾乎是唯一的用語。
日語主要在俄羅斯,東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及歐洲的英國為少數的重要語言。
日語中的單詞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獨立詞和附屬詞
1、獨立詞
體言——無詞尾變化,其中名詞、代名詞、數詞可做主語
名詞(めいし):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例詞:テレビ、電話、部屋。
代名詞(だいめいし):用來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稱,例詞:わたし、あなた、彼、彼女。
數詞(すうし):表示數目和數量的單位,例詞:一、一つ。
副詞(ふくし):修飾用言,例詞:たくさん、すごい。
連體詞(れんたいし):修飾體言,例詞:この、あの、その。
接続詞(せつぞくし):起接續作用,例詞:でも、しかし。
感嘆詞(かんたんし):表示感嘆,呼喚或應答,例詞:はい、ええ、いいえ。
用言——有詞尾變化,可單獨作謂語
動詞(どうし):表示動作、存在或狀態,例詞:書く、食べる、ある、いる。
形容詞(けいようし):表示性質或狀態,例詞:高い、低い、暑い、寒い。
形容動詞(けいようどうし):表示性質或狀態,這是日語當中特有的一種品詞,它具有形容詞的功能,但又具有和動詞一樣的詞尾變化,所以叫形容動詞。例詞:好きだ、上手だ、靜かだ。
2、附屬詞
助詞(じょし):無詞尾變化,附加在詞後,表示詞的語法地位,與其它詞的關系,增加含義。
助動詞(じょどうし):有詞尾變化,用在用言或助動詞後,起一定的語法作用。
Ⅳ 空壓機的十大品牌是什麼
1、Atlas Copco阿特拉斯、柯普科(簡稱AC)
AC是一個跨國集團,總部在瑞典,空壓機生產企業只是其下屬一個集團。由於多年的不斷收購,AC幾乎能生產各種形式的空壓機,頗負盛名。估計其在全球的佔有率最高。
AC主要生產有油螺桿空壓機,在全球有多個工廠,在中國無錫亦設有工廠。
AC在中國國內主要依靠其分公司銷售,AC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重要城市均設有分公司。AC最 大優勢在於知名度,對於重要項目能採取靈活價格。
2、Ingersoll-Rand英格索蘭(以下簡稱IR)
IR亦是一個跨國集團,其總部設在美國,空壓機生產企業只是其下屬一個集團。IR亦能生產各種形式的空壓機,產品種類豐富,知名度也高。IR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僅次於AC或與之不相上下。
IR是最早在中國合資生產螺桿機的公司,1987年成立於上海。1995年以前,上海IR的生產和銷售非常好。市場上的客戶都等著購買螺桿機,而此時只有IR生產螺桿機。
IR主要通過分公司銷售,在全國各主要城市設有分公司,如北京、沈陽、青島、武漢、三峽、廣州、上海等。在其他地區,IR則通過經銷代理商進行銷售。
IR目前的優勢仍然是其知名度,其劣勢在於其有兩套銷售系統:一是遠東IR,一是上海IR。兩套組織成員的觀念很難統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整體競爭力。因此,IR的螺桿機目前在中國國內的銷售狀況還是很好。
3、Compair/Demag康普艾/德馬格(以下簡稱Compair)
Compair是一家英國公司,主要以生產滑片式空壓機(≤50 HP)而聞名於業內。目前,並無資料顯示其贏利來源。近年來,Compair 陸續並購了德國Demag的螺桿式空壓機部門和美國的Leroi空壓機公司而成為全球性空壓機公司。
Compair 的優勢在於:a、滑片機的便宜;b、 Demag的螺桿機亦有價格上的優勢; c、產品品種的齊全;d、在中國國內設立有工廠。
4、 Sullair壽力
Sullair是美國一家大型航空(軍工)企業的下屬公司,生產空壓機的歷史不長,主要是螺桿機。Sullair在全球設有分公司,在美國,它是僅次於IR的空壓機公司。
Sullair公司主要通過代理商銷售。1999年以前,其代理商主要是來自台灣的唐勝和廣州的科明。近來,其代理商數量大大增加。目前,Sullair在某些行業有相當的業績,如紡織、汽車等。
Sullair的主要產品是有油螺桿式和移動式,其有油螺桿式在大馬力型(300HP)時間,有很大的價格競爭力。據說,其移動式近年主要國產化,此舉將增加其市場份額。
5、Fusheng 復盛
F、S、 是合資企業,在中國國內有三家工廠:中山、上海、北京。F、S、通過其品質不錯的小活塞機打開了中國市場,經銷商遍布全國。
F、S、在中國國內已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空壓機製造商,但其螺桿機仍是低檔機的代表。
(5)俄羅斯格拉莫西是管什麼的擴展閱讀:
空氣壓縮機是一種用以壓縮氣體的設備。空氣壓縮機與水泵構造類似。大多數空氣壓縮機是往復活塞式,旋轉葉片或旋轉螺桿。離心式壓縮機是非常大的應用程序。
由電動機直接驅動壓縮機,使曲軸產生旋轉運動,帶動連桿使活塞產生往復運動,引起氣缸容積變化。由於氣缸內壓力的變化,通過進氣閥使空氣經過空氣濾清器(消聲器)進入氣缸,在壓縮行程中。
由於氣缸容積的縮小,壓縮空氣經過排氣閥的作用,經排氣管,單向閥(止回閥)進入儲氣罐,當排氣壓力達到額定壓力0.7MPa時由壓力開關控制而自動停機。當儲氣罐壓力降至0.5--0.6MPa時壓力開關自動聯接啟動 。
Ⅵ 十大離心式空壓機品牌是什麼
十大離心式空壓機品牌是:
1、阿特拉斯科普柯(簡稱AC)
跨國集團,總部在瑞典,空壓機生產企業只是其下屬一個集團。由於多年的不斷收購,AC幾乎能生產各種形式的空壓機,頗負盛名。實力最大、產品最廣,第一台螺桿機製造商。無油機和離心機無人能比,市場佔有率大。
2、英格索蘭(簡稱IR)
最早在中國合資生產螺桿機的公司,1987年成立於上海。做工程機械和製冷機起家,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阿特拉斯。IR在中國最贏利的產品是離心式空壓機。另一個贏利的產品是移動式空壓機,該產品在中國國內被廣泛應用。
3、美國壽力(Sullair)
美國一家大型航空(軍工)企業的下屬公司,機器當然不錯。主要產品是有油螺桿式和移動式,其移動式近年主要國產化,將增加其市場份額。壽力公司主要通過代理商銷售,近來其代理商數量大大增加,在紡織、汽車等行業有相當的業績。主要優勢體現在已在中國國內設有工廠,其大馬力型產品的價格較便宜。產品運轉可靠,壽命長。
4、凱撒
德國最大的空壓機製造商,生產能力強,在歐洲享有盛譽。國內沒有工廠。在中國上海設立了分公司,在深圳有一個代理商,尚未在全國建立起銷售網路。優勢是在歐洲非常著名,其價格有競爭力。劣勢是不生產無油式,網路不健全,創新意識不強。
5、康普艾/德馬格(簡稱Compair)
英國公司,主要以生產滑片式空壓機(≤50HP)而聞名於業內。近年來,Compair陸續並購了德國Demag的螺桿式空壓機部門和美國的Leroi空壓機公司而成為全球性空壓機公司。1993年在上海設立了工廠,但目前其在中國國內的全國性銷售網路尚未建立,故並未具有很大影響。
6、美國昆西
從1920年開始就一直致力於壓縮空氣技術行業,專業製造並銷售最高品質的空氣壓縮機及真空泵。產品廣泛應用於全球製造業、醫療和氣候控制系統,及任何需要使用安全可靠氣源的產業。主機轉子由昆西公司獨立精心設計製造,採用超大直徑的轉子,機械有較高可靠性和耐久性。
7、日本神鋼
始於上世紀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悠久歷史。1915年生產出日本第一台高壓用往復壓縮機,1956年又成功地向市場推出了日本第一台無油螺桿空氣壓縮機。1966年開始涉足生產離心式壓縮機,至此成為世界上極少數能自主生產活塞式、螺桿式、離心式工藝壓縮機及空氣壓縮機的綜合性壓縮機廠家之一。
8、復盛
合資企業,中國國內有三家工廠:中山、上海、北京,在中國國內已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空壓機製造商。通過其品質不錯的小活塞機打開了中國市場,經銷商遍布全國,但其螺桿機仍是低檔機的代表。最大優勢是價格便宜,知名度高。劣勢是質量較差,大馬力型機失敗率很高。
9、柳二空
由柳州第二空氣壓縮機總廠改制而成的股份公司,是我國氣體壓縮機、空氣乾燥凈化設備和塑料成型機械生產的重點骨幹企業。1996年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誰。產品多次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部優質產品等稱號。現已擁有6大類、16個系列、119個品種規格的產品。
10、上海東方
創建於1921年,擁有近90年的專業製造壓縮機的經驗和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及經驗豐富的壓縮機技術專家。本著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並已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經營網點遍及全國。
(6)俄羅斯格拉莫西是管什麼的擴展閱讀:
離心空壓機主要由轉子和定子兩大部分組成。轉子包括葉輪和軸。葉輪上有葉片,此外還有平衡盤和軸封的一部分。定子的主體是機殼(氣缸),定子上還安排有擴壓器、彎道、迴流器、迸氣管、 排氣管及部分軸封等。離心壓縮機的工作原理為,當葉輪高速旋轉時,氣體隨著旋轉,在離心力作用下,氣體被甩到後面的擴壓器中去,而在葉輪處形成真空地帶,這時外界的新鮮氣體進入葉輪。葉輪不斷旋轉,氣體不斷地吸入並甩出,從而保持了氣體的連續流動。
Ⅶ 帕維爾·謝爾蓋耶維奇·格拉喬夫的生平
1948年1月1日,格拉喬夫出生於圖拉州列寧格勒區爾瓦村,父親是一名冶金工人。如果從格拉喬夫的經歷來看,毫無社會背景的格拉喬夫算得上是一名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他在蘇軍最有名的3所軍事院校學習深造過。他擔任過軍隊的初級指揮員,在各個崗位上都工作過。歷任偵察排副排長、排長、學員連連長、傘兵訓練營營長。1972年加入蘇聯共產黨。
阿富汗戰爭爆發後,傘兵出身的格拉喬夫先後兩次被派往阿富汗戰場作戰。在阿富汗打過仗的蘇聯老兵都清楚,能從那裡活下來的人都是「魔鬼」,而格拉喬夫無疑是「魔鬼中的魔鬼」,由於作戰兇狠,以至於反蘇「聖戰者」們開出高價要他的腦袋。在一次戰斗中,格拉喬夫率領50人的分隊,乘直升機空降阿富汗抵抗運動腹地,佔領了一處巨大的軍火庫,當戰況報到國防部時,部長索科洛夫元帥不相信,命令把現場照片寄過去,這才明白格拉喬夫打得真漂亮,「軍火庫里有足夠供給一個師的裝備」。後來,在索科洛夫元帥收到的許多報告里,也經常出現格拉喬夫的名字。有意思的是,俄老兵協會里至今都流傳著有關格拉喬夫的傳說。比如,格拉喬夫當第103師師長時,有一次親自帶著突擊隊與阿富汗軍隊協同作戰。負責掩護的直升機突然通報說,「聖戰者」正在前面設下埋伏。格拉喬夫只有兩個選擇:率部盡快從前面突出去或與後面的阿軍一起退回。如果蘇軍快速突擊,就會丟下跟隨的阿軍。對格拉喬夫來說,保住自己的部下最重要。於是他帶著突擊隊一陣猛沖猛打,毫發無損地跳出了圈套,隨後的阿軍卻被「聖戰者」劫住,幾乎全軍覆沒。1986年,格拉喬夫晉升為少將軍銜,時年38歲。1988年,格拉喬夫奉命前往總參謀部軍事學院深造。在告別晚會上,喝得酩酊大醉的士兵們吼叫著:「我們的指揮員,大家跟著你前進!」格拉喬夫因在阿富汗表現出色,戰功赫赫,榮獲蘇聯英雄稱號,他還獲得過列寧勛章2枚,其他勛章4枚。1990年6月,年輕有為的格拉喬夫被任命為蘇軍空降兵副司令,12月又升任司令。沒有人表示異議,因為這是他拿命掙來的。
1991年7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訪問莫斯科,他想看看威名遠揚的蘇聯空降兵。為滿足客人的獵奇心理,國防部長亞佐夫與空降兵司令格拉喬夫決定安排戰備最好的第106空降師進行表演,該師師長正是亞歷山大·列別德。然而,上帝似乎有意作對,在美國人觀摩時颳起了大風。列別德師長向格拉喬夫報告了情況,但格拉喬夫仍下達了「准備空降」的命令,並要求部隊進行最刺激的「人車共降」。後來,在美國將軍眼前,蘇聯空降兵和車輛摔到了地面上。鮑威爾用詫異的眼神看著格拉喬夫,嘆息道:「您這是在干什麼呀?」格拉喬夫卻微笑著說:「讓大家都見識一下,蘇聯空降兵能幹些什麼!」這場「表演」造成1死8傷,也葬送了列別德與格拉喬夫的友誼。 1991年8月19日,莫斯科發生了震撼世界的8月事件。包括副總統亞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及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在內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以戈爾巴喬夫因健康狀況不可能履行蘇聯總統職責為由,宣布停止其總統職權,由副總統亞納耶夫接替。隨即,在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的命令下,蘇軍的坦克和裝甲車浩浩盪盪地開進莫斯科,迅速佔領了國家重要機關附近的陣地。
當時一直與蘇共和蘇聯分庭抗禮的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總統葉利欽,挺身而出,與「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進行了生死決斗。就在葉利欽總統爬上包圍他的政府所在地「白宮」的蘇軍部隊坦克上發表演講時,擔負攻打「白宮」任務的兩個主要指揮員反戈一擊,拒絕執行國防部長亞佐夫的命令,而倒向葉利欽一邊。這兩個人一個是沙波什尼科夫大將(後升為元帥),一個就是空降兵司令格拉喬夫中將。葉利欽在回憶錄中寫道,格拉喬夫「在政變期間起了關鍵作用」。
「8·19」事件後,蘇軍進行了全面清洗,國防部部長、副部長,各軍兵種司令、各軍區司令等80%的高級將領被撤換或提前退休。堅決支持葉利欽的空降兵司令格拉喬夫被破格提拔為蘇聯國防部副部長,並由中將晉升為上將。1991年12月,前世界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瓦解了。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發布命令,宣布組建俄羅斯國防部,並接管俄境內原有的蘇軍以及波羅的海邊防軍區和外高加索軍區部隊。4月3日,葉利欽總統發布命令,任命42歲的格拉喬夫上將為國防部第一副部長,此時兼任國防部長的是葉利欽總統本人。6月18日,格拉喬夫被葉利欽任命為國防部長,其軍銜晉升為大將,成為領導著280萬強大俄軍的首腦。 1992年9月,剛任國防部長不久的格拉喬夫在接見國際社會團體「大會」理事會成員時說:「俄羅斯總統頒布的關於武裝力量非黨化和非政治化的命令將無條件得到執行。軍人中誰離不開政治,就讓他搞政治好了,但他首先必須離開軍隊。」 從此,格拉喬夫成為葉利欽在軍隊中最可信賴的心腹之一。61歲的葉利欽總統和42歲的格拉喬夫成了政治上的忠實盟友,格拉喬夫也成為俄羅斯最高決策層--安全會議的成員。
格拉喬夫說,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現在都沒有面臨如此災難的現狀,都沒有遇到俄羅斯軍隊所遇到的史無前例的局面格拉喬夫說:俄軍建設和國家安全受到明顯的威脅。如果不尊重軍隊,不改變對它的撥款態度,不改變對新兵配備的態度,不完善立法,那麼軍隊近期內將不可逆轉地喪失戰鬥力。
這位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部長痛心地警告說,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現在都沒有面臨如此災難的現狀,都沒有遇到像俄羅斯軍隊所遇到的如此史無前例的局面。對格拉喬夫來說,面臨的第一個頭痛的問題是部隊缺少資金,軍人待遇低下。據俄《獨立報》報道,早從1992年開始,俄軍多數軍人家庭的生活水平已滑到貧困線以下。俄聯邦國防部社會學、心理學和經濟研究中心的資料表明,42%的軍官妻子沒有工作。1993年2月,由於軍隊伙食太差,駐在俄羅斯遠東島的艦隊某部發生急性腸道病,數百名水兵因此住院,4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據述4人是被餓死的。為此,格拉喬夫十分生氣,他簽署命令,解除了俄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赫瓦托夫海軍上將職務,令其退役。格拉喬夫說,1994年按規定國防部應得到撥款37.7萬億盧布,國防部現在只收到18.8萬億盧布。今天,政府欠軍隊總債務已達8萬億盧布。撥給軍隊的所有資金還不夠支付軍人的薪金。據說,目前俄軍用於過冬用的燃料僅能維持正常需要的60-70%。到1994年底沒有住房的俄軍人家庭將增至17萬家。俄軍陷入空前危機之中。
由於軍人待遇低下,俄羅斯青年人拒絕服兵役現象劇增。由於部隊缺額嚴重,相當一部分士兵職責,如站崗放哨等只好由軍官來完成。隨著部隊紀律渙散,軍隊腐敗問題也日漸突出。1993年已大約有3000名軍官受到紀律處分,46名將軍被撤職。士兵的違法案件也在增加。1993年3月,莫斯科軍區4名軍人向西方特工機關提供了有關俄部隊組成和軍事裝備等國家絕密情報,以換取外匯。結果這4名軍人被判間諜叛國罪。格拉喬夫認為,官兵的人員短缺是軍人紀律鬆懈的一個主要因素。他說,「今天,許多性格殘忍和傾向暴力的青年被應征入伍。僅1993年的新兵中就招收了3.4萬名有犯罪前科的人。結果,軍隊中惡性案件的數量增加25%。」社會問題的日益尖銳,也引起了軍官的不滿。俄軍的一項調查指出,42%的軍官表示,如形勢不好轉將離開軍隊,33%的軍官和50%軍事學校的學員對未來沒有信心。但是,任何人也不希望恢復舊的體制。
在西方軍事家的眼中,格拉喬夫是一個捉莫不定的國防部長,有的認為,他是具有民主思想的俄羅斯新一代將軍,也有人認為他仍是一個具有強烈大國主義思想的民族主義傾向嚴重的人。他在倫敦皇家陸海軍研究所發表題為《俄羅斯的防務政策》演講時說道:「我們深信,我們會看到一個大俄羅斯的復活,它將在國際事務中佔有自己的應有位置。」不過,最令西方吃驚和不安的,還是由格拉喬夫主持制定的俄羅斯新軍事學說。
1993年11月,俄羅斯通過了自蘇聯解體以來首次制定的軍事學說。在這份長達24頁的綱要中,有許多新的變化。其中,最驚人的變化是放棄了原蘇聯1982年作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治承諾。此舉標志著俄安全政策特別是核政策的重大變化。因為從目前來看,核武器是俄羅斯唯一有效的戰略威懾武器。在俄當前困難時期,唯有核武器能支撐其大國地位,繼續與美國平起平坐,是俄確保其國家利益和國際地位的一張王牌。波蘭《華沙生活報》則認為,新軍事學說是「超級大國的宣言」。 葉利欽透露莫斯科10月事件內情,首次公開批評格拉喬夫不應等待命令。1993年10月3日至4日,俄羅斯獨立以來愈陷愈深的社會危機和總統與議會間愈演愈烈的權力斗爭,終於釀成一場血腥殘殺。葉利欽總統下令給格拉喬夫,調動正規軍開入莫斯科,炮轟議會盤踞的「白宮」,造成127人死亡,600多人受傷。在這場決定葉利欽總統生死攸關的大搏鬥中,身為國防部長的格拉喬夫再次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議會議長哈斯布拉托夫、副總統魯茨科伊等咒罵格拉喬夫,因為他違背自己一直宣稱的軍隊保持中立的諾言,完全倒向葉利欽一邊。而同時,葉利欽總統也對格拉喬夫的表現不甚滿意。他用批評的口吻說,「在發生武裝叛亂的情況下,國防部長不應當等待最高統帥對這種局勢發布的命令」,首次公開批評了格拉喬夫。
當時葉利欽為國防部的猶豫不決而忿恨不已,他親自前往國防部為格拉喬夫及最高軍事層「活動關節」,要求他們動用軍隊鎮壓。最後,在總統親自參加的那次國防部會議上的關鍵時刻,批准了攻打「白宮」(俄聯邦議會大廈)的計劃。可是,格拉喬夫卻面容慘白,他結結巴巴地問總統:「您批准我在莫斯科使用坦克了?」葉利欽站在門口,既尷尬又惱怒,他字斟句酌地說道:「巴威爾·謝爾蓋耶維奇,我將下達給您一個書面命令。」接著格拉喬夫又向葉利欽索要「使用重武器」的書面命令,國防部長的用心良苦,他不想承擔最後的重責,這使他將來有可能從中解脫。當天夜裡,葉利欽從國防部回到克里姆林宮後,立即吩咐助手們草擬給格拉喬夫的書面命令。可是,由這些人最終擬就的下達給國防部長的命令中,卻根本沒有可以使用坦克和炮火的字眼,甚至根本沒有可以使用輕武器的字句。這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假如有一天需要走上法庭,甚至有人控告葉利欽下令炮打「白宮」,那時總統完全可以這樣說:「在我的命令中,沒有一個字表明我是贊成使用武力的,沒有這樣的字句。至於國防部長命令使用坦克炮火進行射擊————這應該由他負責。 盡管葉利欽對格拉喬夫在此事件中的表現欠佳不悅,但仍沒有改變對其的信任,並沒有解除格拉喬夫的職務。俄軍一些軍官認為,「葉利欽需要格拉喬夫,因為他是一位忠實的國防部長,他沒有拿破崙分子的那些企圖。」 轉型期間,極易滋生腐敗,格拉喬夫也有瓜田李下之嫌。有人披露,俄羅斯從東歐各國撤回軍隊的過程中,國防部長從中漁利,大肆分肥,還被西方媒體取了個外號,稱其為「保時捷—梅塞德斯先生」。一位以揭露軍內丑聞而著稱的記者被害,格拉喬夫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總統發言人維亞切斯拉夫·瓦西里耶維奇·科斯季科夫說:「有50%的軍人不喜歡自己的部長,說格拉喬夫應該辭職。」1994年10月17日,《莫斯科共青團報》從事軍事報道的記者霍洛多夫接到一個匿名電話,說有一個內裝揭發西部軍隊集群領導受賄的材料的公文包在市內喀山火車站的行李房內,請他取走。當他在辦公室打開公文包時,發生了爆炸。霍洛多夫一向注重軍事題材的報道,觸及到軍隊的陰暗面和敏感問題。軍方對霍洛多夫意見頗大,格拉喬夫曾公開稱,霍洛多夫是「國防部的頭號敵人」。由此,霍洛多夫在俄社會中小有名氣。
事件發生後,《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總編輯說,霍洛多夫是西部軍隊的黑社會勢力所謀害致死,國防部長格拉喬夫、副部長布爾拉科夫參與了這一謀殺事件。格拉喬夫竭力反駁,說霍洛多夫大概是在處理他從高加索帶回的手榴彈時被炸死的。「這是黑勢力的一個陰謀,其目的是給軍隊和政府抹黑」。霍洛多夫之死震動了俄最高層。葉利欽在俄安全會議上帶頭起立為霍洛多夫默哀半分鍾,但同時指出,把霍洛多夫之死與格拉喬夫聯系起來是「不嚴肅」的。由於格拉喬夫去年10月派兵鎮壓了反對派的叛亂,現在反對派向格拉喬夫復仇。
其實,此次要求格拉喬夫下台的不是反對派,而更多的是民主派。俄羅斯民主選舉的領導人葉戈爾·蓋達爾、俄總統新聞發言人科斯季科夫等一批民主派政治家參加了霍洛多夫的葬禮。蓋達爾表示,格拉喬夫應該辭職。科斯季科夫說,格拉喬夫應該對這一事件作出符合邏輯的反應。「或是辭職,或是向法庭提出訴訟。」在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葉利欽下令解除了布爾拉科夫副部長職務,但同時力保格拉喬夫。他說,格拉喬夫是俄最有力的國防部長,受到人們的尊敬。10月25日,格拉喬夫在接受《獨立報》記者采訪時說,他不打算辭職,但當他感到總統對他不信任時,他將立即辭職。
格拉喬夫目前在軍隊中也遇到了強有力的挑戰。俄軍駐摩爾多瓦第14集團軍軍長列別德中將便是其中之一。1994年11月16日,直言不諱的列別德在俄《獨立報》上發表文章,公開批評軍隊和政界領導人聽任軍隊腐敗。他說:「我們擁有一支軍隊--但這是一支軍隊嗎?如果再聽之任之下去,這個異常龐大的組織就要腐爛掉。」他認為,軍隊領導人向政府、議會和公眾隱瞞了軍隊災難的真實情況。這位直爽的中將公開說:「我想有一天當上國防部長。」由於列別德常常發表一些公開批評國防部長格拉喬夫的言論,1994年8月5日俄《消息報》在頭版刊登消息,說格拉喬夫要解散14軍,列別德將被免去軍長一職。聞此消息,列別德情緒激動地說:「為了擺脫戈爾巴喬夫,有人摧毀了蘇聯,為了搞掉我,有人正在摧毀14軍。」後來,是葉利欽親自決定保留14軍,並稱列別德是「唯一在一個鄰近國家撲滅了一場戰火的軍人。」但不久列別德就被迫離開軍隊。 車臣沖突中,格拉喬夫又受命於危難之際,率兵進軍車臣。外電評論說,車臣沖突決定著格拉喬夫的命運。位於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3年來一直是俄羅斯最動盪的熱點地區。1994年11月26日,車臣兩派再次爆發激戰,造成500多人傷亡,其中車臣還俘虜了20多名俄軍,使俄與車臣當局的對抗由間接轉為直接,並且公開化。由於車臣地形復雜,多為山地。如果俄出兵伐之,則善於山戰的車臣人躲進山中與俄軍開展游擊戰,會不會使俄軍再背上一個「新的阿富汗戰爭」?車臣120多萬人口中,大多數為穆斯林,且人人手有槍,進軍車臣會不會引發整個高加索戰爭?所以,在俄車雙方和談長期沒有進展的情況下,俄羅斯在是否要動用武力解決的問題上爭論不休。車臣簡直象葉利欽總統燙手的山芋。
在這棘手的難題面前,葉利欽又一次把解決車臣問題的重任交給了國防部、內務部和聯邦反間諜局,其中格拉喬夫又是義無反顧地沖在最前線。葉利欽在向全國發表的電視講話中承認,現在最困難的是那些處於車臣前線執行任務的俄軍人,國防部長和內務部長也很困難,因為軍隊面對的是最危險的罪犯。
其實,總統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對格拉喬夫而言,困難還不僅僅如此。俄軍進入車臣,遭到了議會及軍內高級將領的反對。特別是國防部內高級將領的反對對格拉喬夫的打擊更大。國防部副部長格羅莫夫1994年12月26日在蘇聯出兵阿富汗15周年的一個會議上,再次批評俄軍出兵車臣。他說,蘇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獻出了人4萬名官兵的生命,可惜現在的俄領導人仍未從中吸取教訓。英國《泰晤士報》1994年12月14日發表評論認為,車臣沖突決定著莫斯科領導人的命運,而且還將決定著俄政府中一些關鍵人物,特別是格拉喬夫將軍的命運。如果這次軍事行動出了問題,格拉喬夫的政治生涯幾乎肯定會就此告終。
格拉喬夫將軍當國防部長,很多人並不看好。老人們說,格拉喬夫從師長的職務上連續跳躍多個階級成為國防部長,他的工作能力沒有得到全面的鍛煉,因而很難勝任這一崇高的職務。而老將軍們卻覺得這位連跳幾級的新部長「就像貓爬上了籬笆」。軍官們說,傳統上國防部長都是由陸軍將軍擔任的,格拉喬夫傘兵擔任國防部長違背了蘇聯傳統。然而,格拉喬夫性格上的弱點才是他真正無法勝任國防部長職務的關鍵。格拉喬夫將軍無限忠於葉利欽。似乎這位性格剛毅的傘兵師長認識到忠誠才是他平安地度過任期的關鍵。格拉喬夫的口頭禪是「經最高統帥授權」或者「最高統帥同意了……」。據說有人曾詢問一位他身邊的上將事實是否真的是這樣,上將嘆了口氣說:「這完全是真的。不過問題糟糕就糟糕在這里。
好鬥的、思想敏捷的、尖銳的葉利欽在政治上實際是一個易動搖、無原則和思想膚淺的總統。據說,某次葉利欽總統出訪日本,未征詢其他人,他就向日方主動提出解決北方四島歸屬問題。在他出訪韓國時,雖未應韓國要求,他向韓國主動提供了當年蘇聯擊落韓國波音飛機「全部的」磁帶資料。但不久韓國人就發現這仍然是經過刪減的資料,從而引發外交的丑聞。他還向韓方承諾不再建設遠東太平洋潛艇部隊,俄軍總參謀部對此甚至還不知情。豪言壯語的總統忠誠的國防部長也有同樣的毛病。據說。1995年格拉喬夫出訪中國,正值中國在簽署終止地下核試驗的條約生效之前最後一次試爆核武器。格拉喬夫興高采烈地在北京宣布,北京將停止試驗核武器。不久,北京的外交部發言人被迫聲明,中國從來沒有授權俄羅斯的國防部長替自己做這么一個聲明。還有一次,格拉喬夫出訪以色列,並乘坐以色列的飛機在戈蘭高地巡視。這引起了俄羅斯的傳統夥伴敘利亞的極度憤慨。
如果說,格拉喬夫的全部缺點僅限於忠於總統和對外交關系的無知上,那並不完全影響他作為一個國防部長發揮自己對俄武裝力量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事實上格拉喬夫在任職期間最大的弊病是自己政治上的懦弱和對於權勢過分的貪婪。自葉利欽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他時時刻刻同俄羅斯日益式微的國勢和自己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作斗爭。格拉喬夫向葉利欽總統所作的匯報不外是,俄軍仍然保持著較好的戰備水平,再有就是財政撥款的請求。到了車臣戰爭爆發之前一個月,格拉喬夫才正式向葉利欽總統承認,俄軍的情況很糟,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葉利欽總統也才對於俄軍可怕的處境表示出「恍然大悟」。格拉喬夫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格拉喬夫對俄軍當中具有較高才能和較高聲譽的將軍的妒嫉。格拉喬夫主持國防部工作以後,他選拔的副手都是參加過阿富汗戰爭的人或者是空降兵的「自家人」。格拉喬夫對此辯解說:「我就是要用這些我熟悉的人幫助我盡快開始國防部長的工作。」其他的將軍則被排斥在一邊。即使是格拉喬夫身邊的人中,也不乏富有經驗的將領。比如鮑里斯·弗謝沃洛多維奇·格羅莫夫將軍,他曾是格拉喬夫在阿富汗的領導,後擔任國防部副部長。但由於此人性格耿直,和格拉喬夫關系處得不好,很快被逐出軍隊。因此,格拉喬夫的親信當中往往是那些貪婪而無能的人。
俄軍總參謀長米哈伊爾·彼特羅維奇·科列斯尼科夫上將屬於俄軍當中一級一級提拔起來的將領,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頗受俄軍總參謀部軍官的擁護。但他性格懦弱,政治上首鼠兩端。他雖然反對草率地發動對車臣的戰爭,但卻沒有明確地提出自己的主張。他和格拉喬夫一同指揮了第一次車臣戰爭,也將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俄羅斯的恥辱紀念碑上。
關於俄軍什麼時候才開展對車臣作戰計劃這個問題,有著很多矛盾的說法。比較能夠讓人接受的實際情況是,俄軍總參謀部以及內務部很早就開始謀劃。但是由於沒有明確的解決車臣問題的目標和方案,軍事計劃都沒有落到實處。預定投入戰斗的部隊都沒有進行動員和加強,以及巷戰、游擊戰和人道主義援助的訓練。
1994年12月,格拉喬夫飛抵印古什,和杜達耶夫會面。這次會面得到了葉利欽總統的同意,是最後一次試圖用和平的辦法解決問題的機會。據格拉喬夫回憶,他們兩位將軍在一間屋子裡單獨會談,格拉喬夫說:「焦哈爾,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了。」杜達耶夫不相信,問他:「難道你們真的要沖我們打來嗎?」「是的,要打來,」格拉喬夫回答說,「決定已經做出了,你就准備這一場真正的戰爭吧。但是如果承認你們所有的決定都是非法的,還不遲。」「我不能放棄這些決定。」「為什麼?」格拉喬夫問道。「我不屬於我自己。如果我作出這樣的決定,我就會再不存在了——將會有其他人完成我們通過的決定……」格拉喬夫問道:「那就是打仗了?」杜達耶夫回答說:「打仗。」幾天之後,俄羅斯軍隊開入車臣。
當1995年冬,俄軍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攻佔車臣首府時,車臣游擊戰卻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在國防部的各個部門都傳送著令人吃驚的消息:俄軍陷入泥潭,前往車臣平叛的俄軍被俘後遭到慘殺……他跑到指揮中心,親自指揮軍事行動,卻屢屢受挫,最後灰頭土臉地跑回莫斯科。1995年元旦,格拉喬夫在慶祝生日的酒會上酩酊大醉,情不自禁放出狠話:「只需十多個小時的狂轟濫炸,格羅茲尼(車臣首府)的麻煩便迎刃而解。」
這場戰爭被稱為「恢復憲法秩序」。戰爭用的是斯捷潘申的耳朵,洛博夫的眼睛,沙赫賴的嘴,格拉喬夫的拳頭,葉林的頭腦,然而良心卻是葉利欽的。克里姆林宮內總統葉利欽的態度日趨和緩,此時他正邀請車臣地方勢力首領杜達耶夫一同談判,不再稱其為匪徒,而任其自稱「捍衛車臣獨立」的英雄。而當時決策出兵正是總統自己。人們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杜達耶夫何以能組建成這支有著超凡戰鬥力的軍隊?這支軍隊的精良、雄厚的武器裝備來自何處?這個問題多次涉及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他曾是蘇聯解體時期的國防部長,後來是獨聯體國家武裝力量司令。一些人認定是他沒有保管好武器,並把大量武器轉交給了杜達耶夫。
1995年1月8日,沙波什尼科夫決定向公眾澄清真相,他在題為《消息》的電視節目中肯定地說:是格拉喬夫做出的把武器轉交給杜達耶夫部隊的最後決定。為了證實這一點,他還拿出了1992年5月28日的俄羅斯國防部的一份密碼電報。 原來九十年代初,隨著蘇軍的解體,各共和國對蘇軍遺產的瓜分風起雲涌,而蘇軍最高官方也默許甚至鼓勵了這種瓜分。格拉喬夫曾於1992年5月28日向北高加索軍區司令員下達命令:准許從173號軍區軍火庫庫存中轉交給車臣共和國以下作戰技術、武器、財產和物質材料備件,其數量為:作戰技術和武器——50%;彈葯——2個戰斗基數;工程彈葯——1%-2%;汽車技術和特殊技術設備、財產和物質材料備件在當地按剩餘的價值計算。但是後來這些物資的95%留在了車臣。同時,蘇軍曾在車臣建立巨大的化學武器倉庫,現在也落到了車臣戰斗隊員手裡。在開戰前,杜達耶夫可能擁有:大約130輛坦克,265架作戰飛機,以及大約2萬名戰斗隊員。 1996 第一輪總統選舉結果公布後,葉利欽已經看明白,他是否能贏得戰勝根納季·安德列耶維奇·久加諾夫的足夠選票還不十分托底。而要想在第二輪選舉中戰勝對手,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列別德。於是,總統突然與「黑馬」列別德將軍搞起合作來。這段時間里,他已是第三次在克里姆林宮召見列別德,他開誠布公地告訴列別德:為了俄羅斯,我需要您的支持。1996年6月17日那天晚上,總統對列別德說了許多人們從未聽過的贊揚之辭。當談話進行到軍隊必須改革這個話題時,列別德提到了許多格拉喬夫的問題,葉利欽此時已是心照不宣,表情嚴肅地說:「我完全明白,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有關格拉喬夫的命令文件我已經准備發出了,讓我們一起干吧,別再遲疑了。我請您明天再到克里姆林宮來,我要把您介紹給人民。」
列別德離開克里姆林宮幾分鍾後,總統的助手們立即通知格拉喬夫:最高統帥現在召見您。格拉喬夫懷著忐忑不安到來,似乎早已有預感。葉利欽先是王顧左右而言他,還詢問了格拉喬夫的身體狀況。然後葉利欽話題一轉:「還記得您上次的許諾嗎?」格拉喬夫想起他曾對總統說過:為了總統大選的勝利,我願激流勇退。聽到這里,格拉喬夫面色鐵青,他說:「我全明白了。」葉利欽接著說:「今後列別德將是我的安全事務助理,你怎樣看待這件事?」格拉喬夫立即回答:「我不能在列別德手下工作。」
第二天克里姆林宮來了新任的國防部長,前任格拉喬夫不辭而別。此時,總統辦公桌上罷免格拉喬夫大將俄聯邦國防部長職務的命令已簽就,同時,葉利欽又像簽署1992年5月對格拉喬夫任職命令一樣,簽署了對列別德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