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空軍1992年就有蘇27,為什麼1996年才用殲8II發射阿斯派德導彈實現第一次超視距攻擊
中國是1991年和俄羅斯達成Su-27SK/UBK購買協議的,這一批次24架於92年中期陸續開始服役,當時只是單純地購買戰機及配套的武器,雙方並沒有技術轉讓的意向。
-
Su-27戰機使用的武器和J-8II的火控系統並不兼容,如果要移植系統或武器需得有技術轉讓協議,但此時軍方對J-8II項目的滯後已失去耐心,因此對利用俄羅斯雷達或導彈改進其性能也不感興趣,軍方的迫切要求是迅速掌握台海制空權,此時唯有蘇系戰機能抗衡台軍的第三代戰機。
-
至於為何J-8II遲至96年才將阿斯派徳超視距攻擊導彈定型列裝,問題主要是J-8II項目拖累所致,阿斯派徳實際上在80年代中期就開始引進,90年代初即定型,型號為PL-11(蝮蛇Mk.1中國改製版)。但J-8II則命運多舛:1987年,中、美合作改進55架J-8II,包括前期加裝美製雷達、火控系統、航電系統等,後期引進空-空導彈和發動機等。不幸的是,該升級項目因政治原因於2年後終止。
-
隨後沈飛自主改進J-8II,包括換裝單脈沖火控雷達,加裝平視顯示器;增加使用PL-8(以色列怪蛇3)和阿斯派徳導彈的能力,改進後的型號為J-8B。但J-8B的火控雷達系統和阿斯派徳導彈(PL-11)始終無法整合,直至95年試驗結束後J-8B才正式定型並具備列裝PL-11中距空-空導彈的能力。
-
1999年,沈飛升級現有J-8B/D的航電系統,將單脈沖火控雷達換裝為多普勒脈沖火控雷達,2002年完成PL-11空對空導彈定型靶試任務,2004年正式完成定型。改造後的型號為J-8H,達到二代半戰機水準。但此時中國空軍已大規模列裝Su-27和Su-30戰機,J-8系列已成雞肋,因此7年後,軍方開始陸續退役J-8/J-8II系列戰機,PL-11也未成為解放軍空軍的主要武器裝備。
-
80年代中期,中國曾購買阿斯派徳(蝮蛇Mk.1)空-空導彈,隨後和義大利Alenia公司達成授權生產協議,但同樣由於政治原因導致協議終止,直至90年代初,由上海方面結合阿斯派徳Mk.1雷達電子系統和HQ-61彈體發動機等成功研發出霹靂(PL)-11中距空-空導彈。
此後的PL-11陸續發展為4個系列:
PL-11;主要是外銷,出口型號FD-60。
PL-11A;改進型號,射程更遠,彈頭威力更大,僅需載機雷達末制導照射。
PL-11B;使用主動尋的雷達的升級版。
LY-60;艦艇用防空版,用戶為巴基斯坦海軍。
-
㈡ 台灣用的是什麼戰機
台軍戰斗機:
F104戰斗轟炸機:50架 (60 70年代老式古董機 又稱寡婦製造者 或空中棺材)
IDF戰斗機:42架 自行研發仿製山寨款 先天不足 後天失調
F-5E戰斗機:275架 (機齡超過30年)
F-16A/B戰斗機:141架
幻影2000-5:40架
非戰斗機:
E-2T預警機:6架 提交修改
E-2C鷹眼2000預警機:4架
C130力士型運輸機
㈢ 台軍一架幻影2000戰機墜毀,造成此事故的原因是什麼
台軍一架幻影2000戰機墜毀,造成此事故的原因是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戰機老舊不堪重負;第二就是飛行員自身的技術不過關,所以會造成這次事故的發生。
我國的台灣,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城市,雖然人多可是有些技術卻是非常的落後,好在當地還是比較有錢的,所以當地的裝備基本上都是從其他國家購買,可是軍事裝備比如戰斗機,就像是昂貴的傢具一樣,需要細心的保養和維護才能保持它的動力,可是當地卻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沒有做到這一點,這不,台軍一架幻影2000戰機墜毀,戰機保養不到位是他們此次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就是飛行員自身的技術也不是非常的熟練,所以才沒有駕駛好戰機,導致戰機的墜毀。
一、台軍沒有做到對戰機的保養,造成戰機老化,所以會導致墜機。
當地沒有能夠保養戰機的技術和零件,加上他們不捨得花錢找別的國家去保養這些戰機,導致這些戰機有些零件漸漸老化,直到最後出了一身的毛病,這是這次墜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㈣ F-16C/D型戰斗機,介紹下
F-16C/D
在F-16系列中,F-16C/D是經過整體規劃、改進設計的全新型號,性能大大提高。C/D型是第二階段MSIP(多國階段改進計劃)計劃的產物,其原型為Block25。
C/D使用了諾斯洛普·格魯曼AN/APG-68(V)雷達,增加了探測距離,工作模式增多,抗干擾能力更強。該雷達的空中作戰模式包括自由搜索、上視掃描、單/多目標跟蹤等,最多可跟蹤10個目標;在高脈沖頻率模式中可為AIM-7麻雀導彈提供持續照射,真正的擁有了超視距空戰的能力。對地作戰模式可提供對海、對地面移動/固定目標成像模式。
C/D使用了「玻璃」座艙,包括兩個座艙大型顯示器、GEC馬可尼大視角平視顯示器、LANTIRN前視紅外電視和激光制導吊艙、「仙童」公司的任務傳輸系統。環境控制系統和電源供電容量也有改進。在武器控制軟體方面,C/D使用了MILSTD-1760匯流排,具有了使用AGM-65D「小牛」空地導彈(下圖為D型發射「小牛」空地導彈)和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的能力。火控計算機的速度也大有提高。其他電子設備包括美國空軍標準的慣性導航系統、雷達高度計、抗干擾的UHF無線電台。
C/D的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19,640kg,夜間和惡劣氣候下對地攻擊的能力大大加強。F-16C與A型外表上最明顯的區別是C型的垂尾根部加寬了,其前端的延長段上有一個小天線。這一加寬的空間原本是為安裝新型的電子干擾裝置而准備的,F-16C/DBLOCK25
Block25是F-16C最初的生產批次。1984年,首架Block25交付,試飛後其飛行控制軟體進行了改進。美軍共裝備了244架Block25。Block25垂尾根部原計劃加裝威斯汀豪斯公司的AN/ALQ-165ASPJ電子干擾裝置,但ASPJ計劃備受爭議,90年1月空軍放棄了該計劃,所以這一裝置也沒裝上F-16。Bolck25使用F100-PW-200發動機,後來改為F100-PW-220E。佛羅里達麥克迪爾空軍基地的第56戰術戰斗機聯隊第61中隊是美本土第一個裝備F-16C的單位,88年10月形成作戰能力。
F-16CBlock30/32
1990年11月26日,美軍希望用一種先進的戰斗攻擊機取代速度慢、機動性差、火控設備落後的A-10攻擊機。為此美軍計劃改裝400架F-16C/DBlock30/32,換裝相應設備以適應近距空中支援(CAS)和戰場空中遮斷(BAI)任務。這一計劃即A-16計劃。計劃換裝的設備包括一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數字地形系統(DTS),系統加固,模塊任務計算機,和自動目標管制系統(ATHS)。
隨後一架Block30原型機在肖空軍基地進行了諸多的改進。這架F-16被命名為F/A-16。1992年1月,由於美軍轉用更先進的加裝有LANTIRN吊艙的F-16C/DBlock40/42作為下面將會提到的F/A-16的原型機。
F/A-16A和F/A-16C
88年11月,紐約國民警衛隊第174戰術戰斗機聯隊採用F-16A/BBlock10換裝了原有的A-10A「雷電II」被替換,成為第一個使用F-16進行近距空中支援的部隊。在海灣戰爭中,該聯隊的24架F-16A/B飛機在機腹掛架掛載通用電氣公司的GPU-5/A「鋪路爪」機炮吊艙,作為對地攻擊用途。該吊艙內裝有一門GAU-13/A30mm4管加特林炮,該炮是A-10A使用的GAU-8/A30mm7管炮的派生型,吊艙內攜帶353發彈葯。左圖為一架塗有適合近距空中支援用途的綠色迷彩的該型飛機高速掠過。高速美軍計劃如上述F/A-16效果理想,則開始組建大規模的F/A-16C攻擊機部隊。
但是,這批飛機在沙漠風暴行動表現不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由於先天的設計是針對中低空空戰任務,且機體輕,F-16的低空低速性能不象A-10那樣穩定,無法進行精確的瞄準;F-16飛行速度快,有時候對於對地攻擊任務來說太快了,飛行員瞄準和攻擊目標的時間太短;威力遠遠超過F-16原有的20mm炮的30mm機炮開火時,其後坐力會使得飛機難以控制;飛行和火力控制軟體不適應對地攻擊任務。
在實戰中,F/A-16的飛行員因為無法精確瞄準,只能進行概率瞄準,利用炮彈的散布來「覆蓋」目標區域,但這種方法在對單個地面目標進行攻擊時效果很差。最後這些F/A-16被迫卸下GAU-5/A機炮吊艙,改裝集束炸彈,這樣攻擊效果還好一些。海灣戰爭後這些戰斗機被改回了原始的設計。
F-16C/DBlock40/42
Block40/42又被稱為「夜隼」,著重改進了夜間和惡劣氣候下的作戰能力。1988年12月首架Block40/42交付美軍,生產持續到95年。99年埃及定購了21架新機,為此生產線曾重開。截止99年底,共生產了765架Block40/42。Block40/42裝備了全新的LANTIRN導航/目標指示吊艙,該吊艙有紅外成像、激光制導等功能。還改裝了聯合全息平視顯示器、GPS導航儀、APG-68V(5)雷達(其故障間隔大於100小時)、ALE-47誘餌彈、全新的四餘度數字式飛行控制系統、自動地形跟蹤系統。其座艙蓋鍍有很薄的金屬膜,目的是減少坐艙雷達反射回波,因此坐艙蓋略呈金色。
與Block30/32一樣,Block40使用通用電氣公司(GE)的F110-GE-100發動機,42使用普惠公司(PW)的F100-PW-220發動機。兩種發動機雖然可以互換,但是部隊為維護簡便起見,不會在一個單位內同時使用兩種發動機,通常駐外部隊使用GE發動機,本土部隊使用PW發動機。為了提高機動能力,機身結構得到了加強,因此可以在大推力的狀態下進行9G的機動。40/42的最大起飛重量位19,187kg。40/42的起落架支柱加長,以便保證LANTIRN吊艙不要太接近地面。輪胎相應增大,因此起落架艙門鼓出,著陸燈移到了前起落架艙門上。
雖然Block40相對以往的F-16來說非常先進,但也服役近十年了。為保持近700架Block40/50在作戰中保持技術優勢,1998年初美國國會通過了「通用機體試驗計劃」(CCIP)。計劃著重強調了令Block40/42機擁有與Block50/52機相似的機體與內部系統,預算10億美元,2005年前完成。CCIP計劃承繼了許多在F-16A/BMLU計劃的成果,包括Link16數據鏈、JHMCS、彩色多功能顯示器、大視角平視顯示器、ALR-50M雷達告警系統、ALE-47誘餌撒布器、機體結構改進等。
美軍還有一個「通用部隊飛行試驗計劃」(OFP),包括為F-16系列戰斗機加裝固定的紅外、激光觀瞄系統(類似俄羅斯戰斗機上的相應系統),增加使用AIM-9X先進近距空空導彈、下一代火力圈外精確制導武器(如AGM-158、JASSM、JDAM、JSOW(下圖為投擲JSOW)以及WCMD等)的能力。目前可攜帶的武器包括AGM-88「哈姆」反雷達導彈、GBU-10、GBU-12、GBU-24激光制導炸彈和GBU-15激光制導滑翔炸彈。
Block40本身也在不斷改進,突出表現為新的飛行和火力控制軟體的更新。最新的版本為Tape40T5及T6(代表Block40批次第5與第6次軟體版本更新)。40T5增強了Block40的近距對地攻擊能力,因此又稱為T40T5/CAS計劃。具體措施為加裝IDM、DTS、HSD、LANTIRN,增加發射AIM-120C、GBU-97和GBU-24等先進武器的能力。另外Block40經過此改進後,能擔任近距對地攻擊任務中的前進空中管制(FAC)任務。在波斯尼亞執行維和任務的F-16率先進行了40T5計劃的改進。
F-16C/DBlock50/52
F-16現役最新的改進型號是Block50/52。1991年9月,美國空軍開始接收Block50/52。使用GE公司F110-GE-129IPE發動機的機種被稱為Block50,而使用普惠F100-PW-229IPE發動機的稱為Block52(IPE指「發動機性能提升計劃」)。兩種發動機的推力都達到了129千牛。
50/52的改進包括以下內容:採用了霍尼維爾公司的H-423激光陀螺導航系統;加裝了GPS接收機;計算機內存加到128MB;換裝了數據傳輸速度更快的新型數據機;採用了AN/ALR-56M先進雷達告警接收機;採用了AN/ALE-47自適應干擾系統;加裝數字地形系統數據傳輸鏈路;改進座艙設計,使得飛行員佩戴夜視鏡時也能看清座艙內各種顯示裝置;採用了先進敵我識別系統;採用了可編程升級的顯示裝置;換裝新一代MIL-STD-1760匯流排;改進平視顯示儀以適應多種的戰術任務。
Block50/52不能掛載LANTIRN吊艙,但是可以使用AN/ASQ-213反雷達導彈指示制導系統(HTS),能獨立的發射和制導AGM-88「哈姆」反雷達導彈。50/52從而擁有了美空軍F-4G反雷達攻擊機40~80%的攻擊能力,因此將用於替代服役時間已經很長的F-4G,執行「野鼬」(WildWeasel)任務,即反雷達任務;加裝了HTS的Block50/52被稱為50D與52D,還有一種非正式的叫法稱之為F-16J和DJ,1993年5月正式服役。
Block50/52採用AN/APG-68V(5)火控雷達,VHF/FM天線集中布置在垂尾前緣。座艙有兩個單色顯示器(後期生產的50/52上使用彩色顯示器)。Block50/52可以使用的武器有:AIM-120中距空空導彈、AGM-65G、PGU-28/B20mm炮、JDAM、AGM-145A/BJSOW、AGM-84「魚叉」反艦導彈。50/52是第一種能使用「魚叉」的F-16,這令F-16能勝任的任務大大增多。
目前正出於研製階段的Block50PLUS被稱為「玻璃隼」,主要改進是具有在惡劣天氣中投放JDAM的能力,惡劣天氣下的對地攻擊能力有很大提高。PLUS型號的機尾部將安裝一對地合成孔徑雷達,改善發現和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還將加裝被動導彈告警裝置、地形參考導航裝置和600加侖副油箱。武器方面可使用454千克的Mk83、908千克的Mk84、908千克的BLU-109等普通炸彈,以及前面提及的JDAM。機體結構變化很小,重頭戲放在了重新設計的座艙上。座艙全面採用了數字式電子設備,兩個彩色顯示器的面積擴大為以往的兩倍,因此叫做「玻璃隼」,雷達告警功能也不再使用單獨的顯示裝置,而是結合在新的大型顯示器上。發動機將採用F100-PW-229A,推力15572千牛。下圖的Block52是執行「野鼬」反雷達任務的雙座DJ型號,採用了加大的背部脊條,其中包括了眾多新增加的電子設備。
F-16Block60/62
F-16下一個批次是Block60/62,但是尚未進行生產。預計在60/62上,一套功能類似LANTIRN的紅外激光導航制導系統將被固定的安裝在機身內,感測器鏡頭安置在風擋前。為改善機動性能,將使用面積增大25%的主翼和平尾;配置GE和普惠IPE等先進發動機。機背上加裝保形油箱,以增加航程,因此60/62的脊條將呈增大的方柱形。60/62將會是外表變動最大的F-16改型,目前已經得到阿聯酋的訂單。但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洛克西德·馬丁公司更加希望優先銷售Block50/52。
㈤ F-104戰斗機!
逸聞之一:台灣的寡婦製造者
1960年5月26日,台灣接收了第一批F-104A/B,從而開始了台灣飛行員的噩夢。F-104各型軍機在台灣的35年時間,總架數在200架以上。
被稱為「飛行棺材」的F-104有致命性缺點,例如,它的機身長、機翼短小,升力自然受限制,遇到發動機熄火故障,不能像大飛機飄滑降落,有人形容,這時的F-104機會像一塊廢鐵一樣從空中掉下來。
「飛行棺材」的稱號即是德國人喊出來的,原因是西德山區氣流不穩,曾遇過F-104在一天內四架撞毀,西德國會群起反對軍方再使用F-104戰機;然而台灣卻從西德買來一批F-104G型機,結果這批飛機卻是德國人封存的倉儲機,修護人員還從封箱內抓出一堆死青蛙、死老鼠。
德國人受不了F104,禍水東引,可憐的灣灣,卻不吸取教訓,現在買基德似乎又走上了老路。
在台灣,F-104失事頻傳,早年軍方封鎖消息,近年來根據統計,35年中F104共失事96架(真正在作戰中損失的只有一一三空戰被解放軍打掉的一架),死亡飛行員64人,損失率38。9%。看摔掉飛機的列表,編號都是一個挨一個的,要說飛行員看了這個表不肝兒顫那未免心理素質太好。
二零零一年,從法國購買的幻影2000戰斗機運到台灣,台軍眷屬們紛紛額手相慶,無論F-104算不算好飛機,飛了快四十年,就算是汽車,也經不住這樣的時間考驗吧,有的台灣空軍遺屬後來寫道:台灣空軍被迫長期使用早該淘汰的老飛機,是不爭的事實,好冤那些摔掉的飛官,否則今天飛F-16或者幻影2000的應該是他們……
逸聞之二:縫縫補補的F104
1968年,一架F-104G從清泉崗起飛訓練,結果飛行員一個走神飛出了跑道還沒拉起來,以大拖拉機的方式給機場耕地了。
美軍顧問看了,說深翻得不錯,可以種地瓜了^_^,不過這架飛機只好報廢。可是國民黨軍方不幹,響應蔣總統號召,「勤儉克難」,「修修補補也三年」么?屏東指揮部拍板,決定自己動手大修。蔣總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么。
但是這工業水平不是一咬牙就能出來的,國軍修這架4355號機愣修了三年多,不斷攻關,花錢無數,1972年才出廠試飛,全體職員受獎,工程師立功,領導提級,消息登《中國空軍》雜志,成果列入「國軍科技進步獎」……
問題是修了三年其實還是不過關,這架飛機誰飛它誰別扭,不過一年多,這架4335號飛機再次在台中因為引擎故障失事,飛行員裴浙昆上尉跳傘逃脫,飛機鏟進民房,撞死3人,傷十人–這不怪飛行員,F-104這玩意兒十分古怪,別的飛機沒了動力可以滑翔,F-104沒了動力馬上腦袋往下垂,作鉛垂狀變自由落體,而且它頂上還有一個T型尾翼,開艙蓋跳傘最少砍掉兩條腿,一不留神就是腰斬,如果巧的話飛行員還可以馬上變太監,沒辦法美國人設計了一個向下彈出去的跳傘方案,問題是跳傘之前要先把飛機翻成肚皮朝天(飛行員:靠,要是飛機還這么聽話我跳傘干嗎?)^_^,否則飛行員就一頭栽進地面打夯了。總之,叫它飛行棺材名副其實,能跳傘活著回來的祖墳上都冒清煙,哪裡還能追究飛機落在哪裡?台灣的無數王牌都斷送在了F104手中
聽說最後國民黨也受不了了,不修這玩意兒了–趕不上摔的進度,剩下沒摔的賣給了約旦空軍。(反正F-104買來還是舊貨,是美國人給西德空軍用的,因為摔得太厲害德國人不幹了,美國人就轉手賣給了台灣)
倒霉的阿拉伯人,不知道要不要也弄個大修車間。^_^逸聞之三:F104與台灣飈車一族
F-104在台灣軍事愛好者里名聲頗好,這不僅因為台灣空軍大力宣傳,還因為它有個外號叫做「狼嚎機」,以極言其J-79發動機全速運轉時的嗥叫之音。這種噪音加上音爆讓人毛骨悚然,台海緊張的時候,有一次台軍F-104在台中編隊訓練,因為台中極少有軍事訓練,老百姓沒見過世面,聽到F-104的「狼嚎」嚇得紛紛給軍方,消防署打電話,說共軍打過來轟炸了!這種聲音對普通老百姓固然不勝其煩,卻讓台灣叛逆期的軍事發燒友聽來振聾發聵,滿心喜愛。F-104在台灣當家的時候,曾引發一場公路交通的大混亂,因為很多崇拜飛機的台南飛車黨錘子扳子齊上,想方設法要讓自己的座車跑出「狼嚎」的聲音來。60年代,美國空軍的F104噴氣機在某城市上空試飛,在強烈的轟鳴聲中,地面上一個農場的1萬只雞死了6000隻。
您想啊,這飛車黨又沒有洛克希德的技術支持,哪能個個成功?自然需要一次次的試車試驗,於是那個時代台南的公路上固然「狼嚎」陣陣,更多「鬼哭」聲聲,在這種駕駛環境里,事故率不高才怪呢。
最後台灣方面出台新交通管制條例,對私自改造車輛的予以重罰,「狼嚎」才漸漸沉寂。
話說回來,近幾年筆者在北京郊區倒是常見那些把三元催化器拆了加直通管加炭素尾鼓的飛車黨狂飈而過,是不是也受了京郊空軍的影響呢?^_^
逸聞之四:騎著火箭上天
F-104在各國使用的口碑不一,但給它的評價裡面,有一個我感覺相當客觀–「F-104就是一個飛行員騎著一枚火箭彈」–F-104的機型設計靈感的確是來自於火箭彈。
騎著火箭彈上天,有點兒令人心驚阿。
仔細看看,F104象不象枚特大號的火箭?^_^
但台灣空軍自己的看法,卻有些分歧,很多人認為F-104不但不是飛行棺材,還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戰機,至於摔得多,這玩意兒台灣空軍拿到就是二手貨,然後從1961年使用到1998年,前後飛了38年,比蔣介石當總統的功夫都長,飛到最後備件都沒了,有的飛機飛著飛著會空中解體,那不摔才是奇跡呢。
罪不在F-104,誰叫台灣自己造不出能用的飛機來呢?
認為F-104是好飛機的頗有理由。F-104使用了三十多年以後,台灣總算買到了幻影2000來作為換代戰機,不過很多台軍飛行員還很懷念F-104,因為它是「男人的飛機」–勁兒大,爬升快。F-104垂直爬升的勁頭(不奇怪,它本來就不是飛機是火箭彈么),溫吞水一樣的幻影2000確實趕不上。
所以,台灣空軍中講幻影2000是嚇唬陸軍的,F-104才是真正的空戰戰斗機。這完全正確,因為F-104當年出世,就是因為美軍在朝鮮看米格-15看紅了眼,專門設計出來的輕,小,快,簡型戰斗機,F-86對米格-15,有爬升率不足的毛病,所以在設計F-104的時候,美軍特別注重垂直機動能力,F-104這方面的能力的確出色。有老飛行員表示如果迎戰解放軍的蘇-27,寧可開F-104去,他可以保證至少不會打敗,因為對F-104太熟悉了,自己深知該在什麼時候加速出擊,什麼時候掉頭「轉進」。
當然,這裡面有偏愛的心理,解放軍也一樣,據說很多老飛行員在殲5退役的時候也很留戀,雖然它的技術指標早就落後了。逸聞之五:女巫騎著掃帚飛
要說F-104的設計沒毛病那也是言過其實,首先開這玩藝兒心理關就不好過。台灣飛行員形容,因為F-104的機翼又小又靠後,所以起飛以後飛行員無論左顧還是右盼,都看不到它,開著沒翅膀的飛機上天,那感覺就是「女巫騎著掃帚飛」,可要一段時間適應呢。機翼好靠後啊,難怪飛行員看不到機翼,女巫騎著掃帚飛,^_^
這種布局使F-104高速性能極佳,反過來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低速性能極差。台灣有位F-104的專家級「飛官」–就是大陸說的「金剛級」飛行員,講「F-104不是寡婦製造機,F-104隻是不能飛太慢」。
選擇F-104戰機采購的,定型的都是空中老手,比如那位天下第一試飛員耶格爾,所以這個毛病對他們來說不算問題,但是我們都明白,開車的新手本能就是不敢開快車,一慢二看三通過,何況新飛行員呢?F-104對新飛行員的威脅是比較大的,而任何一個國家空軍中,新飛行員總是比例比較高,於是,F-104得到「飛行棺材」的惡名,也就不奇怪了。
美軍對此作了不少改進,最重要的兩點,一是改造了彈射座椅,使飛行員逃生率大大增加,一是編制了詳細的問題對應手冊,這部手冊編得如此之好,以至於台軍飛行員說如果F-104出了故障,只要不是當場爆炸,都可以從手冊里找到逃生之道。
就不知道到時候來不來的及翻書。。。。。。。。^_^
逸聞之六:F104的最後一次飛行
在台灣物質缺乏的年代,早期的飛行訓練,灌輸飛行員要有「護機」的觀念,飛行員孫國安(飛F-1043,115小時,世界第一)自己的一次失事經驗,是在一次惡劣天氣中飛行,機身的高溫產生火警把所有操縱電門燒掉,飛機的儀器板指示都失去訊號,起落架也放不下,當時,他顧慮飛機在本島內飛行,若摔落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區將造成嚴重傷亡,一直熬到空曠地區才勉強降落;當時一個救援人員不小心摸到機殼,整隻手都燙焦了。
F-104有「WIDOWMAKER(寡婦製造機)」之稱,飛行員被冠以「玻璃丈夫」。孫國安的太太駱思媛回憶說,當年她和孫國安交往時,她的哥哥即警告說:「這種丈夫很容易碎掉。」要她慎重考慮。F-104飛行員沈先康上校則形容自己的太太是「全世界最笨的女人。」
F-104的高失事率,飛行員比擬為就如「雞瘟」,一群人飛出去,回來一排枕頭都空了;在這種打擊下,隊員依然要出門執勤,內心的沖擊只有當事人才能知曉;不幸事件也拆散了許多飛行員的家庭,甚至有二、三位飛行員在婚禮前夕失事,徒留傷悲的待嫁「未亡人」。
1996年6月24日,晴朗炎熱,新竹空軍基地刮著乾燥的風,飛行的好天氣。兩點正,兩架TF-104G凌空,返航時李俊斌和僚機還表演低空飛行。大俯沖下來的銀灰色機身有一行隱約可見的紅字:「價值台幣5164萬,來之不易,當心使用維護」;長日將盡,在藍天的背景下,機尾噴出兩道濃濃的黑煙,像是為老戰機時代做了一個注腳。
F104在台灣的日子,總算結束了,但寡婦製造者又有了新的繼承者,台灣空軍還是摔機不斷,直叫人可悲可嘆。附錄:
國軍F-104星式機失事列表
F-104A
42021962/4/5失控墜毀飛行員王乾宗跳傘
42031962/7/12發動機熄火飛行員王繼堯跳傘殉職
42051964/10/10空中擦撞飛行員王乾宗殉職
42081963/12/18起火爆炸飛行員范煥榮殉職
42161964/10/10空中擦撞飛行員林鶴聲殉職
42221962/10/23墜毀飛行員朱偉民跳傘
42421972/6/25降落失敗飛行員馮象華輕傷
42431988/2/8發動機失速墜毀飛行員官鎮福殉職
42451973/8/5水平螺旋失速墜毀飛行員周錫湘跳傘
42471981/11/4高攻角失速墜毀飛行員毛重九殉職
42481975/11/16發動機熄火飛行員許應勤跳傘
42491984/4/16墜毀飛行員田立傑跳傘
42511985/12/23失控墜毀飛行員李俊斌跳傘
42521978/11/25墜毀飛行員李天羽跳傘
42571977/5/24撞山飛行員鄧奇傑殉職
42591986/2/14發動機噴嘴失效推力喪失飛行員陳志恆跳傘
42601974/6/13發動機推力喪失飛行員林文禮(後為空軍總司令)跳傘
42611975/11/1發動機油門故障飛行員許寧遠跳傘
F-104B
1961/5/5襟翼不對稱失控墜毀飛行員晏仲華於鴻勛殉職
41041962/3/3儀表故障油盡熄火墜毀飛行員李叔元顧正華殉職
41211984/6/27墜海飛行員王蓉貴傅中英殉職
41221971/5/8發動機熄火墜毀飛行員夏繼藻跳傘謝在民殉職
F-104D
41631979/1/19墜毀飛行員黃植炫跳傘
41651980/6/13失速墜毀飛行員陳緩成傅忠毅跳傘
F-104G
43021970/5/2墜毀飛行員張風光跳傘
43051974/4/18墜海飛行員馬萬祥殉職
43071976/8/29發動機故障飛行員邰肇贗跳傘
43101967/12/4墜毀飛行員沙國楹跳傘
43111975/8/29副翼失效滾轉墜毀飛行員蕭潤宗跳傘
43121992/6/1失速墜毀飛行員李德安殉職
43131974/6/25發動機故障飛行員邰肇贗跳傘
43151968/9/16發動機熄火飛行員詹監標跳傘殉職
43161966/5/5墜毀飛行員洪聰公殉職
43181979/4/25發動機故障飛行員陳曉明跳傘
43191989/12/9擦撞4505墜海飛行員唐盛家殉職
43201983/12/7墜毀
43211969/11/14墜毀飛行員王鴻章跳傘
43221981/7/17墜毀飛行員楊少昆跳傘
43231980/10/9墜毀飛行員伍克振跳傘
43241966/4/28飛行員李鉅滔起飛失敗沖出跑道
43251967/4/19因雨降落失敗飛行員鄭德鄰殉職
43261965/7/20遭4328撞擊飛行員雷定國跳傘
43271965/11/24夜航撞山飛行員傅季誠殉職
43281965/7/20夜航撞擊4326飛行員李佳志殉職
43291965/10/18夜航墜海飛行員劉憲武殉職
43301966/5/24夜航墜毀飛行員曾龍雄殉職
43311968/12/4發動機吸入長機排出之彈練推力消失飛行員周振雲跳傘
43331971/11/20操作不當高攻角後水平螺旋墜毀飛行員吳家芳殉職
43341976/7/25墜海飛行員張守屏殉職
43351967/8/25發動機失火飛行員應逸星跳傘
43361975/9/18發動機失火飛行員伍克振(後試飛IDF二號機失事殉職)跳傘
43371990重落地報廢
43381971/8/11電子艙起火飛行員蔡冠倫(後為四海幫老大積押綠島)跳傘
43391976/11/4失蹤飛行員童澎殉職
43401990/12/17緊急起飛失敗報廢
43411980/7/19墜毀飛行員戴祥棋跳傘
43421984/7/24墜毀飛行員張琮田殉職
43431981/2/17失蹤飛行員周大同殉職
43451971/3/16航管失職墜毀飛行員陳霧殉職
43461967/11/11炸射脫離過晚撞地飛行員關永華殉職
43471971/4/29卜啟珏起飛失敗報廢(1967/1/13胡世霖擊落殲-6)
43501982/11/11機械故障飛行員趙子鈞跳傘殉職
43511973/6/16失速墜毀飛行員李大明跳傘
43521971機械故障失速墜毀飛行員馬龍光超低空跳傘
43531967/1/13113空戰後反航失蹤飛行員楊敬宗殉職
43541975/7/21機械故障重飛失敗報廢飛行員傅祈平跳傘
43551974/10/20發動機故障墜毀飛行員裴浙昆跳傘
43561982/3/30墜毀飛行員李元復跳傘
43571969/5/9墜毀飛行員黃國平跳傘
43581972/7/25起飛失敗墜毀飛行員蔡冠倫灼傷
43591983/6/26機械故障飛行員胡宗俊跳傘輕傷
43601971/5/15閃避大G操作爆炸解體飛行員王法舜殉職
43611976/2/11發動機熄火飛行員梁慶平跳傘
43681990/3/24太康失效與43854421擦撞墜毀飛行員李中良殉職
43691991/10/12失控墜毀飛行員張治球跳傘
43701991/10/3機械故障飛行員王天佑跳傘
43731988/8/19全毀
43741987/2/28孟憲琨起飛失敗後焚毀
43851990/3/24太康失效與43684421擦撞墜毀飛行員胡中英殉職
43861987/9/11墜海飛行員布其方殉職
43871990/5/16發動機故障飛行員張復一跳傘
43911991/7/8起飛失敗飛行員郭其揮大火焚身殉職
43921988/5/31郇正中架此機重落地報廢
4394199012/21墜海飛行員戴家直殉職
43961986/4/10氣候突變油盡墜毀飛行員王華龍跳傘
43991993/3/4改RF-104G機號5664發動機故障飛行員張復一跳傘
44011989/3/28機械故障飛行員孫永惠跳傘
44021986/12/1夜航墜海飛行員吳尚發殉職
44211990/3/24太康失效與43684385擦撞墜毀飛行員郭建志殉職
RF-104G
56261969/3/20機械故障墜海飛行員李志立殉職
56301980/12/16梁玉飛駕此機空間迷向棄機跳傘
56341980/7/4發動機熄火後液壓失效飛行員曹吉屏跳傘
56361977/3/2能見度不足與5640降落失敗飛行員傅祈平殉職
56381977/5/2墜海飛行員杜伯翔殉職
56401977/3/2能見度不足降落失敗飛行員汪顯群殉職
TF-104G
4141?墜毀
41421973/6/12夜航撞山飛行員盛世禮邵倫殉職
41431967/12/25發動機失火飛行員孫祥輝黃瑞文跳傘殉職
41441973/12/10墜海飛行員汪健立汪誕嘉殉職
41451970/6/8操作不當進場墜毀飛行員溫志飛蕭亞民殉職
41461982/5/25墜海飛行員李勝興王台新失蹤
41481972/8/30液壓失效飛行員王蓉貴跳傘溫寶良跳傘殉職
41751989/5/23墜毀飛行員魏澤坤張金全跳傘
41801988/3/23發動機熄火飛行員潘斗台李德安跳傘
41831986/8/7液壓失效起飛失敗飛行員任克剛彈出殉職張明仁重傷
41841996/8/11液壓失效墜海飛行員葛季賢李其榮跳傘
41851991/9/7墜海飛行員葛金琦趙維廉跳傘殉職
41911987/9/4降落失敗飛行員劉煌燦姜山明跳傘殉職
F-104J
45051989/12/9擦撞4319墜海飛行員葛金琦跳傘
45111990/12/5閃避超G解體飛行員楊士菁殉職
45171988/9/1墜海飛行員跳傘
45201987/5/14發動機失速飛行員羅際勛跳傘
算不算成建制摔,「寡婦製造者」的綽號果然實至名歸!
資料鏈接:
F-104戰斗機
F-104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超音速輕型戰斗機。1951年開始設計,1954年2月原型機首次試飛,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因航程短、載彈量小未成為美國空軍的主力戰斗機。1958年洛克希德公司對F-104C的機體結構重新設計,提高了結構強度,改進了機載設備,研製成多用途戰斗機F-104G,被德、日、加、意、荷、丹麥等國採用(或在G型基礎上改型),進行大批量生產。F-104主要型別有A、C、G、J、S等。共生產近2000架。
㈥ 台灣沒有采購美國的F35戰機,是美國礙於中美關系不敢賣給它還是因為台灣沒錢買
美國售台武器有個原則就是不會讓台軍實力和解放軍達到一個水平線,避免台海局勢出現危機。所以,美售台武器上也都是一些不疼不癢的裝備,而台灣想要的東西一個都不給,比如前段時間美售台的基德級驅逐艦,就是例子。台灣想要更先進的提康德羅加級,但是美國甩給台灣的是基德級,雖然也是提康德羅加級相近的姊妹艦,但是服役期30多年,戰鬥力大打折扣。
所以,美國肯定不會賣給台灣F35,F22這種戰機,因為他不會給台灣一個錯誤的信號,就是美支持台獨。大陸也對此睜一眼閉一眼,抗議歸抗議,因為美售台武器始終沒有超過大陸,大陸和美國心知肚明
㈦ 為什麼當前台灣當局不購置F/A-18G「咆哮者」而還要購置再過幾年就淘汰的F-16C/D戰斗機
首先,引進18的政治阻力非常大,美國人必須要考慮
其次,台灣的戰斗機現有水平,技術層面不會比大陸的落後,幻影2000和F16A/B對抗我們的J10/J11是不吃虧的。況且我們大部分飛機還是老式的J7/J8,對抗F16處於下風。而且台灣空軍的整體訓練水平高於解放軍,這幾年差距明顯縮小,但始終還差一些
第三,F16CD也只是AB的改進型,台軍已經積累了多年的F16飛行和維護的經驗,引進沒有用過的18的話,技術難度更大
以上是我的理解
㈧ F-4戰斗機的服役事件
F-4B/C/D三型戰斗機都參加過越南戰爭,在空戰中F-4戰斗機總共擊落107架米格戰斗機,占被擊落飛機總數的78%以上。被擊落的飛機中包括33架米格-17、8架米格-19、66架米格-21。
F-4B戰斗機主要執行護航和空戰作戰任務,曾在東京灣發生過僚機把長機擊落的惡性誤傷事件。但其很快就被其他兩種型別的飛機取代。
F-4C在空戰中共擊落了42架米格戰斗機,其中米格-17和米格-21各21架。
F-4D於1966年開始參加越南戰爭。在空對空作戰中,1967年6月5日,F-4D在河內近郊首次擊落米格-17,在整個戰爭期間共擊落了44架米格戰斗機,其中有12架米格-17、4架米格-19和28架米格-21。在空對地作戰中參加了攻擊橋梁等重要目標的戰斗。例如,1972年5月12日,第8戰術戰斗機聯隊的16架F-4D戰斗機攻擊了杜梅橋,其中4架飛機每架帶2顆907kg的GBU-8/B電光制導的炸彈,其餘的12架每架帶2顆907kg的激光制導炸彈。
以色列的F-4G「野鼬鼠」參與了貝卡谷地之戰。
但是,F-4在實戰中也暴露了很多缺點。美國飛行員當時採用的戰術是根據自動導引系統的指令實施程序飛行,藉助雷達瞄準
具用空空導彈攻擊敵機。實戰表明,這些戰術是不成功的。因為第二代戰斗機,例如F-4的最大飛行速度雖已達到M2左右,但不能進行超音速持續飛行,而且超音速機動能力較差,空戰主要是在亞音速范圍內進行。另外,當時的「麻雀」空空導彈的作用范圍、作戰效能還都很有限,實戰效果十分不好。由於敵我識別技術尚未完善,存在著錯誤識別的危險,F-4不得不放棄了視距外發射導彈攻擊敵機的能力。所以,F-4的空戰方式與以外的戰斗機相比,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變化。
越南戰爭實期,美國戰斗機被用來實施對地攻擊。越南用機動性能較好的亞音速戰斗機來對付載彈的F-105飛機很有效。美國隨即建立了戰斗機掩護編隊,用空空導彈迫使米格-17放棄攻擊,但空空導彈的命中概率相當低,經常只有百分之幾。越南空軍在空戰中經常採用一些新戰術,如利用速度較小、飛行高度較低的米格-17作誘餌,而讓裝有導彈的米格-21在較高高度上待機,當擔任掩護飛機攻擊米格-17時,米格-21即發起突然攻擊,這使得美國戰斗機的損失率不斷上升。
越南戰爭和其後的一些局部戰爭中,協同作戰仍然顯示重要作用,戰斗機的空戰絕大多數仍為編隊空戰。各種戰術機種編隊任務的變化,是戰斗機戰術上的新發展。編隊常由伴動隊和突擊隊組成。顯示佯動隊假意圖的有很多戰術方法,如割裂敵機戰斗隊形,引誘敵機進入突擊隊所在區域等等。力圖在敵機下方實施攻擊。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的實戰經驗表明,F-4不能滿足未來空戰的要求。 為了延長F-4的使用期,美國、德國、日本、以色列等國都在對其現役的F-4飛機進行設備更新,以提高作戰能力。這些國家的改型工作包括:
美國
1986年,美國空軍正式與波音公司軍機部簽訂了一項合同,為美國戰術空軍司令部的300多架F-4E和RF-4C研製並安裝先進的數字式機載設備和武器發射系統。此NWDS(Navigation and Weapon Delivery System)改進計劃包括:與環形激光陀螺慣性導航系統相聯的數據匯流排,新的任務計算機,機載設備介面單元,數據傳輸系統和新的座艙控制與顯示系統。NWDS計劃採用了B-1B、F-16和A-6上的一些技術,使F-4E的攻擊精度能達到前線戰斗轟炸機的水平。改裝的第一架F-4E於1987年中期試飛,1989年9月8日交付美國空軍,1990年9月改裝完畢。
德國
1986年,德國國防部開始實施一項所謂的「ICE」(改善戰斗效率)計劃。根據這項計劃,將對正在德國空軍第71和74戰斗機聯隊服役的110架F-4E「鬼怪」II型戰斗機進行設備更新。更新內容包括:用APG-65全數字式多功能雷達替換原來的APQ-120型雷達。這種先進的X波段雷達具有30項空對空及空對地功能,以及掃描跟蹤10個目標的能力,並可以同時顯示其中的8個目標。APG-65雷達子系統包括一個低旁瓣平板陣天線,一台16位存儲器和一台具有電子反干擾措施的雷達數據處理器。另外還將更新雷達控制板及敵我識別系統,安裝一台數字式火控計算機,H-423激光制導導彈發射器,慣性平台,CPU-143/A數字式大氣數據計算機,一台帶有先進應用軟體並具有抗電子干擾及其它干擾能力的MIL-1553數字式數據匯流排。改型後的F-4F最多可攜帶4枚AIM-120空-空導彈。這項改型工作由德航宇公司作為主承包商,APG-65雷達將由德國引進專利在AEG無線電公司生產。1986年12月,該計劃進入了全尺寸發展階段,1991年有2架驗證機已開始試飛,其中一架裝有AN/APG-65雷達,另一架裝有AMRAAM發射系統。此外,德國還計劃把另外40架F-4F進行部分改裝,改裝的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匯流排、慣導系統和大氣數據計算機,將來也可能按照ICE的標准進行改裝。據所了解的消息稱,德國空軍現役的F-4「鬼怪」已不足50架。預計將在未來3-5年內徹底從德國空軍退役。
日本
1987年日本開始實施F-4EJ的設備更新計劃,對它現有125架F-4EJ中的100架進行設備更新:安裝AN/APG-66火控雷達,LN-39慣性導航系統,平視顯示器,CP-1075/AYR大氣數據計算機,AN/APX-79A敵我識別系統以及J/APR-4Kai雷達告警系統。改進後將稱為F-4EJKai,這些飛機將可以攜帶AIM-7E/F「麻雀」和AIM-9P/L「響尾蛇」導彈,具有下視/下射能力,還可攜帶2枚ASM-1反艦導彈執行反艦任務。此外,日本還計劃把另外17架F-4EJ改成RF-4EJ戰斗/偵察機,這些飛機和現有的14架RF-4EJ將裝備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AN/APQ-172雷達和數字式顯示器,其電子情報吊艙是在湯姆遜-CSF公司的Astac系統的基礎上研製的,Astac系統普裝在法國空軍的「幻影」F1-CR上。改型後的飛機將主要用做近距空中支援,不再執行截擊制空任務。預計全部的改裝工作將在1995年完成。
航空自衛隊於1972年引進RF-4E 14架,還有12架在服役。RF-4E是美國盟國廣泛使用的戰術偵察機,機上原配備有:AN/APQ-99型前視雷達、AN/APD-10型側視雷達、AN/ASN-55型慣性導航裝置、AN/AAS-18A型紅外探測裝置、J/APR-2型雷達警告裝備和機艙偵察照相系統等,該機經過性能升級後,具備圖象處理能力的AN/APQ-172型雷達取代原來的AN/APQ-99型雷達,並以J/APR-5型雷達預警裝置取代原來的J/APR-2型。
RF-4E的機艙內共裝有三種偵察照相機,分別是KS-87B型前方偵察照相機、KA-91B型高高度全方位偵察照相機、KS-127A型遠距離偵察照相機。其中KS-87B型是一種可將鏡頭焦距設在3、6、12、18英寸的偵察照相機,這種相機採用寬為5英寸、全長為500英寸的底片系統,該機集中了自動曝光控制和前置補償,每秒鍾可拍攝6張照片。KS-87系統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偵察相機,KS-87B型可作前方傾斜、垂直側傾方向拍照。KA-91B型是一種鏡頭焦距為91英寸的全方位偵察相機,使用寬為5英寸、長為500英寸的底片,可拍攝出大范圍的廣角照片,適用於中高空偵察照相任務使用。KA-91B型採用模塊化設計以簡化維修,這種相機的最大優點是能作區段掃瞄,可設定不同的橫跨跟蹤掃瞄角度,能左右自由攝影或作60度至93度的拍攝。照相機並且具有內建式滾動穩定裝置以保障底片的質量,為了減少載機運動時所導致照片影象模糊,KA-91B型還使用特殊的傳動鏡頭前置補償裝置。KS-127B型是一種裝置在偵察機機艙內並且特別適用在遠距離傾斜照相任務的偵察相機,可選用照相底片或光電感測器工作。KS-127B型的鏡頭焦距為66英寸,使用寬為5英寸,長為1000英寸的底片,具有主被動穩定、自動對焦和影象穩定等特點。配備KS-127B型相機的偵察機通常在35000英尺執行任務,至少可拍攝到35公里以外的目標區。KF-4EJ是在1993年進行改裝的新型戰術偵察機,機上裝備有包括AN/APQ-172型前視雷達在內的新型雷達、導航設備,該偵察機經過修改後可根據任務需要使用三種偵察夾艙,執行任務時這些夾艙通常掛載於偵察機的機腹中線位置。
第一種夾艙是戰術偵察(TAC)夾艙,內裝3部照相機,分別是KS-153A型低空偵察照相機、KA-95B型高空偵察照相機和D-500型中低空夜間偵察照相機。KS-153A型裝設在夾艙的前段位置,它裝有3個對焦距80厘米的鏡頭,對偵察機前斜方目標進行照像。KA-85B型是一種結構緊湊的全方位照相機,它裝有一個12英寸鏡頭,並使用5英寸底片,可拍攝出最大覆蓋角度190度的大范圍廣角照片。這樣相機最大優點是區段掃瞄,最多能設定6種橫跨跟蹤掃描角度,並採用模塊化設計,具有易於維修的優點。D-500型是一種紅外直線掃瞄器(1RLS),是由AN/AAD-5型1RLS發展而來,可用廣角式窄角模式拍攝地面的紅外連續畫面,並且拍攝時能在-20度至+20度范圍的滾動中作電子自動修正。
第二種是遠距離偵察(LOROP)夾艙,夾艙內裝有KS-146B型照相機,夾艙中段兩側各裝有一個照相觀景窗。KS-146B型照相機裝有一個對焦距高達1650厘米和超長鏡頭,由飛行員控制對目標區進行高空遠距離左右斜向照相。這種照相機具有極高的解析度,偵察機在30000英尺以上高度飛行時,具有對18.5公里至92.6公里范圍內長度為1米目標的識別能力。最新的EDKS-146型照相機已改用CCD感應陣列取代傳統的照相底片,能即時將偵察影像以數字方式傳送到地面接收站,或是以機上的數字式錄音帶作記錄。
第三種是戰術電子偵察(TACER)夾艙,它採用RP222780-G01型電子偵察裝置,能夠大范圍偵測並接收各種電波,經識別後判定其發射位置,同時也能傳送到地面接收站進行處理。在配備了戰術電子夾艙後,RF-4EJ便可執行電子情報匯集任務。
韓國
韓空軍運用新技術對現裝備的F-4、F-5等幾種機型進行現代化改造,為F-4戰斗機安裝了APG-68型機載雷達、夜間低空導航設備、紅外搜索設備,以及先進的武器投射系統等,可攜帶AIM-7麻雀和AIM-9L響尾蛇空空導彈,具有中遠距攻擊能力。
以色列
為延長F-4的使用壽命,增強其執行任務的能力,改善飛行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維護性,以色列空軍制定了「鬼怪」2000的改進計劃。改進的內容主要包括:加強飛機蒙皮和機身、機翼內的油箱,重新布線,裝2套MIL-STD-1553B數據匯流排,更新液壓系統並重新布置,減少機載設備盒的個數,增加自我診斷功能,在進氣道側面增加小邊條,以改進飛機的機動性和穩定性,此外對座艙的舒適性和儀表布置也將進行改進。在該改進計劃中選用的機載設備主要包括:諾登UTC多模態高解析度雷達廣角平顯,集成化通訊和通訊/導航系統,改進的電子對抗系統和自衛干擾系統。機載設備的改裝工作由艾爾伯特公司統一負責,中央數據處理器由以色列F-16C/D上裝備的ACE-3改進而來。1987年8月11日,「鬼怪」2000原型機首飛,1989年4月9日改進後的飛機正式交付以色列空軍,1991年2月5日首次投入使用。到1991年年中,已有20多架飛機完成了改裝,並保持每月2架的改裝速度。此外,以色列還於1986年提出了「超級鬼怪」的F-4改裝方案,主要是用普惠公司的PW1120發動機取代原來的J79發動機,並對飛機的結構和機載電子設備進行改進。1986年7月30日,換發後的「超級鬼怪」開始試飛,試飛結果表明飛機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1987年的巴黎航展上,以色列展出了他們改裝的F-4戰斗機,並表示可以為全世界的F-4用戶提供改裝服務。 埃及
作為」和平法老「計劃的一部分,埃及空軍於1979年從美國空軍購買了35架二手的F-4E,以及配套的響尾蛇、麻雀和翼虎導彈,共耗資5.94億美元。 1988年追加購買了7架 。 到九十年代末期,為了彌補損耗又追加購買了3架鬼怪式。
德國
F-4G和F16C 德國上空,德國空軍於1969年訂購了一批偵察型的RF-4E,首架飛機於1971年1月交付,共接收了88架。 1982年,這些無武裝的RF-4E經過改裝後具備了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並於1994年退役 。根據1973年的」和平萊茵河「計劃,德國空軍購買了一批輕量和簡化的F-4F,並於1980年代中期進行了升級。 其中24架F-4F由駐霍勒曼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49戰術戰斗機聯隊維護,用於訓練德國空軍的鬼怪式飛機空勤人員直至2002年。 1975年,德國從美國獲得了10架F-4E用於人員訓練。 到1990年代末,這些F-4E退役並為F-4F代替。 德國於1983年啟動了ICE計劃(ICE是Improved Combat Efficiency(提升戰斗效率)的首字母縮寫)。 到1992年共對110架F-4F進行了升級。 這些飛機預期將服役至2012年。
希臘希臘空軍的F-4E-PI2000,1971年,希臘空軍訂購了一批全新的F-4E,並於1974年開始交付使用。 1990年代初,希臘從德國和美國航空國民警衛隊獲得了一批二手的RF-4E和-4E 。
伊朗1974年伊朗空軍的F-4D,在1960到1970年代,和美國關系良好的伊朗共購買了數百架F-4D、F-4E和RF-4E。 到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夕,伊朗空軍共裝備有29架F-4D,162架F-4E,17(也可能是19)架RF-4E。 在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朗空軍的F-4大批參戰,除了奪取制空權之外,還執行對地攻擊和偵察任務。 雖然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後與美國交惡,無法從美國購買F-4的零配件,但是通過本國航空工業提供的翻修和零配件生產,伊朗的部分F-4依舊在正常服役 。 因此對伊朗擁有的F-4數目沒有準確的數字,從12架到50架不等。
以色列以色列F-4E,以色列空軍是鬼怪式戰斗機最大的外國用戶,他們不僅裝備了全新和二手的鬼怪式,還部署了幾種鬼怪式的偵察衍生型號。
日本日本航空自衛隊的RF-4E,日本 F-4EJ改自1968年至1981年間, 日本航空自衛隊共購買了140架F-4EJ,這批戰機原先是希望直接授權生產F-4E,但是在1967年國會中日本在野黨對防衛廳的質詢下因此日本的F-4E以「避免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的理由取消了DCU-9/A核武操作裝置、AN/ASQ-91武器投放系統、AN/ARW-77空對地飛彈控制器、 空中加油等能力。最初10架於美國原廠製造, 三菱重工按許可證於1971年至1981年生產了130架F-4EJ,除此外在1974年進口14架RF-4E偵察機,空中自衛隊最終采購了154架F- 4系列。
韓國韓國 F-4D(1979年),1968年的」和平旁觀者「計劃韓國空軍向美國要求購買18架F-4D,在1969年8月南韓空軍接收第一批4架F-4D,隨後南韓要求第二批18架F-4D,美國答應後要求南韓將F-5A/B軍援南越,美國則將駐韓美軍的F-4D轉移給南韓空軍,隨後南韓依序接收美軍的二手F-4D,到1988年4月時接收了92架。
西班牙藉由1971年的」和平阿爾法「計劃,西班牙從美國空軍獲得了一批二手的F-4C。 西班牙空軍把F-4C定名為C.12,該機於1989年退役。 在同一時期,西班牙空軍還從美國空軍獲得了一批二手的RF-4C,定名為CR.12。 在1995到1996年期間,這些飛機進行了電子設備升級,並於2002年退役。
土耳其土耳其F-4E 終結者2020版,土耳其空軍於1974年獲得了40架F-4E,隨後在1977-78年實施的的和平鑽石III計劃中又獲得了32架F-4E和8架RF-4E。 1987實施的「和平鑽石IV」計劃中,土耳其空軍獲得了40架美國空軍的二手F-4,1991年又從美國航空國民警衛隊獲得了40架二手F-4 。1992到1994期間,土耳其從德國獲得了32架RF-4E 。 1995年,以色列航空工業集團對54架土耳其的F-4E進行了升級,升級的內容類似於以色列的戰錘2000計劃。 升級之後的鬼怪式被稱為F-4E終結者2020。2012年 6月22日 ,一架土耳其F-4戰機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被敘利亞防空部隊擊落 。
民用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在一次撞擊中把一架F-4機體安裝在一個火箭發動機驅動的滑橇上,用來進行撞擊試驗,用以評估飛機撞擊增強型混凝土建築(如核電站 )時的損壞情況。
F-4與中國1965年 4月9日 ,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突擊者號航空母艦( CV-61 )VF-96中隊的4架F-4B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8師24團的四架殲-5戰斗機在中國海南 陵水上空發生空戰,解放軍宣布美軍F-4B在空戰中發射空對空導彈將另一架F-4B擊落[103] 。 美軍宣布擊落一架MiG-17戰斗機,損失一架F-4B。 損失的F-4B飛行員是特倫斯·M·墨菲中尉和羅納德·J·弗根,飛機序列號602/NG,建造序號151403,該機可能是被解放軍殲-5戰斗機擊落或己方誤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宣稱於1967年 4月24日在中國廣西 防城港市防城區垌中鎮板興村上空擊落F-4B兩架,其中一架為空軍高炮第10師第30團的高射炮擊落,另一架為中國空軍第26師78團飛行員宋義民駕駛殲-5型戰斗機擊落 。
1990年10月某日,台空軍兩架「始安機」由桃園基地起飛,目標是刺探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區。很快,被日本航空自衛隊設在沖繩的雷達站發現,於是數架F-4EJ戰機迅速從嘉手納基地升空攔截。台軍作戰管制雷達直到F-4EJ機群爬升到1萬英尺上空時才發現,等到呼叫「始安機」注意時,雙方就已經遭遇了 。
㈨ 90年代俄羅斯是不是買給我們一大批廢棄武器
也不能這樣講,90年代的時候台灣那邊裝備已經進入了三代,1992年老布希王八蛋賣給美國160架F16,而當時中國的空軍裝備最先進的戰機是殲七殲八全是二代機,落後多了和台灣的三代機不是一個檔次的,火力雷達搜索距離都差了好大節,根本不是台軍美製裝備的對手,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之下前蘇聯的倒台,虛弱的俄羅斯經濟匱乏,但是繼承了大量的蘇聯軍事裝備,前蘇聯在70八十年代下大血本研製的軍事裝備在八十年代中後期90是年代初基本上已經出成果了,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最先進的武器有蘇27,米格29戰機,和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基洛級潛艇都是當時世界的頂級裝備,所以當時中國買來這些武器是絕對不虧的,就是買了這些裝備才是解放軍更有信心,打壓了90十年的台獨勢力囂張的氣焰。對於遏制台獨起到了非常大的最用,時不待我差不多二十年過去了,更新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出來了,自然這些武器就遜色了,但是,武器裝備沒有用於實戰,就不能否定其的巨大作用,武器的最大作用是遏制戰爭而不是用於戰爭。所以說這些武器作用還是巨大的。所以說那次中國是得了大實惠的,也偷了很多技術,90年代的軍購還是很值的。
㈩ 軍事武器
海:094型核潛艇
對於中國海軍是至關重要的,該級艇目前正處於設計階段,預計將利用從俄羅斯和西方獲得的技術。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094型將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潛艇(廢話,還能越造越小?預計將比『夏'級潛艇有明顯改進,安靜性和感測器系統性能有所提高,推進系統也要可靠得多!
"更重要的是,094型將裝載十六枚新型導彈,在數目和性能上大大超過『夏'級核潛艇上裝載的十二導彈。094型在渤海造船廠建造。預計將在本世紀初下水服役。"
094型核潛艇將裝載新型"巨浪-2"(JL-2)彈道導彈,射程超過4000海里(7400千米)。因此,中國彈道導彈核潛艇能夠從中國近海的活動"陣地"瞄準美國的目標區。
關於中國海軍新一代核潛艇093/094,民間與國外媒體一直猜測頗多,但多有不實。在此,我首先要說明的是,此前關於"093/094已經於2001年服役"或者"093/094已經大量建造"的說法都是不實的。一些技術瓶徑(主要還是"心臟病"——反應堆)使093/094項目大大延遲了,不過各位軍友可以放心:這個壓倒了中國航母計劃的"093/094";這個"二十年磨一劍"的093/094,必是精品。
(1)反應堆仍是壓水堆(而非此前國內軍友們熱炒的"高溫氣冷反應堆")
此前國內軍友們此前國內軍友們根據中央電視台一則"中國10MW高溫氣冷反應堆實驗堆成功開車"的新聞,再加之國內早已流傳的俄羅斯核專家攜帶技術資料在中國工作的種種傳言......使許多軍友對"093/094將裝備高溫氣冷反應堆"
殲-10戰斗機——壓制日本戰機的利器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將於2006年底舉行的中國珠海國際航空博覽會,中國會讓殲-10戰斗機一展雄姿,體現一個新興大國的嶄新科技實力。
研製時間堪稱世界之最的殲-10戰斗機,採用了大量以色列和俄羅斯的先進技術,作為集三國科技精華於一身的新型「戰鷹」,其性能已經達到「三代半」戰斗機的水平。漢和分析認為,殲-10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能與頭盔瞄準具互聯。
現代Ⅱ級驅逐艦——讓美日海軍寢食難安
據俄羅斯《軍事檢閱》雜志介紹,中國向俄羅斯訂購了兩艘性能升級的956EM現代Ⅱ級驅逐艦,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反響。
第一艘現代Ⅱ驅逐艦交付中國讓美日海軍寢食難安,這艘大型戰艦在2006年如何執行戰備,將成為西方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緊密追蹤的焦點。
現代Ⅱ級驅逐艦兼容並蓄了俄羅斯最新的戰艦製造技術,重點位置採用隱身材料製造。它還打破了俄式戰艦不適宜人員生存的慣例,將艦上乘員活動區的舒適性考慮進來。和它的前輩相比,現代Ⅱ級艦仍把進攻當作最好的防禦,目前俄國內提供的信息顯示,現代Ⅱ級艦的「殺手鐧」是射程達到240公里的3M80BEM反艦導彈。據美國的《防務新聞》的評論文章稱,經過改進的現代Ⅱ級驅逐艦,比中國現有的中型戰艦更適於遠洋航行和作戰,除反潛能力仍較日本「金剛」級驅逐艦差外,其防空和反艦能力均大幅領先於「金剛」級。
遠程自行火炮——精確射程50公里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2006年,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155毫米口徑自行火炮,新火炮的名稱可能為PLZ-05型自行火炮。由於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能製造高精度遠程火炮的國家,這一新產品無疑讓國際市場上的美歐軍火商感到緊張不安。
目前外界尚不知道,這種最新設計的自行火炮是供解放軍陸軍使用還是率先用於出口。
科威特陸軍在20世紀90年代進口了中國的PLZ-45型自行火炮,該炮發射特殊彈葯時,可以對39公里外的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這一能力超過了美軍現役火炮。PLZ-05將更加出色,它的炮管比PLZ-45長出一大截,使用激光精確制導炮彈,能在50公里外命中一個小地堡。
空警-2000——性能超過美俄
據英國《飛行國際》雜志報道,中國在未來將建立起全自動化的國土綜合防控系統,而空警-2000預警機將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有跡象顯示,中國已經掌握了預警機的核心製造技術,空警-2000隻是中國國產預警機進行飛行測試和雷達工作效果認證的工具,真正用於實戰、性能更高的後續預警機可能在2006年偶露崢嶸。
參考資料:http://www.2.cn/bbs/read.php?tid=463
F-35A閃電II型戰斗機 美軍LCS瀕海戰斗艦
生 產 國:美國為首的9個國家
簡 介:由美國等9個國家聯合研發的新一代戰斗機—F35隱形聯合戰斗機2006年7月7日在得克薩斯州沃思堡首次公開亮相。這種飛機被正式命名為「閃電2」,以紀念兩種早期的同名機型。
生 產 國:美國
簡 介:2006年9月23日,美軍首艘LCS(瀕海戰斗艦)下水,由於再沒有能在大洋之中與其競爭的對手,美軍開始將目光投向威脅日漸增多的近海區域,LCS應該就是這樣一種戰略思想轉變的產物。
韓國KDXII級驅逐艦 瑞典維斯比級隱身護衛艦
生 產 國:韓國
簡 介:韓國海軍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便自行設計和建造3個級別的KDX驅逐艦,即KDX-1、KDX-2和KDX-3,每個級別分別建造3艘,以全面替換美國援助的老舊驅逐艦;今年建成的「王建」號屬於KDX-2的第4艘,本不在原計劃3艘之列,因其防空能力薄弱而帶來的威脅日漸增大,具有中程防空能力的KDX-2級導彈驅逐艦便陸續問世。
生 產 國:瑞典
簡 介:最後一艘、也是第五艘「維斯比」隱形快艇已經正式進入瑞典皇家海軍服役。新艇由位於卡爾斯克魯納的考庫姆造船廠建造,現已被命名為「卡爾斯塔特(Karlstadt)」號。
美國F-117A隱身轟炸機 美國F-14雄貓式戰斗機
生 產 國:美國
簡 介:作為世界上第一種服役的隱身戰機,F-117曾經轟動一時,而今年它的退役又一次吸引了全球軍事愛好者的眼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種夜空中的無聲殺手黯然離去? 生 產 國:美國
簡 介:美海軍裝備的F-14「雄貓」艦載戰斗機於7月28日完成了它的謝幕飛行,合上了它在美海軍航空兵歷史上傳奇的一頁。一代名機F-14「雄貓」戰斗機已經服役32年以上,它的位置將被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斗攻擊機所取代。
中國039A宋級改進型潛艇 中國C-802反艦導彈
生 產 國:中國
簡 介:宋級潛艇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是目前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之一,由於被美國媒體報道「在距離美軍航母5海里處未被發現突然上浮」而名聲大噪。 生 產 國:中國
簡 介:2006年的黎以沖突中,一艘以色列引以為傲的「薩爾-5」型隱身護衛艦被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擊傷。此後以軍對外宣稱是黎巴嫩武裝人員用C802導彈將其擊傷,雖然後來各方專家做出的一系列分析說明:擊中薩爾的可能並不是C802,但這次事件無疑讓這種中國製造的武器大出了一回風頭。
反美武裝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 反美武裝RPG火箭筒
生 產 國:俄羅斯
簡 介:德拉貢諾夫 狙擊步槍,反美武裝狙擊手的最愛,著名狙擊手朱巴更是讓美軍聞風喪膽。
生 產 國:俄羅斯
簡 介:這又是一件讓駐伊美軍頭疼的武器,在AK-47面前可以耀武揚威的美軍悍馬吉普車到了它的手中,就難以逃脫變成一堆扭曲廢鐵的命運。
中國購買的現代級驅逐艦
中國台灣從美國購買的紀德艦
生 產 國:俄羅斯
簡 介:2006年底,中國海軍向俄羅斯購買的最後一艘現代級驅逐艦139艦回到國內,至此中國海軍4艘現代級驅逐艦全部到位,加入東海艦隊服役。
生 產 國:美國
簡 介:2006年,和解放軍海軍一樣,台軍也有「新」艦入役,雖然實際上這些的所謂新艦只是從美國購買的二手貨色,但我們仍然還是不可過於輕視這4艘紀德艦,在將來統一祖國的戰斗中,它們畢竟是解放軍最強大的對手之一。
伊朗「鯨」式高速魚雷 印度版「愛國者」普里特維導彈
生 產 國:伊朗(?)
簡 介:在伊朗軍事演習中亮相的這種新式水下武器以其極高的航速(水中速度每秒100米)引起了軍事界的關注,如果伊朗的描述屬實,那麼它將是現有的最高速的水下武器。
生 產 國:印度
簡 介:2006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印度軍方進行了一次導彈攔截試驗,新鮮的是攔截彈和靶彈都是由同一種導彈衍生而來,這種導彈就是印度自行研製的prithvi(普里特維)地對地戰術導彈。
以色列梅卡瓦坦克 印度「阿瓊」坦克
生 產 國:以色列
簡 介:在2006年的黎以沖突中,以色列軍隊的多輛梅卡瓦坦克被真主黨武裝擊毀,籠罩在它頭上多年的「世界上防護最好的坦克」的光環瞬間消散。 生 產 國:印度
簡 介:10月初,印度陸軍最終決定放棄「阿瓊」主戰坦克計劃,這使印度自行設計和製造主戰坦克計劃的30年努力付諸流水。從1974年印度正式批准研製「阿瓊」坦克到結束,創造了3代主戰坦克研製周期的世界之最,曾被世人稱為「最難產的坦克」。從難產到流產,「阿瓊」終於被放棄。
殲十戰機公布
生產國:中國
簡介:這是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使得中國成為英,法,美,俄後第四個具有自主開發飛機和發動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