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為什麼蝗災多

俄羅斯為什麼蝗災多

發布時間:2022-05-28 22:30:51

『壹』 對於在非洲肆虐的蝗災,為何科學家說出的原因,令人憤怒

喜歡觀看災難電影的朋友們應該看過《蝗蟲毀滅日》這部影視作品,劇情的主要內容是一位科學家為了獲得更多的榮譽,研製出一批變異的超級蝗蟲。在銷毀的過程中,不小心走漏了數只,結果鋪天蓋地的變異蝗蟲開始侵襲人類城市。由於經過了基因改造,這些蝗蟲不怕寒冷、不怕殺蟲劑,而且還吃肉,對於人體生命健康和社會秩序造成極大的破壞。幸好最後女主發現消滅這些蝗蟲的有效方法,不然的話人類可能就要被消滅了。

『貳』 國外的蝗蟲為何會越來越多,中國怎麼沒有

靠著多年治理蝗蟲的經驗,才換來現今中國很少蝗蟲大規模災難的出現,中國並非沒有蝗蟲災難,只是近代比較少。在中國古代時候其實已經遇到很多次大規模的蝗蟲災難,畢竟很多蝗蟲都從俄羅斯那邊流入境內,對北方確實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之所以現在基本上聽到蝗蟲災難的新聞,是因為國家已經有專門治理和預防蝗蟲的方案,自然不怕蝗蟲的存在。

中國並非沒有蝗蟲傷害,只是中國控制了他們的進入,根本沒有群體入侵的情況。

『叄』 為什麼俄羅斯會遭蝗災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災害又該如何預防

1網路上說應該是
俄羅斯沒有廣東人。 都說廣東的螞蟻不敢湊堆。
2.國家沒有移民政策。
3.移民廣東人呀。

『肆』 蝗災多發生在國外哪個地方

蝗災多發生了氣候比較乾旱的地區,特別是干濕交替出現的地區。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一般來說熱帶草原氣候區,季風氣候區和熱帶沙漠氣候的邊緣地帶比較容易出現蝗蟲災害。

『伍』 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蝗災是什麼時候影響如何

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蝗災就是前段時間東非地區所發生的那次,這次蝗災給東非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1000多萬人因此遭遇了糧食危機,嚴重影響了當地人們的正常生產,此次發生蝗災的主要地方就是在東非的巴基斯坦了,這次蝗災數量已經達到了幾千億只,並且是在很短的時間里,一想到一出門就看到到處都是蝗蟲,真是想想就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雖然這次的蝗災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但是現在問題已經解決了,我想相信東非地區也能很快地從糧食危機中走出來,一切都會恢復到正常狀態的。

『陸』 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那幾次大的蝗災造成了什麼危害

世界上主要的幾次大的蝗災及危害:

以色列:2004年11月21日,數百萬只蝗蟲蜂擁來到以色列紅海之濱城市埃拉特,毀壞了這個以色列南部城市的大量莊稼和鮮花。以色列政府動用了飛機噴灑殺蟲劑滅蝗。

俄羅斯:2001年俄羅斯南部的斯塔羅波爾地區,約26.7萬公頃的草場和耕地受到蝗蟲侵襲,同一時期中國的黃河流域、渤海沿岸地區,以及新疆北部地區同樣有蝗災,部份地區的蝗蟲密度達到了最多每平方米一萬只。

中國:2001年中國遼寧省首見蝗災,起因是百年首見的旱災。農業部2008年3月份發布的一份中國蝗災預測報告則顯示,在中國,2008年發生蝗災的土地面積有9000多萬畝。

美國:2003美國西部的內華達州、猶他州和愛達荷州皆飽受蝗災侵擾,愛達荷州的災情是二次大戰以來最慘重的一次。

(6)俄羅斯為什麼蝗災多擴展閱讀:

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飢荒。

蝗災的致災物種主要為蝗蟲。蝗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身體一般綠色或黃褐色,咀嚼式口器,後足大,適於跳躍,不完全變態,其幼蟲稱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為食,種類很多,世界上共約有1萬余種,在我國就有300餘種,如飛蝗、稻蝗、竹蝗、義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農林業的主要害蟲。

科學家認為,在某一自然環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蟲後腿彼此觸碰,可能導致其改變習性,開始成群生活,其成員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進而形成蝗災。如果能發現到底是哪些化學信號刺激了蝗蟲的神經系統促使其行為發生改變,就可能研製出防止蝗蟲群聚的新型農葯。

『柒』 蝗災有多恐怖

在所有昆蟲當中,蝗蟲要算是給我們人類帶來災害最為嚴重的一種了。雖然我們平常所見到的蝗蟲,都是那麼老實。但是那些以鋪天蓋地之勢,從遠方大群遷徒而來的遷徙性蝗蟲,卻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嚴重的災害。每當蝗蟲以成群之勢大爆發的時候,就預示著深重的災難即將降臨。

遷徙性蝗蟲,幾乎可以在所有乾旱的草原和沙漠中出現。它們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種類。在我國主要是東亞飛蝗,在非洲有紅蝗、非洲飛蝗和沙漠蝗。所有這些種類的蝗蟲,都會不時地形成大規模的遷徙性群落。如果有一大群蝗蟲過境,那裡的莊稼和草場均會被它們毀滅。由於它們每次出現都會帶來巨大的災難,所以蝗群一直是人們既感興趣而又感到恐懼的對象。當大群的蝗蟲飛來時,就像烏雲一樣,遮天蔽日。並且還會發出巨大的呼呼的聲響。

在我國古代的典籍和西方的聖經之中,都有關於蝗蟲災害的記載。1957年,在非洲的索馬里就出現了一次蝗災,據估計在這次蝗災中,約有蝗蟲160多億只,總重量竟然有5萬噸重。蝗蟲每天都要吃掉相當於它自身體重的食物,也就是說這些蝗蟲每天都要吃掉5萬多噸的綠色植物,可見,這場蝗災帶來的災難是多麼大啊!據我國《元史》記載,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五月,山東、河北、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八月己卯,蝗自河北飛至汴梁,食田禾一空。」這是一場令人多麼恐懼的災難啊!

解放前,我國也經常發生蝗災。1929年的一次蝗災,就毀掉了3.6億多畝的莊稼,損失在一千萬銀元以上。同年,在南京以東的下蜀鎮,蝗蟲掩蓋了鐵軌,使火車無法前進而誤點2小時。更為嚴重的是,1938年國民黨派飛機炸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黃河決口,使千萬畝良田變成荒灘,從而成為蝗蟲孳生的地方。從40年代初開始,那裡便連年發生蝗災,使千百萬人流離失所,痛苦不堪。在這一帶的農民中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喂得起四個牙的騾馬,喂不起兩個牙的螞蚱。」

遷徙性蝗蟲,最奇特的特徵就是它們具有兩種不同的形態。即群居型(也叫遷徙型)蝗蟲與散居型蝗蟲。

蝗蟲的這兩種類型雖然屬於同一個種,但是它們卻具有完全不同的外貌和習性。群居型蝗蟲的成員瘦而長,呈暗色,身上帶有橙黃或黃色的條斑,翅膀也很大,具有極強的群居本領,並具有聚集而形成大群體的強烈願望。而散居型蝗蟲的顏色則很淺,身體上的其它特徵,也與群居型的蝗蟲具有很大的不同。

蝗蟲的這兩種類型,差別如此之大,以至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被人們認為是不同的兩個種。但是,俄羅斯的科學家尤瓦羅夫,在本世紀20年代裡,經過仔細的研究,卻發現這兩種類型的蝗蟲在遺傳上是完全相同的。至於成蟲到底會長成哪一種類型,則是由它們成長的條件決定的,而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就是蝗蟲的種群密度。如果在生長時期,關在一個大籠子里的,僅僅是少數幾個蝗蟲,那麼它們就會變成散居型的蝗蟲。但是,如果是許多同樣的小蝗蟲,擠在一個小籠子里,那麼它們就會發展成為特別愛集群的遷徙性蝗蟲!

遷徙性蝗蟲產的卵,可能會孵出同樣的小蝗蟲,也可能會孵較小的、淡顏色的蝗蟲。後者則具有散居的習性,不表現出任何聚集成群的願望。

在自然界中,散居型蝗蟲的分布范圍是很廣泛的。如果碰巧有大堆的蝗蟲卵,產在可以保證來年春天有充足的食物的地方,那麼那些孵化之後的小蝗蟲,就有可能形成一個大的遷徙群。對這些蝗蟲而言,最可靠的食物來源,就是那些沿著河谷的蘆葦地,許多遷徙性蝗蟲,就是從這種地方「爆發」出來的。但是在乾旱的山丘里,有時候因為大雨,也會生長出有利於蝗蟲食用的植物來,因此在這種地方也可能導致蝗蟲的「大爆發」,非洲北部的沙漠蝗蟲就是這樣產生的。

蝗蟲是怎樣產卵的呢?而小蝗蟲又是怎樣聚集在一起的呢?蝗蟲的卵是產在土壤里的。產卵時,母蝗蟲往往將腹部和尾部插在地里,形成一個小陷窩,從而將卵產到了土壤裡面。小蝗蟲(也叫蝗蝻)剛孵出來時並沒有翅膀,它們只會在地上步行。它們往往聚集成小群,然後一起尋食,這樣愈聚愈多,當兩個小群相遇時,它們就會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群,這樣,蝗蟲群體就會越集越多,規模也就會越來越大。而在聚集成群的過程中,小蝗蟲也就逐漸發育成了遷徙式的成蟲。當它們的翅膀,在最後一次蛻皮後長出來時,小蝗蟲群就開始作短途的飛行了,它們每次停落時,都會在停落的地方貪婪地啃食那裡的植物。這樣,一個蝗蟲群可以在幾分鍾之內,就啃完一塊地里的莊稼,甚至在幾秒鍾之內,就會把一條掛在晾衣繩上的濕衣服吃光。在這個階段,當蝗蟲大量吞食食物,並藉此來積累脂肪時,它們給人類造成的災害也就已經達到了高潮。如果小蝗蟲們不能聚集在一起,它們就會發育成為散居型的蝗蟲,它們的危害性,可能就沒有群居型蝗蟲的危害性那麼大了!

當蝗蟲在繁殖之前,它們便開始作最後一次長途飛行。這一次,它們並不是在尋求食物,因為這個時候,它們體內都已經填滿了脂肪,胃也已經被撐得很大了。這時候,蝗蟲遷徙的驅動力,似乎產生於它們的身體內部,也可能與性成熟有關吧。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旦一個蝗群出動了,它們就會不停地飛翔,直到耗盡它們身體的能量,或者某種非常不利的天氣條件強迫它們降落為止。蝗蟲是沒有預期的飛行方向的,它們只是隨風飄盪而己。有些蝗蟲會飛向大海,自取滅亡。另一些蝗蟲,則終止於那些最荒涼的沙漠,或者最茂密的森林之中。蝗蟲們如果順著它們開頭的方向飛行,可能會連續飛行三天三夜的時間,航程可達幾百千米。如果降落時,它們碰巧遇到可吃的東西,它們就會繼續在那裡啃食,隨即便會在地面下產卵,然後成蟲們分散死去。

而來年的情況又將如何呢?這關健取決於出生時的幼蟲,會遇到什麼樣的條件。如果食料充足,卵也是密集的,那麼幼蟲也會很密集,這就有可能產生一個新的遷徙群體。然而常見的情況是,由於蝗蟲群的無目標飛行,導致它們的卵也將遇到一些極為不利的條件,那時候也只會有分散的幼蟲孵出,從而發展成為散居的蝗蟲。散居蝗蟲,雖然也對人類有害,但是比起那些遷徒性蝗蟲來說,它們的危害就小得多了!

蝗蟲的危害性如此之大,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防止它們的危害性呢?在蝗蟲「大爆發」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化學殺蟲劑來滅殺它們,但是這種效果並不好。因為,雖然這樣殺死了很多蝗蟲,但是到了來年蝗災往往還會發生,而且蝗蟲還可以產生抗葯性,可以抵抗化學葯劑的滅殺。而且葯物也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對付遷徙性蝗蟲,最好的辦法就是預測和預防。科學家們根據地理、氣候等因素,可以預測哪裡有可能發生蝗蟲「大爆發」,再通過對那裡的環境進行改造,結合化學滅殺就能根除蝗害。我國建國初期,還發生過幾次蝗災,後來,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由黨和政府帶領群眾採用「改治結合」的方針,對防止蝗蟲的侵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1952年以來,我國再也沒有發生過蝗災。

除過我們介紹的遷徙性蝗蟲之外,在世界各地的沙漠上,還生活著許許多多種散居蝗蟲。它們都是以綠色植物為食的,同時它們也是許多沙漠動物的食物。多數沙漠蝗蟲的顏色都與環境非常相似,比如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戈壁上,就有一種蝗蟲,它們身體的顏色和身上的花紋,就與當地的紅色砂石地面一模一樣。它們要是不動的話,即使走到它們跟前,也很難發現它們。

『捌』 俄羅斯爆發的蝗蟲災害,影響數以萬計的人,是如何防治的

蝗蟲,也被稱為「螞蚱」,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而蝗蟲的食物就是眾多的農作物,比如小麥,水稻,玉米,谷類等等。蝗災,指的是蝗蟲的一種病變,而每一次的蝗災帶給人類的災難是非常大的,大量蝗蟲吞食農作物,直接導致糧食短缺,經濟受損。


俄羅斯曾爆發過非常嚴重的蝗災,這些蝗蟲身長大約有8厘米,數以億計的蝗蟲在天空中飛行,遮天蔽日,那嗡鳴聲猶如飛機過境,所到之處糧食盡毀,惹得俄羅斯百姓焦頭爛額,他們用過很多方法,火燒,農葯,通通沒用。

然而這個時刻,很多人想到了中國,中國作為美食大國,蝗蟲當然也在其中,畢竟中唐時期就有相關書籍記載:「百姓捕之,蒸、暴,揚去足翅而食之」、「關中飢民蒸蝗蟲而食之」,這蝗蟲在我國,也逃不過被吃的命運啊。所以很多人紛紛建議道:讓當地人捕捉,然後現場各種方式吃掉他們。或者讓廣東的某些廠家帶人去製作罐頭。再不濟可以養雞養鴨,現成的飼料。聽到這些,不得不為蝗蟲們默哀了。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為什麼蝗災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