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為什麼打阿富汗
那是前蘇聯,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蘇聯一直想把阿富汗變成南下印度洋的戰略基地。
⑵ 蘇聯當時為什麼要進攻阿富汗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很多歷史事件,雖然歷經歲月,歷經歷史長河,但是直到現在,很多歷史內幕都難以讓人知道,為此成為很大的謎團。最典型蘇聯當年為何要發動阿富汗戰爭,讓自己陷入泥潭,到現在都是撲朔迷離,不被外界知曉。
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想不明白,那麼蘇聯當年為何要打阿富汗戰爭呢?我們可能都想錯了,跟這三個國家有關。
蘇聯當年那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其一舉一動都足以讓世界顫抖,堪稱強悍到了極點的。而蘇聯卻因為深陷阿富汗戰爭,難以自拔,最終拖垮整個國家,而最終國家解體。
所以對於這場愚蠢的戰爭,當年蘇聯為何要打,為何明知道是泥潭,為何要直接進入,到現在都讓人難以理解。
那麼蘇聯到底為何要打阿富汗戰爭呢?一般的史書,都會認為,蘇聯那是為了保住蘇聯支持的人民民主黨政權。
保住塔拉基政府,而且對於當時阿明總統的痛恨。所以自恃國力強大,而直接發動了戰爭,殺了阿明全家,為此進軍阿富汗。
這個原因我們都聽過,但是其實這個明顯不對,蘇聯那是超級大國,做出戰爭決策,絕不是為了支持個別政黨,痛恨某個總統,而做出愚蠢的行動的。
所以我們其實都想錯了,當時蘇聯之所以發動阿富汗戰爭,其實都是被逼無奈,主要跟三個國家有關。
第一,就是美國。
因為阿富汗作為歐亞大陸中心的戰略位置,所以美國那是一直垂涎三尺的。而阿明總統上台後,推翻了親蘇勢力,所以美國勢力迅速滲透阿富汗。
而且當時蘇聯克格勃得到的情報是,美國也在准備出兵阿富汗,一旦美國佔了阿富汗,無疑對蘇聯整個中亞安全和南下之路,都形成巨大的威脅和挑戰。
所以得到這個情報後,蘇聯果斷出兵,根據揭秘的文件,蘇聯軍隊的動作只比美國早了12個小時,足可見形勢緊迫。
第二,因為伊朗。
蘇聯和伊朗關系一直復雜,而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卻並沒有投靠蘇聯,來了個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將蘇聯也視為對手。
而且霍梅尼一心要輸出革命,而當時混亂的阿富汗那是最佳選擇。當時伊朗已經在向阿富汗南部滲透,所以蘇聯當時蘇聯害怕伊斯蘭政教合一制度蔓延阿富汗。
一旦如此,蘇聯臨近的中亞穆斯林地區,高加索穆斯林地區等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被伊朗連成一片,蘇聯的安全威脅那是非常巨大,這一點那是蘇聯害怕的。
所以蘇聯出兵,保住人民民主黨政權,也是為了遏制伊朗的革命輸出,這一點也很重要。
第三,因為我國。
從60年代開始,蘇聯就對我國很不爽,甚至一度爆發局部戰爭,蘇聯甚至大兵壓境,泰山壓頂。但是都沒有能對我國造成巨大威脅,所以蘇聯一方面鼓動越南不斷挑戰我國。
另一方面也想藉助阿富汗,形成對我國東西夾擊的態勢,而且直接威脅我國脆弱的西部安全,這一點也在蘇聯開打阿富汗戰爭的戰略考量裡面。
所以其實對於蘇聯來說,阿富汗戰爭那是保護蘇聯安全,戰略上必須要打的戰爭。而且在蘇聯看來是一箭三雕,但是最終開打後。
蘇聯卻發現,美國、伊朗、伊斯蘭世界,還有東方都聯合在阿富汗對抗蘇聯,為此讓蘇聯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最終拖垮蘇聯。
⑶ 為什麼蘇聯和美國都要打阿富汗
阿富汗可能蘊藏約5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阿富汗保守估計擁有16億桶原油,阿富汗煤礦儲量相對較少,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總儲量在4- 5億噸,可以看到阿富汗在能資源方面不算豐富。甚至可以用貧瘠來形容。阿富汗比較拿得出手的資源是銅,銅品位在0.6%以 上,儲量估計超過10億噸。其中有市場價值的銅礦總儲量換算成金屬噸的話,我記得大約有2000萬到3000萬噸。但這些資源要開采出來需要大量投資,修路建設廠之類的,艾娜克銅礦,中國拿到阿富汗銅礦,需要投資100億美金才可以正常生產,中方聯合體將擁有該項目100%礦權。項目生產規模為年產精煉銅22萬噸(計劃擴大到年產30萬噸),項目建設期5年,開采期限30年。配套設施包括一個40萬千瓦的火電廠、一個水源地泵站和一個磷肥廠,以及學校、醫院、清真寺等公共服務設施,還計劃修建鋼廠和鐵路等。總投資將超過100億美元。該項目銅礦金屬噸大約為1100萬噸。也就是單是開發阿富汗銅礦,我國至少要投資300億美金,誰敢在阿富汗這樣地方投資這么多錢?要知道阿富汗除去美軍援助跟佔領軍經濟,實際年gdp估計也就是60.70億美金。這等於光開發銅礦中國就要砸下鋪阿富汗年gdp5倍的資金。從投資角度來看,風險大到不可接受。同時還需要安全的生產環境,中國拿到艾娜克銅礦已經13年了,但並沒有實際開采,有美國搞鬼,也有當地政治安全環境太差的關系。整體來說,阿富汗資源是有些的,但實際談不上多豐富,最拿的出手的銅礦資源,就算全部開發了,年產值也就是50到70億美金,每年可能就是給阿富汗帶來15到25億美金左右的收入。而正經資源豐富國家,資源開發出來都是人均輕松上萬美金的。比如中東幾個油霸,沙特阿聯酋光靠賣資源人均都可以幾萬美金。所以說阿富汗資源豐富這點是很有問題的。蘇聯和美國入侵阿富汗是出於戰略考慮的,而非資源考慮。蘇聯是想得到印度洋出海口,以及別的地緣目的,美國是看中阿富汗戰略位置,可以影響俄羅斯, 中亞,中國,以及南亞中東。還有一點,阿富汗銅礦開發出來總要運回國內吧,國內冶煉企業基本在內地,阿富汗銅礦要運回來,鐵路走新疆是比較合理的合理的選擇,但如果走鐵路,我們至少要修近1000公里鐵路,投資至少需要200億美金左右,只為了每年幾十億美金銅礦顯然不值得,同時交通太便利了,阿富汗極端宗教勢力更好影響新疆以及西北。
整體來說阿富汗資源並不豐富,其次開發成本太大,還有考慮其宗教勢力國內對阿富汗基礎設施建設熱情不大,我是一點不看好阿富汗資源開發,運輸成本高,政府信用度低,要那麼好開發美國早就開發了,說阿富汗資源豐富,美國為了資源去打阿富汗的,是真的想多了,而正經資源豐富國家賣資源一年幾百億輕輕鬆鬆,比如伊拉克,石油日產量現在是500萬桶未來可以達到800萬桶,相當3億到6億美金,-年1千-2000億美金。光賣石油人均能讓伊拉克人均達到近1萬美金,這才叫資源豐富,阿富汗那點資源開發出來每年也就是夠塔利班買糧食而已。人均每人多個300-500美金。阿富汗這個情況,這不叫資源豐富,屬於人均資源很貧瘠的國家。如果阿富汗人口只有個300-500萬的話,還可以算個資源人均不貧瘠的國家,人均靠賣資源可以有3000.5000美金收入,類似蒙古國的情況。但可惜阿富汗人口快4000萬了,而且還在快去增加。至於說什麼阿富汗資源豐富,有價值1萬到3萬億美金億資源儲量,大多是純理論數據,很多資源儲量都是屬於沒有商業價值的儲量,比如阿富汗鐵礦,以及煤炭天然氣儲量大多是屬於的確存在儲量,但開發運輸成本太高,沒有實際商業價值的儲量。有商業開采價值才存在市場價值,比如同樣石油開采,我國開采成本50多美金-桶,中東國家基本15美金左右,鐵礦我國開采成本也就是澳大利亞的一倍以上,所以我國有大量鐵礦儲量依然要大量進口鐵礦石,就拿煤炭來說,整個阿富汗不過4- 5億煤炭儲量,而我國面積比阿富汗小的多山西就有超過2000億噸儲量,去過阿富汗那點儲量就能算資源豐富,山西算什麼?我個人盤算了下,阿富汗有商業價值資源最多也就是5000-6000億美金,按30年開采完每年也就是200-300億美金,再考慮阿富汗人口人均可以增加500到800美金,哪個資源豐富的國家,賣資源這么慘,人均不過幾百美金?同時開發出這些資源需要配套設施,可能要上千億美金,哪個大國敢在阿富汗這種地方投資上千億美金?再拿個例子對比,韓國還評估朝鮮礦產資源可以達到6萬億美金呢!朝鮮不是照樣窮的要死?按資源評估,朝鮮人口比阿富汗少3分之:一,資源是阿富汗一 倍以上。簡而言之,阿富汗是一個資源貧瘠且資源開發成本很高的國家。美國和蘇聯進攻阿富汗原因很多,阿富汗的資源不是他們的目標。
⑷ 1979年蘇聯為何出兵阿富汗呢
對於1979年蘇聯軍隊突然入侵阿富汗,從而打了一場漫長的歷時8年的阿富汗戰爭。有好多人不理解,當年蘇聯為何要入侵與他們關系不大的阿富汗。有一種另類的說法,是俄國人做夢都想去印度洋刷洗他們的戰靴,於是選擇出兵阿富汗,奪取前往印度洋的通道。
每一支頑強的游擊隊背後,都會有一個強大的支持國家/勢力。對於阿富汗游擊隊來說,他們背後的支持國家可不止一個。在1981年,阿富汗國內的游擊隊聯合成立了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開始接受美國、中國、巴基斯坦、沙特、埃及等國家的大規模軍事援助,這些國家對軍援非常重視,各類先進武器應有盡有。最終蘇聯在和阿富汗游擊隊和阿富汗背後眾多國家的對抗中敗下陣來。蘇聯在1989年完全撤出阿富汗,10年的阿富汗戰爭終告結束,而此時蘇聯的壽命也已經走到盡頭。
⑸ 蘇聯為什麼一定要打阿富汗
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
同年12月27日,蘇聯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在政變中上台。當卡爾邁勒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武裝反對時,他要求並接受蘇聯援助,對反對派進行鎮壓,導致阿富汗戰爭的爆發。
(5)俄羅斯當時為什麼打阿富汗擴展閱讀:
戰爭結果
阿富汗戰爭曠日持久,歷時九年多,給阿、蘇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阿富汗有130多萬人喪生,500多萬人流亡國外淪為難民;蘇聯先後有150多萬官兵在阿富汗作戰,累計傷亡5萬餘人,耗資450億盧布;
削弱了國力,從而被迫改變其全球戰略,對國際戰略格局影響深遠。戰爭中,蘇軍使用大量先進武器,採取多種戰略戰術,但由於進行的是非正義戰爭,受到國際社會和蘇聯人民強烈反對。
⑹ 為什麼大家都要打阿富汗
確切地說,攻打阿富汗的國家主要是前蘇聯和美國。前蘇聯與美國發動的兩次阿富汗戰爭持續了近42年。直到今年8月,美國撤出了阿富汗,塔利班重新占據了喀布爾、控制了阿富汗。
那麼,為什麼前蘇聯和美國要發動攻打阿富汗的戰爭呢?除了有直接原因之外,還有其深層次原因。
直接原因:2001年9月11日,美國五角大樓、世貿大樓遭到本·拉登指使的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的撞擊。美國要求庇護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將其交出,遭到塔利班政權的拒絕。於是,美國決定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進行軍事打擊。
深層原因:中亞地區(通常是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五國)北可遏制俄羅斯,東可挾制中國,南可控制印巴,西可連接歐陸;若能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其勢力必將遍及整個歐亞大陸。阿富汗位於西亞、中亞和南亞的結合部,扼南北交通要沖,北接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巴基斯坦毗鄰,西部與伊朗交界。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中亞地區南部的重要屏障和橋梁。一旦美國掌控阿富汗,北上可以威懾俄羅斯、中國,西可鉗制伊朗,美國就可以通過進入阿富汗進而控制中亞。中亞裏海地區富含石油和天然氣,是中東以外的另一個相對集中的能源儲藏地。布希與其決策班子在制訂打擊阿富汗和反恐戰爭計劃的同時,也確定了美國要進駐中亞、爭奪中亞裏海石油主導權的計劃。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隨著美國軍事勢力的介入,美國在經濟方面的發言權會大大增加。
⑺ 蘇聯也是超級大國,1979年蘇聯為何出兵阿富汗
1979年12月25日,也就是西方聖誕節那一天,蘇聯10餘萬軍隊從六個方向進入阿富汗。由於事先一系列的准備,蘇軍在一周之內就佔領了阿富汗全境。對於蘇聯來說,出兵阿富汗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有一個問題很難說清楚,作為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為何要入侵阿富汗?
染指印度洋是蘇聯的另一個目標,在印度洋沒有合適的出海口,這一直是蘇聯的一塊心病。阿富汗的南方與巴基斯坦接壤,而巴基斯坦是印度洋沿岸的國家。蘇聯進入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很有可能會進一步染指印度洋。對於蘇聯出兵阿富汗的行為,美英法等國十分震驚。英法德等國擔心的是海灣的石油,而美國則考慮蘇聯是否有能力進入印度洋。這些西方國家開始支援阿富汗國內的游擊武裝,當時美國由於各種原因,在冷戰中中處於守勢。美國認為可以藉助阿富汗問題削弱蘇聯的國力,並且還可以圍堵蘇聯。最終阿富汗戰場確實牽制了蘇聯很大的精力,在80年代前期,蘇聯就已經放棄了染指伊朗和印度洋的計劃。
⑻ 蘇聯為什麼要入侵阿富汗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很多歷史事件,雖然歷經歲月,歷經歷史長河,但是直到現在,很多歷史內幕都難以讓人知道,為此成為很大的謎團。最典型蘇聯當年為何要發動阿富汗戰爭,讓自己陷入泥潭,到現在都是撲朔迷離,不被外界知曉。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想不明白,那麼蘇聯當年為何要打阿富汗戰爭呢?我們可能都想錯了,跟這三個國家有關。
所以其實對於蘇聯來說,阿富汗戰爭那是保護蘇聯安全,戰略上必須要打的戰爭。而且在蘇聯看來是一箭三雕,但是最終開打後,蘇聯卻發現,美國、伊朗、伊斯蘭世界,還有東方都聯合在阿富汗對抗蘇聯,為此讓蘇聯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最終拖垮蘇聯。
⑼ 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是為了什麼
因為阿富汗對蘇聯有重要的意義,並且美國的勢力已經滲透到阿富汗,所以為了牽制美國發展,蘇聯入侵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