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和俄羅斯是是什麼時候開始對立起來的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發表的「鐵幕演說」,用鐵幕一次攻擊蘇聯,呼籲反
對蘇聯,反對共產主義,此次演講被認為是冷戰的開端
此後的1947年3月12日,美國出台「杜魯門主義」。冷戰正式開始,蘇聯認為美國的「杜魯
門主義」是干涉別國內政。以美國,北約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
開始了長達44年的冷戰。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的領土以及軍事
力量,雖然俄羅斯已經無法與蘇聯相比,但是其畢竟是由蘇聯所遺留下來的,其所繼承的軍事
力量依然被美國所忌憚。
而美國為了保持自己一家獨大的局面,不斷給自己找假想敵,而作為世界上軍力數一數二的
俄羅斯,就是美國最好的選擇
② 720萬美元買走俄羅斯170萬平方公里領土,為什麼美國卻有苦難言
因為它成功地讓買家從大呼上當到歡天喜地,卻又讓賣家從喜笑顏開到捶胸頓足。
③ 美國與俄羅斯北極爭霸
8月2日,俄羅斯科考隊員乘微型深海潛水器,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並插上一面鈦合金造的俄羅斯國旗。這一舉動激起了北極周邊各國的強烈反對。美國指責俄國「企圖吞並北極」, 加拿大諷刺俄國是「作秀」。美加兩國還急派科考人員去爭奪地盤。億萬年來寒冷的北極罕有人至,為何突然變成了香餑餑呢?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這本是一個危及全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應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必須通過各國的合作來解決。但遺憾的是,一些國家卻置人類的前途和命運於不顧,自顧自地開始爭奪:為了在未來的權益分割中占據優勢,冰山還未消融,各國已未雨綢繆、搶先出手,火熱的爭奪戰開始上演。北冰洋地區蘊含的不可估量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正是目前沖突的根源之所在。
在世界范圍內,4個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第一是中東,包括毗鄰的裏海、黑海、紅海和波斯灣地區;第二是北美和南美之間的區域;第三個在亞洲和澳洲之間,包括蘇門答臘、婆羅洲和爪哇的島嶼,以及南中國海的大部分地區;第四是北極。 北極也是最後一塊沒有開發的寶地。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離我們很遙遠的北極今夏也經受了前所未有的熱浪襲擊。據了解,原來四季冰凍的北極冰山已經化凍,成為天然航運通道,專家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2050年北極大部分冰川融化。屆時,北冰洋上將出現一條航運新水道,即著名的「西北通道」,每年將會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通航,成為國際海運航線的一部分。北冰洋一旦通航,便可成為北美洲、北部歐洲和亞洲北部國家之間最快捷的通道。例如:華盛頓到莫斯科的北冰洋航線將比經過歐洲的航線要近1000多千米;從倫敦通向東京的海運線目前需繞道巴拿馬運河,如能穿行加拿大,那麼整個航程將由現在的2.8萬千米縮短為1.64萬千米。加拿大魁北克學院國際部教授拉塞爾說:「隨著北冰洋海冰消融和航海技術的不斷進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通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北方通道』將成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軸心航線』。」
北極的土地資源也是各國爭論的焦點。《聯台國海洋法公約》這樣規定:沿海國家可以將其海岸線外200海里的范圍劃為大陸架,並在此范圍內行使主權。顯然這一條款只能解決島嶼或陸地周邊200海里范圍內的爭端。而北極點周圍大片的海域沒有島嶼,因此這塊海域的爭端無法套用該條款來解決。在此問題上,沒有一種各國都承認和遵循的規范,所以處理起來無從下手。困此,解決沖突的關鍵在於完善有關的國際法和公約。有了一套各國都認同的國際規范,就為現有沖突的解決提供了保證。在這個方面,「斯瓦爾巴條約」可供借鑒。「斯瓦爾巴條約」也叫做《關於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條約》,是迄今為止北極地區唯一具有國際色彩的政府間條約。斯瓦爾巴群島自從1596年6月19日被發現後,其豐富的資源便引來了為數眾多的冒險家,他們先是捕鯨獵熊,後來漸漸轉向開採煤、磷灰石,石棉等礦產資源。各國「淘金者」之間逐漸產生了矛盾和沖突。為了調和各國行為、化解沖突和矛盾,維護共同利益,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瑞典、法國、義大利、荷蘭及日本等18個國家於1920年2月9日在巴黎簽定了「斯瓦爾巴條約」。到1925年,中國、前蘇聯、德國、芬蘭,西班牙等33個國家也參加了該條約,成為協約國。該條約使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北極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非軍事區。條約承認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該地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
參考資料:http://hi..com/%B3%A9%B0%B2%CF%A3%C3%DD/blog/item/b5ef8cc4b9ba10c839db4981.html
④ 美國,俄國,他們有領土糾紛嗎!
俄羅斯領土糾紛是靠近日本北海道的國後、擇捉、色丹、齒舞等四個島嶼.俄羅斯稱為千島群島,日本叫北方四島.二戰末期,二戰後,蘇聯佔領了這四個島嶼,並將居住在這些島上的1.8萬名日本人全部遣送回日本。1947年,蘇聯正式將這些島嶼並入其版圖,歸薩哈林州管轄。但日本不予承認,從而產生了日俄之間的北方四島領土之爭。美國太強大,蠻橫無理,就是有別人也拱手相讓了。
⑤ 俄羅斯和哪些國家有領土問題
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其為南千島群島),主要是指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間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個島嶼。北方四島在地理上屬於千島群島,因此,俄羅斯也稱其為南千島群島。目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其為南千島群島)被俄羅斯實際控制。
挪威、丹麥、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在北冰洋存在領海爭議。
豐富的自然資源:
北冰洋海島上的植物主要是苔蘚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島嶼上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動物以生活在海島、浮冰和冰山上的白熊最著名,被譽為北極的象徵,其它還有海象、海豹、雪兔、北極狐、馴鹿和鯨魚等。由於氣溫和水溫很低,浮游生物少, 故魚類的種類和數量也較少,只有巴倫支海和格陵蘭海因處在寒暖流交匯處,魚類較多,盛產鯡魚、鱈魚,是世界著名漁場之一。夏季在西伯利亞沿岸一帶鳥類很多,形成獨特的「鳥市」。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海域的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是地球上一個還沒有開發的資源寶庫,特別是巴倫支海、喀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島嶼以及海峽等地,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估計石油儲量超過100億噸。斯匹次卑爾根的煤儲量約80多億噸,煤層厚、質量優、埋藏淺,蘇聯和挪威已聯合進行開采,年產煤100多萬噸;格陵蘭的馬莫里克山的鐵礦,儲量20多億噸,系優質礦。此外,北冰洋地區還蘊藏著豐富的鉻鐵礦、銅、鉛、鋅、鉬、釩、鈾、釷、冰晶石等礦產資源,但大多尚未開采利用。 礦物 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沿岸地區及沿海島嶼有煤、鐵、磷酸鹽、泥炭和有色金屬。如伯朝拉河流域、斯瓦爾巴群島與格陵蘭島上的煤田,科拉半島上的磷酸鹽,阿拉斯加的石油和金礦等。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相當豐富,以靠近陸地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則越少。鄰近大西洋邊緣地區有范圍遼闊的漁區,遍布繁茂的藻類(綠藻、褐藻和紅藻)。海洋里有白熊、海象、海豹、鯨、鯡、鱈等。苔原中多皮毛貴重的雪兔、北極狐。此外還有馴鹿、極犬等。
交通運輸:
北冰洋系亞、歐、北美三大洲的頂點,有聯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線,地理位置很重要。目前北冰洋沿岸有固定的航空線和航海線,主要有從摩爾曼斯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北冰洋航海線和從摩爾曼斯克直達斯瓦爾巴群島、雷克雅未克和倫敦的航線。
北冰洋擁有聯系亞、歐、北美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線。隨著北極圈海域冰川不斷融化,新的海洋航道逐漸拓寬,也使得進行大規模能源開發成為可能。據統計,北極地區的石油儲量超過1億噸,未探明天然氣儲量佔全球儲量的1/3。由於全球變暖,北冰洋的冰加速融化,帶來了巨大的航運價值,再加上北冰洋資源豐富,挪威、丹麥、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在北冰洋存在領海爭議。2007年8月 2日,俄羅斯北極考察團在北極點附近成功下潛兩艘微型潛艇,並將一面鈦金屬國旗插在北極點下的海床上,以此來證明俄羅斯對該海域的主權擁有。對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此次俄羅斯潛艇選擇在北極點下潛不僅要展示俄羅斯開發和探測北極的能力,還要證明北極附近海域就是俄羅斯的領土范圍。」
中俄現在沒有領土爭端。中俄於2004年10月14日簽署了《中俄關於兩國邊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徹底解決了中俄邊界的所有遺留問題。 根據補充協定,雙方平分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中國收回近200平方公里國土。在撫遠三角洲部分,中國收回銀龍島和黑瞎子島主島西南部。這里主要是草場和濕地,建築和農場則全都在劃歸俄方的島東部。俄方將於協定簽署後陸續向中方移交歸還的地區。 2005年4月27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年5月25日,俄國斯聯邦議會上議院以157票贊成,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了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
至此,中俄邊界終於塵埃落定。
望採納,謝謝
⑥ 720萬美元,買走俄國170萬平方公里領土,為何美國人是有苦難言
美國人買回的是阿拉斯加州,之所以有苦難言,是這筆錢的金額實在是過於龐大,連美國也難以承擔。
阿拉斯加州原來是俄羅斯的,面積大約為170平方公里。在19世紀的時候,美國國務卿購買了阿拉斯加州。但是當時確實被民眾罵得很慘。
因為這兩個原因,美國買下了阿拉斯加州。在當時來看,這確實是一筆不合算的買賣。除了離美國近一點之外,當時的阿拉斯加州並沒有其他價值。但是沒想到在幾年後,發現了大量的礦產資源。所以美國的這筆買賣現在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
⑦ 俄羅斯和哪些國家有領土爭端
與日本的北方四島,與喬治亞的北奧賽梯,如果克里木半島也算的話,還和烏克蘭有領土爭端
⑧ 俄羅斯侵吞我們那麼多領土,而美國沒有侵吞我們任何領土,我們為什麼說俄羅斯是朋友,美國是敵人啊
美國從歷史到今天,在對盟友的援助上都是不遺餘力的,都符合中國人重情重義的價值觀。在歷史上,美國對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和衛國戰爭都是有過很大幫助的,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也有著巨大的貢獻(如二戰)。當今中國人所以對美國缺乏好感甚至充滿敵意,想必是與我們根深蒂固的政治灌輸和帶有偏見的媒體宣傳不無關系。
俄羅斯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對中國造成的傷痛恐怕要遠遠多於幫助,歷史上的不平等條約,領土侵略,新中國建立後的技術孤立等等。
當然各個國家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參與國際社會無可厚非,但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決定它是否值得我們去尊敬。自由民主是美國寫進憲法努力奉行的准則,當然美國也不可能在人權等各個方面都做到了盡善盡美,但他們這種文化這種理念還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
當然不管他們過去是傷害還是幫助過我們,我們都應該摒棄歷史前嫌,心懷感恩之心,互利互惠,真誠相待,使自由民主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至於樓主的問題,我臆想或許是出於政權的穩固,國家的安定,不適合接受過多美國自由民主特別是政治主張的輸出。
此外我也很贊同樓下那種比喻為魏蜀吳的制衡說
⑨ 美國與日本是同盟關系,為何美國欲在俄日爭議領土上與俄合建發電站
有利益關系。因為他們觸及到各自的利益的問題了,即使是同盟的關系,但是你要是侵害他的利益的話,他肯定是說不行的,然後,俄羅斯和美國,他們之間有能達成利益合作關系的話,那美國完全可以不顧日本的背後關系與俄羅斯合作,這本來就是哪有利益,他就趨向於那邊。
有些事看似一頭霧水,懵懵的,但國際條約明明白白的就在那裡擺著呢,你說不了假話,你的抗議只能證明,你想有法不依,對此美國人也是洞若觀火的,因此才有了合建發電站之事,發電站事小,美國態度事大,合建的意義在於美國對北方四島的一個實際再認定,確認此乃俄羅斯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