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概括的說一下俄羅斯的農業情況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面積1707.54萬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勢西低東高,東歐大平原一部分(又稱俄羅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處於其西部和中部,平原面積約佔全俄面積的1/2。農業用地平坦、肥沃、規模大。遼闊的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廣袤的土地和多樣的氣候為俄羅斯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物質基礎。據統計,目前俄農業用地面積為2.2億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約為1.34億公頃,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8%。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水稻等,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糧食、小麥、葵花子、馬鈴薯的產量均居世界前五位。養殖業中,雞蛋、牛奶、羊毛產量也位列世界前列。總體上,現階段俄糧食生產基本可以滿足國內需求,還可部分出口。但畜產品及蔬菜水果生產還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還需依賴進口。
B. 養殖業的發展前景
養殖業是指用放牧、圈養或者二者結合的方式,飼養畜禽以取得動物產品 或役畜的生產部門。它包括牲畜飼牧、 家禽飼養、經濟獸類馴養等。養殖業的主要特點和要求是:改良育肥牛它的擴大再生產同各類畜禽內部的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有十分密切關系。因此,保持合理的畜群結構,對加快養殖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養殖業的發展前景介紹:
一、養殖業的發展前景之發展特種養殖的必要性
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吃膩了大魚大肉,便產生了獵奇嘗鮮的要求,使畜牧養殖產品的需求量增大,這是推動了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前景的前提。
2、人們的生活富足了,艘里有了閑散資金,投資其它行業報酬小,投放到畜牧養殖業中報酬很高,這是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前景的保證。
3、受特種養殖效益的驅使和媒體的宣傳報道以及一些共司的炒作,促使一些迫切希望發財致富的人們難奈寂寞,紛紛伸手一試,這是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前景的動力。
4、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和城市下崗人員增加,為解決農村閑雜人員城市下崗人員的就業問題,有頭腦的行政領導便把目光轉向畜牧養殖業,以此來解決剩餘勞動力問題,這是這是特種養殖業的發展前景的優勢。
二、養殖業的發展前景之發展特養應注重的問題
盡管畜牧養殖的前景如此廣闊效益如此誘人,但養殖者也不要為此沖混頭腦,而要要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具體的還應注重以下幾點:
1、要以市場為導向。畜牧養殖市場變幻莫測,養殖者一定要先找准市場,做好市場調研,不能先上馬,後找市場。養殖品種價格定位要准確,要有市場風險意識。在養殖過程中,還要密切關注市場動向,注重市場的周期性變化,及時掌握畜牧養殖市場的動態與行情走勢。
2、規模要適度,要量力而行。發展畜牧養殖業沒有規模不行,但也不可貪大求洋,養殖規模要適度。因發展畜牧養殖業投資大,市場需求量小大,不少畜牧項目是短期行為(繁殖、育肥),所以應採取滾動發展的方式。
3、注重學習養殖技術。特養不同於普通飼養,養殖技術一般都要求比較嚴格。因此,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是促使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鑒於畜牧種類多、范圍廣,而且很多動物人工馴養的時間長。因此,養殖者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使自己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包括良種選擇、飼料配製、飼養治理、配種繁殖及疫病防治等,並應用於生產實踐,以提高生產水平和養殖效益。
4、發展畜牧養殖業,但靠養者獨行不行,還需要有關部門牽頭、倡導、推廣,走產加銷一體化之路,這樣才能使畜牧養殖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確保養效益。
5、要實現畜牧養殖的規模化高效生產的理想目標,首要問題是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冷靜的分析畜牧業現狀和制約發展的不利因素,確立生產體系和發展方向,依市場規律組織和生產。在畜牧養殖生產中推廣應用規模化高效生產配套技術,將會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
三、養殖業的發展前景之畜牧飼養效益分析:
肉牛養殖
發展前景好肉牛市場長期看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牛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於物價上漲的因素,我國牛肉價格上漲空間還是存在的。
目前國際國內肉牛市場需求正旺,中國肉牛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明顯增強。我國高檔肥牛肉在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和中東國家十分暢銷,市場潛力巨大。 近年來農民紛紛外出打工,農戶養牛不但下降,而市場對牛肉的需求量增加,飼養成本上升又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肉牛繁殖周期長等原因,今後幾年肉牛養殖仍然持續看好,養殖戶不要錯過機會。
肉牛早熟,抗病力強,繁殖力高,周轉快,一般當年產犢牛當年就可屠宰受益。牛憑借強大的采草能力和發達的瘤胃,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秸稈等粗飼料,飼養成本較低。如對8月齡~12月齡的牛進行快速肥育,3個月每頭牛就可贏利600元~1200元。行家預測,今後幾年肉牛養殖業將是一項全國性的深度開發,規模養殖,綜合加工,出口創匯的黃金產業。
養羊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近幾年來,羊肉獨占食品「賣方市場」的優勢,價格始終處於攀升的態勢。飼養1隻母羊一般年產2胎(每胎2隻~4隻),每年可獲利600元~800元。加入WTO後羊肉、羊絨出口有很強的競爭優勢,我國地方優良品種因飼養環境和獨特的風味,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肉羊養殖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養羊業以其投資少、見效快、技術易掌握,收入穩定等優勢,更適合貧困地區發展。
肉用驢肥育,就是科學地應用飼草飼料和管理技術,以較少的飼料和較低的成本,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高的產肉量和高質量的肥育肉驢。要使驢盡快育肥,給驢的營養物質必須高於正常生長發育需要,所以育肥又叫過量飼養。
C. 現在創業 養殖業前景怎麼樣 投資大嗎 需要什麼技術啊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養殖業發展前景:1、特種養殖業發展前景:特養是保證野生動物滿足人類需求的適宜途徑:由於各種原因,野生動物資源銳減,原來單純依靠野生動物提供的資源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如麝香等名貴葯材以及一些供人們食用的野生動物,其惟一出路是人工養殖。
養殖業發展前景: 2、特種養殖業發展前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的逐步地發展,要求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特種養殖的行業,也必將逐漸的從傳統的副業、輔業中逐漸地脫離出來,而將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傳統的畜禽養殖,必將逐漸地走向規模化、集團化、一體化和現代化。而相對比較弱小、並且覆蓋面很寬的特養業,就需要很多的人員、單位來進行專業、深入、系統地從事和完善這個產業。特種養殖業發展前景的蓬勃發展,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養殖業發展前景:3、特種養殖業發展前景:中國農村目前適宜發展特養:我們國家的人口眾多,並且農業人口佔到很大的比例。通過中國多年的改革開放以來,農業人口的主要收入來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逐漸從傳統的種植業為主的勞動、創收模式,逐漸的發展成為以種植業、畜牧業和外出務工為主的勞動、創收的模式。
養殖業發展前景: 4、特種養殖業發展前景:特種養殖的前景廣闊: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的生活水平逐漸地提高,對一些原來生活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不敢想、不能奢望的潛在需求,現在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而特養的終端產品,大部分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這些特殊的需求的。比如食用為主的鮑魚、海參、小香豬、鴕鳥、孔雀、蛇等;以葯用為主的鹿茸、熊膽、蠍子、麝鼠等;以服飾、裝飾為主的貂皮大衣、狐狸毛條、貉子毛工藝品、絨類壁毯;觀賞用的金魚、藏獒、小寵物豬、蟈蟈等。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特種養殖行業的前景將更加的光明。
養殖業發展前景:發展時應注意的問題
1、養殖業發展前景::正確的心態:「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任何的收獲都是靠我們用勞動去換來的。高回報的東西,其風險也大。特養也是如此。發展特種養也必須要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付出。如果想通過特養「一夜暴富」是不以的。
2、養殖業發展前景::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地理和人文環境,選擇適宜自己發展的特養項目。不要被一些人或宣傳、廣告所迷惑。比如在北方就適宜養對冷資源要求強烈的毛皮動物,而在北方就不適宜飼養蛇、鱉等要求空氣潮濕的動物。
3、養殖業發展前景::科學飼養:每一種特養動物都有各自獨特的一些生活習性。也就決定了其對飼料、飼養、管理、用葯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從事特養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這種特殊性,一定要按照該物種的特性去科學飼養。如果盲目地照搬其他物種的飼養方法,就可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損失。在飼料方面尤為注意!
D. 俄羅斯地廣人稀,畜牧業非常發達對嗎
畜牧業不發達,不對的,希望採納
E. 農奴制改革後,為何俄國的副業迅速發展呢
19世紀30到50年代,俄國農奴制發展如同秋後夏蟬一般走到了盡頭,廢除農奴制是俄國當時迫在眉睫的政策。
(農耕生活場景)
借用老子的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外出務工的流動人口越多,固然能使流入地的經濟有所改善,可也造成了流失地勞動力的短缺,破壞了兩地的勞動力結構,從而使地區人口分布差異大,直接和間接地造成各地經濟發展狀況不一。
副業,之所以稱為"副",代表著它對農業經濟只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盡管如此,它已經成為俄國廢除農奴制後的農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若沒有副業,專門以地為生,恐怕農民的生活條件將更加艱苦,農業經濟的處境也更加艱難,俄國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會更加緩慢。所以,副業的興起帶動了社會的進程,是成為俄國跨入現代社會、促使農業經濟進步的一大助力!
F. 養殖業發展前景
養殖業發展前景
1、養殖業發展前景:豬的養殖
豬肉是我國居民的主要肉食品,豬肉需求量年年看漲。前段時間雖然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豬價下跌,但至少還是平穩的。雖然後來又受"豬流感"陰影的影響,但現在情況已經穩定,豬肉的剛性需求不會大幅度下跌,豬肉市場穩定。受養豬效益的驅動和國家對生豬生產政策扶持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養豬生產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但可繁母豬數量不足,仔豬和飼料價格昂貴,還有疫情等問題,仍然制約著生豬養殖的發展。所以預計,今後兩年內生豬市場不會供過於求,豬價仍會高過成本價,維持在一定水平。
2、養殖業發展前景:肉鴿養殖
近年來,雖然肉鴿生產穩中有升,但仍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僅廣東、上海、海南、江蘇和港澳等地年需乳鴿就達1億只以上,且以白羽王鴿為主;年出口凍乳鴿約2000-5000噸,也會有進一步發展空間。拓展國際市場的關鍵在於肉鴿與肉鴿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
3、養殖業發展前景:肉牛養殖
牛肉味道好、營養價值高,市場價格也是比較高的,而且由於物價上漲等因素,牛肉價格還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目前國際國內肉牛市場需求正旺,中國肉牛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明顯增強,我國高檔的肥牛肉在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和中東國家十分暢銷,市場潛力大。不過肉牛飼養成本的上升、肉牛繁殖周期長等原因,使之存在一定風險。但近年來,農戶養牛規模有所下降,但市場對牛肉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今後幾年肉牛養殖仍然持續看好。
4、養殖業發展前景:鵪鶉養殖
近幾年來,由於鶉肉蛋的營養價值高、價格適中等原因,內需市場擴展很快,也被民眾普遍接受;至於外銷市場由於質量與安全性等原因,活貨大量出口仍有一定困難,但罐頭食品出口仍有一席之地。
5、養殖業發展前景:羊的養殖
近幾年來,羊肉價格始終處於攀升的態勢,羊絨、羊毛也有穩定的市場需求,羊的養殖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從肉羊養殖前景來說,1、羊肉成為一種理想、安全的肉類替代品,羊肉的消費量和出口量呈直線上升趨勢。2、羊肉價格穩定,市場平穩。從近10年的養殖市場分析看,豬、雞等的行情均不穩定,價格經常大起大落,而羊的銷路看好。由於肉羊繁殖相對緩慢,數量的增加與市場需求增大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使之成為廣大農民投資小,效益穩的養殖項目。3、羊肉產量的下降,消費量的增加,導致羊肉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G. 去俄羅斯搞養殖掙錢嗎
大毛子的主食是小麥和馬鈴薯以及其他的麥類如黑麥、大麥等這些比較耐寒的,成品主要是麵包(著名的列吧)以及面製品和酒。大毛子的肉食主要來源於山中捕獲的各種禽獸。俄羅斯地廣人稀,物產資源豐富,人工養殖業極不發達。市場空間極小。
一斤狗肉在中國是20元左右。而在俄羅斯8RMB不到。所以養殖的東西在俄羅斯賣不劃算,而拉到國內來關稅又非常重。
養殖巴巴網提供 望採納
H. 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狀況
俄羅斯遠東地區部分已經開發,但是大部分沒開發,那是因為遠東地區是俄羅斯的重要後備儲備區,未來發展潛力很大,發展起來對中俄有好處
I. 中俄農業合作前景如何
世界盃期間,十萬只搭乘中歐班列出征莫斯科,支援世界盃賽事的「小龍蝦」在給世界各地的球迷帶來美味享受的同時,還反映了中俄兩國背後的農業合作潛景。
除了小龍蝦外,俄羅斯還從中國進口大量的農漁產品。2016 年, 在俄羅斯對中國農產品進口額中, 魚、食用蔬菜、食用水果、肉及魚等製品、蔬菜及水果等製品所佔份額均超過了10%。
其中魚類進口中最出名的是魚子醬,魚子醬是俄羅斯的特產,但是近年來,隨著俄羅斯漁民對黑海地區鱘魚的過度捕撈,魚子醬的產量在下降,大量的中國魚子醬進入俄羅斯市場。
根據俄羅斯海關總署的統計,2015年俄羅斯從中國進口了743.5千克魚子醬,而2016年達到3.9噸。在蔬菜類中,以冷藏蔬菜、鮮蔬菜以及干菌為主,如大蒜、白菜、西紅柿、木耳、茶樹菇、香菇等;水果以蘋果、橘子、柚子、梨為主,例如,2017年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蘋果為10.27萬噸。堅果以核桃和松仁為主;肉類以鮮冷凍豬肉、鮮冷凍兔肉等為主。
中俄農產品貿易比較活躍的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地區。歐洲地區雖然農業比較發達,卻和中國相距較遠,而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農產品,2017年小麥累計進口442萬噸,玉米283萬噸,而2017年俄羅斯前十個月的小麥出口量就達到2450萬噸,僅2017年1月份俄羅斯玉米出口50.3萬噸。
但是,俄羅斯雖然是小麥出口大國,生產基地則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包括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出口目的國主要是北非和中東,與中國相距較遠。未來,世界盃「小龍蝦」搭載的中歐班列可以為俄羅斯歐洲糧食產區的農作物運到中國提供方便。
中俄農業合作水平較低,但發展潛力較大。2018年6月8日,中俄兩國元首會晤期間簽署的《聯合聲明》也提出深化兩國農業領域合作,逐步開放市場,積極在農業投資、農產品貿易與加工、漁業、農業科技等方面務實合作。未來,兩國應該為農業合作提供更多便利,利用區域優勢加強俄羅斯遠東和中國東北地區農業區域合作,利用中歐班列為歐洲主要糧食產地與中國市場對接提供方便,使農業成為兩國經濟合作的新增長點。
J. 養殖業前景怎麼樣
1.養小型草食動物 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起來的果子狸、竹鼠(冬芒狸)、毛絲鼠、小靈貓、野兔、獺兔、麝鼠、海狸鼠、紫貂和肉兔等,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些動物的共同特點是以草食為主,需精料較少;繁殖周期短,產仔較多;飼料易得,容易飼養;疫病較少,易於管理;設備簡單,投資不大。同時,肉產品營養豐富,而且葯用或皮革用的價值很高。例如,飼養竹鼠,每隻每天僅需粗料200-250克和精料20-25克。一對成年竹鼠每年可循環繁殖仔鼠20-30隻左右。飼養3-4個月,每隻體重可達1.5-2千克。目前,廣州地區的市場價為每千克80-100元。此外,竹鼠的內臟器官還可以加工成高檔生化葯品,使整體效益倍增。所有這些小型草食動物,只要不人為的「炒種」、「倒種」,又進行綜合加工利用,其發展前景應該看好。
2.飼養高產奶牛 發達國家每人年消費奶量都在300千克以上,世界人均消費奶量也有94千克,而我國人均僅為8.4千克,湖南長沙人均只有0.38千克,國內外相關何其懸殊!入世後,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奶業必將有一個高速度的發展。目前,國家正在推行「學生奶」計劃。如果每個中小學生每天喝一杯牛奶,則我國每年牛奶產量就得翻番生產。在我國,飼養一頭高產奶牛,年產奶量可達7噸,其料奶比僅為0.25:1,每頭奶牛年產值為1.3萬元,純收入為8000元左右。如果一個農戶年飼養10頭高產奶牛,一年可收入8-10萬元。一頭奶牛就是一棵「搖錢樹」。因此,在大中城市及其郊區縣(市),大力發展奶牛飼養業,再把奶產品綜合加工搞上去,其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3.種草養鵝 鵝是草食家禽,在河、湖、沙灘洲地或林間空坪隙地以及荒山坡地等地方,種植優質牧草,發展養鵝業,是一項很有前途的養殖業。鵝最喜歡吃的優質牧草有苜蓿、三葉草、黑麥草、蘇丹草以及近些年來從國外引入我國的矮象草、扁穗牛鞭草、雜交狼尾草、魯梅克斯、俄羅斯菜和串葉草等。這些牧草一般每年每公頃產鮮草為10-20噸,甚至有的多達100-200噸。同時,營養價值也很高,一般粗蛋白含量高達15%-20%左右,是喂鵝的優質飼草。一般每667平方米(1畝)可養鵝200-250羽,每羽鵝飼養70-80天,平均體重可達3.5千克左右,而每羽鵝生產成本約為13-15元。據目前市場價,活鵝銷售價為每千克8-10元,則種草養鵝每畝產值為5600-8750元,平均約為7200元。除去成本,每畝純收入約4200元。如果再進行綜合加工利用,生產鵝肥肝、鵝掌、烤鵝以及用羽毛加工成羽絨服等,其經濟效益將成倍增加。
4.飼養名優土雞 從國際市場情勢看,我國一般肉雞(特別是從國外引進的肉雞品種)產品沒有競爭能力,即使在國內市場也未必十分行銷。但是,在國內市場上,農戶家養的土雞,被老百姓所稱的「洋雞」、「飼料雞」卻要搶手得多。例如,在廣東市場上一般肉雞每千克為9元,而名優土雞(如草雞、烏骨雞)是每千克18元,相差一倍。我國各地有許多名優土雞品種(如烏骨雞、草雞、三皇雞、桃源雞、綠殼蛋雞等)都是發展土雞養殖業的優良品種資源。這些品種的肉、蛋產品一直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走俏,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據報道,用5%-15%的穀粒(或麥粒)飼養土雞,再補喂15%-20%青綠多汁的嫩飼草,並讓其放牧食蟲蟻等食物,飼養90-100天,每隻土雞重可達1.5-2.0千克,每隻可獲純利8-10元。如果一個農戶每批飼養土雞1000隻,每年交叉飼養6批,如果銷路有保證的話,則年純收入為4.8-6.0萬元。
5.飼養改良山羊 近些年來,我國農區大力發展山羊飼養業,許多農戶大發「羊財」。我國農區有許多優良地方山羊品種,例如南方的成都麻羊、貴州白山羊、雲南龍陵山羊、廣西都安山羊、福建福清山羊、廣東雷州山羊、湖南馬頭山羊和濟陽黑山羊等。所有這些山羊都是發展山羊養殖業的優良品種資源。雖然地方良種山羊都具有適應性強和耐粗飼等優點,但卻有體形矮小、生長速度慢和繁殖性能低等缺點,故經濟效益有限。如果通過引進國外大型肉用山羊(如波爾山羊)進行雜交改良,生產肉用商品山羊,則經濟效益可以成倍增加。近年來,不少地方引進原產於南非的肉用山羊——波爾山羊進行飼養繁殖,並與本地山羊進行雜交改良,取得了明顯成功。波爾山羊成年體重,公羊為84.5-90千克,母羊為75.5-80千克,一年多胎,一胎多糕,平均年產羔羊3.6隻,母羊產羔率為207.8%。據報道,波爾山羊與魯北山羊雜交,商品羊日增重180-220克,比本地羊快一倍。9月齡的公、母羊體重分別達46.4%千克和39.3千克,平均比本地羊提高58.4%左右。飼養一隻波爾山羊,每年產值可達500-700元,純收入增加300-400元。飼養一隻波爾山羊雜交山羊,其經濟效益比養2-3頭豬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