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芬蘭有多少成員
芬蘭人(Finnish,Finn),北歐民族之一。約519萬人(1978),其中有442.5萬人分布在芬蘭,占該國人口93.1%;其餘76.5萬人分布在瑞典、挪威、俄羅斯、德國、美國和加拿大。
⑵ 俄羅斯一共有多少個民族
俄羅斯境內生活著多達176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大的民族人口過億,小的民族人口不足1000人。俄羅斯族是國內最大的民族,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1.5%。其他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萬的有15個,韃靼族是最全國人口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有550萬,主要居住中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及周邊地區。其他比較大的民族有烏克蘭族、楚瓦什族、巴什基爾族、白俄羅斯族、莫爾多瓦族、日耳曼族、烏德穆爾特族、馬里族、哈薩克族等較大的民族群體。車臣族是俄羅斯聯邦境內第五大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主要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境內。
關於哥薩克。哥薩克並不是一個民族,是指從15世紀開始逃亡到頓河流域的破產農民和農奴及其後代。哥薩克主要以捕魚、狩獵為生,後來逐漸定居,並開懇土地,以耕種為主。當年的哥薩克以勇敢、剽悍、酷愛自由著稱,他們組成軍事公社,擁有自己強悍的軍隊。如今哥薩克只是一個歷史名詞了,已經不存在當初意義上的哥薩克了。
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日耳曼、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
⑶ 芬蘭有多少人口
552萬。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瑞典語:Republiken Finland),簡稱芬蘭(芬蘭語:Suomi,瑞典語:Finland),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
國土總面積33.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地形地貌
芬蘭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亞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為200~300米的冰磧丘陵,沿海地區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長距離達1157公里,東西最寬為542公里。芬蘭擁有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赫爾辛基,僅次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芬蘭被譽為「千湖之國」,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芬蘭地勢平坦,拉普蘭北部地區位於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為芬蘭最高點。
芬蘭最長的河流是凱米河(Kemijoki),長512公里。島嶼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蘭半島南岸地區,著名的有奧蘭群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芬蘭
⑷ 俄羅斯有哪些民族
俄羅斯有1.431億人(截至2012年4月1日)。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7%,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巴什基爾、楚瓦什、車臣、亞美尼亞、阿瓦爾、摩爾多瓦、哈薩克、亞塞拜然、白俄羅斯等族。俄語是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俄羅斯境內生活著多達176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其中最大的民族是俄羅斯族,人口1.198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1.5%。其他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萬的有15個,韃靼族是最全國人口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有550多萬,主要居住中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及周邊地區。其他比較大的民族有烏克蘭族、楚瓦什族、巴什基爾族、白俄羅斯族、莫爾多瓦族、日耳曼族、烏德穆爾特族、馬里族、哈薩克族等較大的民族群體。車臣族是俄羅斯聯邦境內第五大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主要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境內。主要少數民族
有韃靼、 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日耳曼、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 俄羅斯境內生活著多達176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其中最大的民族是 俄羅斯族,人口1.198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1.5%。其他 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萬的有15個,韃靼族是最全國人口最大的 少數民族,人口有550多萬,主要居住中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及周邊地區。其他比較大的民族有烏克蘭族、楚瓦什族、巴什基爾族、白 俄羅斯族、莫爾多瓦族、 日耳曼族、烏德穆爾特族、 馬里族、 哈薩克族等較大的民族群體。 車臣族是俄羅斯聯邦境內第五大 少數民族,信奉 伊斯蘭教,主要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境內
⑸ 俄羅斯民族構成是什麼
俄羅斯有一共有194個民族構成。除主體民族俄羅斯人外,全國還有193個少數民族。
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人、克里米亞韃靼人、楚瓦什人、巴什基爾人、車臣人、亞美尼亞人、哈薩克人、摩爾多瓦人、白俄羅斯人、阿瓦爾人、烏德穆爾特人、亞塞拜然人、馬里人、日耳曼人、卡巴爾達人、奧塞梯人、達爾金人、猶太人、布里亞特人、雅庫特人、庫梅克人、印古什人、列茲金人、科米人、圖瓦人等。
俄羅斯主體民族是俄羅斯人。俄羅斯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約有1.4億人。其中約1.16億生活在俄羅斯,約2000萬人生活在俄羅斯的鄰國。約300萬人生活在世界其它地區,主要在西歐、美洲,此外還有東歐、亞洲和其它地區。
俄羅斯人的起源
現代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基因分析證明現代俄羅斯人與波蘭人或烏克蘭人沒有多少區別(因為父系都被瑞典人換過血)。
北歐的俄羅斯人和芬蘭-烏戈爾人也有許多基因類似處(現代芬蘭人也是原始芬蘭人跟瑞典人的混血)。芬蘭-烏戈爾人曾經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北地區生活,在斯拉夫人北遷的過程中他們有些被同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俄羅斯
⑹ 介紹一下芬蘭
芬蘭是沒有預科的,也沒有語言學校,
對於自費留學生來說,
去芬蘭留學如果沒有雅思5.0以上的成績是不可能得到簽證的!
芬蘭在北歐幾個國家中花費最少,一年大概3——4萬人民幣左右,
如果不打工的話,讀個本科大概要花10——15萬!
芬蘭不是很好打工,特別是中小城市,幾乎沒有打工機會,
赫爾辛基能好點,主要是暑假(3個月假期),打工機會多些!
如果暑假去大城市,3個月假期差不多能吧一年的生活費賺出來,
就算一年的賺不出來,半年的也100%能賺出來!
12,13萬如果打工的話,應該是足夠了,甚至多了,
很多人只花了,5,6萬塊錢!
⑺ 俄羅斯人都在哪些國家分布
俄羅斯族主要分布在東歐、中亞等地區,在外國的俄羅斯族目前大部分生活在從蘇聯分離的各個國家,烏克蘭有8,334,000人,哈薩克 4,480,000人,白俄羅斯1,142,000人,拉脫維亞 646,567人,烏茲別克620,000人,吉爾吉斯斯坦604,000人,愛沙尼亞344,280人,立陶宛220,000人,摩爾多瓦202,000人,亞塞拜然144,000人,土庫曼142,000人,塔吉克68,200人,喬治亞67,671人,亞美尼亞14,660人。
俄羅斯族在俄羅斯周邊國家的分布:
蒙古60,000人,芬蘭33,401人,羅馬尼亞30,000人,中國15,600人,保加利亞15,595人,日本 6,000人,捷克5,062人,土耳其3,514人,波蘭3,244人。
當然,很多俄羅斯族人也移民到了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地,這些就不一一敘述了。
⑻ 芬蘭人屬於哪個民族
在歐洲各民族當中,芬蘭人的確是一個異數。他們的語言文化同其他多數歐洲人有著不小的差別。芬蘭語屬於烏拉爾語系,而絕大多數歐洲民族屬於印歐語系;芬蘭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表現出了同日爾曼遠古神話頗具差異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情趣;芬蘭的一些「特殊的」風俗習慣--比如蒸汽浴--也往往成為人們談話的資料。甚至於在相貌上,也有很多人認為芬蘭人與他們的鄰居們(比如瑞典人,俄羅斯人)長得很不相同,雖然這很有可能是心理作用。i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並不發達,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們也無瑕去考慮語言學;文藝復興之風吹到北歐之後,一些人開始意識到了芬蘭語同匈牙利語之間的相似性;殖民時代以來,隨著東西方交往的增多,歐洲學者們進一步認識到,與大多數歐洲語言差別甚大的芬蘭語和匈牙利語,不但彼此相似,而且同北亞的一些語言之間頗具相通之處。鑒於此,十八十九世紀的語言學者傾向於將芬蘭語,匈牙利語,突厥語,蒙古語,滿語,等等,統統列入一個大語系,即所謂「圖蘭語系(Turanian Family)」。人們由此推斷,芬蘭人的「根」在亞洲。這個推斷其實是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設的基礎上的:操相似語言的民族之間勢必存在密切的血緣關系
一兩百年前,「圖蘭語系」這一概念的倡導者以匈牙利知識分子為主,其政治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匈牙利此時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之下,強調「圖蘭」,就是強調匈牙利民族的獨特性,以及它同土耳其之間的共性。這種獨特性可以用來激發本族人的獨立熱忱;同突厥蒙古這些「偉大的游牧民族」扯上關系,也可以大漲志氣。時至今日,盡管匈牙利早已同奧地利分離,匈牙利國內仍有一些人秉持這些主張,藉以強調自己祖先的偉大和光榮。然而,今天的「圖蘭」,早就不再是匈牙利人的專利,它已經成為了「泛突厥主義」的代名詞,為中國西北邊疆的某些「民族獨立運動人士」所鍾愛。當然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和芬蘭人沒多少關系。
作為一個染上了濃厚政治色彩的不成熟概念,「圖蘭語系」在學術界的生命到了二十世紀早期就終結了(盡管它在政治上還有被利用的價值),這要歸功於著名的芬蘭語言學家蘭司鐵(Gustaf John Ramstedt,不知是不是Linda Ronstadt的親戚)。經過細致的學習,比較,和研究,蘭司鐵終於發現了阿爾泰語系和烏拉爾語系之間的本質差異,於是這兩大語言系統就此分家。當前的阿爾泰語系包括突厥語,蒙古語,滿語(有人--諸如蘭司鐵本人--認為,朝鮮語也應包括在內);烏拉爾語系包括芬蘭語,匈牙利語,愛沙尼亞語,拉普語,涅涅茨語,以及當今俄國境內烏拉爾山脈兩側的一些小語種。根據現代語言學的分析,烏拉爾山脈一帶應當是烏拉爾語系的發詳地(這個名字也由此而來)。從此,芬蘭人和匈牙利人的起源地就被定位在了烏拉爾山區,也就是歐亞兩大洲的交界處
(插句題外話,事實上,早在十九世紀中期,奧匈帝國正式建立以後,多數的匈牙利上層人士就對「圖蘭語系」這一說法失去了興趣,因為此時他們已經從哈布斯堡皇室那裡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分享對奧匈帝國境內那些非奧非匈的諸多民族的剝削與壓迫,比如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人,羅西尼亞人(烏克蘭人),羅馬尼亞人,等等。有關這個故事的「溫情版」,請參見歐洲大片,<茜茜公主>的第二部
然而上述這一切依然是建立在語言的基礎之上的。對於芬蘭人血管中流淌的紅色液體,人們仍沒有直接證據來判斷它的源頭。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分子人類學終於對此問題給出了一個更有道理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則是建立在堅實的自然科學--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基礎之上的
眾所周知,男性的精子可以分為兩大類,X精子和Y精子,前者產生女孩,後者產生男孩。由Y精子當中的獨有的Y染色體而產生的男性後代,會把Y染色體繼續傳給再下一代的男性;而X精子當中由於不包含Y染色體,其所產生女性就不可能再傳遞Y染色體。通俗地講,Y染色體是「傳男不傳女」的。此外,Y染色體內部的DNA序列還會發生突變,突變也會被男性後代遺傳下去,擁有相同Y染色體突變的男性,顯然是應當來自於同一父系祖先。故此,通過對某個民族的男性的Y染色體的檢測,可以確定這個民族父系直系祖先的起源,以及該民族同其他民族之間的關系(僅就父系血統而言
芬蘭人的Y染色體主要由三種突變型組成:N(65%),I(20%),和R1a(10%)。其中的R1a和I,在中歐和北歐的其他民族當中都有顯著分布,而佔了壓倒優勢的N,則主要局限在東北歐。芬蘭人是歐洲境內唯一的一個N型Y染色體佔到一半以上大民族。有趣的是,一貫被認為是芬蘭人的近親的匈牙利人,其中的N型Y染色體卻很少
據分子人類學的當前研究,N型Y染色體同R1a型和I型都是遠親,也就是說,它們在很早以前(四至七萬年前,這個數字很不精確,不同的文獻之間的出入也很大)就分道揚鑣了。因此,芬蘭人男性直系祖先當中的近三分之二,都與中歐,西歐,南歐諸民族(德意志,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義大利,等等)很不相同。然而,分子人類學研究同樣顯示,盡管N型本身在東亞各民族當中所佔的比例都不是很高,但是它的近親,O型, 卻是亞洲東部出現頻率最高的Y染色體。N型和O型的分家大約是一萬五千到三萬五千年前的事情(這個年代同樣不準確),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此二者可謂是「親兄弟」。當前,中國漢族人當中的O型大約佔四分之三左右,朝鮮人當中的O型大概也是這個比例,日本人當中的O型佔了將近一半兒(不同學者和不同單位所進行調查統計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故此這些「比例」並非很精確,還有待於修正);在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人口當中,O型都占據著壓倒多數。對於過去曾經被認為是芬蘭人的「近親」的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特別是突厥人和蒙古人當中,無論是N型還是O型,都不是該民族Y染色體的主流(只有在滿族人當中,O型佔了約55%,N型則佔10%左右
兩年前,<歐洲人類遺傳雜志>上發表了愛沙尼亞學者Rootsi的一篇論文,該文章對於N型Y染色體的分布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起源於東亞地區--很可能是印度支那半島西北部的滇緬交界處--的N型Y染色體,連同其男性主人,經過了一個逆時針的向東向北再向西的漫長遷徙擴散過程之後,最終於一萬多年前到達了波羅的海沿岸,構成了芬蘭,愛沙尼亞,拉普等民族的父系直系祖先的主流。馬馬虎虎地講,芬蘭人可以被認為是東亞-東南亞各民族的遠走高飛的堂兄弟
然而這個問題肯定不會到此為止,隨著分子人類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以及它同現有的歷史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的交融,互補,和貫通,再考慮到政治因素對其不可被排除的影響(說句難聽話,歷史學也許就是政治的婢女,如同托馬斯 阿奎那老人家所說的「哲學是神學的婢女」一般),新的發現和新的理論會被提出,現有的答案將被修正乃至否定,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⑼ 芬蘭有哪些民族
芬蘭語諸民族除芬蘭人外,還包括愛沙尼亞人、卡累利阿人、科米人、烏德穆爾特人等。芬蘭人的人口無法作為一個民族進行統計,只是芬蘭國內的人口加上說芬蘭語的海外人口,包括還能使用或已經不能使用芬蘭語的後代
⑽ 芬蘭的面積有多大,人口多少
【國名】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國名釋義】意為「湖沼之國」
【面積】33.8145萬平方公里。
【人口】523.66萬人(2004年底)。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 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餘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冬季戰爭後大約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戰爭賠款、失業問題以及對芬蘭保持獨立前景的不確定曾導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離開芬蘭。而到了1990年代,芬蘭又開始接收大批難民與移民。
【首都】 赫爾辛基(Helsinki),人口55.9萬人(2004年底)。夏季平均氣溫16℃,冬季平均氣溫-5℃。
首都赫爾辛基素稱「波羅的海明珠」,是一座 花園般現代化都市,街道寬闊,商業繁榮,現代建築和中世紀建都具濃郁的民族特色,市內眾多的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吸引著各地遊人。
【國家元首】 總統塔里婭·哈洛寧(Tarja Halonen,女,社民黨人),2000年3月1日就任。2006年3月1日連任。
【重要節日】獨立紀念日(12月6日)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徵藍天。芬蘭有三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系。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里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製作的。
【國徽】 為紅色盾徽。盾面上為一隻頭戴王冠的金色獅子,前爪握著一把劍,後爪踩著一把彎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點綴在獅子周圍。獅子象徵芬蘭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蘭歷史上的九個省。
【國歌】 《祖國》
【國花】 鈴蘭(百合科)
【語言】 芬蘭語,瑞典語
【貨幣】 歐元
【同北京時差】 夏天五個。冬天六個
【國際電話碼】 358
【新聞出版】 2003年,全國共有報紙205種,其中每周發行4-7期的日報53種;各種雜志、期刊5042種。主要報刊、創刊年及發行量:《赫爾辛基新聞》,1904年,43.96萬份;《晚間新聞》,19.87萬份;《晨報》,1882年,13.63萬份;《晚報》,12.13萬份;《圖爾庫新聞》,11.15萬份;《首都日報》,1864年,5萬份。有5家通訊社,其中最大的是芬蘭通訊社,簡稱芬通社,1915年成立,屬半官方性質,同世界主要通訊社均有業務聯系。外國在芬的通訊分社有15家。
芬蘭廣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1926年成立,1934年改為國營。對外用芬蘭語、瑞典語、英語、德語和法語廣播。1958年正式開播電視,現有電視1台、電視2台、電視3台。此外還有私營廣告電視台。70年代開始有有線電視(赫爾辛基有線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