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類歷史上傳染病之首是哪一個
是天花,最初只是家畜身上一種相對無害的痘病毒,經過進化和適應後才形成了天花這種烈性傳染病。天花幾乎跟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
歷史上的感染初期,人會出現高燒、頭疼等病症。幾天後,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布在臉部、手臂和腿部,病灶在幾天之後開始化膿,直到第二個周開始結痂。接下來的三至四周慢慢發展成疥癬,然後慢慢剝落。
3000年前,人類就遭遇了天花這種急性傳染病,古代中國、印度和埃及都有相關記錄。科學家從木乃伊考證出,公元前1000年,統治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頭部就有天花疤痕。
歷史資料顯示,天花曾至少造成1億人死亡,另有2億人失明或留下終生疤痕。那些疤痕是天花病毒對臉上豐富的皮脂腺造成的侵害,有個讓人傷心的別稱麻臉。
曾經不可一世的古羅馬帝國,相傳就是因為天花的肆虐,無法加以遏制,以致國威日蹙。
⑵ 史上都有什麼厲害的瘟疫
第一次流行瘟疫(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紀中後期) 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場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味。 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醫生發現用火可以防疫,從而挽救了雅典。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紀,德國醫學地理學家Hirsch詳細列表記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來的歷次類似流感的流行病爆發情況。明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發生在1510年的英國。 後來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現過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規模流行病的情況。而對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詳盡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後,文獻中共記載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東歐人,1889年至1894年席捲西歐的「俄羅斯流感」,發病范圍廣泛,死亡率很高,造成嚴重影響。 鼠疫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這次流行疫情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其起源眾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2000人,一個月後竟達8000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歷史上稱為「黑死病」的那一次。 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僅僅百餘年的歷史,但明確的病毒致病的記載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瘋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經被記錄下來,但直到1885年,人們還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 在細菌學說占統治地位的年代,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試驗,為狂犬病的防治開辟了新的路徑。巴斯德從實踐中發現,將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毒性已遞減的液體注射於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結核病 據資料介紹,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今日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至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歐洲等地幾乎已經絕跡。但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地區,人鼠共患狀況還時有出現。 流感1918年,一場致命的流感席捲全球,造成了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盡管這場流感在美國被稱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於美國,有可能是從豬身上傳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國人得了流感,導致50多萬人死亡,幾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輕人。 平時流行的流感雖然沒有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國也導致11萬多人住院,3.4萬人死亡。作為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流感沒有特效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有效率為70%至90%。由於流感病毒極其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類型不一樣,因此必須每年注射疫苗才能發揮作用。 天花 天花原來只在「舊世界」(亞洲、歐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紀,它是西方最嚴重的傳染病,但是在歷史上的影響卻比不上鼠疫,這可能是因為其受害者以兒童為主(約1/10的兒童因天花夭折),活下來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無葯可治,1980年世界衛生大會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滅,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希望採納
⑶ 人類重大瘟疫有哪些
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重大的瘟疫災難,即使在今天,這些災難仍然讓我們感到觸目驚心。但是我們不應該因此而害怕面對這些災難,恰恰相反,我們應該更多地去了解它,才能更好地預防它、阻止它。
雅典瘟疫
直到今天,仍然沒人知道這場發生在2400多年前的雅典瘟疫從何而來,但可以確定的是,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市。瘟疫像惡魔一樣席捲整座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葯物都無濟於事,最後,醫生也被感染而生病。在恐慌面前,人們開始選擇放縱的生活,沒有什麼比現時的享樂更能使他們逃避現實的恐懼,直到一位醫生發現用火可以防疫,從而挽救了雅典。
2000多年過去了,瘟疫摧毀一座精心建造的文明城邦的慘烈依然令人談之色變,這場災難被一個倖存的學者記錄下來,他叫修昔底德。人類遭遇瘟疫的編年史,從這里打開了。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紀,德國醫學地理學家黑茨詳細列表記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來的歷次類似流感的流行病爆發情況。第一次明顯由流感引起的流行病發生在1510年的英國。
1918年,流感再次席捲全球,造成4000萬人死亡。據說,這場流感起源於美國,但誰也想不到,普通感冒居然可以變為殺人的怪獸。在那一年,近1/4的美國人得了流感,50多萬人死亡。
現代世界上又出現過四次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開始的「亞洲流感」、1968年的「香港流感」、1977年的「俄羅斯流感」以及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
鼠疫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國家。這次流行疫情持續了五六十年,死亡總數近一億人。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2000人,一個月後竟達8000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鼠疫流行隨之平息。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894年,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
直到19世紀後期細菌學創立後,鼠疫的病源和傳播途徑才逐漸明朗。1894年,法國細菌學家耶爾森在香港調查鼠疫時,發現其病原體是一種細菌,這種細菌後來就被命名為耶爾森氏桿菌。1898年,另一位法國人西蒙德確定了鼠疫的傳播途徑是跳蚤把病菌從老鼠傳播給人。到20世紀中葉,抗生素的發明使得鼠疫成了容易治癒的疾病,而公共衛生和居住環境的改善也切斷了鼠疫的傳播途徑。現在,鼠疫已非常罕見,但並沒有完全消失,因為它仍然會在鼠類之中傳播,一有機會還會傳播給人。盡管鼠疫已非不治之症,也容易控制,但是歷史慘劇在人們心中留下的陰影難以消除,它仍然被許多人視為最恐怖的疾病。
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僅僅百餘年的歷史,但明確的病毒致病的記載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瘋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經被記錄下來,但直到1885年,人們還不知道狂犬病到底由什麼引起。
在細菌學說占統治地位的年代,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通過試驗發現,將含有病原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給兔子注射後,再將這些毒性已遞減的液體給狗注射,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1889年,巴斯德發明了狂犬病疫苗,征服了狂犬病,震驚了整個歐洲。
結核病
結核病又稱為「癆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它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以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部,稱為肺結核病。在歷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曾經是危害人類的主要殺手,奪去了數億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發現了結核病的病原菌為結核桿菌,但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葯物,仍然在全球廣泛流行。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不斷發現有效的抗結核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不少國家對結核病的忽視,使結核病流行的下降趨勢減緩,有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所回升。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於1993年宣布「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確定每年3月24日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只要政府重視,加大投入。實施現代、科學的控制策略,長期、不間斷地與之斗爭,結核病是可以治癒和控制的疾病。
天花
這是另一種恐怖程度可與鼠疫相比的傳染病,它危害人類的歷史可能比鼠疫還要久遠,據傳在3000多年前起源於印度或埃及。古代世界大約60%的人口受到了天花的威脅,1/4的感染者會死亡,大多數倖存者會失明或留下疤痕。幸運的是,天花已被人類徹底消滅,成了第一種、也是至今唯一一種被消滅的傳染病。
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無葯可治,但是一旦得過天花而生存下來的人,體內就有了對天花病毒的免疫力,不易再得天花。這一點很早就被人們認識到。在古代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有人嘗試利用這個特點預防天花:從天花病人的傷口采疫苗接種到健康人身上,但是這容易引起嚴重副作用乃至死亡。
1798年,英國醫生琴納首創接種牛痘,但是種牛痘並沒有得到大力推廣,在種牛痘發明150年後,世界上每年仍然有約5000萬人得天花。直到1967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起了消滅天花運動。1977年,最後一例自然發生的天花出現在索馬里。1978年英國實驗室發生事故,有兩名工作人員感染上天花——這是天花退出地球舞台之前的最後插曲。1980年世界衛生大會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滅。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國和俄羅斯的實驗室還保存著樣本。
1961年,我國最後一例天花病人出現在雲南西盟縣,從此天花在我國停止傳播,比全球消滅天花時間提前近20年。
霍亂
霍亂自古以來即在印度恆河三角洲地區流行,1817—1923年百餘年間發生過6次世界大流行。在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科霍從埃及患者的糞便中首次發現了霍亂弧菌。1905年又在埃及西奈半島EL-Tor檢疫站從麥加朝聖者屍體上分離出類似霍亂弧菌菌株,命名為EL-Tor弧菌,後將EL-Tor弧菌所致疾病稱為副霍亂。由於兩種弧菌的形態和血清學特性基本一樣,臨床表現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屆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將兩者所致的疾病統稱為霍亂。
20世紀末,霍亂的「東山再起」被稱為「全球發生的不幸事件中最不幸的一件」。據世界衛生組織收到的報告統計,1991年全球有近60萬例霍亂發生,死亡1.67萬例。這一數字比過去5年霍亂發病及死亡總例數還多。這次霍亂的流行,雖然死亡人口與歷史上發現的霍亂相比並不算多,之所以被認為是「全球發生的不幸事件中最不幸的一件」,主要是因為這次霍亂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集中發生在發展中國家,這表明生活水平下降和社會動盪、大規模人口流動造成的生活條件惡化,已經成為當代瘟疫的主要因素。
霍亂在我國是外襲性傳染病,自從18世紀傳入以來,發生過大小數百次。1952年天津市發現最後一例病人,我國即再無霍亂發現。
艾滋病
艾滋病是「後天免疫缺損綜合征」(AIDS)的英文簡稱。艾滋病病毒終身傳染,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首先報道了5例這樣的病例,他們都是同性戀者。隨後,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都陸續發現了類似症狀的病人,後在全世界大規模傳播開來。從發現第一例艾滋病開始,人類同艾滋病的斗爭已將近20年,但到目前為止,仍未發現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
非典型肺炎(SARS)
非典型肺炎是一種急性的呼吸系統感染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於2003年3月15日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並將其名稱分布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癥候群(SARS)。非典型肺炎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一種呼吸道急性傳染病,有比較強的傳染力。非典型肺炎患者有以下一些症狀:高燒(38℃以上)、乾咳、氣短或呼吸困難、發冷、頭痛、食慾不振、身體不適、皮疹和腹瀉。
該病例於2003年春在我國出現,並且很快波及全國,給我國人民的生活、政治、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⑷ 俄羅斯出現超級新冠傳播者,1人傳染1500人,個人防護面臨著哪些問題
俄羅斯出現超強傳染力的這個病毒,可以說現在世界疫情局勢又變得更加復雜了,這並不誇張。因為無論是印度還是說俄羅斯還是歐美國家,還是我們這新出現的,德爾塔病毒本身的傳染性病毒載量都在不斷上升,應對起來也更加困難了。
當然要延續老的政策上面的兩個政策,一個就是打疫苗貢獻自己的一臂之力,一個就是戴口罩外出的時候減少和其他人的交談和接觸,再有就是盡可能減少外出。除了工作你迫不得已你不去做沒有錢花你得餓死,那沒辦法,但其他的采購生活物資之類的,外出旅遊之類的盡可能的少去吧,畢竟保住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呀。
⑸ 俄羅斯正研製流感和新冠聯合疫苗,能起雙重功效嗎
根據俄羅斯阿爾馬佐夫國家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葉夫根尼介紹,俄羅斯正在研發的新型聯合疫苗將具備對新冠肺炎和流感兩個典型傳染疾病的雙重免疫能力。
眾所周知,疫苗的作用機理是使用減毒的病毒導入人體,使得人體產生了對於相關病毒的對應抗體。同時由於病毒進行了減毒的改進,從而對於人體不會造成損害和感染。因此聯合疫苗的最大瓶頸便是如何將兩種減毒抗原體進行融合。關於融合的技術屬於醫學研究領悟高端技術層面。俄羅斯是否對於該技術進行過相關研究同時擁有這樣的技術水平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考慮到俄羅斯在最短時間內研製成功新冠疫苗來看,俄羅斯的醫學研究水平是具備一定實力的。同時俄羅斯官方此次高調宣布,因此可信度是比較高的。
⑹ 黑死病,鼠疫,埃博拉病毒,和什麼一起並稱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4次瘟疫
第一次流行瘟疫(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紀中後期)
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場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味。
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醫生發現用火可以防疫,從而挽救了雅典。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紀,德國醫學地理學家Hirsch詳細列表記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來的歷次類似流感的流行病爆發情況。明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發生在1510年的英國。
後來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現過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規模流行病的情況。而對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詳盡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後,文獻中共記載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東歐人,1889年至1894年席捲西歐的「俄羅斯流感」,發病范圍廣泛,死亡率很高,造成嚴重影響。
鼠疫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這次流行疫情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其起源眾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2000人,一個月後竟達8000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歷史上稱為「黑死病」的那一次。
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僅僅百餘年的歷史,但明確的病毒致病的記載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瘋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經被記錄下來,但直到1885年,人們還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
在細菌學說占統治地位的年代,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試驗,為狂犬病的防治開辟了新的路徑。巴斯德從實踐中發現,將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毒性已遞減的液體注射於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結核病
據資料介紹,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今日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至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歐洲等地幾乎已經絕跡。但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地區,人鼠共患狀況還時有出現。
流感
1918年,一場致命的流感席捲全球,造成了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盡管這場流感在美國被稱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於美國,有可能是從豬身上傳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國人得了流感,導致50多萬人死亡,幾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輕人。
平時流行的流感雖然沒有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國也導致11萬多人住院,3.4萬人死亡。作為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流感沒有特效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有效率為70%至90%。由於流感病毒極其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類型不一樣,因此必須每年注射疫苗才能發揮作用。
天花
天花原來只在「舊世界」(亞洲、歐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紀,它是西方最嚴重的傳染病,但是在歷史上的影響卻比不上鼠疫,這可能是因為其受害者以兒童為主(約1/10的兒童因天花夭折),活下來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無葯可治,1980年世界衛生大會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滅,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紀中期至21世紀初)
流感
世界上又出現過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開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亞洲流感」、1968年出現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發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羅斯流感」。
在1957年「亞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發流行期間,各年齡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歲以上老年人尤為顯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現了較高的死亡率,這兩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個地區。據美國公布的統計數字,在1957年「亞洲流感」流行期間,美國共有7萬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間,共有3.4萬人在美國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蘇聯「俄羅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羅斯流感」開始在美國在校學生及徵募的新兵中爆發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許多國家也紛紛出現感染流行。
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由伊蚊傳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
登革一詞源於西班牙語,意為裝腔作勢,乃為描寫登革熱患者由於關節、肌肉疼痛,行走步態好像裝腔作勢的樣子。登革熱是一種古老的疾病,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范圍內發生過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數多達數百萬之多。
1998年時,登革熱已成為僅次於瘧疾的最重要的熱帶傳染病。在東南亞地區呈地方性流行趨勢,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及華南各省也發生過不同程度的流行。
西尼羅河病毒
2002年的夏季,「西尼羅河」病毒在美國再次爆發,從1999年到2002年四年間,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奪去了幾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羅河病毒是在1937年從烏干達西尼羅河區的一位婦女身上分離出來的,近年出現在歐洲和北美的溫帶區域。
專家認為,每200個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人中只有1個可能引發致命疾病,但對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統較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發腦炎直至死亡。
艾滋病
艾滋病是「後天免疫缺損綜合征」(AIDS)的英文簡稱。艾滋病病毒終生傳染,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首先報道了5例這樣的病例,他們都是同性戀者,隨後,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都陸續發現了類似症狀的病人,後在全世界大規模傳播開來。
埃博拉病毒
2000年10月14日在烏北部的古盧地區突發埃博拉病,目前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經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烏干達出現。這種病由埃博拉病毒通過身體接觸傳染。感染病毒的人出現高燒,肌肉劇烈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有可能在24小時內死亡。據報道,烏干達的鄰國蘇丹和剛果(金)曾先後在70年代和1995年流行過埃博拉病,不少人因此被奪去了生命。
⑺ 世界歷史上幾大瘟疫的病原體是什麼
第一次流行瘟疫(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紀中後期)
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場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味。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紀,德國醫學地理學家Hirsch詳細列表記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來的歷次類似流感的流行病爆發情況。明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發生在1510年的英國。
後來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現過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規模流行病的情況。而對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詳盡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後,文獻中共記載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東歐人,1889年至1894年席捲西歐的「俄羅斯流感」,發病范圍廣泛,死亡率很高,造成嚴重影響。
鼠疫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這次流行疫情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其起源眾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2000人,一個月後竟達8000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歷史上稱為「黑死病」的那一次。
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僅僅百餘年的歷史,但明確的病毒致病的記載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瘋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經被記錄下來,但直到1885年,人們還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
在細菌學說占統治地位的年代,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試驗,為狂犬病的防治開辟了新的路徑。巴斯德從實踐中發現,將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毒性已遞減的液體注射於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結核病
據資料介紹,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今日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至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歐洲等地幾乎已經絕跡。但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地區,人鼠共患狀況還時有出現。
流感
1918年,一場致命的流感席捲全球,造成了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盡管這場流感在美國被稱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於美國,有可能是從豬身上傳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國人得了流感,導致50多萬人死亡,幾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輕人。
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紀中期至21世紀初)
流感
世界上又出現過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開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亞洲流感」、1968年出現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發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羅斯流感」。
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由伊蚊傳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
西尼羅河病毒
2002年的夏季,「西尼羅河」病毒在美國再次爆發,從1999年到2002年四年間,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奪去了幾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羅河病毒是在1937年從烏干達西尼羅河區的一位婦女身上分離出來的,近年出現在歐洲和北美的溫帶區域。
艾滋病
艾滋病是「後天免疫缺損綜合征」(AIDS)的英文簡稱。艾滋病病毒終生傳染,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
埃博拉病毒
2000年10月14日在烏北部的古盧地區突發埃博拉病,目前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經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烏干達出現。
⑻ 俄羅斯流感
★★★★★
1。我建議您向俄羅斯住中國(上海)大使館咨詢。俄羅斯發生的甲型H1N1豬流感的所有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都有最新的詳細資料。
2。俄羅斯住中國(上海)大使館的咨詢電話可以向上海市「114查號」台查詢。
★★★★★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⑼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經發生在什麼時候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經發生1918年。
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發生流感,接著中國、西班牙、英國都發生了流感。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
(9)俄羅斯流感疫情叫什麼擴展閱讀:
流行的范圍和影響:
此流感蔓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台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
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
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在台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台灣漢人為3.3%、台灣原住民則為3.5%。
麻薩諸塞州的 Emery Hill,放屍體的帳篷,1919年5月29日西班牙流感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經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⑽ 過去250年共發生10次疫情大流行,你知道是哪10次嗎
天花:16世紀末,歐洲探險家、殖民者和征服者開始進入新大陸,並把天花病人用的毯子送給印第安人。結果,瘟疫肆虐,居住在美洲大陸的近1億土著人口減少到500萬至1000萬。正是天花造成了歷史學家所說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種族滅絕”。
西尼羅河熱:西尼羅河病毒(WNV)於1937年首次從烏干達西尼羅河發熱婦女的血液中分離出來。它最初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給人類的鳥類病毒。
SARS:這個2003年的非典我們在熟悉不過了,2002年11月,廣東省佛山市出現首例SARS病例,也是世界首例SARS病例,並迅速形成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