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人買武器為什麼總是被坑
印度買武器為何總被坑?只佔小便宜卻無大局觀。
印度人軍購被坑這可是有前科的。印度人做生意總是高開低走,從最初的一路火熱到最後的一地雞毛。
印度人典型的小聰明沒大智慧,小聰明經常耍過頭。
曾經很有過采購陣風的超過百億的陣風的大訂單,當初下的訂單是126架,然後經過一個長達4年多的扯皮,最終扯到了36架,如果從2001年開始中型多用途戰斗機招標開始算,這個事情長達15年才敲定。
印度人有個習慣,他們一開始要什麼東西都喜歡說的量非常大,要合作夥伴報個批發價,然後他們真正的量卻是零售級別的,但非要按批發價要零售商品。第一次和他們合作別人覺得要打開市場,只要有點利潤也就幹了,肯定會點吃虧,但誰會上第二次當?
象陣風的采購,雖然從126架談到最後只有36架,但是采購總價卻只是從150億縮減到88億。印度人並沒有賺到什麼。因為法國人不笨,甚至是更加老牌的奸商。一開始法國報價更低,每架不過六千多萬美元,畢竟剛開始推銷陣風給印度的時候,陣風的外銷還是0。但印度人那個糾結,把談判搞的非常漫長,談判一半的時候陣風賣出去了,印度人談判的地位就變了,法國人就不那麼好說話了,加上印度軍購中各種腐敗,法國人不把錢算回來是不可能的。其實發現印度人開始耍滑頭的時候就說了,原來只有裸機,要配套什麼的要加錢。而且漫長的談判,也給了法國人更多的選擇權,話語權大了,談判中越來越強硬,而印度的需求卻在那裡放著,空軍等著有更先進的三代戰機呢。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談判,陣風的單價反而上漲了,原本在這個地區還算先進的三代機,隨著時間推移反而逐漸的落後了,從時間的浪費上看,印度這個單子就更是虧大了。還有本來他們有先採購18架法國的戰機,後續都可自己組裝的計劃也就泡湯了。本來還能拉升一下本國組裝水平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也給以後的維護埋下了禍害,更別提什麼根據自身需要和時代發展再搞什麼自主升級改進了。
印度人因為自己的小聰明不知道以後還要吃多少虧,上多少當,才能清醒點。老是在小便宜上糾結個沒完,大局觀一點也沒有,最終吃虧上當的還是他們自己。
關於印度的軍備笑話可以參見國人漫畫《白象的裝備大茶幾》,直接網路搜索就可以看,小心別把下巴笑掉了。
❷ 印度怎麼不買美國的戰機反而買俄羅斯的
體系問題,買飛機的成本是很高的
相關備品備件,武器彈葯的費用大約是裸機價格的1.5-2倍
美國是現金交易,概不拖欠。相比之下,毛子更優惠一下
而且印度的圍護體系都是毛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美系和蘇系飛機加油的油壓都不一樣
如果引進美國飛機,所有的加油管都要換,代價太大了
另一方面,美國的武器和政治掛鉤太厲害,哪天說制裁你,你就沒辦法了
❸ 俄羅斯的pakfa戰斗機(t50)失敗了嗎,為何再無消息了,印度是不是又被坑了
失敗倒不至於……但是缺錢缺技術,搞得比較艱難,倒是事實。
而且,這么一直拖下去,時間耗不起。所以這個項目真的可能中止。
至於三哥,到不是想坑他……主要是自己都顧不上了,哪有功夫管他呀
❹ 俄羅斯是怎麼聯手中國在武器上坑印度的
這是一個國際間的連環套。例如,中國和巴基斯坦研發出梟龍戰機,這款戰機最多隻能算輕型的三代機,但巴基斯坦有了這個飛機,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對頭,印度在武器裝備上要想超過巴基斯坦,就要有比梟龍更先進的戰機,放眼世界,有能力造出來更先進的戰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典,以色列等國家,而願意賣給印度飛機的只有俄羅斯和法國,法國要價太高,看上去印度只能選俄羅斯,而俄羅斯更黑,後面的配件,維修都是天價,而印度只能被宰。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堅持自主發展航空工業體系的原因,雖然造出來的,現在不算最好的,但真要打起來,還是自己生產的是最可靠的。說白了,中國政府就是以支持巴基斯坦所付出的小代價,換來在南亞方向牽制住印度對中國的挑戰這一大回報。就像美國支持以色列,牽制了中東那麼多國家,回報大大滴
❺ 為什麼都說印度買俄國航母是被坑了
1、俄羅斯想坑印度是肯定的, 但印度是否覺得被坑 ,這個是另外一回事。最關鍵的是 ,中國人在這事里湊什麼熱鬧, 買賣雙方都覺得這生意好做 。
的確 ,俄羅斯在送航母這事上 ,是有私心的 。是要印度買一批MIG-29K救活了米高揚公司,而且也是世界唯一的MIG29K用戶。還有就是要高昂的改造費用,但是其實這都是印度可接受的范圍。他們陣風110億的單子, 眨也沒眨眼就下單了。印度根本不在乎。
2、還有就是那個艦島的問題 因為一個艦島說印度被坑的, 都是軍盲。
首先他的艦島相對於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位置其實沒動,但為什麼他的艦島開起來過於居中?因為基輔級載機巡洋艦 從他的名字看出 其實載機是次要的的 只是作為巡洋艦的艦隊防空用的,所以其本身的設計。 飛行甲板過於狹窄。其實那個大的艦島就是原來的 設計的確不合理 。為例讓他成為真正的航母,所以印度在改造中把原本在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船頭的武器全部拆除。將其改裝為變成滑躍甲板以便米格-29K能以此滑躍起飛,斜角甲板加上三條阻攔索以便讓米格-29K降落時使用著艦鉤。
而為什麼艦島居中因為 飛行甲板面積增大,起降甲板加寬了,為了左右平衡配平所以就在艦島右邊加一側的船舷 。這使得改造後的維蘭瑪迪雅號航空母艦變成一艘縮小版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說實話也不是他想這么設計, 增大了飛行甲板, 為了左右的配平不得已而為之。
3、其實總而言之 一句, 無論是艦島還是關於這艘艦的購買, 都是不得已 。
4、現在都是中國人在講, 這里還有就是中國人的虛榮心作祟,為了證明印度人比中國差, 所以說其被坑。 這是一種心理的優越感造成的, 不論印度航母的作戰能力如何 ,光憑造價 ,外貌就可以評定其的性能。
不論如何,只要這個武器有殺傷力 ,覺得適合這個國家, 就是好武器。
❻ 中國都買蘇35了,為何長期采購俄戰機的印度卻沒買
在全球高端軍火市場上,長久以來都是美俄在爭霸,雖然中國近些年軍事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目前而言還和美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也曾經是大批量進口武器的國家,但是由於受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中國只能采購俄制武器,之前中國由於在三代機到五代機之間沒有很好的過渡機型,還采購了俄羅斯的24架蘇35戰機,目前仍未完全交付。連中國都難免要買蘇35過渡,而一向與俄交好的印度卻沒有采購蘇35,這讓很多人表示不解,這背後有何原因呢?
一直以來,印度和俄羅斯的關系都不錯,印度也一直大批量的從俄羅斯采購先進戰機,但印度卻沒有采購俄羅斯如今可以說是最先進的蘇35,難免讓人納悶。其實印度由於過去長期購買俄羅斯戰機,所以印軍現在已經有了約200架俄制蘇30MKI戰斗機,如果要采購蘇35戰機的話,由於當前國際已經走向了五代機時代,蘇35這種戰機如果沒有大批量的話,在五代機面前的意義並不大,而大批量采購蘇35的話蘇30MKI戰斗機將會被淘汰,這也讓花費巨額資金的印度十分不願,所以印度採取了致力於升級蘇30MKI戰斗機的策略。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全球進入五代機時代後,蘇35已經不能滿足印度的胃口,印度真正想要的是俄最新的五代機T50,而且俄羅斯已經答應將T50出口給印度了,所以印度不願花費大價錢來購買蘇35,在這一點上印度和中國沒得比。因此印度更願意花錢去買T50,而俄羅斯也想讓印度備足資金采購T50,所以不會極力推銷蘇35給印度。不過俄T50至今都沒有服役,也沒有確切的消息,印度要等到什麼時候就很難說了,也說不定印度會把目標投向美製五代機,不過不管如何,這錢是必須要准備的了!
❼ 都說俄羅斯軍售坑印度,為何印度沒有終止與俄羅斯軍購
俄羅斯想坑印度是肯定的, 但印度是否覺得被坑 ,這個是另外一回事。其實總而言之 一句, 無論是艦島還是關於這艘艦的購買, 都是不得已 。現在都是中國人在講, 這里還有就是中國人的虛榮心作祟, 為了證明印度人比中國差, 所以說其被坑。 這是一種心理的優越感造成的, 不論印度航母的作戰能力如何 ,光憑造價 ,外貌就可以評定其的性能。
不論如何,只要這個武器有殺傷力 ,覺得適合這個國家, 就是好武器。
❽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被坑了嗎
印度從俄羅斯收購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肯定是被坑了呀,因為這個航母已經是屬於俄羅斯的退役航母,現在印度買過去,光是維修費用就高達3億美元,而且還不算這個航母的保養和維護。
我們再來說說這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的前身是俄羅斯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它算基輔級航空母艦的四號艦,排水量高達4.5萬噸,最早服役的時間是1987年12月。但是由於鍋爐爆炸所以就停止了在俄羅斯的服役計劃,本來也是想要按照原計劃修復繼續服役,可是當時的蘇聯解體初期的俄羅斯自己都窮的開不了鍋,所以就打算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掛出銷售的牌子,不再繼續修復和服役。
❾ 印度軍方再次狂買150架蘇-35戰斗機,俄羅斯會給中國提成嗎
眾所周知,由於歷史和邊界問題,印度在軍事方面一直以中國為假想敵,凡是中國擁有什麼武器,印度軍購上必然有所動作,這似乎已經成為印軍的一種習慣,而俄方卻因此屢屢受益,真應該感謝中國。蘇35戰斗機自進入中國空軍以來,憑借優良的表現和出色的性能成為軍事貿易中炙手可熱的武器裝備,但是一直對俄羅斯戰斗機垂涎三尺的印度空軍此次表現地異乎平靜,不僅沒有出高價購買大批量蘇35戰斗機與中國空軍針鋒相對,甚至以超過隱身戰斗機的單價購買了36架陣風戰斗機,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印度軍購如此被「坑」,坊間早已有傳言:俄羅斯賣軍事武器給印度,中國當托抬價拿好處。這雖然是傳言,但根據印度軍購的重重經歷,仔細分析不無道理。不過印度明顯不會那麼「傻」,此次印度向俄羅斯提出急購150架蘇35戰斗機就具備雙重目的,明知蘇35戰斗機產能極大受限,所以印度想通過以數量和單價優勢與中國空軍對蘇35戰斗機展開爭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放緩戰鬥力急速增長的中國空軍,同時也是對給西方施壓盡快交付陣風戰斗機。也可謂一箭雙雕,不過另筆者不解的是,如果俄羅斯接單,印度該如何處理?開個玩笑,如果這么大的軍購單成了,俄羅斯會不會給中國「提成」呢?
❿ 為什麼俄羅斯軍售敢坑印度,卻不敢坑中國
俄羅斯長久以來一直世界上主要的武器出口大國,仗著蘇聯留下的老底,俄羅斯的軍火生意做的是順風順水,時間長了,俄羅斯就養成了一個壞毛病,愛坑人。
意識到這一點恐怕就不難理解俄羅斯為何要優先保障中國的蘇35訂單了。這很可能是蘇霍伊公司從中國身上賺的最後一筆巨款了。現在的我們,既有資本又有技術,在未來的中俄軍事技術交流合作中,就可以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只有自己腰桿子硬了才不會被別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