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為什麼保敘利亞阿薩德政權

俄羅斯為什麼保敘利亞阿薩德政權

發布時間:2022-06-01 14:28:35

❶ 讓俄羅斯一直力挺的阿薩德,到底和俄羅斯有什麼淵源呢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反對派在西方大國支持下,一度將政府軍打得節節敗退。佔領敘利亞80%的領土面積,阿薩德政權岌岌可危。

不過,從2015年9月俄羅斯軍事介入後,敘利亞局勢就發生了完全逆轉,俄羅斯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不斷幫助巴沙爾攻城略地。日前,敘利亞政府軍已將反對派的大本營伊德利卜省重重包圍,只等最後勝利的到來。

(薩達姆舊照)

三、掌控中東戰略支點。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的蘇聯在中東還擁有埃及、伊拉克、敘利亞三個盟友。但70年代初,埃及總統薩達特上台後,就開始把屁股往西方挪,直至和蘇聯徹底決裂。

薩達姆上台後,在伊拉克國內大力實行反共運動。從而與蘇聯漸行漸遠,最後他又四面楚歌,被美國成功瓦解控制。

對於俄羅斯來說,整個中東,只剩下敘利亞,成為最後的盟友和戰略支點。一旦巴沙爾政權倒台,在美國扶持下的新傀儡政府,不僅會為美國的石油霸權大開綠燈,對俄羅斯國之根本的石油收入形成威脅。連俄羅斯的塔爾圖斯軍港,都難以留存。

塔爾圖斯軍港是冷戰時期,蘇聯在地中海的重要海軍基地,和黑海艦隊遙相呼應。曾經作為重要的海軍技術維修和後勤補給點,是黑海艦隊在地中海區域的有力支持。蘇聯解體後,這里就漸漸歸於冷清。

一旦敘利亞落入美國之手,自然不會允許俄羅斯的塔爾圖斯軍港存在,而且會對黑海出海口形成進一步封堵。黑海艦隊出入地中海的補給支持,將盪然無存。

如今,隨著俄羅斯進入敘利亞,巴沙爾與俄羅斯簽訂協議,將塔爾圖斯軍港的使用權再次延長49年。並且同意該港的作用不再限於單純的補給保障,可以擴建為海軍基地和駐軍。

這對俄羅斯來說,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提高海上實力,建設海軍力量,還能對美國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形成掣肘。

可以說,從哪個方面來看,普京幫助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盡快穩定內亂局勢,不僅能重塑克里米亞和烏東事件後的俄羅斯大國形象,也是自身政治、經濟、軍事利益的緊迫需要。

而且這一戰,只能贏,不能輸。

❷ 中東局勢撲朔迷離,庫爾德武裝是美國小弟,為何俄羅斯來保護他呢

美軍在敘利亞撤軍拋棄了庫爾德武裝和以俄羅斯來保護庫爾德武裝。最近土耳其出兵打擊快的武裝庫爾德武裝,在沒有辦法之下尋求俄羅斯的幫助。在其他國家不幫助的情況下,款的武裝找到了美國的對手俄羅斯。


當土耳其面對自己的國土安全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進攻,打擊了庫爾德武裝,庫爾勒勢力其實也並不示弱。雖然在被美國拋棄以後,庫爾德武裝找到了俄羅斯去俄羅斯,俄羅斯同樣也是幫助了庫爾德武裝。

❸ 為什麼俄羅斯說啥也要保住敘利亞

事情還要從敘利亞塔爾圖斯港說起

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海軍艦隊在地中海經常對峙,其中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附近就爆發過多次,而作為蘇聯和今天的俄羅斯在地中海最重要的軍事基地,敘利亞塔爾圖斯港在40年間見,證了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圍繞中東展開角力的風風雨雨。

中東六日戰爭爆發在1967年,當時以色列發動奇襲重創了敘利亞和其他阿拉伯前線國家,為求自保,敘利亞政府請求蘇聯直接在其領土上派遣駐軍,以便壓制以色列軍隊的猛烈進攻。之後不久,蘇聯海軍艦隊開始經常性的停靠在敘利亞和埃及的相關港口以表達對阿拉伯國家的支持態度。1970年的11月,阿薩德通過政變登上了敘利亞的最高權力,為了站穩腳和壯大自身實力,阿薩德政權緊緊依靠蘇聯,因此短期之內獲得了蘇聯提供的大筆軍事援助。

當然,蘇聯對敘利亞阿薩德新政權的援助並不是毫無代價的,此時的蘇聯急需在地中海拓展自身的海軍勢力范圍,為此,蘇聯趁機要求阿薩德在敘利亞國內為其提供海軍軍事基地,蘇聯和敘利亞在提供軍事基地的問題上談判進展很快,1971年兩國便簽署了相關條約,蘇聯獲得了在敘利亞塔爾圖斯修港修建海軍基地,除了爭奪地中海的勢力范圍,主要還為蘇聯地中海分艦隊提供相應的技術和後勤保障。

蘇聯在地中海附近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並不是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而是埃及的塞德港和亞歷山大港,但是由於之後埃及和蘇聯的關系惡化,蘇聯海軍失去了在埃及的兩個港口,也就失去了在地中海能為艦隊提供維修保障的重要海軍基地,因此,蘇聯開始將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擴建成一個能為軍艦提供維護保障的海軍基地,隨著國際環境的發展和蘇聯的戰略需要,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從一個蘇聯海軍的臨時停泊點,逐漸發展稱蘇聯在中東最重要的海軍基地,從1967年到1976年,蘇聯共有361艘海軍戰艦前往敘利亞塔爾圖斯港停泊,從1977年開始,敘利亞決定允許部分蘇聯軍人駐扎在該基地,因此塔爾圖斯港對蘇聯海軍在地中海的重要性大大增加。

80年代後,伴隨著美蘇冷戰達到了高峰期,蘇聯希望能在敘利亞的同意下,在其境內為地中海艦隊擴建新的海軍基地,為此,蘇聯和敘利亞簽署了一份友好合作條約,合約中規定,如果有第三方對敘利亞發動武裝侵略,蘇聯軍隊將全面介入,伴隨著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的不斷完善,蘇聯海軍在地中海區域的活動變得開始頻繁起來,有了塔爾圖斯基地作為依託,蘇聯海軍越來越活躍的行為引起了以色列和美國的強烈關注。

駐扎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蘇聯地中海分艦隊,是一支專門用來對付駐扎在該地區的美國第6艦隊,同時負責偵查、監視以色列海軍的各種動向,蘇聯地中海分艦隊的規模按照季節變化有所浮動,冬季戰艦數量維持在不超過40艘,夏季則增加到近60艘,這使得每次美國航母在地中海展開任何訓練時,蘇聯地中海分艦隊都會從塔爾圖斯港派遣相關戰艦進行抵近伴隨監視,由此可見,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蘇聯海軍基地,對蘇聯掌握美軍和北約各國的地中海行動,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作用。

蘇聯解體後,原來駐扎在地中海的蘇聯地中海分艦隊被撤銷,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蘇聯基地被俄羅斯繼承,是俄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此後幾乎沒有任何用處,訪問塔爾圖斯的俄海軍戰艦也不多,但雄心猶在的俄羅斯海軍自始至終沒有放棄該基地,2011年後,伴隨著俄羅斯國力的逐漸恢復,俄羅斯對敘利亞塔爾圖斯軍港進行了部分改建,在此基礎上修建了大型後勤海軍基地,可同時錨泊包括航空母艦和巡洋艦在內的12艘大型戰艦,成為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持續發揮影響力的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2012年俄羅斯支持敘利亞政府,曾派遣航母編隊駛入敘利亞塔爾圖斯軍港。

從俄羅斯近年來對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擴建工作來看,地中海依然是俄羅斯海軍發展的重要方向,現在在地中海沿岸,僅剩下敘利亞一個國家是俄羅斯的唯一盟國,如果失去敘利亞,俄羅斯未來將不會在地中海方向有任何戰略威懾作用,這也是俄羅斯為何不惜動用武力,也要保住敘利亞政府軍的原因。

❹ 俄羅斯為什麼力挺阿薩德

導讀:俄外長曾警示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切勿再對敘利亞發動空襲,拉夫羅夫表示,通過美國空襲敘利亞看到一些非常令人不安的行為。制止類似行動的再次發生至關重要。

美國不要望普京放棄阿薩德政府,不然反恐成果功虧一簣,飛機白摔了,軍人也白死了。如果建立一個親西方的敘利亞政府,普京就會趕出敘利亞,地中海唯一的軍事基地就會喪失,位於黑海的克里米亞海軍基地作用就會成為死港。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就會大大壓縮,美國就會得寸進尺,烏克蘭危機將會進一步加劇。

薩達姆和卡扎非推翻後,俄羅斯已失去這兩大出口市場。目前敘利亞是除了印度和中國之外的第三大武品出口市場,但欠款早就超過150億美元。如果阿薩德政權推翻,俄羅斯不但會失去一個最重要的武器出口市場,還有可能血本無歸。

❺ 敘利亞戰爭打了那麼長時間,為何俄羅斯堅持不讓阿薩德倒台

如今,經過多年內戰,如今敘利亞國內局勢趨於穩定,而這其中,為敘利亞出人出力又出財的俄羅斯的動機,也成了一眾人的揣摩對象,主要的還是盟友利比亞覆滅之後,敘利亞成了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一個盟友,是其如今中東戰略的唯一基點。

當然這背後也是近些年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得以恢復了些元氣,正試圖重新進軍中東,藉此機會擴大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並藉此穩住國際油價。敘利亞內戰,實際上也是俄羅斯的一個機會。

❻ 俄羅斯為什麼要誓死保衛敘利亞

表面上看,俄羅斯挺敘的理由很簡單: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幾乎唯一盟友,盟友受難,俄羅斯當然要挺身相助。

這當然是符合邏輯的解釋,但遠遠不是全部原因。

為什麼這么說?

俄羅斯幫敘利亞當然是再正常不過,但幫到直接出兵相助的地步,這個就有點誇張了

自打蘇聯解體,俄羅斯國力大衰,已經甚少對外軍事干涉。眼下俄羅斯的處境並不好,不僅被美歐經濟制裁,油價的下跌,也更使其財政舉步維艱,在這個時候,俄羅斯突然在敘利亞挑事,這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當然,如果是俄羅斯被逼到牆角,那出兵倒也說得過去。比如08年時,俄羅斯便因地緣政治上的退無可退,所以選在北京奧運期間出兵喬治亞。只要但凡只要還有轉圜之餘地,俄羅斯一般是不會選擇出兵這種極端解決方式的。

那麼,是敘利亞對俄羅斯太過重要,以致絕不能丟棄?

敘利亞位於中東腹地,周邊的以色列、沙特、土耳其,正是美國在中東的三個最主要的盟友和戰略支撐。如果俄羅斯有意經略中東,那以敘利亞為基地,可以同時對三國構成威脅,起到中央突破、四面開花之效。從這個角度說,敘利亞之於俄羅斯,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戰略價值。

但問題是,這種價值,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會顯現出來的。具體來說,俄羅斯要想讓敘利亞這顆棋子發揮其價值,前提條件是——它本身決定強勢進取中東。

可是,即便是在蘇聯最鼎盛的時代,中東也是美國勢力主導,俄羅斯從沒有在這塊土地上取得過什麼戰略性突破。現在的俄羅斯,國力與當年的蘇聯已相差萬里,而且最近又深陷困境。這也就是說,至少在現在,以及可預期的將來,俄羅斯絕無進取中東,與美國一較短長的可能。

如果俄羅斯不進取中東,那敘利亞基本上就是一顆廢子。畢竟敘利亞與俄羅斯並不接壤,又被美系三大盟友包圍,自身實力也在三國之下——這也就是說,在沒有強勢外力相助的情況下,它自己是絕無挑戰美系秩序之力的(實際上,蘇聯解體後,阿薩德——巴沙爾政府也確實很老實,很少對外煽風點火)。

綜上所述,只有當俄羅斯在中東取「攻勢」時,敘利亞才有價值。而現在的俄羅斯,明顯是採取守勢——保住殘余的地緣影響力不被美系鯨吞就不錯了,至於攻,那是絕無可能。

當然,俄敘「同盟」本身也是蘇聯當年的政治遺產之一,俄羅斯哪怕就是出於守的考慮,也有幫它的必要。但由於敘利亞現有價值有限,俄羅斯的這種幫,本身也應該是有節制的,不至於幫到直接出兵的份上——可做比較的是,蘇聯解體後,大批俄羅斯盟友甚至加盟共和國都叛投美國,俄羅斯也並沒有因此出兵,甚至這兩年熱火朝天的烏克蘭,俄羅斯也只是用志願軍的形勢來干涉,在正式出兵方面一直保有節制。

連烏克蘭這么性命攸關的地方,俄羅斯都強忍著不出兵,為啥在敘利亞卻開了葷?

這就引出了第二種通常意義上的解釋——以敘利亞方向的施壓,換取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妥協。

這種圍魏救趙的說法盛行一時,甚至有許多專家也持此意見。但在雲石君看來,卻並不是這么回事:

如果俄羅斯想在敘利亞問題上尋找籌碼,那起碼得有個條件——美國自身也深陷敘利亞。可問題是,美國雖然在政治上表態支持反對派,但在行動上並不熱心,它不僅沒有劃定禁飛區,也沒有大幅武裝敘利亞反對派,實際上,真正對敘利亞反對派,包括IS提供支持的,主要是土耳其和沙特兩國,美國不過是出了個吆喝而已。

美國之所以這樣的原因,雲石君之前的《地緣政治:美國為什麼對打敘利亞不熱心》一文中已經有說明,此處不加累述。但這樣的格局,決定了,俄羅斯介入敘利亞,真正利益受損的是土耳其、沙特兩國,對美國不僅沒有任何直接傷害,反而會激化與土耳其、沙特的沖突,讓本就深陷困境的自己更加雪上加霜——從這角度看,美國倒巴不得俄羅斯在敘利亞陷的再深些呢!

既不是要幫盟友,也不能直接威脅美國,既然如此,俄羅斯勞心費力的進入敘利亞,究竟有何圖謀呢?在雲石君看來,俄羅斯此舉,主要是出於以下兩個目的:

一逼沙特拉抬油價。石油出口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大家都一目瞭然。尤其是當下,俄羅斯被美歐經濟制裁,國家深陷困境,更是急需通過石油出口換取外匯收入,以維持國家運轉,為與美歐的對抗提供支撐。

可是,自2014年年中以來,國際油價一路下跌,已由之前的100美元以上,直線下跌到今日的30美元左右,這給俄羅斯的打擊可想而知。

而油價之所以下跌,除了全球經濟低迷,原油交易市場的供過於求,也跟沙特的操縱密不可分。正是這個掌握全球原油市場話語權的土豪大國的堅持不減產,原油價格才會一路下滑,直至後來的冰點。

沙特這么做的目的,雲石君之前在《地緣政治:沙特系列》中已有說明,簡單點說,沙特糟糕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必須要趁石油紅利還在,沖突鳥不拉屎的阿拉伯沙漠,佔領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等相對優質的地緣板塊,否則一旦石油枯竭,沙特將萬劫不復。

沙特的這種做法,必然會招到相關國家的激烈反抗。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本身都是中東一流地緣大國,雖然因各種原因,這些年元氣大傷,但畢竟底子還在,一旦恢復元氣,沙特再想進取,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強勢阻擊。

所以,沙特要想成就大業,必須遏制兩伊的戰爭潛能,而打壓油價,則是最好的辦法。兩伊都是石油生產大國,不過伊拉克深陷戰亂,伊朗剛剛被解除制裁,元氣尚未恢復,此時打壓油價,會嚴重阻滯他們的國力恢復能力。

當然,沙特自己也是靠石油出口維生的。這種打壓油價,雖能打擊敵人,但自己也會受內傷。不過沙特畢竟積累了幾十年,財大氣粗,一時半會兒的油價下跌還扛的住。在它看來,只要堅持幾年,讓兩伊深陷困境無暇他顧,自己就能趁著這個機會,搞定實力最弱的敘利亞。取得這個階段性成果後,再酌情限產保價,把油價拉起來就是了。

不得不說,沙特的這個如意算盤打的還是不錯的。只不過俄羅斯的介入,打亂了沙特的步伐。隨著它的進入,敘利亞局勢逐漸改觀,沙特支持的IS等反政府勢力被嚴重削弱,巴沙爾政府則穩住陣腳,開始收復失地。

這對沙特的打擊是巨大的——這些年的投入,因俄羅斯的介入,而面臨打水漂的風險。

當然,沙特也可以重頭再來,甚至正面與俄羅斯的對抗。但之前雲石君也說了,沙特本身也是靠石油續命,油價跌到這個份上,沙特實際上也是內傷嚴重,只是咬著牙苦苦支撐。現在再重頭再來,沙特未必還有這份財力,至於跟俄羅斯對抗——俄羅斯雖然麻煩纏身,但畢竟是世界級大國,家底,尤其是軍事實力,遠非沙特這個土貨可比。跟它正面沖突,沙特的財政更是承擔拿不起。

這也正是俄羅斯的打算。通過出兵敘利亞,摧毀沙特這幾年的成果,這個石油土豪戰略受挫又一時無力翻身,接下來就只能與大家合作限產,拉抬油價,俄羅斯的經濟窘境就有了轉機。

當然,俄羅斯也可以坐視不理,任由敘利亞敗亡。只要搞定了敘利亞,達到了階段性戰略目標,沙肯定會重新拉抬油價——畢竟油價老這么低,它也頂不住。

只是,俄羅斯不可能這么做。且不說敘利亞是自己盟友,而沙特是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基石,這么做只是割肉資敵。而且即便沙特一時性的抬升油價,但接下來,為了打擊兩伊,它依然會根據自身戰略部署,隨時將油價再打壓下去——這等於是在自己頭上安了個定時炸彈。

所以,權衡得失,還不如直接出兵敘利亞,逼沙特就範來的實惠。

而出兵敘利亞,還有可能為俄羅斯謀取更大的利益: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最受傷的便是土耳其和沙特兩國。而與此同時,敘利亞和兩伊這三個什葉派執政國家則大火其利——什葉派三國與土沙有著結構性地緣矛盾,而且沙特的打壓油價,又直接影響到了兩伊的復甦。俄羅斯此次出手,對三國而言等於是天降甘霖——這會極大拉近俄羅斯與什葉派三國的距離。

這對俄羅斯來說十分重要。自打蘇聯時起,俄羅斯就有意在中東配置親俄勢力,但這些年下來,除了個敘利亞,其他的一無所獲。像伊拉克,長期在美俄之間打太極;至於伊朗,由於跟俄羅斯的中亞、南高加索勢力范圍大面積接壤,對這個北方強鄰有著天然的畏懼,所以即便受美國長期制裁,也一直只和俄羅斯有限度合作。

而俄羅斯的出兵,將極大的增進兩伊對俄羅斯的好感。而且從長遠看,沙特與土耳其都有在中東拓展勢力范圍的圖謀,敘利亞和兩伊作為沙土兩國的覬覦對象,勢必會內部加強聯合,外引俄羅斯為援——這意味著中東有可能出現一個親俄的什葉派聯盟。


如果這個聯盟果真成了氣候,俄羅斯將從中收獲巨大的好處

首先,將有力的改變全球原油市場的格局。眾所周知,全球原油交易市場的話語權一直由沙特為首的海合會把持。而沙特在歷史上,多次用操縱油價的手段打壓俄羅斯,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紀80年代,沙特在長達10年的時間里,長期讓國際油價打壓在低位,這對蘇聯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並成為其最後土崩瓦解的一大原因。

對此,俄羅斯當然是恨的咬牙切齒。但也一直無計可施。但如果能將伊朗、伊拉克這兩個歐佩克石油生產大國聯合起來,三個石油生產大國同步進退,將會對沙特的壟斷話語權地位構成極大沖擊——這對俄羅斯的好處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將改變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兩伊是中東第一流的地緣大國,敘利亞雖然弱些,但也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緣中樞。雖然眼下,這三個國家都各有各的難處,但他們地緣潛力決定了,一旦這三個國家恢復元氣,並在什葉派的旗幟下聯合在一起,其蘊含的能量將十分驚人,再加上俄羅斯在背後的支持,這個什葉派之弧有能力對他們三國的共同敵人——同時也是美國在中東的三大戰略盟友——沙特、土耳其、以色列構成巨大的威脅。

一旦什葉派之弧壓過了美系三國的風頭,美國對中東秩序的主導權必然出現松動——這對俄羅斯來說當然是夢寐以求的。

當然,對此美國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可面對如此強大的地頭蛇,美國要擺平也需費極大的功夫。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就有了和美國談判的籌碼,可以以自己減少對什葉派之弧的支持,換取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妥協。

這便是俄羅斯的如意算盤。雖然出兵敘利亞本身,並不能直接幫助俄羅斯脫困,但通過出兵敘利亞後中東政局演化的操縱,俄羅斯卻可以借什葉派之弧,達到這一目的。

而從後來的形勢發展來看,俄羅斯的這種做法還確實收到了效果,去年2月底,在美俄的推動下,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武裝達成停火協議,持續5年之久的敘利亞內戰,總算由此出現轉機。隨後,敘利亞政府軍節節反攻,反對派勢力大幅萎縮。

❼ 美國為什麼打敘利亞,俄羅斯為什麼幫敘利亞

對莫斯科而言,這不僅是俄羅斯對阿薩德政權長期支持關系,以便讓俄羅斯將地中海艦隊停泊在塔爾圖斯港口。克里姆林宮更大的考慮顯然是擔心R2P在敘利亞的應用有朝一日會波及自身。畢竟莫斯科擔憂未來嚴重的國內緊張局勢。他們希望阻止一切先例,以防國際干預本國局勢。

❽ 俄羅斯助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有何用意

1、這其實就是普京這種威權體製造成一種大國沙文主義思維的體現。。普京現在就像當年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獨斷專行,在國內排斥西方意識形態,明明國力和經濟不足以支撐大國沙文主義的野心,還有公然的挑戰西方主流世界,最後敗北,自殺。
因此他認為,巴沙爾政權是關繫到俄羅斯在中東的利益,因為巴沙爾與俄羅斯關系密切,可以保證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和利益。
所以在巴沙爾搖搖欲墜時候,出兵敘利亞,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給阿薩德巴沙爾,這個行將末路的臭名昭著,血債累累的毒才者站台,最後就是拖累俄羅斯本來就已經下滑的經濟。
俄羅斯經濟實力目前都遠遠低於法國或是義大利、英國,而且經濟結構單一,並且面臨經濟制裁,但是偏偏要在兩條戰線上挑戰實力雄厚的西方聯盟。
烏克蘭,目前俄羅斯也是投入了武裝力量和金錢,而西方目前30多個國家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對抗。

2、在中東,從道義上看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起義軍)獲得世界100多個國家的支持,並且有資金雄厚的海灣產油國提供資金。而俄羅斯支持的巴沙爾政權,目前早已失去了半壁江山,需要俄羅斯支持,另外就是伊朗,伊朗本身資金也是有限的,所以從資金方面俄羅斯完全處於劣勢。
而且巴沙爾政權目前受到了兩面的夾擊,一面是國際社會支持的反對派,一面是ISIS恐怖組織,美國領導60國聯軍雖然打擊ISIS,但是預計其打擊重點,應該是對於敘利亞反對派的保護,也就是在這三方面混戰中,美國是可以保護反對派,免受ISIS攻擊的,因此ISIS只有敘利亞政府軍著一個攻擊方向較為可靠。

另外就是俄羅斯本身的經濟下滑嚴重,在兩個地方進行長期化的軍事行動,俄羅斯這個經濟實力連法國都比上的國家,完全單干,自己一個國家承擔這種行動,會加速拖垮俄羅斯不景氣的經濟的。

❾ 俄羅斯為什麼支持敘利亞,這三點很關鍵

俄軍對敘利亞的介入,絕非臨時起意。俄羅斯全力維護在敘利亞的利益,加大對敘利亞的軍事介入力度,原因有很多。最根本原因是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和地中海地區的唯一據點,敘利亞塔爾斯圖軍港是俄羅斯在獨聯體外的唯一軍事基地,決不能丟失。俄軍力圖通過空襲改變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在戰場上面臨的困難局面,並阻止極端宗教勢力滲透至北高加索地區,進而威脅俄南部安全與穩定。

由於油價下跌、盧布貶值、烏克蘭危機和西方制裁四大挑戰對俄羅斯造成了嚴重的戰略困局,俄羅斯迫切需要一個機遇,從這些困境中解套,敘利亞就是機遇。

俄羅斯對敘利亞局勢的干預,最早可以上溯到2012年,在敘利亞內戰爆發不到一年時,俄軍就組建了准備隨時干預敘利亞局勢的快速反應部隊,這個以沙曼諾夫中將為司令的快速反應集群,包括第76普斯科夫空降師、黑海艦隊海軍步兵(即海軍陸戰隊)、總參情報局(格魯烏)和對外情報局特種部隊參與,另外一支大名鼎鼎的車臣特種部隊——「東方營」也被納入其中。

2014年6月,IS武裝攻佔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時,俄軍的第一批5架蘇-25攻擊機就通過海路運到了敘利亞塔爾圖斯軍港。在7月,俄軍又將8架米-35和6架米-28武裝直升機空運到敘利亞。到9月中旬,俄軍藉助中央軍區年度突擊戰備演習作掩護,瞞天過海,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眼皮底下將數十架作戰飛機突然部署到敘利亞,達成了戰役的突然性。

2015年9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承認,俄羅斯將出兵干涉敘利亞內戰,支持巴沙爾政權。俄羅斯軍隊以其駐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為核心進行支援作戰,這個軍事基地就是敘利亞地中海沿岸的塔爾圖斯軍港。

塔爾圖斯軍港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它是敘利亞第二大商港和漁港,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獨聯體以外國家唯一的長期經營的海外基地。1971年,敘現任總統巴沙爾的父親阿薩德上台後與蘇聯簽署條約,蘇聯在塔爾圖斯修建海軍基地。1977年蘇軍開始駐扎塔爾圖斯。蘇聯解體後,塔爾圖斯港的基地幾乎被俄軍廢置。

2011年以後,俄羅斯對塔爾圖斯軍港進行了擴建,將淤積僅剩4米的主航道拓深至12米,修建了大型後勤基地,現可錨泊12艘航空母艦和巡洋艦以上的大型戰艦,成為俄羅斯在地中海發揮影響力的一個堅固據點。2012年俄海軍的航母編隊曾經入駐塔爾圖斯軍港。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地中海的唯一據點,戰略意義相當重要。因為俄羅斯在利比亞內戰卡扎菲失敗的時候態度軟弱,致使俄羅斯國家利益遭受嚴重損失。由於在武力收回克里米亞和插手烏克蘭內戰上嘗到甜頭,所以俄羅斯國內普遍接受了「在海外利益受到重大挑戰時應該迅速使用軍事力量」的觀點,於是普京果斷出手了。

❿ 為什麼俄羅斯要保住敘利亞的政權

因為這樣才能確保俄羅斯在利亞的利益問題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為什麼保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