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姑娘夏天有什麼習慣

俄羅斯姑娘夏天有什麼習慣

發布時間:2022-06-01 17:09:29

Ⅰ 俄羅斯風俗有什麼

(1)他們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醬或蜂蜜,還要吃一些甜食,如自製的蛋糕、甜點心、餅干糖果等。

(2)喜歡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羅斯特有的燒開水用的水壺,傳統的由銅製成,現在常見的則是不銹鋼的,結構類似於中國北方燒木炭的銅火鍋。

(3)喜歡喝濃茶,現代人還常在茶中放些羅姆酒。

(4)俄羅斯人是比較注重禮貌的。「您好」、「你好」、「早安」、「日安」、「晚安」、「萬事如意」、「謝謝」、「請原諒」、「再見」、「請」等等禮貌語言,人們不但在外面經常掛在嘴上,就是在家裡親人間也離不開口。

展資料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莫斯科公國等多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受波蘭立陶宛王國統治。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都自稱是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Ⅱ 俄羅期有哪些習俗

1.宗教:俄羅斯約63%的居民自稱信奉東正教,其中大多數屬於俄羅斯正教會,該教會在俄羅斯民族感形成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服飾:俄羅斯的民族服裝色彩鮮艷,寬大,這和俄羅斯民族的生產,生活有關,也體現了俄羅斯人豪邁的性格。

3.交際:在交際場合,俄羅斯人慣於和初次會面的人行握手禮,但對於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別重逢時,他們則大多要與對方熱情擁抱。

4.飲食:除飲酒喝茶之外,俄羅斯人夏日的傳統飲料是克瓦斯,這是一種有薄荷,麵粉或黑麵包干,葡萄乾,漿果和其他水果加上白糖發酵製成的清涼飲料。

5.居住:民宅俄羅斯的森林資源豐富,所以傳統的俄式民宅以木材為建築材料,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由圓木搭建的,這種木屋十分堅固;另一種是由木板蓋成的,這種木屋精緻美觀。


(2)俄羅斯姑娘夏天有什麼習慣擴展閱讀:

俄羅斯人把馬視為能驅除邪惡,給人帶來好運氣的動物。

他們認為馬掌有降妖的魔力,要是在地上發現一塊馬掌,他們一定會把它拾起帶回家,釘在大門口或牆上。

俄羅斯人把兔子看成是膽小無能的動物,如兔子從面前跑過是不祥之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人

Ⅲ 俄羅斯的服裝文化的現代穿著特點

現代的俄羅斯穿著又有很現代化的特徵。 俄羅斯婦女有一年四季穿裙子的傳統,夏天通常是一身「布拉基」,冬天,無論多冷的天,也穿裙子。
俄羅斯婦女對著裙裝有自己的一套認識,她們認為冬季穿裙子不僅不冷,反而暖和。因為裙子裡面能套護膝、護腿、厚襪、厚毛褲,而裙子恰好又遮一層寒,所以比穿褲子更暖和。冬季穿的裙子一般很長,裙擺一定到靴子上方一寸左右,這樣,無論外面穿大衣或是皮外套看起來都很美觀。當然,我們所介紹的這種裝束,並非是所有女士的「專利」,只是俄羅斯中老年婦女的特有打扮。
年輕姑娘則不同,她們冬季也穿裙子,但卻是另外兩種穿法:一種是超短裙,另一種則是超長裙。超短裙固然是美的,但姑娘們也因美麗而「凍人」(動人)。有時甚至在寒流降至,氣溫只有—20℃時,她們依然將大腿幾乎全部裸露,皮膚與空氣間只隔著一層薄薄的長統絲襪。盡管如此,俄羅斯姑娘仍然不會改變其穿著。由此可見,美在俄羅斯婦女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據說,俄羅斯婦女在中老年時期,患關節病者增多,一方面是由於特別寒冷、潮濕的氣候,一方面也不得不歸咎於她們在年輕時不注意腿部保暖所致。
由於俄羅斯婦女的傳統習慣是偏愛裙裝,所以,平日的服裝市場以裙裝居多,長裙、短裙、連衣裙、西服裙應有盡有。女裝中西服套裙較多,而西服加褲則明顯供應不足。這種排斥長褲的做法,也無不與婦女們喜歡穿裙裝的傳統有關。
尤其是在交際、應酬場合,女人們都要穿裙子。穿長褲則被認為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有一位俄羅斯朋友到中國經商,適逢陽春三月下揚州,與那裡的廠家談一筆生意。3月的揚州,雖然室外陽光融融、春意盎然,但室內卻依然寒氣未散。為了迎接遠道客人,工廠領導專門進行了接見。俄羅斯人在這種場合是十分注意衣著的。男人們穿一身筆挺的西服,其夫人則著一身典型的俄式「布拉基」。歡迎儀式後緊接著是長時間的商務談判,以致使其夫人不得不在眾人面前接二連三地打起了嚏噴。 前面我們講過俄羅斯人在冬季禦寒主要以皮裝為主,喜歡穿皮衣,而今天,能禦寒的冬裝種類很多,無論是款式和質地都能與皮服媲美,但俄羅斯人還是對皮服情有獨鍾,這是為什麼呢?
俄羅斯人對皮裝的追求實際上反映出了他們追求美的獨特性的品味。皮衣具有高貴、華麗、時髦之美,這正是俄羅斯人所看重的特點,皮裝既能滿足禦寒的需要,又體現了華貴,所以一直深受俄羅斯人的鍾愛。不過,皮衣在十年前的確受到過冷落,那時,正是羽絨服剛問世不久。皮衣在其競爭中退居「二線」,因為皮衣不僅顏色單調,款式亦陳舊得喚不起人們的興趣。追求到皮衣的質地,便追求不到款式;有光鮮亮澤的皮毛,但沒有別出新裁的式樣。人們在欣賞其華貴之餘,不免為其他方面的黯然失色而倍感婉惜。
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皮衣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外優秀品牌源源不斷地打人俄羅斯市場,其新潮的設計、人時的款式,重新喚起了俄羅斯人對皮衣的興趣。人們拋棄了死板、缺乏線條美的羽絨服,穿上了來自法國、義大利、土耳其的時裝化皮衣。不少俄羅斯人甚至不遠萬里,風塵僕僕地跑到土耳其,親自選購皮貨。於是,幾年前由此還引發了俄羅斯人去土耳其的旅遊熱。經過不斷地引進、挑選,俄羅斯人將最喜歡的皮衣款式穿在了自己身上。現在,五顏六色的皮衣,款式新穎特別,彼此爭奇斗艷,在冬日中裝扮著都市的風光,成為俄羅斯所特有的景緻。
在穿皮衣的同時,還須配相同質量的皮帽、皮圍巾、皮手套,這樣才算置齊了「行頭」,否則,沒有這樣的「伴侶」匹配,再好的皮衣也會黯然失色。 除了在服裝顏色、款式上俄羅斯人比較注意以外,他們在服裝的長短上也頗有講究。
也許是地處寒冷地區,選擇衣服時人們往往挑長的,而且不管是呢大衣、風衣,還是皮大衣,其長度一定到腿肚子才算合適。這一習慣與傳統的穿著風格分不開。冬天人們要穿長靴,所以要求衣服與靴子間的空隙不宜過大,否則不美觀。按俄羅斯人的眼光,大衣起碼要長至腿肚子部分而不應高於膝蓋,這樣大衣和靴子兩者的匹配才能算完美。當然這樣的穿戴僅指女性而言,而男士的大衣,長短全在個人喜好,不苛求統一的模式。

Ⅳ 俄羅斯風俗習慣

俄羅斯優美的自然環境給俄羅斯人民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環境。夏季來臨,空閑的時候人們常在公園或路邊小憩,或者選擇到郊外燒烤和游泳,假期的時候,他們也會去自己的別墅種種菜,休息休息。 俄羅斯極富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套娃。它是俄羅斯傳統工藝品的象徵。 茶炊是俄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溫馨家庭的獨特象徵和支柱。俄羅斯有獨特的飲食習慣。早餐比較簡單,熱狗,咖啡或牛奶,午餐則豐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是湯,俄式湯累比較營養,有土豆泥,各類蔬菜還有肉或魚片。第二道菜肉類或者魚類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點和茶、咖啡之類。菜的順序不能顛倒。 俄羅斯人善飲伏特加酒。麵包和鹽則是他們用來招待貴賓的。 俄羅斯人很注重儀表,很愛干凈,衣著整潔。出門旅行一般都會帶著熨斗。參加晚會,觀看芭蕾舞劇,俄羅斯人習慣穿西裝和晚禮服,顯得尤為高貴。在冬天的時候,俄羅斯的姑娘大多穿著高筒靴和絲襪,外套一件裘皮大衣,成為俄羅斯冬天一道亮麗的風景。 俄羅斯人喜歡文學,酷愛讀書。在汽車上,隨處可見看報、讀書的人,很多俄羅斯人的家裡都有豐富的藏書,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圖書館。  

Ⅳ 大多數的俄羅斯女孩,為什麼會有一股難聞的體味

可能在我們的身邊也會有一些身體上有異味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狐臭。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味道真的是挺重的,讓人接受不了。同樣的在俄羅斯,雖然說女孩長得都非常的漂亮,但是大部份的女孩身上也會有一種難聞的味道,可能這就是人無完人吧。就像是香水就是從西方傳到我們國家的,她們為了掩蓋身上的味道才發明的香水。

一:地域問題。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所在的地區維度是偏高的,所以說當地氣溫很低,就會很冷。那麼人們為了抵禦寒冷,肯定就會想一些辦法,比如說喝酒,吃牛羊肉,還有一些高熱量的食物等等,這些都是導致她們體味偏重的原因,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飲食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所以說只能想其它的辦法了。

其實,地球上這么多的人,每個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點缺點,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也沒必要多去評價別人,因為每個地區的人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Ⅵ 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

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

Ⅶ 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

Ⅷ 俄羅斯人的生活習慣

1、麵包
自古以來,俄羅斯就以麵包為主食。麵包的品種很多,按原料分有:白麵包、黑麵包、黑麥精粉麵包和玉米粉麵包。白麵包的消費量很大。但俄羅斯人也愛食黑麵包,甚至超過白麵包。黑麵包的主要原料是黑麥粉,型狀分有:大圓麵包,它直徑可達40厘米,麵包上有花紋;麵包圈;掛鎖形麵包;小圓麵包,它的大小型狀類似中國的饅頭,可把它切開,中間夾肉、乳酪做成三明治;麵包干;8字形小甜麵包;長方形麵包;橢圓形麵包等等。
俄羅斯還有一種食物,它被稱為俄羅斯人的「第二麵包」,這就是土豆。俄羅斯人十分愛吃土豆。據統計,俄羅斯每年人均消費土豆100多公斤,與糧食的消費量差不多。在俄羅斯土豆的吃法有很多種: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用土豆做的小扁餅、用做牛排、烤雞等菜的配菜等等。
2、一日三餐
俄羅斯人一日三餐中的主食除麵包、土豆外,還有牛肉、豬肉、羊肉、牛奶、蔬菜、黃油、乳酪等。俄羅斯人用餐的特點是肉、奶量多,蔬菜量少。
俄羅斯人的進餐方式是一道一地道吃。上菜時一般先上冷盤,如色拉、火腿、魚肉凍、涼拌生菜、酸黃瓜等;然後再上主菜,主菜有三道,第一道是湯,如鮮魚湯、清雞湯、肉雜拌湯、肉丸豌豆湯、紅菜湯等。俄羅斯人特別愛喝紅菜湯,也稱羅宋湯。這種湯的做法是:把肉切成小塊,把紅菜頭、圓白菜、土豆、洋蔥、胡蘿卜切成絲放進水裡,加上鹽、糖等調料一起煮,煮熟後再澆上酸奶油,有時裡面還加上蘑菇和李子干,味道鮮美。俄羅斯人喝湯時可以吃麵包,這和西方人不同。而且,餐桌上除白麵包外,還要有一碟黑麵包。第二道菜是肉菜,如煎牛排、烤牛肉塊、炸雞、炸肉餅等配上土豆條、圓白菜、甜菜。第三道也是最後一道是甜食,一般是煮水果、果子凍、冰淇淋、點心、果汗、茶或咖啡等各種飲料。在宴席上,一般還有魚子醬,它是菜餚中的上品,有黑魚子醬和紅魚子醬兩種。吃法是:先在白麵包上抹一層黃油,然後把紅或黑的魚子醬沾在黃油上。
俄羅斯人做菜很講究調料。他們的觀點是調料不僅能調味,還能增加菜的營養價值。他們常用的調料有蔥、姜、蒜、胡椒和芥末,此外經常在菜中放月桂葉、丁香、茴香籽、用橄欖油、雞蛋黃和香料攪拌成的色拉油。
由於俄羅斯夏短冬長,日照不足,所以一年四季以土豆、圓白菜、胡蘿卜、洋蔥為主,新鮮的時令蔬菜和水果很少,也很難儲存。
3、飲料
俄羅斯人喜愛的飲料有含酒精的飲料如伏特加、啤酒、葡萄酒、香檳酒;不含酒精的飲料如茶;清涼飲料如克瓦斯等。
俄羅斯人以好酒出名,每逢節假日、生日,大家都開懷暢飲。在各種酒精飲料中,他們最喜歡伏特加。伏特加幾乎成為俄羅斯的代名詞。俄羅斯的伏特加是於1428年由義大利的熱那亞傳入的,但當時執政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禁止飲用伏特加以保護本國的傳統名酒--蜜酒生產者的利益。伊凡雷帝首次在莫斯科開設「皇家酒苑」,但不久之後,他下令除自己的禁衛軍外都不準飲用伏特加。直到烏克蘭並入俄羅斯後,伏特加才在民間傳開。彼得大帝還把伏特加視為國庫的主要的財源。伏特加的做法是先將酒精經過活性炭處理,除去不純正氣味,然後加上水,到酒精含量達到36%-60%時便算製成。市場上出售的伏特加多為42度。用糧食配製的伏特加,口感清冽,餘味悠長。「首都」牌伏特加為此類酒中之上品。
香檳酒是俄羅斯各種喜慶宴席中不能缺少的開鑼戲,之後由伏特加擔綱。列.戈利岑是俄羅斯的香檳酒這父。俄羅斯人喝酒時善講祝酒詞,祝願相會,祝願健康,祝願孩子,祝願和平,祝願友誼,一套接一套的。酒至酣處,便載歌載舞。第一杯通常要喝乾,然後各人隨意,按規矩不勸酒。第三杯酒常為在座的女士而干,男士要起身,喝乾,女士則不用起身,且不一定要喝完。如在主人家作客,最後一杯要敬主婦,以感謝她的烹飪技術和辛苦。俄羅斯人不講究下酒菜,喝酒也無節制,有多少喝多少,常常是一醉方休。因此俄羅斯酒鬼很多,災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酗酒使犯罪率上升,離婚率增加,車禍增多,勞動生產率下降,男人的壽命縮短等等。
除飲酒之外,俄羅斯人還有飲茶的嗜好。俄羅斯人偏愛紅茶,平均每個每年消500克。俄羅斯只在南部的索契出產少量茶葉,因此主要依靠進口。中國的茉莉花茶、印度的紅茶深受俄羅斯人喜愛。每一下午5點-6點是俄羅斯人的飲茶時間。長期以來,俄羅斯人形成了獨特的飲茶習俗:
(1)他們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醬或蜂蜜,還要吃一些甜食,如自製的蛋糕、甜點心、餅干糖果等。
(2)喜歡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羅斯特有的燒開水用的水壺,傳統的由銅製成,現在常見的則是不銹鋼的,結構類似於中國北方燒木炭的銅火鍋。壺的下部配有一個空心圓筒,用來燒木炭,也可燒刨花和松果。俄羅斯人幾乎家家都備有銅制或不銹鋼制的茶炊,現代化的家庭使用電茶炊。好客的主婦們常邀請親朋好友來喝茶,並用自製的點心招待客人。喝茶時,女主人先將瓷茶壺里沏好的釅茶倒進客人的茶杯,然後將茶杯端到茶炊前續水。茶炊和喝茶是人殷勤好客的標志。
(3)喜歡喝濃茶,現代人還常在茶中放些羅姆酒。
除飲酒喝茶之外,俄羅斯人夏日的傳統飲料是克瓦斯,這是一種有薄荷、麵粉或黑麵包干、葡萄乾、漿果和其它水果加上白糖發酵製成的清涼飲料。近幾十年來,在大小會議上,礦泉水已成為主要飲料。四、禮節
俄羅斯人是一個注重禮節的民族,在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上都保持著該民族特有的傳統禮節。
1、問候
俄羅斯人常用的問候語是「您好」、「你好」。俄羅斯人認為,兩人相遇時,一定要問好;在咖啡館或飯店裡用餐時,也要與同桌和先進來的人問好,然後再入座;問路時,也要先問好。在俄羅斯的農村,人們至今還保持著向陌生人問好的習慣。
2、親吻
親吻也是俄羅斯的一種傳統禮節。在隆重的場合,國家領導人見面時,為表示尊敬和友好,一般擁抱親吻,吻對方的臉頰三次,先左後右再左。在比較隆重的場合,有時男士彎腰吻女士的右手背,表示尊重。好友相見時,婦女一般擁抱,有時親吻,男人則只是擁抱。親兄親姐妹重逢或分別時,要擁抱親吻。
3、送禮品
逢年過節或喜慶日時,俄羅斯人講究向親朋好友贈送禮物。禮物可因人而異,他們認為最好的禮物是鮮花。贈送鮮花時要注意,鮮花的枝數只能是單數,因俄羅斯人認為單數吉利,偶數不吉利,只有在有人去世時才送枝數為偶數的花束。常送的花有康乃馨和鬱金香。
選擇禮物時須注意:不要給朋友送刀,俄羅斯人認為刀會切斷友誼。若要接受朋友送的刀,須象徵性地給一點錢;不要送空錢包,因為空錢包被認為是一貧如洗的象徵,如要送,一定要在錢包里象徵性地放一點錢,意思是祝願對方永遠有錢。
4、尊重婦女
俄羅斯人有尊重婦女的美德,上公共汽車、上下樓梯、過時出房間時,男士要讓女士先行,並為其開門,即使對不認識的女士也要如此。在劇院的衣帽間里,男士要為女士脫穿大衣,入場時為女士開路並找座位,而且女士不落座男士也不能坐。男女同行時,男士空手,而讓女士拎重物是不允許的;並且男士要走在女士的左側,對她進行保護,讓她處在最安全的位置;女士橫穿馬路時,男士要送。
5、在公共場合
在公共場合,如在影劇院中,俄羅斯人不大聲喧嘩,也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觀眾一般都准時入場,安靜地觀看節目,如有人遲到,要面對同排的觀眾悄悄入座,並向對方致歉,背對著同排的觀眾擠進去是不禮貌的。在公共場合不能挖鼻孔、伸懶腰、抓癢、大聲咳嗽,如要咳嗽,須用手帕捂住嘴,小聲咳。交談時不宜用食指指點對方和他人;不宜當著其它人與某人用別人聽不懂的語言說話。乘坐公共汽車、地鐵時應主動為老人、病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讓座。
6、用餐禮節
俄羅斯人進餐時,採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刀叉的擺放位置是:叉子在盤碟的左邊,刀和羹匙在右邊,酒杯在盤碟的前面,用餐者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完一道菜後,將刀叉並排放在盤上把兒朝右,服務員會把它們收走。如果下一道菜還要使用刀叉,盤子左右沒有備用的刀叉,就要把刀叉放在桌子上。
在正式的宴會上,每吃一道菜要換一副刀叉,一般所有的刀叉都先擺在盤子的兩側和上方,吃飯時按由外及里的順序使用,有多少副刀叉就說明有多少道菜。吃不同的食物用不同的叉,吃魚用三齒叉,其它用四齒叉,吃冷盤的叉比較小,吃熱菜的叉比較大。
用餐時須注意的是,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吃法:面條、魚、雞蛋、布丁和果凍不能用刀切後食用。吃面條時要右手拿餐叉叉起兩三根面條,然後旋轉餐叉,將面條卷在餐叉上再送入口中,不要用嘴吸面條,更不要發出聲響;吃魚時,左手拿一塊麵包按住魚塊,右手拿餐叉剔除魚刺後再吃;吃煮雞蛋時,不能將雞蛋在桌子上敲醉,而要用羹匙先將雞蛋大頭的蛋殼敲碎,剝下這一部分的蛋殼,然後用羹匙挖著吃;吃煎雞蛋時,煎得嫩的用羹匙吃,煎得老的用餐叉吃;喝湯時,要用羹匙的尖正對著嘴,把湯送入口中,不能用嘴直接從湯盤中喝,更不能發出響聲,羹匙要一直放在湯盤中,直到喝完;吃肉排時,要將餐叉的齒朝下叉住肉排,再用餐刀切一塊吃一塊,也可一次將肉排切成數塊,然後用餐及吃,切記不可極不雅觀地在盤中轉來轉去地切;吃雞鴨時要刀叉並用,只有平時在家中才可以用手拿著吃;麵包不必用刀切,可用手掰著吃。
就餐時不要大聲談笑,切忌手持刀叉做手勢:舉杯飲酒時應用右手,嚼東西時要閉嘴,不能嚼出聲來;在宴席上,男人應照顧自己旁邊的婦女;飯後,如女主人請客人喝咖啡或茶時,客人應將杯子遞過去。
五、迷信和忌諱
俄羅斯民族的迷信和忌諱也頗具特色
1,顏色俄羅斯人認為各種顏色都具有其特有的象徵意義。按照俄羅斯人的觀念,紅色象徵美麗、吉祥和喜慶,因此把紅色和自己喜歡的人或物聯系起來,如「紅場」、「紅顏少女」等;綠色象徵和平和希望;藍色象徵忠誠和信任;紫色象徵威嚴和高貴。至於黃色則象徵憂傷、離別、背叛和發瘋,所以年輕的情侶或情人間忌諱送如黃色的玫瑰花等黃色物品。黑色象徵肅穆和不祥,因此俄羅斯人討厭黑貓,他們認為,如黑貓從你的眼前經過,你就會遇到不吉利的事情。他們在路上遇到黑貓時,會停下腳步讓別人先過去或繞道而行。雷雨交加時,有的人家還把黑貓扔到室外,因為按俄羅斯的迷信說法,妖魔鬼怪為逃避雷擊,會附在黑貓身上。
2、動物
俄羅斯人把馬視為能驅除邪惡,給人帶來好運氣的動物。他們認為馬掌有降妖的魔力,要是在地上發現一塊馬掌,他們一定會把它拾起帶回家,釘在大門口或牆上。俄羅斯人把兔子看成是膽小無能的動物,如兔子從面前跑過是不祥之兆。根據俄羅斯人的觀點,公雞有巨大的魔力,它的叫聲能趕走凶神、夜鬼和幽靈。因此在一些農村裡,農民們用木雕的公雞裝飾房梁,用以避邪。俄羅斯人認為夢到公雞是吉兆。在俄羅斯人眼裡,布穀鳥象徵憂傷的女人,是死亡的先知,是凶兆;而笨手笨腳的熊則是他們的吉祥物,被稱為「森林之王」等。3、數字
俄羅斯人和其它西方人一樣,忌諱13這個數字,因為在基督教的傳說中,背叛耶穌的猶大正好排13位。他們厭惡666這個數字,因為在聖經中這是魔鬼的代號。他們常用7這個數字,認為7象徵幸福和成功,有些新婚夫婦在婚禮後乘坐彩車要經過7座橋才心滿意足,由此可見俄羅斯人對7的喜愛程度。
俄羅斯人忌諱打翻鹽罐,把這看做家庭不和的預兆。如有人打翻了鹽罐,就會受到責罵,發生爭吵,只有將打翻的鹽撒在頭上才能解除爭吵和不幸。這是因為在古俄羅斯,鹽要從很遠的地方運來,所以價格昂貴,是非常珍貴的。用鹽腌制的食物可以長時間保存,不易腐爛,由此產生了鹽的象徵意義:持久性、可靠性、友誼和尊重。
俄羅斯人奉鏡子為神聖之物,把鏡子中的映像看成自己靈魂的化身,如家中有人不增幸去世,為了使死者的靈魂得到安息,要將所有的鏡子都用黑布蒙上。
在一些隆重的場合,俄羅斯人還會故意摔碎幾個盤碟來表示慶賀。
俄羅斯人篤信這樣一種迷信: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兩個神靈,左邊站著的是魔鬼,右邊站著的是善良的守護神。因此當有人心情不好發火的時候,大家就說他今天起床時是左腳先下的地。俄羅斯人至今仍有這樣的習慣:不能同別人用左手握手問好,學生在考場上不用左手抽簽。
俄羅斯人還忌諱在房間里吹口哨,不然會把錢吹走。他們在送親人出遠門前要靜坐幾分鍾。在他們看來,如有人打嗝,那是有人念叨或在背後罵他。
就這些了 希望能給你幫助

Ⅸ 俄羅斯的「七怪」現象都有哪些生活習慣和傳統

首先,我們來看看俄羅斯七怪現象分別是哪些。據我了解,大致是俄羅斯的姑娘在外一定要露出大腿俄羅斯人十三四歲談戀愛是常態、法定結婚年齡只有14歲;他們三十歲就能當上奶奶;他們特別喜歡穿麻袋俄羅斯男人很少上班;在俄羅斯上班的基本都是年紀大的老太太;在俄羅斯酗酒鬧事是常事。那麼形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是因為他們生活習慣和風俗傳統與我們的不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他們都有什麼和我們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傳統。

俄羅斯人通常給別人的感覺都是常熱情有活力,他們經常被我們戲稱是戰斗民族,也能看出他們張揚大膽的性格。所以在俄羅斯,美麗的姑娘即使是在大冬天,也會不懼嚴寒地穿裙子露大腿。

最後,他們自己喜歡這樣的生活就好啦,這也形成了俄羅斯獨特的民風民俗呀。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姑娘夏天有什麼習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