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的戰鬥力如何
越南軍隊裝備雖落後、但戰鬥力彪悍!帶點全民皆兵!不太好惹!就算是現在我們也不能小瞧他們!就像是抗日時的八路軍一樣都是不怕死的、
2. 越南和俄國 關系很好,究竟是為什麼
一是因為當前蘇聯還是東方世界的「老大哥」時,越南也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員;
二是當越南在進行抗美救國戰爭時,前蘇聯出於打「代理人戰爭」的需要和目的,曾經援助過北越;
三是當中、蘇關系破裂之後,前蘇聯為了從南部牽制中國,繼續大力援助越南;
四是蘇聯解體後,越南出於經營南海的目的,大肆向俄羅斯軍購。而俄羅斯則出於經濟復興的需要,也樂於向越南出口伍器。
3. 越南的蘇-27和蘇-30分別各有多少架
30
4. 俄羅斯大公司幫越南開發南海,俄羅斯賣武器給越南,為何沒有中國人能容忍,反而攻擊說美國
美國的確支持了越南,難道你認為俄羅斯幫助越南美國就不能支持越南?
5. 越南人民軍的裝備實力
6. 俄羅斯海軍裝備
10年蘇聯雖然在之前海軍很強但解體後經濟實力減低很多戰艦都報廢了
「里加」級
里加級護衛艦,全長91.5米,全寬10.2米吃水深度3.5米,由總功率為2萬馬力的兩台蒸汽輪機等設備構成動力系統,標准排水量1000噸,滿載排水量1300噸,最大航速28節,按15節計算的續航力為2000海里。這種輕型護衛艦上的燃料儲備在200噸以上。艦上的主要探測設備為:對空對海通用型雷達一部、導航雷達兩部、火控雷達兩部、敵我目標識別雷達3部、電子戰設備一套、艦殼聲納一部。里加級護衛艦的火力設備中沒有導彈,但其艦炮是自動或半自動的。其對空對海通用型100毫米艦炮3座、雙聯裝37毫米艦炮兩座、雙聯裝25毫米艦炮兩座,均配以火控雷達,具備半自動化以上程度。該艦的兩座反潛火箭發射裝置為16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為3聯裝。另外。艦上還安裝了4具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各有175名艦員操縱的47艘里加級護衛艦的使用情況是:太平洋艦隊11艘;北方艦隊8艘;波羅的海艦隊6艘;黑海艦隊5艘;後備役14艘;其他3艘。
「米爾卡」級
1965年開始服役的「米爾卡」級由「別佳」級發展而來,共建成兩型各9艘。艦長82.3米,寬9.1米,吃水3.2米,滿載排水量為1150噸,推進功率30000馬力,最大航速32節,以20節航速巡航時的續航力為2000海里,艦員98名。其B型的主要武器裝備有:雙聯裝76mm 對海/空全自動艦炮2座,五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2座,12管RBU—6000型反潛火箭發射裝置2座,深水炸彈發射架 2座。
「科尼」級
誕生於70年代的科尼級護衛艦,全長95米,全寬11.8米,吃水4.3米,由總功率為3萬馬力的燃氣輪機、柴油機等設備構成動力系統,標准排水量1700噸,滿載排水量2100噸,最高航速27節,按14節計算的續航力為2000海里。該艦安裝了對空導彈發射架,型號為SA-A-4。它的兩座雙聯裝76毫米艦炮和雙聯裝30毫米艦炮都配有火控雷達和指控裝置,達到了全自動程度。另外,艦上配備了60枚水雷和兩座12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輕型導彈護衛艦科尼級的探測設備比較齊全。它擁有撐曲面對海對空雷達一部、鷹叫和歪鼓炮瞄雷達各1部、高桿B敵我目標識別雷達一部、頓河2號導航雷達一部、氣槍群導彈制導雷達一部、武仙座聲納一部等等。各由110名艦員操縱的14艘科尼級護衛艦,除羅斯托號、柏林號編入前蘇聯海軍部隊外,其餘出口古巴、南斯拉夫、阿爾及利亞、民主德國等國家。由此可看出,科尼級護衛艦主要為了出口而建造。
「別佳」級
前蘇聯海軍用於近海防禦的護衛艦別佳級,誕生於60-70年代。它全長81.8米(Ⅱ型之後為82.3米),全寬9.1米,吃水3.2米由總功率為22000千瓦的燃氣輪機和柴油機等設備構成動力系統,標准排水量為950噸,滿排水量為1100噸,最大航速35節,按30節計算的續航力為850海里。別佳級Ⅰ型護衛艦共建造了20艘,艦上的火力配備有:五聯裝406毫米魚雷發射裝置一座、16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4座、雙聯裝76毫米全自動火炮兩座。它的對海對空雷達是細網型的。它擁有一部海王星導航雷達、鷹鳴炮瞄雷達各一部。它的聲納和敵我目標識別器各為一部。艦上安裝了電子戰設備。別佳級Ⅱ型護衛艦共建造了26艘。它的艦員編製表和Ⅰ型相同,也為98人。它的動力裝置也採取了3軸推進方式。不同的是,它的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型號為「RBU—6000」(Ⅰ型為RBU2500),對海對空雷達改為撐曲面型。另有一些小型設備作了更換。別佳級Ⅲ型護衛艦共建造了兩艘。它和前兩型別佳級護衛艦相比,主要是改進了探測設備。最主要的是用拖曳式變聲納取代了前兩種型號護衛艦裝備的艦殼聲納。別佳級Ⅰ型、Ⅱ型、Ⅲ型都屬於小型護衛艦。它比稍大的護衛艦只略大一點。但它建造多。原因取決於前蘇聯海軍對護衛艦的認識。這種小型護衛艦用途很廣。防空、攻潛、巡邏、護航等,多種使命集於一身,作為近海兵器,它起的作用很大。
「格里莎」I/II/III/IV級
1971年開始服役的「格里莎」級是前蘇聯海軍設計比較成功的一種防空型護衛艦,其I型建成15艘,II型建成12艘,III型(1974年開始服役)建成35艘,IV型建成22艘。艦長71.6米,寬9.8米,吃水3.7米,滿載排水量為1100噸(III型),推進功率24000馬力(III型),最大航速34節,以15節航速巡航時的續航力為3000海里,艦員70名(III型)。III型的主要武器裝備有:雙聯裝SA-N-4對空導彈發射架1座,雙聯裝57mm艦炮1座,六管30mm炮1座,雙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2座,12管RBU—6000型反潛火箭發射裝置1座,深水炸彈滾放架2座。
帕奇姆I/II級
帕爾基姆II級共12艘,是由前東德為前蘇聯建造的。第一艘於1986年12月19日服役,最後一艘於1990年4月6日服役。該級艦在設計上類似於前東德為印度尼西亞海軍建造的帕奇姆I級護衛艦,只是武備上有些差異。該級所有艦均屬於波羅的海艦隊,1994-1995年間在羅斯托克進行了改裝。在俄羅斯海軍服役的1331.1帕奇姆II級是作為前東德償還前蘇聯軍事與經濟援助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全部由前東德沃爾格斯特造船廠建造。帕奇姆II級主要針對波羅的海沿岸淺水多礁環境而設計,但在深水區,帕奇姆II級在任何方面均不及蘇聯自製的格里莎級反潛艦。東德為蘇聯建造了共計12艘1331帕奇姆I級,蘇聯接受以後進行了升級成為1331.1,北約稱1331M或帕奇姆II級。12艘帕奇姆II級全部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除此以外,東德同時為自己建造了16艘,北約稱帕奇姆I級。1993年Peenewerft與印度尼西亞海軍簽署了改進前東德海軍全部16艘帕奇姆I級的協議,改進後的帕奇姆I級全部賣給印尼海軍。印尼海軍現在使用的帕奇姆級改裝或加裝了空調與通風裝置,淡水凈化裝置,冷凍室,導航與信息處理設備,以及按照衛生標准設計的起居工作間等。
帕奇姆級3個國家的裝備區別:
東德1331帕契姆I級:2具雙聯反潛魚雷發射管,2X12 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1座2管57mm AK725,1座2管30mm AK230,2座雙聯SA-N-5對空導彈
前蘇聯1331.1帕奇姆II級:2座雙聯SA-N-5/SA-N-8對空導彈(備彈24枚),1座76.2MM AK-176炮,1座6管30MM AK-630炮,2具雙聯533MM魚雷發射管,2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備彈12枚)
印尼海軍帕奇姆I級:2座雙聯SA-N-5對空導彈,1座2管57mm AK725,2具雙聯406MM魚雷發射管,1座30MM AK230,2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
「克里瓦克」I/II/III級
「克里瓦克」級護衛艦共有三種型號:Ⅰ型、Ⅱ型和 Ⅲ型。其中,Ⅰ型 21艘、Ⅱ型 ll艘、Ⅲ型 7艘,共計 39艘;Ⅰ型和Ⅱ型是專為遠洋反潛作戰而研製的,而Ⅲ型則為邊防部隊沿海巡邏所用。「克里瓦克」Ⅰ型護衛艦長 123.4米,寬 14.7米,吃水4.6米;標准排水量 3100噸,滿載排水量 3800噸;動力裝置採用 4台燃氣輪機,總功率 6.9萬馬力,最大航速 32節。艦上的武器裝備有:2座四聯裝 SA-N-4艦空導彈、l座四聯裝SS-N-14反潛導彈、2門雙管76毫米火炮、2座四聯裝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 12管 RBU-6000型火箭深彈。該型艦雷達、聲納設備眾多,性能比較先進;尤為突出的是該艦電子戰設備性能相當突出:4台 16管或 10台 10管幹擾火箭、l&127;部拖曳魚雷誘餌、2部「罩鍾」電子戰系統和 2部「坐鍾」電子戰系統。Ⅱ型與Ⅰ型相比,艦的長度和寬度沒有變化,且航速,續航力及動力裝置也基本相同;主要改進是將2座76毫米火炮改為100毫米火炮,並配上了先進的指控系統,可全自動操縱。Ⅲ型與前兩型在艦體、排水量、動力系統、航速、續航力等方面大致相仿,但在武器裝備上差別較大。Ⅲ型艦拆除了 l座四聯裝 SS-N-14反潛導彈發射架、SA-N-4艦空導彈發射架和 l座 100毫米火炮,加裝了 l架卡—25艦載反潛直升機、2座 6管 30毫米火炮及火控雷達等。
「無畏」(又名不懼)級
「無畏」級是前蘇聯解體前安排建造的最後一級護衛艦,是在「克里瓦克」級基礎上改建而成;它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隱形護衛艦。其首制艦「無畏」號於1986年4月開工建造,1988年5月下水,1990年12月進行海上測試, 1993年1月24日開始服役;在波羅的海試航時(1990年底)被西方發現,被西方稱為BALCOM—8級。艦長130米,寬15.5米,吃水5.6米,滿載排水量為4100噸,推進功率48600馬力,最大航速 32節,以16節航速巡航時的續航力為4500海里,艦員200名。該級艦充分吸取了英、阿馬島戰爭的海戰經驗教訓,具有較完備的攻防能力。主要武器裝備有:六聯裝SA-N-9對空導彈垂直發射架4座,三聯裝SS-N-25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未裝),CADS-N-1「卡什坦」艦對空彈炮合一(近程防空系統)發射裝置2座,SS-N-15反潛導彈(從魚雷發射管中發射),100mm全自動艦炮1門(射速為80發/分),魚雷發射管6具(兼用於發射SS-N-15反潛導彈),十管RBU12000型回轉式反潛深彈發射裝置1座,Ka—27A艦載反潛直升機1架。由於採用了獨特的艦體上層建築設計和先進的隱形技術,該級艦具有很強的抗偵測能力。
「納努契卡」I/II/III級
論排水量,「納努契卡」級剛夠艦的資格。前蘇聯海軍這級躋身護衛艦行列的戰艦,裝備有改進的遠程導彈和電子設備,其攻擊力是導彈艇所無法匹敵的。該級艦採用平甲板型,水下部分艦型為圓肌型線型。它的長寬比要比西方國家海軍同期艦只小,目的是為了艦上武備的布置,以及高速航行時產生一定的升力。艦的殼體採用銅結構。「納努契卡」級分為 Ⅰ型、Ⅱ型、Ⅲ型,共建造有 34艘,其中Ⅰ型16艘、Ⅱ型17艘、Ⅳ型l艘。該級艦長59.3米,寬13米,吃水2.6米;標准排水量560噸,滿載排水量660噸;動力裝置採用6台M—504型柴油機,總功率3&127;萬馬力,最大航速36節。 別看該級艦噸位不大,但對海攻擊能力和防空能力還較強:艦上裝有2座三聯裝SS-N-9艦艦導彈(3個發射筒呈品字形布置),II型裝備SS-N-2C,1雙聯裝SA-N-4艦空導彈(備彈20枚);I型裝有1門雙管57毫米炮,而Ⅱ型、Ⅳ型裝有1單管76毫米炮和1門6管30毫米炮。改裝後的Ⅳ型艦將裝有2座六聯裝艦艦導彈發射架,准備用於發射SS-N-25艦艦導彈。「納努契卡」II級護衛艦有不少出口給其他國家。
「守護」級
1900噸的20380型守護級護衛艦,由金剛石設計局設計。並以每年一艘的速度交付,主要武器是一門AK-190型艦炮(印度塔爾瓦爾級也裝備了)和SS-N-25型反艦導彈,以及卡什坦系統,裝備一架KA27,航速30節,是一型費效比很高的近海型護衛艦。
「獵豹」級
1166.1「獵豹」級主要用於出口,外形帶有隱身特點,越南海軍很感興趣!滿載排水量1930噸,艦長102m,艦寬13.6m,吃水4.4m,航速26節,柴燃交替推進,續航力3500海里/18節,編制110人,2座四聯裝SS-N-25(KH-35)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1座雙聯裝SA-N-4「壁虎」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20枚導彈。艦炮:1座76mm/60炮。2座30mm/65 ADG 630型炮。2座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1座RBU 6000型12管回轉式深彈發射裝置,射程6000m,彈重31kg。
最新的當屬22350型護衛艦,由俄羅斯北方設計局研製,盡管該型軍艦被稱為護衛艦,但其排水量卻高達8000噸,超過了大多數驅逐艦。22350型護衛艦裝備的主要武器系統包括:8枚3M55型「縞瑪瑙」反艦導彈、一門130毫米口徑的A-192型艦炮、一套「螻蛄」-2型反潛火箭發射器和「颶風」中程防空導彈系統。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正在建造中。俄羅斯海軍對22350型護衛艦的需求量將達到10--2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