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亞歷山大和俄羅斯哪個大

亞歷山大和俄羅斯哪個大

發布時間:2022-06-01 23:37:12

㈠ 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打下的版圖哪個大

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打下的版圖相比較,成吉思汗打下的版圖更加廣大。

成吉思汗去世時,蒙古帝國國土面積約1200萬平方公里(公元前1227年),版圖相當於中國黃河以北、蒙古高原、新疆部分以及北到貝加爾湖,西到花辣子模(今哈薩克、烏茲別克境內)的區域。

㈡ 蒙古帝國面積大,還是亞歷山大帝國大

亞歷山大帝國:包括今天的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普勒斯、土耳其、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

蒙古帝國鼎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4500萬平方千米,整個東亞、中亞、北亞、西亞大部分地區,東南亞、南亞部分地區,歐洲中部和東部,以及非洲最北部都在其統治范圍內。
鼎盛時期蒙古帝國的版圖里包括了從朝鮮到波羅地海海岸的絕大部分地域,蒙古人牢牢統治著小亞細亞、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印度北部、緬甸局部、中國以及越南北部。

看看地圖就知道,當然是蒙古帝國的版圖大了。~

㈢ 亞歷山大帝國、蒙古帝國和大英帝國哪個疆域大歷史上有多少帝國哪個帝國存在的時間最長

蒙古帝國是形成於13世紀初期、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為原大蒙古國的延伸,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連續性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帝國的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1270萬平方英里),佔了世界土地面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為20世紀時蘇聯的1.5倍,現今俄羅斯的1.9倍,含蓋了當時疆域內1億的人口,但東方人認為該帝國面積約達3,400萬平方公里(目前官方公認為3,300萬平方公里,但一些地區有爭議,如《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蒙古帝國北疆到達喀拉海,所以最大的帝國是大英帝國還是蒙古帝國還待定), 蒙古的版圖擴張源於其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成吉思汗(1162~1227)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8~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越過太和嶺(今高加索山)擊破欽察各部,第二次西征(1235~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裏海布噶爾王國、斯拉夫各族,進而滅亡位於東歐大平原境內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利、征服保加利亞,遠征勢力遠達義大利半島的威尼斯東北,第三次西征(1252~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木剌夷(伊斯蘭國家)、阿拔斯王朝(位於阿拉伯的黑衣大食,750~1258)以及敘利亞,三次西征共滅了40多個國家,由於西征軍對於征服地區並未全部加以掌控或進行統治,因此也有一說蒙古帝國征服的疆域面積達4,400萬平方公里(該說法已被證明系繆傳,蓋全亞洲面積總和,亦不過4457.9萬平方公里。目前國際官方數據仍為3,300萬平方公里)。

㈣ 亞歷山大力壓彼得大帝和斯大林,成為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他究竟有多厲害

亞歷山大20歲即位到33歲英年早逝,征戰13年未嘗敗績,而且最擅長的就是以少勝多。最著名的高加米拉之戰以步兵4萬騎兵7千大勝波斯。

㈤ 亞歷山大的領土是不是最多的

連現在中國大都沒有!

㈥ 「亞歷山大」是指什麼是什麼意思

俄羅斯沙皇

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六位沙皇,俄羅斯帝國第十二位皇帝(1855年3月2日—1881年3月13日在位)。

他是俄羅斯近代化的先驅,在任期間,對俄羅斯的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1861年下詔廢除了農奴制,為俄羅斯19世紀後半期的中興奠定了基礎。他還主持了多項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羅斯君主制改造為君主立憲制的計劃。

(6)亞歷山大和俄羅斯哪個大擴展閱讀:

亞歷山大是尼古拉一世的長子。由於他的兩位伯父,亞歷山大一世和康斯坦丁大公都沒有子嗣,故整個宮廷上下很早就意識到亞歷山大是未來皇儲——俄羅斯帝國的繼承人。所以父親尼古拉乃至整個俄羅斯宮廷都對未來皇儲的教育給予極大的重視。

在1870年10月30日,利用普法戰爭和法國戰敗的有利時機,向英國、法國、奧地利、普魯士、奧斯曼帝國等《巴黎和約》簽字國發出通告,宣布《倫敦海峽公約》對俄羅斯在黑海禁止保有艦隊的限制以及關於黑海中立化的條款失效,並在1871年的倫敦會議上將其正式推翻。

㈦ 亞厲山大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前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葯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文名:亞歷山大
外文名:無
國籍:希臘
職業:馬其頓國王
畢業院校:無
信仰:古希臘宗教
戀人:赫費斯提翁

㈧ 歷史上有哪些比現在的俄羅斯國土面積大的國家

成吉思漢當年的蒙古~版圖就橫跨了歐亞大陸

㈨ 介紹一下亞歷山大

1.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古代馬其頓國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葯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公元前336年夏,亞歷山大之父、古代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女兒的婚禮上突然遇刺身亡,剛滿20歲的亞歷山大繼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臘各城邦國和色雷斯、伊利里亞等地的一些部落紛紛乘機叛亂或宣布獨立。年輕統帥亞歷山大首先率軍進至巴爾干半島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亞諸部落,把色雷斯人擊退至多瑙河濱。此時,過去曾與馬其頓作對的底比斯人謠傳亞歷山大陣亡,乘機掀起了反馬其頓的軒然大波。亞歷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臘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這次暴亂平息下去,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他決定殺一儆百,當機立斷,火速揮師南下,以閃電般的速度出敵意外的出現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無不驚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變成了一堆瓦礫,全部居民都被變賣為奴,只有過去和腓力二世或亞歷山大友好或贊助過馬其頓的少數人除外。

亞歷山大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毀滅,確實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希臘諸城邦望風歸順,紛紛表示臣服。隨後雅典也表示臣服,並懇求寬恕。沒過多久,各邦國又統一在亞歷山大的領導之下,承認亞歷山大為最高統帥。於是,亞歷山大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大展宏圖,組織對東方的遠征了。

亞歷山大遠征東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躪過希臘聖地,又參與過對腓力二世的謀殺。據說,臨出征前,亞歷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產收入、奴隸和畜群全部分贈他人。當時有位將領迷惑不解的問道:「陛下,您把所有的東西分光,把什麼留給自己呢?」「希望!」亞歷山大乾脆利落的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帶來無窮的財富!」就這樣,亞歷山大懷著對無窮財富的渴望,離開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即達達尼爾海峽),開始了長達10年的東征之戰。他用以開始遠征波斯帝國的軍隊,由步兵3萬名、騎兵5千名和戰艦160艘組成。波斯帝國卻擁有數十萬大軍,戰艦400艘。而且,波斯帝國面積比馬其頓王國約大50倍,更何況遠東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等諸多國家均已被波斯征服,並入波斯版圖。盡管力量懸殊,但亞歷山大善於從本質上看問題。他深知,波斯帝國雖國土遼闊,軍隊龐大,威名猶在,但其勢以衰,內部四分五裂,皇帝大流士是個意志薄弱、缺智乏謀的平庸昏君。而馬其頓王國氣勢正盛,銳不可當。亞歷山大藉助一舉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之餘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氣,一鼓作氣,突破敵防線,首戰告捷,徹底摧毀了波斯人的士氣和抵抗的決心,開辟了向亞洲擴張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戰而降, 甚至把亞歷山大視為將他們從波斯人統治下解放出來的救星。

公元前333年夏,亞歷山大又在伊薩斯城附近以其著名的「馬其頓方陣」擊敗了不甘心初戰失敗的大流士三世。

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率步兵4萬和騎兵7千向美索不達米亞進軍,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開了與波斯的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決定性戰斗。大流士三世經過精心准備,擁有騎兵4萬、步兵100萬、刀輪戰車200輛和來自印度的戰象15頭,與亞歷山大軍隊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亞歷山大與大流士三世鬥智用謀,再次奇跡般的戰勝了這位波斯皇帝。特別有趣的是,當僅有不到5萬軍隊的亞歷山大命令他的士兵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安卧休息、養精蓄銳之時,手握百萬大軍的大流士三世卻因害怕夜襲令士兵徹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裝,膽戰心驚的整整站了一夜,個個無精打采,毫無鬥志。次日,即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清晨,亞歷山大率精神飽滿、士氣高昂之軍進入戰場,熟練的運用其機動靈活的「馬其頓方陣」,最終戰勝了強勁的對手。亞歷山大乘勝東進,佔領了東方最大的城市、古代東方的文化中心巴比倫,並為自己加了一個稱號——「巴比倫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後,亞歷山大又率兵從巴比倫出發,勢如破竹地佔領了波斯帝國的蘇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被手下一名總督殺死,棄屍於路旁。最終還是亞歷山大在追趕途中發現了他的屍體,並將其送回波斯利斯,葬於波斯皇陵墓。

亞歷山大•亞蓋隆契克

2.亞歷山大•亞蓋隆契克(波蘭語:Aleksander Jagiellonczyk;立陶宛語:Aleksandras Jogailaitis)(1461年8月5日—1506年8月19日),亞蓋隆王朝的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

亞歷山大•亞蓋隆契克為波蘭國王卡西米爾四世的第四子,1492年在其父死後被選為立陶宛大公。在兄長揚一世•阿爾伯特國王於1501年6月17日去世後,亞歷山大在當年12月12日繼位為波蘭國王。

亞歷山大•亞蓋隆契克未能有效阻止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對立陶宛的侵略。

亞歷山大五世

3.亞歷山大五世(希臘語:Αλέξανδρος Ε',?~前294年)安提帕特王朝的馬其頓國王(前298年或前297年~前294年在位)。

家庭背景
亞歷山大五世是馬其頓攝政卡山得的兒子,安提帕特的孫子。卡山得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殺害了他的遺孀羅克珊娜和年幼的繼承者亞歷山大四世,篡奪了馬其頓的王位。亞歷山大部下諸將領隨即開始了爭奪其遺產的繼業者戰爭。在「繼業者」中,卡山得控制著馬其頓本土,並與其他將軍們聯合打敗了安納托利亞的統治者安提柯一世。卡山得與亞歷山大大帝的一個妹妹結婚,生下的孩子就是亞歷山大五世。這樣,亞歷山大五世就擁有了對馬其頓王位「較為合法」的繼承權。

主要事跡
前298年(或前297年)卡山得去世後,王位由其長子腓力四世繼承,但是後者很快就死了。在這種情況下,亞歷山大五世與他的另一個兄弟安提帕特二世被宣布為馬其頓的共同統治者。王國實際上被分成了兩部分:亞歷山大統治西部,安提帕特統治東部。亞歷山大五世並與埃及國王托勒密一世(救星)的一個女兒結婚。

兩王共治的和平局面很快就結束了。安提帕特二世謀殺了他與亞歷山大的母親,可能是因為她在立場上支持亞歷山大。繼而他把亞歷山大五世趕出了馬其頓。亞歷山大五世向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和占據雅典的安提柯一世之子德米特里(征服城市的人)求援。皮洛士迅速進行了干預,把亞歷山大五世重新扶上王位。亞歷山大五世因此向皮洛士割讓了邊區的幾個省。不久德米特里也來了。根據某些不確定的記載,已經沒有什麼報償能付出的亞歷山大五世企圖謀殺德米特里,結果反為德米特里所殺。德米特里打敗並殺死了仍在王位上的安提帕特二世,宣布自己為馬其頓的國王。

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4.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евский,1220年?—1263年11月14日),真名為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Александр Ярославич,俄羅斯統帥和政治家,諾夫哥羅德公爵(1236年-1252年,1257年-1259年),1246年起為基輔大公,1252年起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是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的兒子。1236年,他被選為諾夫哥羅德公爵。他與瑞典侵略者和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的斗爭,使俄羅斯的西北部地區免於被西方天主教國家征服。

1240年瑞典人在伊若拉河流入涅瓦河的河口地帶登陸入侵俄羅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率領的諾夫哥羅德人與當地的拉多加人,於1240年7月15日在涅瓦河畔、現在的聖彼得堡附近擊潰了瑞典軍隊。他因而得到稱號:「涅夫斯基」(意即「涅瓦河的」)。在這次勝利後不久,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貴族趕出諾夫哥羅德。1241年,由於條頓騎士團的入侵,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諾夫哥羅德人請回。他率領諾夫哥羅德軍隊抵抗騎士團。1242年4月5日,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距愛沙尼亞邊境附近的楚德湖冰面上決定性地擊敗了條頓騎士團。這一戰常被稱作「冰上之戰」。後來的歷史學家們評論說,這一戰挽救了俄羅斯民族。

當蒙古人勢不可擋的騎兵蹂躪並征服了俄羅斯之後,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巧妙地與他們周旋。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沒有接受羅馬教皇的自殺性的、與蒙古侵略者血戰到底的建議,因為他知道在那個時代與蒙古人作正面對抗不可能獲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開始扮演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與俄羅斯各公國之間的調解人的角色。1246年,金帳汗封他為基輔大公。1252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金帳汗封為弗拉基米爾大公,取代了他的兄弟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

作為基輔、弗拉基米爾和諾夫哥羅德的王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致力於統一羅斯北部的各個公國。1259年,他鎮壓了諾夫哥羅德人的起義。1263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從金帳汗國返回諾夫哥羅德途中於戈羅傑茨去世。他的遺骨後來被彼得大帝下令移至聖彼得堡。俄羅斯東正教會封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為一位聖徒,紀念他的節日為9月12日。

1942年7月29日,當納粹德國的軍隊深入蘇聯腹地時,斯大林宣布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為民族英雄。蘇聯軍隊設立了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勛章。

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

5.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1777年—1825年,1801年—1825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保羅一世之子。亞歷山大一世由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撫養,父親被殺後即位。

為維護君主專制、反對革命,亞歷山大採取自由主義的政策,設立所謂「非正式委員會」解決各類問題。1802年設各部大臣制。1803年頒布自由耕作法,宣告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奴有可能得到解放。開辦哈爾科夫大學和喀山大學。

對外政策方面,參加第三、第四次反法同盟,在奧斯特里茨、弗里德蘭的會戰中失敗。1807年與拿破崙簽訂提爾西特和約。之後得到法國支持,贏得了和瑞典、土耳其的戰爭,奪得芬蘭和高加索的領地。1812年擊退拿破崙對俄羅斯的遠征。1814年率領俄羅斯軍隊進擊到巴黎。不久活躍在維也納會議上,作為有力的領導人之一,結成神聖同盟。1820年左右受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影響,排斥歐洲的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公然推行反動政策,加強對國內和國外自由主義力量的壓制。

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傷感,又極其自尊自傲,被稱為「獅身人面像」。晚年沉溺於嚴重的神秘主義。

娶巴登的路易莎•瑪麗亞•奧古斯塔(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有兩個女兒。

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

6.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1855年—1881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一世長子。

亞歷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著手國內改革,亞歷山大二世改革主要實行解放農奴政策,設立地方自治議會,修訂司法制度,充實初等教育,改革軍制,以謀求俄國的近代化革命。俄國歷史上有三次沙皇進行的改革,除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外,分別是伊凡四世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

亞歷山大二世對俄國的革命運動仍無情鎮壓,致使革命團體活動不斷增多。1874年之後,革命者中的恐怖主義勢力抬頭,屢次試圖刺殺沙皇。對外方面,努力試圖廢除1856年巴黎條約。1877年—1878年發生俄土戰爭。簽訂聖斯特法諾條約,獲得有利的媾和條件,但是由於列強干涉,被迫接受1878年6月柏林會議的調停,俄國對巴爾乾的野心被阻止。1881年3月13日在聖彼得堡被民意黨成員炸死。

亞歷山大二世先娶德國黑森-達姆施塔特的瑪克西米利安娜•威廉明娜•奧古斯塔•瑪麗公主(瑪麗亞•亞歷山德羅夫娜),有8個子女,均未成年時夭折。後娶俄國的葉卡特琳娜•米哈伊洛芙娜•多爾戈魯卡婭女大公,有3個子女:亞歷山德拉女大公;尼古拉大公;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大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

7.亞歷山大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1845年-1894年,1881年-1894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次子。

亞歷山大三世由於害怕暗殺而經常住在首都郊外的行宮加特契納,被稱為「加特契納的隱士」或「革命的俘虜」。即位初期採取對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模稜兩可的態度。實施地方長官制,破壞地方自治。限制大學自治權。對待異族強制推行俄羅斯化的政策。迫害猶太人。佔領中亞,與英國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在來自丹麥的妻子的影響下(其時丹麥在普丹戰爭中失敗,被迫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對俾斯麥及威廉一世的德國產生反感。盡管此前的六位俄羅斯君主都為德意志血統,但是從亞歷山大三世時代起,宮廷和貴族社會開始了俄羅斯化的進程。80年代末之後,因俄德關系惡化而親近法國。亞歷山大在位期間,是俄羅斯工業化的時代,表面上欣欣向榮,但是農業發展緩慢,農民貧困,繁榮的基礎是薄弱的。1894年因病去世。

亞歷山大娶丹麥的瑪麗亞•索非亞•弗雷德里卡•德格瑪公主(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有6個子女: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大大公;格奧爾吉大公;謝尼亞女大公;米哈伊爾大公。

亞歷山大一世

8.(猛烈的)亞歷山大一世(蘇格蘭蓋爾語:Alaxandair mac Maíl Coluim,意為馬爾科姆之子亞歷山大;約1078年—1124年4月23日)蘇格蘭國王(1107年—1124年在位)。馬爾科姆三世的第四子,在兄長埃德加國王去世後繼承王位。他由於對蘇格蘭北部的一次起義的無情鎮壓,而得到外號「猛烈的」。

亞歷山大一世致力於蘇格蘭教會的獨立和本地化。他建立了一些新的主教轄區,並在珀思郡(蘇格蘭原郡名)和英奇科姆修建了修道院。

亞歷山大二世

9.亞歷山大二世 Alexander II(1198年-1249年)蘇格蘭國王(1214年-1249年在位)。

亞歷山大二世為蘇格蘭國王獅子威廉之子。他支持英格蘭貴族反對無地王約翰的叛亂,幫助他們在1215年迫使約翰簽署了大憲章。但是在1217年,他承認約翰之子和繼承人亨利三世為他的領主。1221年,他與亨利三世的妹妹喬安•金雀花結婚。

當喬安於1238年去世後,亞歷山大二世再次結婚,妻子為柯西的瑪麗。瑪麗於1241年生下了亞歷山大二世的繼承人亞歷山大三世。

1237年,亞歷山大二世與亨利三世簽訂約克和約,在這份文件中確定了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永久邊界。

亞歷山大二世在蘇格蘭國內加強王權,並把自己的統治擴張到蘇格蘭的邊遠地區。

亞歷山大三世

10.亞歷山大三世 Alexander III(1241年9月4日—1286年3月19日)蘇格蘭國王(1249年—1286年在位)。他是亞歷山大二世國王之子,母為科西的瑪麗(亞歷山大二世的第二個妻子)。

亞歷山大三世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蘇格蘭的王位。1251年,還是孩子的亞歷山大三世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女兒瑪格麗特結婚,這使得英格蘭人企圖在其未親政時再度干涉蘇格蘭的內政。

1263年,亞歷山大三世在Largs戰役中打敗了挪威國王哈康四世的入侵。他於1266年迫使哈康四世的繼承者馬格努斯六世向蘇格蘭割讓馬恩島和赫布里底群島。亞歷山大三世的孫女瑪格麗特在他去世後繼承了王位。

亞歷山大一世•卡拉格奧爾基耶維奇

11.亞歷山大一世•卡拉格奧爾基耶維奇(Краљ Александар 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1888年12月17日—1934年10月9日)卡拉格奧爾基王朝的南斯拉夫國王(1921年—1934年在位)。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的次子。1904年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貴族軍官學校畢業。1909年,在他的兄弟格奧爾基•卡拉格奧爾基耶維奇的繼承權被剝奪後,亞歷山大一世成為塞爾維亞大公(王儲)。

亞歷山大一世在塞爾維亞軍中服役,以第一軍軍長身份參加了1912年—1913年的巴爾干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是塞爾維亞軍隊總司令。1918年12月,亞歷山大成為剛剛建立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的攝政王。1921年8月17日,亞歷山大一世加冕為國王。

由於國內各民族的不滿情緒和騷動,尤其是克羅埃西亞人的獨立要求,亞歷山大一世轉向獨裁。1929年1月,他解散議會、廢除憲法,開始獨裁統治。為了強調他統治的是一個統一的王國,亞歷山大一世把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

1934年亞歷山大一世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時,於10月9日在馬賽遭到克羅埃西亞民族主義者刺殺。他與同車的法國外交部長路易•巴爾杜都在刺殺中身亡。

埃及最大海港

12.埃及最大海港,全國第二大城市。在尼羅河河口以西一條東北-西南向伸展的狹長地帶上,西北臨地中海,東南靠邁爾尤特湖。人口270.8萬(1983)。曾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城,因亞歷山大大帝時(公元前332年)興建而得名。公元前四到前一世紀為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十六世紀起一度衰落,十九世紀逐漸恢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較速。有紡織、造船、化肥、煉油等工業。世界著名的棉花市場。分東西兩港。東港水較淺,主要為漁港和海上游覽區。西港為深水良港,由兩道防波堤和狹長的法羅斯島屏障,港區面積廣達6平方公里以上,全國80-90%的外貿物資經此,輸出棉花、棉織品、稻米等。鐵路、公路通開羅。重要的國際航空站。有1892年創設的希臘-羅馬博物館。近郊多名勝古跡。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遺址在近海的法羅斯島上。
13.L.G.亞歷山大,世界英語教學權威,曾任歐洲現代現代語言教學委員會理事。其著作為交際教學法奠定基礎。其中如NCE(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語)、follow me已成為經典教材。

㈩ 俄國和亞歷山大帝國有聯系么

沒什麼關系吧。

閱讀全文

與亞歷山大和俄羅斯哪個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