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基輔是俄羅斯城市之母
可以這樣說
❷ 烏克蘭和俄羅斯是世仇嗎為什麼
烏克蘭和俄羅斯其實應該算是兄弟,在兩個民族的歷史上,大多是時候都是在俄國的版圖內,甚至烏克蘭這個概念出現的時間都是到了19世紀末才出現的,在大部分歷史時期,烏克蘭是叫做小俄羅斯人。
赫梅利尼茨基本身是一個在冊哥薩克,這個在冊哥薩克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城管。
1648~1654年的赫梅利尼茨基大起義,是徹底瓦解了波蘭在烏克蘭地區的統治,而由於力量的懸殊,赫梅利尼茨基雖然在戰場上數次擊敗波蘭軍隊,但是他自身的力量也是消耗很大,所以在1654年和沙俄簽訂了,著名的《佩列亞斯拉夫協議》,這個文件是後來俄國稱為合並條約,而俄國人認為這個條約是烏克蘭並入俄羅斯的法律基礎。
這個條約也意味著沙俄開始直接面對波蘭,並在1655年攻克了華沙。不過,波蘭後來又收復了華沙。在1657年赫梅利尼茨基去世以後,在1659,沙俄強迫赫梅利尼茨基的小兒子簽訂新的協議,把哥薩克的外交權交給了沙俄。而1660年開始沙俄和波蘭開始在烏克蘭開打,到了1667年,波蘭和沙俄簽訂了《安德魯索沃條約》把烏克蘭沿著第聶伯河分成兩半,東岸歸俄國,西邊歸波蘭。而到了1686年,波俄雙方確認了《安德魯索沃條約》對於烏克蘭的瓜分,不過基輔是在俄羅斯的手裡了。
烏克蘭在沙俄統治時期,和沙俄其他地方差不多,一般的烏克蘭人該干什麼干什麼,沙皇讓你去當兵你就得去當兵。不過,作為普通的烏克蘭人也是有上升的渠道,比如俄國的文豪果戈里就是烏克蘭人。
❸ 被稱為俄羅斯城市之母的是哪個城市
基輔
俄羅斯城市之母
基輔是千年名城,被譽為「俄羅斯眾城之母」,亦是東正教聖地所在,元朝史籍記其名為「乞瓦」。
👉維京人、蒙古拔都大汗、波蘭人、哥薩克驍騎、猶太人、俄國人、以及第三帝國大軍,都曾在此留下足印。它在烏克蘭中部偏北,第聶伯河流經基輔中央,是烏克蘭的首都,西岸(即左岸)是政治和旅遊中心,名勝多在近第聶伯河的市中心,以及市中心西南面。
❹ 什麼叫基輔
基輔:是烏克蘭首都,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地處烏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游兩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亞季河與傑斯納河匯合處附近。
基輔的歷史已有1500多年。始建於5世紀下半葉,9-排13世紀為第一個基輔羅斯的都城和中心,有「羅斯城市之母」之稱。它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最古老城市。
❺ 蘇聯基輔原名是什麼
蘇聯時期基輔是烏克蘭蘇維埃的首都,一直都叫基輔。基輔是現在烏克蘭首都,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地處烏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游兩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亞季河與傑斯納河匯合處附近。
❻ 基輔是個地名嗎在哪
①城市名:烏克蘭首都
基輔(烏克蘭語:Київ;俄語:Ки́ев)位於烏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游。為烏克蘭首都,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第聶伯河中游兩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亞季河與傑斯納河匯合處附近。面積 782平方千米,人口約260萬,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
城市西部地勢高亢,東部低平、寬闊。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歷史悠久。始建於5世紀下半葉,9~13世紀為第一個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的都城和中心,有「俄國城市之母」之稱。1793年並入俄國。自古為貿易要沖。19世紀末成為俄國西南部重要商業城市和甜菜製糖中心。1934年烏克蘭首都由哈爾科夫遷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德軍佔領。戰後重建,工業基礎不斷擴展。
該市接近頓巴斯和第聶伯河沿岸鋼鐵基地,周圍是富饒的農業區,機械製造業和輕工業發達。機械製造業門類較多,大多與運輸業相聯系,還有機床、儀器、化工和機械等。輕工業有照相機、食品、編織品等。化學工業和印刷出版業也很發達。是烏克蘭的交通樞紐。東郊設有國際機場,河運直達黑海,市內建有地下鐵道。
全市分10個行政區。市中心處於高岸上的舊城區,第聶伯河蜿蜒而過。保留著舊街道格局 ,擁有全市大部分歷史建築,包括以壁畫聞名的索菲亞大教堂,基輔-彼切爾斯克修道院、威杜比次克修道院和安德烈耶夫教堂等。舊城北側原為貿易和猶太人區,後有河港。南側為政府機關所在地。中心區四周是工業住宅郊區。河兩岸之間有公路和鐵路橋相聯接。市內設有基輔大學等高等院校,眾多科研機構,以及博物館、美術館等。
基輔文化傳統悠久,在醫學和控制論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全市設有20所高等學校和200多個科研機構,還有近300所中學、80所成人夜校和許多專業技術學校。高等學校以國立基輔大學最為有名,它成立於1834年9月16日,是烏克蘭的最高學府,有學生2萬名。20世紀50年代,基輔大學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1999年有150多位中國學生在這里就讀。基輔的福利設施有綜合和專科醫院、幼兒園、療養院和兒童度假營等,還建有1000多個圖書館、近30座博物館及歷史名人故居。
城市歷史:
公元822年,第一個俄羅斯民族國家基輔羅斯在烏克蘭的基輔建立。988年全市改宗東正教,往後兩個世紀通過歐亞貿易逐漸繁榮起來,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及其蒙古遠征軍攻佔基輔,其後成為欽察汗國的一個重要城市。1362年,西面的立陶宛公國入侵;1569年又被割讓予波蘭;1686年歸於俄國。19世紀初俄國沙皇銳意發展工業,基輔成為烏克蘭一帶的領導城市;60年代與莫斯科和敖德薩通鐵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基輔遂於翌年成為獨立的烏克蘭國家首都。1941年蘇軍敗退,被納粹德軍佔領。1943年蘇軍重臨解放基輔。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以「英雄城市」的稱號和金星勛章、列寧勛章,表揚該市人民在戰爭中的勇敢和犧牲。1991年,基輔發生騷動,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該市成為烏克蘭的首都。
②烏克蘭州名
基輔州 (烏克蘭語:Киї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在烏克蘭北部第聶伯河中游,北鄰白俄羅斯。面積2.89萬平方公里。人口193.3萬(不包括基輔市,1985)。烏克蘭人佔十分之九以上,余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猶太人。1932年設州,首府基輔(但因為是首都所以基輔市並不受州管轄)。大部是平原,西南為第聶伯河沿岸丘陵。礦藏有泥炭、煤和鈦。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7--5℃,7月17-18℃。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第聶伯河及其支流音里皮亞特河、傑斯納河流經。建有基輔水庫水電站。工業以運輸設備和農業機械製造為主,還有甜菜製糖廠。農業主產甜菜、小麥;乳肉畜牧業發達。主要城市白采爾科維、瓦西利科夫等。
③基輔牌照相機
基輔(Kiev)是一個前蘇聯的相機品牌,現由設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工廠製造。除了常見的35mm相機,它同時也出產中畫幅及大畫幅的型號。
❼ 基輔的緯度是多少
.
地理位置:北緯 33度30分;東經36度17分。
2.
地理位置:北緯: 50度45分;東經: 30度52分。
❽ 基輔ул Коминтерна在哪裡
烏克蘭共和國首都基輔(Kyiv)位於烏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游,是第聶伯河港口和重要的鐵路樞紐。它面積777平方公里,人口262.6萬(2002年12月31日)。城市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一月份平均氣溫-5.8℃,7月份平均氣溫19.5℃,平均年降水量622毫米。
基輔具有悠久而光榮的歷史,曾是第一個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的中心,因而有「俄國城市之母」的稱謂。考古表明,基輔始建於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公元822年成為封建國家基輔羅斯的國都,通過貿易逐步繁榮起來。988年改宗東正教。10—11世紀十分興旺,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到12世紀,基輔發展成歐洲的主要城市,擁有400多座教堂,教堂藝術和手工製品聞名遐邇。1240年被蒙古人攻陷,城市多處被毀,大部分居民被殺。1362年被立陶宛公國佔領,1569年劃歸波蘭,1686年歸屬俄國。19世紀城市貿易擴大,出現了現代工業。19世紀60年代與莫斯科和敖德薩通鐵路。1918年成為獨立的烏克蘭國家首都。二戰中城市遭受嚴重破壞。1941年,蘇軍與德軍經過80天激戰後,德軍佔領基輔。1943年,蘇軍解放基輔。戰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英雄城市」稱號以及金星勛章和列寧勛章。經過重建,基輔的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基輔市區有數十條林蔭大道以及數百個街心花園和草坪,一幢幢現代化的建築掩映在綠樹和花叢中,基輔因而贏得了「花園城市」的美名。
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市中心是舊城區,坐落在第聶伯河右岸,盡管舊城區的很多建築為戰後所建,但它仍保留著舊街道格局。市內的大部分歷史建築也都集中在這里,如著名的索菲亞大教堂(11世紀建,現為博物館)等。舊城內外還有許多博物館、劇院、公用樓、大百貨商店。舊城北側原是貿易和猶太人區,現為河港。南側的彼切爾斯基區有烏克蘭政府的許多主要建築,如議會政府大廈等,建造於11世紀的佩切斯卡亞隱修院是前蘇聯歷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隱修院。中心區四周是工業住宅區。住宅建築群形成的單元(稱「小區」)之間為公園和綠化帶,包括烏克蘭科學院的大型植物園和小型大學植物園。城市外圍有數處森林公園。二戰後,城市不斷向第聶伯河左岸發展,兩岸之間有公路和鐵路橋連接。基輔是前蘇聯的重要工業中心之一,工廠遍布全市,以市中心區以西和第聶伯河左岸最為集中。製造業種類繁多,重工業以生產成套機械裝備、精密機床和儀器、金屬切削機床、飛機、化工設備、液壓起重機、電子儀器、電樞、船舶、摩托車、電影設備為主,輕工業有化工產品、照相機、電子計算機、手錶、編織品、食品等。化工產品有樹脂、化肥、塑料和化纖等。出版業發達,有14家印刷廠。
基輔的標志性建築——
索菲婭教堂和烏民族英雄
赫梅利尼茨基的塑像
20世紀70年代初有工業職工35萬,約占職工總數的五分之二。基輔交通發達,是水陸空交通樞紐,有鐵路和公路通往莫斯科、哈爾科夫、頓巴斯、南烏克蘭、敖德薩港、西烏克蘭和波蘭。第聶伯河的航運能力較高。鮑里斯波爾機場有航線通往獨聯體大部分大城市、烏克蘭許多城鎮以及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市內汽車、電車交通方便,日載客量200餘萬人,還有地下鐵道。
基輔文化傳統悠久,在醫學和控制論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全市設有20所高等學校和200多個科研機構,還有近300所中學、80所成人夜校和許多專業技術學校。高等學校以國立基輔大學最為有名,它成立於1834年9月16日,是烏克蘭的最高學府,有學生2萬名。20世紀50年代,基輔大學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1999年有150多位中國學生在這里就讀。基輔的福利設施有綜合和專科醫院、幼兒園、療養院和兒童度假營等,還建有1000多個圖書館、近30座博物館及歷史名人故居。
❾ 誰知道莫斯科的雅稱是什麼
莫斯科的意思是「石匠的城寨」。這里最早的居民可能是手工業者。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紡織工業而著名,被譽為「花布城市」。莫斯科又被稱為「綠色的都市」。綠化面積約占莫斯科面積的40%,人均綠地面積20多米2
此外莫斯科,有俄羅斯眾城之 母」和「一千六百座教堂的城市」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