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攻打喬治亞始末
就在北京奧運會之時,俄國與喬治亞發生了戰爭!神聖的「奧運休戰」協定再次被侵犯!!!
在古希臘,每四年的奧運前7天到結束後的7天期間,都會暫時中止敵對方的戰爭狀態。這樣,運動員、藝術家和觀眾就能前往舉行運動會的奧林匹亞,參加競技或者慶祝活動,然後再回到家中。 在過去12年間,國際奧委會一直努力試圖恢復這一傳統,並且取得了聯合國的支持。聯合國在7次不同的場合呼籲各個成員國遵守奧運會期間停火的傳統。
南奧塞梯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與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接壤。南奧塞梯因要求獨立曾於20世紀90年代初與喬治亞中央政府發生激烈沖突。近年來,南奧塞梯與格中央政府的武裝沖突仍不時發生。自今年8月1日以來,雙方交火事件不斷,該地區局勢趨於緊張。8日凌晨,喬治亞軍隊進入南奧塞梯控制區,並對茨欣瓦利市進行炮擊,使沖突地區局勢驟然惡化。
② 中國是俄羅斯的大門嗎
不是!
俄羅斯大門朝西開,中國充其量只能算是俄羅斯的後院!俄羅斯從根本上說是一個歐洲國家,亞洲廣大的領土因為氣候條件惡劣,其實不太適合發展經濟,也不太適合人居,所以俄羅斯的重要地區還在歐洲部分。
雖然俄羅斯亞洲部分不適合人居和發展工農業經濟,但是它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這正是中國所需要的,中國有的是錢,俄羅斯現在發展正需要錢,中俄經濟有強烈的互補性,所以中俄發展友好合作對於雙方都是至關重要的。
③ 北極對俄羅斯的意義是什麼詳細點,簡答題用,謝謝謝謝!!急!
1、開發北極資源是俄羅斯能源安全利益的保證:
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礦物和漁業資源。鞏固俄羅斯北極地區的邊界以確保俄能源安全,因此,必須對俄在北極地區的邊界進行立法,以保證俄在北極地區的國家利益。
2、控制北極有助於鞏固俄羅斯的軍事強國地位:
北極地區是全球軍事的戰略要地。從地理上看,全球的主要大國都集中在北半球,北極點是至各大國的距離之和最短的。可以說,控制了北極點就意味著占據軍事制高點,能夠對各大國進行有效「瞰制」。
3、北極航道對俄羅斯的「黃金價值」開始顯現:
飛越北冰洋的航線是聯系亞洲、歐洲和北美大陸的捷徑,北冰洋航道也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俄羅斯歐、亞兩部分的最短路線。
(3)俄羅斯的後院是什麼擴展閱讀
北極地區日益成為俄羅斯與其他國家交往的重要平台。俄羅斯掌握該地區,既能保證它能源大國的地位不可撼動,又能使其在占據有利的地緣位置的基礎上達到與歐美利益抗衡的戰略需要。
北極地區是俄國家發展和未來保持大國地位的戰略儲備。對北極地區的爭奪主要是涉及對資源的爭奪,因為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礦產資源、水產資源以及油氣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目前,北極圈附近的國家都在積極行動,以擴大自身在該地區的科研、經濟和軍事的存在。
④ 俄羅斯傳統民居特點
俄羅斯族傳統住宅多為磚木結構、高大寬敞的平房,也有單一木材結構的房屋。
鐵皮屋頂大多塗上彩色油漆,向四周延伸形成廊檐。屋頂上開有天窗,可調節室內溫度和空氣流通。屋內分為客廳、居室、廚房等,多砌有取暖的火牆。室內鋪有地毯,陳設有沙發、桌椅、書架、衣櫥等。
農村的俄羅斯族民居,房屋四周砌有院牆,庭院內栽植有各種花木,後院建有畜圈、地窖和庫房。有的村居自然環境優美,如俄羅斯族居住較多的塔城市二工鎮喀浪古爾村,彎彎的小河從村中流過,一幢幢房屋和庭院被樹林掩蔽著,顯出一派宜人的田園風光。
在額爾古納河流域林區一帶的俄羅斯族,有的還居住傳統的俄羅斯「木刻楞」房屋,既保留了俄式的建築風格,又加上新的設計。
俄羅斯族主食是小麥麵包,多為烘烤時中間裂開的長形大麵包,稱為「列巴」,進食時將其切成片狀,上塗果醬或奶油。副食有各種蔬菜、魚、肉、奶製品等。節日食品有餡餅、大圓麵包、密糖飯和紅甜菜湯、酸牛奶及各種做法的魚。
俄羅斯族男子喜歡喝伏特加(白酒)和自製的啤瓦(啤酒),還有自製的各種類似啤酒的「格瓦斯」飲料。由於與其他民族的長期交往,抓飯、牛奶米飯、牛奶面條、饢、包子、餃子等也成了俄羅斯族的家常飯。許多俄羅斯族習慣用碗筷。家庭主婦多善於烤制各種香甜可口的麵包和餅干。
⑤ 有「俄羅斯的後院」之稱的是哪個地區
中亞嘛
⑥ 公開挑釁!美軍艦隊為何直撲俄羅斯後院
因為美國是想給俄羅斯施加壓力,穩固自己在歐洲的統治。
⑦ 我想了解一下格俄問題。請詳細一點,我不太懂
外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後院,俄羅斯一直視其為其屏障和勢力范圍
而目前喬治亞接受美國人幫助,成為美國在外高加索地區建立軍事基地等的急先鋒,這嚴重損害了俄羅斯的利益,破壞了俄羅斯的戰略。為此,俄羅斯和喬治亞交惡。
另外,關於目前喬治亞和周邊一些親俄的地區發生沖突,更進一步激化了兩國矛盾.
俄羅斯和喬治亞圍繞俄駐格軍事基地的矛盾由來已久。雖說第比利斯一直在敦促莫斯科撤軍,格議會本月10日通過的一項決議還是以其強硬的措辭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份決議指出,俄駐格軍事基地不具有任何法律地位,俄必須在今年5月15日之前提出撤軍時間表,否則格將採取單方面措施結束這些基地的存在。耐人尋味的是,莫
斯科對此做出的反應相當平和。拉夫羅夫外長對新聞界發表談話時表示,喬治亞行政機構並不支持議會通過的這項決議,俄格雙方將就有關問題繼續談判。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喬治亞保留了4個軍事基地,分別設在瓦季阿尼、古達烏塔、阿哈爾卡拉基和巴統。根據兩國1999年在伊斯坦布爾發表的聯合聲明,俄羅斯削減了在喬治亞的軍事存在。除設在第比利斯的俄駐外高加索俄軍集群司令部外,俄羅斯僅保留了在阿哈爾卡拉基和巴統的兩個軍事基地。圍繞這兩個基地的駐扎時間和條件等問題,俄格雙方始終沒有達成協議。俄方強調,從格撤軍之前要在俄境內興建新的軍事設施,這一工程投資巨大,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喬治亞則要求俄羅斯在3年內撤出軍事基地。
俄格爭論的焦點看似撤軍時間和資金數額,其實這並非問題的實質。雙方在地區安全問題上存在著原則分歧。在莫斯科看來,駐格軍事基地的命運關乎俄能否繼續對外高加索地區局勢施加影響力。
此間輿論分析說,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合作夥伴是亞美尼亞。俄羅斯同亞美尼亞關系密切,而且還在該國部署了規模較大的軍事基地。從政治角度看,駐亞美尼亞軍事基地沒有什麼令莫斯科擔憂之處。但俄羅斯同亞美尼亞之間沒有邊界,俄向駐亞軍事基地提供給養必須以喬治亞為過境通道。喬治亞不僅反俄情緒強烈,而且同美國保持著密切的軍事合作,俄羅斯擔心從喬治亞撤軍後過境通道也將隨之關閉。如此一來,俄駐亞美尼亞軍事基地同大本營之間的聯系將變得十分脆弱,俄在整個外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也會受到威脅。
從地緣角度看,俄羅斯在外高加索的進退還有可能影響到它在中亞地區的地位。分析人士指出,中亞國家一直希望擺脫對俄羅斯輸油管道的依賴,正在興建的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道工程已經折射出各方在地緣戰略方面的不同考慮。俄撤出駐格軍事基地後,中亞國家有可能進一步加強同外高加索國家的合作,將這一地區當成自己向西方出口能源產品的通道。
聯繫到這些背景,人們就不難理解軍事基地問題在俄格關系中處於何等重要的位置。莫斯科並非不想改善同第比利斯的關系,但是雙邊關系的改善無論如何不能削弱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存在。這始終是俄羅斯處理同喬治亞關系時的底線。不過,一味強硬也並非良策,俄目前的做法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喬治亞有可能繼續採取單方面行動,激化兩國在軍事基地問題上的矛盾;另一方面,其他原蘇聯國家將因此加大對莫斯科的戒心,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將借機指責莫斯科的外交政策仍有「帝國情結」。
人們注意到,堅持原則立場的同時,俄在撤軍期限等具體問題上也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就在格議會通過強硬決議的當天,俄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局局長馬祖爾克維奇上將發表談話說,從喬治亞撤出軍事基地至少需要3年至4年的時間,在今後的談判過程中俄國防部將堅持這一立場。喬治亞官方人士立即對此做出反應,稱俄羅斯開始在撤軍問題上表現出現實的態度。
俄羅斯在國外的駐軍集中在獨聯體國家,除在喬治亞的基地外,還在塔吉克、摩爾多瓦、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建有軍事基地。對俄羅斯而言,這些基地不僅擁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價值,同時也是保持對獨聯體國家影響力的現實手段。隨著西方大國對獨聯體事務介入程度的加深,如何強化上述軍事存在已成為莫斯科亟待考慮的課題
從喬治亞精心挑選了八月七號夜間發起全面進攻來看,喬治亞這次是鐵了心打算一口氣解決南奧塞梯問題。
為此,喬治亞從數月前就開始了戰爭動員和戰前偵察。很有可能還與美國,歐盟進行了溝通並取得了諒解。證據在哪呢,我們可以看到,喬治亞在前兩個月連續不斷的出動無人機對南奧塞梯進行偵察,並且頗有心機的取得了俄羅斯空軍捲入反偵察的證據,並且藉此大做文章,以此試探俄羅斯的反應。
當時,俄羅斯是怎樣的反應呢?堅決否認自己的飛機曾經起飛過,並且反指喬治亞的用心叵測。除此之外,再無更大的動作。
隨後喬治亞又故意扣押了俄軍軍車和士兵,扣押期間還對俄軍人進行了羞辱。而俄羅斯又進行了什麼反應呢?除了要求放人,再無更大的動作。
喬治亞的膽子開始大起來,開始把戰爭准備半公開化。在這期間,俄羅斯有什麼反應呢?政府和報紙指出了喬治亞想打仗,但軍隊仍然沒有調動的准備。
於是,喬治亞認為俄羅斯不會公開的用軍隊反對「解放南奧塞梯」的戰爭。
但在我看來,這也正是喬治亞此次戰斗必敗、而且會慘敗的原因。
俄羅斯是地球上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情報工作早已深入了獨聯體地區的每一個角落。不管是喬治亞,還是烏克蘭,或是其它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它的一舉一動都是被俄羅斯看在眼裡的。而俄國斯軍事准備工作完全可以在遠離喬治亞視線范圍的地方進行預先准備。為什麼前期會對喬治亞的一犯再犯忍了又忍呢?原因只能有一個,俄羅斯周圍敵對的國家實在太多,它又不便像以前沙皇時期那樣,隨便找個茬子就滅掉一個國家,二十一世紀了,大國得有新的形像嘛。免得旁人又說自己仍然是邪惡帝國。
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周邊環境一再惡化。二戰後苦心建立的衛星國和緩沖區不僅損失殆盡,自己的傳統勢力范圍也被美國步步纏食,軍事實力一降再降,普京政府上台後,經過將近十年的努力才基本平定了包括車臣在內的高加索地區叛亂。從前年開始,軍事視角開始從國內轉向周邊地區。對於烏克蘭,喬治亞等刺頭早已是暗含殺機,只恨沒有借口,眼看著格烏兩國一槍不放,遠遠的拉著美國爸爸的手罵自己,有力無處使,實在是窩火。好不容易知道喬治亞這個愣小子在打自己的主意,自然是老早就開始盤算該怎麼收拾這兩個冤家了。(奧運會開幕式上,當俄羅斯隊進場時,電視轉到了普京身上,而普京一臉的嚴肅,連手都懶得揮幾下,這可不是他的一向風格,估計那時候還在盤算著下一步怎麼做局呢。)
說回到喬治亞,自蘇聯解體後,喬治亞就沒有消停過,這個幾百年沒打過仗的地區雖然出了個斯大林(他也不會打仗,但搞政治是超一流的),但軍隊和軍官實在是上不了檯面,獨立之初,先是阿布哈滋的獨立戰爭在關鍵的時候被俄國攪了局,輸的是慘不忍睹,獨立後的首任總統加姆薩胡爾季阿灰溜溜被槍炮趕下台,而第二任的核心老大謝瓦爾德納澤明智的選擇暫時與俄羅斯休好,這才穩定了全國局勢。謝瓦爾德納澤選擇與俄國休好,惹惱了許多沒有大局觀的喬治亞愛國人士(或者說美國的好朋友),於是謝瓦爾德納澤屢遭暗殺,並最終被趕下了台。最近執掌喬治亞的是薩卡什維利,此君一心嚮往歐洲民主,對俄羅斯是深惡痛絕,同時還想著在任內完成國家統一的大業,只可惜志大才梳,不明白發展才是硬道理。要知道,喬治亞統一全國的最佳時機是俄羅斯深陷第一次車臣戰爭之時,那時的俄羅斯舉國厭戰,人心思和。可惜喬治亞由於種種原因動不了手。時間再晚一點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也可能有機會,那時喬治亞可以借口幫助反車臣分裂份子拿下阿布哈滋,通過談判奪回南奧塞梯也不是不可能。但現在,俄羅斯已從心臟病中緩了過來,哪裡還輪得上喬治亞扇俄羅斯的嘴巴?
戰爭,不,准確的是只能算地區沖突從七日夜裡算起,到現在打了兩天多一點,第一天,喬治亞得意的說收復了幾個村莊,並大部控制了茨欣瓦利。高官還宣布要用三千五百萬美元來重建南奧塞梯,還大言不慚的說要特赦南奧塞梯的高級官員。結果,可憐兮兮的喬治亞軍隊不僅沒有消滅南奧塞梯的民兵武裝,更沒有敢直接剁俄國駐軍。最關鍵的敗筆是,他沒有想辦法切斷南奧塞梯與俄羅斯的交通聯系(主要是Roki tunnel和機場)。
沖突的發展過程是可以預料的,俄國軍隊源源不斷的增援南奧塞梯,喬治亞那可憐的軍隊要麼退卻要麼被吃掉。然後喬治亞呼籲和平,要求雙方撤軍,大家回到沖突開始前的狀態。這是喬治亞一湘情願的想法。
這次沖突的解決辦法可大可小,對喬治亞最好的結局是俄羅斯接受喬治亞的條件,雙方握手言和。
最可能的結局是俄羅斯要求喬治亞撤軍,南奧塞梯地區經過全民公決,然後明正言順的並入俄羅斯。(阿布哈滋問題要看局勢發展以決定是否被並入俄羅斯)。
對喬治亞最可怕的結局是什麼呢?不僅僅是永遠的失去南奧塞梯和阿布哈滋。他還面臨著國家政治的重大轉向,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政府冒然開啟了戰端,又造成了本國的戰敗。他的下台是不可避免的事。如果格俄談判以較有利於喬治亞的條件成功結束,格國內親俄羅斯的政治派別將從此上台,以損害國家利益為由徹底清洗親西方政治人物。只要喬治亞走到這一步,政治轉向將不可避免。從此,西方東擴將止步於喬治亞。
對俄羅斯來說,就地停火是最愚蠢的做法,因為,它將徹底顯露自己的軍事和政治底牌。不僅喬治亞會最大程度的向美國求援,從此成為美國在中亞的看門狗。烏克蘭也會沒有任何顧忌倒向西方,屆時,恐怕在烏俄邊境上巡邏的還會有北約軍人的影子。在國際上,俄羅斯再沒有高看一眼。所以,只要俄羅斯新任領導人吃透了這一點。不僅打狗不看主人,而且要往死里打狗,打狗打得讓把狗主人不敢出面,最終在格國內扶持一個親俄政權,這才能達到國家安全的最高目地。
八月十一日夜,格俄沖突前線的局勢並沒有出現大的波折,但各方外交方面的動作開始浮上了檯面。
首先,在軍事上,俄軍已完全控制了南奧塞梯局勢,格軍主力已敗退至戰前位置,部份部隊可能未及時退出戰斗,因此被俄軍牽制在奧塞梯境內,由於外交需要,已集結完畢的俄軍並未深入格境內作戰,而是待機。但俄軍繼續小規模的轟炸格境內的重要軍事目標以施加壓力。
外交上的重頭戲開始粉墨登場,首先是美國,迫不及待的從幕後跳了出來,一是指責俄軍過份動用武力,宣布自己和喬治亞站在一起,同時,還協助喬治亞,將格在伊拉克的駐軍一千人空運回國。接下來是歐盟各國,他們的聲音明顯比美國軟弱,僅僅是帶著一些調停方案前往莫斯科,私下裡高官們卻悄悄指責喬治亞動手的時機實在不好。烏克蘭的立場頗有意思,一方面宣布不允許俄黑海艦隊利用在烏克蘭的基地進攻喬治亞,一方面宣布自己站在喬治亞的一邊,但實質性的幫助始終不見影子。
其次是高加索地區各山地民族積極地介入了沖突,車臣、阿布哈滋等地區已派出自己的部隊協助俄軍作戰。目前尚不清楚印古什共和國的具體行動。我個人覺得這些山地民族出兵姿態倒不一定是百分百的為俄羅斯好,高加索民族的兄弟情誼成份也許佔了更多的成份,這種互相幫助的事情多了,對俄羅斯也許並不是件好事。
最搞笑的仍是喬治亞,明明戰事已失敗,愚蠢的薩卡什維利卻不要臉的給俄羅斯提議停火,似乎格軍是主動迴避沖突一樣----此君一向不給俄國好臉色,現在戰敗了,俄國人一定會在格境內找政治代理人換掉他,怎麼會還以他為談判對象呢?且看此君一邊向俄國要求停火,一邊向國際求援,把自己打扮的可憐兮兮的樣子,一邊又在格境內充老大,要全民保衛喬治亞,全然忘記了這場沖突完全由自己挑起來的。
最精明的是莫過於俄羅斯,一邊在國際上強調自己的合法性,同時使出西方最拿手的方法煽情,把奧塞梯的平民傷亡人數不停的往上加(現在已吹到平民死亡數千人,難民數萬的地步)。另一邊,軍事上一點不手軟,該調動的地方調動,該炸的繼續炸,就等著最有利的時機動手了。
我要指出,俄國人這次的動手肯定不會是讓軍隊深入喬治亞境內大肆殺戮,這種手法太過時了,最佳辦法莫過於不停的施加軍事壓力,引而不發,最終促成格國內亂,推翻薩卡什維利政權。此時的喬治亞老百姓雖然面對俄軍飛機的轟炸,但心裡非常有數,不會有幾個人上薩氏的當。八月十日,俄軍轟炸第比利斯機場時,該市並沒有出現大的騷亂或反俄示威就是明證。畢竟,是自己的軍隊開的第一槍,後果當然得由始作俑者來承擔。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處處進逼,戰線不斷的向俄國腹地推進,而俄國沒有絲毫的反擊餘地。但這次,喬治亞愚蠢的軍事行動很有可能成為中亞地區未來走向的轉折點。如果薩卡什維利下台,並且親俄政權成立的話,北約東擴的腳步將完全停止,烏克蘭也會在美俄之間搖擺不定,而不是像現在般堅決倒向西方。俄國在中亞的影響將大大加深,局勢對中國來講,心情復雜呀!
⑧ 俄羅斯為什麼要出兵烏克蘭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