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1、全球定位系統(GPS),特點:具有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的導航、定位和定時等多種功能。能為各類靜止或高速運動的用戶迅速提供精密的瞬間三維空間坐標、速度矢量和精確授時等多種服務。
㈡ 美國的叫gps,中國的叫北抖,俄羅斯的叫什麼
目前世界上在用或在建的第2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有:1.美國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統) 簡稱GPS;.2.蘇聯/俄羅斯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簡稱GLONASS(格洛納斯);3.歐盟(歐洲是不準確的說法,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也參與其中)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簡稱GALILEO(伽利略);4.中國 BeiDou(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 BDS ;5.日本 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 (准天頂衛星系統) 簡稱QZSS ;印度 India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印度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簡稱IRNSS;以上6個系統中國都能使用。
㈢ 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介紹
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簡稱GLONASS,是俄羅斯空間局管理的衛星定位系統,預計共發射有24顆衛星。GLONASS於1982年10月2日開始啟動,由衛星星座、地面監測控制站、用戶設備3部分組成。
㈣ 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叫什麼名字
格洛納斯。是俄羅斯空間局管理的衛星定位系統,預計共發射有24顆衛星。GLONA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字頭縮寫。
是前蘇聯從80年代初開始建設的與美國GPS系統相類似的衛星定位系統,也由衛星星座、地面監測控制站和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現由俄羅斯空間局管理。
現狀
起初,前蘇聯要用20年時間發射76顆GLONASS衛星。到1995年,俄羅斯只完成24顆中高度圓軌道衛星加1顆備用衛星組網,耗資30多億美元,此衛星網由俄羅斯國防部控制。 GLONASS空間部分也由24顆衛星組成。
俄羅斯對GLONASS系統採用了軍民合用、不加密的開放政策。GLONASS系統單點定位精度水平方向為16m,垂直方向為25m。其應用普及情況遠不及GPS。前一時期由於經濟困難無力補網,原來在軌衛星陸續退役,現在軌道上只有6顆星可用,不能獨立組網,只能與GPS聯合使用。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是從1982年10月2日開始啟動的。1993年9月擁有12顆衛星的這一系統正式運行。2005年該系統衛星集群的衛星從2004年的14顆增加到17顆。未來幾年衛星集群將由使用壽命為7年的新一代「全球導航衛星系統-M」型衛星和使用壽命為10年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K」型衛星擴充。
㈤ 俄羅斯兩顆通信衛星發射升空,分別是哪兩顆
兩顆通信衛星的名字分別是Express 80和Express 103,翻譯成中文就是快車80和快車103。這兩顆衛星是在俄羅斯哈薩克拜科努爾內地的航天發射場發射的,以往在此也發射過不少通信衛星。
㈥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滿目戰爭瘡痍的前蘇聯就著手研製洲際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也許是由於戰後美、蘇對峙、冷戰濃雲密布的原因,當時的蘇聯政府對此十分重視。然而要搞導彈和火箭,需要有資金、技術和人才。最困難的是資金。
由於前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戰爭破壞最嚴重的國家,損失了幾乎三分之一的國民財富;有1700個城鎮和數萬個鄉村要重建;而且還有數百萬人住在戰時防空洞內,生活困苦,需要安置。因此,資金奇缺。盡管如此,當局還是撥出巨款,一定要搞導彈和火箭。
他們採取的第二個有效措施,就是調集全國的資源和技術力量,保證導彈與火箭研製工作的進行,特別是集中一些權威性的專家,進行研製大威力火箭的攻關。由於俄羅斯是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故鄉,不乏優秀的火箭人才,研製工作在對外絕對保密的情況下,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在各項工作取得進展的同時,加強了組織協調、技術協調的工作。當時前蘇聯曾正式宣布,在科學院天文委員會的范疇之內成立一個跨部門的星際通信協調委員會,以實現對研究工作的協調和監督。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搞導彈、火箭並發射衛星,是一項極復雜的系統工程,全局的技術協調往往比研製工作更難、更費時。
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不僅使前蘇聯能夠成功發射洲際導彈,而且使衛星上天成為可能。1953年11月,前蘇聯人在日內瓦世界和平大會上宣布:「製造人造地球衛星是完全可能的。」這就預示前蘇聯要研製人造地球衛星以及它的運載工具。但是並未引起人們多大注意。1955年,美國宣布要在1957~1958年期間發射「尖兵」號地球人造衛星,當時沒有人懷疑美國的能力和信心。但是,1956年,前蘇聯的代表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又提出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將把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軌道。當時沒人注意這事。一些西方記者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心理宣傳而已。實際上,前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已接近尾聲,正准備把洲際導彈改裝成運載工具,供發射衛星用。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人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用P-7洲際導彈改裝的「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軌道,開創了人類航天新紀元。
現代人造衛星
「斯普特尼克1」號是個鋁制球體,直徑58厘米,重83.6千克,有4根鞭狀天線,內裝有科學儀器,用以測量227~941千米軌道之間的大氣密度、溫度和電離層的電子濃度。衛星在軌道上共運行92天,繞地球約1400圈,並在1958年1月4日墜入大氣層燒毀。
前蘇聯緊緊抓住發展大威力火箭這一關鍵,又向著把人送上太空的目標努力。把載人宇宙飛船送入空間,要求運載火箭有把數噸重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軌道的能力,這又是一次飛躍。
前蘇聯人不斷增大運載火箭的推力,在發射了重83.6千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短期內將發射的「斯普特尼克2」號衛星重量大幅度增至508.3千克,「斯普特尼克3」號則重達1327千克。大威力運載火箭如此快速的發展過程中獲得的技術竅門幫助並顯著加速了載人航天飛船的准備工作。因此,前蘇聯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後不到4年時間,在1961年4月12日就成功地將4.73噸重的「東方」號載人航天飛船送入地球軌道,尤里·加加林成為第一個太空人。這時,世界又一次受到震動。從此開始了人類在太空的活動。縱觀前蘇聯的初期航天活動,給人一種比較順利的印象。
知識點
國際地球物理年
國際地球物理年起源於國際極年,即每隔50年對地球的兩極進行聯合科考。1950年 6月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時,有些地球物理學者提議,將國際極年改為25年舉行一次。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支持了該提議,規定從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世界各國共同對南北兩極、高緯度地區、赤道地帶和中緯度地區,進行一次全球性的聯合觀測,並將第三屆國際極年改名為國際地球物理年。
有67個國家、1000多名科學家正式參加國際地球物理年的觀測活動。科學研究內容十分廣泛,共有13個項目,包括氣象學、地磁和地電、電離層、太陽活動、火箭與人造衛星探測等。國際地球物理年的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大大促進了各門學科的發展。
㈦ 俄羅斯的導航衛星是什麼
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簡稱GLONASS格洛納斯
但好多還是用GPS
㈧ 世界上有三個國家有自己的研發的導航系統,中國北斗 美國gps 俄羅斯的叫什麼
俄羅斯的叫格洛納斯(GLONASS),是俄語「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縮寫。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作用類似於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該系統最早開發於蘇聯時期,後由俄羅斯繼續該計劃。俄羅斯 1993年開始獨自建立本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該系統於2007年開始運營,當時只開放俄羅斯境內衛星定位及導航服務。
(8)俄羅斯的衛星名字叫什麼擴展閱讀:
「格洛納斯」系統標准配置為24顆衛星,而18顆衛星就能保證該系統為俄羅斯境內用戶提供全部服務。該系統衛星分為「格洛納斯」和「格洛納斯-M」兩種類型,後者使用壽命更長,可達7年。研製中的「格洛納斯-K」衛星的在軌工作時間可長達10年至12年。
2014年11月11日報道,「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公告說,該公司准備好在中國部署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格洛納斯(GLONASS)差分校正和監測系統站(SDCM),安裝工作將在12月份開始。
㈨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英文簡稱
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CNSS)
俄羅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
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
㈩ 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叫什麼名字
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叫格洛納斯。
格洛納斯(GLONASS),是俄語「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縮寫。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作用類似於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該系統最早開發於蘇聯時期,後由俄羅斯繼續該計劃。俄羅斯 1993年開始獨自建立本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該系統於2007年開始運營,當時只開放俄羅斯境內衛星定位及導航服務。到2009年,其服務范圍已經拓展到全球。該系統主要服務內容包括確定陸地、海上及空中目標的坐標及運動速度信息等。
截至2014年6月,「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在軌運行的衛星已達30顆,俄航天部門計劃2014年內再發射3顆。
2014年11月11日報道,「俄羅斯航天系統」公司公告說,該公司准備好在中國部署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格洛納斯(GLONASS)差分校正和監測系統站(SDCM),安裝工作將在12月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