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地獄之聲40秒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我認為在挖掘到3000千米的深坑時,肯定會形成類似迴音的現象,而這就是地獄之聲的真相。就好比一個人朝一個樹洞說話,聲音經過長時間傳播後會發生變形。
② 俄語聽力的難點在哪俄羅斯人講話聲音很小嗎
是重音問題,同樣一個單詞,但是重音不一樣,很容易誤解,俄羅斯人說話聲音還可以,就是很快~
③ 俄羅斯人經常大喊:烏拉烏拉,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信在有去過俄羅斯的人聽過俄羅斯人口中喊“烏拉”。你可以在球場上聽到瘋狂的俄羅斯球迷在贏球之後滿場不停得“烏拉”聲,就連我們在俄羅斯留學的中國學生,也會偶爾的在提前趕完論文時大喊一聲“烏拉”,最為振奮人心的是每次閱兵式講話結束後,普京都會帶領三軍將士高喊“烏拉”,響徹天際,非常震撼。
第二種說法認為“烏拉”來自突厥語即哈薩克語。當俄羅斯與突厥人交戰時,雙方砍殺激烈,亂成一團,突厥人高聲喊殺,發出聲音,而俄羅斯就把突厥人打仗時發出的喊殺聲聽成了一個連在一起的單詞,就是“烏拉”,同時,俄羅斯人也把這個單詞當成了一種臨陣對壘時,振奮士氣的叫喚聲,後來就漸漸的引入俄語,並一直受到大眾喜歡,一直沿用。兩種說法都有可信之處,但是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又從何而來?則需要更深層次的探討。
④ 俄羅斯地獄之聲40秒錄音是怎麼回事呢
俄羅斯地獄之聲在科學界確實在不斷被熱議,這個深井在鑽到12262米的時候傳出像無數人尖叫的聲音,後來就停止鑽探了。
⑤ 俄羅斯有一種樂器的聲音超像中國的古箏,這是什麼樂器
俄羅斯有一種樂器的聲音超像中國的古箏,名字叫古斯里琴。
古斯里琴,俄羅斯一種民間樂器,聲音有點類似於楊琴、琵琶或古箏的音色。
「古斯里」一詞源於古斯拉夫語,表示琴弦之音,指稱所有與打擊樂和吹奏樂不同的的弦樂。在俄羅斯,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古斯里」,不同歷史的時期,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其形態各異。既有豎琴,又有平桌式古斯里琴。古時候這種琴的琴弦數量沒有一定之規, 4、5、6、9......可多可少。琴箱的大小也隨心所欲,大的古斯里琴有85厘米長,而最小的只有35.5厘米。古斯里琴的琴弦是金屬製作的,其音色錚錚入耳,動人心弦。
在俄羅斯風俗中,古斯里琴是最普及的民間樂器。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里,還是慶典儀式上都能聽到這古老的琴聲。在俄羅斯民樂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古斯里琴這種「本土」樂器也曾有過被教會「驅逐」的經歷。17世紀,那些用古斯里琴伴奏的聖詩演唱者和流浪藝人們在教會和上層社會的打壓下,幾乎在俄羅斯「絕跡」。直到 19-20世紀之交,古斯里琴才得以重見天日,回到百姓生活中,重返民樂禁地——教堂。
隨著教會音樂的發展,古斯里琴「家族」也不斷擴大,各種古斯里琴千姿百態。19世紀最「時興」的是「頭盔式」古斯里琴。20世紀初來自聖彼得堡的音樂大師,斯莫連斯基和普利瓦洛夫(О·У·Смоленский и Н·И·Привалов)創新了古斯里琴的設計,推出一種三角形的古斯里琴,其琴弦固定為12-13根,其音色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蘇聯時期著名的古斯里琴演奏家洛克申內伊(Д·Локшиным)還設計出了帶有半音音列的高音古斯里琴。1914年俄羅斯民樂師佛明( Н·П·Фомин)設計出了一種鍵盤古斯里琴。演奏者在按動琴鍵的同時,撥動琴弦。這種創新大大提高了古斯里琴的演奏效果。至今這種鍵盤古斯里琴在俄羅斯民樂隊里仍倍受青睞。今天,隨著俄羅斯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民間樂器的興趣日益劇增。百姓生活中,藝術舞台上出現了一批新的古斯里藝人。這些說唱演員們用自己的古斯里琴傳承著俄羅斯傳統文化和俄羅斯藝術 。
⑥ 俄羅斯Vitas的聲音有什麼特色
樓上的似乎沒有說聲音的特色…………
vitas的聲音極具穿透力,可以跨越5個8度
而他的咽音是無與倫比的極限高音,任何人都無法復制的如此完美
個人認為vitas的炫口技的歌曲也是相當出色
⑦ 「俄羅斯地獄之聲40秒」真實存在嗎有什麼科學依據
聲音是存在的。產生原因其實是岩石之間碰撞摩擦的聲音,或者說是當時鑽探頭與周邊石頭摩擦發出的聲響,不是所謂的超自然現象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