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人喜歡用什麼餐具

俄羅斯人喜歡用什麼餐具

發布時間:2022-06-05 23:37:27

Ⅰ 世界各國吃飯用什麼餐具

1.筷子

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國家不僅僅是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家也都是用筷子吃飯的。我國作為文明古國也是筷子的發源地,用筷子進食已經有3000多年歷史了。

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的銅筷子
雖然這些國家都用筷子,但是也有所不同。我國的筷子大多是用竹子製成,並且比其他國家的筷子都要長一點,因為我們經常圍著一個大桌子和很多人一起吃飯,盤子離我們相對較遠。我們進食也都經常只是使用兩根筷子,其他輔助餐具我們不經常使用。

而韓國的筷子則多使用不銹鋼,因為森林資源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他們筷子的長度相對中國的要短一點,而且韓國人比較愛喝湯,他們一般要和勺子一塊兒用。

日本的筷子就更短了,因為他們一般都是自己吃自己的,根本用不著那麼長的筷子。而且他們除了使用不銹鋼筷子之外更喜歡柳木筷子,因為他們相信柳木可以避邪,具有很好的寓意。

柳木筷子
2.刀叉

歐洲和北美用刀、叉、匙,幾乎每頓飯都要用到這三樣餐具。他們都是分餐制,並且都比較喜歡牛排之類的肉食,刀叉確實比較適合這樣的進餐方式。在進餐過程中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用到把肉切成小塊再吃。這就和中國不一樣了,中國人是把食物都切好,再夾著吃。使用刀叉的國家當中,德國的的刀叉最為精緻,他們的刀叉都雕著花紋

Ⅱ 請說出俄羅斯人在飲食和衣著方面有哪些習慣


1、在社會交往中俄羅斯人通常有以下禁忌(табу в общении)


禁忌交叉握手。很多人相見時,要相互握手,但俄羅斯人握手忌形成四手交叉,忌越過另一雙握著的手,這樣會被認為是十分不吉利的事。握手時要脫手套,不搖
對方的手,一般的關系,輕輕地握;關系很好時可用力。對年長者的婦女,先別伸手。對初見面的婦女,可先鞠躬;俄羅斯人主張「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們
不允許以左手接觸別人,或以之遞送物品。會客時賓主座次也有講究,最尊貴的座位是家裡聖像的下面,主人坐在貴賓的右邊。告別時,客人要先向聖像祈禱,然後
與主人行吻禮,視客人的尊貴程度,主人決定將客人送至房間門口或送至屋門檻,俄羅斯人禁忌隔著門檻握手言別。禁忌議論婦女長相。交際中不能隨便(無論是當
面還是背後)議論某一位婦女的長相,尤其對生理上有缺陷的婦女,俄羅斯人和許多的西方國家一樣,交際中忌直截了當地詢問婦女的年齡,否則會被認為是對她的
不尊重,俄羅斯人講究「女士優先」,在公共場合里男士往往自覺的充當「護花使者」。不尊重婦女,到處都會遭以白眼。交際中用手來指點對方,在俄羅斯人開來
是十分不禮貌的舉止,甚至帶有指責和侮辱的性質。因此,出現這種情況時,俄羅斯人會毫不客氣的要求對方放下手指,俄羅斯人到別人家做客或拜訪,一般都必須
實現預約,忌諱搞突然襲擊。突然登門造訪會給人措手不及,使主人感到尷尬和不悅。在與俄羅斯人交往中也有禁忌的話題如:政治矛盾、經濟難題、宗教矛盾、民
族糾紛、前蘇聯解體、阿富汗戰爭以及大國地位問題。

2、俄羅斯飲食中的禁忌(табу к пище)


在吃麵包時禁忌將麵包底朝天倒放在餐盤上或把麵包拿在手裡玩弄都被認為會導致貧窮和遇上倒霉的事。同時,俄羅斯人還忌諱把生面團或麵粉等抓在手裡玩耍。
在用餐時俄羅斯人多用刀叉。他們忌諱用餐發出聲響,並且不能用匙直接飲茶,或讓其直立於杯中。通常,他們吃飯時只用盤子,而不用碗。在餐桌上,不可以把鹽
罐直接遞到別人手裡。如果有人要求給他一個鹽罐,只能把它放到離這個人較近的桌面上。一旦打翻鹽罐,則被認為將發生爭吵或造成家庭不和。為拜託凶兆俄羅斯
人總習慣將打翻在地上的鹽揀起,並灑在自己頭上,認為這樣可以免災除禍。聚餐時不可以照鏡子,也不能戴著帽子坐在餐桌旁,這些都被俄羅斯人認為會招致不
幸。

3、俄羅斯在婚禮慶典中的禁忌。(табу к свадьбе)


訂婚儀式比較正式,一般由男子向女方的父親,而不向母親求婚。求婚時,姑娘要迴避,在求婚得到同意後,男女雙方父母須通知親朋好友。訂婚儀式在女方父母
家裡舉行,只邀請雙方最親近的親屬,次日,再由男方父母邀請女方全家共進午餐。未婚夫有權隨時到未婚妻家裡去,女方家中總會有人相陪,或是女方的母親,或
是年長的女親戚。未婚夫可以送給未婚妻鮮花、糖果、水果,未婚妻則送給未婚夫嵌有自己肖像的頸飾或其他小禮物,不允許送給未婚妻內衣或家用物品,如床單、
枕套、桌布、餐具,如一方家裡發生不幸,需將婚期推遲。
新娘只有等到新郎派伴郎送來鮮花時,方可離開娘家。新郎送的鮮花一定是白色的,新娘須由代替父親的男主婚人、手捧聖你的小男孩相伴前往教堂,新郎和伴郎先
進入教堂,站在右側.新娘隨後在伴娘的陪伴下走入教堂,與新郎保持一定距離居左而立.伴郎伴娘站在後邊靠右。新娘摘下右手手套,把鮮花交給伴娘,新郎新娘
在儀式後應最後走出教堂.以便回家後能接受到所有來賓的祝福。新婚夫婦的婚禮服裝有一定的講究,新娘的婚紗應該是白色,允許婚紗上有淺藍、玫瑰色或鴕色的
花紋,禁止穿紫色及其他深色的婚紗。婚紗應該長於膝蓋,若婚紗無袖,則必須戴婚禮手套,長至肘部;若婚紗無領,則尚須配紗巾或面紗。新郎必須穿深色西裝.
不許戴帽子。夫婦雙方均應長期保存象徵聖潔酌新婚禮服,不得變賣。

4、俄羅斯在衣著方面的禁忌。(табу к одежде)


禁忌婦女不戴頭巾進教堂,進東正教堂做禮拜或參觀等,男士必須脫帽,女士必須要戴頭巾或帽子。女子頭上不戴東西進入教堂,會被認為破壞教規。在俄羅斯民
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裡,俄羅斯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前去
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務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Ⅲ 俄羅斯人的飲食特點

俄羅斯人一日三餐中的主食除麵包、土豆外,還有牛肉、豬肉、羊肉、牛奶、蔬菜、黃油、乳酪等。俄羅斯人用餐的特點是肉、奶量多,蔬菜量少。俄羅斯人的進餐方式是一道一道地吃。

自古以來,俄羅斯就以麵包為主食。但俄羅斯人也愛食黑麵包,甚至超過白麵包。黑麵包的主要原料是黑麥粉,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黑麵包有一股麥香,入口時略帶酸味,咀嚼一會後,又有一股甜味。

俄羅斯還有一種食物,它被稱為俄羅斯人的「第二麵包」,這就是土豆。俄羅斯人十分愛吃土豆。

(3)俄羅斯人喜歡用什麼餐具擴展閱讀:

俄羅斯人一般指俄羅斯194個民族中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民族,屬歐羅巴人種,具有這一人種的基本特徵:淺色皮肢,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

俄羅斯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約有1.4億人。其中約1.16億生活在俄羅斯,約2000萬人生活在俄羅斯的鄰國。

Ⅳ 俄羅斯人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

早餐

最常見的俄式早餐:粥、麵包火腿、煎蛋餅。粥是最為傳統的俄式早餐,女人們的最愛,粥的種類多種多樣,有蕎麥粥、黃米粥、碎麥米粥、麥片、燕麥粥等等。

燕麥粥,健康不長肉的首選,裡面也會一些新鮮水果、葡萄乾、新鮮漿果等;而孩子們一般都會選擇喝牛奶或者酸奶等奶製品。

另外一種就是麵包火腿牛奶這樣的營養搭配,加上雞蛋、乳酪、新鮮番茄等,它們是男人們的最愛,俄羅斯早餐還分男女。不過早餐的重點是要快,這點幾乎每個國家都適用。

還有一些,比如薄餅、果醬麵包煎蛋餅等都是早餐的較好選擇。

周末睡個懶覺之後,俄羅斯人的早餐可以很豐富,麵包、火腿、乳酪、果醬,工作日的早上想吃沒時間做的都可以全部做一遍。

午餐

至於讓人最頭痛的午餐,國內上班族的午餐通常這樣的:1、自製自帶;2、附近快餐店;3、外賣。俄羅斯上班族們和國內的模式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差異。

俄羅斯人也會憑自己喜好自帶午餐,但最受上班族歡迎的是各餐廳的工作餐,多數的餐廳都會有,根據時段供應。

工作餐通常分為套餐和自助兩種,套餐為固定菜色,價格較實惠,而自助工作餐則稍貴一些,但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

還有一種較實惠的「食堂」,其實類似快餐店,它的一大優點是好吃不貴,而且大多數環境都非常好,裡面的食物也都非常不錯。

至於外賣,雖不像我國這么普遍,但俄羅斯年輕人還是比較喜歡外賣這種形式,他們一般會通過外賣訂披薩、漢堡、壽司等。

晚餐

一般情況下,晚餐是俄羅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大部分時候會在家裡吃,當然也有去餐廳約會的。俄羅斯人晚上一般不喝湯,紅菜湯也不例外。

俄羅斯人的晚餐會根據家庭的喜好而不盡相同,但多為肉類加上配菜或者是魚,沙拉等。

沙拉是晚餐必備,有一種名為「оливье」的沙拉很受歡迎,這種沙拉里有土豆、黃瓜等蔬菜、還有雞蛋和肉。

肉餅也是非常普遍的俄羅斯晚餐食物,做法多樣,原材料可以是魚肉、雞肉或是牛羊肉等。

烤土豆、土豆泥、炸土豆等都是家庭晚餐的主力,論土豆在俄羅斯的重要性,可能僅次於麵包和肉了。

最後介紹一款俄羅斯晚餐的成員——餃子,俄羅斯的餃子多種多樣。

飯後茶點

晚餐後,俄羅斯人通常都會喝杯茶,邊吃甜點、烤餅干,邊聊天。

Ⅳ 俄羅斯人飲食習慣

對於俄羅斯人說,正餐分:冷盤(前餐)、熱菜(第二道)、湯、甜點.主食是麵包、土豆泥、通心粉.一般以白麵包為主,也有人偏愛蕎麥的黑麵包.冷盤以色拉為主.還有香腸、熏肉、咸魚.熱菜有烤肉餅、燉肉塊、烤雞等等.了解一點俄餐的人一定知道紅菜湯,這是俄羅斯很著名的湯.以甜菜為主,配洋蔥、橄欖果,切碎的圓白菜、肉丁、土豆丁,上桌的時候澆上一勺酸奶油.甜點是配合咖啡或茶的小點心.俄羅斯只喝加糖紅茶.喝咖啡有很講究的,把咖啡豆磨碎了以後煮著喝.滿屋飄香的咖啡味兒讓你有醉酒的眩暈.在溫暖潔凈的廚房裡,望著窗外飛舞的雪花,慢慢品味著來自南美的咖啡,吃著小圓餅,和三兩個知心朋友聊天是很多俄羅斯家庭主婦最開心的事情.俄羅斯人家的煤氣爐或電爐都帶有大烤箱,能做一手美味小點心的妻子是丈夫驕傲的資本.
俄羅斯人很注重晚餐.早餐喝牛奶,烤麵包.中午多數人都不能回家吃,就在單位食堂解決或從家帶來夾著香腸的麵包,喝杯茶,都很簡單.晚餐花費很長時間,是一家人交流的機會.俄餐里幾乎沒有煎炒烹炸,所以盡管沒有抽油煙機,廚房還是很乾凈,窗簾和桌布是全棉的.有的人家還會在廚房裡擺一個小電視或錄音機.廚房裡的文化氣氛也很濃,切菜板不大,反面會有一些鮮艷的圖案,不用的時候掛在牆上很別致.根據主人的品位牆上會掛些別致的工藝品,窗檯上養些花草.一家人在柔和暖意的環境中邊吃邊聊好幾個小時.
逢節假日,俄羅斯人喜歡在大自然里放鬆身心、享受生活.風和日麗的時候,朋友們三五成群到郊外吃烤肉是很愜意的事情.事先要把肉腌好,切成土豆大的塊兒. 帶上啤酒飲料、番茄醬、麵包和烤肉叉,在郊外找一個有林子的空地,撿一些乾柴,有的支個架子,有的挖個小坑,就可以開始烤肉了.高興時又唱又跳.沒有時間准備的話,也可以開車到郊外的療養院附近,買腌好的生肉,租借當地人烤肉的用具.到俄羅斯要是沒有吃過烤肉就算白來了,
對於俄羅斯人,吃在氣氛,至於有多少佳餚並不重要.在餐廳里就要有品位,環境和服務是餐廳最重要的環節.像中國沿街以吃味道為主的大排檔是沒有的.人們在餐廳里說話都是低聲細語,絕對不能高聲叫"嗨!結賬!".餐具也很講究,中低檔的餐廳也會擺上擦得亮晶晶的刀叉.桌布是棉布的,從來沒有塑料的,或一次性的.桌上都會擺好裝鹽和胡椒的小料盒,進餐的次序很重要,端上一道菜時,就把前面的一道菜撤掉,無論吃完了沒有.客人用公共刀叉把菜夾到自己的盤子里再吃,不能直接夾菜進口.大塊一點的肉,要用刀切成小塊,不能叉起一大塊咬著吃.喝湯也要用勺,不能抱著碗喝.俄羅斯吃飯很小心,客人離桌的時候,都不會把桌布弄臟.結賬時有時會留點小費,服務生絕大多數是男性.因為他們認為女人為男人服務是對女性的不尊重.餐廳或酒吧在門廳都有存衣間,外衣要脫在那裡,在餐廳使用手機是不禮貌的.一般會接到電話後及時走向門口,或者用很低的聲音回電.俄羅斯餐廳的廁所很講究,設施一應齊全,干凈整潔,有"廁所是餐廳的臉" 一說.
俄羅斯主婦是很辛苦的,不僅要把家裡打點得很乾凈舒適,而且因為家家都有別墅,還要操勞別墅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別墅種黃瓜、土豆、西紅柿、草莓等,收獲以後,把黃瓜做成酸黃瓜罐頭,草莓做果醬.每家都有做罐頭的封蓋和壓蓋器.
提到吃,不能不說說響當當的大馬哈魚子醬,根據魚的品種不同,分紅魚子醬和黑魚子醬,黑魚子醬是最名貴的,但它太濃的魚腥味中國人不習慣,魚子醬是和黃油一起抹在麵包上吃.俄羅斯很崇拜黑魚子醬的營養成分,推為孕產婦的首要補品.但是隨著市場的開放,今天俄羅斯市場也出現了很多假魚子醬.而長期以來,俄羅斯魚子醬的出口像煙酒一樣都是受到嚴格的限制.
無論怎麼說,俄羅斯人沒有"民以食為天"的概念,請客吃飯不是俄羅斯人常用的社交手段.俄羅斯人也不習慣"海陸空"全吃的原則.松花蛋就讓他們望而生畏.狗肉和鴿子也是絕對不吃的.鳳爪、腰花、肥腸、百葉是不可能出現在俄羅斯人的餐桌上的.
遺憾的是俄羅斯人對豆製品還很陌生,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嘗試過黃豆製品的美味.能彌補缺憾的是極豐富的奶製品,有很多奶製品根本就沒有中文名稱,無法對譯.像酸乳酪、酸奶油、奶渣等等都是一般沒有去過俄羅斯的中國人想像不出來的.
俄羅斯飲食的營養成分明顯高於中國.這也是俄羅斯人體質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Ⅵ 俄羅斯人用什麼吃飯 筷子還是叉子

俄羅斯人用叉子,筷子只有中國,日本,韓國這些少數受中華文化圈的影響的國家用。

Ⅶ 俄羅斯族的生活習慣

1衣著習慣

俄羅斯人很注重儀表,很愛干凈,衣著整潔。出門旅行總要帶熨斗。參加晚會、觀看演出,俄羅斯人習慣穿晚禮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劇。,顯得特別高貴。中國客人應該帶最少一套西服或裙裝,以在正式場合穿。 中國客人比較集中的莫斯科等城市冬季較長,所以保暖服裝:裘皮、棉服等必不可少。冬季益穿皮靴或棉鞋。莫斯科夏季溫度不高,但陰天較多,經常下雨,應必備雨傘,但不用雨衣。
2 飲食習慣

俄羅斯有獨特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早餐比較簡單,麵包夾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則豐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沙拉。第一道菜是湯,俄式湯類比較營養,有土豆丁、各類蔬菜,還有肉或魚片,如:著名的俄式紅菜湯。第二道菜肉類或是魚類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點和茶、咖啡之類。按照俄羅斯的習慣,菜的順序不能顛倒。
俄羅斯人的主要食物有麵包、牛奶、馬鈴薯、牛肉、豬肉和蔬菜。喜歡吃黑麥麵包,魚子醬、咸魚、薰魚、黃油、酸黃瓜、酸牛奶、西紅柿、火腿、凍肉等。還喜歡吃用麵粉、蜂蜜加香料作成的甜食。
飲茶是俄羅斯人的嗜好,尤其是紅茶。每家幾乎都備有茶炊,在城市裡多用電茶炊。俄羅斯人的飲茶習慣與中國人大不相同,一般要放糖,喝茶時,還就著果醬、蜂蜜、糖果和甜點心。在許多地區,俄羅斯人一天到晚都喝茶。 俄羅斯人的餐具是刀、叉和勺,一般是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蔬菜時,一般不炒,吃新鮮的。飲茶加點心不是正餐,在工間或課間進行,機關、廠礦、學校的工作人員都有在辦公室飲茶的習慣。
重所周知,俄羅斯人善飲,通常男人喜愛伏特加酒,女人喜愛葡萄酒和香賓酒。
捧出"麵包和鹽"來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黑麵包與魚子醬

到了俄羅斯,自然少不了要嘗一嘗那裡的黑麵包和魚子醬。

黑麵包是俄羅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乍看起來顏色像中國的高粱面窩頭,切成一片一片的,口感有點兒酸,又有點咸。黑麵包極富營養,又易於消化,這是因為,發酵黑麵包用的酵母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據俄羅斯朋友介紹,烤黑麵包挺費事的,光和面和發酵就得近兩天時間。做好的麵包坯,放入溫度均勻的俄式烤爐里用文火燜烤,出爐時麵包底部能敲得梆梆響,色澤黑光油亮,切開香軟可口而又不掉渣,這才是黑麵包的上品。由於工藝復雜,所以俄羅斯主婦們一般都不在家裡自己做,而是到麵包房去購買。

那天,我們在莫斯科俄羅斯大酒店的觀光餐廳里吃到一種味道特別好的黑麵包,一打聽才知道它叫「波羅金諾黑麵包」,是黑麵包中的極品。烤制這種麵包有一種獨特的配方,主要是在黑麥麵粉中加入天然香草籽。傳說它的發明權屬於莫斯科以西的波羅金諾村的村民。1812年俄羅斯人抗擊拿破崙入侵期間,波羅金諾村修道院的修女們見受傷的戰士吃飯沒有胃口,就想法把一些開胃健脾的草籽放進揉好的麵粉里去烤麵包,結果烤出來的麵包顏色黑黃、奇香撲鼻,使戰士們的胃口大開。從此,「波羅金諾黑麵包」便流傳於世,並成為大城市食品店裡價格不菲的名牌食品。當然,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黑麵包,並不太貴,500克5.5盧布,約合人民幣1.7元。

俄國的魚子醬也是聞名天下的美食。第一次品嘗魚子醬,是在涅瓦河的遊船上。船主為了款待外國遊客,送上一些小點心,其中就有塗了一層薄薄的黑魚子醬的麵包片。一粒粒晶瑩剔透、宛如小巧的珍珠般的魚子醬,看起來賞心悅目,有的人吃得津津有味,而我一嘗覺得又腥又咸,難以下咽,看來還真享不了這個「洋福」。

魚子醬顧名思義是用魚卵製作而成,其實嚴格地講,只有用鱘魚卵製成的醬才能叫魚子醬。據導游馬克介紹,鱘魚每年兩次逆水而上,游到伏爾加河等內河產卵,而這時正是採集魚子的大好季節。位於河口三角洲的古城阿斯特拉罕,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是世界上最大的鱘魚魚子生產和加工基地。

魚子醬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很高,且不含膽固醇,是補身養顏的食品。粒大、透明的黑魚子醬為上品,它的顏色是閃光的黑色或深褐色,個頭均勻,粒與粒之間不粘連。魚子醬的製做方法很簡單:從魚膛中挖出魚子囊,把魚子同粘連的組織分離開來(成熟的魚子容易與卵巢剝離),沖洗干凈後加上適量的細粒食鹽腌制即成。加鹽的目的是為了保鮮,因為魚子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達30%,不加鹽則容易變質。

盡管有的人吃不慣那股腥味,但許多中國遊客還是要買上一小瓶魚子醬,帶回去讓家人和朋友嘗嘗這舉世聞名的「美味佳餚」。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人喜歡用什麼餐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